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环境行为学

IT圈 admin 28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勇晶灵)

环境行为学的解释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

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环境行为学涉及到多门学科,涵盖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城市规划,

景观设计,人文地理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

人和环境交互作用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我们称之为环境行为。

1.1.2环境行为学与环境心理学

环境行为学也有称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比环境心理学的范围似乎要窄一些,它注重环境与

人的外显行为(overt action)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可以观察得见)因此其应用性更强。

环境行为学是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学,景观规划与设计等学科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

1913—1930年,华生(Watson,John Broadus,1878—1958),经典行为主义

1930年,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B.F. Skinner),操作行为主义

20世纪50年代,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米契尔(l,1930-)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心理学在早期即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50年代,有所谓的“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等带

有机械唯物论色彩的理论,偏于实验室研究.

在建筑与规划上也有“建筑决定论”,“规划决定论”。

环境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于70年代形成高潮。

1970年,建筑心理学国际研讨会(IAPC)

美国,国际心理学会成立环境心理学分部

英法德日的环境心理学发展

代表人物: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普洛尚斯基,城市规划师林奇

中国的环境心理学

1993年,建筑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

1996年,建筑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后改名为环境——行为研究学会(EBRA)

调查研究的方法

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观察法现场研究法语义区分法认知地图法

环境评价集结行为信息,运用心理学方法,描述环境场所及外部的因素和对行为的影响。

感觉

1.1 定义:

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2 感觉的特点:

A,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感觉诞生了,其他

心理现象就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B,感觉反应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C,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D,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1.3 感觉的分类:

A, 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种。这类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

或接近身体表面的地方。

B, 内部感觉,反映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发生的变化,这类感觉的感觉器位于各

有关组织的深处(如肌肉)或内部器官的表面(如胃壁、呼吸道)。这类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

和机体觉。

1.4 感觉刺激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家,赫布(D. O. Hebb)和贝克斯顿(W. H. Bexton)

1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婴儿实验

1.6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B, 联觉

a, 色彩的温度感

b, 色彩的距离感:具有前进性的色彩:明度高、彩度强、暖色调;具有后退性的色彩:

明度低、彩度弱、冷色调

c, 色彩的轻重感:明度和纯度高的显得轻——桃红、浅黄色;明度和纯度低的显得重

——黑,深褐色

d, 色彩的面积感

e, 色彩的动静感

2.1 定义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是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

2.2知觉与感觉的区别

A, 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什么,尝试

用词去标志它,因此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

B, 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

一种概括的过程。

C, 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

决定反映的结果,因而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可以说感

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2.3知觉的特征

A, 相对性B, 选择性C, 整体性D, 恒常性E, 组织性F,意义性

认知3.1 定义:

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

对作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3.2 认知心理学:

A, 皮亚杰,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B, 惠太海默,考夫卡,苛勒,格式塔心理学,

)1中央凹

A,中央凹形成的视野成圆锥状,水平和垂直视角均为2°左右;

B,当头部保持垂直或略微前倾时,中央凹视觉通常看着视平面以下10°左右的地方;

C,中央凹具有辨别物体精细形态的能力。

2)黄斑

黄斑是围绕中央凹的椭圆形黄色色素区域,水平视角12°~15°;

随同中央凹进行扫描,共同形成清晰的视野。

3) 周围视觉

A,周围视觉位于中央凹和黄斑周围;

B,近周围、远周围、边缘单眼视觉三部分;

C,边缘单眼视觉对运动的感觉相对加强;

1.2 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

1)听觉

2)嗅觉

3)触觉

4)动觉

5)温度和气流

格式塔的含义

格式塔(gestalt),意为完形;

解释:格式塔不是孤立不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

完整的特性,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素,同时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之内。

所有知觉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都具有格式塔的性质。

1.2.1图形与背景

1)基本概念

在一定的场内,我们并不是对其中所有对象都明显感知到,总是有选择地感知一定的对象,

有些凸显出来成为图形(figure),有些退居衬托地位成为背景(ground),俗称图底关系。

1.2.1图形与背景

2)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图形清晰明确,相对较强;背景模糊不定,相对较弱。当图形与背景相互围合且形状类似时,

图底关系可以互换。

3)图底关系在设计中的运用

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不仅符合视知觉需要,而且有助于突出景观和建筑的主体,观察

者能第一眼发现所要观察的对象,环境中某一形态的要素一旦被感知为图形,就会取得对背

景的支配地位,使整个形态构图形成对比,主次和等级。

1.2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1.2.1图形与背景

3)形成图形的主要条件

A小面积比大面积易成图形

B 单纯的几何形态易成图形

C 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易成图形

D 对称形态易形成图形

F 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成图形G 单个突出形态比凹入形态易成图形 H 动的形态比静的

更容易形成图形 I 整体性强的容易形成图形H 奇异或与众不同的形态易成为图形

1.2.1图底关系

5)以建筑为对象的图底关系分析

A 画框存在与否

将建筑空间从图底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主要涉及三个要素,图、底、画框。

就建筑而言,画框可理解为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界限。

B 图底关系清晰

空间为图,实体为底

阿道夫路斯,体积规划(ranmplan)

E 超越空间的图底关系

*戏仿

又称谐仿,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他作品进

行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

敬的目的。属二次创作的一种。戏仿的

对象通常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1.2.2群化原则

阿恩海姆,《视觉思维》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我们自然而然的进行观察时,知觉具有控制多个刺激,使它们形成有

机整体的倾向。

1)邻近原则

相互邻近的元素被感知为有内聚力的整体。

2)相似原则

彼此相似的元素易被感知为整体

3)连续原则

按一定规律连续排列的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

4)完形的倾向

一个有倾向于完成而尚未闭合的图形易被看做一个完整的图形。

两个条件:

A 不完整的视觉对象在完整时呈简单形状;

B 这一简单形状具有某种

合乎逻辑的连续性。

阿恩海姆,隧洞效应

1.2.3简化原则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感知对象的知觉组织所需要的信息量越少,该对象被感知到的

可能性就越大。而且,人们在对视觉刺激进行组织时,也喜欢采取尽量减少或简化的方式,

使之更加有序和易于理解

1)良好完形原则

视觉组织中,把对称、规则、简单形态的一组刺激视为一个整体。

2)简洁原则

知觉在组织空间位置相邻的视觉刺激时,具有使对象尽可能简单的倾向。

错觉

凡是根据感觉资料对环境中事实做失实的解释的,都可称之为错觉。

缪勒-莱伊尔错觉垂直线与水平线错觉对比错觉光渗错觉

环境知觉的理论——

Ⅱ生态知觉理论

2.1 理论来源

生态心理学,20世纪中后期

代表人物:Baker,J.吉布森

内容:

◎人类行为乃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

数:B=f(P,E)。行为的生态观(Ecological Theory)强调内外因的互动与平衡。

◎行为情绪理论(Behavior Setting Theory):所谓行为情境指的是引发行为的小生态系

统,不同的情境引发出不同的行为。人患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表示个体行为与环境配合不良,

是生态系统失衡(discordance)的结果。

◎生态知觉理论 (Ecological perception theory):强调人类的生存适应。

.2 基本观点

生命会自己找到出口

◎环境的提供(给养 affordance)

用它来描述一个行为者(一个人或者动物)和外界相互作用时的行为属性,更强调环境对

行为的影响。但是环境对行为者所造成的影响将因个人的特质、能力与知觉的不同而产生不

同程度的效应。

1)环境提供的是那些环境所呈现的东西、提供的信息以及它所邀请你做的事情,环境包

括媒体、物体、表面和布局、地点、其他人和动物等;

2)环境中的事物的意义和价值能够被直接感知,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3)给养和动物本身有关,给养只能用生态学来衡量,而不能用物理学来衡量;

4)环境提供的给养是不变的;

5)给养具有整体性,当人们看到物体时感知的是物体的给养而不是它们的尺寸大小;

6)给养是行为者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既不是主观性能也不是客观性能,或者两者都是,

给养贯穿于主客观的二分法中,是一种系统的观点。

◎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

感知觉是机体在环境中进化适应的

结果,集体的很多知觉反应技能是

遗传进化的结果。凭本能的直觉就

能发现与生存密切相关的“提供”。

2.3 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

本能的行为习性,源自本能的情感反应(愉悦和恐惧等)。物种对祖先经验的集体记忆,

通过DNA延续到今天的后代,成为一种生物自卫本能(Biophilia)。

◎愉悦

自然风光

场所精神

治疗性景观

◎信息控制

无论攫取食物还是躲避危险,都离不开对信息的控制—提高自己对外界信息的控制,预防

被控制,是提高自身在环境中的主动性,减少恐惧感的有效办法之一。

因此,人们最喜欢正面视野开阔,背后有安全庇护和坚实依靠的环境。

2.4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

◎外显功能与潜在功能。

一种环境特性形成,其中将发生的行为现象远比设计者的想象丰富。

◎怎么办?

A 合理规避不良潜在功能

抄近路

B 利用人对环境的偏好,厌恶等情感营造舒适,安全,奇幻等等环境

C 引导利用环境的潜在功能,兼做他用

D 无法避免的会被开发出来的潜在功能,使之合理化和规范化

Ⅲ 概率知觉理论(透镜论

1)基本观点

Brunswick

认为,环境提供给我们的感觉信息从来都不能准确的反映真实的环境特性,观察者通过

真实情境进行概率判断减少该情境中知觉的多义性。

个人在知觉中起着极其主动的作用。

◎为了应对环境中提供的感觉线索的不定性和不一致性,个人必须建立对环境加以

判断的全部有关的概率论点,这些论点是以大量环境场景的感觉线索取样得到的

◎由于个人所生活的时空的局限性,不可能对所有的环境取样,所以任何给定环境

的判断也不可能是绝对肯定的,仅仅是一种概率估计,个人可以通过环境中一系列探索行动

评价他们的效果,检验概率判断的准确性。

◎概率论与生态知觉理论不同,更注重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

如,视觉悬崖实验

2)概率论与空间设计

A 按不同环境的功能性质恰当地运用知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娱乐场所环境的线索复杂性(知觉的不确定性)

碰头的玻璃(知觉的不确定性)

交通环境适度充分的照明,醒目的标志、信号(知觉的确定性)

B 认识设计者的想法与使用者的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在设计中更贴切的了解满足使

用者的需要。

环境知觉理论总结

三个理论都是在现象学的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只是不同学派和不同的使用者从不同

的视角解释客观世界与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

对于同一环境,须根据项目的性质,决定需要侧重的方面,以使资金、资源发挥更多的

效益。

空间认知及其应用——

Ⅰ认知地图理论

人们多少了解所在地方的空间知识,并能识别和辨认环境,这样他不仅能去他想去的地方而

且还能为他人指路。

环境在人心理上的表达能力,以及记忆能重现环境的形象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技能。

1.空间认知的性质

空间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

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Downs和Stea,1973)。

环境知觉 获取信息 弄清事物间联系 达到空间认知

(2)研究的三个根源城市规划

地理学

心理学

这种多学科介入的性质使得不同专业的学者们互相激励,并产生了特殊的效果,认知地

图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

认知地图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Talman)

白鼠迷宫实验

“认知地图”:环境观察者对环境的认知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所有选择点建立一个

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这个模式被称为认知地图。

Lynch(1960)假设人们头脑中的环境心理表象像地图一样,他让波士顿等城市的居民画

出他们城市的地图,以寻找其中的共性元素,这个方法非常成功,并被推广到其他尺度的实

质环境研究工作中,如建筑物、区域等。

城市认知地图理论

一个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对居住的地方有许多空间知识,这他便能在环境中生活和生

产,在环境中定向样、定位和寻路,并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意义。

城市认知地图的特点

A 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

既包括具体信息,建筑造型,也包括抽象信息。既包括视觉信息也包括其他感觉甚至感

情信息。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认知地图的含义逐渐扩大了,广义而言,认知地图不一定只是一张图,一张纸上的

图,它更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透过此过程,一个人对他每日生活的空间及其特性、相关位

置有所感受、归类、记忆、回想和阐释。广义的认知地图等同于空间认知。

狭义而言,认知地图是一种结构,人们的空间信息将编码在此结构中,或至少解码以后

整合在此结构中。认知地图主要以视觉信息为主,同时又包含其他感觉信息。

B 模糊性与片面性

人们在空间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在编码、储存、解码和整合的时候,存在使环境的某些

方面失真的倾向。

维也纳建筑师Sitter(1956)说人们认为耳布广场是规则的和直线的形状,但实际上它是

不规则的,见右图:

很多研究说明人们会把日常的实质环境知识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地理形式。一个椭圆形的

