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判定音响好坏的标准以及十大要素

IT圈 admin 28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傅业)

判定音响好坏的标准

通常,据乐音音质听感三要素,即响度、音调和愉快感的变化和组合来主观评价音

质的各种属性,如低频响亮为声音丰满,高频响亮为声音明亮,低频微弱为声音平滑,高

频微弱为声音清澄。

下面结合声源、声场及信号特性介绍几种典型的听感。

1、立体感

主要由声音的空间感(环绕感)、定位感(方向感)、层次感(厚度感)等所构成的

听感,具有这些听感的声音称为立体声。自然界的各种声场本身都是富有立体感的,它是

模拟声源声象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德?波尔效应证明,人耳的生理特点是:人耳在两声源的

对称轴上,当声压差△p=0dB和时间差△t=0ms时,感觉两声源声象相同,分不出有两个

声源;而当△p>15dB或△t>3ms时,人耳就感觉到有两个声源,声像往声压大或导前的

声源移动,每5dB的声压差相当于lms的时间差。哈斯效应又进一步证明,当△t=

5ms~35ms时,人耳感到有两个声源;而当近次反射声、滞后直达声或两个声源的时间差

△t>50ms时,即使一次反射声(又称近次或前期反射声)或滞后声的响度比直达声或导

前声的响度大许多倍,声源方位仍由直达声或导前声决定。

根据人耳的这个生理特点,只要通过对声音的强度、延时、混响、空间效应等进行

适当控制和处理,在两耳人为的制造具有一定的时间差△t、相位差△θ、声压差△P的声波

状态,并使这种状态和原声源在双耳处产生的声波状态完全相同,人就能真实、完整地感

受到重现声音的立体感。与单声道声音相比,立体声通常具有声象分散、各声部音量分布

得当、清晰度高、背景噪声低的特点。

2、定位感

若声源是以左右、上下、前后不同方位录音后发送,则接收重放的声音应能将原声

场中声源的方位重现出来,这就是定位感。根据人耳的生理特点,由同一声源首先到达两

耳的直达声的最大时间差为0.44ms~0.5ms,同时还有一定的声压差、相位差。生理心理

学证明:20Hz~200Hz低音主要靠人两耳的相位差定位,300Hz~4kHz中音主要靠声压

差定位,更高的高音主要靠时间差定位。可见,定位感主要由首先到达两耳的直达声决定,

而滞后到达两耳的一次反射声和经四面八方多次反射的混响声主要模拟声象的空间环绕

感。

3、空间感

一次反射声和多次反射混响声虽然滞后直达声,对声音方向感影响不大,但反射声

总是从四面八方到达两耳,对听觉判断周围空间大小有重要影响,使人耳有被环绕包围的

感觉,这就是空间感。空间感比定位感更重要。

4、层次感

声音高、中、低频频响均衡,高音谐音丰富,清澈纤细而不刺耳,中音明亮突出,

丰满充实而不生硬,低音厚实而无鼻音。

5、厚度感

低音沉稳有力,重厚而不浑浊,高音不缺,音量适中,有一定亮度,混响合适,失

真小。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评价音质的听感,象力度感、亮度感、临场感、软硬感、松紧

感、宽窄感等。

迷你组合音响

迷你组合音响,实际上就是小型化的组合音响,迷你组合音响的特点就是小型化,

常见的迷你组合音响由将各种播放设备和功放集成为一体的主机加上两个音箱构成。迷你

音响的构成也分不同形式,有些迷你音响甚至音箱也和主机连接在一起不可拆分,这样做

主要目的是携带和移动方便,占用空间小,所以这样的迷你组合音响也叫床头音响;也有

些带有多个音箱,这样做的目的是更突出声音的环境效果,这种音响为了摆放方便,还可

能使用无线技术连接主机和各个音箱。

最简单的迷你组合音响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包括AM/FM调谐器、CD播放器(也

有的带有磁带卡座)与两个单独的扬声器。而功能更强大的则相应增加MD播放器、环绕

超重低音音箱;CD播放器提升为DVD播放器,向下兼容播放其它类型格式的碟片等,甚

或提升为双碟、三碟播放;还有一少部分迷你组合音响带有刻录机或者带有网络收音功能

等。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精美、小巧的迷你音响渐渐走进许多家庭。精致的外观、

小型化的体积可以摆放在书房的书架上,也可以在卧室的低柜上,因此,不仅那些小居室

的家庭选择迷你音响,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音乐爱好者选择它作为第二套听音设备,或作

为卧室音响。虽然迷你音响在体积上大大的缩小了,但是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是不会缩水

的,功能性也不会减少,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迷你组合音响并不追求功率强劲,而是以体积小,占用面积小,造型美观,音质纯

美,摆设方便,操作简单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目前,市场上的迷你音响品牌繁多,款式新

潮。雅马哈、天龙、安桥、马兰士,此类产品大多以专业音响为主,造型古朴大方,音质

还原绝佳,做工考究,设计精良,在业界有广泛好评,但价格较高,多为专业人士选择。

先锋、JVC、建伍,此类厂家大都致力于迷你音响的开发与推广,型号繁多,产品线比较

丰富,这类产品外观设计时尚超前,近乎专业音质,价格适中。索尼、松下、夏普、三星、

飞利浦,这些品牌技术精湛,设计一流,市场占有率也很高。近些年以奇声等为主的国产

品牌虽然和国际品牌尚有一定差距,但是质量发展速度也很快,同时依靠良好的本土化服

务和价格优势,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迷你音响,机身虽小,但音质优美,所以选择

迷你音响要以音质为主,其次还要考虑是否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因为迷你音响体积较小,

但线路设计精密,所以对其售后服务要求极其严格。

怎样选购组合音响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家庭都倾向于购买组合音响,在家里就可以聆听音乐大

师们的天籁之作,享受 KTV 里的疯狂,的确是方便又时尚。

组合音响,体积小巧,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而且造型美观,可以妆点家居,可以

说是现代家庭中集实用与妆点于一体的新型家电了。

选购音响,首先要考虑其外观造型是否与居家环境搭配和谐,这已经是广大消费者

的共识。但是,对于音响,最重要的自然还是音色效果的好坏,也是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首先试机时,最好选自己熟悉的音乐,这样容易辨别音色是否优美及保真度如何?

可以试着用音响收听广播,如果广播语音自然柔和,那么在欣赏唱片的时候一定更

是游刃有余。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选购的时候可以用不同乐器的信号放音。还原较好的音响设

备可以准确听出不同音效的区别。

音响是有个性的,搭配不好就如同夫妻“性格不合”一样,会很别扭的。所以在购

买组合音响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搭配方面的问题。例如日本的大多数功放的声音比较冷、

硬,数码味比较重。只适于用音色软一些、暖一些的音箱来搭配。同样比较“冷”的德国

音箱和公认很“硬”的JBL搭配,声音会很不耐听或者很难听,这样花再多的钱也不会取

得什么好的效果。

音响是买回来了,可是对于许多不懂音响的人来说,面对复杂的接线常常不知所措,

而且对于摆位和系统调试无从下手。

所以选择好的商家也比较重要。好的商家除了提供免费上门服务。专门的售后服务

人员还能为顾客上门安装、调试,他们还常常可以根据您的房间的声学特性,为您提出一

些有效改善音质的建议。

所以,要想购买到一套称心如意的组合音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看产品

质量还要注意选择购买商家。

专业评测人员教你:如何测试MP3音质

随着市场的发展,现在的MP3播放器品种越来越多,价钱也越来越实惠。也越来

越多的MP3进入了用户的口袋。可以说是MP3随身听丰富了个人的世界,能随时随地随

心所欲地欣赏美妙音乐。作为随身听,MP3的最终目的是还原真实的音乐。作为音响爱好

者,自然是容易分辨音质的好坏,而一般的用户,是否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日常使用的

