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IT圈 admin 28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步景明)

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

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 清代有人叫他们其中一部落为费雅喀,赫哲人在俄罗斯境外有几支,

纳乃,乌尔奇族,奥罗克,乌德盖,也是赫哲人,有人提议成立纳乃语支

鱼皮制衣酒敬神 狗拉雪橇赫哲人

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国人口最

少的民族,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市、县,其余分布在

佳木斯、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全国四处赫哲族聚居地之一。

赫哲民族文化村大门——典型的赫哲族建筑木克楞

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想起生活在我国东

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

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人口约4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

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

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

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

锅里”来描述这里的富庶。

发展历史

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密山新开流时期,在先秦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南北朝

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黑水靺鞨,元明清时称女真。赫哲名字的由来首先是在康熙二年(1662年)的

《清实录》上记载并得以传承。现在,全国共有赫哲族聚居地四处,分别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

乡和八岔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敖其镇的敖其村。

由于历史原因,赫哲族是个跨国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有赫哲族人口2万余人,当地人称他们

为那乃人。他们的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礼仪、歌曲舞蹈、衣着服饰、民风民俗和我国赫哲

族都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色。

赫哲族历史悠久,与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肃慎”、“挹娄”、“勿吉”、“女真”等有着

密切的族源关系,清代的“黑斤”、“赫哲哈喇”即是赫哲族的先民。反抗满族统治者:公元1608

年(明万历三十六年),赫哲族反抗满族统治者的政征服,呼尔哈路千余人围攻满族重镇宁古塔,

给满族统治者以打击。

反沙俄入侵:公元1651年(顺治八年),乌扎拉村的赫哲人及其附近的满、奇勒尔人,配合

宁古塔章京海色反击沙俄入侵者以哈巴罗夫为守的哥萨克;揭开清朝军民联合反抗沙俄入侵的序

幕。公元1657(顺治十四年),沙俄侵略者斯捷潘诺夫等哥萨克入侵松花江流域依兰县附近尚坚

乌黑等处;赫哲、满、奇勒尔人配合宁古塔章京沙尔瑚达所率清军痛击入侵者。此年于松花江口

击毙斯捷潘诺夫。

反抗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赫哲族人民遭受殖民统治。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赫哲族人民参加东北各种抗日行列和各族人民一道,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英

勇的斗争。

衣食住行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显示了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 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

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缀两

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皮、

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

皮部”。在文化村的展馆里,我们看到了展出的两套用熟好的大马哈鱼皮缝制的男女鱼皮套装,

做工考究,款式古朴大方。

撮罗安口

在居住上,赫哲人住永久性房屋木克楞、拉合辫子草正房和临时的房屋撮罗安口(尖顶窝棚),胡

如布(地窖子),阔布如安口(圆顶窝棚)。

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拉70公斤左右,日行100至150

公里。狗是赫哲人的好帮手,它们在运输、狩猎、看家、保护主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故历

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使犬部”。

时代发展至今天,赫哲族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街津口乡,赫哲人住

进了宽敞的新居,种地、发展旅游事业,过上幸福生活的赫哲人正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向着小康

迈进。

赫哲族的祖先,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属于肃慎系统的挹娄、勿

吉、黑水靺鞨、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与赫哲族的祖先有渊源关系。至清初,始以“黑斤”、“黑

真”、“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称见于官私文献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

族名为赫哲。

关于赫哲族何时形成的问题,学术界尚有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赫哲族氏

族为核心,吸收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等民族成分和原属黑龙江流域其他土著,以及来到

赫哲族分布区居住的蒙古人、汉人等成分,在清初形成了较稳定的族体,主要从事渔猎生产。在

解放前其社会发展尚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赫哲

族的生产生活,其社会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得到了超越发展,赫哲族的生活条件已大大改善。

语言

赫哲族作为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主要聚居区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能用

本族语交际的只有十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绝大部分人都已转用汉语

社会经济

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入山海关前后,曾相继将赫哲族编户收贡,编旗披甲。直到19世纪初

叶,从牡丹江至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村,所有赫哲族的22个氏族,都由清廷按其氏族与分布地区行

使有效的管辖。在清代,赫哲族与内地及当地各民族的产品交换关系日益发展,赫哲族渔猎的工

具也逐渐有所改进,生产力逐渐提高,原始社会渐趋分解,至清末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跨入阶级社

会。辛亥革命以后,三江平原开发的速度加快,赫哲族与汉族杂居,渔猎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形成与汉族及周围其他各族不可分割的联系。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

对赫哲、鄂伦春等人数较少的民族,实行野蛮统治,甚至公开推行种族灭绝政策,使赫哲族人口

更加减少,抗日战争胜利以前,已濒于被灭绝的境地。渔猎经济为赫哲族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

“夏捕鱼作粉,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17世纪末,由以物易物转向猎产品大量商品化。20世纪

初,猎业衰退,渔业产品大量商品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赫哲族地区解放。当时幸存的赫哲

族居民仅有300余人。在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发展政策积极帮助赫哲族发展生产,逐步改善生活,

现有人口较1945年增加10倍多。

赫哲族人民原来几乎都是文盲,解放后,人民政府不仅积极扶助他们发展渔猎生产和民族贸

易,现在,已有部分赫哲族人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还发展了乡镇企业。赫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

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兴办小学、中学,培养各种专业人材,现在赫哲族中拥有的大专以上文化程

度的人在本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居于全国各民族先进行列,赫哲族地区各村,都设有卫生所、

广播站,有的还设有文化站、俱乐部,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不断增加。从地方至中央各级党代会和

人民代表大会均有赫哲族代表,在赫哲族聚居地区的政府中,有赫哲族干部担任县长、乡长等职。

赫哲族在中国虽是人口最少的民族,但和各兄弟民族一样享有完全平等的民族权利。

文化艺术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惟一的以捕鱼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赫哲语

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大多数通用汉文。赫哲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

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神话、传说、民间歌谣故事等,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赫哲族神话,

如:《莫日根射日》、《月亮》、《北斗》、《彩虹》、《山神的传说》、《虎的传说》等,具

有民族特色。“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常在猎场、网滩或渔村土筑茅屋里

说唱。它以讲唱古史和英雄故事为特色。“伊玛堪”说一段唱一段,不用乐器伴奏。大部头的“伊

玛堪”要说唱很多天,小部头也得唱几天,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形式自由。“伊玛堪”的内容,

有的歌颂英雄事迹,有的讲述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据调查赫哲族民间保存的“伊玛堪”作品有

40余部,已采录的有《希尔达鲁莫日根》、《满斗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安徒莫日根》、

《香叟夏日丘莫日根》等十余部。此外,还有“说胡力”和“特伦固”等形式在民间也很盛行。

“说胡力”是以讲述故事为主的文学。内容包括寓言、童话、神话等各种体裁,形式活泼,短小

精悍。通常是老人给儿童们讲述,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特伦固”内容多为传说,如《天鹅姑

娘的传说》、《金鹿的传说》等。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作家文学

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乌白辛是解放后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他先后改编创作了20

多部歌剧、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赫哲

人的婚礼》,歌剧《好班长》、《焦裕禄》、话剧《黄继光》、《雷锋》等。其中《赫哲人的婚

礼》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由赫哲族戏剧家写的第一个反映中国人口最少的

民族的生活和历史的剧本。他成功地将“伊玛坎”演唱形式贯穿于全剧,运用于话剧创作,丰富

了中国当代戏剧的题材内容,并用民族形式与传统手法相结合,对话剧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

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种二方连续纹样、云纹、山

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妇女们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裤腿等处用

线刺绣的花纹、图案更为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绣如“雄鸡衔花”、“花篮与莲藕”等图案,

构图新颖别致,格外精彩。赫哲族在不同制品上刺绣、接拼的各种花纹图案,以其独特的形式,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吸收了汉族图案

艺术的精华,并不断创新,既富有本民族气息,又能反映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极富民族特色,

是中华民族刺绣、图案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乌.白

辛是解放后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他先后改编创作了20多部歌剧、话剧和电影文学剧

本。影响较大的有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歌剧《好班长》、

《焦裕禄》、话剧《黄继光》、《雷锋》等。其中《赫哲人的婚礼》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也

是当代文学史上由赫哲族戏剧家写的第一个反映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历史的剧本。他成

功地将“伊玛坎”演唱形式贯穿于全剧,运用于话剧创作,丰富了我国当代戏剧的题材内容,并

用民族形式与传统手法相结合,对话剧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

人民风俗

赫哲人在饮第一口酒前,要用筷头蘸少许酒甩向空中和洒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诸神。但不喜欢

喝茶,有时也把小米炒焦后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叶以及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沏水当茶喝,

但大多数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

赫哲族妇女生小孩时要吃小米粥和大米粥、鲫鱼汤、嗄牙鱼汤、兔子肉汤以及“莫温古饭”、

面片、面汤、鸡蛋等食品。产后三天内不能吃青菜,以免产妇和婴儿泻肚。在坐月子期间均吃滚

烫的热饭,以免受凉,影响身体健康和奶汁。

赫哲族人死后,必须用面粉制成油炸薄面块和各种形状的薄面点心,供在桌上,参加悼念活

动的人们也食用。

人民婚俗

在男女青年订婚的过程中,要摆酒宴宴请双方的长辈和媒人;迎亲时,男方的老人要向女方

的老人敬三杯酒。婚宴时,新娘要面朝墙“坐福”,直到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才可下地并与新

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意为夫领妇随,团结和睦,最后新娘新郎共吃

面条,以表示情意绵绵,白头到老。

人民食俗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是中国北方唯一的

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从古至今"夏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只有少数人兼营农业生产。渔猎经

济,决定了赫哲族的物质文化和饮食特点。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从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看,还保留着比熟食习俗更加古老的生食习俗。

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赫哲族,渔业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在那里形成了独特的"鱼餐"。

