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9日发(作者:应舒方)
物质与精神
一、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
想
在学术界,有人用辩证唯物主义指称整个马克
思主义哲学,按照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可以具体
分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
也有人把它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列,认为马克思主
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
主义事实上只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在我国
哲学界,绝大多数人持后一种观点。按照后一种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是用自然物质的辩证运动解
释一切的世界观。这一理解是本文讨论的基础。
应该承认,这样的世界观在马克思那里是存在
的。
先看唯物主义思想。恩格斯和列宁用人以外的
物质存在解释人本身、人的意识以及整个世界。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找不到关于这一思想的
明确论述,不过经过仔细梳理会发现,他有这样
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实践的重
要性时指出:人们连续不断的劳动生产活动是整
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这种活动哪怕只中断一
年,整个人类世界包括费尔巴哈本人的存在,也
很快就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
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而整个这一点当然不适用
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
这表明,他认为外部自然界是不依赖于并且先于
人的实践活动而存在的,而且人本身就是自然界
运动发展的产物。这里所突出的,是物质的客观
实在性和作为世界本源的意义。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之外的客观存在,
人本身也是自然存在物。这完全是恩格斯和列宁
宣传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还说:“人并
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
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
下才能进行。”
(1)承认独立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存在;(2)人和
自然中其他存在物一样是物质实体;(3)人的精
神或灵魂不可能独立于人的肉体而存在;(4)不
存在非物质的实体,不存在上帝。”
再看辩证法思想。
他有一个用物质的辩证运动解释世界的世界
观。按他的理解,人是“现实的、肉体的、站在
坚实的呈椭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
力的人”,即物质的人,而人类社会及其历史、
人本身,是人自我创造、自我形成的产物,马克
思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
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
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
站立的。……自然界的和人的通过自身的存在,
对人民意识来说是不能理解的,因为这种存在是
同实际生活的一切明显的事实相矛盾的。”。
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理论由来——它来自对
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继承和改造,是一
种理论研究的方法。黑格尔的,也是马克思的。
马克思认为,就是从观念上再现事物的有生命的
运动发展过程。他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
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
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
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
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
个先验的结构了。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
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
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
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
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
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简言之,马克思的辩证方法就是以观念的形式
再现事物有生命的运动发展过程。
马克思发现,人的思想观念,包括宗教意识,
是各种社会关系作用于人的产物,而全部社会关
系都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
决定的。生产力的改变引起人与人在物质生产中
的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的改变又会导致其他社
会关系的变化,这些关系的变化决定人们的思想
观念的改变。
二
物质是精神的保障 精神的需求是架构在物
质的基础之上 精神享受都是架构与物质之上,
无论什么都需要有物质才能有精神。 我们因以
自豪的汉唐文化是建在什么基础上的呢?试想,
如果没有汉唐强大的物质基础,那能创造出如此
灿烂的文化么?抛开一个时期,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不说,单单说一个人,你如果没有一天的物
质保证,那你想的是填饱肚子还是思考社会,人
生,还是看小说。
随意一个正常的人,你说完成一样工作,给你
100元钱或者是夸奖你一次,你会选择哪样?我想
对方辩友也会选择这100块钱而不是简简单单
的一个没用的所谓荣誉.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当
今社会,物质奖励比精神奖励更重要。
三
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比精神更重要
2、山里放羊的孩子并不只可能会放羊,但是他
必须放羊。这是因为他所处的物质条件决定的。
3、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逐渐增长的物质需
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马斯诺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要依
次为生理、安全、交往、被尊重、自我价值实
现……五个层次的需要。首先要满足的还是生理
需要。中国古代的管子也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因此,物质条件是意识形态
(也就是精神)的先决条件,所以,物质比精神
更重要。
5、我们从不否认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精神
状态可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创造价值,
改变世界,但是,物质永远是先决条件。人类的
精神财富,都是在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得到
的。也就是说,从来都是先有了物质财富才会有
精神财富的。
四
1、“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来物质的吸收大于
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
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文化是包涵物质
的,文化学需要传统的沉淀,物质需要创新的思
维.