MP3随身听的音质是优是劣?下面,笔者就教教大家怎么样测试MP3音质。

评测标准

在评测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音乐方面的术语。“音质”这个名词,一般笼统的

解释是声音的品质。但是,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⑴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

⑵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⑶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评判某音频产品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

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

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

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放映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

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音响术语:

一、音质:音质是评价音响器材最基本、最广泛的评价术语。

二、音色:声音会像光线一样有颜色的,音色愈暖声愈软,音色愈冷声越硬。音色

可以用"美""高贵"等字眼来形容。

三、音场感:这项包括音场的形状、前后位置,高度、宽度、深度等项。

四、层次感:这是音场中由前往后一排排乐器的发声清晰程度,以及乐器与乐器之

间的间隔清楚程度。

五、定位感:简单讲就是人声或乐器声发生点清楚、确定位准确。通常说的声音发

飘即是指定位感不好。

六、透明感:最好的透明感、声音是不会刺耳的是最耐听的,每对人耳对于耐听与

不耐听的感受程度都不尽相同的。因此对于透明感的好坏也就有不同的标准。

七、结像力与形体感:顾名思义,强像力就是将虚无飘渺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

换句话讲,也就是让人声或乐器声的形体展现的能力。结像力好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音像

的立体感。

八、解析力:音乐细微的变化都能表现得清楚。

九、整体平衡性:主要是指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合理的高、中低量感

就是整体平衡性,听音乐感觉到乐曲柔和但有力度,明亮,欢快而又有层次,明晰、融合而

又立体感,临场感强。

评测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选择好在评测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耳塞或耳

机(在下面的文章中,所有的耳塞或是头戴式耳机等,都统称为耳机)。好的耳机可以直接

反映MP3音质的优劣。说到耳机,不禁想牢骚一番。因为笔者在长时间的观察中,发现

一些比较可悲的现象:起码有70%以上的MP3随身听用户一直都在使用原配的耳机。而

这些原配耳机,基本上音质都不值一提,就算是深海塞尔MX300之流,素质也好不了哪

去。使得再好的MP3也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一现象是否说明了我们国民的音乐欣赏能力

正在下降?还是忽略了音乐的表现力?笔者建议,在购买MP3随身听的同时,也应该考

虑选择一副优秀的耳机,这样搭配MP3才能得到更好的音响效果。笔者平时用来试音的

耳机比较多,有SONY MDR-E888,SONY MDR-E575,SONY MDR-E565,AIWA

HP-X705,AIWA V743,STAR 001A等,但最常用的还是细腻的MDR-E888、高解析力

的001A和平衡的X705。

准备好耳机之后,就要考虑用什么音乐来测试。拿出自己熟悉的CD碟,用EAC和

LAME将碟中音乐转成320KBPS的MP3格式文件,或是用MEDIAPLAYER 9转成

192KBPS的WMA格式文件,建议是使用320KBPS的MP3格式文件,无论从理论还是

实践方面来说,MP3这种编码格式都优于WMA。在CD试音碟方面,要求找些录音技术

较好,音域宽广,或者是在某一频段有优越的表现的音乐。笔者推荐使用《HIFI 四季》、《炎

黄第一鼓》、蔡琴《民歌》或者其他名牌的试音碟如惠威、柏林之声等等。

根据评测的基本原则,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对某一样产品的优劣作出判断是非常不

容易的,就像评测MP3的音质。除非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听音经验,心目中已经有了判

断音质好坏的标准。所以,在评测时最好是能准备一台比所要评测的MP3音质要更好的

机器,譬如CD机,用来与MP3作直接比较,这样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中也能明显比较出两

者的差别。笔者在痛失SONY EJ01之后,只能用SONY SJ01和PANASONIC CT570这

两台音质较为不错的CD随身听来作为评测参考。

评测方法

当准备工作和评测工具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始测试MP3音质了。但具体怎么

样操作呢?对于新手,可以先选某一首歌曲,先在CD机中先认真仔细地反复聆听,直到

自己认为已经比较熟悉其中的各个频段和细节的表现时,再用同一副耳机,聆听用MP3

播放的效果。在聆听的同时再分析MP3出来的声音与CD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差别在哪

里。譬如低音,两者中哪一方更浓厚,更有气势;高音哪个表现更清亮或是朦胧。中频人

声有什么不同。一般来说,低音是最容易分辨的,其次是高音,再次是中频和各个频段的

细节;还有场感,音色等等的表现。

试完一曲之后,心中应该有了一定的印象。这时可以再用上述的方法听听其他的歌

曲。试完了之后,对CD机和MP3的音质表现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大致可以分辨优

劣了。还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耳机来评测,也许会是另一种景致。如果想更娴熟地评测MP3

音质,还得再对各种音乐多听、多想、多对比。

上面所说的音质评测完全是主观方面的,因为每个人的听觉和听音习惯都不尽相同,

所以,只是主观评测,还不能达到评测的标准,必须有客观的或者直接数据表现,才能判

定其音质的好坏。但是,作一个客观的评测,并不像主观评测那么随便简单,它除了需要

精密的设备和处理能力强的计算机系统之外,还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并不是随随便便就

可以做到的。笔者之前在做MP3横向评测时,也就采用了极为客观的测试方法。其主要

思想是用MP3播放15-20KHZ的平直频率,再经过设备的处理最后在计算机上采集到播

放时的频率曲线,得出直观的频率表现图。这张图表可以直接反映出MP3在播放时对频

率的还原能力,从而可以直接评判其音质的优劣。

只有当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时,才能正确评判音频产品音质部分的优劣。限于条件,

也就只能在主观方面多下工夫了。

总结

有许多的消费者认为,便宜的MP3就不会有好的音质,价钱越高,其音质就会越

好。其实不然,并不是说价钱便宜的MP3就没有好音质。笔者也试过在低廉的MP3中遇

见不少音质表现优越的产品。所以,在音质评测过程中,先要消除这样的一个错误逻辑。

每一次的音质评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或许每一个评测过程,你都能发现音乐中新的东

西。在评测过程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对各种音乐的欣赏能力,不断发现丰富的音乐内涵。

从低音上鉴别音箱的好坏

“多媒体”这个名词的出现使电脑在家庭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音乐、影视已经

不仅仅只局限于音响和家庭影院这些高成本的电器产品上,一块好声卡再加上一套出色的

音箱也可以为您提供十分出色的效果。人们在声音的辨别上,肯定没有像辨别图像那样细

致,也不会像感觉速度那样敏感,所以在挑选音箱的时候往往只是凭借媒体的宣传和主观

的印象。目前市场上音箱的品牌各种各样,尤其是杂牌产品非常多,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

各种音箱,就算用户不在乎音箱的效果,那起码也应该挑个质量好的吧。笔者教您如何通

过音箱的低音效果来鉴别一款音箱的好坏。

大家都知道,目前音箱的声音都是由高音和低音组成的。很多品牌都标榜自己产品

的低音效果震撼,那么我们该怎么来辨别它的好坏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音箱的工作原

