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内科医师晋升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汇编4篇

IT圈 admin 40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彭南莲)

内科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专题报告

单 位:

姓 名: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申报专业

技术职务:

2021年 月

1

关于脑梗死右小脑半球脑血栓形成的病案分析

一、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60岁,因“意识不清2.5小时”入院。家

属代诉病史:患者约于今日2.5小时前被人发现昏倒在地s不省

人事,呼之不应,伴口吐白沫,无呕吐,无全身抽搐〉无喉中异

声,无大小便失禁,家属急呼120送入院,拟“昏迷查因”收入

我科。既往有脑梗死、脑菱缩、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120次/分、呼吸:22次/分、血

压:162/121mmHgo GCS 评分:8分,浅昏迷状态,压眶有反应,

对疼痛刺激反应稍迟钝,双侧瞳孔约3.0mm,对光反射遗屯。双

肺呼吸节律不齐,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20

次/分,心律不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里性杂音。

腹软,肝肋下及剑突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

刭软、无抵抗,四肢肌张力增高〉膝睫射、跟建反射对称存在,

巴氏征、查多克征等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3.73*10^9/L,血红蛋白

138.0g/L,血小板255.0*10^9/L,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B型钠

尿肽前体测定801t pg/mlo 2019-05-26头颅CT 回报: 1、考虑

桥脑腔隙性脑梗死2、考虑左侧额叶脑软化灶3、脑萎缩。

2019-05-27复查头颅CT示:1、右小脑半球脑梗死,2、多发性

腔隙性脑梗塞,3、左额叶脑软化灶,4、脑镂缩。2019-06-03

头颅CT示:考虑左侧小脑半球脑梗死,与2019年5月28日CT

片比较s病灶稍宿小﹔多发性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左侧额叶

2

脑软化灶:脑萎缩。

二、临床诊断:

1、脑梗死右小脑半球《脑血栓形成)﹔

2、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3、左额叶脑软化灶﹔

4、脑萎缩﹔

5、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

三、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患者,有高血压病、脑速死、脑萎缩病史。

2、突发意识不清2.5小时。查体:血压:162/121mmHg oGCS

评分:8分,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约3.0mm,对光反射迟钝。双

肺呼吸节律不齐,心率12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正常。颈软、

无抵抗,四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未引出。

3、2019-05-26头颅CT: 1、考虑桥脑腔隙性脑梗死2、考

虑左侧额叶脑软i化灶3、脑萎缩。2019-05-27复查头颅CT:1、

右小脑半球脑梗死2、多发性腔隙性脑速塞3、左额叶脑软化灶

4、脑萎缩。2019-06-03头颅CT示:考虑右侧小脑半球脑梗

死,与2019年5月28日CT片比较,病灶稍缩小﹔多发性陈l

日性腔隙性脑梗死﹔左侧额叶脑软1化灶﹔脑菱缩。

四、治疗措施

1、告病重、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

孔变化,留置尿管、胃管。记24小时出入量;

2、硝酸甘油空制血压﹔收缩压控制在150/80mmHg左右。3、

微泵静脉主射尿题酶溶栓,30分钟泵完;

3

4、予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药物和扩容药,脱

水剂的使用。营养脑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翰成平衡

紊乱;

5、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溶栓后复查头颅CT﹔注重并

发症的和防和处理。稳定期予以康复治疗。

五、讨论

1、综合上述资料,患者既往有脑梗死、遘缩﹑高血压病3

级很高危组病史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无外伤史。急性发病,

有新发的局灶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并且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以

