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第四章50、60年代散文第一节50、60年代散文概述

IT圈 admin 41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典谷槐)

第四章50、60年代散文第一节50、60年代散文概述

第四章50、60年代散文

第一节50、60年代散文概述

一、散文创作历程

1、1949年-1956年为第一阶段:

主要实绩表现在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其内容主要体现为

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如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的《朝鲜在战火中前进》、杨朔的

《鸭绿江南北》等;二是迅速及时的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如柳青的

《王家斌》、华山的《童话的时代》、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

笑》,杨朔的《石油城》、萧乾的《万里赶羊》等。

2、1957年-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当代散文

的活跃时期。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题材更为广泛,思想较为深刻,艺

术较为精湛,作品数量多,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艺术趋于圆

熟的作品。如杨朔的《海市》、《东风第一枝》,秦牧的《花城》。

刘白羽的《红玛瑙集》、巴金的《倾吐不尽的感情》、冰心的《樱花

赞》,吴伯箫的《北极星》、碧野的《情满青山》,方纪的《挥手之

间》、峻青的《秋色赋》等。

报告文学体现出时代感、新闻性和歌颂性,与共产主义教育思想

结合的特征。报告文学直接服务于政治和政策倾向逐显端倪。一些有

影响的作品如刘白羽的《万炮震金门》、雷加的《三门峡截流记》、

田流的《忠心耿耿》、穆青《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徐迟

的《祁连山下》等。

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北京晚报》开辟的以

“燕山夜话”为题的杂文专栏,由邓拓主持,其后,《前线》杂志和

《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了“三家村札记”(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

和“长短录”专栏(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这些

杂文针砭时弊、尖锐活泼、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敢于触及社会中的

一些矛盾,与歌颂性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经验教训

这个时期的散文由于受到“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

的影响,作家基于统一的思想表现模式,限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

的多样化,主要体现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

术成就不高。

十七年时期的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视角背离,即散文家的视角与其所置身的现实之间背离。

散文作者以虚幻的形式为自己建构了另一种非真的存在,对复杂

多样的现实存在熟视无睹或压抑自己内心的真诚呼唤。

最明显的是,60年代初,人民所要面对的现实是“大跃进”等盲

目政治运动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农村到处是惨不忍睹的苦难现实,而

一些散文却仍对政治盲目讴歌,如杨朔的《茶花赋》,《海市》,郭

沫若的《访沈园》,一些散文不愿大唱颂歌但却选择了写逃离现实的

山水游记,异国风光,历史追忆等,但这些作品

仍未能摆脱颂歌的模式.如冰心的《樱花赞》宗璞的《西湖漫

笔》,吴祖光的《雾里峨眉》。

第二“非我化”也就是说:作为“我”的产物的散文与事实上存在

的散文“非我”性之间的对立。十七年的散文家用“政治的大我”代

替了个人的“小我”,散文发出的不再是“我”这一个体的声音。

“个人”的感受已无足轻重,唯一被认可的是代表了“大我”的思想。

作家个人感受在散文中的缺失。不同的作家面对相同对象时,观

照的视角与结论如出一辙,个性的差异完全泯灭了。比如同写桂林山

水,华嘉的《桂林山水》和秦似的《碧水青峰九十里》,发出的感慨

并无两样,就是只有在新中国桂林山水才真正“甲天下”了。

第三,“模式化”。

这一阶段的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即将与“革命”无关的儿女情长,

个人往事,人生思考排斥在外,尤其是整个十七年竟找不到一篇纯爱

情题材的作品。“我”的丧失导致了散文的“非真”。虽有许多散文

涌现,却从文章的结构到语言句式,都几乎千人一面,成为新的八股。

这就是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即“模式化”。从某种意义上看,十七年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典谷槐)

第四章50、60年代散文第一节50、60年代散文概述

第四章50、60年代散文

第一节50、60年代散文概述

一、散文创作历程

1、1949年-1956年为第一阶段:

主要实绩表现在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其内容主要体现为

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如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的《朝鲜在战火中前进》、杨朔的

《鸭绿江南北》等;二是迅速及时的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如柳青的

《王家斌》、华山的《童话的时代》、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

笑》,杨朔的《石油城》、萧乾的《万里赶羊》等。

2、1957年-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当代散文

的活跃时期。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题材更为广泛,思想较为深刻,艺

术较为精湛,作品数量多,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艺术趋于圆

熟的作品。如杨朔的《海市》、《东风第一枝》,秦牧的《花城》。

刘白羽的《红玛瑙集》、巴金的《倾吐不尽的感情》、冰心的《樱花

赞》,吴伯箫的《北极星》、碧野的《情满青山》,方纪的《挥手之

间》、峻青的《秋色赋》等。

报告文学体现出时代感、新闻性和歌颂性,与共产主义教育思想

结合的特征。报告文学直接服务于政治和政策倾向逐显端倪。一些有

影响的作品如刘白羽的《万炮震金门》、雷加的《三门峡截流记》、

田流的《忠心耿耿》、穆青《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徐迟

的《祁连山下》等。

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北京晚报》开辟的以

“燕山夜话”为题的杂文专栏,由邓拓主持,其后,《前线》杂志和

《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了“三家村札记”(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

和“长短录”专栏(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这些

杂文针砭时弊、尖锐活泼、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敢于触及社会中的

一些矛盾,与歌颂性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经验教训

这个时期的散文由于受到“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

的影响,作家基于统一的思想表现模式,限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

的多样化,主要体现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

术成就不高。

十七年时期的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视角背离,即散文家的视角与其所置身的现实之间背离。

散文作者以虚幻的形式为自己建构了另一种非真的存在,对复杂

多样的现实存在熟视无睹或压抑自己内心的真诚呼唤。

最明显的是,60年代初,人民所要面对的现实是“大跃进”等盲

目政治运动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农村到处是惨不忍睹的苦难现实,而

一些散文却仍对政治盲目讴歌,如杨朔的《茶花赋》,《海市》,郭

沫若的《访沈园》,一些散文不愿大唱颂歌但却选择了写逃离现实的

山水游记,异国风光,历史追忆等,但这些作品

仍未能摆脱颂歌的模式.如冰心的《樱花赞》宗璞的《西湖漫

笔》,吴祖光的《雾里峨眉》。

第二“非我化”也就是说:作为“我”的产物的散文与事实上存在

的散文“非我”性之间的对立。十七年的散文家用“政治的大我”代

替了个人的“小我”,散文发出的不再是“我”这一个体的声音。

“个人”的感受已无足轻重,唯一被认可的是代表了“大我”的思想。

作家个人感受在散文中的缺失。不同的作家面对相同对象时,观

照的视角与结论如出一辙,个性的差异完全泯灭了。比如同写桂林山

水,华嘉的《桂林山水》和秦似的《碧水青峰九十里》,发出的感慨

并无两样,就是只有在新中国桂林山水才真正“甲天下”了。

第三,“模式化”。

这一阶段的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即将与“革命”无关的儿女情长,

个人往事,人生思考排斥在外,尤其是整个十七年竟找不到一篇纯爱

情题材的作品。“我”的丧失导致了散文的“非真”。虽有许多散文

涌现,却从文章的结构到语言句式,都几乎千人一面,成为新的八股。

这就是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即“模式化”。从某种意义上看,十七年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