理。音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设备,这个工作过程可以实现声音的

再还原。早期的音箱采用的都是单个的扬声器,所以声音的表现上效果一般,随着技术的

发展,像现在市场上的2.1、5.1音箱将频带分成高、低两部分,经过分频器分别送出,高

音由高音扬声器来还原,而低音用低音扬声器还原,这样在音效的表现上就非常出色了。

我们今天介绍的重点低音扬声器被装到一个体积有限的箱子里,这样箱体内部空气在扬声

器工作时就会对其产生作用,使扬声器的低频率下限升高,然后再利用一个经过特殊设计

的长圆管将内部的声音反相后重新送到箱子外的倒相式音箱,倒相出来的声音专门弥补扬

声器下限的不足,因此声音还可以再向下延伸。

现在的音箱市场比较知名的品牌有很多,像采用木质箱体的轻骑兵、品质优秀的创

新等等。创新的产品是大家公认的好东西,不过在价钱方面有些偏高。我们不可否认的是

低音音箱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音箱的频率响应范围以及声音效果的优劣。影响其性能的因素

有很多,首先是输出功率,按照管理,功率越高当然效果也会越好,音箱也不一样。好的

低音炮放大器额定输出功率是18W(ATf0=100Hz,THD=10%),低音炮放大器频率响

应范围是20Hz—120Hz,系统频率响应范围为100Hz—16KHz。从指标上来看,这类产

品的表现就很出色,如此大功率输出确保了音质的清晰明亮,低音效果震撼无比,可以为

您带来出色的声音表现效果。而且大输出功率还可以带来声音的失真小,灵敏度高等优点。

箱体的用料对低音音箱的效果也起到很大的影响。现在音箱所用的材料主要分为塑料和木

制两种,材料厚度及质量与音箱成本有直接关系,同时还影响音箱的性能。音箱外壳的材

料密度越大,发出声音时箱体所产生的振动就越小,特别是带大功率放大器的有源音箱更

是如此,而板材厚度一定程度上是实现超低音效果的有力保障,因此,塑料音箱的低音效

果不敢恭维。木质箱体设计在音质的表现非常出色。另外用户还应该注意高音和低音在输

出的比例上是否合理,这也关系到声音表现上的效果。而且音箱箱体的密闭性也比较重要,

因为音箱的密闭性越好,输出音质就越好。

因此,在购买音箱的时候,选择一个质量出色的低音音箱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用

于音乐和视频的用户更是不能马虎。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我想您应该对如何挑选低音音

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面对目前市场上大量品牌的产品,我建议您还是挑选那些比较知

名的品牌,而且从售后服务方面的考虑,谁也不敢保证产品买回来永远不会坏吧!

音响鉴定好坏的十大要素

音响第一要: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

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

看、时不时髦。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

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一

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

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

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

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

实列来说明。当您提到布料时,您会说:这块料子的质很好。当您在吃牛排时,您会说:

这块牛排的肉质很好。当您在称赞一个小孩时,会说:这个孩子的资质很好。所以,当您

在听一件音响器材或一件乐器时,您也会说:它的音质很美。从以上这些例子,您可以很

清楚的知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音质高贵、很好、很美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

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我可以说音质是音响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将它摆在

第一要。

音响第二要: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说法,这就是指小提琴

的音色而言。声音就像光线一样,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

听到的。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太软或太硬当然都不是很好。有

时,音色也可以用「高贵」、「美」等字眼来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过,就像布

料一般,布质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却是指它的颜色,这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线。在音响器

材评论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颜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黄、有些偏白、

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说它是带点忧懋的蓝。总之,音响器材就如乐器一般,几乎脱离不了

愈贵音色愈美的事实。一把二百万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着金黄色的光泽;而一

把五千台币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画。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是,「美」仍然

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共识」,您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样的您不能说一

件冷蓝音色的器材是美。这就是我们对音色之美的共识。

音响第三要: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这个项目很容易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文字传达上的误解。怎么说呢?大家都会说:

这对喇叭的高音太强、低音太少。这就是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分布。问题出于如果把从

20Hz到20KHz的频宽只以三段来分的话,那必然会产生「不够精确」的混淆。到底您的

低音是指那里呢?多低呢?为了让形容的文字更精确,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频宽加以

细分。照美国TAS与Stereophile的分法很简单,他们把高、中、低每段再细分三小段,

也就是变成「较低的中频、中频、较高的中频」分法。这种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

当规律化。不过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产生了一些翻译上的小问题,如「较低的中频」我们称

作「中低频」还是「低中频」?那么较高的低频呢?「高低频」吗?对于中国人而言,老

外这种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参考乐器的频宽,以及管弦乐团对声音的称呼,

将20Hz-20KHz的频率分为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等七段。

这七段的名词符合一般中国人的习惯称呼,而且易记,不会混淆。

极低频

从20Hz-40Hz这个八度我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

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

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

器刻意安排,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有些人误认一件事情,说虽然乐

器的基音没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乐器的基音

就是该音最低的音,音只会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会有往下的

音。这就像您将一根弦绷紧,弦的全长振动频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

一、五分之一…等弦长的振动就是泛音。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换句话说,

小提琴与长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低频

从40Hz-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

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这个频段就是

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因为它听起来

实在已经很低了。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

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

中低频

从80Hz-160Hz之间,我称为中低频。这个频段是台湾音响迷最头痛的一段,因为它

是造成耳朵轰轰然的元凶。为什么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呢?这与小房间的长、宽、高

尺寸有关。大部份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费尽心力吸收这个频段,使耳朵不致于

轰轰然。可惜,当您耳朵听起来不致轰轰然时,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随着中

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而使得声音变瘦,缺乏丰润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只因峰

值消失而认为这种情形是对的。这就是许多人家里声音不够丰润的原因之一。这个频段中

的乐器包括了刚才低频段中所提及的乐器。对了,定音鼓与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中频

从160Hz-1280Hz横跨三个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间的频率我称为中频。

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读者们对乐器音域

的最大误解也发生在此处。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这个频段,但一般人却误以为它很

高;不要以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频的上限而已。从上面

的描述中,您一定也了解这段中频在音响上是多么重要了。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

现马上变瘦了。有时,这种瘦很容易被解释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响迷都处

于中频凹陷的情况而不自知。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从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来分析。

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大多在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说,2500Hz以上由高

音单体负责,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单体负责。这 2500Hz约莫是1280Hz的二倍,也就

是说,为了怕中低音单体在中频极限处生太大的分频点失真,设计师们统统把分频点提高

到中频上限的二倍处,如此一来,最完美的中频就可以由中低音单体发出。如果这种说法

无误,高音单体做什么用呢?如果您曾经将耳朵贴近高音单体,您就听到一片「嘶嘶」的

声,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没有高音单体发出嘶嘶的音,单用一个中低音单体来唱

音乐,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当然,如果是三音路设计的喇叭,这段中频绝大部份会被包

含在中音单体中。 中高频

从1280Hz-2560Hz称为中高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小提琴约有四分之一的较

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较低音域、钹、

三角铁等。请注意,小喇叭并不在此频段域中。其实中高频很容易辨认,只要弦乐群的高

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频。这个频段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高频,因此请您特别留意。

高频

从2560Hz-5120Hz这段频域,我称之为高频。这段频域对于乐器演奏而言,已经是

很少有机会涉入了。因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钢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余乐器大多

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中。从喇叭的分频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到这段频域全部都出现在高音

单体中。如我前面所言,当您将耳朵靠近高音单体时,您所听到的不是乐器的声音,而是

一片嘶嘶声。从高音单体的表现中,可以再度证明高音单体几乎很少发出乐器或人声的基

音,它只是发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极高频

从5120Hz-20000Hz这么宽的频段,我称之为极高频。各位可以从高频就已经很少

有乐器出现的事实中,了解到极高频所容纳的尽是乐器与人声的泛音。一般乐器的泛音大

多是愈高处能量愈小,换句话说,高音单体要制造得很敏锐,能够清楚的再生非常细微的

音。从这里,发生了一件困扰喇叭单体制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两全其美?什么是「两

全」?您有没有想过,假若一个高音单体为了清楚再生所有细微的泛音,不顾一切的设计

成很小的电流就能推动振膜,那么同样由这个高音单体所负责的大能量高频与中频极可能

就会时常处于失真的状态,因为这二个频段的能量要比极高频大太多了。这也是目前市面

上许多喇叭极高频很清楚,却容易流于刺耳的原因之一。您还记不记得以前的Spentdor

SP-1喇叭?它是三音路设计,那三音路呢?中低音单体、高音单体、超高音单体三路。那

个超高音单体负责13000Hz以上的频率。我记得当时有许多人都「不解」,为什么SP-1

有超高音单体,而声音却是那么的柔呢?应该要很锐利才对呀!现在我想您该了解了吧!

