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5篇

IT圈 admin 39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7日发(作者:速元魁)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5篇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1:丘索维金娜

“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多参加比赛为了多得奖金”,这就是德国

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以33岁“高龄”还活跃在比赛场上的原因。

不是为了祖国,不是为了荣誉,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在这看似“功利”的目的背后

却包含着一位伟大母亲让世界为之感动的母爱。

丘索维金娜7岁参加体操训练,1991年第一次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子团体和自

由体操金牌,并分别于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代表独联体和乌兹别克斯

坦参加了4次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是她的第5次奥运之旅,33岁的她也成为历史上唯一

参加了5届奥运会的女子体操运动员。

然而,不幸降临了,2002年,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廖沙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为了

让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丘索维金娜来到德国科隆,并以27岁“高龄”复出参加比赛。

因为,这是她唯一能够赚钱为儿子看病的办法。

33岁的丘索维金娜在德国被称为“体操奶奶”。为了多参加比赛、多赢得奖金,她

在这个高龄硬是重新将自己练成了一个全能型选手,只是为了能够多参加几项比赛,有时

候在一场巡回赛中,她甚至会参加所有女子项目的比赛。

2002年已经27岁的丘索维金娜第一次复出在釜山亚运会上,就夺得了跳马和自由体

操的金牌,震惊了世界。而这背后是在那些别人看不到的日日夜夜里,她一次次地从跳马、

高低杠、平衡木上摔下,然后又站起来。

为了能够通过比赛取得奖金,她不再吃自己最喜欢的巧克力,只是因为怕发胖,无法

再继续比赛挣钱。不敢生病、不敢受伤、不敢休息、不敢懈怠训练,不停地比赛、赢得奖

金、为孩子治病,成为她生活的全部。

丘索维金娜的故事感动了世界,北京奥运会上,她每一次出场,观众们都给以这位母

亲最热烈的掌声,更多的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曾经同为体操运动员,现在同样为人父

母的“体操王子”李宁知道丘索维金娜的事后,代表李宁基金会资助丘索维金娜2万欧元

用于她儿子的治疗。

丘索维金娜,一个为了给儿子治病而坚持的奥运冠军,你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向您致

敬!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2:桑杰·贾

2008年8月4日,桑杰·贾,这位高通前首席运营官兼CDMA技术总裁出任摩托罗

拉联席首席运营官兼移动终端业务掌门人。消息公布后,8月5日摩托罗拉在纽约证券交

易所的股价上升了11。46%,股价涨到9。82美元,名列纽约证券交易所涨幅榜第11

位。

“人们期待着他的力挽狂澜。”业界人士如是评价这位印度人。之前,摩托罗拉手机

掌门人已空缺数月。摩托罗拉对以9400万美元重金和其他若干条款挖过来的这位博士寄

以厚望,希望以此拉开彻底改革的序幕,并能就此为分拆手机业务及该部门独立上市做出

准备——桑杰接手摩托罗拉手机部门时,该部门已亏损19亿美元。这位53岁的印度裔

美国人桑杰·贾试图带领昔日的手机巨头摩托罗拉东山再起。

临危受命

桑杰·贾的名字之所以能带动摩托罗拉股价上涨,源于其在2006年底开始的高通首席

运营官这段历史。业界熟知他在高通的业绩,他曾带领高通手机芯片部门快速成长,取代

了德州仪器多年来手机芯片龙头的地位。iSuppli(全球领先的针对电子制造领域的市场研

究公司)数据显示,2007年高通在手机芯片市场占有率达19。1%,高出德州仪器16。7%

的市场占有率。

在高通工作14年的桑杰有非常好的口碑,与其有过接触的人士曾表示,与这样一个

有人格魅力的领导一起工作非常难得。这一时期,桑杰认为,高通应该更加开放且与

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产业链广泛合作,从而谋求更大的发展。

类似观点和高通传统的商业模式有些出入。他的朋友说:“桑杰一直梦想领导一家上市公

司,因此选择亟待革新的摩托罗拉也许是明智之举。”

华尔街的一些行业高管和分析师曾预测,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如同2006年轰然倒塌

的德国巨人——西门子移动业务部一样,最终将走向衰亡。这个公司的管理层陷入了经典

机型Razr带来的巨大成功中难以自拔。凭借工业设计取胜的功能型手机带来了史无前例

的巨大市场,并且让摩托罗拉过了两年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获得销量和利润的日子,而辉

煌之后的冲击接踵而来:先是被诺基亚颠覆,之后又被三星和LG赶超。尤其是在2007

年苹果推出iPhone 1代手机后,摩托罗拉更是遭遇重创:从2007年第4季度到2008年

第4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了23。5亿美元。2008年,摩托罗拉巨亏41。63亿

美元,其手机业务几乎每个月都亏损四五亿美元。

为扭转颓势,摩托罗拉手机部门创下了4年间更换7位总裁的纪录,但仍无济于事。

直到桑杰·贾最终决定接手摩托罗拉手机部门。2008年8月4日,曾在高通公司奋斗14

年的桑杰·贾正式加入摩托罗拉,担任联席CEO兼移动业务掌门人,当天摩托罗拉股价上

扬10%。《福布斯》杂志当时评论说,桑杰·——贾“有可能成为摩托罗拉手机部门的救

星。”

出生在印度一个连电话都没有的贫苦家庭的桑杰·贾是典型的“技术派”高管,曾获

得苏格兰斯特斯克莱德大学电子与电机工程学博士学位的他,深谙不同标准的芯片技术。

他曾带领高通公司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供应商。在谷歌为Android操作系统所召

集的开放手机联盟中,高通是唯一代表手机芯片产业的参与者,桑杰还以一己之力促成了

高通与谷歌的合作。志得意满的桑杰·贾一直梦想能够领导一家上市公司,他转投摩托罗

拉,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当他接过帅印时,他面临的局势是,手机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移动终端产品,而逐