铁路体系人们会把它看成是正圆形的体系(Canter和Tagg,1975)。两条斜交道路交成的十字

路口,人们会把它看成是由两条正交道路交成的(Petcock,1973)。像泰晤士河和塞纳河这样

蜿蜒缠绕于城市中心的河流,市民们会把它们看成仅仅是一条流经市区的平滑曲线

(Milgram,1976; Canter, 1977 )。

对以上这些认知地图的研究说明,某些建筑师为了追求图形上的整齐、规则和对称,而

在旧城改建设计时对环境大动手术是不必要的和没有道理的,也是代价高昂的。大多数人的

空间表象会忽略图形上的一些细节,并将其自动简化和完形为简单图形。

C 个人差异

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由于活动和体验的不同,个性、年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不

同,他们的认知地图也不相同,一群人对某一地区会取得一定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

环境本身的特性,并对环境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当地居民和外来者、活动区域、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人格化地图

这些心理的地图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呢?这个问题首先由Lynch(1960)提出并做系统

研究的。他在堪称里程碑式的调查工作里,请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的居民作为被试,要

求他们介绍自己的城市,随之他分析并规定了用来构成城市表象的五个基本要素。

城市认知地图的五个基本组成要素

●路径:

路径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

途干线、隧道或是铁路线、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主导元素。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

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它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因此与之密切相关的。对大多

数人而言,路径是认知地图中的主要元素。

●边界:

两个面或两个区域的交接线,如河岸、路堑、围墙等不可穿透的边界,以及示意

性的象征性的可穿透的边界。道路和边界有时很难区分。

●区域

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城市中较大的空间范围。有的区域具有明确的可见的边

界,有的区域无明确可见的边界,或是逐渐减弱的方式。

●节点

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城市中较大的空间范围。有的区域具有明确的可见的边

界,有的区域无明确可见的边界,或是逐渐减弱的方式。

它指城市中某些战略要地,如交叉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以

及方向转换处和换乘中心。节点的重要特征就是集中,特别是用途的集中。节点很可能是区

域的中心和象征。

●节点

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城市中较大的空间范围。有的区域具有明确的可见的边

界,有的区域无明确可见的边界,或是逐渐减弱的方式。

它指城市中某些战略要地,如交叉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以

及方向转换处和换乘中心。节点的重要特征就是集中,特别是用途的集中。节点很可能是区

域的中心和象征。

●标志

它是一些特征明显而且在地景中很突出的元素。地标是城市内部或是区域内作为

方向的参照物。它可以是塔、育顶、高楼大厦、山脉,也可以是纪念碑、牌楼、喷泉和桥梁

等。有的地标可以作为城市的象征,如悉尼歌剧院和北京天安门。

这五种要素是城市范围内认知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环境的表象并不局限于城市范

围,它可以大到一个世界小到一个房间。我们可以发现至少在区域这样的等级内,如社区,

此五项要素也是适用的。

如社区内的各种道路,包括穿越空地的非正式通道,甚至是住房内部的过道就是路径。

社区的围墙、大门,道路上的行道树,邻居家的围栏,甚至是合用宿舍中学生们分隔空间用

的帘子都属于边界。社区中的每一个组团都是不同的地区。中心绿地可以看成是一个节点。

或许对你来说,社区里的报亭和水果摊就是一个地标。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Ⅰ唤醒理论

唤醒理论: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的。

贝里尼在对人的感觉经验进行考察时发现,人对新奇的刺激的感觉,是随着刺激的重复

出现和历时的长短而展开的,刺激重复得越多,时间越长,感知表象的新奇性就会逐渐降低。

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愉悦是由这样两种“唤醒”引起的:一种是“渐进性”唤醒,即

审美情感的紧张度是随着感知和接受的过程而逐步增加的,最后到达度的临界点产生愉悦体

验。另一种是所谓“亢奋性”唤醒,就是情感受到突发的冲击迅速上升到达顶点,然后在“唤

醒”下退时获得一种解除紧张的落差式愉悦感。

唤醒:指的是一种警觉状态,表示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上(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是

否做好了反应的准备。

“唤醒水平”这个概念一般和睡眠、情绪,等生物特制联系紧密,它是指个体在心理和

生理上(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做好了提高或降低反应的准备的程度。

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无论刺激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

对提高唤醒水平的作用是相同的。

唤醒 ——在生理上的表现是自主活动的提高。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肾

上腺素分泌增加等

在行为上的表现为情绪的变化和体力活动的增加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

理状态。

包含两种属性:强度、形式

唤醒水平决定了情绪的强度:“心境”“情绪稳定”

认知和评价决定了情绪的形式

(一) 情绪的形式——快乐与不快乐

快乐与痛苦是进化过程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情感形式

生存的需要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够满

足欲望的刺激便会给人带来快乐。

(二)情绪的强度

▲ 无论愉快还是不愉快,都会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而加强。人们本能的保持好心情,

减少不愉快的感觉。

▲ 情绪决定着个人对环境的偏爱与选择

▲ 人不能总保持在高唤醒状态,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所需要不同的唤醒水平。

.1广泛探索和特殊探索

广泛探索(diversive exploration)

当感觉上的刺激不足和生理上的饥渴同样难以忍受,这种心理上的饥渴状

态会驱使个人像饥不择食一样到环境中去寻求刺激。

特殊探索(specific exploration)

当个人被特定的刺激所唤醒而引起注意时,就有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企

图对环境的某种不定性,即知觉矛盾通过探索而作出解释。

两种探索都是人的需要,不能截然分开:

1、在广泛探索中可能有特殊发现,特殊探索中也包含多样、一般和意外。

2、从广泛探索中发现问题,在特殊探索中寻求答案。

2.2不定性、唤醒与情感评价

无论广泛探索还是特殊探索,前提是环境中必须有唤醒主体的刺激。

然而并非所有引起唤醒的刺激都能诱发探索的动机和行为,只有那些既能唤起注意又令

人感兴趣的刺激才会吸引人去探索。

偏爱

柏莱恩关于美学判断的研究:

环境的不定性(对照刺激特征):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不一致性

当环境的不定性增加时,人的唤醒水平也随之提高,二者呈直线关系。

人在环境中的快感度与环境的不定性却是呈倒U形曲线关系。

柏莱恩的观点:

具有中等强度不定性的环境是维持兴趣、诱发探索动机的最佳环境

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不和谐性处于中等水平的对象为最美的

在自然与人工混合的环境中,人工要素的位置和空间布局对总体环境的和谐起着重要的

作用,自然要素占优势而人工要素未破坏自然环境和谐性的环境被认为是最美的

2.3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

卡普兰用环境维度预测对不同环境的偏爱,

包括四个方面的维度:连贯性、易识别性、复杂性、神秘性

复杂性、神秘性——增加了环境的不定性,同时也提高了观察者的唤

醒水平。能诱发和维持探索的动机和兴趣

连贯性、易识别性——有利于观察者对复杂环境的理解,从而减少不

定性、降低唤醒水平,使探索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只有在不定性与确定性达到某种平衡的环境中才能使观察者既不失控制感又维持

探索的兴趣——最受偏爱的环境

对环境探索过程的体验而最终获得精彩的景致,使人在心理上得到最大的满足

3唤醒与绩效

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

正在从事某项任务的人都需要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

能获得理想效率,处于中等水平时(环境刺激适中时)达到最高绩效,即任务绩效与唤醒水

平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这一最适宜的唤醒水平称最优唤醒水平。

应激:令人不愉快的刺激引起的紧张反应称为应激(Stress)

包括主观反映、客观刺激

应激物:引起应激反应的环境刺激称为应激物(Stressors)

3.1应激反应

◎生理反应

三个阶段(一般适应症候群GAS)

A 警戒反应(Alarm reaction)

B 抗拒(或适应)阶段(Stage of exhaustion)

C衰竭阶段(General adaption syndrome)

◎心理反应

心理反应因人而异,个人的认知评价取决于两方面:

A 个人心理素质

B 对特定刺激情境的认知

3.2应激物种类

◎灾变事件(cataclysmic events):势不可挡的应激物。如自然灾害,战争,重大技术事

故等

◎个人应激物

(personal stressors)

指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一些烦心的日常琐事。其冲击性强弱不等。

◎背景应激物(background stressors)

指的是持续重复发日常干扰,如工作压力、每天上下

班赶路、拥挤噪声、空气污染等。

背景应激物稳定持续的刺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状态,长期的情绪状态形成了

个人心境,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健康工作、生活

背景应激物与环境决策、环境设计与管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其中许多可以通过合理

的环境设计与环境管理得到控制和缓解。

3.3 适应环境应激的意义和代价

◎应激具有唤醒作用,恰当的唤醒水平可以维持较高的任务绩效。(独孤求败)

◎过分的应激会存在潜在的危险并造成严重的后果

空间行为: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领域称为“空间行为”(Spatial Behavior)

研究内容:着重研究人使用空间的固有方式,并通过研究揭示人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要。

1.1 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

(Sommer,1959)

1)定义:

个人空间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他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

并依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他人对这一范围的侵犯和干扰,会引起融于社会中的个体的

焦虑和不安。

个人空间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圈,起着自我保护作用:

避免接受过多的刺激,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弥补私密性的不足,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

攻击。

个人空间的重要影响因素

A 年龄B 性别C人格D文化与种族E 环境

1.2人际距离

爱德华.霍尔的“近体学”研究

近体学是研究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所处交际位置的距离的学科

亲密距离的范围为0到45cm

个人距离的范围从45cm到120cm。

社交距离的范围从120Cm到360cm。

公共距离在360cm以上。

2 私密性

1) 定义:

对于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

(n,1974,1975)

包括两个方面:退缩(withdrawal)和信息控制(control of information)

退缩包括个人独处、与其他人亲密相处、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

信息控制包括匿名,即不愿别人对自己有任何了解;

保留,即个人对某些事实加以隐瞒;

不愿多交往,尤其不欢迎不速之客。

2) 私密性设计

在不同形式的区域空间内,加进一些具体实在的边界因子。

2 领域性(Territoriality)

1) 定义:

领域性指的是个体或团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暂时或永久地的控制一个场所或区域,并对

其加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n)

2) 领域的类型

首属领域(Primary territories)

次级领域(Secondary territories)

公共领域 (Public territories)

首属领域(primary territories)

使用者使用时间最多,控制感最强的场所。

卧室、住宅、办公室和国家等都属于首属领域。为个人或群体独占和专用,并得到明确

公认和法律的保护,外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次级领域(secondary territories)

不归使用者专门占有,使用者对其控制也没有那么强,属半公共性质,是主要领

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联系地带。

典型的例子就是组团或同一楼里的邻居。次级领域和首属领域相比其心理上的作用

较少,拥有者也只有较少的控制权。

公共领域(public terrotories)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地方,只要遵守一般的社会规范,几乎所

有人都能进入或使用它。

公共领域是临时性的,通常对使用人而言重要性不大。在文明和民主的社会里,遵

守一般的行为规范就能使用公共领域。

3) 领域的功能

A 组织功能

领域具有不同的尺度和区分方法,其中最小的领域便是个人空间,也是领域中唯一

可移动的空间范围。其他依次为私人房间,家,邻里,社区,城市,形成了从小到大一整套

领域系统。

明确的功能分区使人们了解哪些具体领域从事哪些具体活动,会见到哪些人,有利

于个人根据自己的角色和需要选择安排自己的行为,形成稳定有秩序的生活。

B 领域性与控制感

形成领域能增加占有者对环境的控制感。

建筑物外部通过适当范围的空间围合、草坪、树篱、台地、栅栏等形成具有不同私

密性——公共性层次的领域有利于个人或群体的控制感。

C 领域性与安全防卫

“能防卫空间”(Defensible Space)设计原则

(美国建筑师纽曼)

◎形成易于被感知并有助于防卫的领域

“形成领域”不等于简单的空间限定,必须与人的领域行为相应,既要对领域分级,

形成私密性-公共性的空间层次,尤其要把住户门外的户外空间也作为居民的生活场所,明

确其活动内容和作用。

纽曼将多层住宅分为三级:每层的户外空间,住宅单元入口和邻近入口的户外空间,

住宅建筑的组团及其户外空间

◎自然的监视

通过建筑物布局和门窗位置,是居民能从室内自然的监视

户外活动,对犯罪分子具有心理的威慑作用。自然监视和

共同防卫只有在那些白天有人在家的邻里中才有效

中观空间行为

中观空间行为包括家与邻里两个层次

1 家

“家”比起一座住宅或公寓里的一套房子,寓意要深得多。对于个人或家庭成员来说“家”

是有情感色彩的。它是个人世界的中心。

1.1 家的功能与秩序

家的空间表现形式为住宅,根据家的成员结构和文化背景,价值取

向,形成了内部功能与秩序,继而形成了住宅内部空间分配的差异

1.2 安全防卫

从领域性原则看,边界线十分重要。篱笆、铁栏、围墙都是边界

线的标志。家要有安全感,要有私密性, 拉普卜特说:家的安全

体现在大门的不可侵犯性。

1.3 个性化

人们对自己的家要求个性化并进行必要的防范。私人住宅是个人意象中世界的重要参考

点。

哲学家巴什拉 说:“正如自己的与非自己的是心理空间中的基本区分点,自己的房子与

他人的房子也是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区分点”

