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腾虹玉)
主板名词解释:
1。主板结构
主板结构分为AT、Baby-AT、ATX、Micro ATX、LPX、NLX、Flex ATX、EATX、WATX
以及BTX等结构。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主板结构,现在已经淘汰;而LPX、
NLX、Flex ATX则是ATX的变种,多见于国外的品牌机,国内尚不多见;EATX和WATX
则多用于服务器/工作站主板;ATX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主板结构,扩展 插槽较多,PCI
插槽数量在4-6个,大多数主板都采用此结构;Micro ATX又称Mini ATX,是ATX结构的
简化版,就是常说的“小板”,扩展插槽较少,PCI插槽数量在3个或3个以下,多用于品牌
机并配备小型机箱;而BTX则是英特尔制 定的最新一代主板结构。
2。北桥芯片
一般来说,芯片组的名称就是以北桥芯片的名称来命名的,例如英特尔 845E芯片组的北桥
芯片是82845E,875P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82875P等等。北桥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
制内存、AGP、PCI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系统的前端总线频
率、内存的类型(SDRAM,DDR SDRAM以及RDRAM等等)和最大容量、ISA/PCI/AGP
插槽、ECC纠错等支持,整合型芯片组的北桥芯片还集成了显示核心。因为北桥芯片的数
据处理量非常大,发热量也越 来越大,所以现在的北桥芯片都覆盖着散热片用来加强北桥
芯片的散热,有些主板的北桥芯片还会配合风扇进行散热。因为北桥芯片的主要功能是控制
内存,而内存标准与处理器一样变化比较频繁,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北桥芯片是肯定不同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采用的内存技术就完全不一样,而是不同的芯片组北桥芯片间肯定在一些
地方有差别。
由于已经发布的AMD K8核心的CPU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在了CPU内部,于是支持K8芯片
组的北桥芯片变得简化多了,甚至还能采用单芯片芯片组结构。这也许将是一种大趋势,北
桥芯片的功能会逐渐单一化,为了简化主板结构、提高主板的集成度,也许以后主流的芯片
组很有可能变成南北桥合一的单芯片形式(事实上SIS老早就发布了不 少单芯片芯片组)。
3。南桥芯片
南桥芯片(South Bridge)是主板芯片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主板上离CPU插槽较远
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这种布局是考虑到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 理器远一点
有利于布线。相对于北桥芯片来说,其数据处理量并不算大,所以南桥芯片一般都没有覆盖
散热片。南桥芯片不与处理器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不同厂商各种芯片组有所不
同,例如英特尔的英特尔Hub Architecture以及SIS的Multi-Threaded“妙渠”)与北桥芯片相
连。南桥芯片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PCI总线、USB、LAN、ATA、SATA、音频控
制器、键盘控制 器、实时时钟控制器、高级电源管理等,这些技术一般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可能南桥芯片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北桥芯片。所以现在主板芯片组中 北
桥芯片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南桥芯片。例如早期英特尔不同架构的芯片组Socket 7的430TX
和Slot 1的440LX其南桥芯片都采用82317AB,而近两年的芯片组845E/845G/845GE/845PE
等配置都采用ICH4南桥芯片,但也能搭配 ICH2南桥芯片。南桥芯片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集
成更多的功能,例如网卡、RAID、IEEE 1394、甚至WI-FI无线网络等等。
4。双通道
双通道内存技术是解决CPU总线带宽与内存带宽的矛盾的低价、高性能的方案。现在CPU
