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硬盘SMART检测参数详解

IT圈 admin 57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9日发(作者:闽天元)

硬盘SMART检测参数详解[转]

一、SMART概述

要说Linux用户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莫过于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发现硬盘崩溃了。诸如RAID的备份

和存储技术可以在任何时候帮用户恢复数据,但为预防硬件崩溃造成数据丢失所花费的代价却是相当可观的,

特别是在用户从来没有提前考虑过在这些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时。

硬盘的故障一般分为两种:可预测的(predictable)和不可预测的(unpredictable)。后者偶而会发生,

也没有办法去预防它,例如芯片突然失效,机械撞击等。但像电机轴承磨损、盘片磁介质性能下降等都属于可

预测的情况,可以在在几天甚至几星期前就发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对于可预测的情况,如果能通过磁盘监控技术,通过测量硬盘的几个重要的安全参数和评估他们的情况,

然后由监控软件得出两种结果:“硬盘安全”或“不久后会发生故障”。那么在发生故障前,至少有足够的时

间让使用者把重要资料转移到其它储存设备上。

最早期的硬盘监控技术起源于1992年,IBM在AS/400计算机的IBM 0662 SCSI 2代硬盘驱动器中使用

了后来被命名为Predictive Failure Analysis(故障预警分析技术)的监控技术,它是通过在固件中测量几个重

要的硬盘安全参数和评估他们的情况,然后由监控软件得出两种结果:“硬盘安全”或“不久后会发生故障”。

不久,当时的微机制造商康柏和硬盘制造商希捷、昆腾以及康纳共同提出了名为IntelliSafe的类似技术。

通过该技术,硬盘可以测量自身的的健康指标并将参量值传送给操作系统和用户的监控软件中,每个硬盘生产

商有权决定哪些指标需要被监控以及设定它们的安全阈值。

1995年,康柏公司将该技术方案提交到Small Form Factor(SFF)委员会进行标准化,该方案得到IBM、

希捷、昆腾、康纳和西部数据的支持,1996年6月进行了1.3版的修正,正式更名为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全称就是“自我检测分析与报告技术”,成为一种自动监控硬盘驱动

器完好状况和报告潜在问题的技术标准。

SMART的目的是监控硬盘的可靠性、预测磁盘故障和执行各种类型的磁盘自检。如今大部分的ATA/SATA、

SCSI/SAS和固态硬盘都搭载内置的SMART系统。作为行业规范,SMART规定了硬盘制造厂商应遵循的标准,

满足SMART标准的条件主要包括:

1)在设备制造期间完成SMART需要的各项参数、属性的设定;

2)在特定系统平台下,能够正常使用SMART;通过BIOS检测,能够识别设备是否支持SMART并可显

示相关信息,而且能辨别有效和失效的SMART信息;

3)允许用户自由开启和关闭SMART功能;

4)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能提供SMART的各项有效信息,确定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能发出相应的修正指令

或警告。在硬盘及操作系统都支持SMART技术并且开启的情况下,若硬盘状态不良,SMART功能会在开机时

响起警报,SMART技术能够在屏幕上显示英文警告信息:“WARNING IMMEDIATLY BACKUP YOUR DATA

AND REPLACE YOUR HARD DISK DRIVE,A FAILURE MAY BE IMMINENT.”(警告:立刻备份你的数据并

更换硬盘,硬盘可能失效。)

SMART功能不断从硬盘上的各个传感器收集信息,并把信息保存在硬盘的系统保留区(service area)内,

这个区域一般位于硬盘0物理面的最前面几十个物理磁道,由厂商写入相关的内部管理程序。这里除了SMART

信息表外还包括低级格式化程序、加密解密程序、自监控程序、自动修复程序等。用户使用的监测软件通过名

为“SMART Return Status”的命令(命令代码为:B0h)对SMART信息进行读取,且不允许最终用户对信

息进行修改。

smartmontools是smart的的软件包程序,由smartctl和smartd两部分工具程序组成,它们一起为Linux

平台提供对磁盘退化和故障的高级警告。

二、smart信息解读

2024年4月9日发(作者:闽天元)