2 邻里

指的是带有集体性的家庭基地,是一种地理上的空间,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进入邻

里人们会有到了家

邻里关系的主体-邻居:就是住在你隔壁或邻近的人。与亲戚朋友不同,亲戚是有血缘

关系的,朋友是可选择的,而邻居不能选择,也没有什么既定的关系。

《城市邻里》(Suzanne Keller)一书中把邻里住户活动做了五点说明。

A 内容:

在危机情况下能相互帮助,交换信息,尤其是与大家的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

B 优先程度:

在农村中邻里住户似乎没有亲戚重要,但比朋友重要。城市化后亲戚还是重要,但朋友

比邻里住户更重要。

C 交往程度:

城市化后,邻里住户的关系减弱了。

D幅度与深度

绝大部分城市居民,不认识许多邻里住户,邻里住户间关系也不很亲近。

Zweig 1962年把英国的邻里住户间关系按其深度依次排列了一个顺序:以在村落中最强,

城里有较长的历史的工人居民区次之,最弱的是新区,尤其在那些个人拥有独院型住宅的居

住区中,邻里住户间关系非常微弱。

E 邻里住户间接触频率

邻里住户间接触的频率城里比乡下低得多,城里的邻里住户可能在家中、在街 上、在社区

设施中,如学校、商店中相遇。

2.3 邻里单元(neighborhood unit)

是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指在城市中一个

比较小的、可被识别的、低层次的单元,存在于居民的住宅与城市之间。

1)一个邻里是一个在物质空间上有所限定的整体,其中设有一些低层次的、以满足居民的日

常需要服务设施,住在邻里单元的居民有一种社区的感觉。

2)邻里既是一个在形式上的整体(物质性单元),也是一种社会功能上整体(社会性单元)。

3)通过使用邻里低层次的设施,会促进居民中一种心理上的统一与归属感归属感能加强居民

间主动的交往与对共同活动的参与,或由于外界的压力,被动地一起共同采取某种对策。这

种社会与心理上把大家聚集、团结到一起的情感,使这一地域与城市其他地区有明确的区别,

这一地域应有一条可被人们识别的、明确的边界。

邻里规模的大小是一个 分重要的参数,要求所有的住户与中心设施,尤其是小学校都能在

步行距离以内

邻里不同于住宅单体和完整的城市,而是一种特定的城市实体;现代城市规划试图通过一种

媒介,协调住宅单体和整个城市之间的尺度关系,以适应现代的居住需求,邻里便赋予了这

种媒介适当的物质形式和具体内容与涵义。

邻里思想通常关注的8个主题(Kallus和LawYone)

A 管理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邻里可以看作是一种确定的城市自治单位。在城市的连续扩张过程

中,如果将城市局部视作完整的系统进行建设,就可以在增长的同时,保持整个城市系统功

能的连续性。因此,管理的主题强调了邻里在城市建设期间或建成以后作为管理工具的可能

性。

B 治疗

治疗的主题直接针对着现代城市病带来的创伤,这源自现代主义者运用城市规划治疗城市病

的思想。因此,邻里的主要功能便是完善居住环境并且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通过强

调个人对改善环境的权利和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邻里的目标是成为整个社区的家园,将一

种社会组织转化为一种城市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保护居民不受现代城市病的侵袭,治疗城市

病的创伤。

C 福利

要求一个经过规划的邻里应当满足居住的基本生活标准,通过规划改善居民的物质生活环

境,保护公众免受危险、压力、疾病等侵害。这种观点明确体现了现代主义运动中环境决定

论的思想。

CIAM的设计理念,包括在柯布西耶的某些作品中所表现的,强调了邻里在改善物质福

利方面的作用。CIAM明确提出了功能分区(sector)的概念,居住区作为城市系统中明确定义

的分区,应和城市的其他功能隔离开来,尤其是应当和工业区与交通系统分离,以确保健康

的居住条件。CIAM提出“这些城市分区在地形、绿地、阳光和气候条件上都应是最满意的”。

又如,柯布西耶认为功能城市应当首先“……保障健全的个人和健康的居住环境,也就是说,

空间、新鲜空气、阳光这些基本的自然要素应当富足”。

D 交往

超越家庭单元的界限,容纳并鼓励多样化的人际关系,为复杂的社会交往创造条件,便成为

邻里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成为衡量居住标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解决现代城市问题的

重要途径。

在10人组宣言中,他们号召一种对城市环境复杂性的全面表达,在不同的城市尺度中创造

某种等级系统hierarchical system),建立个人与集体的平衡,以适应现代城市社会中复杂的

人际关系的要求。正如史密森(Smithson)所说,“要理解人际交往,就必须思考每一个社区的

独特的复杂性,就要将城市当作具有不同复杂程度的社区来研究。”

E 秩序

在建设新城市过程中,邻里可以成为调整秩序的重要工具,在重新定义现有城市结构中,邻

里也是发现秩序的重要手段。

克里斯托弗·亚力山大,他的研究旨在发现秩序的抽象原则,这种抽象原则是城市在自

发的发展中的控制力量。他指出,这些自发发展城市和现代规划的城市不同,保持了一种复

杂而且重要的人类尺度,这是非常宝贵的。因此,他设想一种规划系统,允许在现代城市中

也存在复杂的城市秩序,由“很多的不同的亚文化群”组成,“每个亚文化群都有自己的边

界”,这样,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邻里便成为调整秩序的工具,从而发现并表达了一

个城市系统。

F 参与

邻里作为公共居住区有一种特别的意义,这就是给居民参与提供方便。参与的主题反映的是

居民的需要。规划在这里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所有的“游戏者”参与决策的过程,

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公众的参与使邻里成为公众生活的舞台。

Kallus和Law-Yone以约翰·特纳(John Turner)为例,表述了参与的主题是如何被强烈

地表达和具体化的。特纳针对建筑过程和建筑师与规划师在其中的地位,号召一种更为自主

的建设行为,以便拥有按照“真正需求”建造住宅的更大自由。特纳指出,建造住宅的过程

是一个社区行为,需要所有参与者的社会性支持、帮助和同意。邻里有着社会和物质的基础,

是实现参与思想的理想尺度。

G认同

认同的主题更进一步涉及到居民的深层次需求,具有认同感的邻里是居民之间和居民与环境

之间联系的传达媒介。邻里的定义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邻里的大小、边界要素是按照其

居民的需求、希望和生活方式而得以定义的。从这个观点出发,邻里创造和维持了一个独特

的社会框架,支持了个人和社会的联系。因此,按照行为模式所描述的人的需求,调整这个

框架是建立邻里十分重要的手段。

H 意义

居民是赋予了不同城市和场所意义的主体,因此邻里可以被理解成场所、社会群体以及相关

物质和空间关系的表述。这些关系可以体现在空间模式中,源于诸如地形边界、社会同质或

类型同质的概念。

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作为明确的空间-建筑实体的城市邻里。在类型学的分

析中,传统的住区(quarter)被认为是基本的居住类型,将场所和行为联系起来。因此,住区

被认为是一种基本的城市元素。克里亚称这种通过居住行为模式发展起来的城市自治部分为

“城市中的城市”,因此,城市变成了“自治住区的联盟”,每个住区都是社区行为的焦点。

邻里是连续和持久地建立在时间之上的,对它们的认同来自于场所及其居民之间的连续的关

系。从这个角度上讲,邻里在创造居民文化的同时又是保护城市文化连续性的手段。

A Glarence Perry的邻里单元

最重要的理念是Glarence Perry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所缔造的邻里单元,它是一种系统组

织和开发城区的方式。夹杂在邻里布局和物质形态设计中的,是诸如邻里交往、创造社区感、

创造邻里识别性和社会平衡之类的社会目标。

Perry提出每个邻里单位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 一所小学;

• 一些小公园和运动场;

• 小商店;

• 合适的建筑和街道布局,以保证所有的公共设施能够安全地步行到达。

同时他也提出了六种形态属性:

• 规模——支持一所小学所需的人口;

• 边界——主要道路从旁边经过而不是穿越邻里单位;

• 开放空间;

• 机构用地位于邻里中央,这样保证机构设施均等地服务整个邻里;

• 小单元中的商店应位于小单位的边界,以便组成更大的单位;

• 一个与预期交通相称的内部街道系统。

B 查尔斯王子的“城市村落”

六大原则:1、人体尺度的开发;2、高品位的设计;3、复合开发;4、周密的基础设施计划 ;

5、综合收入和可支付得起的住宅建设;6、有效果的管理。

六大指标:1、公顷面积内50-60户、120-150人的平均密度;2、街区内的用途混合;3、创

造多样化的适应各种年龄层的交流空间形态;4、减少对机动车的过度依赖;5、创造可持续

发展的居住环境;6、在规划过程中公共组织的参与。

1. 地点:充分理解当地景观,并使新建筑与景观相得益彰;

2. 等级划分:既要强调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要重视建筑物的不同要素;

3. 规模:建筑规模应根据一个地区的人口比例而定;

4. 和谐:建筑物要与周边景观和自然环境保持协调;

5. 区域划定:划定开发项目边界以及广场和庭院等区域;

6. 材料:就地取材,以传统工艺维护各地区的特色;

7. 装饰:运用不同工艺对建筑物进行装饰,力求突出建筑的各个方面;

8. 艺术性:艺术性应作为整个环境的一部分,并具有象征意义和实际含义;

9. 标志和照明:街道标志应设计美观、巧妙,广告牌位置得当,慎用人造灯光;

10.社区感:社区应给居民带来自豪感,使每个人都感到对社区的规划和组织做出了贡献。

C 新城市主义的邻里观

一个理想邻里的基本设计准则:

1)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

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

2)最优规模———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1/4英里(约400米)的空间;

3)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礼拜和娱乐;

4)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之上;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形

的而不是建筑留下的剩余场地,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安排应优先考虑

——查尔斯王子《英国愿景》

在邻里与社区的组织、建构方式上,新城市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开

发模式:

一种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称作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另一种是“传统的邻里开发”,即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TOD模式由“步行街区(Pedestrian Pocket)发展而来。

是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一般不超过600m)为半径的范围内,

包含着中高密度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内容的复合功能社区。

TND模式则试图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概念中吸取灵感,实践中与房地产市场相结合。

其社区的基本单元是邻里,邻里之间以绿化带分隔,每个邻里规模约40~200英亩(16~81hm2

左右),半径不超过1/4英里(约400米),从而保证大部分家庭到邻里公园的距离均在3min

步行范围之内,到社区中心广场或公共空间仅5min的行走路程;

内部街道间距为70~l00m;

住房的后巷作为邻里间交往的场所,是设计的重点之一;会堂、幼儿园、公交站和商店均布

置在中心;

每个邻里均包括不同的住宅类型,适合不同类型的住户和收入群体。

与TOD模式不同的是,TND更多的是以网格状的道路系统组织邻里

佛罗里达海滨(Seaside)

始建于1980年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滨海城,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美国近十年“十大设计成

就之一“。滨海城(Seaside)位于佛罗里达州西北部的海岸地带,占地面积约32.4hm2,是一

个供居住及旅游度假的多功能社区。

设计原则-

不仅仅方便位于滨水地区的房屋,而是使其道路和其风景最有益于城镇的所有居民。-

社区的街道和步行道都可以通向海滩和城镇中心。

鼓励社区间的相互关系,明确的社区中心。

城镇格局遵循

“五分钟”步行原则,社区服务半径为0.4-0.6公里。

优先布置社区公共空间和文化教育设施。

良好的交通体系。

滨海城建设法规(The Seaside Urban Code)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出于对公共空间质量的高度重视,主要是对街道、广场以及建筑间的停车安排提

出条件包括道路和停车带的宽度、园林绿化、街道的排列方式、街道的宽度以及建筑高度与

街道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其目的是设法提供居民步行休息和会面交往场所的良好公共环

境,设计在不牺牲步行者利益的前提下,满足汽车的通行、停放需要。

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城镇设计法规和建筑设计法规两部分。城镇设计法规从城镇规划设计的角