的FSB(前端总线频 率)越来越高,英特尔 Pentium 4比AMD Athlon XP对内存带宽具有
高得多的需求。英特尔 Pentium 4处理器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采用QDR(Quad Data Rate,
四次数据传输)技术,其FSB是外频的4倍。英特尔 Pentium 4的FSB分别是400、533、
800MHz,总线带宽分别是3.2GB/sec,4.2GB/sec和6.4GB/sec,而DDR 266/DDR 333/DDR 400
所能提供的内存带宽分别是2.1GB/sec,2.7GB/sec和3.2GB/sec。在单通道内存模式下,DDR
内存无法提供CPU所需要的数据带宽从而成为系统的性能瓶颈。而在双通道内存模式下,
双通道DDR 266、DDR 333、DDR 400所能提供的内存带宽分别是4.2GB/sec,5.4GB/sec
和6.4GB/sec,在这里可以看到,双通道DDR 400内存刚好可以满足800MHz FSB Pentium 4
处理器的带宽需求。普通的单通道内存系统具有一个64位的内存控制器,而双通道内存系
统则有2个64位的内存控制器,在双通道模式下具有128bit的内存位宽,从而在理论上把
内存带宽提高一倍。AMD的64位CPU,由于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因此是否支持内存双通
道看CPU就可以。目前AMD的台式机CPU,只有939接口的才支持内存双通道,754接
口的不支持内存双通道。除了AMD的64位CPU,其他计算机是否可以支持内存双通道主
要取决于主板芯片组。
5。IO控制芯片
I/O控制芯片(输入/输出控制芯片)提供了对并串口、PS2口、USB口,以及CPU风扇等的管
理与支持。常见的I/O控制芯片有华邦电子(WINBOND)的W83627HF、W83627THF系列等。
此外,W83627THF内部硬件监控的功能也同时大幅提升,除可监控PC系统及其微处理器
的温度、电压和风扇外,在风扇转速的控制上,更提供了线性转速控制以及智能型自动控转
系统,相较于一般的控制方式,此系统能使主板完全线性地控制风扇转速,以及选择让风扇
是以恒温或是定速的状态运转。这两项新加入的功能,不仅能让使用者更简易地控制风扇,
并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还能将风扇运转所造成的噪音减至最低。
6。Bios
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缩写。指集成在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其中保存了微机系统
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开机自检程序等。目前市场上主要的BIOS有AMI BIOS和
Award BIOS以及Phoenix BIOS,其中,Award和Phoenix已经合并,二者的技术也互有融合。
它负责启动电脑,具体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用于电脑刚接通电源时对硬件部分的检测,
也叫做加电自检(Power On Self Test,简称POST),功能是检查电脑是否良好,通常完整的
POST自检将包括对CPU,640K基本内存,1M以上的扩展内存,ROM,主板,CMOS存储
器,串并口,显示卡,软硬盘子系统及键盘进行测试,一旦在自检中发现问题,系统将给出
提示信息或鸣笛警告。自检中如发现有错误,将按两种情况处理:对于严重故障(致命性故
障)则停机,此时由于各种初始化操作还没完成,不能给出任何提示或信号;对于非严重故
障则给出提示或声音报警信号,等待用户处理。第二个部分是初始化,包括创建中断向量、
设置寄存器、对一些外部设备进行初始化和检测等,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BIOS设置,主
要是对硬件设置的一些参数,当电脑启动时会读取这些参数,并和实际硬件设置进行比较,
如果不符合,会影响系统的启动。最后一个部分是引导程序,功能是引导DOS或其他操作系
统。BIOS先从软盘或硬盘的开始扇区读取引导记录,如果没有找到,则会在显示器上显示
没有引导设备,如果找到引导记录会把电脑的控制权转给引导记录,由引导记录把操作系统
装入电脑,在电脑启动成功后,BIOS的这部分任务就完成了。
7。Raid
RAID,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RAID就是一种
由多块硬盘构成的冗余阵列。虽然RAID包含多块硬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
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NRAID,JBOD,RAID0,RAID1,
RAID0+1,RAID3,RAID5等。目前经常使用的是RAID5和RAID(0+1)。
JBOD