上,其头颅CT排除脑出血,故考虑脑血栓形成可能性大。

2、该患者60岁,血压控制在160/80mmHg左右,无出血倾向、

CT未见脑部大片低密度灶,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发病在6小

时以内。在溶栓窗口期,患者发病后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予以

尿数酶溶栓后患者意识转清,GCs 评分: 14分,患者生命体征

平稳,病情明显好转,抢救成功。1周后复查头颅CT见右侧小

脑半球脑梗死病灶较前缩小,后期予以康复治疗后出院。

3、该例患者发病后出现浅昏迷,生命体征不平稳,溶栓后

复查CT:右小脑半球脑梗死,考虑有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病死率

非常高,在本地区尚未开展DSA及机械取栓﹐而溶栓治疗可能唯

一有效的抢救方法○时间就是大脑,创健生命绿岛。脑血栓形成

发病后,极早期溶栓治疗是恢复梗死区血流的主要方法,可挽救

半灰暗带尚未死亡的神经细胞,减少发生脑梗死的概率,避免延

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4

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案分析

一、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 56岁。患者因"发作性胸痛半个月.再发

并加重9小时"入院。患者于半个月前开始反复劳动后出现胸痛,

以胸骨中下段为主,呈压榨性,无向他处反射,持续约320秒-1

分钟.休息后可缓解,无心悸,无大汗淋滴,无夜间端坐呼吸,

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起病后未未诊治。

9小时前在睡醒后突感胸痛.性质、部位、范围同前.但程度加

重.休息后仍不能缓解.伴有面色苍白、大汗.觉有胸闷、心悸、

气促.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心绞痛?"收入院进一步诊治。

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2型糖尿病病史。

体查︰体温:36.7C"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

压:122/72mmHg。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对答切题。颈静脉未见

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心

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

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分。双下肢无浮

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Ⅱl . 导联ST段

压低0.15-0.2mV.T波倒置。心肌酶、肌钙蛋白未见明显异常。

血钾3.3mmolL ↓ ;血脂︰总胆固醇5.90mmol/L1,甘油三脂

7.68mmol/L1.低密度脂蛋白2.21mmol/L;动态复查床边心电图

提示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消化系巳超提示轻度脂肪肝。胸

片、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5

二、临床诊断︰

1、胸痛查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未排除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l级;

2、2型糖尿病;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4、混合型高脂血症5、轻度脂肪肝6、低钾血症

三、诊断依据︰

1、老年女性患者.长期高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未系统治

疗。

2、反复劳累后胸骨中下段闷痛半个月.休息后好转。

3、入院前有持续胸痛伴气促.休息后不能缓解。

4、查体:无心界扩大和心脏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5、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Ⅱ、I.、aVF 导联ST段压低

0.15-0.2mV,T波倒置。心肌酶、肌钙蛋白未见明显异常。总胆

固醇5.90mmolL1.甘油三脂7.68mmol/L1。

四、治疗措施

1、吸氧、心电监护、卧床、低盐低脂饮食.胸痛时给予镇

痛治疗;

2、抗血小板治疗.双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3、尽早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降低心肌耗氧、扩张冠脉、

改善循环、营养心肌.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护胃.补

钾等对症治疗.

4、密切观察病情.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防止病情

恶化。

6

五、讨论

1、该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包括:胸痛位于胸骨后.压榨

性.有诱发因素︰劳累后出现。心电图∶有2个以上导联ST压低

≥0.1mV,T波倒置.并呈动态变化.心肌酶、肌钙蛋白表现阴性。

根据综上所述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未排除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l级;ASC患者一般没有异常的临床体

征.本例患者仅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为进一步明确诊断.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予密切复查心电图、心肌损伤物。

2、对于ASC应注意排除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心肌病等。

予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护.并反复和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

情的严重性.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肌钙蛋白。如患者胸痛持续不能

缓解.心电图缺血情况进一步加重或出现ST段抬高, cTn转为阳

性.并伴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应迅速行介

入治疗.但本县目前尚未开展此项目。对于高危临床特征特征的

胸痛患者,存在较大的潜在危险性。

3、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诊断困难、救治时间窗短.疗效及

其预后完全时间依赖性等特征,在医疗纠纷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因此,需要临床医师在接诊急诊胸痛患者时最重要的是结合临床

有限的资料.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快速甄别和给予正确处理。该患

者入院后胸痛得到缓解,多次复查肌钙蛋白阴性.心电图提示

ST-T段改变,生命体征平稳,经治疗1周后病情稳定,建议转上

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

7

病史

1.病史摘要:

王×,女,42岁。主诉:牙龈出血,四肢紫斑3月余。

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牙龈渗血,伴口腔黏膜血疱,四

肢紫斑,月经量多,在外院化验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减少性,拟诊

为“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地塞米松、泼尼松、长春新

碱”等药物治疗,上述症状无改善。病程中时有头晕、乏力,无

鼻出血、头痛、视物模糊、关节痛、皮肤瘙痒等。睡眠欠佳、食

欲尚可,二便正常,无血尿、黑便、大便带血等。既往体健,无

肝炎、关节炎等病史。

2.病史分析:

(1)出血的病史采集要着重强调出血的诱因、部位、出血量、

及出血引起的后果等,以了解病情性质和严重程度。如是否有外

伤、既往出血史、肝病史等,出血部位是皮肤、黏膜、还是内脏,

有无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有无肾脏出血的表现,有

无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的表现。

(2)病史特点:①中年女性,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②无

明显诱因出现牙龈渗血,伴口腔黏膜血疱,四肢紫斑,月经量多。

③无鼻出血、头痛、视物模糊、无血尿、黑便、大便带血等内脏

出血的表现,无关节痛、皮肤瘙痒等。④无肝炎、关节炎等病史。

⑤有头昏、乏力等贫血表现。⑥曾用激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

想。

体格检查

1.结果:

8

T37.0℃,P90次/分,R18次/分,Bp100/65mmHg。

发育正常,自主体位,精神萎靡,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颈

前皮肤有散在淤点,双下肢有散在陈旧性淤点、淤斑;全身皮肤

无黄染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球结膜下陈旧性出血,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唇色淡红,牙龈渗血,颊黏

膜见陈旧血疱;胸骨无压痛,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

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腹

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关节无畸形。

眼底检查未见出血。

2.体检分析:

体检特点:①出血表现:颈前皮肤散在淤点,双下肢散在陈

旧淤点、淤斑;左球结膜下陈旧性出血;牙龈渗血,颊黏膜见陈

旧血疱。②唇色淡红,提示贫血可能。③无黄疸、皮疹、浅表淋

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关节无畸形,不

支持肝脏病变、造血系统肿瘤、结缔组织疾病。

辅助检查

1.结果: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89g/L、RBC3.71×1012/L,

WBCl2.5×109/L、N0.90,Plt23×109/L,MCH24pg,MCHC317g

/L,MCV75fl,Ret0.012;尿常规:深黄清,Hb(-),BIL(-),

URO(-),PRO(-);大便隐血(-);PAIgG增高;RF(-),ASO(-),

ESR30mm/h,血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均(-),

ENA多肽7项均(-);血清铁7.2mmol/L,铁蛋白10ug/L,总

铁结合率80mmol/L。

9

(2)骨髓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红系、粒系增

生活跃,巨核系增生明显活跃伴成熟障碍。血小板罕见。铁染色:

胞外铁(-),胞内铁阳性率7%,均为I型。

(3)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

2.辅助检查分析:

(1)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系增生明显活跃伴成熟

障碍,血小板罕见,提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PAIgG增高,RF(-),ASO(-),血抗核抗体、抗ds-DNA

抗体、抗ENA抗体、ENA多肽7项均(-),提示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瘢。

(3)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骨

髓铁染色胞外铁(-),胞内铁阳性率7%,血清铁、铁蛋白减少,

总铁结合率增高,提示缺铁性贫血。

(4)尿常规正常、大便隐血(-)未提示泌尿系、消化系统出血。

(5)血常规WBCl2.5×109/L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

ESR30mm/h贫血可以解释。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

(2)缺铁性贫血(IDA)

2.诊断依据:

(1)病史体检提示皮肤、黏膜出血,脾脏不大;实验室检查

发现血小板减少、PAIgG增高、RF(-)、ASO(-),血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ENA多肽7项均阴性,提示特发

10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病史提供患者有头昏、乏力,体检有唇色淡红,实验室

检查Hb89g/L,可以诊断贫血、程度为中度(<90g/L);MCH、

MCHC、MCV减少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骨

髓铁染色胞外铁(-),胞内铁阳性率7%,血清铁、铁蛋白减少,

总铁结合率增高,提示缺铁性贫血。

3.鉴别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ITP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大

约有l/3SLE患者发生ITP,故对年轻女性ITP患者应密切随访,

警惕SLE发生。

(2)肝病、脾功能亢进以及药物、病毒感染并发DIC所致血

小板减少:有肝脏损伤病史、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

和血小板三系减少、DIG有其他凝血异常等可以鉴别。

(3)过敏性紫癫:紫癜型过敏性紫癜易与ITP混淆,大多以

皮肤淤点、淤斑为主要表现,皮肤出血的部位最多见的是下肢及

臀部,呈对称分布。本病为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表

现除皮肤紫癫型外,还有腹型、关节型、肾型或混合型。血小板

计数常在正常范围是最重要的鉴别点。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Evans综合征):除出血以外出现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计数

增高,Coombs试验(+)。

(5)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主要表现是血小板减少、

溶血、发热、肾功能异常及神经系统障碍。

(6)再生障碍性贫血:ITP患者明显失血时可导致贫血;需

11

与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后者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减少或缺

如,骨髓铁染色阳性率增高。

治疗

1.治疗原则:治疗应考虑患者年龄、严重程度、预期的自然

病程。

2.治疗方法:

(1)一般处理: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

息,防止外伤,避免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2)紧急治疗:输注血小板;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血浆置

换:脾切除: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如威胁生命,应紧急切脾后采取

开颅术;

(3)长期治疗: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正规治疗3-6个月

无效者或对激素有依赖者可选脾切除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不作

首选;

(4)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去除病因;口服药物治疗在血红蛋

白正常后需继续服药4-6个月甚至1年以补足贮存铁。铁剂治疗

4周无效者应考虑是否缺铁原因未去除或诊断有误。

心肌梗死

一、病史

1.病史摘要:

张某,男,56岁。主诉:发作性胸痛3天,心前区疼痛3

小时。

患者入院前3日始感劳累后心前区闷痛,休息后缓解,每日

12

发作3~4次,每次持续3~10分钟不等,未就医。入院当日凌晨

突感心前区剧烈压榨性疼痛,持续不缓解,向左肩、背部放射,

伴大汗,无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发病后3小时急诊入院,

入院时发生晕厥2次。既往否认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否认消化

道溃疡史,1个月前有颅脑外伤史。

2.病史分析:

(1) 要注意胸痛的特点,从病史判断患者有心绞痛或心肌梗

死可能,询问过程中应注意是否有危险因素。

(2)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应侧重于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鉴别,