度对建筑提出设计要求(其中包括建筑的使用、建筑布局、建筑高度和停车安排等),用以

确保建筑之间相互协调,形成连续的街道景观,提供安全、宜人的步行环境等。建筑设计法

规涉及建筑的平面形状、材料使用以及施工方式等。很明显,建筑设计法规旨在创造协调统

一的城镇景观。

在特定的地区使用特定的建筑类型的规定。法规中共列举了8 种建筑类型,所有8 种类型

均由DPZ 通过对美国南方城镇调研筛选而来。类型一是用于城市中心商业广场的,它有带

拱廊的“公共墙”,建筑一般为3- 5 层;类型二也属于“公共墙”一类,是用于城市市政广

场的,檐口和阳台都严谨地对位,以适应

较为严肃的市政场面;类型三是用于市政区域后面的混合区的,它还是“公共墙”一类的,

是3 层高的联立住宅或办公室。这三类建筑类型构成了市中心连续的组织结构,是基本类

型。后5 种类型都是有关住宅的类型。如“城市别”、“邦阿楼”、“独立住宅”等。8 种建

筑类型为不同建筑师设计的变化提供了基本限定与依据。

空间行为研究

——Ⅲ宏观空间行为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1城市意象的三个方面

1)特色 (identity) :即城市有个性。从整体上与其他的地区或城市有区别。

2)结构(structure) :即每一个体事物能与其他事物与观察者发生一定的关系。每座城市均

应有其自身有特色的形态与道路结构。

3) 意义(meaning):这个物体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一

种关系,但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4)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5)

6) 1.2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

7)

8) 1)道路(Path)

9) A 路的连续性特色

10) B 路的网络特色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2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

2)边界(Edges)

体现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2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

3)区域(district)

城市中的一些地域,地域内的环境有某种共同的性格可被识别

一个物质环境有特色的区域,住在这里的居民更易形成认同感、归属感。

城市应既有集中的大片绿地、河湖,也有密集的建成区,有大“疏”大“密”,既有自然的

也有人为环境的特色,切忌平均对待,因特色会由此而消失。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2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

4)中心(center)与节点(nodes)

A 中心 :人对某一“环境意象”的建立也往往先以某中心为参考点,把各种要素与这一中

心联系起来,找出其中的空间关系,犹如蜘珠编网一样,把各种

关系编织成网络,形成完整的“意象”

B 节点:林奇的节点与舒尔兹强调的场所的含义一致,更突出其社会与文化含义

C 一些关于节点的设计手法

①规划中要有意识地将步行街引向一些中心。中心应成为步行街的汇聚点并形成步行人的

广场。

②广场作为城市的起居室,人群活动的舞台,尺度要适宜,不能失之过大。人在步行街上行

走能看到街对面橱窗里陈列的商品。

③中心周围的公共设施要多样,使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能物色到自己感兴趣的目标,

心理上能得到满足,切实体现“钟爱多样性”的格言。

④有的中心晚间也要开放,要有夜生活。

⑤经过实际观察,广场的大小每30平方米有一个人,才得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气感。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2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

5)标志物(landmark)

是城市空间中的外部参考点。每一标志物均应有其自身在造型上的特点,让人一看就能识别。

它帮助人们在城市中定向、定位,一看到这些标志物就大体意识到自己目前处在城市中的什

么部位。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3城市意象研究工作的趋向

1)总意象(capsule image)

总意象即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单元所给予人们的总体印象,不考虑其内部的区分。

总意象较易成为一种成见与一些被扭曲了的意象。

整个城市可能被一种单一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某一意象所代表。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3城市意象研究工作的趋向

2)道路景观

在城市中,道路是所有老百姓了解得最多的意象要素,也只有对城市中的道路有了一定识别

后,才谈得上进一步熟悉其他城市要素。

3)空间要素可被意象的原因

A 形式因素

作为标志性建筑,在形式上一定要有某一方面突出的特色。

B 可见度因素

即使意义一般、形象也并不突出的建筑,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四面八方都能见得到,

譬如说一个主要的交叉路口、一条弯斜的路上、或广场的中心或尽端,也会产生很强的意象

能力。

C 使用与意义因素

使用率很高的地点,在人们认知地图中占有突出地位

4)意象与活动的吻合

个人对城市的意象与个人在城市中的活动空间两者之间有某种程度的吻合。

5)认知与活动

意象与活动模式的关系

6)距离感的研究

布伦兰定律

(brennan’s Law,1948)

说明:

人们的脑际地图与活动模式

两者的结构均是沿着城市中

的动线形成的。

7)研究意象与活动的价值

通过对意象的调查,就有可能做出较准确的行为预测,

这一概念对社会与城市体形规划都有较大价值

2.2人类活动分析法

2.2.1行为空间(Action Space)研究(1960-1970年代)

在客观环境下人们对特定地方的感知效用以及他们如何划定自己所熟悉的或者是进行交互

作用的地方和空间的范围。

个人因素在其对外在客观空间结构的感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其居住位置成为最重

要的节点。

2.2 活动空间(Activity Space):

美国城市学家蔡平(F. S. Chapin)的研究:

是个人进行大部分日常活动的空间,可以看成是行为空间的子集。

Chapin的研究强调通过将城市人口分成若干子群体进行汇总分析,认为个人习得行为与活动

需求动机由其社会经济特征所决定。

活动

狭义: 可观察到的一系列动作的集合。

广义:指生物普遍而又广泛的运动形式,也包含机体的运动。

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

必要性活动(功能性)自发性活动

(消遣性)

社会性活动(连锁性活动)(社会性)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

童游戏,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

低强度接触

一种接触形式、一种深化交往的可能、保持业已建立起来的接触

了解外界的各种信息、获得启发,受到激励、活动是引人入胜的因素:

1,提供活动发生的场地2,提供安全且方便参与的场地3,提供便于发生交流活动的场地

环境行为观察

观察内容

5W法(when-who-where-why-what)

即观察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在从事什么行为活动,以探索不同活

动的时空特点及其规律,并据此提出改进设计的建议。

1.1 时间要素

一般每天固定时间和时段,并持续若干天进行观察。

1.2 活动人群

首先应了解从事活动的个人和群体的背景资料(社会人口学变量),如性别,职业,大致年

龄,出行方式等。

群体:可界定为同一行为目的,或具有统一行为倾向而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每一群体又可

以继续细分。

按数量特小群(2-3人)、小群(3-7人)、中群(>7-8人-数十人)、大群(数十人-百余人)、

特大群(百余人以上)

1.3 活动场所

环境本身将决定在此进行何种观察。

行为活动发生的具体地点及其空间特征。

1.4 活动目的

目的处于动机,动机来自需要。

在现场研究中,难以通过简单的观察了解动机,问卷和访谈也不易获得。

参与同一活动的人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目的

1.5行为活动

容模行为(molar behavior)单元:指的是极为复杂的活动单元。包容着最大的行为单元,

然而这并不包括数量非常大的人群

分子行为(molecular behavior)单元:是相对小的单元,从数量上说包含的行为也较少

观察记录

3,1 观察的分类

第一步现场考察与提出问题、限定问题;

第二步为通过事先测试并进行分类;

第三步为可靠的测试阶段;

第四步为数据收集与分析。

观察记录

3,2 行为抽样记录

文字记录:Wright,1967年发展出一种观察方法(全球性的)。要求观察者以常识性的语言写

下每种行为。

需由一个小组,每人轮流记录 10-15分钟共同来完成口述记录

行为取样记录作为原始资料,还待进一步编成一个个有始有终的行为片断,一幕幕片断

记录,必须用语一致

3,3 行为地图 (Behavioral Mapping)

是1970年由Ittlelson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用于记录发生在某个环境中的行为,以

帮助设计者把设计特点与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连接起来。

行为地图方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在平面图上标出各种行为发生的位置及其发

生的频率并将行为与环境的各部分相联系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先由研究人员对行为进行编码,并将行为发生的实际地点和频率标定在

一个按尺度绘制的平面地图上,以帮助设计者将设计要点与行为的时间、空间相结合。这是

一种记录物体的位置,并测量它们可引起的活动水平的介入式、直接性的观察方法

行为地图有五个优点:

有被观察地点的平面图;

对有明确定义的人的行为有观察、有数据、有描述、在位置上有明确的标定;

有日程表,表示观察与记录持续了多久;

观察与记录均由科学的程序指导;

有符号编码及统计、数据系统,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获得所需的观察记录成果。

行为地图的目的,是在平面图上标出各种行为发生的位置及其发生的频率,并说明其与

设计的相关性。由于把行为与设计相互联系起来,就有可能提出问题并得出结论。

3,5 通过痕迹,来构想人们的行为

当研究人员得知人们在某个地点已经重复某种行为多次,而研究人员又不可能亲自观

察到,就不得不从其留下的痕迹中重新构想该行为。

痕迹分为四类,副产品的利用; 适应性的利用;

展现自己的能力:领域性

公众提出的信息:,从官方的标记,到公众布告栏,直至

在墙上乱涂乱抹的东西均属这方面信息观察记录

3,6 查阅检索

官方记录、人口调查数据、各级政府的数据库、各种机构记录、个人记录

健康记录、犯罪率统计、个人文件、设计回访评价(P.O.E)

期末复习课

2014年6月18日 第17周 周三 13:30-15:30

考试地点: 综C305综C303

第一部分《环境心理学》

第二部分《交往与空间》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

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人和环境交互作用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我们称之为环境行为。

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Sommer,1959)

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他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

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他人对这一范围的侵犯和干扰,会引起融于社会中的个体的焦虑

和不安。

个人空间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圈,起着自我保护作用:避

免接受过多的刺激,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弥补私密性的不足,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

击。

私密性 包括两个方面:退缩(withdrawal)和信息控制(control of information)

退缩包括个人独处、与其他人亲密相处、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

信息控制包括匿名,即不愿别人对自己有任何了解;

保留,即个人对某些事实加以隐瞒;

不愿多交往,尤其不欢迎不速之客。

邻里单元(neighborhood unit)

是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指在城市中一个比较小的、可被识别的、低层次

的单元,存在于居民的住宅与城市之间。

A Glarence Perry的邻里单元

Perry提出每个邻里单位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 一所小学;

• 一些小公园和运动场;

• 小商店;

• 合适的建筑和街道布局,以保证所有的公共设施能够安全地步行到达。

同时他也提出了六种形态属性:

• 规模——支持一所小学所需的人口;

• 边界——主要道路从旁边经过而不是穿越邻里单位;

• 开放空间;

• 机构用地位于邻里中央,这样保证机构设施均等地服务整个邻里;

• 小单元中的商店应位于小单位的边界,以便组成更大的单位;

• 一个与预期交通相称的内部街道系统。

在邻里与社区的组织、建构方式上,新城市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

开发模式:

一种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称作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另一种是“传统的邻里开发”,即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TOD模式由“步行街区(Pedestrian Pocket)发展而来。

是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一般不超过600m)为半径的范

围内,包含着中高密度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内容的复合功能社区。

观察法的观察内容

5W法(when-who-where-why-what)

即观察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在从事什么行为活动,以探索不

同活动的时空特点及其规律,并据此提出改进设计的建议。

群体:可界定为同一行为目的,或具有统一行为倾向而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每一群体

又可以继续细分。

按数量特小群(2-3人)、小群(3-7人)、中群(>7-8人-数十人)、大群(数十人-百余

人)、特大群(百余人以上)

行为活动

容模行为(molar behavior)单元:指的是极为复杂的活动单元。包容着最大的行为单

元,然而这并不包括数量非常大的人群

分子行为(molecular behavior)单元:是相对小的单元,从数量上说包含的行为也较少

观察记录方法

1, 行为抽样记录

文字记录:Wright,1967年发展出一种观察方法(全球性的)。要求观察者以常识性的语

言写下每种行为。

需由一个小组,每人轮流记录 10-15分钟共同来完成口述记录

行为取样记录作为原始资料,还待进一步编成一个个有始有终的行为片断,一幕幕片断

记录,必须用语一致

2. 行为地图 (Behavioral Mapping)

是1970年由Ittlelson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用于记录发生在某个环境中的行为,以

帮助设计者把设计特点与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连接起来。

行为地图方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在平面图上标出各种行为发生的位置及其发

生的频率并将行为与环境的各部分相联系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先由研究人员对行为进行编码,并将行为发生的实际地点和频率标定在

一个按尺度绘制的平面地图上,以帮助设计者将设计要点与行为的时间、空间相结合。这是

一种记录物体的位置,并测量它们可引起的活动水平的介入式、直接性的观察方法

行为地图有五个优点:

有被观察地点的平面图;

对有明确定义的人的行为有观察、有数据、有描述、在位置上有明确的标定;

有日程表,表示观察与记录持续了多久;

观察与记录均由科学的程序指导;

有符号编码及统计、数据系统,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获得所需的观察记录成果。

3,通过痕迹,来构想人们的行为

当研究人员得知人们在某个地点已经重复某种行为多次,而研究人员又不可能亲自观察到,

就不得不从其留下的痕迹中重新构想该行为。

痕迹分为四类,副产品的利用; 适应性的利用;展现自己的能力:领域性

公众提出的信息:,从官方的标记,到公众布告栏,直至在墙上乱涂乱抹的东西均属这

方面信息

4, 查阅检索

官方记录

人口调查数据、各级政府的数据库、各种机构记录、个人记录、健康记录、犯罪率统计、

个人文件、设计回访评价(P.O.E)

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勇晶灵)

环境行为学的解释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

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环境行为学涉及到多门学科,涵盖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城市规划,

景观设计,人文地理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

人和环境交互作用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我们称之为环境行为。

1.1.2环境行为学与环境心理学

环境行为学也有称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比环境心理学的范围似乎要窄一些,它注重环境与

人的外显行为(overt action)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可以观察得见)因此其应用性更强。

环境行为学是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学,景观规划与设计等学科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

1913—1930年,华生(Watson,John Broadus,1878—1958),经典行为主义

1930年,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B.F. Skinner),操作行为主义

20世纪50年代,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米契尔(l,1930-)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心理学在早期即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50年代,有所谓的“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等带

有机械唯物论色彩的理论,偏于实验室研究.