JBOD代表Just a Bunch of Drives,磁盘控制器把每个物理磁盘看作独立的磁盘,因此每个磁
盘都是独立的逻辑盘。JBOD也不提供数据冗余。要求至少一个磁盘。
RAID 0
RAID 0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整个逻辑盘的数据是被分条(stripped)分布在多
个物理磁盘上,可以并行读/写,提供最快的速度,但没有冗余能力。要求至少两个磁盘。
我们通过RAID 0可以获得更大的单个逻辑盘的容量,且通过对多个磁盘的同时读取获得更
高的存取速度。RAID 0首先考虑的是磁盘的速度和容量,忽略了安全,只要其中一个磁盘
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阵列的数据都会不保了。
RAID 1
RAID 1,又称镜像方式,也就是数据的冗余。在整个镜像过程中,只有一半的磁盘容量是
有效的(另一半磁盘容量用来存放同样的数据)。同RAID 0相比,RAID 1首先考虑的是安全
性,容量减半、速度不变。
RAID 0+1
为了达到既高速又安全,出现了RAID 10(或者叫RAID 0+1),可以把RAID 10简单地理解
成由多个磁盘组成的RAID 0阵列再进行镜像。
RAID 3
0快。如果数据盘(物理)损坏,只要将坏硬盘换掉,RAID控制系统则会根据存放数据的原
理和RAID 0、RAID 1不同。RAID 3是以一个硬盘来存放数据的奇偶校验位,数据则分段存
储于其余硬盘中。它象RAID 0一样以并行的方式来存放数,但速度没有RAID校验盘的数据
校验位在新盘中重建坏盘上的数据。利用单独的校验盘来保护数据虽然没有镜像的安全性
高,但是硬盘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n-1。但缺点是作为存放校验位的硬盘,工作负
荷会很大,因为每次写操作,都会把生成的校验信息写入该磁盘,而其它磁盘的负荷相对较
小,这会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RAID 5
在RAID 3的基础上,RAID 5进行了一些改进,当向阵列中的磁盘写数据,奇偶校验数据均
匀存放在阵列中的各个盘上,允许单个磁盘出错。RAID 5也是以数据的校验位来保证数据
的安全,但它不是以单独硬盘来存放数据的校验位,而是将数据段的校验位交互存放于各个
硬盘上。这样,任何一个硬盘损坏,都可以根据其它硬盘上的校验位来重建损坏的数据。硬
盘的利用率也是n-1。
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腾虹玉)
主板名词解释:
1。主板结构
主板结构分为AT、Baby-AT、ATX、Micro ATX、LPX、NLX、Flex ATX、EATX、WATX
以及BTX等结构。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主板结构,现在已经淘汰;而LPX、
NLX、Flex ATX则是ATX的变种,多见于国外的品牌机,国内尚不多见;EATX和WATX
则多用于服务器/工作站主板;ATX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主板结构,扩展 插槽较多,PCI
插槽数量在4-6个,大多数主板都采用此结构;Micro ATX又称Mini ATX,是ATX结构的
简化版,就是常说的“小板”,扩展插槽较少,PCI插槽数量在3个或3个以下,多用于品牌
机并配备小型机箱;而BTX则是英特尔制 定的最新一代主板结构。
2。北桥芯片
一般来说,芯片组的名称就是以北桥芯片的名称来命名的,例如英特尔 845E芯片组的北桥
芯片是82845E,875P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82875P等等。北桥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
制内存、AGP、PCI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系统的前端总线频
率、内存的类型(SDRAM,DDR SDRAM以及RDRAM等等)和最大容量、ISA/PCI/AGP
插槽、ECC纠错等支持,整合型芯片组的北桥芯片还集成了显示核心。因为北桥芯片的数
据处理量非常大,发热量也越 来越大,所以现在的北桥芯片都覆盖着散热片用来加强北桥
芯片的散热,有些主板的北桥芯片还会配合风扇进行散热。因为北桥芯片的主要功能是控制
内存,而内存标准与处理器一样变化比较频繁,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北桥芯片是肯定不同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采用的内存技术就完全不一样,而是不同的芯片组北桥芯片间肯定在一些
地方有差别。
由于已经发布的AMD K8核心的CPU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在了CPU内部,于是支持K8芯片