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千百年形成的一
种民族特质,不会随着物质的大幅引进而改变,
物质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但民族文化不同,物
质如同人身上的毛发可以不断的生长,文化则如
同骨髓贯穿人的心脉,牢固而不可缺少.物质变
更的灵活度远大于文化,物质易于从外界吸收汲
取,30年的时间足够一个国家在城市建设、国民
收入、国际地位等方面脱胎换骨。我们的民族文
化,千百年来没有变过又何谈这短短的30年.看
看我国从外来吸收的物质,由最初的洋火、洋油、
洋装、洋伞、音译过来的沙发和日本翻译过来的
电话、到现在我们已离不开的各种电子产品,如
西门子的冰箱、海尔的空调、LG的电视、索尼
的电脑、诺基亚的手机乃至apple的MP3.这些
仅仅是电子产品,在我们生活中外来的产品物资
早已无处不在了.30年后的今天,我们在物质上
已经逐渐能够自主,而不是一味的模仿,都要归
功于我国文化的导向,国产企业把物质结合中国
的风格,适应中国的民俗,并把我们的产品带出
国,这些并不是单纯的经济交易,而是融合了文
化,又一次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因此是我
国的千年文化支撑我们走到现在,在吸收外来物
质的基础上巩固自己的思想,坚定自己的意志,
不动摇不退缩,才到今日能逐渐跻身世界前列.
一个人需要有自己的个性才能在社会更好立足,
一个国家也要坚持发扬自己的文化才能占据世
界上的一席之地.可见我国现在能走这么远都基
于这30年来我国对外来物资的吸收远大于文化,
坚持自己的文化并能取它之长,丰富自己.因此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来物质的吸收大于对
外来文化的吸收”.所以,我方认为物质比精神
更重要
3、从国情和实践上讲,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还不
够高。在这种的条件下,对任何组织而言,如果
去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并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我们按照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
方式,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企业走上振兴之路,
老百姓的生活也日益富足。物质激励保护了劳动
者的首创精神,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活力,促进了
公平竞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的条件
下强调物质激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它是对
劳动者的尊重,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
我方认为物质激励比精神更重要。
五
当今世代是物质、信息、能量三大要素唱主角
的时代,其中物质是文明进步的基石!
物质文明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人类文明的进
步!
物质的发展水平决定文明进化的底蕴.
刀耕火种创造的是原始文明,‘刀剑冷锋’凝
聚了冷兵器封建时代的精华,‘机枪大炮’带来
了热火器时代的曙光,‘轮船飞机’彰显机器大
工业时代的霸气,‘电脑手机’体验信息时代的
便捷!
物质文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的的物质文明是人类在改造之然,让自然
在为自己所用的过程中创造的.这个过程创造了
人类衣食住行的来源,让人类在确保自己生存的
的前提下,去积累更多的财富以应对各种可能,
保证种族的延续.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保障与本源.
物质文明的进步,让人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
去思考一种更有尊严的生存方式!这便出现了礼
教文化,来规定权利与义务.其实,从另一个角度
思考,那边是创造一种秩序来保证物质文明的健
康有序的发展!这便是精神文明的来源!
物质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正处于初级社会主义阶段,当前的主要任
务便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当前社会的主要矛
盾便是人民群众对先进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和
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要加大物质文
明建设的力度与深度!
六
感谢对方精彩的辩论,对方辩友的口才的确让
人佩服,但对方辩友在辩论中的观点,我方实在
不敢恭维。百密总有一疏,下面让我来为大家指
出对方辩友的漏洞。
1.对方辩友混淆了物质和物体两个不同的
概念,物体是通过人类感觉器官可感觉到它存
在的客观现实的东西。物质财富,就是不等同于
物品,并且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具有
价值的实物和空间。
2. 我方坚持认为物质财富更重要,就让我来
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物质财富是人类文明的基
石,人类从事物质财富创造的活动是人类一切活
动的基础。人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生存
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精神财富的需求
是建立在物质财富的的基础之上,从古至今,
哪个朝代哪个民族不是把温饱问题放在
第一位却把精神上的满足放在第一
位?没有物质的沉淀产生又何来精神的持
续发展?不否定精神财富的作用,但是物质财
富却绝对占据主导作用。
许多伟人们患了绝症,有丰富精神财富的他们
还是要靠医疗手段来维持生命呀,而这些医疗手
段就是人类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之一,有了物质财
富的帮助,他们才能更好地去创造精神财富,这
不正正说明了物质财富更重要吗?
英国电影《百万英镑》,将物质财富的重要
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百万英镑在手,允许赊
欠,可以借贷,甚至会送你钱物,虽然片尾主人
公亨利·亚当斯失去百万英镑仍能和女友相好,
但如果没有这个百万英镑,他们还是不能认识
的。
再比如说比尔盖茨,他和妻子成立了一个基金
会,毅然捐出几百亿的资产,帮助有需要的人,
如果没有物质财富的强大支持,他们会有这般的
决心吗!