在建筑与规划上也有“建筑决定论”,“规划决定论”。

环境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于70年代形成高潮。

1970年,建筑心理学国际研讨会(IAPC)

美国,国际心理学会成立环境心理学分部

英法德日的环境心理学发展

代表人物: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普洛尚斯基,城市规划师林奇

中国的环境心理学

1993年,建筑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

1996年,建筑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后改名为环境——行为研究学会(EBRA)

调查研究的方法

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观察法现场研究法语义区分法认知地图法

环境评价集结行为信息,运用心理学方法,描述环境场所及外部的因素和对行为的影响。

感觉

1.1 定义:

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2 感觉的特点:

A,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感觉诞生了,其他

心理现象就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B,感觉反应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C,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D,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1.3 感觉的分类:

A, 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种。这类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

或接近身体表面的地方。

B, 内部感觉,反映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发生的变化,这类感觉的感觉器位于各

有关组织的深处(如肌肉)或内部器官的表面(如胃壁、呼吸道)。这类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

和机体觉。

1.4 感觉刺激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家,赫布(D. O. Hebb)和贝克斯顿(W. H. Bexton)

1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婴儿实验

1.6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B, 联觉

a, 色彩的温度感

b, 色彩的距离感:具有前进性的色彩:明度高、彩度强、暖色调;具有后退性的色彩:

明度低、彩度弱、冷色调

c, 色彩的轻重感:明度和纯度高的显得轻——桃红、浅黄色;明度和纯度低的显得重

——黑,深褐色

d, 色彩的面积感

e, 色彩的动静感

2.1 定义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是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

2.2知觉与感觉的区别

A, 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什么,尝试

用词去标志它,因此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

B, 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

一种概括的过程。

C, 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

决定反映的结果,因而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可以说感

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2.3知觉的特征

A, 相对性B, 选择性C, 整体性D, 恒常性E, 组织性F,意义性

认知3.1 定义:

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

对作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3.2 认知心理学:

A, 皮亚杰,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B, 惠太海默,考夫卡,苛勒,格式塔心理学,

)1中央凹

A,中央凹形成的视野成圆锥状,水平和垂直视角均为2°左右;

B,当头部保持垂直或略微前倾时,中央凹视觉通常看着视平面以下10°左右的地方;

C,中央凹具有辨别物体精细形态的能力。

2)黄斑

黄斑是围绕中央凹的椭圆形黄色色素区域,水平视角12°~15°;

随同中央凹进行扫描,共同形成清晰的视野。

3) 周围视觉

A,周围视觉位于中央凹和黄斑周围;

B,近周围、远周围、边缘单眼视觉三部分;

C,边缘单眼视觉对运动的感觉相对加强;

1.2 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

1)听觉

2)嗅觉

3)触觉

4)动觉

5)温度和气流

格式塔的含义

格式塔(gestalt),意为完形;

解释:格式塔不是孤立不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

完整的特性,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素,同时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之内。

所有知觉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都具有格式塔的性质。

1.2.1图形与背景

1)基本概念

在一定的场内,我们并不是对其中所有对象都明显感知到,总是有选择地感知一定的对象,

有些凸显出来成为图形(figure),有些退居衬托地位成为背景(ground),俗称图底关系。

1.2.1图形与背景

2)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图形清晰明确,相对较强;背景模糊不定,相对较弱。当图形与背景相互围合且形状类似时,

图底关系可以互换。

3)图底关系在设计中的运用

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不仅符合视知觉需要,而且有助于突出景观和建筑的主体,观察

者能第一眼发现所要观察的对象,环境中某一形态的要素一旦被感知为图形,就会取得对背

景的支配地位,使整个形态构图形成对比,主次和等级。

1.2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1.2.1图形与背景

3)形成图形的主要条件

A小面积比大面积易成图形

B 单纯的几何形态易成图形

C 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易成图形

D 对称形态易形成图形

F 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成图形G 单个突出形态比凹入形态易成图形 H 动的形态比静的

更容易形成图形 I 整体性强的容易形成图形H 奇异或与众不同的形态易成为图形

1.2.1图底关系

5)以建筑为对象的图底关系分析

A 画框存在与否

将建筑空间从图底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主要涉及三个要素,图、底、画框。

就建筑而言,画框可理解为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界限。

B 图底关系清晰

空间为图,实体为底

阿道夫路斯,体积规划(ranmplan)

E 超越空间的图底关系

*戏仿

又称谐仿,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他作品进

行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

敬的目的。属二次创作的一种。戏仿的

对象通常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1.2.2群化原则

阿恩海姆,《视觉思维》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我们自然而然的进行观察时,知觉具有控制多个刺激,使它们形成有

机整体的倾向。

1)邻近原则

相互邻近的元素被感知为有内聚力的整体。

2)相似原则

彼此相似的元素易被感知为整体

3)连续原则

按一定规律连续排列的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

4)完形的倾向

一个有倾向于完成而尚未闭合的图形易被看做一个完整的图形。

两个条件:

A 不完整的视觉对象在完整时呈简单形状;

B 这一简单形状具有某种

合乎逻辑的连续性。

阿恩海姆,隧洞效应

1.2.3简化原则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感知对象的知觉组织所需要的信息量越少,该对象被感知到的

可能性就越大。而且,人们在对视觉刺激进行组织时,也喜欢采取尽量减少或简化的方式,

使之更加有序和易于理解

1)良好完形原则

视觉组织中,把对称、规则、简单形态的一组刺激视为一个整体。

2)简洁原则

知觉在组织空间位置相邻的视觉刺激时,具有使对象尽可能简单的倾向。

错觉

凡是根据感觉资料对环境中事实做失实的解释的,都可称之为错觉。

缪勒-莱伊尔错觉垂直线与水平线错觉对比错觉光渗错觉

环境知觉的理论——

Ⅱ生态知觉理论

2.1 理论来源

生态心理学,20世纪中后期

代表人物:Baker,J.吉布森

内容:

◎人类行为乃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

数:B=f(P,E)。行为的生态观(Ecological Theory)强调内外因的互动与平衡。

◎行为情绪理论(Behavior Setting Theory):所谓行为情境指的是引发行为的小生态系

统,不同的情境引发出不同的行为。人患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表示个体行为与环境配合不良,

是生态系统失衡(discordance)的结果。

◎生态知觉理论 (Ecological perception theory):强调人类的生存适应。

.2 基本观点

生命会自己找到出口

◎环境的提供(给养 affordance)

用它来描述一个行为者(一个人或者动物)和外界相互作用时的行为属性,更强调环境对

行为的影响。但是环境对行为者所造成的影响将因个人的特质、能力与知觉的不同而产生不

同程度的效应。

1)环境提供的是那些环境所呈现的东西、提供的信息以及它所邀请你做的事情,环境包

括媒体、物体、表面和布局、地点、其他人和动物等;

2)环境中的事物的意义和价值能够被直接感知,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3)给养和动物本身有关,给养只能用生态学来衡量,而不能用物理学来衡量;

4)环境提供的给养是不变的;

5)给养具有整体性,当人们看到物体时感知的是物体的给养而不是它们的尺寸大小;

6)给养是行为者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既不是主观性能也不是客观性能,或者两者都是,

给养贯穿于主客观的二分法中,是一种系统的观点。

◎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

感知觉是机体在环境中进化适应的

结果,集体的很多知觉反应技能是

遗传进化的结果。凭本能的直觉就

能发现与生存密切相关的“提供”。

2.3 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

本能的行为习性,源自本能的情感反应(愉悦和恐惧等)。物种对祖先经验的集体记忆,

通过DNA延续到今天的后代,成为一种生物自卫本能(Biophilia)。

◎愉悦

自然风光

场所精神

治疗性景观

◎信息控制

无论攫取食物还是躲避危险,都离不开对信息的控制—提高自己对外界信息的控制,预防

被控制,是提高自身在环境中的主动性,减少恐惧感的有效办法之一。

因此,人们最喜欢正面视野开阔,背后有安全庇护和坚实依靠的环境。

2.4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

◎外显功能与潜在功能。

一种环境特性形成,其中将发生的行为现象远比设计者的想象丰富。

◎怎么办?

A 合理规避不良潜在功能

抄近路

B 利用人对环境的偏好,厌恶等情感营造舒适,安全,奇幻等等环境

C 引导利用环境的潜在功能,兼做他用

D 无法避免的会被开发出来的潜在功能,使之合理化和规范化

Ⅲ 概率知觉理论(透镜论

1)基本观点

Brunswick

认为,环境提供给我们的感觉信息从来都不能准确的反映真实的环境特性,观察者通过

真实情境进行概率判断减少该情境中知觉的多义性。

个人在知觉中起着极其主动的作用。

◎为了应对环境中提供的感觉线索的不定性和不一致性,个人必须建立对环境加以

判断的全部有关的概率论点,这些论点是以大量环境场景的感觉线索取样得到的

◎由于个人所生活的时空的局限性,不可能对所有的环境取样,所以任何给定环境

的判断也不可能是绝对肯定的,仅仅是一种概率估计,个人可以通过环境中一系列探索行动

评价他们的效果,检验概率判断的准确性。

◎概率论与生态知觉理论不同,更注重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

如,视觉悬崖实验

2)概率论与空间设计

A 按不同环境的功能性质恰当地运用知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娱乐场所环境的线索复杂性(知觉的不确定性)

碰头的玻璃(知觉的不确定性)

交通环境适度充分的照明,醒目的标志、信号(知觉的确定性)

B 认识设计者的想法与使用者的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在设计中更贴切的了解满足使

用者的需要。

环境知觉理论总结

三个理论都是在现象学的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只是不同学派和不同的使用者从不同

的视角解释客观世界与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

对于同一环境,须根据项目的性质,决定需要侧重的方面,以使资金、资源发挥更多的

效益。

空间认知及其应用——

Ⅰ认知地图理论

人们多少了解所在地方的空间知识,并能识别和辨认环境,这样他不仅能去他想去的地方而

且还能为他人指路。

环境在人心理上的表达能力,以及记忆能重现环境的形象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技能。

1.空间认知的性质

空间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

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Downs和Stea,1973)。

环境知觉 获取信息 弄清事物间联系 达到空间认知

(2)研究的三个根源城市规划

地理学

心理学

这种多学科介入的性质使得不同专业的学者们互相激励,并产生了特殊的效果,认知地

图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

认知地图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Talman)

白鼠迷宫实验

“认知地图”:环境观察者对环境的认知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所有选择点建立一个

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这个模式被称为认知地图。

Lynch(1960)假设人们头脑中的环境心理表象像地图一样,他让波士顿等城市的居民画

出他们城市的地图,以寻找其中的共性元素,这个方法非常成功,并被推广到其他尺度的实

质环境研究工作中,如建筑物、区域等。

城市认知地图理论

一个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对居住的地方有许多空间知识,这他便能在环境中生活和生

产,在环境中定向样、定位和寻路,并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意义。

城市认知地图的特点

A 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

既包括具体信息,建筑造型,也包括抽象信息。既包括视觉信息也包括其他感觉甚至感

情信息。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认知地图的含义逐渐扩大了,广义而言,认知地图不一定只是一张图,一张纸上的

图,它更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透过此过程,一个人对他每日生活的空间及其特性、相关位

置有所感受、归类、记忆、回想和阐释。广义的认知地图等同于空间认知。

狭义而言,认知地图是一种结构,人们的空间信息将编码在此结构中,或至少解码以后

整合在此结构中。认知地图主要以视觉信息为主,同时又包含其他感觉信息。

B 模糊性与片面性

人们在空间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在编码、储存、解码和整合的时候,存在使环境的某些

方面失真的倾向。

维也纳建筑师Sitter(1956)说人们认为耳布广场是规则的和直线的形状,但实际上它是

不规则的,见右图:

很多研究说明人们会把日常的实质环境知识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地理形式。一个椭圆形的