渐演变成一个移动通讯平台,如3G iPhone、黑莓以及谷歌Android手机,都开始以移

动互联网终端为卖点来吸引消费者。相反,摩托罗拉的软件应用程序、移动网络的应用却

没有显著的提升,这也使得摩托罗拉的3G手机表现大幅度落后于竞争对手。

东山再起

临危受命的桑杰·贾一入公司便对摩托罗拉手机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调整了

摩托罗拉的产品发展方向,摒弃过去以功能型手机为主的产品定位。得益于他在高通工作

时与安迪·鲁宾(Andy Rubin)带领的谷歌Android团队一段无缝合作的时光:在他们共同

打磨世界上第一款Android手机——HTC Dream的过程中,工程师出身的桑杰·贾感知

到了这款在当时还尚显粗糙的操作系统,能把人们在手机上使用互联网和应用程序的体验

提升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很快,桑杰·贾在摩托罗拉内部成立了一个专注于全球如今最开放而专业的谷歌

Android操作系统的小型团队,在基于原本计划搭载微软的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的

机型上,开发以Android系统为软件内核的新型拳头产品。其间他顶住了公司持续性运

营净亏损2。91亿美元,销售额下滑45%,运营亏损高达5。09亿美元,股价曲线始终

在4美元上下颓败地颤动,甚至一度跌落至3。06美元的历史低谷的压力。在很多人感到

愿景破灭的时刻,桑杰感到自己趟过了“晦暗时刻”生与死的界河。2009年4月底,

MOTO的股价突破了5美元,此后曲线一路攀升,直至2009年11月9日的9美元最高

点——那正是摩托罗拉第一款真正意义的“复兴”之作Milestone在美国上市的第三天。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桑杰·贾也许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准确地把握了手机市场的

发展方向。尼尔森负责电信研究的分析师罗杰·恩特在最近一份报告中预测,未来18个月

内,美国智能手机销量将稳步增长;到2011年秋季,智能手机销量将占据手机总销量的半

壁江山,达到近30%的水平。

尽管还存在少部分媒体对于桑杰工程背景出身,少有直接与消费者市场接触的经验感

到担忧,但进入摩托罗拉后的桑杰却果断得出人意表,他立即着手对研发中心进行调整:

摩托罗拉针对Linux Java和Symbian两个操作系统平台的研发将逐渐被放弃,中高端手

机将使用谷歌的Android系统。在与谷歌、微软、高通和德州仪器的关系越来越近的同

时,通过精简产品线、减员增效,在桑杰的手上,人们看到原来在2G市场盘桓过久的摩

托罗拉,开始向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市场转变。推出Droid系列的智能手机、开发平板

电脑、研发新的互联网移动终端,在桑杰·贾的领导下,昔日的手机巨头摩托罗拉正试图

东山再起。“将战略重心放在智能手机上,而且与谷歌展开合作,摩托罗拉可能还有机会

一搏。”在摩托罗拉推出了最新版本旗舰智能机Droid X手机后,《财富》杂志如此表示。

复兴之路

从拥抱谷歌安致系统的那一刻起。摩托罗拉便卷入了一场在冒险中反抗的漫长弈局。

摩托罗拉作为全球前五的手机品牌,但手机新品发布速度是其中最慢的一个公司,对

此桑杰表示:“数字通信业的竞争是一场创新的赛跑,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就要提早出局。

过去的这段日子里,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最终有可能会失败的研发上。但是我们

必须要勇于尝试、勇于创新,我认为在这一点上专注是极为关键的。我们肯定会积极改变

这样的情况。2009年底我们推出了两个新产品,2010年我们会有更多的新品推向全球市

场。”

除了产品,桑杰·贾为摩托罗拉带来的还有管理模式上的变革。在此之前,摩托罗拉

和美国许多大公司一样,采用的是分层管理架构:由一名高管带领专门的技术和营销团队

负责一种产品或一项业务。这种架构意味着责任明确,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效率。

刚上任时,桑杰·贾要求手机业务部门15名高管各自写出摩托罗拉存在的问题。“大

多数人都认为我们决策缓慢,”桑杰·贾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决策缓慢和窝

里斗是摩托罗拉的两大顽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桑杰·贾用高科技公司典型的模式重新设计了摩托罗拉手机业务

部门的管理架构,建立了集中化的技术、营销、产品管理和长期产品规划团队。桑杰·贾

还成立了一个理事会,供各部门沟通意见、达成共识。有一些摩托罗拉的老员工担心,这

种架构会导致没有人为失误负责。但在桑杰·贾看来,这种架构将激发摩托罗拉一直缺乏

的紧迫感。有人问桑杰·贾,“谁对不成功的产品负责?”他给出的回答是:“我们集体负

责。”

另一些事实更可凸显“复苏”征兆摩托罗拉2010年第三季度出货量中智能手机销售

量相对于上一季度增加了110万台,且比前一年第三季度增长100%以上。这意味着摩托

罗拉押注Android智能手机的战略正在奏效,而利润率也相应提升。现在的摩托罗拉已

拥有10余款Android智能手机,其中Droid成为在北美乃至亚洲堪与iPhone媲美的明

星机型,上市不到三个月卖出100多万部,它的升级版Droid X也已在近期上市。

影响摩托罗拉终极命运的“分拆计划”,推迟两年后因财务状况扭转而重新启动——

它将最晚于2011年3月31日完成。2010年8月,摩托罗拉以12亿美元价格将其无线

网络设备业务售予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这意味着未来摩托罗拉的品牌命运将几乎完

全系于智能手机业务和桑杰·贾本人。一旦分拆完成,独立的摩托罗拉移动业务部不仅没

有了债务负担,而且将获得充足的现金流。

“一开始我并不确定能否生存下去;当推出Android手机的时候,我感到些许满足:

而现在我们正在回归市场中心,”桑杰·贾在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说。

当然,残酷的生存游戏并没有止境。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3:瓦莱丽

出生背景:父亲因受伤截肢并在她21岁时去世,母亲靠在溜冰场当收银员维持全家

7口人生计。

她现在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巴黎竞赛画报》资深记者,法国“准第一夫人”。

资深记者瓦莱丽·特里埃尔维勒(Valerie Trierweiler)一定没有想过,她前半辈子采访

别人的次数,会小于后半辈子被人采访的次数。相貌酷似好莱坞旧时代女星凯瑟琳·赫本

的瓦莱丽,由于男友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当选法国总统,成为全球媒体

关注的“准第一夫人‘。奥朗德被法国民众戏称”三无总统“:没经验,没特点,没老婆;