物质财富是有形的有限的,而精神财富是无形
也无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主观地去创造
精神财富,但你却不能主观地拥有物质财富,你
不能想有多少物质财富就有多少呀!这正正地有
力阐述了物质财富更重要。
退一万步来说,俗话说得好:钱不是
万能,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啊!”难得每
天能够享受着精神财富带来的一种思想盛宴,就
能不吃不喝吗?我方再次重申我方观点,物质财
富较精神财富更重要!
七
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夯实社
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只有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落
后的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要,为解决其他社会矛盾创造有利条件。新中国
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才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
跃升,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人民群众过上
了越来越好的生活。当前,我国人均GDP在世界
上排名还比较靠后,经济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不小差距。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
略目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解决好发展中
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必须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
基础。
八
△ 我方认为物质财富更重要,首先
物质
财
富可以看成由以下 四类组成,第一类是根本财
富。根本财富就是人的生命
物质
,即 身体。
第二类是必需财富。这是与身体温饱密切相
关的
物质
财富。 如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
子等等。
第三类是自然财富。这 类财富与必需财富的
关系最为密切。这些财富有土地、领空、海 域
以及其中蕴藏的人类需要的
物质
。
第四类是创造财富。它是人 类获得必需财富
的劳动工具和人类对自然财富加工改造使之成
为 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财富。
物质
决定的是意识,世界是
物质
的(唯 物主义世
界观),从唯物主义世界观说起,精神与
物质
,往
往带有 两重性,就象有人说的一半是天使,一半
是魔鬼。因为一个用来寄 托,一个用来生活,寄
托总是美好的,生活总是现实的。 就如同发展与
稳定的关系一样,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先
稳定再发展,在稳定中求发展,人总是在满足最
基本层次的需求 之后才会或者说才应该去追求
更高层次的探讨。在美好与现实的 矛盾中,人们
总是不由自主的选择现实。因为人是
物质
的,不现
实 就得挨饿受穷,肌肤之痛是人无法摆脱对现
实的恐惧。毕竟美好的 精神是建立在现实的
物质
基础之上的。就如同我们同情农民工, 可怜他
们包身工般的非人境遇。毕竟你跟他们一样也是
人,都有人 与生具来的最基本的情素。
△ 如果说,我借了你的钱,但只说谢谢不还
钱还有意思吗?是 真的感恩吗?辩论这个问题的
时候,我个人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物 质决定精
神的哲学领域,就比如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
大家都 在扼腕叹息,都在为逝去的生灵感慨哭
泣,为活着的人祈福,但 2 是这些能解决他们
的根本问题吗?显然不能,这时候如果全世界
一人捐出一袋米,那么他们就活下来了,在灾后
重建的时候,他 们就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感
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民,然 后全世界都
沉静在这个团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边,感受着
我们 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就是典型的先
物质
后
精神的例证。
△众所周知,
物质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物质
决
定意识,没有
物质
作为基础,就没有资格谈精神。
当一个国家的人民连饭都吃 不饱的时候,谈教
育、艺术……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济基础 稳
固了,上层建筑才能发展。孔子也说过:“欲贫
者富而知廉耻, 知廉耻而学礼仪。”道理很简
单:没钱三餐不饱,很难接受最基本 的文化教
育,更谈不上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
△战乱年代人是为生存而活着,和平年代的
人首先是为丰衣 足食活着。至于精神生活,这
个问题的范围也太大了;宋朝的秦 桧曾中过状
元,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他的精神生活算不算丰
富? 就拿奥运来说,举办一个奥运会不只是代
表一个国家的名誉,更 重要的是会给一个国家
带来更多的财富,有专家指出,中国举办 这次
奥运会花费人民币1200 亿,但开完奥运会,中
国将从各个行 业上挣回2600 亿人民币,这还
只是保守的预算,想想,国家有钱 了,那人民
的生活水平是不是也就提升了,所以告诉大家一
个比 较好的消息,专家在为奥运会开完后也做
了一个保守的估计,中 国和美国
的差距有80 年,可能变