组的北桥芯片变得简化多了,甚至还能采用单芯片芯片组结构。这也许将是一种大趋势,北
桥芯片的功能会逐渐单一化,为了简化主板结构、提高主板的集成度,也许以后主流的芯片
组很有可能变成南北桥合一的单芯片形式(事实上SIS老早就发布了不 少单芯片芯片组)。
3。南桥芯片
南桥芯片(South Bridge)是主板芯片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主板上离CPU插槽较远
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这种布局是考虑到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 理器远一点
有利于布线。相对于北桥芯片来说,其数据处理量并不算大,所以南桥芯片一般都没有覆盖
散热片。南桥芯片不与处理器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不同厂商各种芯片组有所不
同,例如英特尔的英特尔Hub Architecture以及SIS的Multi-Threaded“妙渠”)与北桥芯片相
连。南桥芯片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PCI总线、USB、LAN、ATA、SATA、音频控
制器、键盘控制 器、实时时钟控制器、高级电源管理等,这些技术一般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可能南桥芯片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北桥芯片。所以现在主板芯片组中 北
桥芯片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南桥芯片。例如早期英特尔不同架构的芯片组Socket 7的430TX
和Slot 1的440LX其南桥芯片都采用82317AB,而近两年的芯片组845E/845G/845GE/845PE
等配置都采用ICH4南桥芯片,但也能搭配 ICH2南桥芯片。南桥芯片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集
成更多的功能,例如网卡、RAID、IEEE 1394、甚至WI-FI无线网络等等。
4。双通道
双通道内存技术是解决CPU总线带宽与内存带宽的矛盾的低价、高性能的方案。现在CPU
的FSB(前端总线频 率)越来越高,英特尔 Pentium 4比AMD Athlon XP对内存带宽具有
高得多的需求。英特尔 Pentium 4处理器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采用QDR(Quad Data Rate,
四次数据传输)技术,其FSB是外频的4倍。英特尔 Pentium 4的FSB分别是400、533、
800MHz,总线带宽分别是3.2GB/sec,4.2GB/sec和6.4GB/sec,而DDR 266/DDR 333/DDR 400
所能提供的内存带宽分别是2.1GB/sec,2.7GB/sec和3.2GB/sec。在单通道内存模式下,DDR
内存无法提供CPU所需要的数据带宽从而成为系统的性能瓶颈。而在双通道内存模式下,
双通道DDR 266、DDR 333、DDR 400所能提供的内存带宽分别是4.2GB/sec,5.4GB/sec
和6.4GB/sec,在这里可以看到,双通道DDR 400内存刚好可以满足800MHz FSB Pentium 4
处理器的带宽需求。普通的单通道内存系统具有一个64位的内存控制器,而双通道内存系
统则有2个64位的内存控制器,在双通道模式下具有128bit的内存位宽,从而在理论上把
内存带宽提高一倍。AMD的64位CPU,由于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因此是否支持内存双通
道看CPU就可以。目前AMD的台式机CPU,只有939接口的才支持内存双通道,754接
口的不支持内存双通道。除了AMD的64位CPU,其他计算机是否可以支持内存双通道主
要取决于主板芯片组。
5。IO控制芯片
I/O控制芯片(输入/输出控制芯片)提供了对并串口、PS2口、USB口,以及CPU风扇等的管
理与支持。常见的I/O控制芯片有华邦电子(WINBOND)的W83627HF、W83627THF系列等。
此外,W83627THF内部硬件监控的功能也同时大幅提升,除可监控PC系统及其微处理器
的温度、电压和风扇外,在风扇转速的控制上,更提供了线性转速控制以及智能型自动控转
系统,相较于一般的控制方式,此系统能使主板完全线性地控制风扇转速,以及选择让风扇
是以恒温或是定速的状态运转。这两项新加入的功能,不仅能让使用者更简易地控制风扇,
并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还能将风扇运转所造成的噪音减至最低。
6。Bios
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缩写。指集成在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其中保存了微机系统