赫哲族有吃生鱼的习惯。从鱼皮、鱼籽到鱼肉、鱼脆骨都有生吃的妙法。刹生鱼、炒鱼片、

烤"塔拉哈"、炒鱼毛,刚刨花鱼片,成为食鱼的传统习俗。客人光临,渔民们为考验你是不是真

正的朋友,使拔刀从活蹦乱跳的鱼身上割下一块肉,用刀挑起递给你,如果客人从刀上咬下鱼片

吃下,那就会得到热情的款待;否则,就别想登家门。

赫哲族招待亲友和客人常以"刹生鱼"表示尊敬。"刹生鱼"的制作,是用鲤、鲩、鲟、鳇、鳙

等鱼先将肉从鱼骨上剔下两整块,切成相互连接的鱼条,再将鱼肉从鱼皮上片下,切成鱼丝,然

后拌上用开水烫过的土豆丝、绿豆芽、杨皮、韭菜、辣椒油、醋、盐等,吃起来清香鲜嫩。这种

生食习俗,在许多民族中都不同程度地保存着。

赫哲族人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软饭,

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现在

与汉族相同,绝大部分人家均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

赫哲族有一些独特的鱼、肉类风味食品,可以分成:生食有生鱼干、生肉干和新鲜生鱼。

新鲜鱼的吃法较多,主要是拌菜生鱼。还有一种冬季食用的冻鱼片,如果尊贵的客人来了,

有一盘冻鱼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鲜美凉爽,现在仍然备受人们的欢迎。

熟食如加工好的鲟、鳇、鲑鱼子,其营养价值较高。也将鱼片和兽肉蒸、烤、煎、炖、煮、

炒等技法加工后食用。其中鱼松每餐必不可少。

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鱼,赫哲人叫"他勒卡",鱼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赫哲族人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

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

饭。现在与汉族相同,绝大部分人家均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

赫哲族有一些独特的鱼、肉类风味食品,可以分成: 生食和熟食。生食有生鱼干、生肉干和

新鲜生鱼。新鲜鱼的吃法较多,主要是拌菜生鱼。还有一种冬季食用的冻鱼片,如果尊贵的客人

来了,有一盘冻鱼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鲜美凉爽,现在仍然备受人们的欢迎。 熟食如加工

好的鲟、鳇、鲑鱼子,其营养价值较高。也将鱼片和瘦肉蒸、烤、煎、炖、煮、炒等技法加工后

食用。其中鱼松每餐必不可少。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鱼,赫哲人叫“刹生鱼”;半生不熟的特色

烤鱼,赫哲人叫它:塔拉哈(哈读四声重音)鱼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刹生鱼:赫哲族人喜爱的传统食物之一。赫哲人叫“塔拉卡”,是将刚从江中打上来的鲤鱼、

鳟鱼从脊背部剖开,去头、去皮、剔骨,切成细丝,用好米醋浸泡,待鱼肉变白,加上盐、姜、

葱和野辣椒、土豆丝、菠菜、香菜、豆芽,拌匀即可。吃起来鲜而不腥、凉滑爽口,味美异常。

生鱼片,既是赫哲族人平时经常吃的菜,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

炒鱼毛:炒鱼毛也是赫哲族的一道风味佳肴,它是将各种鲜嫩的肥鱼切成鱼丝,再加白糖等

作料炒成“它斯罕”(鱼毛)。炒鱼毛是最好的下酒菜,吃起来可口味美。如果用它加韭菜包饺

子,其味道非常鲜美可口。炒鱼毛还便于贮藏,将它放入坛中,存入地窖,随取随吃,非常方便。

苏拉卡:赫哲族人的传统食品。汉语称“刨花”,是赫哲人冬季吃生鱼的一种方法。先将冻

鱼的皮用刀削掉,渔民们将冻鱼削成薄如刨花的鱼片,拌上土豆丝、绿豆、粉丝,再加上调料食

用,又香又脆。

拉拉饭:赫哲族人的主食。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

可食用。

莫温古饭:赫哲族人的主食。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

节日庆典

乌日贡节

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 每

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节日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各种 民族体

育竞技活动,还有最热闹的群众性的聚餐宴饮活动。

赫哲族春节

春节是赫哲族一年中最欢乐的节日。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

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热情好客的赫哲族人摆下"鱼宴"

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 "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味

道十分鲜美。令人尊敬的民间诗人(依玛堪)在新春佳节,用诗歌把美好的祝愿献给大家。老人

们向他敬酒,听他讲故事,尽兴而归。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迷恋的是滑雪、滑冰、

射草靶、叉草球等项比赛。到处是欢歌笑语。

宗教信仰

赫哲族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其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3派,各派约有6个品

级。他们认为有多少种动物、爬虫就有多少种神,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

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因而崇拜。 。

民族礼仪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

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待客礼 居住在黑龙江同江、饶河一带的赫哲族,以捕鱼和狩猎为主业,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

客人来访,常以凉拌的生鱼待客,先请客人吃一口鱼,表示敬重对方。如果客人不吃,则被认为

是失礼。对客人须奉上鱼头,以示尊敬,上桌的鱼菜,总是把鱼头朝着客人。吃菜时,总是用筷

子点点鱼头,示意让客人吃。科学实验表明,鱼脑含高蛋白,营养价值高,特别是鲫鱼头更是营

养美味。

祈子礼 在北方,赫哲族旧时认为,小孩死后,其灵魂先变成麻雀,再转生为人。年逾30岁

尚未生育的妇女被视作缺乏转生灵魂的人,须请萨满找魂求子。举行仪式前,求子的妇女应暗中

将萨满的帽带或神裙飘带挽上一个结。萨满在神杆前脱神衣时发现此结,便问是谁挽的,该妇女

即刻跪在神杆前洒酒许愿、求神赐子。于是萨满击鼓跳神祷告,并命求子者在3至4日之内到萨

满家取胎儿灵魂。届时,求子的夫妇携带狍皮或鹿皮制成的“收魂袋”来到萨满家,在炕沿上并

肩而坐,萨满的两名助手扶着他们的双肩。萨满在屋内跳神找魂时,夫妇二人中只要有一个双肩

抖动,即被认为魂已附体,萨满即放下手中的鼓,拿起收魂袋,向袋内吹一口气。得子后,该夫

妇须以牛、马、猪、羊等酬谢神灵。

祭灵礼 人死了以后,人们还要举行一些与他或她有关的礼仪,称“祭灵礼”。这是灵魂不灭

观念的反映。

赫哲族认为男子死后第七天晚上,女人死后第九天晚上灵魂要回家中。当晚,死者家人将用

纸做的衣服、饭菜等,摆放在大门口,并放一碗灰验证鬼魂是否回家。第二天早上,右灰上留有

鸡、鸭等动物的印迹,表明灵魂回来过,反之则无。留有何种动物的痕迹表明死者灵魂已依附了

该种动物。

服饰

赫哲族的服饰别具特色,有用鱼皮做成的鱼皮长衫、鱼皮套裤、鱼皮靰鞡,鱼皮衣的特点是

轻巧、暖和、经久耐磨耐扯,且不透水。男子早年以穿鱼兽皮衣为主。兽皮衣主要用狍皮、鹿皮。

今穿棉布衣较普遍,但在渔猎生产时,仍以鱼兽皮衣为主,夏季戴桦皮帽,形如斗笠,长项大檐,

可遮阳蔽雨,帽上有各种云卷和花纹,常戴帽分帽头、帽耳、帽罩三部分。帽头呈西瓜皮形,无

帽疙瘩,冬季在帽内缝上皮了保温。狩猎时一般戴狍皮伪装帽。上穿皮衣,下穿狍皮长裤或鱼皮

套裤。脚穿袍皮袜,鱼兽皮靰鞡。戴狍皮手套。妇女早年以穿鱼兽皮为主,今穿棉布也较普遍。

兽皮衣有狍皮或鹿皮上衣,也有用鹿皮做坎肩的。鱼皮上衣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没有高起的立领。

下穿狍皮长裤或鱼皮套裤。脚穿狍皮袜、鱼兽皮靰鞡。过去赫哲族姑娘梳一条辫子,已婚姻妇女

和寡妇梳两条。所纪大的戴耳环,年轻的戴耳钳,并都带镯子。

鱼皮服饰:鱼皮衣服是过去赫哲族独有的民族服装。鱼皮衣服是把鲢鱼、鲤鱼等鱼皮完整地

剥下来,晾干去鳞,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一样柔软,用鲢鱼皮线缝制而成。受满族服饰的影响,

鱼皮衣多为长衣服,主要是妇女们穿用。其样式象旗袍,腰身稍窄,身长过膝。袖管宽而短,没

有衣领,只有领窝。衣裤肥大,边沿均有花布镶边,或刺绣图案,或缀铜铃,显得光亮美观。鱼

皮套裤,有男女两种。男人穿的上端齐口,裤脚下沿镶黑边。冬天穿上狩猎可以抗寒耐磨。春秋

穿上捕鱼可防水护膝。此外赫哲人还曾用鱼皮做裹腿、围裙、手套等。不过,随着物质生活的不

断提高,赫哲族服装的材料及式样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赫哲人也穿上了毛料衣服。鱼皮不再