为30 年的发展差距,或许,这 个奥运开完以后,我们也会由大型的发展中国
家变为小型的发达 国家了,这不是一个质的飞跃吗?4 年一届的奥运会是全球
最大的 体育盛会,奥运会的巨大号召力和影响力对任何一个品牌都具有 无穷
的魅力,而举办奥运会对于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来讲都是 3 一件影响极其深
远的事情。奥运会的规模之大,涉及领域之广, 对主办城市的经济既是契机,
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4 年的奥运 周期以及奥运会后经济的走向将影响着北
京经济的发展。国家信 息中心3 月23 日发布预测报告说,2002-2007 年,奥
运直接投资 分别拉动北京市建筑业每年多增长3.67 亿元、13.61 亿元、29.42
亿元、44.39 亿元、47.31 亿元和45.24 亿元,是奥运经济的主要 表现之一。
△一说到财富,人们就会想到金钱,又会想到与钱有关的许 多说法和观念。
比如: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穷 志短,马瘦毛长。一分钱难倒
英雄汉,等等。八十年代前,都是 国营商店,明码标价,差一分真不卖给你,
一分钱也确能难倒个 英雄汉。对方辩友如果说精神财富更重要,那又怎么解释
这种现 象。
英国电影《百万英镑》,揭露的淋漓尽致,百万英镑在手,允 许赊欠,可以
借贷,甚至会送给你钱物。虽然片尾主人公失去百 万英镑仍能和女友相好,但
如果没有这个百万英镑,他们还是不 能结识的。人们很难直接去结交一个叫花
子。《红楼梦》在甄士隐 的注释里谈到世态炎凉,人心冷暖,又不得不说:“金
满箱,银满 箱,转眼乞丐人皆谤。”结论是:没钱还是不行。
△人类历史几千年的文明,都不能否认钱的作用,说明金钱 的确是很重要的。
无论对于个人,对于家庭,对于国家或民族, 金钱都举足轻重。不然,为什么
小至看门人,大至总统都在拼命 挣钱?为什么各国政府都要设财经大臣,都要
不断地制定和修改 财经计划?债权国和债务国是多么的不同?美国所以横行
国际, 不就是财大气粗吗?你可以人穷志不穷,但穷了有可能挨打。阿 4 富
汗虽然赢得了很多同情,但靠施舍过日子是艰难可知的。
△古往今来,国际国内,一切腐败的产生,都源于金钱。人 不管怎么粗俗,
钱不管来路怎样肮脏,都可能去买通、甚至买断 一些体面的官僚乃至知识分子。
钱的作用还不够大吗?(比如美 国的安然公司破产案)。世上也有许多的人或
团体,自谓是看破红 尘的,当然也应该看轻了钱,如一些教派。但不解的是,
他们也 在聚钱。或为了重修庙宇,或为了再塑金身,总有个名目。他们 不自
己生产,只能是由善男信女们捐赠了。有时,捐赠与否和捐 赠多少,竟是你诚
信度的标志。出家人也在意钱吗?是的。更何 况,现在许多僧众已经是带薪修
行了。
△我们生在一个物质的世界,吃饭要钱、穿衣要钱、上学要 钱、看病要钱、
住房要钱、坐车要钱,不要钱的地方很少。美国 前总统克林顿,年薪几十万美
金,仍然为官司欠债,不得不放下 架子去多种渠道挣钱。财富本身是中性的,
因为拥有的人不同, 就具有了两重性。善良的人拥有了,可以去做慈善事业,
恶人拥 有了,可以打造枪炮去杀人。所以,财富可以成为万善之本,也 可以
成为万恶之源。但不可否认,没钱不行。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
层次。这 充分说明物质需求的重要性。生理需求是对食物、水、空气和住 房
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 层次的需求之前,
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 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
要动力是得到食物。即使在今天, 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
管理人员应该明白, 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
题就与 5 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 们
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 等等,所以激励
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 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
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物质财富。当你为了物质财富奋斗的同时,自然而然会产 生对精神财富的
追求。但是为了精神财富奋斗的,往往都会饿死。 对于个体来说,有些人为了
精神财富奋斗一生没关系;对于人类 整体,如果以精神财富为出发点,你想想
大家每天都听音乐、看 文学、画油画、欣赏戏剧,会是什么后果,不出一个星
期社会生 产就瘫痪了。当然有些人会说如果对精神财富没追求,就好比行 尸
走肉,没有灵魂。那么我要说,能够生存是我们人类最大的本 性,从祖先到现
在一直如此,至于生存的更好,等能生存了自然 就会去追求了。一句话,为物
质财富奋斗,总会产生精神追求; 为精神财富奋斗,不见得会创造物质财富,
而且往往如此。 △ 从根本上说,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精神文明都建立于物质,
没有物质,哪来意识哪来精神文明?就像陶渊明,想象出一个桃 花源,一个天
下大同的理想社会,有用吗?人民生活水平好起来 了吗,社会进步了吗,他脱
离物质谈意识,脱离现实,逃避现实, 这是极不可取的。只有物质文明发展了,
精神文明才能跟着发展。 一个国家建立,必先发展物质文明,努力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要 不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发展生产力干嘛?物质追求比精 神
追求更重要。想想我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文化,虽然在国际 上也占有一定的
地位,可是和美国相比呢?一个建国不过一百多 年的国家,谁更有发言权呢?