铁路体系人们会把它看成是正圆形的体系(Canter和Tagg,1975)。两条斜交道路交成的十字

路口,人们会把它看成是由两条正交道路交成的(Petcock,1973)。像泰晤士河和塞纳河这样

蜿蜒缠绕于城市中心的河流,市民们会把它们看成仅仅是一条流经市区的平滑曲线

(Milgram,1976; Canter, 1977 )。

对以上这些认知地图的研究说明,某些建筑师为了追求图形上的整齐、规则和对称,而

在旧城改建设计时对环境大动手术是不必要的和没有道理的,也是代价高昂的。大多数人的

空间表象会忽略图形上的一些细节,并将其自动简化和完形为简单图形。

C 个人差异

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由于活动和体验的不同,个性、年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不

同,他们的认知地图也不相同,一群人对某一地区会取得一定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

环境本身的特性,并对环境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当地居民和外来者、活动区域、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人格化地图

这些心理的地图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呢?这个问题首先由Lynch(1960)提出并做系统

研究的。他在堪称里程碑式的调查工作里,请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的居民作为被试,要

求他们介绍自己的城市,随之他分析并规定了用来构成城市表象的五个基本要素。

城市认知地图的五个基本组成要素

●路径:

路径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

途干线、隧道或是铁路线、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主导元素。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

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它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因此与之密切相关的。对大多

数人而言,路径是认知地图中的主要元素。

●边界:

两个面或两个区域的交接线,如河岸、路堑、围墙等不可穿透的边界,以及示意

性的象征性的可穿透的边界。道路和边界有时很难区分。

●区域

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城市中较大的空间范围。有的区域具有明确的可见的边

界,有的区域无明确可见的边界,或是逐渐减弱的方式。

●节点

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城市中较大的空间范围。有的区域具有明确的可见的边

界,有的区域无明确可见的边界,或是逐渐减弱的方式。

它指城市中某些战略要地,如交叉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以

及方向转换处和换乘中心。节点的重要特征就是集中,特别是用途的集中。节点很可能是区

域的中心和象征。

●节点

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城市中较大的空间范围。有的区域具有明确的可见的边

界,有的区域无明确可见的边界,或是逐渐减弱的方式。

它指城市中某些战略要地,如交叉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以

及方向转换处和换乘中心。节点的重要特征就是集中,特别是用途的集中。节点很可能是区

域的中心和象征。

●标志

它是一些特征明显而且在地景中很突出的元素。地标是城市内部或是区域内作为

方向的参照物。它可以是塔、育顶、高楼大厦、山脉,也可以是纪念碑、牌楼、喷泉和桥梁

等。有的地标可以作为城市的象征,如悉尼歌剧院和北京天安门。

这五种要素是城市范围内认知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环境的表象并不局限于城市范

围,它可以大到一个世界小到一个房间。我们可以发现至少在区域这样的等级内,如社区,

此五项要素也是适用的。

如社区内的各种道路,包括穿越空地的非正式通道,甚至是住房内部的过道就是路径。

社区的围墙、大门,道路上的行道树,邻居家的围栏,甚至是合用宿舍中学生们分隔空间用

的帘子都属于边界。社区中的每一个组团都是不同的地区。中心绿地可以看成是一个节点。

或许对你来说,社区里的报亭和水果摊就是一个地标。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Ⅰ唤醒理论

唤醒理论: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的。

贝里尼在对人的感觉经验进行考察时发现,人对新奇的刺激的感觉,是随着刺激的重复

出现和历时的长短而展开的,刺激重复得越多,时间越长,感知表象的新奇性就会逐渐降低。

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愉悦是由这样两种“唤醒”引起的:一种是“渐进性”唤醒,即

审美情感的紧张度是随着感知和接受的过程而逐步增加的,最后到达度的临界点产生愉悦体

验。另一种是所谓“亢奋性”唤醒,就是情感受到突发的冲击迅速上升到达顶点,然后在“唤

醒”下退时获得一种解除紧张的落差式愉悦感。

唤醒:指的是一种警觉状态,表示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上(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是

否做好了反应的准备。

“唤醒水平”这个概念一般和睡眠、情绪,等生物特制联系紧密,它是指个体在心理和

生理上(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做好了提高或降低反应的准备的程度。

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无论刺激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

对提高唤醒水平的作用是相同的。

唤醒 ——在生理上的表现是自主活动的提高。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肾

上腺素分泌增加等

在行为上的表现为情绪的变化和体力活动的增加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

理状态。

包含两种属性:强度、形式

唤醒水平决定了情绪的强度:“心境”“情绪稳定”

认知和评价决定了情绪的形式

(一) 情绪的形式——快乐与不快乐

快乐与痛苦是进化过程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情感形式

生存的需要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够满

足欲望的刺激便会给人带来快乐。

(二)情绪的强度

▲ 无论愉快还是不愉快,都会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而加强。人们本能的保持好心情,

减少不愉快的感觉。

▲ 情绪决定着个人对环境的偏爱与选择

▲ 人不能总保持在高唤醒状态,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所需要不同的唤醒水平。

.1广泛探索和特殊探索

广泛探索(diversive exploration)

当感觉上的刺激不足和生理上的饥渴同样难以忍受,这种心理上的饥渴状

态会驱使个人像饥不择食一样到环境中去寻求刺激。

特殊探索(specific exploration)

当个人被特定的刺激所唤醒而引起注意时,就有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企

图对环境的某种不定性,即知觉矛盾通过探索而作出解释。

两种探索都是人的需要,不能截然分开:

1、在广泛探索中可能有特殊发现,特殊探索中也包含多样、一般和意外。

2、从广泛探索中发现问题,在特殊探索中寻求答案。

2.2不定性、唤醒与情感评价

无论广泛探索还是特殊探索,前提是环境中必须有唤醒主体的刺激。

然而并非所有引起唤醒的刺激都能诱发探索的动机和行为,只有那些既能唤起注意又令

人感兴趣的刺激才会吸引人去探索。

偏爱

柏莱恩关于美学判断的研究:

环境的不定性(对照刺激特征):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不一致性

当环境的不定性增加时,人的唤醒水平也随之提高,二者呈直线关系。

人在环境中的快感度与环境的不定性却是呈倒U形曲线关系。

柏莱恩的观点:

具有中等强度不定性的环境是维持兴趣、诱发探索动机的最佳环境

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不和谐性处于中等水平的对象为最美的

在自然与人工混合的环境中,人工要素的位置和空间布局对总体环境的和谐起着重要的

作用,自然要素占优势而人工要素未破坏自然环境和谐性的环境被认为是最美的

2.3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

卡普兰用环境维度预测对不同环境的偏爱,

包括四个方面的维度:连贯性、易识别性、复杂性、神秘性

复杂性、神秘性——增加了环境的不定性,同时也提高了观察者的唤

醒水平。能诱发和维持探索的动机和兴趣

连贯性、易识别性——有利于观察者对复杂环境的理解,从而减少不

定性、降低唤醒水平,使探索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只有在不定性与确定性达到某种平衡的环境中才能使观察者既不失控制感又维持

探索的兴趣——最受偏爱的环境

对环境探索过程的体验而最终获得精彩的景致,使人在心理上得到最大的满足

3唤醒与绩效

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

正在从事某项任务的人都需要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

能获得理想效率,处于中等水平时(环境刺激适中时)达到最高绩效,即任务绩效与唤醒水

平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这一最适宜的唤醒水平称最优唤醒水平。

应激:令人不愉快的刺激引起的紧张反应称为应激(Stress)

包括主观反映、客观刺激

应激物:引起应激反应的环境刺激称为应激物(Stressors)

3.1应激反应

◎生理反应

三个阶段(一般适应症候群GAS)

A 警戒反应(Alarm reaction)

B 抗拒(或适应)阶段(Stage of exhaustion)

C衰竭阶段(General adaption syndrome)

◎心理反应

心理反应因人而异,个人的认知评价取决于两方面:

A 个人心理素质

B 对特定刺激情境的认知

3.2应激物种类

◎灾变事件(cataclysmic events):势不可挡的应激物。如自然灾害,战争,重大技术事

故等

◎个人应激物

(personal stressors)

指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一些烦心的日常琐事。其冲击性强弱不等。

◎背景应激物(background stressors)

指的是持续重复发日常干扰,如工作压力、每天上下

班赶路、拥挤噪声、空气污染等。

背景应激物稳定持续的刺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状态,长期的情绪状态形成了

个人心境,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健康工作、生活

背景应激物与环境决策、环境设计与管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其中许多可以通过合理

的环境设计与环境管理得到控制和缓解。

3.3 适应环境应激的意义和代价

◎应激具有唤醒作用,恰当的唤醒水平可以维持较高的任务绩效。(独孤求败)

◎过分的应激会存在潜在的危险并造成严重的后果

空间行为: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领域称为“空间行为”(Spatial Behavior)

研究内容:着重研究人使用空间的固有方式,并通过研究揭示人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要。

1.1 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

(Sommer,1959)

1)定义:

个人空间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他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

并依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他人对这一范围的侵犯和干扰,会引起融于社会中的个体的

焦虑和不安。

个人空间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圈,起着自我保护作用:

避免接受过多的刺激,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弥补私密性的不足,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

攻击。

个人空间的重要影响因素

A 年龄B 性别C人格D文化与种族E 环境

1.2人际距离

爱德华.霍尔的“近体学”研究

近体学是研究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所处交际位置的距离的学科

亲密距离的范围为0到45cm

个人距离的范围从45cm到120cm。

社交距离的范围从120Cm到360cm。

公共距离在360cm以上。

2 私密性

1) 定义:

对于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

(n,1974,1975)

包括两个方面:退缩(withdrawal)和信息控制(control of information)

退缩包括个人独处、与其他人亲密相处、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

信息控制包括匿名,即不愿别人对自己有任何了解;

保留,即个人对某些事实加以隐瞒;

不愿多交往,尤其不欢迎不速之客。

2) 私密性设计

在不同形式的区域空间内,加进一些具体实在的边界因子。

2 领域性(Territoriality)

1) 定义:

领域性指的是个体或团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暂时或永久地的控制一个场所或区域,并对

其加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n)

2) 领域的类型

首属领域(Primary territories)

次级领域(Secondary territories)

公共领域 (Public territories)

首属领域(primary territories)

使用者使用时间最多,控制感最强的场所。

卧室、住宅、办公室和国家等都属于首属领域。为个人或群体独占和专用,并得到明确

公认和法律的保护,外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次级领域(secondary territories)

不归使用者专门占有,使用者对其控制也没有那么强,属半公共性质,是主要领

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联系地带。

典型的例子就是组团或同一楼里的邻居。次级领域和首属领域相比其心理上的作用

较少,拥有者也只有较少的控制权。

公共领域(public terrotories)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地方,只要遵守一般的社会规范,几乎所

有人都能进入或使用它。

公共领域是临时性的,通常对使用人而言重要性不大。在文明和民主的社会里,遵

守一般的行为规范就能使用公共领域。

3) 领域的功能

A 组织功能

领域具有不同的尺度和区分方法,其中最小的领域便是个人空间,也是领域中唯一

可移动的空间范围。其他依次为私人房间,家,邻里,社区,城市,形成了从小到大一整套

领域系统。

明确的功能分区使人们了解哪些具体领域从事哪些具体活动,会见到哪些人,有利

于个人根据自己的角色和需要选择安排自己的行为,形成稳定有秩序的生活。

B 领域性与控制感

形成领域能增加占有者对环境的控制感。

建筑物外部通过适当范围的空间围合、草坪、树篱、台地、栅栏等形成具有不同私

密性——公共性层次的领域有利于个人或群体的控制感。

C 领域性与安全防卫

“能防卫空间”(Defensible Space)设计原则

(美国建筑师纽曼)

◎形成易于被感知并有助于防卫的领域

“形成领域”不等于简单的空间限定,必须与人的领域行为相应,既要对领域分级,

形成私密性-公共性的空间层次,尤其要把住户门外的户外空间也作为居民的生活场所,明

确其活动内容和作用。

纽曼将多层住宅分为三级:每层的户外空间,住宅单元入口和邻近入口的户外空间,

住宅建筑的组团及其户外空间

◎自然的监视

通过建筑物布局和门窗位置,是居民能从室内自然的监视

户外活动,对犯罪分子具有心理的威慑作用。自然监视和

共同防卫只有在那些白天有人在家的邻里中才有效

中观空间行为

中观空间行为包括家与邻里两个层次

1 家

“家”比起一座住宅或公寓里的一套房子,寓意要深得多。对于个人或家庭成员来说“家”

是有情感色彩的。它是个人世界的中心。

1.1 家的功能与秩序

家的空间表现形式为住宅,根据家的成员结构和文化背景,价值取

向,形成了内部功能与秩序,继而形成了住宅内部空间分配的差异

1.2 安全防卫

从领域性原则看,边界线十分重要。篱笆、铁栏、围墙都是边界

线的标志。家要有安全感,要有私密性, 拉普卜特说:家的安全

体现在大门的不可侵犯性。

1.3 个性化

人们对自己的家要求个性化并进行必要的防范。私人住宅是个人意象中世界的重要参考

点。

哲学家巴什拉 说:“正如自己的与非自己的是心理空间中的基本区分点,自己的房子与

他人的房子也是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区分点”

