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耿向南)
四、名词解释
1、ERP系统:P34是一种管理思想、软件产品应用到企业的系统。
2、会计信息系统:P17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
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使用的
辅助信息的系统。
3、快速原型模型:P41经过对用户最初基本需求的估计,在限定的时间
内,用最经济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可实际运行的原型系统。用户在获得
运行系统的实际应用体验后,会修改其需求,然后修改原型系统,再重
新实现。原型化方法是增量开发模式,工作顺序呈现循环状态。
4、 科目汇总文件:P94 AIS账务处理子系统中将会计科目代码、类
型、余额、发生额、汇总数独立出来,存在同一个文件中,称
为“汇总文件”。系统在记账时,自动按凭证库文件中的科目自
动汇总到该文件中,财务分析、报表系统从中提取数据。
5、 基于计算机系统:是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本运行环境,由人、
信息技术设备、运行规程组成的,以信息为处理对象,进行信
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辅助组织进行各项决策的人机
结合的系统
6、 数据流程图(DFD):是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
7、 自动转账模块:P115 结合图3-15 自动转账模块可以自动生成期
末规律性凭证。它分成定义自动转账分录和生产转载凭证模
块。
8、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的另一个工具,主要
用来描述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详细逻辑内容、
外部实体和处理逻辑的某些数据特征。
9、 账套:P101 核算单位的一套独立完整的账簿体系称为账套。
10、结构化分析方法:P51 结构化分析方法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
言之间的描述方法,通过一套分层次的数据流程图,辅之以数据字典、
处理逻辑说明等工具来描述系统。
11、会计信息:P9 会计信息是反映组织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12、机制凭证:P116 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凭证。
13、静态屏幕审核法: 计算机自动依次将审核的凭证显示在屏幕上,审
核人员通过目测 的方式对已输入的凭证进行检查。
14、 临时凭证文件:临时凭证文件是临时存储未记账的所有凭
证,记录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的文件。
15、 总账系统初始设置工作:P99 在进行账务处理之前,首先要
根据本单位的业务属性进行具体设置,即将企业个性化特征
的信息保存在相应的数据文件中,这种设置工作称为初始设
置工作。
16、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为实现某
一目标而组成的具有一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7、 转账分录定义: p115 将科目文件和部门编码文件由财会人员
一一定义到自动转账 分录模块中,并存放在总动转
账分录模块文件中
18、 账务处理系统: p75也叫总长子系统,是通过采集数据、加工
和存储数据、报告财务信息,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核算和
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有效。
22、二次输入校验法:P108 二次输入校验法是将同一凭证输入两次,通过
计算机比较两次输入的凭证是否相同,从而检查输入错误的一种审
核方法。
23、系统的生命周期:P38 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
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24、信息系统:
是由信息基础设施为基本运行环境,由人、信息
技术设备、运行规程组成的,以信息为处理对象,进行信
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辅助组织进行各项决策的
人机结合的系统,即基于计算机的系统。
25、系统维护:P39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记录系统的
运行情况,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
量和经济效益。
26、自行开发会计软件策略:
自行组织开发会计软件策略是指企业自身组
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队伍,并完成从需求分析到程序设计等工作,
最终交付会计软件。
27、结构化设计: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模块化,是将一个系统分解
为若干个彼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具有一定联系的组成部
分,这些组成部分称为“模块”。
28、顺序编码:顺序编码是按编码对象顺序排列进行编号的一种方法。
29、账务处理:是指从价值管理的视角出发,主要运用货币形式的信息
计量,借助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对各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控
制,产生一系列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从而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
息使用者提供服务以创造价值。
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耿向南)
四、名词解释
1、ERP系统:P34是一种管理思想、软件产品应用到企业的系统。
2、会计信息系统:P17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
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使用的
辅助信息的系统。
3、快速原型模型:P41经过对用户最初基本需求的估计,在限定的时间
内,用最经济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可实际运行的原型系统。用户在获得
运行系统的实际应用体验后,会修改其需求,然后修改原型系统,再重
新实现。原型化方法是增量开发模式,工作顺序呈现循环状态。
4、 科目汇总文件:P94 AIS账务处理子系统中将会计科目代码、类
型、余额、发生额、汇总数独立出来,存在同一个文件中,称
为“汇总文件”。系统在记账时,自动按凭证库文件中的科目自
动汇总到该文件中,财务分析、报表系统从中提取数据。
5、 基于计算机系统:是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本运行环境,由人、
信息技术设备、运行规程组成的,以信息为处理对象,进行信
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辅助组织进行各项决策的人机
结合的系统
6、 数据流程图(DFD):是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
7、 自动转账模块:P115 结合图3-15 自动转账模块可以自动生成期
末规律性凭证。它分成定义自动转账分录和生产转载凭证模
块。
8、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的另一个工具,主要
用来描述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详细逻辑内容、
外部实体和处理逻辑的某些数据特征。
9、 账套:P101 核算单位的一套独立完整的账簿体系称为账套。
10、结构化分析方法:P51 结构化分析方法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
言之间的描述方法,通过一套分层次的数据流程图,辅之以数据字典、
处理逻辑说明等工具来描述系统。
11、会计信息:P9 会计信息是反映组织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12、机制凭证:P116 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凭证。
13、静态屏幕审核法: 计算机自动依次将审核的凭证显示在屏幕上,审
核人员通过目测 的方式对已输入的凭证进行检查。
14、 临时凭证文件:临时凭证文件是临时存储未记账的所有凭
证,记录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的文件。
15、 总账系统初始设置工作:P99 在进行账务处理之前,首先要
根据本单位的业务属性进行具体设置,即将企业个性化特征
的信息保存在相应的数据文件中,这种设置工作称为初始设
置工作。
16、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为实现某
一目标而组成的具有一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7、 转账分录定义: p115 将科目文件和部门编码文件由财会人员
一一定义到自动转账 分录模块中,并存放在总动转
账分录模块文件中
18、 账务处理系统: p75也叫总长子系统,是通过采集数据、加工
和存储数据、报告财务信息,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核算和
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有效。
22、二次输入校验法:P108 二次输入校验法是将同一凭证输入两次,通过
计算机比较两次输入的凭证是否相同,从而检查输入错误的一种审
核方法。
23、系统的生命周期:P38 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
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24、信息系统:
是由信息基础设施为基本运行环境,由人、信息
技术设备、运行规程组成的,以信息为处理对象,进行信
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辅助组织进行各项决策的
人机结合的系统,即基于计算机的系统。
25、系统维护:P39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记录系统的
运行情况,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
量和经济效益。
26、自行开发会计软件策略:
自行组织开发会计软件策略是指企业自身组
织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队伍,并完成从需求分析到程序设计等工作,
最终交付会计软件。
27、结构化设计: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模块化,是将一个系统分解
为若干个彼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具有一定联系的组成部
分,这些组成部分称为“模块”。
28、顺序编码:顺序编码是按编码对象顺序排列进行编号的一种方法。
29、账务处理:是指从价值管理的视角出发,主要运用货币形式的信息
计量,借助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对各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控
制,产生一系列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从而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
息使用者提供服务以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