是赫哲族的遮体服饰,而是作为一种民间工艺被收藏于艺术的宝库博物馆之中。

舞蹈

天鹅舞:赫哲人的家乡,有不少沼泽地带,每年春暖花开季节,一群群洁白的天鹅竞相飞来。

在民间曾流传过优美抒情的天鹅舞,可惜现已基本失传。据打猎能手葛长胜老人回忆,他幼年时

在富锦县的嗄尔当看过妇女跳天鹅舞的情景。她们身穿镶有彩色花边的长袍,随着歌声舒展双臂

翩翩起舞,舞中时而还有模仿天鹅鸣叫的声音。过去常在年节时,在家中和院里栅栏内载歌载舞。

老人记忆的动作有,开始双腿交叉半蹲,双臂伸向两侧上下缓缓挥动,接着双脚向前移动,尤如

天鹅在江中自由荡漾,速度变快时,双腿立起前后交错跳动,两臂向上飞舞,好似天鹅相互追逐

嬉戏。

哈康布力:过去在赫哲族民间还流传一种集体舞,赫哲语称“哈康布力”,“布力”即“跳”、

“做”、“干”之意。早年在万里霍通、苏苏屯、富锦嘎尔当一带的年节时,就有很多青年男女

跳“哈康布力”舞。此种跳舞,男女双方同意后,即可同跳,不跳的人坐而旁观。由于年代久远,

会跳“哈康布力”的人已不多了。其舞蹈动作有三步向前一起跳、拉手、拍手、转身等。

庇里西勒:又称“庇里沁”,此名是外来语音译。据会跳此舞的人说就是“踢踏舞”,基本

动作是“踢踏步”,舞者人数不限,动作统一,舞技熟练者,可以用脚踢打出各种复杂的快速节

奏,令人欢快兴奋。庇里西勒舞,可能是由外地传来,在赫哲族人民中又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

了本民族的风格,成为赫哲族的一种民间舞形式。

民歌民乐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少数散居于桦川、

依兰、富锦三县和佳木斯市。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族有自已的语言,属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有自已的文字,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文,用大马哈鱼头记年。

他们世代依山傍水,飘泊流离,居无定所。遇雨张革为屋,取名“撮罗子”,冬季挖地窖子御寒。

以渔猎为生,使用简单的渔叉、钩具和弓箭、镖枪、猎犬,穿兽、鱼皮做的衣裳,吃豆做的酱、

吃烧烤食品和“塔拉哈”(烤鱼片)。生活是辛苦的,但也乐在其中。赫哲民歌中有相当一部分

就是对这种渔猎生活的描述和歌咏,如《乌苏里江水》、《我们家乡多美好》、《渔歌》、《四

季》等歌中唱道;“春季里克莫得力、克莫得力,冰凌花儿水凌凌,风和日丽好季节,赫哲人打

猎上山岗”。春天里风和日丽,不畏严寒的冰凌花儿在早春的风雪中竞相开放,它们象征着不畏

严寒的赫哲人,激励着赫哲人去和大自然搏斗。

赫哲人凭着他们的勇敢和勤劳,在漫长而艰辛的历史长河中,在他们特有的渔猎生活中创造

并发展了本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和多彩的精神文化,赫哲民歌(赫哲语为嫁令阔)就是其中瑰丽

的一篇。

赫哲族民歌有10多种,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喜歌、悲歌、古歌、渔歌、猎歌、礼俗

歌、情歌、摇篮歌、叙事歌、新民歌等。妇女爱唱“嫁令阔”(类似于民间小调)老头爱唱“伊

玛堪”。“伊玛堪”是种民间说唱文艺形式,类似于北方的大鼓,形式具有史诗的特点。皓月当

空,篝火通明,赫哲族村屯充满了欢乐气氛。

赫哲族的小调优美动听,无论是曲调和节奏,都会使人感到江水波浪的起伏和渔船划行中的

轻摇微摆。但凡是男女老少都能触景生情,唱几曲即兴的调子。主要曲调有赫尼哪调、嫁令阔调、

萨满调、伊玛堪调、白本出调、喜调、悲调、老头调、少女调等。“赫尼哪”是一种民间小调,

多是妇女们在劳动中哼唱的明朗轻快的曲调,它婉转清丽,悠扬嘹亮,旋律优美。

著名的赫尼娜调有《乌苏里船歌》、《春季生产歌》;“嫁令阔”是一种情感纯朴、轻柔悠

扬、流传很广的抒情歌曲,用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家乡的山河、风光、沃土、旷野的无

限热爱之情。嫁令调中著名的有《松花江相会情歌》;萨满调的代表有《跳鹿神鸠神歌》、《跳

神归来歌》、《家祭神歌》等,主要在萨满进行跳神活动时唱;朗朗上口,深受群众欢迎的伊玛

堪调素经《西尔达鲁莫日根》为代表作品;白本出调,多是老太太给孩子唱的故事歌的曲调,调

缓音长,娓娓动听,如《长虫兄妹》、等喜调唱欢乐之情,如欢乐的《解放后的生活》;悲调伤

感忧愁,有《过去痛苦的日子》唱得令人落泪;老头调和少女调,是模仿老头和少女的声调,借

以表达人物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的曲调。

赫哲族古代流传下来的乐器有“突木含给”和“口衔琴”。“空木含给”现已失传;“口衔

琴”有铁丝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吹奏。

口弦琴: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有中指那麽长,现在都是

用钢片弯曲而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

的调子。姑娘小伙子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

禁忌

捕鱼者若家有丧事,到捕鱼场后,须在网滩上架起一堆火,从火上跨过,以熏晦气。捕鱼期

间忌说怪话、谎话,否则触犯神灵,空网而归。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

该族笃信“万物有之”之原始宗教观念,对山神、河神、树神等自然之神处处小心敬奉,惟

恐不慎得罪而招致灾祸。忌捕杀飞投住室的雀鸟,信其为亡单之魂所变,有飞来投室者是其灵魂

要“转世”。若捕杀之,则有不育之祸。忌以皮革物陪葬,认为如是则死者亡灵不能升天,也不

能再转生为人。

宗教信仰

赫哲族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其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3派,各派约有6个品

级。他们认为有多少种动物、爬虫就有多少种神,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

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因而崇拜。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显示了

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

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

衣,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

狍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

部”。在文化村的展馆里,我们看到了展出的两套用熟好的大马哈鱼皮缝制的男女鱼皮套装,做工考究,

款式古朴大方。

都说中国有56个民族,56朵花。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而今天,我要介绍的则是这第五

十六朵花—赫哲族。

之所以称赫哲族是第五十六朵花,那是因为赫哲族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4600多人,而且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勤劳的赫哲人就在这儿世世代代地生息。

而和这人衣食的主要来源则是捕鱼和狩猎,赫哲族人是出了名的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且一向以杀鱼

为敬。而当地独特的食品也都与鱼有关,如:“拉拉饭”、“莫温古饭”,这两种都是用小米加动物油和

鱼油煮熟的稀饭或软饭。还有一些风味食品现在仍然备受人们欢迎的,想拌菜生鱼(赫哲人称“它勒卡”),

鱼松(则称为“它斯恨”).由此可见赫哲族人民对鱼可谓是情有独钟。

如果要问,赫哲族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恐怕就不得不提鱼皮衣了。不错,赫哲人穿的衣服多半是用鱼皮、

狍皮和鹿皮制成,就连纽扣也是鱼骨头。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如果你能亲身到文

化村的展馆里的话,还能看到展出的两套用煮好的大马哈鱼皮缝制的男女鱼皮套装,做工精致考究,款式

古朴大方,具有非常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我想,穿上这么一件鱼皮衣,感觉一定会很舒服,只要你一吸

气,就能闻到一种河流的清爽气味,一丝大自然的清新味道。或许能时刻感受到大自然,才是赫哲人所追

求的。

赫哲人崇尚自然,这和他们所信仰的萨满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日月山川都有至高无上的神灵主

宰,因而崇拜。因此,演变出许多礼仪,如人死了以后,人们还要举行一些与他相关的一是,称“祭灵礼

“。赫哲族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回家中,便将纸做的衣服、饭菜放在大门口,并放一碗灰验证。第二天早

上,如果是会上有动物的印记,表明灵魂回来过,且已经依附了该种动物,反之则无。这也是灵魂不灭观

念的反映。

或许赫哲族人真的已经依附了大自然中的一物,成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而他们纯净的灵魂也与他们热爱

的自然融为一体了,这也就是赫哲族人的归属吧。

二三百年前,布匹、绸缎开始进入赫哲族上层人士的家中。由于民族上层首领人物向中原历代王朝进贡,

皇室也以布匹、绸缎等作为回赏。清末,布匹开始输入三姓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后,赫哲人便皮、

布兼用。解放后,普遍穿布制衣装,只有男人出猎才穿皮衣。由于制作衣装原材料的改善,为赫哲人原有

的刺绣、图案艺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

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妇女们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裤腿等处用彩线刺绣的花纹、图案更为

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绣如“雄鸡(口卸)花”、“花篮与莲藕”等图案,构图新颖别致,格外精彩。

此外,赫哲族的各种花纹图案、补纤图案、几何花纹图案、拼接图案和套层拼接图案等,都以独特的形式,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人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

赫哲人的餐具:木构、木碗、鹿骨筷等,别具一格。他们制作的雕花桦木盒、雕花桦皮箱和各种桦皮工

艺品,做工精细、雕刻美观大方。桦皮制品上有各种二方连续纹样、云纹、山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

动,造型美观的雕刻图案。雕刻在“激达”--扎枪上的花纹,也以协调匀称、细致精美著称。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吸收了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并能不断创新,既富有本民族的生活气息,又能反映

民族生产、生活特点,极富民族特色,为中华民族刺绣、图案的艺术宝库增添了新的光彩。

雪原之“舟”

“拖日气”--狗拉雪橇(汉族称它为雪车、爬犁或冰床),是赫哲人冬季经常使用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

赫哲人家家养狗,主要用来拉雪橇。“拖日气”速度很快,在雪地上奔驰如飞,日行可达200余里,载

重三四百斤。拉“拖日气”的狗,冬季用鱼肉喂养,异常健壮。头狗经过特殊训练,能服从驾驭人发出的

行、止、转弯等命令。每个“拖日气”根据载重量大小,可套三四只至几十只狗。“拖日气”形状象船,

在里面铺上柳条,可坐人或载物,史书称它为“陆行乘舟”。因赫哲人善于使用狗,在历史上又被称为“使

犬部”。

很早以来,赫哲人就能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黑龙江一带因地制宜地使用“拖日气”。元、明两代,

