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经沛白)
06/01/2013
松下MD编年史
松下MD的历史。06/01/2013
MD作为儿时音乐播放器的终极梦想,曾伴随我们无数个音乐相伴的日日夜夜。作为音频大厂的松下,也在
sony开发出MD系统后,加入这一阵营。下面这段历史是我在网上收集的文字资料,加上我多年珍藏的图
片形成的一个历史总结,希望能勾起MD玩家对于那段美好时光的共鸣。(部分资料来自本坛,其余网上搜
索,不过集众家所长,有的也是转的,无法一一表明出处,总之文字部分基本是网上搜集的汇总。)
在 MD 刚萌芽的 93-94 年, 松下的子公司 JVC(胜利) 推出了一台可以携带,但是很大很重
的 MD 录音机,造形像是后来 Sony 的 MZ-R4ST/R5ST ,是一个编辑台式的设计。子公司的政治立
场好象总是比较不敏感,所以后来松下要放弃 DCC 而就 MD ,也是 JVC 先有动作。在大
约 94-95 年的时候 JVC 推出了 XM-R1 ,是他们第一部 MD 随身听。这台 XM-R1 被挂
上 Panasonic 的牌子,型号变成 SL-MR10 ,就是松下第一台 MD 随身听。
1.松下 SL-MR10(94-95)
JVC XM-R1(94-95)
请注意啦,这个型号的开头是 SL ,不是今天用的 SJ 。SL 最早是代表唱盘的一个开头,后来也囊
括了 CD 的器材;这是不是也暗示松下当时对 MD 的心态,还不是很认真呢?它的线控设计是直接采
用 Panasonic 录音带随身听的样式,耳机则是当时松下第二高级的 RP-HV530/HJ530 。
后来 JVC 又出了一台 XM-R2 ,正面备有类似 PDA 般,用 stylus 点就可以输入曲名的面版,不
过松下就没有 OEM 这旷世奇才了。松下的第二项 MD 产品是手提的家用音响,细节真的已不可考
喽 ... 之后 Panasonic 就好久没有 MD 的新闻。
1997 年秋天,是个满火热的季节。Sony 发表了后来很多人奉为名机的 MZ-R50 , Sharp 也发表了
让很多人第一次接触 MD 的 MD-MS701/702 。录音带的战场
上, Sony (WM-EX7) 和 Panasonic (RQ-SX75) 为了一个小时的放音时间,争世界第一争的脸红脖
子粗,最后全被韩国 LG 的机型干掉。
不过到了十一月,松下真正自制的第一台 MD 随身听,浮上台面。
关于 MJ7 的发表,确切的日期已不可考,据现在能找到的资料,发表是 97 年 11 月,上市
是 12 月。
2.松下SJ-MJ7(1997.12)
MJ7 的设计概念是一个光盘被闪光切成正方形的意念。松下的设计部网站曾经介绍过 MJ7 ,松下音响
部门负责的设计师矢木良一说,因为是第一个机型,所以采用了比较“意想不到”的设计。除此以
外, MJ7 的上盖有一种经过特殊加工,非常细的圆型纹路,以让其散发一种光盘般的光泽。色彩方面,
松下曾经用了好几个不同的颜色,如红、棕,等,做市调,但是最后出线的还是银色。 上市时,MJ7 又
多了一个版本,也就是 SJ-MJ5 ,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它的上盖没有做特殊处理,价位也稍稍便宜一点。
3.松下SJ-MJ5(1997.12)
MJ7/5 的上盖是今天常见的镁合金,松下号称强度是铝合金的 2.4 倍,比重却比铝合金要轻。它的三
围是 81.2x72.9x16.9mm 、含充电电池(1200mAh 镍氢)时重 125g ,拿下当时的世界最小最轻头衔。
它的扩大机输出是 10+10mW @ 14ohm ,充电电池可放音 6 小时,加上 3 号碱性电池并用则可
达 15 小时。
SJ-MJ5 既然是第一台“内制”的 MD 随身听,所以自然要“惊世骇俗”一点:它的线控也是前所未有
的设计。这付线控的屏幕在当时是满豪华的, title 可以显示十个字符;主要的按钮都被集中在一个十
字上,一只手指就能触及;当别在上衣口袋时,屏幕的角度是成 60 度,方便低头察看。MJ7/MJ5 附送
的携带用袋子,也不是今天这样一个 lon 的就草草了事喔,它的材质是水上体育用品常见
