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典琇云)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第
20
卷第
2
期
2006
年
━
71
━
麒麟形象考述
陶立莉
(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
”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吉祥、福瑞的象征
,
但是关于其形象
的由来
,
造型的演变及其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
知之者少之又少
,
本篇文章将
对此做集中阐释。
摘要
:
“麒麟
关键词
:
麒麟
;
造像
;
图腾崇拜
;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
:B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118
(
2006
)
一提起“麒麟”,我们在头脑当中一定会将其
与一些神异、灵怪的意象结合起来,因为在我国的
传统文化里,麒麟是与龙和凤并驾齐驱的四灵之
一。《礼记礼运》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在这四灵当中,龟的形象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而
龙和凤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形象,自古以来龙和
凤就作为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的肇端的象征,那是
因为“龙和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
个单元———夏民族和商民族。龙是原始夏人的图
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但是关于麒麟这一
形象的由来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则鲜为人知,文章
将对此做集中的阐释。
一、麒麟外形的演变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深受崇敬的灵异
瑞兽,既然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那么就意味着它
并非现实中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物种。但物质决
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这是伟大的导
师马克思告诉给我们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
以,即使它是传说中的动物,那么也一定是现实的
一种反映,只不过这种反映是在对现实的组合、加
工的基础上完成的。关于龙这一形象,闻一多先生
在《伏羲考》中称:“龙”的形象,以蛇为主体,“接受
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
的鳞和须”。而各种文献表明麒麟的造像也是一
个多样的集合体。《说文解字》道:“麒,麇身,牛
收稿日期
:2006-02-13
作者简介
:
陶立莉
(1982
———
),
女
,
哈尔滨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
2004
级硕士研究生。
[1]
尾,一角。”据《尔雅注》引汉京房撰《易传》云:
“麐,麕身,牛尾,狼额,马蹄,有五彩,腹下黄,高丈
二。”此处的记载可谓详细而具体了。宋罗愿的
《尔雅翼》道:“至其后世论麐者,始曰:马足,黄色,
圆蹄,五角,角端有肉,有翼能飞。”我们且不去
管这段话论述的最终目的,单从这段关于麒麟外形
的记述,则可看出,此处已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这里
的麒麟已有翅能飞了,就是说它作为群兽之长,已
不仅生活在陆地,而且能够腾空而起,游走自如了。
我们在后世的民间工艺品和图画上可以看到虽然
麒麟无翼,但其往往是能够腾云驾雾的不凡之物。
到了清代许多县志上又多有麒麟身上有鳞甲的记
载
,
如《新蔡县志》
:
“嘉靖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
日夜,儒士曹卞庄佃人余庭家产麟,头如鹿而有一
肉角,皮毛青而有鳞甲。”《丹徒县志》:“万历二
十一年,唐里湾朱旺一家牛产麟,先旺一家每夜有
[4]
赤光,上腾如火,麟产后不复见,其状通体鳞。”
今天我们打开《汉语大词典》对麒麟作如下解:“形
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鳞甲,尾像牛尾。”可见在
人们心中麒麟的定型是和龙一样有鳞甲的。
因为“麒麟”是许多动物的拼合体,所以有学
者认为麒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四不象”,但在
当代的辞书上的记载二者并不相同。如果我们硬
是想从现实中找到麒麟这一物种,那势必是徒劳
的,因为麒麟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同龙和凤一样
[3]
[2]
━
72
━
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
物,也就是说它和龙、凤一样都源自于人类先民的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最早的一种宗教信仰现
象,人类先民相信每个民族都与某些动物、植物有
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即为该民族的图腾、
崇拜物或标记。龙则是“原始龙
(
一种蛇
)
图腾兼
并了许多旁的图腾,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式的虚构的
生物。”
[5]
纵观文献中麒麟造像的记载,我们不难
发现它也是将许多实用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
麇身,牛尾,马蹄,鳞甲,带角,可以说它是把那些倍
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集中在一起而建
构起来的幻想中的神兽。
二、“麒麟”这一形象的文化内涵
翻开我国的历史文化典籍,无论是《诗经》这
样的文学作品,还是《春秋》这样的史传文学,抑或
是志怪小说、民俗文化作品当中,“麒麟”都作为一
个吉祥的神灵的形象出现。之所以人们会给它赋
予这样吉祥、灵瑞的象征意味,这是和我国的历史