瓦莱丽亦是地道的”三无女友“:没背景,没家世,没干爹。然而,瓦莱丽对媒体严肃地

说:”我不是灰姑娘。“而且,她还表示将以希拉里为榜样,刷新法国第一夫人的形象。

穷人孩子早当家

如今47岁的瓦莱丽在法国的罗瓦尔山谷长大。父亲在战争中受伤被截肢并在瓦莱丽

21岁时去世,曾是家庭主妇的母亲丧夫后,在一家溜冰场当收银员。在这样的家里居然

有6个兄弟姐妹,这让年少的瓦莱丽意识到,只有让自己变强,才可能改变现状。从大学

历史与政治专业毕业后,毫无背景的瓦莱丽闯入了竞争激烈的巴黎新闻界,在《巴黎竞赛

画报》杂志一步步升任为一名资深记者,负责跟踪报道社会党的活动。自2005年起,她

还开始在电视台主持政治类访谈与脱口秀节目。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瓦莱丽就与奥朗德在法国国会选举时第一次相遇。当年34岁的

奥朗德成功当选国民议会议员,是法国社会党的一颗政治新星,却没有成功吸引美人的青

睐。2005年两人再次相遇,没想到却”再见钟情“。”我立刻神魂颠倒地爱上了这位胖

乎乎的、戴着眼镜的社会党人。“瓦莱丽回忆道。此时的瓦莱丽已经历过两段失败婚姻,

3个十多岁的孩子均由她一人抚养。但这并不能阻止奥朗德与瓦莱丽的相恋,两人一直秘

密交往了5年,直到2010年瓦莱丽最终公开了她作为奥朗德”正牌女友“的身份。

不想做主角

在得知男友获得大选胜利后,瓦莱丽在社交网站推特上说:”我很荣幸能够陪伴在法

兰西共和国下一任总统身边,我也始终很开心能够和弗朗索瓦共享生活。“在大选白热化

之时,和曾为美女超模的前”第一夫人“布吕尼比起来,瓦莱丽一流的政治记者身份,更

让新闻界对她充满了兴趣。然而,瓦莱丽一点也不希望自己成为主角,她拒绝接受媒体专

访,认为他们不应转移大选焦点。

瓦莱丽平时总是戴一副标志性的深色墨镜,给人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性格也显得有

些孤傲甚至冷漠。不喜欢她的人叫她”女伶“、’公爵夫人‘或’公主”,至少有两次电

台喜剧节目把她刻画成罗威纳犬。对此瓦莱丽付之一笑:“我很喜欢这个称号。”面对外

界的种种质疑,她坦然回答:“这其实只是害羞的表现,但人们却指责我,当然让我有些

担忧。不过这没什么,既然我可能是总统的伴侣,我就得接受这一切。”

就算是对于老东家《巴黎竞赛画报》,瓦莱丽也不愿意其随便揭她的“隐私”。当她

发现自己的特写照片登上头版头条——标题为“瓦莱丽——奥朗德的迷人王牌”时,她

深深地感到自己被利用了。“在我工作的报纸上发现我的照片真是令人惊讶。没有经过我

的同意,事先也没有人告知我,我很生气。”她在推特上写道。

总统的坚强后盾

“我是个投入其中的观察者。我想留在幕后,观察正在发生什么。”作为一名拥有敏

锐新闻触觉和独立思想的著名记者,瓦莱丽是奥朗德背后最优雅而强硬的力量。奥朗德不

止一次地对媒体宣布“瓦莱丽是我今生的女人”;甚至在手机通讯录里,把瓦莱丽亲昵地

称为“我的爱”。

奥朗德的竞选团队知道,做出任何决定前征求瓦莱丽的意见是明智之举。她是最保护

奥朗德的顾问——瓦莱丽每天会给奥德朗打几次电话,无论多忙,他都会全神贯注地听女

友说话。在瓦莱丽的建议下,奥朗德已经减了体重、抛弃了旧式的角质架眼镜,曾经不修

边幅的奥朗德现在已经“总统范儿十足”。经过训练后,他抑扬顿挫的新语调甚至让许多

左翼党派的支持者联想起当年的密特朗,民调支持率也随之上升。

大选投票前,瓦莱丽曾向法国《解放报》的记者描述出一个“简朴亲民”的奥朗德形

象:他的女友瓦莱丽在普通市场买衣服,在儿子床下找乱扔的袜子;他亲自购物、煮饭,

还有打开橱柜从不关门的“恶习”,进屋子也从不关门。这个习惯说明他“没什么需要隐

藏的”。这些形象的塑造依靠于瓦莱丽多年的媒体经验——即使她并没有“假公济私”地

公开使用自己的电视节目。无论如何,她实在是个能摸清大众心理的睿智女人。

不会放弃记者职业

瓦莱丽曾经因为一记耳光而闻名法国新闻界。有一位同事在她面前作出性别歧视评论,

女权主义者瓦莱丽怒极攻心,竟然二话不说扇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一直独立抚养三个儿

子的瓦莱丽,因为工作和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表现,被法国媒体尊称为“铁娘子接班人”。

奥朗德在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使在大选中胜出,他也不会结婚。如令法国不

仅罕见地出现“未婚”总统,瓦莱丽也可能因此当不成法国“第一夫人”。但倔强的瓦莱

丽早在总统大选时便表示,即便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她也不会放弃记者职业,但不会再

报道政治话题。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以及对总统奥朗德的“成功改造”,让法国民众对

瓦莱丽给予了非常高的肯定。

“和她说话时,人们无法预料她会有什么反应。这让我害怕。我会尽量避免与她对

话。”一位奥朗德的幕僚称瓦莱丽是 “母老虎”。可是,这也正是瓦莱丽不可替代的优

势所在:要在坚守自我的情况下成功赢得总统的爱,无背景的平民女孩的确要靠“母老虎”