这正是因为美国的物质文明高度发 达,才那么强大。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
才能来谈精神追求。 6 所以说物质追求比精神追求更重要。 △ 我方坚持认为
物质财富更重要。 物质财富是人类文明的 基石,人类从事物质财富创造的活
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人 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生存需求、发展需
求和享受需求。 精神财富的需求是建立在物质财富的的基础之上,从古至今,哪
个 朝代哪个民族不是把温饱问题放在第一位却把精神上的满足放在 第一位?
没有物质的沉淀产生又何来精神的持续发展?不否定精 神财富的作用,但是物
质财富却绝对占据主导作用! 许多伟人们患了绝症,有丰富精神财富的他们还
是要靠医疗 手段来维持生命呀,而这些医疗手段就是人类所拥有的物质财富
之一,有了物质财富的帮助,他们才能更好地去创造精神财富, 这不正正说明
了物质财富更重要吗? 再比如说比尔盖茨,他和妻子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毅然
捐出 几百亿的资产,帮助有需要的人,如果没有物质财富的强大支持, 他们
会有这般的决心吗!物质财富是有形的有限的,而精神财富 是无形也无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主观地去创造精神财富, 但你却不能主观地拥有物质财
富,你不能想有多少物质财富就有 多少呀!这正正地有力阐述了物质财富更为
重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并将五种需 求进行了
等级的划分,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情感
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 求。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
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 现更高层次的需要。而生理需求也称级别最低、
最具优势的需求, 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健康,这个需求
就需 要我们用一定的物质条件去保证。 7 △我们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
社会。共产主义是通过发 展生产力,达到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主导社会、
无须通过生 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来促进生产发展,没有阶级矛盾、种族争斗, 把
全人类从循环式的阶级矛盾中解放出来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 级制度、没有生
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卡尔〃马克据恩格斯的《共
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提出
共产主义的实现主体是 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生产力这一条件,也就是说要实现
共产主义 必须有丰富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提到
关于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 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物质世界发展的 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024年4月9日发(作者:应舒方)
物质与精神
一、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
想
在学术界,有人用辩证唯物主义指称整个马克
思主义哲学,按照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可以具体
分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
也有人把它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列,认为马克思主
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
主义事实上只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在我国
哲学界,绝大多数人持后一种观点。按照后一种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是用自然物质的辩证运动解
释一切的世界观。这一理解是本文讨论的基础。
应该承认,这样的世界观在马克思那里是存在
的。
先看唯物主义思想。恩格斯和列宁用人以外的
物质存在解释人本身、人的意识以及整个世界。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找不到关于这一思想的
明确论述,不过经过仔细梳理会发现,他有这样
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实践的重
要性时指出:人们连续不断的劳动生产活动是整
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这种活动哪怕只中断一
年,整个人类世界包括费尔巴哈本人的存在,也
很快就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
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而整个这一点当然不适用
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
这表明,他认为外部自然界是不依赖于并且先于
人的实践活动而存在的,而且人本身就是自然界
运动发展的产物。这里所突出的,是物质的客观
实在性和作为世界本源的意义。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之外的客观存在,
人本身也是自然存在物。这完全是恩格斯和列宁
宣传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还说:“人并
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
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
下才能进行。”
(1)承认独立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存在;(2)人和
自然中其他存在物一样是物质实体;(3)人的精
神或灵魂不可能独立于人的肉体而存在;(4)不
存在非物质的实体,不存在上帝。”
再看辩证法思想。
他有一个用物质的辩证运动解释世界的世界
观。按他的理解,人是“现实的、肉体的、站在
坚实的呈椭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
力的人”,即物质的人,而人类社会及其历史、
人本身,是人自我创造、自我形成的产物,马克
思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
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
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
站立的。……自然界的和人的通过自身的存在,
对人民意识来说是不能理解的,因为这种存在是
同实际生活的一切明显的事实相矛盾的。”。