2 邻里

指的是带有集体性的家庭基地,是一种地理上的空间,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进入邻

里人们会有到了家

邻里关系的主体-邻居:就是住在你隔壁或邻近的人。与亲戚朋友不同,亲戚是有血缘

关系的,朋友是可选择的,而邻居不能选择,也没有什么既定的关系。

《城市邻里》(Suzanne Keller)一书中把邻里住户活动做了五点说明。

A 内容:

在危机情况下能相互帮助,交换信息,尤其是与大家的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

B 优先程度:

在农村中邻里住户似乎没有亲戚重要,但比朋友重要。城市化后亲戚还是重要,但朋友

比邻里住户更重要。

C 交往程度:

城市化后,邻里住户的关系减弱了。

D幅度与深度

绝大部分城市居民,不认识许多邻里住户,邻里住户间关系也不很亲近。

Zweig 1962年把英国的邻里住户间关系按其深度依次排列了一个顺序:以在村落中最强,

城里有较长的历史的工人居民区次之,最弱的是新区,尤其在那些个人拥有独院型住宅的居

住区中,邻里住户间关系非常微弱。

E 邻里住户间接触频率

邻里住户间接触的频率城里比乡下低得多,城里的邻里住户可能在家中、在街 上、在社区

设施中,如学校、商店中相遇。

2.3 邻里单元(neighborhood unit)

是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指在城市中一个

比较小的、可被识别的、低层次的单元,存在于居民的住宅与城市之间。

1)一个邻里是一个在物质空间上有所限定的整体,其中设有一些低层次的、以满足居民的日

常需要服务设施,住在邻里单元的居民有一种社区的感觉。

2)邻里既是一个在形式上的整体(物质性单元),也是一种社会功能上整体(社会性单元)。

3)通过使用邻里低层次的设施,会促进居民中一种心理上的统一与归属感归属感能加强居民

间主动的交往与对共同活动的参与,或由于外界的压力,被动地一起共同采取某种对策。这

种社会与心理上把大家聚集、团结到一起的情感,使这一地域与城市其他地区有明确的区别,

这一地域应有一条可被人们识别的、明确的边界。

邻里规模的大小是一个 分重要的参数,要求所有的住户与中心设施,尤其是小学校都能在

步行距离以内

邻里不同于住宅单体和完整的城市,而是一种特定的城市实体;现代城市规划试图通过一种

媒介,协调住宅单体和整个城市之间的尺度关系,以适应现代的居住需求,邻里便赋予了这

种媒介适当的物质形式和具体内容与涵义。

邻里思想通常关注的8个主题(Kallus和LawYone)

A 管理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邻里可以看作是一种确定的城市自治单位。在城市的连续扩张过程

中,如果将城市局部视作完整的系统进行建设,就可以在增长的同时,保持整个城市系统功

能的连续性。因此,管理的主题强调了邻里在城市建设期间或建成以后作为管理工具的可能

性。

B 治疗

治疗的主题直接针对着现代城市病带来的创伤,这源自现代主义者运用城市规划治疗城市病

的思想。因此,邻里的主要功能便是完善居住环境并且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通过强

调个人对改善环境的权利和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邻里的目标是成为整个社区的家园,将一

种社会组织转化为一种城市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保护居民不受现代城市病的侵袭,治疗城市

病的创伤。

C 福利

要求一个经过规划的邻里应当满足居住的基本生活标准,通过规划改善居民的物质生活环

境,保护公众免受危险、压力、疾病等侵害。这种观点明确体现了现代主义运动中环境决定

论的思想。

CIAM的设计理念,包括在柯布西耶的某些作品中所表现的,强调了邻里在改善物质福

利方面的作用。CIAM明确提出了功能分区(sector)的概念,居住区作为城市系统中明确定义

的分区,应和城市的其他功能隔离开来,尤其是应当和工业区与交通系统分离,以确保健康

的居住条件。CIAM提出“这些城市分区在地形、绿地、阳光和气候条件上都应是最满意的”。

又如,柯布西耶认为功能城市应当首先“……保障健全的个人和健康的居住环境,也就是说,

空间、新鲜空气、阳光这些基本的自然要素应当富足”。

D 交往

超越家庭单元的界限,容纳并鼓励多样化的人际关系,为复杂的社会交往创造条件,便成为

邻里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成为衡量居住标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解决现代城市问题的

重要途径。

在10人组宣言中,他们号召一种对城市环境复杂性的全面表达,在不同的城市尺度中创造

某种等级系统hierarchical system),建立个人与集体的平衡,以适应现代城市社会中复杂的

人际关系的要求。正如史密森(Smithson)所说,“要理解人际交往,就必须思考每一个社区的

独特的复杂性,就要将城市当作具有不同复杂程度的社区来研究。”

E 秩序

在建设新城市过程中,邻里可以成为调整秩序的重要工具,在重新定义现有城市结构中,邻

里也是发现秩序的重要手段。

克里斯托弗·亚力山大,他的研究旨在发现秩序的抽象原则,这种抽象原则是城市在自

发的发展中的控制力量。他指出,这些自发发展城市和现代规划的城市不同,保持了一种复

杂而且重要的人类尺度,这是非常宝贵的。因此,他设想一种规划系统,允许在现代城市中

也存在复杂的城市秩序,由“很多的不同的亚文化群”组成,“每个亚文化群都有自己的边

界”,这样,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邻里便成为调整秩序的工具,从而发现并表达了一

个城市系统。

F 参与

邻里作为公共居住区有一种特别的意义,这就是给居民参与提供方便。参与的主题反映的是

居民的需要。规划在这里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所有的“游戏者”参与决策的过程,

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公众的参与使邻里成为公众生活的舞台。

Kallus和Law-Yone以约翰·特纳(John Turner)为例,表述了参与的主题是如何被强烈

地表达和具体化的。特纳针对建筑过程和建筑师与规划师在其中的地位,号召一种更为自主

的建设行为,以便拥有按照“真正需求”建造住宅的更大自由。特纳指出,建造住宅的过程

是一个社区行为,需要所有参与者的社会性支持、帮助和同意。邻里有着社会和物质的基础,

是实现参与思想的理想尺度。

G认同

认同的主题更进一步涉及到居民的深层次需求,具有认同感的邻里是居民之间和居民与环境

之间联系的传达媒介。邻里的定义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邻里的大小、边界要素是按照其

居民的需求、希望和生活方式而得以定义的。从这个观点出发,邻里创造和维持了一个独特

的社会框架,支持了个人和社会的联系。因此,按照行为模式所描述的人的需求,调整这个

框架是建立邻里十分重要的手段。

H 意义

居民是赋予了不同城市和场所意义的主体,因此邻里可以被理解成场所、社会群体以及相关

物质和空间关系的表述。这些关系可以体现在空间模式中,源于诸如地形边界、社会同质或

类型同质的概念。

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作为明确的空间-建筑实体的城市邻里。在类型学的分

析中,传统的住区(quarter)被认为是基本的居住类型,将场所和行为联系起来。因此,住区

被认为是一种基本的城市元素。克里亚称这种通过居住行为模式发展起来的城市自治部分为

“城市中的城市”,因此,城市变成了“自治住区的联盟”,每个住区都是社区行为的焦点。

邻里是连续和持久地建立在时间之上的,对它们的认同来自于场所及其居民之间的连续的关

系。从这个角度上讲,邻里在创造居民文化的同时又是保护城市文化连续性的手段。

A Glarence Perry的邻里单元

最重要的理念是Glarence Perry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所缔造的邻里单元,它是一种系统组

织和开发城区的方式。夹杂在邻里布局和物质形态设计中的,是诸如邻里交往、创造社区感、

创造邻里识别性和社会平衡之类的社会目标。

Perry提出每个邻里单位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 一所小学;

• 一些小公园和运动场;

• 小商店;

• 合适的建筑和街道布局,以保证所有的公共设施能够安全地步行到达。

同时他也提出了六种形态属性:

• 规模——支持一所小学所需的人口;

• 边界——主要道路从旁边经过而不是穿越邻里单位;

• 开放空间;

• 机构用地位于邻里中央,这样保证机构设施均等地服务整个邻里;

• 小单元中的商店应位于小单位的边界,以便组成更大的单位;

• 一个与预期交通相称的内部街道系统。

B 查尔斯王子的“城市村落”

六大原则:1、人体尺度的开发;2、高品位的设计;3、复合开发;4、周密的基础设施计划 ;

5、综合收入和可支付得起的住宅建设;6、有效果的管理。

六大指标:1、公顷面积内50-60户、120-150人的平均密度;2、街区内的用途混合;3、创

造多样化的适应各种年龄层的交流空间形态;4、减少对机动车的过度依赖;5、创造可持续

发展的居住环境;6、在规划过程中公共组织的参与。

1. 地点:充分理解当地景观,并使新建筑与景观相得益彰;

2. 等级划分:既要强调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要重视建筑物的不同要素;

3. 规模:建筑规模应根据一个地区的人口比例而定;

4. 和谐:建筑物要与周边景观和自然环境保持协调;

5. 区域划定:划定开发项目边界以及广场和庭院等区域;

6. 材料:就地取材,以传统工艺维护各地区的特色;

7. 装饰:运用不同工艺对建筑物进行装饰,力求突出建筑的各个方面;

8. 艺术性:艺术性应作为整个环境的一部分,并具有象征意义和实际含义;

9. 标志和照明:街道标志应设计美观、巧妙,广告牌位置得当,慎用人造灯光;

10.社区感:社区应给居民带来自豪感,使每个人都感到对社区的规划和组织做出了贡献。

C 新城市主义的邻里观

一个理想邻里的基本设计准则:

1)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

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

2)最优规模———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1/4英里(约400米)的空间;

3)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礼拜和娱乐;

4)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之上;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形

的而不是建筑留下的剩余场地,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安排应优先考虑

——查尔斯王子《英国愿景》

在邻里与社区的组织、建构方式上,新城市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开

发模式:

一种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称作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另一种是“传统的邻里开发”,即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TOD模式由“步行街区(Pedestrian Pocket)发展而来。

是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一般不超过600m)为半径的范围内,

包含着中高密度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内容的复合功能社区。

TND模式则试图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概念中吸取灵感,实践中与房地产市场相结合。

其社区的基本单元是邻里,邻里之间以绿化带分隔,每个邻里规模约40~200英亩(16~81hm2

左右),半径不超过1/4英里(约400米),从而保证大部分家庭到邻里公园的距离均在3min

步行范围之内,到社区中心广场或公共空间仅5min的行走路程;

内部街道间距为70~l00m;

住房的后巷作为邻里间交往的场所,是设计的重点之一;会堂、幼儿园、公交站和商店均布

置在中心;

每个邻里均包括不同的住宅类型,适合不同类型的住户和收入群体。

与TOD模式不同的是,TND更多的是以网格状的道路系统组织邻里

佛罗里达海滨(Seaside)

始建于1980年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滨海城,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美国近十年“十大设计成

就之一“。滨海城(Seaside)位于佛罗里达州西北部的海岸地带,占地面积约32.4hm2,是一

个供居住及旅游度假的多功能社区。

设计原则-

不仅仅方便位于滨水地区的房屋,而是使其道路和其风景最有益于城镇的所有居民。-

社区的街道和步行道都可以通向海滩和城镇中心。

鼓励社区间的相互关系,明确的社区中心。

城镇格局遵循

“五分钟”步行原则,社区服务半径为0.4-0.6公里。

优先布置社区公共空间和文化教育设施。

良好的交通体系。

滨海城建设法规(The Seaside Urban Code)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出于对公共空间质量的高度重视,主要是对街道、广场以及建筑间的停车安排提

出条件包括道路和停车带的宽度、园林绿化、街道的排列方式、街道的宽度以及建筑高度与

街道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其目的是设法提供居民步行休息和会面交往场所的良好公共环

境,设计在不牺牲步行者利益的前提下,满足汽车的通行、停放需要。

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城镇设计法规和建筑设计法规两部分。城镇设计法规从城镇规划设计的角