的气势才能实现了。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4:彼德

彼德是成都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原名罗宗华的他,原是四川地道的农村小伙子,半

句英语也不会,在他的字典里,根本没有“西餐”这个词儿。然而,短短10年间,他居

然脱胎换骨变成了另一个人。如今他说得一口流畅的美式英语,名气已是响当当了。

彼德出生于四川资阳,自小便帮父母干农活。他的父母日夜劳作,却还是村里的穷户。

由于家里实在挤不出学费,他读到初一便辍学了。

他很想脱离贫穷的困境,于是努力学习编竹筐。随着收入的增加,全家人都加入到了

编竹筐的阵营里。

“编好的竹筐送去卖,卖光了,便得走一段长长的山路,买竹子来编。”竹子很长,

山路很弯,扛着竹子走十分吃力,一不小心便会连人带竹摔进山沟里,跌得头破血流。

编竹筐太辛苦了,他不要一辈子当篾匠,于是尝试与父亲沟通,寻找其他的营生。然

而,多次沟通换来的却是毫不理解的打骂。16岁那年,在和父亲又一次剧烈争吵之后,

他决定离开农村,到城里去谋生。他向邻居借了20元当路费,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成都。

那是1996年。彼德这个土里土气的小伙子,站在位于成都九眼桥的劳务市场里,满

心憧憬地等人来雇。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到一家小餐馆洗碗,从早上7点开始把手浸在洗碗

水里,一直做到半夜12点才休息。

1997年,他跳槽到一家小西餐馆去当厨工,改变他整个人生的关键人物出现了,她

就是玛丽。玛丽是美国人,一连几天光顾彼德任职的这家西餐馆,但却觉得食物很不地道。

她向西餐馆老板毛遂自荐,表示可以给厨师和员工进行免费的厨艺培训。彼德抢先报名,

和餐馆另外两位厨师一起每天到玛丽家学习。

彼德学做的第一道西式点心是苹果派,他从中得到的最大心得便是:凡事都得认真,

丝毫马虎不得。从原料的选择到烘焙的温度,都得小心应付,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在玛

丽家足足学了3个月,彼德不但掌握了许多烹饪原理和方法,原本一窍不通的英文也大有

进步。每次去上课,他总抱着一部厚厚的字典,把菜谱上的英文字一个一个地翻译出来,

猛学苦记,回家后再细细消化。

玛丽为他不懈的热忱和刻苦感动了,知道他不是个蜻蜓点水的“过客”,而是准备认

真地在烹饪界当个“长驻军”的,就主动表示愿意资助他继续学习。在1999年,彼德选

择了一家烹饪专科学校,系统地学习了西餐的烹制技巧。

2000年,他受聘到一家西餐馆担任厨师,不久后便因工作表现优异而升任主厨。由

于厨艺出色,又善于变换花样,许多人慕名而来,餐馆日日客满。这时,彼德人生的小舟

已驶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然而,对于心怀梦想的他来说,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

2003年,他的第一个梦想实现了。他拿出全部积蓄,加上朋友的投资,在成都开设

了第一家充满南美风情的西餐馆,由玛丽担任顾问。彼德把“努力不懈”当做终生遵守的

“座右铭”。尽管目前已经拥有4家餐馆了,可在成都和北京来回穿梭的彼德,又有了新

的梦想,他希望“彼德西餐馆”能成为中国的连锁西餐馆。

奋斗,是件很具体的事情。实实在在地去做能做的事,哪怕只是编筐洗碗,走好脚下

的这一步,才有往更高处走的可能。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5:纳达尔

在那次世界级的网球大赛开始前,按照惯例要先抽签。抽签的结果很快出来了,有一

个小组因为成员大都是实力强大的选手,被称为“死亡之组”。

一个记者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抽签现场,用相机记录下了被抽进“死亡

之组”的选手们的表情。除了一些名将之外,大多数人都是掩面叹息。参加这样的世界大

赛的机会非常难得,谁不想走得更远?可是,看着这个强手如林的小组,很多人都近乎绝

望了。

“我的命怎么这么不好啊!苦练了这么多年才得到这么一个机会,可第一轮的对手都

这么强大,这比赛还怎么打?”一名球员的情绪有些激动,几乎是低吼着说道。一时间,

被分在这个小组的年轻球员们聚在了一起,都感叹自己的命运太差,居然阴差阳错地进入

了这么一个小组。

就在这时,记者发现一个小伙子默默地拿起球袋走开了。记者清楚地记得,这个叫纳

达尔的小伙子也是这个“死亡之组”的一员。他很好奇,为什么在别人都抱怨叹息的时候,

他却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记者悄悄跟着纳达尔,发现他正在僻静的角落里反复挥拍,不断地纠正自己动作上的

错误。“你都这么不走运被分进‘死亡之组’了,还训练干吗?”记者一边走过来,一边

说道。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看待命运的,我只知道,一个人只要努力,就能为自己赢得好

运!”纳达尔酷酷地说完之后,再也没看记者一眼,而是继续练习。记者站在旁边,凝视

着这个面露稚气的年轻人,反复咀嚼着刚才的那句话……

正式比赛那一天,纳达尔刚上场的表现相当一般,对手的实力明显比他强许多,得分

几乎是一边倒。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们渐渐发现纳达尔打起球来非常拼命,很多大家

以为肯定接不起来的球,他都能不可思议地接住。尤其是在对手打出一记漂亮的反击之后,

所有人都认为纳达尔跑不回去了,可谁也没想到,纳达尔竟然飞身扑了过去,抢在球落地

之前又打了回去。

现场鸦雀无声,一片寂静。脸上沾满了泥土的纳达尔吹了吹手臂伤口上的细砂,捏紧

拳头大吼一声,对手彻底被纳达尔的气势压倒了。

那天,对手输了,不是输在技能上,而是输在精神上。坐在看台上的那个记者也看得

目瞪口呆,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赶回住处,将当天的比赛情况发回了总部。

那次比赛,让初出茅庐的纳达尔一战成名。

多年之后,已经成为纳达尔忠实粉丝的记者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我崇拜纳达尔,

不是因为他的技术,而是因为他的精神。是他让我坚信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你肯努力,

你的命运必定会随之改变。奋勇向前的人,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命运。”

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但我们却能决定自己的一生。奋勇努力的人,手上都握着

通往好运的金钥匙。

2024年4月7日发(作者:速元魁)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5篇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1:丘索维金娜