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理论由来——它来自对
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继承和改造,是一
种理论研究的方法。黑格尔的,也是马克思的。
马克思认为,就是从观念上再现事物的有生命的
运动发展过程。他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
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
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
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
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
个先验的结构了。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
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
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
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
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
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简言之,马克思的辩证方法就是以观念的形式
再现事物有生命的运动发展过程。
马克思发现,人的思想观念,包括宗教意识,
是各种社会关系作用于人的产物,而全部社会关
系都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
决定的。生产力的改变引起人与人在物质生产中
的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的改变又会导致其他社
会关系的变化,这些关系的变化决定人们的思想
观念的改变。
二
物质是精神的保障 精神的需求是架构在物
质的基础之上 精神享受都是架构与物质之上,
无论什么都需要有物质才能有精神。 我们因以
自豪的汉唐文化是建在什么基础上的呢?试想,
如果没有汉唐强大的物质基础,那能创造出如此
灿烂的文化么?抛开一个时期,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不说,单单说一个人,你如果没有一天的物
质保证,那你想的是填饱肚子还是思考社会,人
生,还是看小说。
随意一个正常的人,你说完成一样工作,给你
100元钱或者是夸奖你一次,你会选择哪样?我想
对方辩友也会选择这100块钱而不是简简单单
的一个没用的所谓荣誉.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当
今社会,物质奖励比精神奖励更重要。
三
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比精神更重要
2、山里放羊的孩子并不只可能会放羊,但是他
必须放羊。这是因为他所处的物质条件决定的。
3、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逐渐增长的物质需
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马斯诺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要依
次为生理、安全、交往、被尊重、自我价值实
现……五个层次的需要。首先要满足的还是生理
需要。中国古代的管子也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因此,物质条件是意识形态
(也就是精神)的先决条件,所以,物质比精神
更重要。
5、我们从不否认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精神
状态可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创造价值,
改变世界,但是,物质永远是先决条件。人类的
精神财富,都是在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得到
的。也就是说,从来都是先有了物质财富才会有
精神财富的。
四
1、“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来物质的吸收大于
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
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文化是包涵物质
的,文化学需要传统的沉淀,物质需要创新的思
维.
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千百年形成的一
种民族特质,不会随着物质的大幅引进而改变,
物质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但民族文化不同,物
质如同人身上的毛发可以不断的生长,文化则如
同骨髓贯穿人的心脉,牢固而不可缺少.物质变
更的灵活度远大于文化,物质易于从外界吸收汲
取,30年的时间足够一个国家在城市建设、国民
收入、国际地位等方面脱胎换骨。我们的民族文
化,千百年来没有变过又何谈这短短的30年.看
看我国从外来吸收的物质,由最初的洋火、洋油、
洋装、洋伞、音译过来的沙发和日本翻译过来的
电话、到现在我们已离不开的各种电子产品,如
西门子的冰箱、海尔的空调、LG的电视、索尼
的电脑、诺基亚的手机乃至apple的MP3.这些
仅仅是电子产品,在我们生活中外来的产品物资
早已无处不在了.30年后的今天,我们在物质上
已经逐渐能够自主,而不是一味的模仿,都要归
功于我国文化的导向,国产企业把物质结合中国
的风格,适应中国的民俗,并把我们的产品带出
国,这些并不是单纯的经济交易,而是融合了文
化,又一次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因此是我
国的千年文化支撑我们走到现在,在吸收外来物
质的基础上巩固自己的思想,坚定自己的意志,
不动摇不退缩,才到今日能逐渐跻身世界前列.
一个人需要有自己的个性才能在社会更好立足,
一个国家也要坚持发扬自己的文化才能占据世
界上的一席之地.可见我国现在能走这么远都基
于这30年来我国对外来物资的吸收远大于文化,
坚持自己的文化并能取它之长,丰富自己.因此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来物质的吸收大于对
外来文化的吸收”.所以,我方认为物质比精神
更重要
3、从国情和实践上讲,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还不
够高。在这种的条件下,对任何组织而言,如果
去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并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我们按照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
方式,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企业走上振兴之路,
老百姓的生活也日益富足。物质激励保护了劳动
者的首创精神,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活力,促进了
公平竞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的条件
下强调物质激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它是对
劳动者的尊重,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
我方认为物质激励比精神更重要。
五
当今世代是物质、信息、能量三大要素唱主角
的时代,其中物质是文明进步的基石!