从乌苏里江到黑龙江下游出海口,远至库页岛之间设置许多“狗站”--狗车驿站,促使地处极寒、积雪时

间长达半年的这一边远地带和内地沟通。主要以赫哲、费雅喀族的先世为站户的“狗站”。在戍守边疆,

方便官兵往来,传递政治、军事、经济使命、运送物资、确保卫、所供给,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方面,起过在当时条件下用其他方式不能取代的不容低估的作用。

除使用“拖日气”外,赫哲人还普遍使用滑雪板、雪橇、“乌没日沉”--桦皮船、“古录板”--快马子、

“特莫特肯”--小板船、“吉拉船”、“风船”、“飞船”--轮船等作交通运输工具。近百年来,赫哲人

已用马代替了狗。现在,汽车、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汽船等在交通运输和生产中已经普遍使用,

有的渔民还买了摩托车。但妇女儿童外出,仍喜欢使用“拖日气”。冬季出猎追捕野兽,赫哲人也离不开

“拖日气”。

礼仪节庆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敬老尊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远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

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赫哲人讲究过节,“旧历年”(春节)被视为最大的节日。“什克斯”(除夕)晚上。供奉“别布玛发”--

祖宗三代、“五码子”--诸神画像以及灶神和火神。他们的故事中,有关过“旧历年”的传说是不少的。

正月过“元宵节”、“二月二”吃猪头肉、三月“清明”扫墓、五月过“端午”、八月过“中秋节”、“腊

月二十三”祭灶神,但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都不如过“旧历年”隆重。

婚丧习俗

赫哲族的婚姻,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氏族外婚制,过去也有少数人是一夫多妻。按传统习惯,赫哲人往

往是通过摔跤比赛、滑雪射箭、设伏弩、捕鱼、狩猎等活动挑选其中的佼佼者为女婿。

清末,婚姻形式为聘娶。这是由于受满、汉民族的影响,但双方父母为子女选择配偶的标准,并不以门

当户对为主要条件,而是看重劳动好。要求男方是捕鱼、打猎能手。或吃烤肉时,小伙子能一刀削成一个

“说能”(烤肉杈)。也有比武选婿的。男的要求女方聪明贤慧,手艺好,是劳动能手,长相不是选媳的

主要标准。

订婚后,新郎穿袍,在袍上披红挂绿。新娘穿红袄、红裤,辫子由单辫改梳双辫,挽抓髻盘在脑后,头

上戴花,然后用红布盖头。

赫哲人的婚礼热烈庄重,大多在黎明举行。迎亲时,新娘由兄嫂或姐夫抱上搭着彩棚的雪橇或彩车。出门

时,新娘要哭泣,表示对娘家的惜别。送亲队伍带着陪嫁物品--“用桦皮为筐(竹吕)木构”①[〔清〕曹

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第33页。],陪伴新娘到婆家。摆酒畅饮,拜天地、入洞房后,由亲友中的

老人手持用三道红布捆扎在一起的三根芦苇,向新娘训话,要求新妇孝顺父母,尊敬丈夫,待人和气,好

好劳动,勤俭过日子。拜祖宗三代、拜灶神后,新娘在炕上面壁“坐福”,直至送亲的人们吃完酒席离去,

才下炕和新郎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表示家里由男人领着;新娘吃猪尾,表示妻子跟随丈夫和睦

过日子。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一起吃面条,表示夫妻情意绵绵,福禄长寿。

赫哲人的丧葬,依死者的不同情况办理。狩猎时,死在山林中的,用桦皮或树枝包裹尸体,架于树上,

实行风葬,或称树葬,两三年后,再入土埋葬;小孩死后,用桦树皮将尸体裹好,捆扎结实,挂在树杈上;

死在家里的,三天后土葬。中老年死后,早年,是在挖好的长方形土坑中,用原木在四周砌成槽子,将尸

体仰卧、屈肘屈膝仰卧放置墓中,以死者生前用过的一切器具陪葬,然后,在原木槽上方搭棚、堆土成墓。

贵族富户的老年人死后,有用“莫林”(马)、“一罕”(牛)、“伙尼”(羊)、“五尔见”(猪)、

“聂合”(鹅)、“替库”(鸡)等动物殉葬的;死于非命者,隔日埋葬;死于痘疹、痨病等传染病者,

当天火葬。

神灵世界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崇拜众多的神抵,相信“万物有灵”。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其次是一大

领二小人面形的三个偶像“乌什卡”--三星神,此外,还信奉火、风、雨、雷、电、山、水、避邪、痨病

等神。他们还认为有多少种动物、爬虫就有多少种神。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由于对生老病死、做梦、妇女不育等现象得不到科学解释,赫哲人根据自己的想象,认为人有好几个灵

魂,如生命的灵魂、思想的灵魂、转生的灵魂,其中,思想的灵魂永存不灭。因此,崇拜祖先,祭祀“大

老人”--代表一切祖宗的神。

赫哲先民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因而崇拜自然。他们认为火神爷爷“佛架玛玛”主管火;“卧

杜玛玛”(风神)主宰风,风神住在东方的地洞里;龙神主宰雨,龙神住在天上,他的每个鳞片都能盛几

十担水,张开鳞片,水就从天上洒下,形成雨。雷公主宰雷,雷公用锤子敲打砧子,发出隆隆的响声,人

们就听见了雷声。雷公把砧子抛出去击打妖魔鬼怪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大响声,形成霹雳。闪娘主宰闪

电,闪娘和雷公经常在一起。雷公打霹雳,要借助闪娘的照妖镜,先者准了妖魔鬼怪,然后抛出砧子用霹

雳击毙妖精。所以,人们都是先看见闪电,然后才听见雷声。

过去,原始的多神观念从各个方面禁锢着赫哲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赫哲族社会的发展。但是,

另一方面,他们企图解释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在类似轮回说的灵魂不灭宗教

意识主宰下,通过想象创造的与神灵观念相适应的神奇的宗教文化,仍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

丰富而独特的认识。

按照赫哲人的观念,人与鬼神不能直接相通,只有人神之间的使者萨满或“佛力兰”--巫视才能代人向神

说话。赫哲族的歌舞、乐器与萨满跳神祭祀神灵的宗教活动关系密切。祭祀时,萨满戴神帽,穿神衣、神

裙、神鞋,系腰铃,用椭圆形或圆形鼓。“鼓舞”大部分人都会跳。成人用大鼓,系铁腰铃舞蹈,儿童用

小鼓。系兽角腰铃舞蹈。这种宗教祭祀舞蹈,也是与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

要组成部分。

迷人的“伊玛堪”

在长期的渔猎生产中,勤劳勇敢、善于歌唱的赫哲人,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创造了各种民间说唱文学样式,

丰富了祖国多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其中,最受群众欢迎的是“伊玛堪”。

“伊玛堪”主要讲唱古代部落战争、宗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赞颂美丽富饶的

家乡,表现人民向往自由幸福生活;反抗封建婚姻,歌颂纯真爱情;讲述神怪,描述萨满求神及风俗民情

等。它韵散结合,以说为主,唱为辅。说白要求真、趣、险、细。说唱艺人装男扮女,学文效武,一人独

演一台戏,说唱起来非常迷人。“伊玛堪”在网滩、山坡、沟地、庭院等地都可说唱,所以,上山打猎,

下江捕鱼,逢年过节,操办喜事,赫哲人都要说唱“伊玛堪”。“伊玛堪”有长篇、中篇和短篇。长篇情

节复杂,跌宕起伏,结构恢弘、严密。保存下来的有《满斗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和《希尔达鲁莫

日根》等共50多部。“伊玛堪”歌手享有崇高声誉,被尊称为“伊玛卡其玛发”,意为聪明智慧才华超群

的人。

赫哲人很重视“伊玛堪”,把它视为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百科宝库,它除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外,还有

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除“伊玛堪”外,深受群众喜爱的赫哲族民间说唱文学还有“加令调”和“说胡力”。“加令调”是赫

哲族民间流行歌曲小调的总称,它轻柔抒情,欢快明朗,常以渔歌、船歌、猎歌、情歌、社会生活歌、新

民歌的形式,歌颂美丽富饶的大自然,抒发对家乡山川田园的热爱。“说胡力”是渔猎故事、幻想故事、

生活故事、动物故事、鬼怪故事、童话、笑话、寓言、新故事的总称。内容多为传说,包括历史传说、民

族来源传说、英雄传说、地方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传说等。作为宝贵的民族文

化遗产,它们也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赫哲族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中的某些内容,已被其它艺术形式采用。如取材于民间文学的舞蹈《天鹅

舞》,以少女投河自尽的刚烈行动反抗封建婚姻,化为一只美丽的天鹅的动人故事,赞美少女的坚强不屈,

丰富了民族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

成就卓著的乌·白辛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文。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作

家文学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乌·白辛是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他先后改编创作了20多部歌剧、

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歌剧《好

班长》、《焦裕禄》,话剧《黄继光》、《雷锋》等。0020

《赫哲人的婚礼》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由赫哲族戏剧家写的第一个反映我国人口

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历史的剧本。乌·白辛成功地将“伊玛堪”演唱的形式贯穿全剧,运用于话剧创作。

情节进展由“伊玛堪“歌手古驼力的演唱引出,通过回叙、对比等手法,对情节作穿插安排。以“伊玛堪”

苍劲、凄凉、悲壮、欢乐的各种乐调的变化,表现赫哲人喜怒哀乐的各种感情,浓缩地反映了赫哲族近300

年来的苦难历史和他们的英勇斗争,揭示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赫哲人才能挣断枷锁,奔向光明。

《赫哲人的婚礼》丰富了我国当代戏剧的题材内容,打破话剧创作常规,使民族形式与传统手法相结合,

对话剧民族化作了有益的探索。乌·白辛的戏剧创作,对我国多民族的当代文学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有

益于赫哲族与其他民族文学的交流借鉴。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步景明)

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

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 清代有人叫他们其中一部落为费雅喀,赫哲人在俄罗斯境外有几支,