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的。
11儒家思想的影响。《诗周南麟之趾》郑
笺:“麟角之末有肉,示有武而不用。”孙氏《瑞应
图》:“一角兽者,六合同归则至,一本曰,天下太平
则至。”
[6
《
]
春秋感精符》曰:“麟一角,明海内共
一主也。”
[7]
这些都是从麟的外形上赋予的象征意
义。由麟角之末有肉,象征有武而不用,完全符合
儒家温柔敦厚的人生态度,而统一和天下太平又是
儒家一贯的政治主张。《说苑》云:“帝王之著,莫
不致四灵焉。德盛则以为畜,治平则至矣。麒麟,
麇身,牛尾,圆头一角,含信怀义,音中律吕,步中规
矩,择土而践,彬彬然,动则有容仪。”
[8]
向人们展
示了一个多么完美的儒家理想中动止皆符合礼制
的仁厚的谦谦君子的形象,麒麟象是为儒家量身定
做的一个灵瑞的象征。陆机《草木疏》称其:“音中
钟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详而后处,不履生虫,不
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入陷阱,不罹罗网。王
者至仁则出。”在麒麟的身上又表现出了儒家悲天
悯人的伟大情怀,不群居不侣行,不入陷阱罗网,好
一个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智者形象。《春秋感
精符》曰:“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王者不刳胎,
不剖卵,则出于郊,一本云,德及幽隐,不肖斥退,贤
者在位则至,明于兴衰,武而仁,仁而有虑,禽兽有
JournalofBaichengNormalCollegeVol.202,2006
陷阱,非时张猎则去。一本曰,明王动则有义,静则
有容,乃见。”这里麒麟又担负起了治国平天下的
使命。从注重自身修养到泛及朋类最后再到政治
领域,麒麟俨然是作为一个天下太平,政治修明的
使者应运而生的。更有甚者,《毛诗陆疏广要》载:
“《征祥记》云:‘麒麟者,毛虫之长,仁兽也。牡曰
麒,牝曰麟,牡鸣曰游圣,牝鸣曰归昌,夏鸣曰扶幼,
秋鸣曰养绥。”
[9
《
]
尔雅翼》有感于此道:“呜呼!何
取于麐之备也,若是阅千岁而不得。”
[10]
不必考证,
单从文字上理解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属于后人借题
发挥,联想附会的结果,而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来看,
在麒麟身上体现着古人对理想社会、对仁道德政、
对贤明君主的向往和赞美。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
发展传承中被广大民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正是因
为这种“仁兽”所具备的品质正符合几千年来中国
的礼教和儒家风范。
21麒麟与中国生殖文化的关系。麒麟在我国
民间的传说中,它还是送子的神兽。据说孔子就为
麒麟所送,前秦王嘉《拾遗记》云:“夫子未生时,有
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
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征在贤明,知为神
异,乃以绣绂。”
[11]
《拾遗记》中的记载虽属荒诞不
经之语,与经典史传不合,但因其故事的新颖和传
奇性在民间流传开来,渐渐地就有了传统吉祥图案
《麟吐玉书》和“麒麟送子”的说法,而且我国传统
的生育观念是希望早立子嗣,多生儿女,子孙满堂,
所以人们多想借助这一吉祥嘉瑞之兽赐予自己恩
泽。后世的人们多雕造、刺绣、绘制以“麒麟送子”
为题材、为内容的金银项链、帽饰、裹肚、图画等,这
样的图案当中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其实质上
是与我国的生殖崇拜文化密不可分的。不仅在图
案上,“麒麟送子”也常见于岁时活动中。在江淮
一带,旧时曾有在春节期间举办“麒麟送子会”的
习俗。后来人们也称孔子为“麒麟子”,民间也多
以“麒麟儿”、“麒子”等为美称赞扬别人的孩子。
31麒麟与中国人审美价值观念的契合。当上
古对“麒麟”这一形象的信仰传承下来,它所具有
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公认,且牢牢地存在
人们的意识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
种意境的表现,从而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它便成
了定型化的形象,进入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各个方
面。首先,在诗词歌赋方面,麒麟成了千古为人们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第
20
卷第
2
期
2006
年
━
73
━
麒麟虽说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虚幻动物,然
而,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里,
麒麟早已活灵活现,深入人心,无论是作为观念形
态,还是作为物化形态,它都作为吉祥的形象根植
于人们心中。它同龙和凤一样都打上了我们国家
的文化印记,它是我国生动灿烂的神话和几千年悠
久的历史编织而成的,在它的身上充分体现着人们
对自然物的信奉,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人
合一”的思想。
歌咏的对象,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周
南麟之趾》开始,历代都有很多关于麟的赋与赞
的文章,可见在人们心中麒麟早已成了歌咏的对
象。其次,在装饰物方面。在建筑雕刻上,麒麟也
是常用的吉祥图案,据文献资料记载南朝帝陵前就
有成对的石麒麟,体型高大,昂首挺胸,雄壮秀美。
在服饰上,以麒麟为艺术造型的图案被广泛使用,
唐代武则天时,以麒麟作为纹饰锈于袍服,名曰
“麒麟袍”,专门赏赐给三品以上的武将穿用。清
代,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官服的“补子”徽上,成为
等级制度的标志。在佩饰上,从古至今,人们都喜
欢以麒麟的工艺造像作为护身符佩带在身上,其质
地有金、银、铜、玉等,《红楼梦》中史湘云身上就有
一个金麒麟做护身符。传说中麒麟的寿命很长,
《抱朴子对俗篇》载:“麒麟寿二千岁。”所以在很
多地方,人们给小孩佩带金银打制成的“麒麟锁”,
以此为孩子祈祷长命百岁。以上种种事实证明麒
麟的形象与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契合,它作为一个吉
祥的代言已深受人们的喜爱。
参考文献
:
[1][5]
闻一多全集
.
