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弓可可)
音箱这些年:讲述多媒体音箱的故事
作者:夏昆冈 曾德均
声卡技术推动多媒体音箱的诞生
1984年,英国的Adlib Audio公司迈出了PC多媒体化的第一步,推出了第一款魔奇
声卡,这款声卡的出现让PC拥有了真正的发声能力,而不再是PC喇叭“滴滴答答”的声
音。
1989年,新加坡创新Creative公司推出了Sound Blaster声卡,声卡史掀开了新的
一页,进入具有实用化功能的时期。在诞生初期,声卡技术还很初级,1989年推出的Sound
Blaster只不过具有单声道、8bit采样精度的技术指标;但到了1992年,创新推出了Sound
Blaster 16,第一次在电脑上实现了双声道立体声、16bit采样精度和44.1kHz的采样率的
水平,声卡技术获得实质性的进步。从性能来说,声卡开始具有可普及的意义。
1993年,英特尔发布Pentium60处理器,差不多是这个时候,电脑也开始逐步走进
中国家庭。硬件的发展,同时也带动着游戏产业,而游戏产业又带来了更多的音频应用。
这也触发了多媒体音箱行业在随后几年的迅猛发展。国内当时涌现了大量的品牌,又大量
的消亡。
1995年,创新推出AWE32系列,声卡阵容继续壮大,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芯片厂加
入竞争,这个时期内还有以低端声卡芯片为主打的ESS和雅马哈等公司。数家企业的竞争,
让声卡成为了电脑的标准配置,这为多媒体音箱提供了一个最好的物质前提。同年,著名
的Windows95发布,音频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声卡的设置也变得更为简单(DOS下的
声卡设置十分复杂,相信经历过那一时代的用户仍然还记得声卡需要设置中断、端口等较
为复杂的参数),这个强大的32位操作系统,随后成为了最丰富的游戏平台,大大促进了个
人用户总数的持续增长。
1995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德国电子学博士卡尔赫兹·布兰登伯格发明了MP3数字
音乐压缩编码,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超乎所有人想象,培养了很多习惯用PC听音乐的用
户,也促使了一些著名软件的诞生,例如Winamp。
硬件的成熟和应用的多样化,让这时的家用电脑没理由不配声卡和音箱了。环境的日
益改善,达成了多媒体音箱普及的必备条件。至此,国内的多媒体音箱行业完成了最原始
的一轮洗牌和积累,行业从混沌到逐渐清晰明朗。只是,那时仍然没有领导型的企业崛起
——谈不上技术革新,主要靠天吃饭(依靠电脑平台的日益强大和普及)。
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看作是中国多媒体音箱行业的萌芽期。现在回头来看,应该庆幸
这个时期没有国外同行的“大举入侵”,否则历史将被改写,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活下
来的都是强者。
多媒体音箱的萌芽期(1991~1996)
这一时期的行业状况,只能用混沌和无序来形容,因为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谁能自信的说出未来明确的方向。同时,对于这一时期的回顾也是零散的,我们花费
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拜访多位业内资深人士,才深挖出部分已被卷入故纸堆的历史
碎片。
1991年,新加坡籍人士王乔峰先生成立了中外合资新喜来电器有限公司(现在的上海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弓可可)
音箱这些年:讲述多媒体音箱的故事
作者:夏昆冈 曾德均
声卡技术推动多媒体音箱的诞生
1984年,英国的Adlib Audio公司迈出了PC多媒体化的第一步,推出了第一款魔奇
声卡,这款声卡的出现让PC拥有了真正的发声能力,而不再是PC喇叭“滴滴答答”的声
音。
1989年,新加坡创新Creative公司推出了Sound Blaster声卡,声卡史掀开了新的
一页,进入具有实用化功能的时期。在诞生初期,声卡技术还很初级,1989年推出的Sound
Blaster只不过具有单声道、8bit采样精度的技术指标;但到了1992年,创新推出了Sound
Blaster 16,第一次在电脑上实现了双声道立体声、16bit采样精度和44.1kHz的采样率的
水平,声卡技术获得实质性的进步。从性能来说,声卡开始具有可普及的意义。
1993年,英特尔发布Pentium60处理器,差不多是这个时候,电脑也开始逐步走进
中国家庭。硬件的发展,同时也带动着游戏产业,而游戏产业又带来了更多的音频应用。
这也触发了多媒体音箱行业在随后几年的迅猛发展。国内当时涌现了大量的品牌,又大量
的消亡。
1995年,创新推出AWE32系列,声卡阵容继续壮大,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芯片厂加
入竞争,这个时期内还有以低端声卡芯片为主打的ESS和雅马哈等公司。数家企业的竞争,
让声卡成为了电脑的标准配置,这为多媒体音箱提供了一个最好的物质前提。同年,著名
的Windows95发布,音频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声卡的设置也变得更为简单(DOS下的
声卡设置十分复杂,相信经历过那一时代的用户仍然还记得声卡需要设置中断、端口等较
为复杂的参数),这个强大的32位操作系统,随后成为了最丰富的游戏平台,大大促进了个
人用户总数的持续增长。
1995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德国电子学博士卡尔赫兹·布兰登伯格发明了MP3数字
音乐压缩编码,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超乎所有人想象,培养了很多习惯用PC听音乐的用
户,也促使了一些著名软件的诞生,例如Winamp。
硬件的成熟和应用的多样化,让这时的家用电脑没理由不配声卡和音箱了。环境的日
益改善,达成了多媒体音箱普及的必备条件。至此,国内的多媒体音箱行业完成了最原始
的一轮洗牌和积累,行业从混沌到逐渐清晰明朗。只是,那时仍然没有领导型的企业崛起
——谈不上技术革新,主要靠天吃饭(依靠电脑平台的日益强大和普及)。
这个时期,我们可以看作是中国多媒体音箱行业的萌芽期。现在回头来看,应该庆幸
这个时期没有国外同行的“大举入侵”,否则历史将被改写,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活下
来的都是强者。
多媒体音箱的萌芽期(1991~1996)
这一时期的行业状况,只能用混沌和无序来形容,因为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谁能自信的说出未来明确的方向。同时,对于这一时期的回顾也是零散的,我们花费
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拜访多位业内资深人士,才深挖出部分已被卷入故纸堆的历史
碎片。
1991年,新加坡籍人士王乔峰先生成立了中外合资新喜来电器有限公司(现在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