纳乃,乌尔奇族,奥罗克,乌德盖,也是赫哲人,有人提议成立纳乃语支

鱼皮制衣酒敬神 狗拉雪橇赫哲人

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国人口最

少的民族,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市、县,其余分布在

佳木斯、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全国四处赫哲族聚居地之一。

赫哲民族文化村大门——典型的赫哲族建筑木克楞

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想起生活在我国东

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

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人口约4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

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

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

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

锅里”来描述这里的富庶。

发展历史

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密山新开流时期,在先秦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南北朝

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黑水靺鞨,元明清时称女真。赫哲名字的由来首先是在康熙二年(1662年)的

《清实录》上记载并得以传承。现在,全国共有赫哲族聚居地四处,分别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

乡和八岔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敖其镇的敖其村。

由于历史原因,赫哲族是个跨国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有赫哲族人口2万余人,当地人称他们

为那乃人。他们的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礼仪、歌曲舞蹈、衣着服饰、民风民俗和我国赫哲

族都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色。

赫哲族历史悠久,与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肃慎”、“挹娄”、“勿吉”、“女真”等有着

密切的族源关系,清代的“黑斤”、“赫哲哈喇”即是赫哲族的先民。反抗满族统治者:公元1608

年(明万历三十六年),赫哲族反抗满族统治者的政征服,呼尔哈路千余人围攻满族重镇宁古塔,

给满族统治者以打击。

反沙俄入侵:公元1651年(顺治八年),乌扎拉村的赫哲人及其附近的满、奇勒尔人,配合

宁古塔章京海色反击沙俄入侵者以哈巴罗夫为守的哥萨克;揭开清朝军民联合反抗沙俄入侵的序

幕。公元1657(顺治十四年),沙俄侵略者斯捷潘诺夫等哥萨克入侵松花江流域依兰县附近尚坚

乌黑等处;赫哲、满、奇勒尔人配合宁古塔章京沙尔瑚达所率清军痛击入侵者。此年于松花江口

击毙斯捷潘诺夫。

反抗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赫哲族人民遭受殖民统治。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赫哲族人民参加东北各种抗日行列和各族人民一道,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英

勇的斗争。

衣食住行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显示了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 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

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衣,衣襟上缀两

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狍皮、

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

皮部”。在文化村的展馆里,我们看到了展出的两套用熟好的大马哈鱼皮缝制的男女鱼皮套装,

做工考究,款式古朴大方。

撮罗安口

在居住上,赫哲人住永久性房屋木克楞、拉合辫子草正房和临时的房屋撮罗安口(尖顶窝棚),胡

如布(地窖子),阔布如安口(圆顶窝棚)。

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拉70公斤左右,日行100至150

公里。狗是赫哲人的好帮手,它们在运输、狩猎、看家、保护主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故历

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使犬部”。

时代发展至今天,赫哲族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街津口乡,赫哲人住

进了宽敞的新居,种地、发展旅游事业,过上幸福生活的赫哲人正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向着小康

迈进。

赫哲族的祖先,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属于肃慎系统的挹娄、勿

吉、黑水靺鞨、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与赫哲族的祖先有渊源关系。至清初,始以“黑斤”、“黑

真”、“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称见于官私文献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

族名为赫哲。

关于赫哲族何时形成的问题,学术界尚有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赫哲族氏

族为核心,吸收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等民族成分和原属黑龙江流域其他土著,以及来到

赫哲族分布区居住的蒙古人、汉人等成分,在清初形成了较稳定的族体,主要从事渔猎生产。在

解放前其社会发展尚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赫哲

族的生产生活,其社会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得到了超越发展,赫哲族的生活条件已大大改善。

语言

赫哲族作为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主要聚居区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能用

本族语交际的只有十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绝大部分人都已转用汉语

社会经济

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入山海关前后,曾相继将赫哲族编户收贡,编旗披甲。直到19世纪初

叶,从牡丹江至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村,所有赫哲族的22个氏族,都由清廷按其氏族与分布地区行

使有效的管辖。在清代,赫哲族与内地及当地各民族的产品交换关系日益发展,赫哲族渔猎的工

具也逐渐有所改进,生产力逐渐提高,原始社会渐趋分解,至清末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跨入阶级社

会。辛亥革命以后,三江平原开发的速度加快,赫哲族与汉族杂居,渔猎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形成与汉族及周围其他各族不可分割的联系。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

对赫哲、鄂伦春等人数较少的民族,实行野蛮统治,甚至公开推行种族灭绝政策,使赫哲族人口

更加减少,抗日战争胜利以前,已濒于被灭绝的境地。渔猎经济为赫哲族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

“夏捕鱼作粉,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17世纪末,由以物易物转向猎产品大量商品化。20世纪

初,猎业衰退,渔业产品大量商品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赫哲族地区解放。当时幸存的赫哲

族居民仅有300余人。在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发展政策积极帮助赫哲族发展生产,逐步改善生活,

现有人口较1945年增加10倍多。

赫哲族人民原来几乎都是文盲,解放后,人民政府不仅积极扶助他们发展渔猎生产和民族贸

易,现在,已有部分赫哲族人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还发展了乡镇企业。赫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

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兴办小学、中学,培养各种专业人材,现在赫哲族中拥有的大专以上文化程

度的人在本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居于全国各民族先进行列,赫哲族地区各村,都设有卫生所、

广播站,有的还设有文化站、俱乐部,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不断增加。从地方至中央各级党代会和

人民代表大会均有赫哲族代表,在赫哲族聚居地区的政府中,有赫哲族干部担任县长、乡长等职。

赫哲族在中国虽是人口最少的民族,但和各兄弟民族一样享有完全平等的民族权利。

文化艺术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惟一的以捕鱼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赫哲语

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大多数通用汉文。赫哲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

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神话、传说、民间歌谣故事等,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赫哲族神话,

如:《莫日根射日》、《月亮》、《北斗》、《彩虹》、《山神的传说》、《虎的传说》等,具

有民族特色。“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常在猎场、网滩或渔村土筑茅屋里

说唱。它以讲唱古史和英雄故事为特色。“伊玛堪”说一段唱一段,不用乐器伴奏。大部头的“伊

玛堪”要说唱很多天,小部头也得唱几天,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形式自由。“伊玛堪”的内容,

有的歌颂英雄事迹,有的讲述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据调查赫哲族民间保存的“伊玛堪”作品有

40余部,已采录的有《希尔达鲁莫日根》、《满斗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安徒莫日根》、

《香叟夏日丘莫日根》等十余部。此外,还有“说胡力”和“特伦固”等形式在民间也很盛行。

“说胡力”是以讲述故事为主的文学。内容包括寓言、童话、神话等各种体裁,形式活泼,短小

精悍。通常是老人给儿童们讲述,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特伦固”内容多为传说,如《天鹅姑

娘的传说》、《金鹿的传说》等。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作家文学

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乌白辛是解放后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他先后改编创作了20

多部歌剧、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赫哲

人的婚礼》,歌剧《好班长》、《焦裕禄》、话剧《黄继光》、《雷锋》等。其中《赫哲人的婚

礼》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由赫哲族戏剧家写的第一个反映中国人口最少的

民族的生活和历史的剧本。他成功地将“伊玛坎”演唱形式贯穿于全剧,运用于话剧创作,丰富

了中国当代戏剧的题材内容,并用民族形式与传统手法相结合,对话剧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

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种二方连续纹样、云纹、山

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妇女们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裤腿等处用

线刺绣的花纹、图案更为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绣如“雄鸡衔花”、“花篮与莲藕”等图案,

构图新颖别致,格外精彩。赫哲族在不同制品上刺绣、接拼的各种花纹图案,以其独特的形式,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吸收了汉族图案

艺术的精华,并不断创新,既富有本民族气息,又能反映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极富民族特色,

是中华民族刺绣、图案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乌.白

辛是解放后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他先后改编创作了20多部歌剧、话剧和电影文学剧

本。影响较大的有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歌剧《好班长》、

《焦裕禄》、话剧《黄继光》、《雷锋》等。其中《赫哲人的婚礼》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也

是当代文学史上由赫哲族戏剧家写的第一个反映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历史的剧本。他成

功地将“伊玛坎”演唱形式贯穿于全剧,运用于话剧创作,丰富了我国当代戏剧的题材内容,并

用民族形式与传统手法相结合,对话剧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

人民风俗

赫哲人在饮第一口酒前,要用筷头蘸少许酒甩向空中和洒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诸神。但不喜欢

喝茶,有时也把小米炒焦后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叶以及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沏水当茶喝,

但大多数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

赫哲族妇女生小孩时要吃小米粥和大米粥、鲫鱼汤、嗄牙鱼汤、兔子肉汤以及“莫温古饭”、

面片、面汤、鸡蛋等食品。产后三天内不能吃青菜,以免产妇和婴儿泻肚。在坐月子期间均吃滚

烫的热饭,以免受凉,影响身体健康和奶汁。

赫哲族人死后,必须用面粉制成油炸薄面块和各种形状的薄面点心,供在桌上,参加悼念活

动的人们也食用。

人民婚俗

在男女青年订婚的过程中,要摆酒宴宴请双方的长辈和媒人;迎亲时,男方的老人要向女方

的老人敬三杯酒。婚宴时,新娘要面朝墙“坐福”,直到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才可下地并与新

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意为夫领妇随,团结和睦,最后新娘新郎共吃

面条,以表示情意绵绵,白头到老。

人民食俗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是中国北方唯一的

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从古至今"夏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只有少数人兼营农业生产。渔猎经

济,决定了赫哲族的物质文化和饮食特点。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从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看,还保留着比熟食习俗更加古老的生食习俗。

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赫哲族,渔业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在那里形成了独特的"鱼餐"。