SP-1设计着眼点在于使高音单体不会失真,而又能再生极高频。这就是SP-1听起来很舒

服,具有音乐性的原因之一。了解了高、中、低频段的分段法之后,我们接着要讨论量感

之外的「控制力」。量感当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们说的:高音比较多、低音比较少等。

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对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频松散,有些则具有弹性。

我们会说后者有低频的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够抓得住高频,让它不会飙得耳朵难受,我们

说它高频控制力佳。请注意,各频段量感的多寡并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坏,器材之间量感

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坏就可以说是器材本身的优、劣。

音响第四要:音场表现

「音场」到底是什么?在美国,「Sound Field」与「Sound Stage」是二个名词。「Sound

Field」泛指整个声音充塞的空间;「Sound Stage」特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包括宽、深、

高、低)。在台湾,我们所谓的「音场」其实是指「Sound Stage」而言,因为无论是「声

音的舞台」或「音台」都无法让人望文生义。至于「Sound Field」,我们早已用另外一个

名词代替,那就是「空间感」。因此,当我们提到「音场的形状」时,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

生的乐团排列形状。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间声波反射条

件的影响,有些音场是内凹形的、有些是宽度大于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于宽度的。有些

音场形状就是四四方方,没有内凹的。这种声音舞台不同形状的再生,我称为音场的形状。

最好的音场形状当然要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在此我要提出一个值得注意之处:现场演奏

时的录音,其乐团的排列是宽度大于深度的;但在录音室中,往往为了音响效果,乐团的

排列方式会改变,通常纵深会拉长,尤其是打击乐器会放得更远一些。如此一来,就不是

我们在音乐厅中所见到的排列。,挑剔的读者以及评论员们不可不察。

音场位置

除了「形状」之外,音场还有「位置」的问题。这里面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

有些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向聆听者逼近;有些则后退。有些音场听起来会觉得浮在半空中;

有些则又像坐在音乐厅的二楼看舞台一般。会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摆位与

频率响应的均匀与否皆为重大影响因素。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如何呢?低音提琴、大

提琴的声音应从较低的地方出来,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如果录音时乐团

有前低后高的排列时,音场内也要有前低后高的模样出现。像铜管就极有可能位置较高。

至于整个音场的高度?常您坐着时两眼平视的高度应该是音场的略低高度。换句话说,小

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应在视线下。铜管至少要与小提琴等高或更高。

至于音场的前、后位置应该在那里?应该在「喇叭前沿一线」开始往后延伸。当然,这种

最理想的音场位置不容易求得,因为它与聆听软体也有极大的关系。通常,从喇叭后沿一

线往后延伸比较容易求得,不过,不能「后缩」得太多。

音场的宽度

常常听到发烧友夸口:「我的音场不只超出喇叭、宽抵二侧墙,甚至破墙而出。」这句

话在外行人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我听来,则仅是有点夸张而已。我想许多音响迷都

有这种经验,不必我再多费唇舌。一般而言,音场的宽度可以宽抵侧墙。至于破墙而出,

那恐怕就要靠一点想像力了。至少,以我而言,我要「用眼睛能够看得到」音场在那里才

算数,墙外的东西我看不到,我不能肯定它在那里。所以,我的音场宽度其实在只在我的

墙壁之内而已。

音场的深度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深度感」,现在我把它归于音场的深度。为什么不像以前一样,

将它与层次感、定位感并列呢?因为层次与定位谈的不是音场,而深度感却仍属音场的范

围之中,所以,我将它改成「音场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称之。与「音场的宽度」一

样,许多人会说他家音场深度早已破墙而出,深到对街。这当然也仅是满足自己的形容词

而己。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中最前一线乐器与最后一线乐器的距离。换句话说,

它极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定音鼓之间的距离。「宽到隔邻、深过对街」这应该是包含在

后面说的「空间感」中。有些器材或环境由于中低频或低频过多,因此大鼓与定音鼓的位

置会前冲,此时,音场的深度当然很差。另有一例,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结果被误以

为音场的深度很好,那是错误的。我相信,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

距离」这句话就不会错了。

音响第五要: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所谓声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与一公斤铁块一般,铁块的密度当然要大得多。因此

虽然二者重量相同,不过铁块给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声音密度大听起来是什么感受

呢?弦乐有黏滞感、管乐厚而饱满、打击乐器敲起来都会有空气振动的感觉。所有的乐器

与人声都应具有重量感。不过,大部份的音响迷都得不到很好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这种

感觉我推测与供电的充足及中频段、低频段的饱满有关。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好有什么好

处呢?让乐器与人声听起来更稳更扎实更像真的。

音响第六要:透明感

透明感几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名词。有些器材听起来澄澈无比,有些则像

蒙上一层雾般,只要是有换机经验的人一定就有这种感觉。透明感是「音响二十要」中很

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透明感不佳的话,连带也会影响对其余各项的判定。最好的透

明感是柔和的,听起来耳朵不会疲劳;较差的透明感像是伤眼的阳光,虽然看得清楚,但

很伤神。大部份的音响器材无法达到既清楚又柔和的透明程度,而只能单单表现清楚而已。

如果能够达到「清楚又柔和」,那么该件器材的价值恐怕也不低了。

音响第七要:层次感

层次感很容易了解,它是指乐器由前往后一排排的间隔能否清楚再生。以电视而言,

深灰与黑能够分辨出来的话就是有层次感。音响亦然,乐团的排列不会混在一起就是有好

的层次感。更甚者,我们要听到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空间,这样才会有最好的层次感。

音响第八要:定位感

顾名思义,定位感就是将位置「定在那里」。聚焦不准定位感就差,结像力不佳定位感

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会导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间中直接音与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一

般指高频反射太强)也会导至定位不准。举一个例子:夏天很热时,柏油路上会冒气。此

时如果您走在路上,就会觉得物体的影像会飘。这就像我们音场内乐器定位会飘移的情形。

如果您有散光而忘了戴眼镜,那也是定位感不好的具体表现。总之,定位感不佳可能由许

多原因造成,我们不管它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要求的是乐器或人声要浮凸而清楚的「定」

在那里,不该动的时候就不要动,不该乱的时候就不能乱。

音响第九要:活生感

所谓活生感可以说是暂态反应、速度感、强弱对比的另一面。它让您听起音乐来很活

泼,不会死气沈沈的。这是音乐好听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好像一个卓越的指挥家能把

音乐指挥得充满生气;而蹩脚的指挥往往将音乐弄得死气沈沈的。这就是音乐的活生感。

音响第十要:结像力与形体感

顾名思义,结像力就是将虚无飘渺的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让

人声或乐器的形体展现出立体感的能力。在以前,我把它归入「形体感」中。后来我仔细

思考过,认为用结像力能包容更完整的意思,所以现在将之改为结像力与形体感。结像力

好的音响器材会让音像更浮凸,更具有立体感。也就是我常说的音像轮廓的阴影更清楚。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归属原作者——珠海GUS二手音响回收公司