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开机自检程序等。目前市场上主要的BIOS有AMI BIOS和
Award BIOS以及Phoenix BIOS,其中,Award和Phoenix已经合并,二者的技术也互有融合。
它负责启动电脑,具体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用于电脑刚接通电源时对硬件部分的检测,
也叫做加电自检(Power On Self Test,简称POST),功能是检查电脑是否良好,通常完整的
POST自检将包括对CPU,640K基本内存,1M以上的扩展内存,ROM,主板,CMOS存储
器,串并口,显示卡,软硬盘子系统及键盘进行测试,一旦在自检中发现问题,系统将给出
提示信息或鸣笛警告。自检中如发现有错误,将按两种情况处理:对于严重故障(致命性故
障)则停机,此时由于各种初始化操作还没完成,不能给出任何提示或信号;对于非严重故
障则给出提示或声音报警信号,等待用户处理。第二个部分是初始化,包括创建中断向量、
设置寄存器、对一些外部设备进行初始化和检测等,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BIOS设置,主
要是对硬件设置的一些参数,当电脑启动时会读取这些参数,并和实际硬件设置进行比较,
如果不符合,会影响系统的启动。最后一个部分是引导程序,功能是引导DOS或其他操作系
统。BIOS先从软盘或硬盘的开始扇区读取引导记录,如果没有找到,则会在显示器上显示
没有引导设备,如果找到引导记录会把电脑的控制权转给引导记录,由引导记录把操作系统
装入电脑,在电脑启动成功后,BIOS的这部分任务就完成了。
7。Raid
RAID,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RAID就是一种
由多块硬盘构成的冗余阵列。虽然RAID包含多块硬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
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NRAID,JBOD,RAID0,RAID1,
RAID0+1,RAID3,RAID5等。目前经常使用的是RAID5和RAID(0+1)。
JBOD
JBOD代表Just a Bunch of Drives,磁盘控制器把每个物理磁盘看作独立的磁盘,因此每个磁
盘都是独立的逻辑盘。JBOD也不提供数据冗余。要求至少一个磁盘。
RAID 0
RAID 0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整个逻辑盘的数据是被分条(stripped)分布在多
个物理磁盘上,可以并行读/写,提供最快的速度,但没有冗余能力。要求至少两个磁盘。
我们通过RAID 0可以获得更大的单个逻辑盘的容量,且通过对多个磁盘的同时读取获得更
高的存取速度。RAID 0首先考虑的是磁盘的速度和容量,忽略了安全,只要其中一个磁盘
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阵列的数据都会不保了。
RAID 1
RAID 1,又称镜像方式,也就是数据的冗余。在整个镜像过程中,只有一半的磁盘容量是
有效的(另一半磁盘容量用来存放同样的数据)。同RAID 0相比,RAID 1首先考虑的是安全
性,容量减半、速度不变。
RAID 0+1
为了达到既高速又安全,出现了RAID 10(或者叫RAID 0+1),可以把RAID 10简单地理解
成由多个磁盘组成的RAID 0阵列再进行镜像。
RAID 3
0快。如果数据盘(物理)损坏,只要将坏硬盘换掉,RAID控制系统则会根据存放数据的原
理和RAID 0、RAID 1不同。RAID 3是以一个硬盘来存放数据的奇偶校验位,数据则分段存
储于其余硬盘中。它象RAID 0一样以并行的方式来存放数,但速度没有RAID校验盘的数据
校验位在新盘中重建坏盘上的数据。利用单独的校验盘来保护数据虽然没有镜像的安全性
高,但是硬盘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n-1。但缺点是作为存放校验位的硬盘,工作负
荷会很大,因为每次写操作,都会把生成的校验信息写入该磁盘,而其它磁盘的负荷相对较
小,这会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RAID 5
在RAID 3的基础上,RAID 5进行了一些改进,当向阵列中的磁盘写数据,奇偶校验数据均
匀存放在阵列中的各个盘上,允许单个磁盘出错。RAID 5也是以数据的校验位来保证数据
的安全,但它不是以单独硬盘来存放数据的校验位,而是将数据段的校验位交互存放于各个
硬盘上。这样,任何一个硬盘损坏,都可以根据其它硬盘上的校验位来重建损坏的数据。硬
盘的利用率也是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