“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多参加比赛为了多得奖金”,这就是德国

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以33岁“高龄”还活跃在比赛场上的原因。

不是为了祖国,不是为了荣誉,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在这看似“功利”的目的背后

却包含着一位伟大母亲让世界为之感动的母爱。

丘索维金娜7岁参加体操训练,1991年第一次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子团体和自

由体操金牌,并分别于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代表独联体和乌兹别克斯

坦参加了4次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是她的第5次奥运之旅,33岁的她也成为历史上唯一

参加了5届奥运会的女子体操运动员。

然而,不幸降临了,2002年,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廖沙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为了

让儿子得到更好的治疗,丘索维金娜来到德国科隆,并以27岁“高龄”复出参加比赛。

因为,这是她唯一能够赚钱为儿子看病的办法。

33岁的丘索维金娜在德国被称为“体操奶奶”。为了多参加比赛、多赢得奖金,她

在这个高龄硬是重新将自己练成了一个全能型选手,只是为了能够多参加几项比赛,有时

候在一场巡回赛中,她甚至会参加所有女子项目的比赛。

2002年已经27岁的丘索维金娜第一次复出在釜山亚运会上,就夺得了跳马和自由体

操的金牌,震惊了世界。而这背后是在那些别人看不到的日日夜夜里,她一次次地从跳马、

高低杠、平衡木上摔下,然后又站起来。

为了能够通过比赛取得奖金,她不再吃自己最喜欢的巧克力,只是因为怕发胖,无法

再继续比赛挣钱。不敢生病、不敢受伤、不敢休息、不敢懈怠训练,不停地比赛、赢得奖

金、为孩子治病,成为她生活的全部。

丘索维金娜的故事感动了世界,北京奥运会上,她每一次出场,观众们都给以这位母

亲最热烈的掌声,更多的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曾经同为体操运动员,现在同样为人父

母的“体操王子”李宁知道丘索维金娜的事后,代表李宁基金会资助丘索维金娜2万欧元

用于她儿子的治疗。

丘索维金娜,一个为了给儿子治病而坚持的奥运冠军,你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向您致

敬!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2:桑杰·贾

2008年8月4日,桑杰·贾,这位高通前首席运营官兼CDMA技术总裁出任摩托罗

拉联席首席运营官兼移动终端业务掌门人。消息公布后,8月5日摩托罗拉在纽约证券交

易所的股价上升了11。46%,股价涨到9。82美元,名列纽约证券交易所涨幅榜第11

位。

“人们期待着他的力挽狂澜。”业界人士如是评价这位印度人。之前,摩托罗拉手机

掌门人已空缺数月。摩托罗拉对以9400万美元重金和其他若干条款挖过来的这位博士寄

以厚望,希望以此拉开彻底改革的序幕,并能就此为分拆手机业务及该部门独立上市做出

准备——桑杰接手摩托罗拉手机部门时,该部门已亏损19亿美元。这位53岁的印度裔

美国人桑杰·贾试图带领昔日的手机巨头摩托罗拉东山再起。

临危受命

桑杰·贾的名字之所以能带动摩托罗拉股价上涨,源于其在2006年底开始的高通首席

运营官这段历史。业界熟知他在高通的业绩,他曾带领高通手机芯片部门快速成长,取代

了德州仪器多年来手机芯片龙头的地位。iSuppli(全球领先的针对电子制造领域的市场研

究公司)数据显示,2007年高通在手机芯片市场占有率达19。1%,高出德州仪器16。7%

的市场占有率。

在高通工作14年的桑杰有非常好的口碑,与其有过接触的人士曾表示,与这样一个

有人格魅力的领导一起工作非常难得。这一时期,桑杰认为,高通应该更加开放且与

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产业链广泛合作,从而谋求更大的发展。

类似观点和高通传统的商业模式有些出入。他的朋友说:“桑杰一直梦想领导一家上市公

司,因此选择亟待革新的摩托罗拉也许是明智之举。”

华尔街的一些行业高管和分析师曾预测,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如同2006年轰然倒塌

的德国巨人——西门子移动业务部一样,最终将走向衰亡。这个公司的管理层陷入了经典

机型Razr带来的巨大成功中难以自拔。凭借工业设计取胜的功能型手机带来了史无前例

的巨大市场,并且让摩托罗拉过了两年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获得销量和利润的日子,而辉

煌之后的冲击接踵而来:先是被诺基亚颠覆,之后又被三星和LG赶超。尤其是在2007

年苹果推出iPhone 1代手机后,摩托罗拉更是遭遇重创:从2007年第4季度到2008年

第4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了23。5亿美元。2008年,摩托罗拉巨亏41。63亿

美元,其手机业务几乎每个月都亏损四五亿美元。

为扭转颓势,摩托罗拉手机部门创下了4年间更换7位总裁的纪录,但仍无济于事。

直到桑杰·贾最终决定接手摩托罗拉手机部门。2008年8月4日,曾在高通公司奋斗14

年的桑杰·贾正式加入摩托罗拉,担任联席CEO兼移动业务掌门人,当天摩托罗拉股价上

扬10%。《福布斯》杂志当时评论说,桑杰·——贾“有可能成为摩托罗拉手机部门的救

星。”

出生在印度一个连电话都没有的贫苦家庭的桑杰·贾是典型的“技术派”高管,曾获

得苏格兰斯特斯克莱德大学电子与电机工程学博士学位的他,深谙不同标准的芯片技术。

他曾带领高通公司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供应商。在谷歌为Android操作系统所召

集的开放手机联盟中,高通是唯一代表手机芯片产业的参与者,桑杰还以一己之力促成了

高通与谷歌的合作。志得意满的桑杰·贾一直梦想能够领导一家上市公司,他转投摩托罗

拉,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当他接过帅印时,他面临的局势是,手机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移动终端产品,而逐