赫哲族有吃生鱼的习惯。从鱼皮、鱼籽到鱼肉、鱼脆骨都有生吃的妙法。刹生鱼、炒鱼片、

烤"塔拉哈"、炒鱼毛,刚刨花鱼片,成为食鱼的传统习俗。客人光临,渔民们为考验你是不是真

正的朋友,使拔刀从活蹦乱跳的鱼身上割下一块肉,用刀挑起递给你,如果客人从刀上咬下鱼片

吃下,那就会得到热情的款待;否则,就别想登家门。

赫哲族招待亲友和客人常以"刹生鱼"表示尊敬。"刹生鱼"的制作,是用鲤、鲩、鲟、鳇、鳙

等鱼先将肉从鱼骨上剔下两整块,切成相互连接的鱼条,再将鱼肉从鱼皮上片下,切成鱼丝,然

后拌上用开水烫过的土豆丝、绿豆芽、杨皮、韭菜、辣椒油、醋、盐等,吃起来清香鲜嫩。这种

生食习俗,在许多民族中都不同程度地保存着。

赫哲族人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软饭,

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现在

与汉族相同,绝大部分人家均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

赫哲族有一些独特的鱼、肉类风味食品,可以分成:生食有生鱼干、生肉干和新鲜生鱼。

新鲜鱼的吃法较多,主要是拌菜生鱼。还有一种冬季食用的冻鱼片,如果尊贵的客人来了,

有一盘冻鱼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鲜美凉爽,现在仍然备受人们的欢迎。

熟食如加工好的鲟、鳇、鲑鱼子,其营养价值较高。也将鱼片和兽肉蒸、烤、煎、炖、煮、

炒等技法加工后食用。其中鱼松每餐必不可少。

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鱼,赫哲人叫"他勒卡",鱼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赫哲族人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

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

饭。现在与汉族相同,绝大部分人家均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

赫哲族有一些独特的鱼、肉类风味食品,可以分成: 生食和熟食。生食有生鱼干、生肉干和

新鲜生鱼。新鲜鱼的吃法较多,主要是拌菜生鱼。还有一种冬季食用的冻鱼片,如果尊贵的客人

来了,有一盘冻鱼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鲜美凉爽,现在仍然备受人们的欢迎。 熟食如加工

好的鲟、鳇、鲑鱼子,其营养价值较高。也将鱼片和瘦肉蒸、烤、煎、炖、煮、炒等技法加工后

食用。其中鱼松每餐必不可少。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鱼,赫哲人叫“刹生鱼”;半生不熟的特色

烤鱼,赫哲人叫它:塔拉哈(哈读四声重音)鱼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刹生鱼:赫哲族人喜爱的传统食物之一。赫哲人叫“塔拉卡”,是将刚从江中打上来的鲤鱼、

鳟鱼从脊背部剖开,去头、去皮、剔骨,切成细丝,用好米醋浸泡,待鱼肉变白,加上盐、姜、

葱和野辣椒、土豆丝、菠菜、香菜、豆芽,拌匀即可。吃起来鲜而不腥、凉滑爽口,味美异常。

生鱼片,既是赫哲族人平时经常吃的菜,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

炒鱼毛:炒鱼毛也是赫哲族的一道风味佳肴,它是将各种鲜嫩的肥鱼切成鱼丝,再加白糖等

作料炒成“它斯罕”(鱼毛)。炒鱼毛是最好的下酒菜,吃起来可口味美。如果用它加韭菜包饺

子,其味道非常鲜美可口。炒鱼毛还便于贮藏,将它放入坛中,存入地窖,随取随吃,非常方便。

苏拉卡:赫哲族人的传统食品。汉语称“刨花”,是赫哲人冬季吃生鱼的一种方法。先将冻

鱼的皮用刀削掉,渔民们将冻鱼削成薄如刨花的鱼片,拌上土豆丝、绿豆、粉丝,再加上调料食

用,又香又脆。

拉拉饭:赫哲族人的主食。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

可食用。

莫温古饭:赫哲族人的主食。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

节日庆典

乌日贡节

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 每

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节日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各种 民族体

育竞技活动,还有最热闹的群众性的聚餐宴饮活动。

赫哲族春节

春节是赫哲族一年中最欢乐的节日。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

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热情好客的赫哲族人摆下"鱼宴"

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 "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味

道十分鲜美。令人尊敬的民间诗人(依玛堪)在新春佳节,用诗歌把美好的祝愿献给大家。老人

们向他敬酒,听他讲故事,尽兴而归。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迷恋的是滑雪、滑冰、

射草靶、叉草球等项比赛。到处是欢歌笑语。

宗教信仰

赫哲族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其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3派,各派约有6个品

级。他们认为有多少种动物、爬虫就有多少种神,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

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因而崇拜。 。

民族礼仪

赫哲族人注重礼仪,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尊老爱幼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尊老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

向长辈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待客礼 居住在黑龙江同江、饶河一带的赫哲族,以捕鱼和狩猎为主业,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

客人来访,常以凉拌的生鱼待客,先请客人吃一口鱼,表示敬重对方。如果客人不吃,则被认为

是失礼。对客人须奉上鱼头,以示尊敬,上桌的鱼菜,总是把鱼头朝着客人。吃菜时,总是用筷

子点点鱼头,示意让客人吃。科学实验表明,鱼脑含高蛋白,营养价值高,特别是鲫鱼头更是营

养美味。

祈子礼 在北方,赫哲族旧时认为,小孩死后,其灵魂先变成麻雀,再转生为人。年逾30岁

尚未生育的妇女被视作缺乏转生灵魂的人,须请萨满找魂求子。举行仪式前,求子的妇女应暗中

将萨满的帽带或神裙飘带挽上一个结。萨满在神杆前脱神衣时发现此结,便问是谁挽的,该妇女

即刻跪在神杆前洒酒许愿、求神赐子。于是萨满击鼓跳神祷告,并命求子者在3至4日之内到萨

满家取胎儿灵魂。届时,求子的夫妇携带狍皮或鹿皮制成的“收魂袋”来到萨满家,在炕沿上并

肩而坐,萨满的两名助手扶着他们的双肩。萨满在屋内跳神找魂时,夫妇二人中只要有一个双肩

抖动,即被认为魂已附体,萨满即放下手中的鼓,拿起收魂袋,向袋内吹一口气。得子后,该夫

妇须以牛、马、猪、羊等酬谢神灵。

祭灵礼 人死了以后,人们还要举行一些与他或她有关的礼仪,称“祭灵礼”。这是灵魂不灭

观念的反映。

赫哲族认为男子死后第七天晚上,女人死后第九天晚上灵魂要回家中。当晚,死者家人将用

纸做的衣服、饭菜等,摆放在大门口,并放一碗灰验证鬼魂是否回家。第二天早上,右灰上留有

鸡、鸭等动物的印迹,表明灵魂回来过,反之则无。留有何种动物的痕迹表明死者灵魂已依附了

该种动物。

服饰

赫哲族的服饰别具特色,有用鱼皮做成的鱼皮长衫、鱼皮套裤、鱼皮靰鞡,鱼皮衣的特点是

轻巧、暖和、经久耐磨耐扯,且不透水。男子早年以穿鱼兽皮衣为主。兽皮衣主要用狍皮、鹿皮。

今穿棉布衣较普遍,但在渔猎生产时,仍以鱼兽皮衣为主,夏季戴桦皮帽,形如斗笠,长项大檐,

可遮阳蔽雨,帽上有各种云卷和花纹,常戴帽分帽头、帽耳、帽罩三部分。帽头呈西瓜皮形,无

帽疙瘩,冬季在帽内缝上皮了保温。狩猎时一般戴狍皮伪装帽。上穿皮衣,下穿狍皮长裤或鱼皮

套裤。脚穿袍皮袜,鱼兽皮靰鞡。戴狍皮手套。妇女早年以穿鱼兽皮为主,今穿棉布也较普遍。

兽皮衣有狍皮或鹿皮上衣,也有用鹿皮做坎肩的。鱼皮上衣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没有高起的立领。

下穿狍皮长裤或鱼皮套裤。脚穿狍皮袜、鱼兽皮靰鞡。过去赫哲族姑娘梳一条辫子,已婚姻妇女

和寡妇梳两条。所纪大的戴耳环,年轻的戴耳钳,并都带镯子。

鱼皮服饰:鱼皮衣服是过去赫哲族独有的民族服装。鱼皮衣服是把鲢鱼、鲤鱼等鱼皮完整地

剥下来,晾干去鳞,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一样柔软,用鲢鱼皮线缝制而成。受满族服饰的影响,

鱼皮衣多为长衣服,主要是妇女们穿用。其样式象旗袍,腰身稍窄,身长过膝。袖管宽而短,没

有衣领,只有领窝。衣裤肥大,边沿均有花布镶边,或刺绣图案,或缀铜铃,显得光亮美观。鱼

皮套裤,有男女两种。男人穿的上端齐口,裤脚下沿镶黑边。冬天穿上狩猎可以抗寒耐磨。春秋

穿上捕鱼可防水护膝。此外赫哲人还曾用鱼皮做裹腿、围裙、手套等。不过,随着物质生活的不

断提高,赫哲族服装的材料及式样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赫哲人也穿上了毛料衣服。鱼皮不再

是赫哲族的遮体服饰,而是作为一种民间工艺被收藏于艺术的宝库博物馆之中。

舞蹈

天鹅舞:赫哲人的家乡,有不少沼泽地带,每年春暖花开季节,一群群洁白的天鹅竞相飞来。

在民间曾流传过优美抒情的天鹅舞,可惜现已基本失传。据打猎能手葛长胜老人回忆,他幼年时

在富锦县的嗄尔当看过妇女跳天鹅舞的情景。她们身穿镶有彩色花边的长袍,随着歌声舒展双臂

翩翩起舞,舞中时而还有模仿天鹅鸣叫的声音。过去常在年节时,在家中和院里栅栏内载歌载舞。

老人记忆的动作有,开始双腿交叉半蹲,双臂伸向两侧上下缓缓挥动,接着双脚向前移动,尤如

天鹅在江中自由荡漾,速度变快时,双腿立起前后交错跳动,两臂向上飞舞,好似天鹅相互追逐

嬉戏。

哈康布力:过去在赫哲族民间还流传一种集体舞,赫哲语称“哈康布力”,“布力”即“跳”、

“做”、“干”之意。早年在万里霍通、苏苏屯、富锦嘎尔当一带的年节时,就有很多青年男女

跳“哈康布力”舞。此种跳舞,男女双方同意后,即可同跳,不跳的人坐而旁观。由于年代久远,

会跳“哈康布力”的人已不多了。其舞蹈动作有三步向前一起跳、拉手、拍手、转身等。

庇里西勒:又称“庇里沁”,此名是外来语音译。据会跳此舞的人说就是“踢踏舞”,基本

动作是“踢踏步”,舞者人数不限,动作统一,舞技熟练者,可以用脚踢打出各种复杂的快速节

奏,令人欢快兴奋。庇里西勒舞,可能是由外地传来,在赫哲族人民中又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