的 neoprene ,触感像海棉又有伸缩性。在 MJ7 上市前的几年,
Panasonic 的随身听都会附赠一个这种袋子,尺寸做成刚好紧包住随身听; MJ7/MJ5 用的袋子是专门
为其尺寸量身定做,而且还可以封起来(像运动鞋那种黏贴的布)。
MJ7 的定价是 37,000 日圆、 MJ5 则是 36,000 圆。当时销售的数字到了现在也很难去查证,不
过听说 MJ7 曾因为上盖的制造困难,一度缺货呢。
虽然说是自制,是松下自己的设计,不过松下并没有为了 MJ7/MJ5 真的开发芯片喔。把 MJ7 拆开,
你会发现里面有好几个三洋的 IC !不错,Sanyo 的微电脑部门一直都有相当的规模,在 97 年的时
候他们也推出了一套 MD 的“解决方案”,从 ATRAC 解压缩、到读取头的驱动信号等 IC 整套对外
贩卖。松下这样子采用三洋 IC 的模式在 MJ7 之后还持续了好几代。
这个时候的“历史背景”是 MD 在日本国内的普及率开始大幅攀升,不过很多人选择 MD 器材时还是
买一台录音的随身听,不像今天大部份都是家里有 MD 的音响,再加上单放的随身听。当
时 Panasonic 让人耳目一新,或许也是因为那时大家都不注意单放的 MD 吧。在 Shockwave 系列
的 SJ-SW9MD 之后,松下接下来的新 MD 随身听是同一年 (1998) 9 月 9 日发
表、 10 月 1 日上市的 SJ-MJ30 。这 MJ30 是一个处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中间“夹层”的产物、
有新有旧,不过新的部份居多,我们也就别太挑剔喽。 新的部份,最引人注目的当然就是它伸缩的吸入
式(如计算机软盘机)结构。MD 片一旦放入机器里,光盘就被架在使其旋转的马达上,所以吸入式的设
计在 MD 片弹出时,要先把 MD 举起离开马达,才能吐出 MD 片;在吸入 MD 时也要先让片子进
到底,才放在马达上。一般的设计是在机舱里预留这个空间(约 3-4mm),所以一定会比非吸入式设计的
机型要厚。
-SW9MD(1998.9)
-MJ30(1998.10)
2024年4月4日发(作者:经沛白)
06/01/2013
松下MD编年史
松下MD的历史。06/01/2013
MD作为儿时音乐播放器的终极梦想,曾伴随我们无数个音乐相伴的日日夜夜。作为音频大厂的松下,也在
sony开发出MD系统后,加入这一阵营。下面这段历史是我在网上收集的文字资料,加上我多年珍藏的图
片形成的一个历史总结,希望能勾起MD玩家对于那段美好时光的共鸣。(部分资料来自本坛,其余网上搜
索,不过集众家所长,有的也是转的,无法一一表明出处,总之文字部分基本是网上搜集的汇总。)
在 MD 刚萌芽的 93-94 年, 松下的子公司 JVC(胜利) 推出了一台可以携带,但是很大很重
的 MD 录音机,造形像是后来 Sony 的 MZ-R4ST/R5ST ,是一个编辑台式的设计。子公司的政治立
场好象总是比较不敏感,所以后来松下要放弃 DCC 而就 MD ,也是 JVC 先有动作。在大
约 94-95 年的时候 JVC 推出了 XM-R1 ,是他们第一部 MD 随身听。这台 XM-R1 被挂
上 Panasonic 的牌子,型号变成 SL-MR10 ,就是松下第一台 MD 随身听。
1.松下 SL-MR10(94-95)
JVC XM-R1(94-95)
请注意啦,这个型号的开头是 SL ,不是今天用的 SJ 。SL 最早是代表唱盘的一个开头,后来也囊
括了 CD 的器材;这是不是也暗示松下当时对 MD 的心态,还不是很认真呢?它的线控设计是直接采
用 Panasonic 录音带随身听的样式,耳机则是当时松下第二高级的 RP-HV530/HJ530 。
后来 JVC 又出了一台 XM-R2 ,正面备有类似 PDA 般,用 stylus 点就可以输入曲名的面版,不
过松下就没有 OEM 这旷世奇才了。松下的第二项 MD 产品是手提的家用音响,细节真的已不可考
喽 ... 之后 Panasonic 就好久没有 MD 的新闻。
1997 年秋天,是个满火热的季节。Sony 发表了后来很多人奉为名机的 MZ-R50 , Sharp 也发表了
让很多人第一次接触 MD 的 MD-MS701/702 。录音带的战场