还应注意鉴别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胸廓疾病、食管疾病等。

病史主要提示的是加重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放射痛和大汗,

应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3)病例特点:①男性,无冠心病危险因素。②心前区疼痛

突然发作并加重,无明显诱因。③胸痛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向

左肩、后背放射,经休息后无缓解。

二、体格检查

1.结果:

T36.6℃,P96次/分,R24次/分,Bp75/48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痛苦面容,自动体位,神志清楚,

检查合作;口唇轻度发绀;颈软,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

阳性,无颈动脉异常搏动,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

形及压痛,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

率84次/分,律齐,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未闻及额外心音,

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软,

13

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

常。

2.体检分析:

(1)查体特点:①生命体征不平稳,血压明显降低,出现晕

厥。②痛苦面容,说明胸痛程度较剧;③口唇发绀,提示缺氧;

第一心音低钝,提示可能有心功能降低。④颈静脉怒张,提示右

心功能受损。

(2)病例特点:生命体征不平稳,伴晕厥,提示可能在原发

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了心源性休克;上述体检特点与病史结合分

析应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但肺部疾患不能完全排外。

三、辅助检查

1.结果:

(1)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96次/分,II、III、aVF导

联分别呈QS、Qrs、QS型,ST段抬高0.2~0.4mV,弓背向上呈

单向曲线,ST段抬高III/II大于1;V7-9导联呈Qr型,ST段

抬高0.1~0.3mV。30分钟后复查心电图:在以上表现的基础上,

由Ⅰ0房室传导阻滞渐变为III0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性逸搏心

律27~35次/分。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27g/L,RBC4.18×1012/L,

WBC8.2×109/L、N0.85、L0.15,Plt255×109/L;尿常规:蛋

白(一),镜检未见异常;心肌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8U

/L、乳酸脱氢酶(LDH)168U/L、磷酸激酸酶同工酶(CK-MB)70U

/L、肌钙蛋白I(cTnl)0.2ng/L。

(3)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中段完全闭塞,左回旋支50%

14

狭窄。

2.辅助检查分析:

(1)心电图II、III、aVF、V7-9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

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2)ST段抬高III/II大于1,血压下降,提示右心室梗

死可能。

(3)患者入院后,窦性心律转为逸搏心律,提示右冠状动

脉病变可能,因为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供血大部分来自右冠状动脉。

(4)心肌酶谱:CK-MB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肌钙蛋白明

显增高,再根据患者胸痛和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基

本确立。

(5)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证实以上的推测,病变血管为右

冠状动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左室下后壁合并右

心室心肌梗死心脏不大II0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性逸搏心功能

II级

(2)心源性休克

2.诊断依据:

(1)典型胸痛病史和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休息时突然

发生的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不缓解;出现低血压。

(2)体格检查:血压低、无肺部啰音、颈静脉怒张是右心室

缺血的三联征。

15

(3)心电图动态改变:Ⅱ、III、aVF导联分别呈QS、QrS、

QS型,ST段抬高0.2~0.4mV,弓背向上呈单向曲线,ST段抬高

III/Ⅱ大于1;V7-9导联呈Qr型,ST段抬高0.1~0.3 mV。提

示下后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III/Ⅱ大于1,结合右心衰竭的

表现,也提示右室梗死。

(4)根据心肌酶谱的阳性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客观发现可

做出诊断。

3.鉴别诊断:

(1)心绞痛:典型心绞痛一般疼痛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

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除变异型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有效。

(2)急性肺栓塞:常有长期卧床史或者下肢手术史,胸痛发

作时,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心电图出现典型的SIQIIITIII

改变,使用扩血管剂一般无效,胸痛难以缓解,胸部x线、CT

等影像学检查可排除。

(3)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一般血压较高,胸痛较剧烈、为撕

裂样,胸痛位置可移动改变,出现双恻肢体血压的差异;胸腹部

CT、经食管超声、磁共振助鉴别。

(4)胸廓疾病:如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肋软骨炎等,疼

痛部位固定,局部有压痛,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无异常。

(5)食管疾病:如食管裂孔疝、食管破裂等,根据患者既往

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可排除。

五、治疗

1.治疗原则:

(1)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急性期:镇静、止痛、

16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抗血小板治疗。纠正心律失常,心率减慢

或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可给予临时起搏治疗。根据适应证尽早血运

重建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等病情稳定后,给予抗凝、抗血小板、

抗缺血,改善心肌代谢等处理(同心绞痛)。

(2)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积极补液,维持右心

室前负荷,降低后负荷,增加右心室收缩力,早期再灌注。病情

没有稳定前,慎用硝酸酯和利尿剂。

2.治疗方案: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镇静、止痛,

患者血压较低暂时不用硝酸甘油。

(2)临时起搏治疗。

(3)纠正心源性休克。

(4)再灌注治疗:患者1个月前有头颅外伤史,未予溶栓治

疗,待血液动力学稳定后,首选直接PTCA治疗。

(5)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17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彭南莲)