第一卷
[G].
北京
:
三联书店
,69.26
[2][3][4][7][8][9][10][11]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
编禽虫典
.
第五十六卷
[G].
[6][16]
艺文类聚
.
卷八十九
[O].
[12]
十三经注疏
[O]
1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
[13]
汤可敬1说文解字今释
[M]
1长沙
:
岳麓书社
,1997
1
[14]
汉语大词典
[K]
1北京
: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3
1
[15]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G]
1
[17]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O]
1北京
:
中华书局
,1997
1
TheImageofUnicorn
TAOLi-li
(
HarbinNormalUniversityHeilongjiang,Harbin150080,China
)
Abstract:kylinisthesymbolofluckandgoodfortunetoallofus,butfewpeopleknowsabouttheoriginof
itsfigure,iclewillexpoundtheabovecon2
tents.
KeyWords:kylin;cultureconnotation;worship;model
责任编辑
:
常纪
2024年4月7日发(作者:典琇云)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第
20
卷第
2
期
2006
年
━
71
━
麒麟形象考述
陶立莉
(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
”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吉祥、福瑞的象征
,
但是关于其形象
的由来
,
造型的演变及其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
知之者少之又少
,
本篇文章将
对此做集中阐释。
摘要
:
“麒麟
关键词
:
麒麟
;
造像
;
图腾崇拜
;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
:B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118
(
2006
)
一提起“麒麟”,我们在头脑当中一定会将其
与一些神异、灵怪的意象结合起来,因为在我国的
传统文化里,麒麟是与龙和凤并驾齐驱的四灵之
一。《礼记礼运》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在这四灵当中,龟的形象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而
龙和凤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形象,自古以来龙和
凤就作为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的肇端的象征,那是
因为“龙和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
个单元———夏民族和商民族。龙是原始夏人的图
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但是关于麒麟这一
形象的由来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则鲜为人知,文章
将对此做集中的阐释。
一、麒麟外形的演变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深受崇敬的灵异
瑞兽,既然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那么就意味着它
并非现实中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物种。但物质决
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这是伟大的导
师马克思告诉给我们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
以,即使它是传说中的动物,那么也一定是现实的
一种反映,只不过这种反映是在对现实的组合、加
工的基础上完成的。关于龙这一形象,闻一多先生
在《伏羲考》中称:“龙”的形象,以蛇为主体,“接受
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
的鳞和须”。而各种文献表明麒麟的造像也是一
个多样的集合体。《说文解字》道:“麒,麇身,牛
收稿日期
:2006-02-13
作者简介
:
陶立莉
(1982
———
),
女
,
哈尔滨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
2004
级硕士研究生。
[1]
尾,一角。”据《尔雅注》引汉京房撰《易传》云:
“麐,麕身,牛尾,狼额,马蹄,有五彩,腹下黄,高丈
二。”此处的记载可谓详细而具体了。宋罗愿的
《尔雅翼》道:“至其后世论麐者,始曰:马足,黄色,
圆蹄,五角,角端有肉,有翼能飞。”我们且不去
管这段话论述的最终目的,单从这段关于麒麟外形
的记述,则可看出,此处已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这里