了本民族的风格,成为赫哲族的一种民间舞形式。

民歌民乐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少数散居于桦川、

依兰、富锦三县和佳木斯市。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族有自已的语言,属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有自已的文字,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文,用大马哈鱼头记年。

他们世代依山傍水,飘泊流离,居无定所。遇雨张革为屋,取名“撮罗子”,冬季挖地窖子御寒。

以渔猎为生,使用简单的渔叉、钩具和弓箭、镖枪、猎犬,穿兽、鱼皮做的衣裳,吃豆做的酱、

吃烧烤食品和“塔拉哈”(烤鱼片)。生活是辛苦的,但也乐在其中。赫哲民歌中有相当一部分

就是对这种渔猎生活的描述和歌咏,如《乌苏里江水》、《我们家乡多美好》、《渔歌》、《四

季》等歌中唱道;“春季里克莫得力、克莫得力,冰凌花儿水凌凌,风和日丽好季节,赫哲人打

猎上山岗”。春天里风和日丽,不畏严寒的冰凌花儿在早春的风雪中竞相开放,它们象征着不畏

严寒的赫哲人,激励着赫哲人去和大自然搏斗。

赫哲人凭着他们的勇敢和勤劳,在漫长而艰辛的历史长河中,在他们特有的渔猎生活中创造

并发展了本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和多彩的精神文化,赫哲民歌(赫哲语为嫁令阔)就是其中瑰丽

的一篇。

赫哲族民歌有10多种,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喜歌、悲歌、古歌、渔歌、猎歌、礼俗

歌、情歌、摇篮歌、叙事歌、新民歌等。妇女爱唱“嫁令阔”(类似于民间小调)老头爱唱“伊

玛堪”。“伊玛堪”是种民间说唱文艺形式,类似于北方的大鼓,形式具有史诗的特点。皓月当

空,篝火通明,赫哲族村屯充满了欢乐气氛。

赫哲族的小调优美动听,无论是曲调和节奏,都会使人感到江水波浪的起伏和渔船划行中的

轻摇微摆。但凡是男女老少都能触景生情,唱几曲即兴的调子。主要曲调有赫尼哪调、嫁令阔调、

萨满调、伊玛堪调、白本出调、喜调、悲调、老头调、少女调等。“赫尼哪”是一种民间小调,

多是妇女们在劳动中哼唱的明朗轻快的曲调,它婉转清丽,悠扬嘹亮,旋律优美。

著名的赫尼娜调有《乌苏里船歌》、《春季生产歌》;“嫁令阔”是一种情感纯朴、轻柔悠

扬、流传很广的抒情歌曲,用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家乡的山河、风光、沃土、旷野的无

限热爱之情。嫁令调中著名的有《松花江相会情歌》;萨满调的代表有《跳鹿神鸠神歌》、《跳

神归来歌》、《家祭神歌》等,主要在萨满进行跳神活动时唱;朗朗上口,深受群众欢迎的伊玛

堪调素经《西尔达鲁莫日根》为代表作品;白本出调,多是老太太给孩子唱的故事歌的曲调,调

缓音长,娓娓动听,如《长虫兄妹》、等喜调唱欢乐之情,如欢乐的《解放后的生活》;悲调伤

感忧愁,有《过去痛苦的日子》唱得令人落泪;老头调和少女调,是模仿老头和少女的声调,借

以表达人物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的曲调。

赫哲族古代流传下来的乐器有“突木含给”和“口衔琴”。“空木含给”现已失传;“口衔

琴”有铁丝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吹奏。

口弦琴: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有中指那麽长,现在都是

用钢片弯曲而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

的调子。姑娘小伙子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

禁忌

捕鱼者若家有丧事,到捕鱼场后,须在网滩上架起一堆火,从火上跨过,以熏晦气。捕鱼期

间忌说怪话、谎话,否则触犯神灵,空网而归。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

该族笃信“万物有之”之原始宗教观念,对山神、河神、树神等自然之神处处小心敬奉,惟

恐不慎得罪而招致灾祸。忌捕杀飞投住室的雀鸟,信其为亡单之魂所变,有飞来投室者是其灵魂

要“转世”。若捕杀之,则有不育之祸。忌以皮革物陪葬,认为如是则死者亡灵不能升天,也不

能再转生为人。

宗教信仰

赫哲族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其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3派,各派约有6个品

级。他们认为有多少种动物、爬虫就有多少种神,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

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因而崇拜。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显示了

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

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狍皮大

衣,衣襟上缀两排用鲶鱼骨做的纽扣,女子多穿鱼皮或鹿皮长衣,式样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鱼皮套裤以及

狍皮、鹿皮和鱼皮制的鞋子。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

部”。在文化村的展馆里,我们看到了展出的两套用熟好的大马哈鱼皮缝制的男女鱼皮套装,做工考究,

款式古朴大方。

都说中国有56个民族,56朵花。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而今天,我要介绍的则是这第五

十六朵花—赫哲族。

之所以称赫哲族是第五十六朵花,那是因为赫哲族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4600多人,而且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勤劳的赫哲人就在这儿世世代代地生息。

而和这人衣食的主要来源则是捕鱼和狩猎,赫哲族人是出了名的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且一向以杀鱼

为敬。而当地独特的食品也都与鱼有关,如:“拉拉饭”、“莫温古饭”,这两种都是用小米加动物油和

鱼油煮熟的稀饭或软饭。还有一些风味食品现在仍然备受人们欢迎的,想拌菜生鱼(赫哲人称“它勒卡”),

鱼松(则称为“它斯恨”).由此可见赫哲族人民对鱼可谓是情有独钟。

如果要问,赫哲族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恐怕就不得不提鱼皮衣了。不错,赫哲人穿的衣服多半是用鱼皮、

狍皮和鹿皮制成,就连纽扣也是鱼骨头。用鱼皮做衣服,也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如果你能亲身到文

化村的展馆里的话,还能看到展出的两套用煮好的大马哈鱼皮缝制的男女鱼皮套装,做工精致考究,款式

古朴大方,具有非常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我想,穿上这么一件鱼皮衣,感觉一定会很舒服,只要你一吸

气,就能闻到一种河流的清爽气味,一丝大自然的清新味道。或许能时刻感受到大自然,才是赫哲人所追

求的。

赫哲人崇尚自然,这和他们所信仰的萨满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日月山川都有至高无上的神灵主

宰,因而崇拜。因此,演变出许多礼仪,如人死了以后,人们还要举行一些与他相关的一是,称“祭灵礼

“。赫哲族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回家中,便将纸做的衣服、饭菜放在大门口,并放一碗灰验证。第二天早

上,如果是会上有动物的印记,表明灵魂回来过,且已经依附了该种动物,反之则无。这也是灵魂不灭观

念的反映。

或许赫哲族人真的已经依附了大自然中的一物,成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而他们纯净的灵魂也与他们热爱

的自然融为一体了,这也就是赫哲族人的归属吧。

二三百年前,布匹、绸缎开始进入赫哲族上层人士的家中。由于民族上层首领人物向中原历代王朝进贡,

皇室也以布匹、绸缎等作为回赏。清末,布匹开始输入三姓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后,赫哲人便皮、

布兼用。解放后,普遍穿布制衣装,只有男人出猎才穿皮衣。由于制作衣装原材料的改善,为赫哲人原有

的刺绣、图案艺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

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妇女们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裤腿等处用彩线刺绣的花纹、图案更为

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绣如“雄鸡(口卸)花”、“花篮与莲藕”等图案,构图新颖别致,格外精彩。

此外,赫哲族的各种花纹图案、补纤图案、几何花纹图案、拼接图案和套层拼接图案等,都以独特的形式,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人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

赫哲人的餐具:木构、木碗、鹿骨筷等,别具一格。他们制作的雕花桦木盒、雕花桦皮箱和各种桦皮工

艺品,做工精细、雕刻美观大方。桦皮制品上有各种二方连续纹样、云纹、山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

动,造型美观的雕刻图案。雕刻在“激达”--扎枪上的花纹,也以协调匀称、细致精美著称。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吸收了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并能不断创新,既富有本民族的生活气息,又能反映

民族生产、生活特点,极富民族特色,为中华民族刺绣、图案的艺术宝库增添了新的光彩。

雪原之“舟”

“拖日气”--狗拉雪橇(汉族称它为雪车、爬犁或冰床),是赫哲人冬季经常使用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

赫哲人家家养狗,主要用来拉雪橇。“拖日气”速度很快,在雪地上奔驰如飞,日行可达200余里,载

重三四百斤。拉“拖日气”的狗,冬季用鱼肉喂养,异常健壮。头狗经过特殊训练,能服从驾驭人发出的

行、止、转弯等命令。每个“拖日气”根据载重量大小,可套三四只至几十只狗。“拖日气”形状象船,

在里面铺上柳条,可坐人或载物,史书称它为“陆行乘舟”。因赫哲人善于使用狗,在历史上又被称为“使

犬部”。

很早以来,赫哲人就能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黑龙江一带因地制宜地使用“拖日气”。元、明两代,