内科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专题报告

单 位:

姓 名: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申报专业

技术职务:

2021年 月

1

关于脑梗死右小脑半球脑血栓形成的病案分析

一、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60岁,因“意识不清2.5小时”入院。家

属代诉病史:患者约于今日2.5小时前被人发现昏倒在地s不省

人事,呼之不应,伴口吐白沫,无呕吐,无全身抽搐〉无喉中异

声,无大小便失禁,家属急呼120送入院,拟“昏迷查因”收入

我科。既往有脑梗死、脑菱缩、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120次/分、呼吸:22次/分、血

压:162/121mmHgo GCS 评分:8分,浅昏迷状态,压眶有反应,

对疼痛刺激反应稍迟钝,双侧瞳孔约3.0mm,对光反射遗屯。双

肺呼吸节律不齐,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20

次/分,心律不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里性杂音。

腹软,肝肋下及剑突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

刭软、无抵抗,四肢肌张力增高〉膝睫射、跟建反射对称存在,

巴氏征、查多克征等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3.73*10^9/L,血红蛋白

138.0g/L,血小板255.0*10^9/L,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B型钠

尿肽前体测定801t pg/mlo 2019-05-26头颅CT 回报: 1、考虑

桥脑腔隙性脑梗死2、考虑左侧额叶脑软化灶3、脑萎缩。

2019-05-27复查头颅CT示:1、右小脑半球脑梗死,2、多发性

腔隙性脑梗塞,3、左额叶脑软化灶,4、脑镂缩。2019-06-03

头颅CT示:考虑左侧小脑半球脑梗死,与2019年5月28日CT

片比较s病灶稍宿小﹔多发性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左侧额叶

2

脑软化灶:脑萎缩。

二、临床诊断:

1、脑梗死右小脑半球《脑血栓形成)﹔

2、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3、左额叶脑软化灶﹔

4、脑萎缩﹔

5、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

三、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患者,有高血压病、脑速死、脑萎缩病史。

2、突发意识不清2.5小时。查体:血压:162/121mmHg oGCS

评分:8分,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约3.0mm,对光反射迟钝。双

肺呼吸节律不齐,心率12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正常。颈软、

无抵抗,四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未引出。

3、2019-05-26头颅CT: 1、考虑桥脑腔隙性脑梗死2、考

虑左侧额叶脑软i化灶3、脑萎缩。2019-05-27复查头颅CT:1、

右小脑半球脑梗死2、多发性腔隙性脑速塞3、左额叶脑软化灶

4、脑萎缩。2019-06-03头颅CT示:考虑右侧小脑半球脑梗

死,与2019年5月28日CT片比较,病灶稍缩小﹔多发性陈l

日性腔隙性脑梗死﹔左侧额叶脑软1化灶﹔脑菱缩。

四、治疗措施

1、告病重、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

孔变化,留置尿管、胃管。记24小时出入量;

2、硝酸甘油空制血压﹔收缩压控制在150/80mmHg左右。3、

微泵静脉主射尿题酶溶栓,30分钟泵完;

3

4、予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药物和扩容药,脱

水剂的使用。营养脑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翰成平衡

紊乱;

5、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溶栓后复查头颅CT﹔注重并

发症的和防和处理。稳定期予以康复治疗。

五、讨论

1、综合上述资料,患者既往有脑梗死、遘缩﹑高血压病3

级很高危组病史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无外伤史。急性发病,

有新发的局灶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并且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以