()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傅业)

判定音响好坏的标准

通常,据乐音音质听感三要素,即响度、音调和愉快感的变化和组合来主观评价音

质的各种属性,如低频响亮为声音丰满,高频响亮为声音明亮,低频微弱为声音平滑,高

频微弱为声音清澄。

下面结合声源、声场及信号特性介绍几种典型的听感。

1、立体感

主要由声音的空间感(环绕感)、定位感(方向感)、层次感(厚度感)等所构成的

听感,具有这些听感的声音称为立体声。自然界的各种声场本身都是富有立体感的,它是

模拟声源声象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德?波尔效应证明,人耳的生理特点是:人耳在两声源的

对称轴上,当声压差△p=0dB和时间差△t=0ms时,感觉两声源声象相同,分不出有两个

声源;而当△p>15dB或△t>3ms时,人耳就感觉到有两个声源,声像往声压大或导前的

声源移动,每5dB的声压差相当于lms的时间差。哈斯效应又进一步证明,当△t=

5ms~35ms时,人耳感到有两个声源;而当近次反射声、滞后直达声或两个声源的时间差

△t>50ms时,即使一次反射声(又称近次或前期反射声)或滞后声的响度比直达声或导

前声的响度大许多倍,声源方位仍由直达声或导前声决定。

根据人耳的这个生理特点,只要通过对声音的强度、延时、混响、空间效应等进行

适当控制和处理,在两耳人为的制造具有一定的时间差△t、相位差△θ、声压差△P的声波

状态,并使这种状态和原声源在双耳处产生的声波状态完全相同,人就能真实、完整地感

受到重现声音的立体感。与单声道声音相比,立体声通常具有声象分散、各声部音量分布

得当、清晰度高、背景噪声低的特点。

2、定位感

若声源是以左右、上下、前后不同方位录音后发送,则接收重放的声音应能将原声

场中声源的方位重现出来,这就是定位感。根据人耳的生理特点,由同一声源首先到达两

耳的直达声的最大时间差为0.44ms~0.5ms,同时还有一定的声压差、相位差。生理心理

学证明:20Hz~200Hz低音主要靠人两耳的相位差定位,300Hz~4kHz中音主要靠声压

差定位,更高的高音主要靠时间差定位。可见,定位感主要由首先到达两耳的直达声决定,

而滞后到达两耳的一次反射声和经四面八方多次反射的混响声主要模拟声象的空间环绕

感。

3、空间感

一次反射声和多次反射混响声虽然滞后直达声,对声音方向感影响不大,但反射声

总是从四面八方到达两耳,对听觉判断周围空间大小有重要影响,使人耳有被环绕包围的

感觉,这就是空间感。空间感比定位感更重要。

4、层次感

声音高、中、低频频响均衡,高音谐音丰富,清澈纤细而不刺耳,中音明亮突出,

丰满充实而不生硬,低音厚实而无鼻音。

5、厚度感

低音沉稳有力,重厚而不浑浊,高音不缺,音量适中,有一定亮度,混响合适,失

真小。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评价音质的听感,象力度感、亮度感、临场感、软硬感、松紧

感、宽窄感等。

迷你组合音响

迷你组合音响,实际上就是小型化的组合音响,迷你组合音响的特点就是小型化,

常见的迷你组合音响由将各种播放设备和功放集成为一体的主机加上两个音箱构成。迷你

音响的构成也分不同形式,有些迷你音响甚至音箱也和主机连接在一起不可拆分,这样做

主要目的是携带和移动方便,占用空间小,所以这样的迷你组合音响也叫床头音响;也有

些带有多个音箱,这样做的目的是更突出声音的环境效果,这种音响为了摆放方便,还可

能使用无线技术连接主机和各个音箱。

最简单的迷你组合音响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包括AM/FM调谐器、CD播放器(也

有的带有磁带卡座)与两个单独的扬声器。而功能更强大的则相应增加MD播放器、环绕

超重低音音箱;CD播放器提升为DVD播放器,向下兼容播放其它类型格式的碟片等,甚

或提升为双碟、三碟播放;还有一少部分迷你组合音响带有刻录机或者带有网络收音功能

等。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精美、小巧的迷你音响渐渐走进许多家庭。精致的外观、

小型化的体积可以摆放在书房的书架上,也可以在卧室的低柜上,因此,不仅那些小居室

的家庭选择迷你音响,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音乐爱好者选择它作为第二套听音设备,或作

为卧室音响。虽然迷你音响在体积上大大的缩小了,但是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是不会缩水

的,功能性也不会减少,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迷你组合音响并不追求功率强劲,而是以体积小,占用面积小,造型美观,音质纯

美,摆设方便,操作简单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目前,市场上的迷你音响品牌繁多,款式新

潮。雅马哈、天龙、安桥、马兰士,此类产品大多以专业音响为主,造型古朴大方,音质

还原绝佳,做工考究,设计精良,在业界有广泛好评,但价格较高,多为专业人士选择。

先锋、JVC、建伍,此类厂家大都致力于迷你音响的开发与推广,型号繁多,产品线比较

丰富,这类产品外观设计时尚超前,近乎专业音质,价格适中。索尼、松下、夏普、三星、

飞利浦,这些品牌技术精湛,设计一流,市场占有率也很高。近些年以奇声等为主的国产

品牌虽然和国际品牌尚有一定差距,但是质量发展速度也很快,同时依靠良好的本土化服

务和价格优势,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迷你音响,机身虽小,但音质优美,所以选择

迷你音响要以音质为主,其次还要考虑是否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因为迷你音响体积较小,

但线路设计精密,所以对其售后服务要求极其严格。

怎样选购组合音响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家庭都倾向于购买组合音响,在家里就可以聆听音乐大

师们的天籁之作,享受 KTV 里的疯狂,的确是方便又时尚。

组合音响,体积小巧,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而且造型美观,可以妆点家居,可以

说是现代家庭中集实用与妆点于一体的新型家电了。

选购音响,首先要考虑其外观造型是否与居家环境搭配和谐,这已经是广大消费者

的共识。但是,对于音响,最重要的自然还是音色效果的好坏,也是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首先试机时,最好选自己熟悉的音乐,这样容易辨别音色是否优美及保真度如何?

可以试着用音响收听广播,如果广播语音自然柔和,那么在欣赏唱片的时候一定更

是游刃有余。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选购的时候可以用不同乐器的信号放音。还原较好的音响设

备可以准确听出不同音效的区别。

音响是有个性的,搭配不好就如同夫妻“性格不合”一样,会很别扭的。所以在购

买组合音响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搭配方面的问题。例如日本的大多数功放的声音比较冷、

硬,数码味比较重。只适于用音色软一些、暖一些的音箱来搭配。同样比较“冷”的德国

音箱和公认很“硬”的JBL搭配,声音会很不耐听或者很难听,这样花再多的钱也不会取

得什么好的效果。

音响是买回来了,可是对于许多不懂音响的人来说,面对复杂的接线常常不知所措,

而且对于摆位和系统调试无从下手。

所以选择好的商家也比较重要。好的商家除了提供免费上门服务。专门的售后服务

人员还能为顾客上门安装、调试,他们还常常可以根据您的房间的声学特性,为您提出一

些有效改善音质的建议。

所以,要想购买到一套称心如意的组合音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看产品

质量还要注意选择购买商家。

专业评测人员教你:如何测试MP3音质

随着市场的发展,现在的MP3播放器品种越来越多,价钱也越来越实惠。也越来

越多的MP3进入了用户的口袋。可以说是MP3随身听丰富了个人的世界,能随时随地随

心所欲地欣赏美妙音乐。作为随身听,MP3的最终目的是还原真实的音乐。作为音响爱好

者,自然是容易分辨音质的好坏,而一般的用户,是否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日常使用的