渐演变成一个移动通讯平台,如3G iPhone、黑莓以及谷歌Android手机,都开始以移

动互联网终端为卖点来吸引消费者。相反,摩托罗拉的软件应用程序、移动网络的应用却

没有显著的提升,这也使得摩托罗拉的3G手机表现大幅度落后于竞争对手。

东山再起

临危受命的桑杰·贾一入公司便对摩托罗拉手机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调整了

摩托罗拉的产品发展方向,摒弃过去以功能型手机为主的产品定位。得益于他在高通工作

时与安迪·鲁宾(Andy Rubin)带领的谷歌Android团队一段无缝合作的时光:在他们共同

打磨世界上第一款Android手机——HTC Dream的过程中,工程师出身的桑杰·贾感知

到了这款在当时还尚显粗糙的操作系统,能把人们在手机上使用互联网和应用程序的体验

提升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很快,桑杰·贾在摩托罗拉内部成立了一个专注于全球如今最开放而专业的谷歌

Android操作系统的小型团队,在基于原本计划搭载微软的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的

机型上,开发以Android系统为软件内核的新型拳头产品。其间他顶住了公司持续性运

营净亏损2。91亿美元,销售额下滑45%,运营亏损高达5。09亿美元,股价曲线始终

在4美元上下颓败地颤动,甚至一度跌落至3。06美元的历史低谷的压力。在很多人感到

愿景破灭的时刻,桑杰感到自己趟过了“晦暗时刻”生与死的界河。2009年4月底,

MOTO的股价突破了5美元,此后曲线一路攀升,直至2009年11月9日的9美元最高

点——那正是摩托罗拉第一款真正意义的“复兴”之作Milestone在美国上市的第三天。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桑杰·贾也许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准确地把握了手机市场的

发展方向。尼尔森负责电信研究的分析师罗杰·恩特在最近一份报告中预测,未来18个月

内,美国智能手机销量将稳步增长;到2011年秋季,智能手机销量将占据手机总销量的半

壁江山,达到近30%的水平。

尽管还存在少部分媒体对于桑杰工程背景出身,少有直接与消费者市场接触的经验感

到担忧,但进入摩托罗拉后的桑杰却果断得出人意表,他立即着手对研发中心进行调整:

摩托罗拉针对Linux Java和Symbian两个操作系统平台的研发将逐渐被放弃,中高端手

机将使用谷歌的Android系统。在与谷歌、微软、高通和德州仪器的关系越来越近的同

时,通过精简产品线、减员增效,在桑杰的手上,人们看到原来在2G市场盘桓过久的摩

托罗拉,开始向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市场转变。推出Droid系列的智能手机、开发平板

电脑、研发新的互联网移动终端,在桑杰·贾的领导下,昔日的手机巨头摩托罗拉正试图

东山再起。“将战略重心放在智能手机上,而且与谷歌展开合作,摩托罗拉可能还有机会

一搏。”在摩托罗拉推出了最新版本旗舰智能机Droid X手机后,《财富》杂志如此表示。

复兴之路

从拥抱谷歌安致系统的那一刻起。摩托罗拉便卷入了一场在冒险中反抗的漫长弈局。

摩托罗拉作为全球前五的手机品牌,但手机新品发布速度是其中最慢的一个公司,对

此桑杰表示:“数字通信业的竞争是一场创新的赛跑,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就要提早出局。

过去的这段日子里,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最终有可能会失败的研发上。但是我们

必须要勇于尝试、勇于创新,我认为在这一点上专注是极为关键的。我们肯定会积极改变

这样的情况。2009年底我们推出了两个新产品,2010年我们会有更多的新品推向全球市

场。”

除了产品,桑杰·贾为摩托罗拉带来的还有管理模式上的变革。在此之前,摩托罗拉

和美国许多大公司一样,采用的是分层管理架构:由一名高管带领专门的技术和营销团队

负责一种产品或一项业务。这种架构意味着责任明确,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效率。

刚上任时,桑杰·贾要求手机业务部门15名高管各自写出摩托罗拉存在的问题。“大

多数人都认为我们决策缓慢,”桑杰·贾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决策缓慢和窝

里斗是摩托罗拉的两大顽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桑杰·贾用高科技公司典型的模式重新设计了摩托罗拉手机业务

部门的管理架构,建立了集中化的技术、营销、产品管理和长期产品规划团队。桑杰·贾

还成立了一个理事会,供各部门沟通意见、达成共识。有一些摩托罗拉的老员工担心,这

种架构会导致没有人为失误负责。但在桑杰·贾看来,这种架构将激发摩托罗拉一直缺乏

的紧迫感。有人问桑杰·贾,“谁对不成功的产品负责?”他给出的回答是:“我们集体负

责。”

另一些事实更可凸显“复苏”征兆摩托罗拉2010年第三季度出货量中智能手机销售

量相对于上一季度增加了110万台,且比前一年第三季度增长100%以上。这意味着摩托

罗拉押注Android智能手机的战略正在奏效,而利润率也相应提升。现在的摩托罗拉已

拥有10余款Android智能手机,其中Droid成为在北美乃至亚洲堪与iPhone媲美的明

星机型,上市不到三个月卖出100多万部,它的升级版Droid X也已在近期上市。

影响摩托罗拉终极命运的“分拆计划”,推迟两年后因财务状况扭转而重新启动——

它将最晚于2011年3月31日完成。2010年8月,摩托罗拉以12亿美元价格将其无线

网络设备业务售予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这意味着未来摩托罗拉的品牌命运将几乎完

全系于智能手机业务和桑杰·贾本人。一旦分拆完成,独立的摩托罗拉移动业务部不仅没

有了债务负担,而且将获得充足的现金流。

“一开始我并不确定能否生存下去;当推出Android手机的时候,我感到些许满足:

而现在我们正在回归市场中心,”桑杰·贾在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说。

当然,残酷的生存游戏并没有止境。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3:瓦莱丽

出生背景:父亲因受伤截肢并在她21岁时去世,母亲靠在溜冰场当收银员维持全家

7口人生计。

她现在是: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巴黎竞赛画报》资深记者,法国“准第一夫人”。

资深记者瓦莱丽·特里埃尔维勒(Valerie Trierweiler)一定没有想过,她前半辈子采访

别人的次数,会小于后半辈子被人采访的次数。相貌酷似好莱坞旧时代女星凯瑟琳·赫本

的瓦莱丽,由于男友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当选法国总统,成为全球媒体

关注的“准第一夫人‘。奥朗德被法国民众戏称”三无总统“:没经验,没特点,没老婆;