上,其头颅CT排除脑出血,故考虑脑血栓形成可能性大。

2、该患者60岁,血压控制在160/80mmHg左右,无出血倾向、

CT未见脑部大片低密度灶,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发病在6小

时以内。在溶栓窗口期,患者发病后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予以

尿数酶溶栓后患者意识转清,GCs 评分: 14分,患者生命体征

平稳,病情明显好转,抢救成功。1周后复查头颅CT见右侧小

脑半球脑梗死病灶较前缩小,后期予以康复治疗后出院。

3、该例患者发病后出现浅昏迷,生命体征不平稳,溶栓后

复查CT:右小脑半球脑梗死,考虑有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病死率

非常高,在本地区尚未开展DSA及机械取栓﹐而溶栓治疗可能唯

一有效的抢救方法○时间就是大脑,创健生命绿岛。脑血栓形成

发病后,极早期溶栓治疗是恢复梗死区血流的主要方法,可挽救

半灰暗带尚未死亡的神经细胞,减少发生脑梗死的概率,避免延

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4

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案分析

一、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 56岁。患者因"发作性胸痛半个月.再发

并加重9小时"入院。患者于半个月前开始反复劳动后出现胸痛,

以胸骨中下段为主,呈压榨性,无向他处反射,持续约320秒-1

分钟.休息后可缓解,无心悸,无大汗淋滴,无夜间端坐呼吸,

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起病后未未诊治。

9小时前在睡醒后突感胸痛.性质、部位、范围同前.但程度加

重.休息后仍不能缓解.伴有面色苍白、大汗.觉有胸闷、心悸、

气促.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心绞痛?"收入院进一步诊治。

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2型糖尿病病史。

体查︰体温:36.7C"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

压:122/72mmHg。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对答切题。颈静脉未见

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心

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

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分。双下肢无浮

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Ⅱl . 导联ST段

压低0.15-0.2mV.T波倒置。心肌酶、肌钙蛋白未见明显异常。

血钾3.3mmolL ↓ ;血脂︰总胆固醇5.90mmol/L1,甘油三脂

7.68mmol/L1.低密度脂蛋白2.21mmol/L;动态复查床边心电图

提示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消化系巳超提示轻度脂肪肝。胸

片、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5

二、临床诊断︰

1、胸痛查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未排除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l级;

2、2型糖尿病;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4、混合型高脂血症5、轻度脂肪肝6、低钾血症

三、诊断依据︰

1、老年女性患者.长期高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未系统治

疗。

2、反复劳累后胸骨中下段闷痛半个月.休息后好转。

3、入院前有持续胸痛伴气促.休息后不能缓解。

4、查体:无心界扩大和心脏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5、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Ⅱ、I.、aVF 导联ST段压低

0.15-0.2mV,T波倒置。心肌酶、肌钙蛋白未见明显异常。总胆

固醇5.90mmolL1.甘油三脂7.68mmol/L1。

四、治疗措施

1、吸氧、心电监护、卧床、低盐低脂饮食.胸痛时给予镇

痛治疗;

2、抗血小板治疗.双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3、尽早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降低心肌耗氧、扩张冠脉、

改善循环、营养心肌.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护胃.补

钾等对症治疗.

4、密切观察病情.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防止病情

恶化。

6

五、讨论

1、该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包括:胸痛位于胸骨后.压榨

性.有诱发因素︰劳累后出现。心电图∶有2个以上导联ST压低

≥0.1mV,T波倒置.并呈动态变化.心肌酶、肌钙蛋白表现阴性。

根据综上所述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未排除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illipl级;ASC患者一般没有异常的临床体

征.本例患者仅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为进一步明确诊断.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予密切复查心电图、心肌损伤物。

2、对于ASC应注意排除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心肌病等。

予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护.并反复和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

情的严重性.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肌钙蛋白。如患者胸痛持续不能

缓解.心电图缺血情况进一步加重或出现ST段抬高, cTn转为阳

性.并伴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应迅速行介

入治疗.但本县目前尚未开展此项目。对于高危临床特征特征的

胸痛患者,存在较大的潜在危险性。

3、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诊断困难、救治时间窗短.疗效及

其预后完全时间依赖性等特征,在医疗纠纷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因此,需要临床医师在接诊急诊胸痛患者时最重要的是结合临床

有限的资料.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快速甄别和给予正确处理。该患

者入院后胸痛得到缓解,多次复查肌钙蛋白阴性.心电图提示

ST-T段改变,生命体征平稳,经治疗1周后病情稳定,建议转上

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

7

病史

1.病史摘要:

王×,女,42岁。主诉:牙龈出血,四肢紫斑3月余。

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牙龈渗血,伴口腔黏膜血疱,四

肢紫斑,月经量多,在外院化验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减少性,拟诊

为“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予“地塞米松、泼尼松、长春新

碱”等药物治疗,上述症状无改善。病程中时有头晕、乏力,无

鼻出血、头痛、视物模糊、关节痛、皮肤瘙痒等。睡眠欠佳、食

欲尚可,二便正常,无血尿、黑便、大便带血等。既往体健,无

肝炎、关节炎等病史。

2.病史分析:

(1)出血的病史采集要着重强调出血的诱因、部位、出血量、

及出血引起的后果等,以了解病情性质和严重程度。如是否有外

伤、既往出血史、肝病史等,出血部位是皮肤、黏膜、还是内脏,

有无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有无肾脏出血的表现,有

无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的表现。

(2)病史特点:①中年女性,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②无

明显诱因出现牙龈渗血,伴口腔黏膜血疱,四肢紫斑,月经量多。

③无鼻出血、头痛、视物模糊、无血尿、黑便、大便带血等内脏

出血的表现,无关节痛、皮肤瘙痒等。④无肝炎、关节炎等病史。

⑤有头昏、乏力等贫血表现。⑥曾用激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

想。

体格检查

1.结果:

8

T37.0℃,P90次/分,R18次/分,Bp100/65mmHg。

发育正常,自主体位,精神萎靡,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颈

前皮肤有散在淤点,双下肢有散在陈旧性淤点、淤斑;全身皮肤

无黄染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球结膜下陈旧性出血,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唇色淡红,牙龈渗血,颊黏

膜见陈旧血疱;胸骨无压痛,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

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腹

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关节无畸形。

眼底检查未见出血。

2.体检分析:

体检特点:①出血表现:颈前皮肤散在淤点,双下肢散在陈

旧淤点、淤斑;左球结膜下陈旧性出血;牙龈渗血,颊黏膜见陈

旧血疱。②唇色淡红,提示贫血可能。③无黄疸、皮疹、浅表淋

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关节无畸形,不

支持肝脏病变、造血系统肿瘤、结缔组织疾病。

辅助检查

1.结果: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89g/L、RBC3.71×1012/L,

WBCl2.5×109/L、N0.90,Plt23×109/L,MCH24pg,MCHC317g

/L,MCV75fl,Ret0.012;尿常规:深黄清,Hb(-),BIL(-),

URO(-),PRO(-);大便隐血(-);PAIgG增高;RF(-),ASO(-),

ESR30mm/h,血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均(-),

ENA多肽7项均(-);血清铁7.2mmol/L,铁蛋白10ug/L,总

铁结合率80mmol/L。

9

(2)骨髓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红系、粒系增

生活跃,巨核系增生明显活跃伴成熟障碍。血小板罕见。铁染色:

胞外铁(-),胞内铁阳性率7%,均为I型。

(3)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

2.辅助检查分析:

(1)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系增生明显活跃伴成熟

障碍,血小板罕见,提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PAIgG增高,RF(-),ASO(-),血抗核抗体、抗ds-DNA

抗体、抗ENA抗体、ENA多肽7项均(-),提示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瘢。

(3)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骨

髓铁染色胞外铁(-),胞内铁阳性率7%,血清铁、铁蛋白减少,

总铁结合率增高,提示缺铁性贫血。

(4)尿常规正常、大便隐血(-)未提示泌尿系、消化系统出血。

(5)血常规WBCl2.5×109/L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

ESR30mm/h贫血可以解释。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

(2)缺铁性贫血(IDA)

2.诊断依据:

(1)病史体检提示皮肤、黏膜出血,脾脏不大;实验室检查

发现血小板减少、PAIgG增高、RF(-)、ASO(-),血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ENA多肽7项均阴性,提示特发

10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病史提供患者有头昏、乏力,体检有唇色淡红,实验室

检查Hb89g/L,可以诊断贫血、程度为中度(<90g/L);MCH、

MCHC、MCV减少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骨

髓铁染色胞外铁(-),胞内铁阳性率7%,血清铁、铁蛋白减少,

总铁结合率增高,提示缺铁性贫血。

3.鉴别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ITP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大

约有l/3SLE患者发生ITP,故对年轻女性ITP患者应密切随访,

警惕SLE发生。

(2)肝病、脾功能亢进以及药物、病毒感染并发DIC所致血

小板减少:有肝脏损伤病史、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

和血小板三系减少、DIG有其他凝血异常等可以鉴别。

(3)过敏性紫癫:紫癜型过敏性紫癜易与ITP混淆,大多以

皮肤淤点、淤斑为主要表现,皮肤出血的部位最多见的是下肢及

臀部,呈对称分布。本病为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表

现除皮肤紫癫型外,还有腹型、关节型、肾型或混合型。血小板

计数常在正常范围是最重要的鉴别点。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Evans综合征):除出血以外出现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计数

增高,Coombs试验(+)。

(5)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主要表现是血小板减少、

溶血、发热、肾功能异常及神经系统障碍。

(6)再生障碍性贫血:ITP患者明显失血时可导致贫血;需

11

与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后者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减少或缺

如,骨髓铁染色阳性率增高。

治疗

1.治疗原则:治疗应考虑患者年龄、严重程度、预期的自然

病程。

2.治疗方法:

(1)一般处理: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

息,防止外伤,避免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2)紧急治疗:输注血小板;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血浆置

换:脾切除: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如威胁生命,应紧急切脾后采取

开颅术;

(3)长期治疗: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正规治疗3-6个月

无效者或对激素有依赖者可选脾切除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不作

首选;

(4)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去除病因;口服药物治疗在血红蛋

白正常后需继续服药4-6个月甚至1年以补足贮存铁。铁剂治疗

4周无效者应考虑是否缺铁原因未去除或诊断有误。

心肌梗死

一、病史

1.病史摘要:

张某,男,56岁。主诉:发作性胸痛3天,心前区疼痛3

小时。

患者入院前3日始感劳累后心前区闷痛,休息后缓解,每日

12

发作3~4次,每次持续3~10分钟不等,未就医。入院当日凌晨

突感心前区剧烈压榨性疼痛,持续不缓解,向左肩、背部放射,

伴大汗,无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发病后3小时急诊入院,

入院时发生晕厥2次。既往否认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否认消化

道溃疡史,1个月前有颅脑外伤史。

2.病史分析:

(1) 要注意胸痛的特点,从病史判断患者有心绞痛或心肌梗

死可能,询问过程中应注意是否有危险因素。

(2)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应侧重于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鉴别,