的麒麟已有翅能飞了,就是说它作为群兽之长,已
不仅生活在陆地,而且能够腾空而起,游走自如了。
我们在后世的民间工艺品和图画上可以看到虽然
麒麟无翼,但其往往是能够腾云驾雾的不凡之物。
到了清代许多县志上又多有麒麟身上有鳞甲的记
载
,
如《新蔡县志》
:
“嘉靖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
日夜,儒士曹卞庄佃人余庭家产麟,头如鹿而有一
肉角,皮毛青而有鳞甲。”《丹徒县志》:“万历二
十一年,唐里湾朱旺一家牛产麟,先旺一家每夜有
[4]
赤光,上腾如火,麟产后不复见,其状通体鳞。”
今天我们打开《汉语大词典》对麒麟作如下解:“形
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鳞甲,尾像牛尾。”可见在
人们心中麒麟的定型是和龙一样有鳞甲的。
因为“麒麟”是许多动物的拼合体,所以有学
者认为麒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四不象”,但在
当代的辞书上的记载二者并不相同。如果我们硬
是想从现实中找到麒麟这一物种,那势必是徒劳
的,因为麒麟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同龙和凤一样
[3]
[2]
━
72
━
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
物,也就是说它和龙、凤一样都源自于人类先民的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最早的一种宗教信仰现
象,人类先民相信每个民族都与某些动物、植物有
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即为该民族的图腾、
崇拜物或标记。龙则是“原始龙
(
一种蛇
)
图腾兼
并了许多旁的图腾,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式的虚构的
生物。”
[5]
纵观文献中麒麟造像的记载,我们不难
发现它也是将许多实用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
麇身,牛尾,马蹄,鳞甲,带角,可以说它是把那些倍
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集中在一起而建
构起来的幻想中的神兽。
二、“麒麟”这一形象的文化内涵
翻开我国的历史文化典籍,无论是《诗经》这
样的文学作品,还是《春秋》这样的史传文学,抑或
是志怪小说、民俗文化作品当中,“麒麟”都作为一
个吉祥的神灵的形象出现。之所以人们会给它赋
予这样吉祥、灵瑞的象征意味,这是和我国的历史
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的。
11儒家思想的影响。《诗周南麟之趾》郑
笺:“麟角之末有肉,示有武而不用。”孙氏《瑞应
图》:“一角兽者,六合同归则至,一本曰,天下太平
则至。”
[6
《
]
春秋感精符》曰:“麟一角,明海内共
一主也。”
[7]
这些都是从麟的外形上赋予的象征意
义。由麟角之末有肉,象征有武而不用,完全符合
儒家温柔敦厚的人生态度,而统一和天下太平又是
儒家一贯的政治主张。《说苑》云:“帝王之著,莫
不致四灵焉。德盛则以为畜,治平则至矣。麒麟,
麇身,牛尾,圆头一角,含信怀义,音中律吕,步中规
矩,择土而践,彬彬然,动则有容仪。”
[8]
向人们展
示了一个多么完美的儒家理想中动止皆符合礼制
的仁厚的谦谦君子的形象,麒麟象是为儒家量身定
做的一个灵瑞的象征。陆机《草木疏》称其:“音中
钟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详而后处,不履生虫,不
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入陷阱,不罹罗网。王
者至仁则出。”在麒麟的身上又表现出了儒家悲天
悯人的伟大情怀,不群居不侣行,不入陷阱罗网,好
一个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智者形象。《春秋感
精符》曰:“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王者不刳胎,
不剖卵,则出于郊,一本云,德及幽隐,不肖斥退,贤
者在位则至,明于兴衰,武而仁,仁而有虑,禽兽有
JournalofBaichengNormalCollegeVol.202,2006
陷阱,非时张猎则去。一本曰,明王动则有义,静则
有容,乃见。”这里麒麟又担负起了治国平天下的
使命。从注重自身修养到泛及朋类最后再到政治
领域,麒麟俨然是作为一个天下太平,政治修明的
使者应运而生的。更有甚者,《毛诗陆疏广要》载:
“《征祥记》云:‘麒麟者,毛虫之长,仁兽也。牡曰
麒,牝曰麟,牡鸣曰游圣,牝鸣曰归昌,夏鸣曰扶幼,
秋鸣曰养绥。”
[9
《
]
尔雅翼》有感于此道:“呜呼!何
取于麐之备也,若是阅千岁而不得。”
[10]
不必考证,
单从文字上理解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属于后人借题
发挥,联想附会的结果,而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来看,
在麒麟身上体现着古人对理想社会、对仁道德政、
对贤明君主的向往和赞美。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
发展传承中被广大民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正是因
为这种“仁兽”所具备的品质正符合几千年来中国
的礼教和儒家风范。
21麒麟与中国生殖文化的关系。麒麟在我国