MP3随身听的音质是优是劣?下面,笔者就教教大家怎么样测试MP3音质。

评测标准

在评测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音乐方面的术语。“音质”这个名词,一般笼统的

解释是声音的品质。但是,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⑴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

⑵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⑶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评判某音频产品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

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

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

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放映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

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音响术语:

一、音质:音质是评价音响器材最基本、最广泛的评价术语。

二、音色:声音会像光线一样有颜色的,音色愈暖声愈软,音色愈冷声越硬。音色

可以用"美""高贵"等字眼来形容。

三、音场感:这项包括音场的形状、前后位置,高度、宽度、深度等项。

四、层次感:这是音场中由前往后一排排乐器的发声清晰程度,以及乐器与乐器之

间的间隔清楚程度。

五、定位感:简单讲就是人声或乐器声发生点清楚、确定位准确。通常说的声音发

飘即是指定位感不好。

六、透明感:最好的透明感、声音是不会刺耳的是最耐听的,每对人耳对于耐听与

不耐听的感受程度都不尽相同的。因此对于透明感的好坏也就有不同的标准。

七、结像力与形体感:顾名思义,强像力就是将虚无飘渺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

换句话讲,也就是让人声或乐器声的形体展现的能力。结像力好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音像

的立体感。

八、解析力:音乐细微的变化都能表现得清楚。

九、整体平衡性:主要是指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合理的高、中低量感

就是整体平衡性,听音乐感觉到乐曲柔和但有力度,明亮,欢快而又有层次,明晰、融合而

又立体感,临场感强。

评测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选择好在评测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耳塞或耳

机(在下面的文章中,所有的耳塞或是头戴式耳机等,都统称为耳机)。好的耳机可以直接

反映MP3音质的优劣。说到耳机,不禁想牢骚一番。因为笔者在长时间的观察中,发现

一些比较可悲的现象:起码有70%以上的MP3随身听用户一直都在使用原配的耳机。而

这些原配耳机,基本上音质都不值一提,就算是深海塞尔MX300之流,素质也好不了哪

去。使得再好的MP3也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一现象是否说明了我们国民的音乐欣赏能力

正在下降?还是忽略了音乐的表现力?笔者建议,在购买MP3随身听的同时,也应该考

虑选择一副优秀的耳机,这样搭配MP3才能得到更好的音响效果。笔者平时用来试音的

耳机比较多,有SONY MDR-E888,SONY MDR-E575,SONY MDR-E565,AIWA

HP-X705,AIWA V743,STAR 001A等,但最常用的还是细腻的MDR-E888、高解析力

的001A和平衡的X705。

准备好耳机之后,就要考虑用什么音乐来测试。拿出自己熟悉的CD碟,用EAC和

LAME将碟中音乐转成320KBPS的MP3格式文件,或是用MEDIAPLAYER 9转成

192KBPS的WMA格式文件,建议是使用320KBPS的MP3格式文件,无论从理论还是

实践方面来说,MP3这种编码格式都优于WMA。在CD试音碟方面,要求找些录音技术

较好,音域宽广,或者是在某一频段有优越的表现的音乐。笔者推荐使用《HIFI 四季》、《炎

黄第一鼓》、蔡琴《民歌》或者其他名牌的试音碟如惠威、柏林之声等等。

根据评测的基本原则,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对某一样产品的优劣作出判断是非常不

容易的,就像评测MP3的音质。除非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听音经验,心目中已经有了判

断音质好坏的标准。所以,在评测时最好是能准备一台比所要评测的MP3音质要更好的

机器,譬如CD机,用来与MP3作直接比较,这样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中也能明显比较出两

者的差别。笔者在痛失SONY EJ01之后,只能用SONY SJ01和PANASONIC CT570这

两台音质较为不错的CD随身听来作为评测参考。

评测方法

当准备工作和评测工具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始测试MP3音质了。但具体怎么

样操作呢?对于新手,可以先选某一首歌曲,先在CD机中先认真仔细地反复聆听,直到

自己认为已经比较熟悉其中的各个频段和细节的表现时,再用同一副耳机,聆听用MP3

播放的效果。在聆听的同时再分析MP3出来的声音与CD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差别在哪

里。譬如低音,两者中哪一方更浓厚,更有气势;高音哪个表现更清亮或是朦胧。中频人

声有什么不同。一般来说,低音是最容易分辨的,其次是高音,再次是中频和各个频段的

细节;还有场感,音色等等的表现。

试完一曲之后,心中应该有了一定的印象。这时可以再用上述的方法听听其他的歌

曲。试完了之后,对CD机和MP3的音质表现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大致可以分辨优

劣了。还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耳机来评测,也许会是另一种景致。如果想更娴熟地评测MP3

音质,还得再对各种音乐多听、多想、多对比。

上面所说的音质评测完全是主观方面的,因为每个人的听觉和听音习惯都不尽相同,

所以,只是主观评测,还不能达到评测的标准,必须有客观的或者直接数据表现,才能判

定其音质的好坏。但是,作一个客观的评测,并不像主观评测那么随便简单,它除了需要

精密的设备和处理能力强的计算机系统之外,还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并不是随随便便就

可以做到的。笔者之前在做MP3横向评测时,也就采用了极为客观的测试方法。其主要

思想是用MP3播放15-20KHZ的平直频率,再经过设备的处理最后在计算机上采集到播

放时的频率曲线,得出直观的频率表现图。这张图表可以直接反映出MP3在播放时对频

率的还原能力,从而可以直接评判其音质的优劣。

只有当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时,才能正确评判音频产品音质部分的优劣。限于条件,

也就只能在主观方面多下工夫了。

总结

有许多的消费者认为,便宜的MP3就不会有好的音质,价钱越高,其音质就会越

好。其实不然,并不是说价钱便宜的MP3就没有好音质。笔者也试过在低廉的MP3中遇

见不少音质表现优越的产品。所以,在音质评测过程中,先要消除这样的一个错误逻辑。

每一次的音质评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或许每一个评测过程,你都能发现音乐中新的东

西。在评测过程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对各种音乐的欣赏能力,不断发现丰富的音乐内涵。

从低音上鉴别音箱的好坏

“多媒体”这个名词的出现使电脑在家庭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音乐、影视已经

不仅仅只局限于音响和家庭影院这些高成本的电器产品上,一块好声卡再加上一套出色的

音箱也可以为您提供十分出色的效果。人们在声音的辨别上,肯定没有像辨别图像那样细

致,也不会像感觉速度那样敏感,所以在挑选音箱的时候往往只是凭借媒体的宣传和主观

的印象。目前市场上音箱的品牌各种各样,尤其是杂牌产品非常多,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

各种音箱,就算用户不在乎音箱的效果,那起码也应该挑个质量好的吧。笔者教您如何通

过音箱的低音效果来鉴别一款音箱的好坏。

大家都知道,目前音箱的声音都是由高音和低音组成的。很多品牌都标榜自己产品

的低音效果震撼,那么我们该怎么来辨别它的好坏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音箱的工作原