还应注意鉴别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胸廓疾病、食管疾病等。

病史主要提示的是加重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放射痛和大汗,

应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3)病例特点:①男性,无冠心病危险因素。②心前区疼痛

突然发作并加重,无明显诱因。③胸痛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向

左肩、后背放射,经休息后无缓解。

二、体格检查

1.结果:

T36.6℃,P96次/分,R24次/分,Bp75/48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痛苦面容,自动体位,神志清楚,

检查合作;口唇轻度发绀;颈软,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

阳性,无颈动脉异常搏动,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

形及压痛,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

率84次/分,律齐,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未闻及额外心音,

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软,

13

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

常。

2.体检分析:

(1)查体特点:①生命体征不平稳,血压明显降低,出现晕

厥。②痛苦面容,说明胸痛程度较剧;③口唇发绀,提示缺氧;

第一心音低钝,提示可能有心功能降低。④颈静脉怒张,提示右

心功能受损。

(2)病例特点:生命体征不平稳,伴晕厥,提示可能在原发

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了心源性休克;上述体检特点与病史结合分

析应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但肺部疾患不能完全排外。

三、辅助检查

1.结果:

(1)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96次/分,II、III、aVF导

联分别呈QS、Qrs、QS型,ST段抬高0.2~0.4mV,弓背向上呈

单向曲线,ST段抬高III/II大于1;V7-9导联呈Qr型,ST段

抬高0.1~0.3mV。30分钟后复查心电图:在以上表现的基础上,

由Ⅰ0房室传导阻滞渐变为III0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性逸搏心

律27~35次/分。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27g/L,RBC4.18×1012/L,

WBC8.2×109/L、N0.85、L0.15,Plt255×109/L;尿常规:蛋

白(一),镜检未见异常;心肌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8U

/L、乳酸脱氢酶(LDH)168U/L、磷酸激酸酶同工酶(CK-MB)70U

/L、肌钙蛋白I(cTnl)0.2ng/L。

(3)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中段完全闭塞,左回旋支50%

14

狭窄。

2.辅助检查分析:

(1)心电图II、III、aVF、V7-9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

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2)ST段抬高III/II大于1,血压下降,提示右心室梗

死可能。

(3)患者入院后,窦性心律转为逸搏心律,提示右冠状动

脉病变可能,因为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供血大部分来自右冠状动脉。

(4)心肌酶谱:CK-MB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肌钙蛋白明

显增高,再根据患者胸痛和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基

本确立。

(5)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证实以上的推测,病变血管为右

冠状动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左室下后壁合并右

心室心肌梗死心脏不大II0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性逸搏心功能

II级

(2)心源性休克

2.诊断依据:

(1)典型胸痛病史和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休息时突然

发生的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不缓解;出现低血压。

(2)体格检查:血压低、无肺部啰音、颈静脉怒张是右心室

缺血的三联征。

15

(3)心电图动态改变:Ⅱ、III、aVF导联分别呈QS、QrS、

QS型,ST段抬高0.2~0.4mV,弓背向上呈单向曲线,ST段抬高

III/Ⅱ大于1;V7-9导联呈Qr型,ST段抬高0.1~0.3 mV。提

示下后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III/Ⅱ大于1,结合右心衰竭的

表现,也提示右室梗死。

(4)根据心肌酶谱的阳性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客观发现可

做出诊断。

3.鉴别诊断:

(1)心绞痛:典型心绞痛一般疼痛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

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除变异型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有效。

(2)急性肺栓塞:常有长期卧床史或者下肢手术史,胸痛发

作时,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心电图出现典型的SIQIIITIII

改变,使用扩血管剂一般无效,胸痛难以缓解,胸部x线、CT

等影像学检查可排除。

(3)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一般血压较高,胸痛较剧烈、为撕

裂样,胸痛位置可移动改变,出现双恻肢体血压的差异;胸腹部

CT、经食管超声、磁共振助鉴别。

(4)胸廓疾病:如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肋软骨炎等,疼

痛部位固定,局部有压痛,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无异常。

(5)食管疾病:如食管裂孔疝、食管破裂等,根据患者既往

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可排除。

五、治疗

1.治疗原则:

(1)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急性期:镇静、止痛、

16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抗血小板治疗。纠正心律失常,心率减慢

或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可给予临时起搏治疗。根据适应证尽早血运

重建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等病情稳定后,给予抗凝、抗血小板、

抗缺血,改善心肌代谢等处理(同心绞痛)。

(2)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积极补液,维持右心

室前负荷,降低后负荷,增加右心室收缩力,早期再灌注。病情

没有稳定前,慎用硝酸酯和利尿剂。

2.治疗方案: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镇静、止痛,

患者血压较低暂时不用硝酸甘油。

(2)临时起搏治疗。

(3)纠正心源性休克。

(4)再灌注治疗:患者1个月前有头颅外伤史,未予溶栓治

疗,待血液动力学稳定后,首选直接PTCA治疗。

(5)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17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