民间的传说中,它还是送子的神兽。据说孔子就为
麒麟所送,前秦王嘉《拾遗记》云:“夫子未生时,有
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
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征在贤明,知为神
异,乃以绣绂。”
[11]
《拾遗记》中的记载虽属荒诞不
经之语,与经典史传不合,但因其故事的新颖和传
奇性在民间流传开来,渐渐地就有了传统吉祥图案
《麟吐玉书》和“麒麟送子”的说法,而且我国传统
的生育观念是希望早立子嗣,多生儿女,子孙满堂,
所以人们多想借助这一吉祥嘉瑞之兽赐予自己恩
泽。后世的人们多雕造、刺绣、绘制以“麒麟送子”
为题材、为内容的金银项链、帽饰、裹肚、图画等,这
样的图案当中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其实质上
是与我国的生殖崇拜文化密不可分的。不仅在图
案上,“麒麟送子”也常见于岁时活动中。在江淮
一带,旧时曾有在春节期间举办“麒麟送子会”的
习俗。后来人们也称孔子为“麒麟子”,民间也多
以“麒麟儿”、“麒子”等为美称赞扬别人的孩子。
31麒麟与中国人审美价值观念的契合。当上
古对“麒麟”这一形象的信仰传承下来,它所具有
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公认,且牢牢地存在
人们的意识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
种意境的表现,从而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它便成
了定型化的形象,进入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各个方
面。首先,在诗词歌赋方面,麒麟成了千古为人们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第
20
卷第
2
期
2006
年
━
73
━
麒麟虽说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虚幻动物,然
而,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里,
麒麟早已活灵活现,深入人心,无论是作为观念形
态,还是作为物化形态,它都作为吉祥的形象根植
于人们心中。它同龙和凤一样都打上了我们国家
的文化印记,它是我国生动灿烂的神话和几千年悠
久的历史编织而成的,在它的身上充分体现着人们
对自然物的信奉,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人
合一”的思想。
歌咏的对象,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周
南麟之趾》开始,历代都有很多关于麟的赋与赞
的文章,可见在人们心中麒麟早已成了歌咏的对
象。其次,在装饰物方面。在建筑雕刻上,麒麟也
是常用的吉祥图案,据文献资料记载南朝帝陵前就
有成对的石麒麟,体型高大,昂首挺胸,雄壮秀美。
在服饰上,以麒麟为艺术造型的图案被广泛使用,
唐代武则天时,以麒麟作为纹饰锈于袍服,名曰
“麒麟袍”,专门赏赐给三品以上的武将穿用。清
代,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官服的“补子”徽上,成为
等级制度的标志。在佩饰上,从古至今,人们都喜
欢以麒麟的工艺造像作为护身符佩带在身上,其质
地有金、银、铜、玉等,《红楼梦》中史湘云身上就有
一个金麒麟做护身符。传说中麒麟的寿命很长,
《抱朴子对俗篇》载:“麒麟寿二千岁。”所以在很
多地方,人们给小孩佩带金银打制成的“麒麟锁”,
以此为孩子祈祷长命百岁。以上种种事实证明麒
麟的形象与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契合,它作为一个吉
祥的代言已深受人们的喜爱。
参考文献
:
[1][5]
闻一多全集
.
第一卷
[G].
北京
:
三联书店
,69.26
[2][3][4][7][8][9][10][11]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
编禽虫典
.
第五十六卷
[G].
[6][16]
艺文类聚
.
卷八十九
[O].
[12]
十三经注疏
[O]
1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
[13]
汤可敬1说文解字今释
[M]
1长沙
:
岳麓书社
,1997
1
[14]
汉语大词典
[K]
1北京
: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3
1
[15]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G]
1
[17]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O]
1北京
:
中华书局
,1997
1
TheImageofUnicorn
TAOLi-li
(
HarbinNormalUniversityHeilongjiang,Harbin150080,China
)
Abstract:kylinisthesymbolofluckandgoodfortunetoallofus,butfewpeopleknowsabouttheoriginof
itsfigure,iclewillexpoundtheabovecon2
tents.
KeyWords:kylin;cultureconnotation;worship;model
责任编辑
:
常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