理。音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设备,这个工作过程可以实现声音的

再还原。早期的音箱采用的都是单个的扬声器,所以声音的表现上效果一般,随着技术的

发展,像现在市场上的2.1、5.1音箱将频带分成高、低两部分,经过分频器分别送出,高

音由高音扬声器来还原,而低音用低音扬声器还原,这样在音效的表现上就非常出色了。

我们今天介绍的重点低音扬声器被装到一个体积有限的箱子里,这样箱体内部空气在扬声

器工作时就会对其产生作用,使扬声器的低频率下限升高,然后再利用一个经过特殊设计

的长圆管将内部的声音反相后重新送到箱子外的倒相式音箱,倒相出来的声音专门弥补扬

声器下限的不足,因此声音还可以再向下延伸。

现在的音箱市场比较知名的品牌有很多,像采用木质箱体的轻骑兵、品质优秀的创

新等等。创新的产品是大家公认的好东西,不过在价钱方面有些偏高。我们不可否认的是

低音音箱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音箱的频率响应范围以及声音效果的优劣。影响其性能的因素

有很多,首先是输出功率,按照管理,功率越高当然效果也会越好,音箱也不一样。好的

低音炮放大器额定输出功率是18W(ATf0=100Hz,THD=10%),低音炮放大器频率响

应范围是20Hz—120Hz,系统频率响应范围为100Hz—16KHz。从指标上来看,这类产

品的表现就很出色,如此大功率输出确保了音质的清晰明亮,低音效果震撼无比,可以为

您带来出色的声音表现效果。而且大输出功率还可以带来声音的失真小,灵敏度高等优点。

箱体的用料对低音音箱的效果也起到很大的影响。现在音箱所用的材料主要分为塑料和木

制两种,材料厚度及质量与音箱成本有直接关系,同时还影响音箱的性能。音箱外壳的材

料密度越大,发出声音时箱体所产生的振动就越小,特别是带大功率放大器的有源音箱更

是如此,而板材厚度一定程度上是实现超低音效果的有力保障,因此,塑料音箱的低音效

果不敢恭维。木质箱体设计在音质的表现非常出色。另外用户还应该注意高音和低音在输

出的比例上是否合理,这也关系到声音表现上的效果。而且音箱箱体的密闭性也比较重要,

因为音箱的密闭性越好,输出音质就越好。

因此,在购买音箱的时候,选择一个质量出色的低音音箱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用

于音乐和视频的用户更是不能马虎。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我想您应该对如何挑选低音音

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面对目前市场上大量品牌的产品,我建议您还是挑选那些比较知

名的品牌,而且从售后服务方面的考虑,谁也不敢保证产品买回来永远不会坏吧!

音响鉴定好坏的十大要素

音响第一要: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

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

看、时不时髦。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

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一

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

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

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

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

实列来说明。当您提到布料时,您会说:这块料子的质很好。当您在吃牛排时,您会说:

这块牛排的肉质很好。当您在称赞一个小孩时,会说:这个孩子的资质很好。所以,当您

在听一件音响器材或一件乐器时,您也会说:它的音质很美。从以上这些例子,您可以很

清楚的知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音质高贵、很好、很美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

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我可以说音质是音响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将它摆在

第一要。

音响第二要: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说法,这就是指小提琴

的音色而言。声音就像光线一样,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

听到的。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太软或太硬当然都不是很好。有

时,音色也可以用「高贵」、「美」等字眼来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过,就像布

料一般,布质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却是指它的颜色,这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线。在音响器

材评论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颜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黄、有些偏白、

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说它是带点忧懋的蓝。总之,音响器材就如乐器一般,几乎脱离不了

愈贵音色愈美的事实。一把二百万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着金黄色的光泽;而一

把五千台币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画。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是,「美」仍然

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共识」,您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样的您不能说一

件冷蓝音色的器材是美。这就是我们对音色之美的共识。

音响第三要: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这个项目很容易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文字传达上的误解。怎么说呢?大家都会说:

这对喇叭的高音太强、低音太少。这就是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分布。问题出于如果把从

20Hz到20KHz的频宽只以三段来分的话,那必然会产生「不够精确」的混淆。到底您的

低音是指那里呢?多低呢?为了让形容的文字更精确,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频宽加以

细分。照美国TAS与Stereophile的分法很简单,他们把高、中、低每段再细分三小段,

也就是变成「较低的中频、中频、较高的中频」分法。这种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

当规律化。不过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产生了一些翻译上的小问题,如「较低的中频」我们称

作「中低频」还是「低中频」?那么较高的低频呢?「高低频」吗?对于中国人而言,老

外这种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参考乐器的频宽,以及管弦乐团对声音的称呼,

将20Hz-20KHz的频率分为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等七段。

这七段的名词符合一般中国人的习惯称呼,而且易记,不会混淆。

极低频

从20Hz-40Hz这个八度我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

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

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

器刻意安排,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有些人误认一件事情,说虽然乐

器的基音没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乐器的基音

就是该音最低的音,音只会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会有往下的

音。这就像您将一根弦绷紧,弦的全长振动频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

一、五分之一…等弦长的振动就是泛音。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换句话说,

小提琴与长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低频

从40Hz-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

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这个频段就是

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因为它听起来

实在已经很低了。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

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

中低频

从80Hz-160Hz之间,我称为中低频。这个频段是台湾音响迷最头痛的一段,因为它

是造成耳朵轰轰然的元凶。为什么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呢?这与小房间的长、宽、高

尺寸有关。大部份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费尽心力吸收这个频段,使耳朵不致于

轰轰然。可惜,当您耳朵听起来不致轰轰然时,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随着中

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而使得声音变瘦,缺乏丰润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只因峰

值消失而认为这种情形是对的。这就是许多人家里声音不够丰润的原因之一。这个频段中

的乐器包括了刚才低频段中所提及的乐器。对了,定音鼓与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中频

从160Hz-1280Hz横跨三个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间的频率我称为中频。

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读者们对乐器音域

的最大误解也发生在此处。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这个频段,但一般人却误以为它很

高;不要以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频的上限而已。从上面

的描述中,您一定也了解这段中频在音响上是多么重要了。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

现马上变瘦了。有时,这种瘦很容易被解释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响迷都处

于中频凹陷的情况而不自知。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从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来分析。

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大多在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说,2500Hz以上由高

音单体负责,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单体负责。这 2500Hz约莫是1280Hz的二倍,也就

是说,为了怕中低音单体在中频极限处生太大的分频点失真,设计师们统统把分频点提高

到中频上限的二倍处,如此一来,最完美的中频就可以由中低音单体发出。如果这种说法

无误,高音单体做什么用呢?如果您曾经将耳朵贴近高音单体,您就听到一片「嘶嘶」的

声,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没有高音单体发出嘶嘶的音,单用一个中低音单体来唱

音乐,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当然,如果是三音路设计的喇叭,这段中频绝大部份会被包

含在中音单体中。 中高频

从1280Hz-2560Hz称为中高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小提琴约有四分之一的较

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较低音域、钹、

三角铁等。请注意,小喇叭并不在此频段域中。其实中高频很容易辨认,只要弦乐群的高

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频。这个频段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高频,因此请您特别留意。

高频

从2560Hz-5120Hz这段频域,我称之为高频。这段频域对于乐器演奏而言,已经是

很少有机会涉入了。因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钢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余乐器大多

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中。从喇叭的分频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到这段频域全部都出现在高音

单体中。如我前面所言,当您将耳朵靠近高音单体时,您所听到的不是乐器的声音,而是

一片嘶嘶声。从高音单体的表现中,可以再度证明高音单体几乎很少发出乐器或人声的基

音,它只是发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极高频

从5120Hz-20000Hz这么宽的频段,我称之为极高频。各位可以从高频就已经很少

有乐器出现的事实中,了解到极高频所容纳的尽是乐器与人声的泛音。一般乐器的泛音大

多是愈高处能量愈小,换句话说,高音单体要制造得很敏锐,能够清楚的再生非常细微的

音。从这里,发生了一件困扰喇叭单体制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两全其美?什么是「两

全」?您有没有想过,假若一个高音单体为了清楚再生所有细微的泛音,不顾一切的设计

成很小的电流就能推动振膜,那么同样由这个高音单体所负责的大能量高频与中频极可能

就会时常处于失真的状态,因为这二个频段的能量要比极高频大太多了。这也是目前市面

上许多喇叭极高频很清楚,却容易流于刺耳的原因之一。您还记不记得以前的Spentdor

SP-1喇叭?它是三音路设计,那三音路呢?中低音单体、高音单体、超高音单体三路。那

个超高音单体负责13000Hz以上的频率。我记得当时有许多人都「不解」,为什么SP-1

有超高音单体,而声音却是那么的柔呢?应该要很锐利才对呀!现在我想您该了解了吧!