瓦莱丽亦是地道的”三无女友“:没背景,没家世,没干爹。然而,瓦莱丽对媒体严肃地

说:”我不是灰姑娘。“而且,她还表示将以希拉里为榜样,刷新法国第一夫人的形象。

穷人孩子早当家

如今47岁的瓦莱丽在法国的罗瓦尔山谷长大。父亲在战争中受伤被截肢并在瓦莱丽

21岁时去世,曾是家庭主妇的母亲丧夫后,在一家溜冰场当收银员。在这样的家里居然

有6个兄弟姐妹,这让年少的瓦莱丽意识到,只有让自己变强,才可能改变现状。从大学

历史与政治专业毕业后,毫无背景的瓦莱丽闯入了竞争激烈的巴黎新闻界,在《巴黎竞赛

画报》杂志一步步升任为一名资深记者,负责跟踪报道社会党的活动。自2005年起,她

还开始在电视台主持政治类访谈与脱口秀节目。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瓦莱丽就与奥朗德在法国国会选举时第一次相遇。当年34岁的

奥朗德成功当选国民议会议员,是法国社会党的一颗政治新星,却没有成功吸引美人的青

睐。2005年两人再次相遇,没想到却”再见钟情“。”我立刻神魂颠倒地爱上了这位胖

乎乎的、戴着眼镜的社会党人。“瓦莱丽回忆道。此时的瓦莱丽已经历过两段失败婚姻,

3个十多岁的孩子均由她一人抚养。但这并不能阻止奥朗德与瓦莱丽的相恋,两人一直秘

密交往了5年,直到2010年瓦莱丽最终公开了她作为奥朗德”正牌女友“的身份。

不想做主角

在得知男友获得大选胜利后,瓦莱丽在社交网站推特上说:”我很荣幸能够陪伴在法

兰西共和国下一任总统身边,我也始终很开心能够和弗朗索瓦共享生活。“在大选白热化

之时,和曾为美女超模的前”第一夫人“布吕尼比起来,瓦莱丽一流的政治记者身份,更

让新闻界对她充满了兴趣。然而,瓦莱丽一点也不希望自己成为主角,她拒绝接受媒体专

访,认为他们不应转移大选焦点。

瓦莱丽平时总是戴一副标志性的深色墨镜,给人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性格也显得有

些孤傲甚至冷漠。不喜欢她的人叫她”女伶“、’公爵夫人‘或’公主”,至少有两次电

台喜剧节目把她刻画成罗威纳犬。对此瓦莱丽付之一笑:“我很喜欢这个称号。”面对外

界的种种质疑,她坦然回答:“这其实只是害羞的表现,但人们却指责我,当然让我有些

担忧。不过这没什么,既然我可能是总统的伴侣,我就得接受这一切。”

就算是对于老东家《巴黎竞赛画报》,瓦莱丽也不愿意其随便揭她的“隐私”。当她

发现自己的特写照片登上头版头条——标题为“瓦莱丽——奥朗德的迷人王牌”时,她

深深地感到自己被利用了。“在我工作的报纸上发现我的照片真是令人惊讶。没有经过我

的同意,事先也没有人告知我,我很生气。”她在推特上写道。

总统的坚强后盾

“我是个投入其中的观察者。我想留在幕后,观察正在发生什么。”作为一名拥有敏

锐新闻触觉和独立思想的著名记者,瓦莱丽是奥朗德背后最优雅而强硬的力量。奥朗德不

止一次地对媒体宣布“瓦莱丽是我今生的女人”;甚至在手机通讯录里,把瓦莱丽亲昵地

称为“我的爱”。

奥朗德的竞选团队知道,做出任何决定前征求瓦莱丽的意见是明智之举。她是最保护

奥朗德的顾问——瓦莱丽每天会给奥德朗打几次电话,无论多忙,他都会全神贯注地听女

友说话。在瓦莱丽的建议下,奥朗德已经减了体重、抛弃了旧式的角质架眼镜,曾经不修

边幅的奥朗德现在已经“总统范儿十足”。经过训练后,他抑扬顿挫的新语调甚至让许多

左翼党派的支持者联想起当年的密特朗,民调支持率也随之上升。

大选投票前,瓦莱丽曾向法国《解放报》的记者描述出一个“简朴亲民”的奥朗德形

象:他的女友瓦莱丽在普通市场买衣服,在儿子床下找乱扔的袜子;他亲自购物、煮饭,

还有打开橱柜从不关门的“恶习”,进屋子也从不关门。这个习惯说明他“没什么需要隐

藏的”。这些形象的塑造依靠于瓦莱丽多年的媒体经验——即使她并没有“假公济私”地

公开使用自己的电视节目。无论如何,她实在是个能摸清大众心理的睿智女人。

不会放弃记者职业

瓦莱丽曾经因为一记耳光而闻名法国新闻界。有一位同事在她面前作出性别歧视评论,

女权主义者瓦莱丽怒极攻心,竟然二话不说扇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一直独立抚养三个儿

子的瓦莱丽,因为工作和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表现,被法国媒体尊称为“铁娘子接班人”。

奥朗德在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使在大选中胜出,他也不会结婚。如令法国不

仅罕见地出现“未婚”总统,瓦莱丽也可能因此当不成法国“第一夫人”。但倔强的瓦莱

丽早在总统大选时便表示,即便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她也不会放弃记者职业,但不会再

报道政治话题。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以及对总统奥朗德的“成功改造”,让法国民众对

瓦莱丽给予了非常高的肯定。

“和她说话时,人们无法预料她会有什么反应。这让我害怕。我会尽量避免与她对

话。”一位奥朗德的幕僚称瓦莱丽是 “母老虎”。可是,这也正是瓦莱丽不可替代的优

势所在:要在坚守自我的情况下成功赢得总统的爱,无背景的平民女孩的确要靠“母老虎”