从乌苏里江到黑龙江下游出海口,远至库页岛之间设置许多“狗站”--狗车驿站,促使地处极寒、积雪时

间长达半年的这一边远地带和内地沟通。主要以赫哲、费雅喀族的先世为站户的“狗站”。在戍守边疆,

方便官兵往来,传递政治、军事、经济使命、运送物资、确保卫、所供给,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方面,起过在当时条件下用其他方式不能取代的不容低估的作用。

除使用“拖日气”外,赫哲人还普遍使用滑雪板、雪橇、“乌没日沉”--桦皮船、“古录板”--快马子、

“特莫特肯”--小板船、“吉拉船”、“风船”、“飞船”--轮船等作交通运输工具。近百年来,赫哲人

已用马代替了狗。现在,汽车、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汽船等在交通运输和生产中已经普遍使用,

有的渔民还买了摩托车。但妇女儿童外出,仍喜欢使用“拖日气”。冬季出猎追捕野兽,赫哲人也离不开

“拖日气”。

礼仪节庆

赫哲人注重礼仪,有敬老尊长的良好社会风尚。晚辈出远门回来,与长辈相见时,要向长辈行跪拜礼,

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以示敬重。长辈吻小辈的额头,以示亲热爱护。

赫哲人讲究过节,“旧历年”(春节)被视为最大的节日。“什克斯”(除夕)晚上。供奉“别布玛发”--

祖宗三代、“五码子”--诸神画像以及灶神和火神。他们的故事中,有关过“旧历年”的传说是不少的。

正月过“元宵节”、“二月二”吃猪头肉、三月“清明”扫墓、五月过“端午”、八月过“中秋节”、“腊

月二十三”祭灶神,但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都不如过“旧历年”隆重。

婚丧习俗

赫哲族的婚姻,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氏族外婚制,过去也有少数人是一夫多妻。按传统习惯,赫哲人往

往是通过摔跤比赛、滑雪射箭、设伏弩、捕鱼、狩猎等活动挑选其中的佼佼者为女婿。

清末,婚姻形式为聘娶。这是由于受满、汉民族的影响,但双方父母为子女选择配偶的标准,并不以门

当户对为主要条件,而是看重劳动好。要求男方是捕鱼、打猎能手。或吃烤肉时,小伙子能一刀削成一个

“说能”(烤肉杈)。也有比武选婿的。男的要求女方聪明贤慧,手艺好,是劳动能手,长相不是选媳的

主要标准。

订婚后,新郎穿袍,在袍上披红挂绿。新娘穿红袄、红裤,辫子由单辫改梳双辫,挽抓髻盘在脑后,头

上戴花,然后用红布盖头。

赫哲人的婚礼热烈庄重,大多在黎明举行。迎亲时,新娘由兄嫂或姐夫抱上搭着彩棚的雪橇或彩车。出门

时,新娘要哭泣,表示对娘家的惜别。送亲队伍带着陪嫁物品--“用桦皮为筐(竹吕)木构”①[〔清〕曹

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第33页。],陪伴新娘到婆家。摆酒畅饮,拜天地、入洞房后,由亲友中的

老人手持用三道红布捆扎在一起的三根芦苇,向新娘训话,要求新妇孝顺父母,尊敬丈夫,待人和气,好

好劳动,勤俭过日子。拜祖宗三代、拜灶神后,新娘在炕上面壁“坐福”,直至送亲的人们吃完酒席离去,

才下炕和新郎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表示家里由男人领着;新娘吃猪尾,表示妻子跟随丈夫和睦

过日子。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一起吃面条,表示夫妻情意绵绵,福禄长寿。

赫哲人的丧葬,依死者的不同情况办理。狩猎时,死在山林中的,用桦皮或树枝包裹尸体,架于树上,

实行风葬,或称树葬,两三年后,再入土埋葬;小孩死后,用桦树皮将尸体裹好,捆扎结实,挂在树杈上;

死在家里的,三天后土葬。中老年死后,早年,是在挖好的长方形土坑中,用原木在四周砌成槽子,将尸

体仰卧、屈肘屈膝仰卧放置墓中,以死者生前用过的一切器具陪葬,然后,在原木槽上方搭棚、堆土成墓。

贵族富户的老年人死后,有用“莫林”(马)、“一罕”(牛)、“伙尼”(羊)、“五尔见”(猪)、

“聂合”(鹅)、“替库”(鸡)等动物殉葬的;死于非命者,隔日埋葬;死于痘疹、痨病等传染病者,

当天火葬。

神灵世界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崇拜众多的神抵,相信“万物有灵”。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其次是一大

领二小人面形的三个偶像“乌什卡”--三星神,此外,还信奉火、风、雨、雷、电、山、水、避邪、痨病

等神。他们还认为有多少种动物、爬虫就有多少种神。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由于对生老病死、做梦、妇女不育等现象得不到科学解释,赫哲人根据自己的想象,认为人有好几个灵

魂,如生命的灵魂、思想的灵魂、转生的灵魂,其中,思想的灵魂永存不灭。因此,崇拜祖先,祭祀“大

老人”--代表一切祖宗的神。

赫哲先民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因而崇拜自然。他们认为火神爷爷“佛架玛玛”主管火;“卧

杜玛玛”(风神)主宰风,风神住在东方的地洞里;龙神主宰雨,龙神住在天上,他的每个鳞片都能盛几

十担水,张开鳞片,水就从天上洒下,形成雨。雷公主宰雷,雷公用锤子敲打砧子,发出隆隆的响声,人

们就听见了雷声。雷公把砧子抛出去击打妖魔鬼怪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大响声,形成霹雳。闪娘主宰闪

电,闪娘和雷公经常在一起。雷公打霹雳,要借助闪娘的照妖镜,先者准了妖魔鬼怪,然后抛出砧子用霹

雳击毙妖精。所以,人们都是先看见闪电,然后才听见雷声。

过去,原始的多神观念从各个方面禁锢着赫哲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赫哲族社会的发展。但是,

另一方面,他们企图解释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在类似轮回说的灵魂不灭宗教

意识主宰下,通过想象创造的与神灵观念相适应的神奇的宗教文化,仍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

丰富而独特的认识。

按照赫哲人的观念,人与鬼神不能直接相通,只有人神之间的使者萨满或“佛力兰”--巫视才能代人向神

说话。赫哲族的歌舞、乐器与萨满跳神祭祀神灵的宗教活动关系密切。祭祀时,萨满戴神帽,穿神衣、神

裙、神鞋,系腰铃,用椭圆形或圆形鼓。“鼓舞”大部分人都会跳。成人用大鼓,系铁腰铃舞蹈,儿童用

小鼓。系兽角腰铃舞蹈。这种宗教祭祀舞蹈,也是与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

要组成部分。

迷人的“伊玛堪”

在长期的渔猎生产中,勤劳勇敢、善于歌唱的赫哲人,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创造了各种民间说唱文学样式,

丰富了祖国多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其中,最受群众欢迎的是“伊玛堪”。

“伊玛堪”主要讲唱古代部落战争、宗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赞颂美丽富饶的

家乡,表现人民向往自由幸福生活;反抗封建婚姻,歌颂纯真爱情;讲述神怪,描述萨满求神及风俗民情

等。它韵散结合,以说为主,唱为辅。说白要求真、趣、险、细。说唱艺人装男扮女,学文效武,一人独

演一台戏,说唱起来非常迷人。“伊玛堪”在网滩、山坡、沟地、庭院等地都可说唱,所以,上山打猎,

下江捕鱼,逢年过节,操办喜事,赫哲人都要说唱“伊玛堪”。“伊玛堪”有长篇、中篇和短篇。长篇情

节复杂,跌宕起伏,结构恢弘、严密。保存下来的有《满斗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和《希尔达鲁莫

日根》等共50多部。“伊玛堪”歌手享有崇高声誉,被尊称为“伊玛卡其玛发”,意为聪明智慧才华超群

的人。

赫哲人很重视“伊玛堪”,把它视为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百科宝库,它除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外,还有

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除“伊玛堪”外,深受群众喜爱的赫哲族民间说唱文学还有“加令调”和“说胡力”。“加令调”是赫

哲族民间流行歌曲小调的总称,它轻柔抒情,欢快明朗,常以渔歌、船歌、猎歌、情歌、社会生活歌、新

民歌的形式,歌颂美丽富饶的大自然,抒发对家乡山川田园的热爱。“说胡力”是渔猎故事、幻想故事、

生活故事、动物故事、鬼怪故事、童话、笑话、寓言、新故事的总称。内容多为传说,包括历史传说、民

族来源传说、英雄传说、地方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传说等。作为宝贵的民族文

化遗产,它们也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赫哲族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中的某些内容,已被其它艺术形式采用。如取材于民间文学的舞蹈《天鹅

舞》,以少女投河自尽的刚烈行动反抗封建婚姻,化为一只美丽的天鹅的动人故事,赞美少女的坚强不屈,

丰富了民族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

成就卓著的乌·白辛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文。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作

家文学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乌·白辛是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他先后改编创作了20多部歌剧、

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歌剧《好

班长》、《焦裕禄》,话剧《黄继光》、《雷锋》等。0020

《赫哲人的婚礼》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由赫哲族戏剧家写的第一个反映我国人口

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历史的剧本。乌·白辛成功地将“伊玛堪”演唱的形式贯穿全剧,运用于话剧创作。

情节进展由“伊玛堪“歌手古驼力的演唱引出,通过回叙、对比等手法,对情节作穿插安排。以“伊玛堪”

苍劲、凄凉、悲壮、欢乐的各种乐调的变化,表现赫哲人喜怒哀乐的各种感情,浓缩地反映了赫哲族近300

年来的苦难历史和他们的英勇斗争,揭示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赫哲人才能挣断枷锁,奔向光明。

《赫哲人的婚礼》丰富了我国当代戏剧的题材内容,打破话剧创作常规,使民族形式与传统手法相结合,

对话剧民族化作了有益的探索。乌·白辛的戏剧创作,对我国多民族的当代文学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有

益于赫哲族与其他民族文学的交流借鉴。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