度对建筑提出设计要求(其中包括建筑的使用、建筑布局、建筑高度和停车安排等),用以

确保建筑之间相互协调,形成连续的街道景观,提供安全、宜人的步行环境等。建筑设计法

规涉及建筑的平面形状、材料使用以及施工方式等。很明显,建筑设计法规旨在创造协调统

一的城镇景观。

在特定的地区使用特定的建筑类型的规定。法规中共列举了8 种建筑类型,所有8 种类型

均由DPZ 通过对美国南方城镇调研筛选而来。类型一是用于城市中心商业广场的,它有带

拱廊的“公共墙”,建筑一般为3- 5 层;类型二也属于“公共墙”一类,是用于城市市政广

场的,檐口和阳台都严谨地对位,以适应

较为严肃的市政场面;类型三是用于市政区域后面的混合区的,它还是“公共墙”一类的,

是3 层高的联立住宅或办公室。这三类建筑类型构成了市中心连续的组织结构,是基本类

型。后5 种类型都是有关住宅的类型。如“城市别”、“邦阿楼”、“独立住宅”等。8 种建

筑类型为不同建筑师设计的变化提供了基本限定与依据。

空间行为研究

——Ⅲ宏观空间行为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1城市意象的三个方面

1)特色 (identity) :即城市有个性。从整体上与其他的地区或城市有区别。

2)结构(structure) :即每一个体事物能与其他事物与观察者发生一定的关系。每座城市均

应有其自身有特色的形态与道路结构。

3) 意义(meaning):这个物体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一

种关系,但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4)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5)

6) 1.2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

7)

8) 1)道路(Path)

9) A 路的连续性特色

10) B 路的网络特色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2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

2)边界(Edges)

体现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2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

3)区域(district)

城市中的一些地域,地域内的环境有某种共同的性格可被识别

一个物质环境有特色的区域,住在这里的居民更易形成认同感、归属感。

城市应既有集中的大片绿地、河湖,也有密集的建成区,有大“疏”大“密”,既有自然的

也有人为环境的特色,切忌平均对待,因特色会由此而消失。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2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

4)中心(center)与节点(nodes)

A 中心 :人对某一“环境意象”的建立也往往先以某中心为参考点,把各种要素与这一中

心联系起来,找出其中的空间关系,犹如蜘珠编网一样,把各种

关系编织成网络,形成完整的“意象”

B 节点:林奇的节点与舒尔兹强调的场所的含义一致,更突出其社会与文化含义

C 一些关于节点的设计手法

①规划中要有意识地将步行街引向一些中心。中心应成为步行街的汇聚点并形成步行人的

广场。

②广场作为城市的起居室,人群活动的舞台,尺度要适宜,不能失之过大。人在步行街上行

走能看到街对面橱窗里陈列的商品。

③中心周围的公共设施要多样,使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能物色到自己感兴趣的目标,

心理上能得到满足,切实体现“钟爱多样性”的格言。

④有的中心晚间也要开放,要有夜生活。

⑤经过实际观察,广场的大小每30平方米有一个人,才得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气感。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2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

5)标志物(landmark)

是城市空间中的外部参考点。每一标志物均应有其自身在造型上的特点,让人一看就能识别。

它帮助人们在城市中定向、定位,一看到这些标志物就大体意识到自己目前处在城市中的什

么部位。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3城市意象研究工作的趋向

1)总意象(capsule image)

总意象即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单元所给予人们的总体印象,不考虑其内部的区分。

总意象较易成为一种成见与一些被扭曲了的意象。

整个城市可能被一种单一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某一意象所代表。

城市环境的认知——城市意象

1.3城市意象研究工作的趋向

2)道路景观

在城市中,道路是所有老百姓了解得最多的意象要素,也只有对城市中的道路有了一定识别

后,才谈得上进一步熟悉其他城市要素。

3)空间要素可被意象的原因

A 形式因素

作为标志性建筑,在形式上一定要有某一方面突出的特色。

B 可见度因素

即使意义一般、形象也并不突出的建筑,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四面八方都能见得到,

譬如说一个主要的交叉路口、一条弯斜的路上、或广场的中心或尽端,也会产生很强的意象

能力。

C 使用与意义因素

使用率很高的地点,在人们认知地图中占有突出地位

4)意象与活动的吻合

个人对城市的意象与个人在城市中的活动空间两者之间有某种程度的吻合。

5)认知与活动

意象与活动模式的关系

6)距离感的研究

布伦兰定律

(brennan’s Law,1948)

说明:

人们的脑际地图与活动模式

两者的结构均是沿着城市中

的动线形成的。

7)研究意象与活动的价值

通过对意象的调查,就有可能做出较准确的行为预测,

这一概念对社会与城市体形规划都有较大价值

2.2人类活动分析法

2.2.1行为空间(Action Space)研究(1960-1970年代)

在客观环境下人们对特定地方的感知效用以及他们如何划定自己所熟悉的或者是进行交互

作用的地方和空间的范围。

个人因素在其对外在客观空间结构的感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其居住位置成为最重

要的节点。

2.2 活动空间(Activity Space):

美国城市学家蔡平(F. S. Chapin)的研究:

是个人进行大部分日常活动的空间,可以看成是行为空间的子集。

Chapin的研究强调通过将城市人口分成若干子群体进行汇总分析,认为个人习得行为与活动

需求动机由其社会经济特征所决定。

活动

狭义: 可观察到的一系列动作的集合。

广义:指生物普遍而又广泛的运动形式,也包含机体的运动。

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

必要性活动(功能性)自发性活动

(消遣性)

社会性活动(连锁性活动)(社会性)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

童游戏,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

低强度接触

一种接触形式、一种深化交往的可能、保持业已建立起来的接触

了解外界的各种信息、获得启发,受到激励、活动是引人入胜的因素:

1,提供活动发生的场地2,提供安全且方便参与的场地3,提供便于发生交流活动的场地

环境行为观察

观察内容

5W法(when-who-where-why-what)

即观察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在从事什么行为活动,以探索不同活

动的时空特点及其规律,并据此提出改进设计的建议。

1.1 时间要素

一般每天固定时间和时段,并持续若干天进行观察。

1.2 活动人群

首先应了解从事活动的个人和群体的背景资料(社会人口学变量),如性别,职业,大致年

龄,出行方式等。

群体:可界定为同一行为目的,或具有统一行为倾向而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每一群体又可

以继续细分。

按数量特小群(2-3人)、小群(3-7人)、中群(>7-8人-数十人)、大群(数十人-百余人)、

特大群(百余人以上)

1.3 活动场所

环境本身将决定在此进行何种观察。

行为活动发生的具体地点及其空间特征。

1.4 活动目的

目的处于动机,动机来自需要。

在现场研究中,难以通过简单的观察了解动机,问卷和访谈也不易获得。

参与同一活动的人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目的

1.5行为活动

容模行为(molar behavior)单元:指的是极为复杂的活动单元。包容着最大的行为单元,

然而这并不包括数量非常大的人群

分子行为(molecular behavior)单元:是相对小的单元,从数量上说包含的行为也较少

观察记录

3,1 观察的分类

第一步现场考察与提出问题、限定问题;

第二步为通过事先测试并进行分类;

第三步为可靠的测试阶段;

第四步为数据收集与分析。

观察记录

3,2 行为抽样记录

文字记录:Wright,1967年发展出一种观察方法(全球性的)。要求观察者以常识性的语言写

下每种行为。

需由一个小组,每人轮流记录 10-15分钟共同来完成口述记录

行为取样记录作为原始资料,还待进一步编成一个个有始有终的行为片断,一幕幕片断

记录,必须用语一致

3,3 行为地图 (Behavioral Mapping)

是1970年由Ittlelson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用于记录发生在某个环境中的行为,以

帮助设计者把设计特点与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连接起来。

行为地图方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在平面图上标出各种行为发生的位置及其发

生的频率并将行为与环境的各部分相联系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先由研究人员对行为进行编码,并将行为发生的实际地点和频率标定在

一个按尺度绘制的平面地图上,以帮助设计者将设计要点与行为的时间、空间相结合。这是

一种记录物体的位置,并测量它们可引起的活动水平的介入式、直接性的观察方法

行为地图有五个优点:

有被观察地点的平面图;

对有明确定义的人的行为有观察、有数据、有描述、在位置上有明确的标定;

有日程表,表示观察与记录持续了多久;

观察与记录均由科学的程序指导;

有符号编码及统计、数据系统,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获得所需的观察记录成果。

行为地图的目的,是在平面图上标出各种行为发生的位置及其发生的频率,并说明其与

设计的相关性。由于把行为与设计相互联系起来,就有可能提出问题并得出结论。

3,5 通过痕迹,来构想人们的行为

当研究人员得知人们在某个地点已经重复某种行为多次,而研究人员又不可能亲自观

察到,就不得不从其留下的痕迹中重新构想该行为。

痕迹分为四类,副产品的利用; 适应性的利用;

展现自己的能力:领域性

公众提出的信息:,从官方的标记,到公众布告栏,直至

在墙上乱涂乱抹的东西均属这方面信息观察记录

3,6 查阅检索

官方记录、人口调查数据、各级政府的数据库、各种机构记录、个人记录

健康记录、犯罪率统计、个人文件、设计回访评价(P.O.E)

期末复习课

2014年6月18日 第17周 周三 13:30-15:30

考试地点: 综C305综C303

第一部分《环境心理学》

第二部分《交往与空间》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

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人和环境交互作用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我们称之为环境行为。

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Sommer,1959)

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他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

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他人对这一范围的侵犯和干扰,会引起融于社会中的个体的焦虑

和不安。

个人空间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圈,起着自我保护作用:避

免接受过多的刺激,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弥补私密性的不足,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

击。

私密性 包括两个方面:退缩(withdrawal)和信息控制(control of information)

退缩包括个人独处、与其他人亲密相处、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

信息控制包括匿名,即不愿别人对自己有任何了解;

保留,即个人对某些事实加以隐瞒;

不愿多交往,尤其不欢迎不速之客。

邻里单元(neighborhood unit)

是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指在城市中一个比较小的、可被识别的、低层次

的单元,存在于居民的住宅与城市之间。

A Glarence Perry的邻里单元

Perry提出每个邻里单位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 一所小学;

• 一些小公园和运动场;

• 小商店;

• 合适的建筑和街道布局,以保证所有的公共设施能够安全地步行到达。

同时他也提出了六种形态属性:

• 规模——支持一所小学所需的人口;

• 边界——主要道路从旁边经过而不是穿越邻里单位;

• 开放空间;

• 机构用地位于邻里中央,这样保证机构设施均等地服务整个邻里;

• 小单元中的商店应位于小单位的边界,以便组成更大的单位;

• 一个与预期交通相称的内部街道系统。

在邻里与社区的组织、建构方式上,新城市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

开发模式:

一种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称作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另一种是“传统的邻里开发”,即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TOD模式由“步行街区(Pedestrian Pocket)发展而来。

是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一般不超过600m)为半径的范

围内,包含着中高密度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内容的复合功能社区。

观察法的观察内容

5W法(when-who-where-why-what)

即观察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在从事什么行为活动,以探索不

同活动的时空特点及其规律,并据此提出改进设计的建议。

群体:可界定为同一行为目的,或具有统一行为倾向而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每一群体

又可以继续细分。

按数量特小群(2-3人)、小群(3-7人)、中群(>7-8人-数十人)、大群(数十人-百余

人)、特大群(百余人以上)

行为活动

容模行为(molar behavior)单元:指的是极为复杂的活动单元。包容着最大的行为单

元,然而这并不包括数量非常大的人群

分子行为(molecular behavior)单元:是相对小的单元,从数量上说包含的行为也较少

观察记录方法

1, 行为抽样记录

文字记录:Wright,1967年发展出一种观察方法(全球性的)。要求观察者以常识性的语

言写下每种行为。

需由一个小组,每人轮流记录 10-15分钟共同来完成口述记录

行为取样记录作为原始资料,还待进一步编成一个个有始有终的行为片断,一幕幕片断

记录,必须用语一致

2. 行为地图 (Behavioral Mapping)

是1970年由Ittlelson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用于记录发生在某个环境中的行为,以

帮助设计者把设计特点与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连接起来。

行为地图方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在平面图上标出各种行为发生的位置及其发

生的频率并将行为与环境的各部分相联系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先由研究人员对行为进行编码,并将行为发生的实际地点和频率标定在

一个按尺度绘制的平面地图上,以帮助设计者将设计要点与行为的时间、空间相结合。这是

一种记录物体的位置,并测量它们可引起的活动水平的介入式、直接性的观察方法

行为地图有五个优点:

有被观察地点的平面图;

对有明确定义的人的行为有观察、有数据、有描述、在位置上有明确的标定;

有日程表,表示观察与记录持续了多久;

观察与记录均由科学的程序指导;

有符号编码及统计、数据系统,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获得所需的观察记录成果。

3,通过痕迹,来构想人们的行为

当研究人员得知人们在某个地点已经重复某种行为多次,而研究人员又不可能亲自观察到,

就不得不从其留下的痕迹中重新构想该行为。

痕迹分为四类,副产品的利用; 适应性的利用;展现自己的能力:领域性

公众提出的信息:,从官方的标记,到公众布告栏,直至在墙上乱涂乱抹的东西均属这

方面信息

4, 查阅检索

官方记录

人口调查数据、各级政府的数据库、各种机构记录、个人记录、健康记录、犯罪率统计、

个人文件、设计回访评价(P.O.E)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