的气势才能实现了。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4:彼德

彼德是成都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原名罗宗华的他,原是四川地道的农村小伙子,半

句英语也不会,在他的字典里,根本没有“西餐”这个词儿。然而,短短10年间,他居

然脱胎换骨变成了另一个人。如今他说得一口流畅的美式英语,名气已是响当当了。

彼德出生于四川资阳,自小便帮父母干农活。他的父母日夜劳作,却还是村里的穷户。

由于家里实在挤不出学费,他读到初一便辍学了。

他很想脱离贫穷的困境,于是努力学习编竹筐。随着收入的增加,全家人都加入到了

编竹筐的阵营里。

“编好的竹筐送去卖,卖光了,便得走一段长长的山路,买竹子来编。”竹子很长,

山路很弯,扛着竹子走十分吃力,一不小心便会连人带竹摔进山沟里,跌得头破血流。

编竹筐太辛苦了,他不要一辈子当篾匠,于是尝试与父亲沟通,寻找其他的营生。然

而,多次沟通换来的却是毫不理解的打骂。16岁那年,在和父亲又一次剧烈争吵之后,

他决定离开农村,到城里去谋生。他向邻居借了20元当路费,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成都。

那是1996年。彼德这个土里土气的小伙子,站在位于成都九眼桥的劳务市场里,满

心憧憬地等人来雇。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到一家小餐馆洗碗,从早上7点开始把手浸在洗碗

水里,一直做到半夜12点才休息。

1997年,他跳槽到一家小西餐馆去当厨工,改变他整个人生的关键人物出现了,她

就是玛丽。玛丽是美国人,一连几天光顾彼德任职的这家西餐馆,但却觉得食物很不地道。

她向西餐馆老板毛遂自荐,表示可以给厨师和员工进行免费的厨艺培训。彼德抢先报名,

和餐馆另外两位厨师一起每天到玛丽家学习。

彼德学做的第一道西式点心是苹果派,他从中得到的最大心得便是:凡事都得认真,

丝毫马虎不得。从原料的选择到烘焙的温度,都得小心应付,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在玛

丽家足足学了3个月,彼德不但掌握了许多烹饪原理和方法,原本一窍不通的英文也大有

进步。每次去上课,他总抱着一部厚厚的字典,把菜谱上的英文字一个一个地翻译出来,

猛学苦记,回家后再细细消化。

玛丽为他不懈的热忱和刻苦感动了,知道他不是个蜻蜓点水的“过客”,而是准备认

真地在烹饪界当个“长驻军”的,就主动表示愿意资助他继续学习。在1999年,彼德选

择了一家烹饪专科学校,系统地学习了西餐的烹制技巧。

2000年,他受聘到一家西餐馆担任厨师,不久后便因工作表现优异而升任主厨。由

于厨艺出色,又善于变换花样,许多人慕名而来,餐馆日日客满。这时,彼德人生的小舟

已驶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然而,对于心怀梦想的他来说,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

2003年,他的第一个梦想实现了。他拿出全部积蓄,加上朋友的投资,在成都开设

了第一家充满南美风情的西餐馆,由玛丽担任顾问。彼德把“努力不懈”当做终生遵守的

“座右铭”。尽管目前已经拥有4家餐馆了,可在成都和北京来回穿梭的彼德,又有了新

的梦想,他希望“彼德西餐馆”能成为中国的连锁西餐馆。

奋斗,是件很具体的事情。实实在在地去做能做的事,哪怕只是编筐洗碗,走好脚下

的这一步,才有往更高处走的可能。

海外名人励志故事5:纳达尔

在那次世界级的网球大赛开始前,按照惯例要先抽签。抽签的结果很快出来了,有一

个小组因为成员大都是实力强大的选手,被称为“死亡之组”。

一个记者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抽签现场,用相机记录下了被抽进“死亡

之组”的选手们的表情。除了一些名将之外,大多数人都是掩面叹息。参加这样的世界大

赛的机会非常难得,谁不想走得更远?可是,看着这个强手如林的小组,很多人都近乎绝

望了。

“我的命怎么这么不好啊!苦练了这么多年才得到这么一个机会,可第一轮的对手都

这么强大,这比赛还怎么打?”一名球员的情绪有些激动,几乎是低吼着说道。一时间,

被分在这个小组的年轻球员们聚在了一起,都感叹自己的命运太差,居然阴差阳错地进入

了这么一个小组。

就在这时,记者发现一个小伙子默默地拿起球袋走开了。记者清楚地记得,这个叫纳

达尔的小伙子也是这个“死亡之组”的一员。他很好奇,为什么在别人都抱怨叹息的时候,

他却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记者悄悄跟着纳达尔,发现他正在僻静的角落里反复挥拍,不断地纠正自己动作上的

错误。“你都这么不走运被分进‘死亡之组’了,还训练干吗?”记者一边走过来,一边

说道。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看待命运的,我只知道,一个人只要努力,就能为自己赢得好

运!”纳达尔酷酷地说完之后,再也没看记者一眼,而是继续练习。记者站在旁边,凝视

着这个面露稚气的年轻人,反复咀嚼着刚才的那句话……

正式比赛那一天,纳达尔刚上场的表现相当一般,对手的实力明显比他强许多,得分

几乎是一边倒。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们渐渐发现纳达尔打起球来非常拼命,很多大家

以为肯定接不起来的球,他都能不可思议地接住。尤其是在对手打出一记漂亮的反击之后,

所有人都认为纳达尔跑不回去了,可谁也没想到,纳达尔竟然飞身扑了过去,抢在球落地

之前又打了回去。

现场鸦雀无声,一片寂静。脸上沾满了泥土的纳达尔吹了吹手臂伤口上的细砂,捏紧

拳头大吼一声,对手彻底被纳达尔的气势压倒了。

那天,对手输了,不是输在技能上,而是输在精神上。坐在看台上的那个记者也看得

目瞪口呆,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赶回住处,将当天的比赛情况发回了总部。

那次比赛,让初出茅庐的纳达尔一战成名。

多年之后,已经成为纳达尔忠实粉丝的记者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我崇拜纳达尔,

不是因为他的技术,而是因为他的精神。是他让我坚信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你肯努力,

你的命运必定会随之改变。奋勇向前的人,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命运。”

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但我们却能决定自己的一生。奋勇努力的人,手上都握着

通往好运的金钥匙。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