SP-1设计着眼点在于使高音单体不会失真,而又能再生极高频。这就是SP-1听起来很舒

服,具有音乐性的原因之一。了解了高、中、低频段的分段法之后,我们接着要讨论量感

之外的「控制力」。量感当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们说的:高音比较多、低音比较少等。

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对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频松散,有些则具有弹性。

我们会说后者有低频的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够抓得住高频,让它不会飙得耳朵难受,我们

说它高频控制力佳。请注意,各频段量感的多寡并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坏,器材之间量感

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坏就可以说是器材本身的优、劣。

音响第四要:音场表现

「音场」到底是什么?在美国,「Sound Field」与「Sound Stage」是二个名词。「Sound

Field」泛指整个声音充塞的空间;「Sound Stage」特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包括宽、深、

高、低)。在台湾,我们所谓的「音场」其实是指「Sound Stage」而言,因为无论是「声

音的舞台」或「音台」都无法让人望文生义。至于「Sound Field」,我们早已用另外一个

名词代替,那就是「空间感」。因此,当我们提到「音场的形状」时,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

生的乐团排列形状。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间声波反射条

件的影响,有些音场是内凹形的、有些是宽度大于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于宽度的。有些

音场形状就是四四方方,没有内凹的。这种声音舞台不同形状的再生,我称为音场的形状。

最好的音场形状当然要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在此我要提出一个值得注意之处:现场演奏

时的录音,其乐团的排列是宽度大于深度的;但在录音室中,往往为了音响效果,乐团的

排列方式会改变,通常纵深会拉长,尤其是打击乐器会放得更远一些。如此一来,就不是

我们在音乐厅中所见到的排列。,挑剔的读者以及评论员们不可不察。

音场位置

除了「形状」之外,音场还有「位置」的问题。这里面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

有些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向聆听者逼近;有些则后退。有些音场听起来会觉得浮在半空中;

有些则又像坐在音乐厅的二楼看舞台一般。会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摆位与

频率响应的均匀与否皆为重大影响因素。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如何呢?低音提琴、大

提琴的声音应从较低的地方出来,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如果录音时乐团

有前低后高的排列时,音场内也要有前低后高的模样出现。像铜管就极有可能位置较高。

至于整个音场的高度?常您坐着时两眼平视的高度应该是音场的略低高度。换句话说,小

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应在视线下。铜管至少要与小提琴等高或更高。

至于音场的前、后位置应该在那里?应该在「喇叭前沿一线」开始往后延伸。当然,这种

最理想的音场位置不容易求得,因为它与聆听软体也有极大的关系。通常,从喇叭后沿一

线往后延伸比较容易求得,不过,不能「后缩」得太多。

音场的宽度

常常听到发烧友夸口:「我的音场不只超出喇叭、宽抵二侧墙,甚至破墙而出。」这句

话在外行人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我听来,则仅是有点夸张而已。我想许多音响迷都

有这种经验,不必我再多费唇舌。一般而言,音场的宽度可以宽抵侧墙。至于破墙而出,

那恐怕就要靠一点想像力了。至少,以我而言,我要「用眼睛能够看得到」音场在那里才

算数,墙外的东西我看不到,我不能肯定它在那里。所以,我的音场宽度其实在只在我的

墙壁之内而已。

音场的深度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深度感」,现在我把它归于音场的深度。为什么不像以前一样,

将它与层次感、定位感并列呢?因为层次与定位谈的不是音场,而深度感却仍属音场的范

围之中,所以,我将它改成「音场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称之。与「音场的宽度」一

样,许多人会说他家音场深度早已破墙而出,深到对街。这当然也仅是满足自己的形容词

而己。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中最前一线乐器与最后一线乐器的距离。换句话说,

它极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定音鼓之间的距离。「宽到隔邻、深过对街」这应该是包含在

后面说的「空间感」中。有些器材或环境由于中低频或低频过多,因此大鼓与定音鼓的位

置会前冲,此时,音场的深度当然很差。另有一例,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结果被误以

为音场的深度很好,那是错误的。我相信,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

距离」这句话就不会错了。

音响第五要: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所谓声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与一公斤铁块一般,铁块的密度当然要大得多。因此

虽然二者重量相同,不过铁块给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声音密度大听起来是什么感受

呢?弦乐有黏滞感、管乐厚而饱满、打击乐器敲起来都会有空气振动的感觉。所有的乐器

与人声都应具有重量感。不过,大部份的音响迷都得不到很好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这种

感觉我推测与供电的充足及中频段、低频段的饱满有关。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好有什么好

处呢?让乐器与人声听起来更稳更扎实更像真的。

音响第六要:透明感

透明感几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名词。有些器材听起来澄澈无比,有些则像

蒙上一层雾般,只要是有换机经验的人一定就有这种感觉。透明感是「音响二十要」中很

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透明感不佳的话,连带也会影响对其余各项的判定。最好的透

明感是柔和的,听起来耳朵不会疲劳;较差的透明感像是伤眼的阳光,虽然看得清楚,但

很伤神。大部份的音响器材无法达到既清楚又柔和的透明程度,而只能单单表现清楚而已。

如果能够达到「清楚又柔和」,那么该件器材的价值恐怕也不低了。

音响第七要:层次感

层次感很容易了解,它是指乐器由前往后一排排的间隔能否清楚再生。以电视而言,

深灰与黑能够分辨出来的话就是有层次感。音响亦然,乐团的排列不会混在一起就是有好

的层次感。更甚者,我们要听到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空间,这样才会有最好的层次感。

音响第八要:定位感

顾名思义,定位感就是将位置「定在那里」。聚焦不准定位感就差,结像力不佳定位感

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会导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间中直接音与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一

般指高频反射太强)也会导至定位不准。举一个例子:夏天很热时,柏油路上会冒气。此

时如果您走在路上,就会觉得物体的影像会飘。这就像我们音场内乐器定位会飘移的情形。

如果您有散光而忘了戴眼镜,那也是定位感不好的具体表现。总之,定位感不佳可能由许

多原因造成,我们不管它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要求的是乐器或人声要浮凸而清楚的「定」

在那里,不该动的时候就不要动,不该乱的时候就不能乱。

音响第九要:活生感

所谓活生感可以说是暂态反应、速度感、强弱对比的另一面。它让您听起音乐来很活

泼,不会死气沈沈的。这是音乐好听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好像一个卓越的指挥家能把

音乐指挥得充满生气;而蹩脚的指挥往往将音乐弄得死气沈沈的。这就是音乐的活生感。

音响第十要:结像力与形体感

顾名思义,结像力就是将虚无飘渺的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让

人声或乐器的形体展现出立体感的能力。在以前,我把它归入「形体感」中。后来我仔细

思考过,认为用结像力能包容更完整的意思,所以现在将之改为结像力与形体感。结像力

好的音响器材会让音像更浮凸,更具有立体感。也就是我常说的音像轮廓的阴影更清楚。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归属原作者——珠海GUS二手音响回收公司

()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