硬盘SMART检测参数详解[转]

一、SMART概述

要说Linux用户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莫过于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发现硬盘崩溃了。诸如RAID的备份

和存储技术可以在任何时候帮用户恢复数据,但为预防硬件崩溃造成数据丢失所花费的代价却是相当可观的,

特别是在用户从来没有提前考虑过在这些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时。

硬盘的故障一般分为两种:可预测的(predictable)和不可预测的(unpredictable)。后者偶而会发生,

也没有办法去预防它,例如芯片突然失效,机械撞击等。但像电机轴承磨损、盘片磁介质性能下降等都属于可

预测的情况,可以在在几天甚至几星期前就发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对于可预测的情况,如果能通过磁盘监控技术,通过测量硬盘的几个重要的安全参数和评估他们的情况,

然后由监控软件得出两种结果:“硬盘安全”或“不久后会发生故障”。那么在发生故障前,至少有足够的时

间让使用者把重要资料转移到其它储存设备上。

最早期的硬盘监控技术起源于1992年,IBM在AS/400计算机的IBM 0662 SCSI 2代硬盘驱动器中使用

了后来被命名为Predictive Failure Analysis(故障预警分析技术)的监控技术,它是通过在固件中测量几个重

要的硬盘安全参数和评估他们的情况,然后由监控软件得出两种结果:“硬盘安全”或“不久后会发生故障”。

不久,当时的微机制造商康柏和硬盘制造商希捷、昆腾以及康纳共同提出了名为IntelliSafe的类似技术。

通过该技术,硬盘可以测量自身的的健康指标并将参量值传送给操作系统和用户的监控软件中,每个硬盘生产

商有权决定哪些指标需要被监控以及设定它们的安全阈值。

1995年,康柏公司将该技术方案提交到Small Form Factor(SFF)委员会进行标准化,该方案得到IBM、

希捷、昆腾、康纳和西部数据的支持,1996年6月进行了1.3版的修正,正式更名为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全称就是“自我检测分析与报告技术”,成为一种自动监控硬盘驱动

器完好状况和报告潜在问题的技术标准。

SMART的目的是监控硬盘的可靠性、预测磁盘故障和执行各种类型的磁盘自检。如今大部分的ATA/SATA、

SCSI/SAS和固态硬盘都搭载内置的SMART系统。作为行业规范,SMART规定了硬盘制造厂商应遵循的标准,

满足SMART标准的条件主要包括:

1)在设备制造期间完成SMART需要的各项参数、属性的设定;

2)在特定系统平台下,能够正常使用SMART;通过BIOS检测,能够识别设备是否支持SMART并可显

示相关信息,而且能辨别有效和失效的SMART信息;

3)允许用户自由开启和关闭SMART功能;

4)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能提供SMART的各项有效信息,确定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能发出相应的修正指令

或警告。在硬盘及操作系统都支持SMART技术并且开启的情况下,若硬盘状态不良,SMART功能会在开机时

响起警报,SMART技术能够在屏幕上显示英文警告信息:“WARNING IMMEDIATLY BACKUP YOUR DATA

AND REPLACE YOUR HARD DISK DRIVE,A FAILURE MAY BE IMMINENT.”(警告:立刻备份你的数据并

更换硬盘,硬盘可能失效。)

SMART功能不断从硬盘上的各个传感器收集信息,并把信息保存在硬盘的系统保留区(service area)内,

这个区域一般位于硬盘0物理面的最前面几十个物理磁道,由厂商写入相关的内部管理程序。这里除了SMART

信息表外还包括低级格式化程序、加密解密程序、自监控程序、自动修复程序等。用户使用的监测软件通过名

为“SMART Return Status”的命令(命令代码为:B0h)对SMART信息进行读取,且不允许最终用户对信

息进行修改。

smartmontools是smart的的软件包程序,由smartctl和smartd两部分工具程序组成,它们一起为Linux

平台提供对磁盘退化和故障的高级警告。

二、smart信息解读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