上, Sony (WM-EX7) 和 Panasonic (RQ-SX75) 为了一个小时的放音时间,争世界第一争的脸红脖
子粗,最后全被韩国 LG 的机型干掉。
不过到了十一月,松下真正自制的第一台 MD 随身听,浮上台面。
关于 MJ7 的发表,确切的日期已不可考,据现在能找到的资料,发表是 97 年 11 月,上市
是 12 月。
2.松下SJ-MJ7(1997.12)
MJ7 的设计概念是一个光盘被闪光切成正方形的意念。松下的设计部网站曾经介绍过 MJ7 ,松下音响
部门负责的设计师矢木良一说,因为是第一个机型,所以采用了比较“意想不到”的设计。除此以
外, MJ7 的上盖有一种经过特殊加工,非常细的圆型纹路,以让其散发一种光盘般的光泽。色彩方面,
松下曾经用了好几个不同的颜色,如红、棕,等,做市调,但是最后出线的还是银色。 上市时,MJ7 又
多了一个版本,也就是 SJ-MJ5 ,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它的上盖没有做特殊处理,价位也稍稍便宜一点。
3.松下SJ-MJ5(1997.12)
MJ7/5 的上盖是今天常见的镁合金,松下号称强度是铝合金的 2.4 倍,比重却比铝合金要轻。它的三
围是 81.2x72.9x16.9mm 、含充电电池(1200mAh 镍氢)时重 125g ,拿下当时的世界最小最轻头衔。
它的扩大机输出是 10+10mW @ 14ohm ,充电电池可放音 6 小时,加上 3 号碱性电池并用则可
达 15 小时。
SJ-MJ5 既然是第一台“内制”的 MD 随身听,所以自然要“惊世骇俗”一点:它的线控也是前所未有
的设计。这付线控的屏幕在当时是满豪华的, title 可以显示十个字符;主要的按钮都被集中在一个十
字上,一只手指就能触及;当别在上衣口袋时,屏幕的角度是成 60 度,方便低头察看。MJ7/MJ5 附送
的携带用袋子,也不是今天这样一个 lon 的就草草了事喔,它的材质是水上体育用品常见
的 neoprene ,触感像海棉又有伸缩性。在 MJ7 上市前的几年,
Panasonic 的随身听都会附赠一个这种袋子,尺寸做成刚好紧包住随身听; MJ7/MJ5 用的袋子是专门
为其尺寸量身定做,而且还可以封起来(像运动鞋那种黏贴的布)。
MJ7 的定价是 37,000 日圆、 MJ5 则是 36,000 圆。当时销售的数字到了现在也很难去查证,不
过听说 MJ7 曾因为上盖的制造困难,一度缺货呢。
虽然说是自制,是松下自己的设计,不过松下并没有为了 MJ7/MJ5 真的开发芯片喔。把 MJ7 拆开,
你会发现里面有好几个三洋的 IC !不错,Sanyo 的微电脑部门一直都有相当的规模,在 97 年的时
候他们也推出了一套 MD 的“解决方案”,从 ATRAC 解压缩、到读取头的驱动信号等 IC 整套对外
贩卖。松下这样子采用三洋 IC 的模式在 MJ7 之后还持续了好几代。
这个时候的“历史背景”是 MD 在日本国内的普及率开始大幅攀升,不过很多人选择 MD 器材时还是
买一台录音的随身听,不像今天大部份都是家里有 MD 的音响,再加上单放的随身听。当
时 Panasonic 让人耳目一新,或许也是因为那时大家都不注意单放的 MD 吧。在 Shockwave 系列
的 SJ-SW9MD 之后,松下接下来的新 MD 随身听是同一年 (1998) 9 月 9 日发
表、 10 月 1 日上市的 SJ-MJ30 。这 MJ30 是一个处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中间“夹层”的产物、
有新有旧,不过新的部份居多,我们也就别太挑剔喽。 新的部份,最引人注目的当然就是它伸缩的吸入
式(如计算机软盘机)结构。MD 片一旦放入机器里,光盘就被架在使其旋转的马达上,所以吸入式的设
计在 MD 片弹出时,要先把 MD 举起离开马达,才能吐出 MD 片;在吸入 MD 时也要先让片子进
到底,才放在马达上。一般的设计是在机舱里预留这个空间(约 3-4mm),所以一定会比非吸入式设计的
机型要厚。
-SW9MD(1998.9)
-MJ30(1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