物质文明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人类文明的进
步!
物质的发展水平决定文明进化的底蕴.
刀耕火种创造的是原始文明,‘刀剑冷锋’凝
聚了冷兵器封建时代的精华,‘机枪大炮’带来
了热火器时代的曙光,‘轮船飞机’彰显机器大
工业时代的霸气,‘电脑手机’体验信息时代的
便捷!
物质文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的的物质文明是人类在改造之然,让自然
在为自己所用的过程中创造的.这个过程创造了
人类衣食住行的来源,让人类在确保自己生存的
的前提下,去积累更多的财富以应对各种可能,
保证种族的延续.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保障与本源.
物质文明的进步,让人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
去思考一种更有尊严的生存方式!这便出现了礼
教文化,来规定权利与义务.其实,从另一个角度
思考,那边是创造一种秩序来保证物质文明的健
康有序的发展!这便是精神文明的来源!
物质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正处于初级社会主义阶段,当前的主要任
务便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当前社会的主要矛
盾便是人民群众对先进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和
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要加大物质文
明建设的力度与深度!
六
感谢对方精彩的辩论,对方辩友的口才的确让
人佩服,但对方辩友在辩论中的观点,我方实在
不敢恭维。百密总有一疏,下面让我来为大家指
出对方辩友的漏洞。
1.对方辩友混淆了物质和物体两个不同的
概念,物体是通过人类感觉器官可感觉到它存
在的客观现实的东西。物质财富,就是不等同于
物品,并且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具有
价值的实物和空间。
2. 我方坚持认为物质财富更重要,就让我来
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物质财富是人类文明的基
石,人类从事物质财富创造的活动是人类一切活
动的基础。人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生存
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精神财富的需求
是建立在物质财富的的基础之上,从古至今,
哪个朝代哪个民族不是把温饱问题放在
第一位却把精神上的满足放在第一
位?没有物质的沉淀产生又何来精神的持
续发展?不否定精神财富的作用,但是物质财
富却绝对占据主导作用。
许多伟人们患了绝症,有丰富精神财富的他们
还是要靠医疗手段来维持生命呀,而这些医疗手
段就是人类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之一,有了物质财
富的帮助,他们才能更好地去创造精神财富,这
不正正说明了物质财富更重要吗?
英国电影《百万英镑》,将物质财富的重要
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百万英镑在手,允许赊
欠,可以借贷,甚至会送你钱物,虽然片尾主人
公亨利·亚当斯失去百万英镑仍能和女友相好,
但如果没有这个百万英镑,他们还是不能认识
的。
再比如说比尔盖茨,他和妻子成立了一个基金
会,毅然捐出几百亿的资产,帮助有需要的人,
如果没有物质财富的强大支持,他们会有这般的
决心吗!
物质财富是有形的有限的,而精神财富是无形
也无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主观地去创造
精神财富,但你却不能主观地拥有物质财富,你
不能想有多少物质财富就有多少呀!这正正地有
力阐述了物质财富更重要。
退一万步来说,俗话说得好:钱不是
万能,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啊!”难得每
天能够享受着精神财富带来的一种思想盛宴,就
能不吃不喝吗?我方再次重申我方观点,物质财
富较精神财富更重要!
七
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夯实社
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只有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落
后的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要,为解决其他社会矛盾创造有利条件。新中国
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才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
跃升,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人民群众过上
了越来越好的生活。当前,我国人均GDP在世界
上排名还比较靠后,经济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不小差距。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
略目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解决好发展中
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必须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
基础。
八
△ 我方认为物质财富更重要,首先
物质
财
富可以看成由以下 四类组成,第一类是根本财
富。根本财富就是人的生命
物质
,即 身体。
第二类是必需财富。这是与身体温饱密切相
关的
物质
财富。 如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
子等等。
第三类是自然财富。这 类财富与必需财富的
关系最为密切。这些财富有土地、领空、海 域
以及其中蕴藏的人类需要的
物质
。
第四类是创造财富。它是人 类获得必需财富
的劳动工具和人类对自然财富加工改造使之成
为 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财富。
物质
决定的是意识,世界是
物质
的(唯 物主义世
界观),从唯物主义世界观说起,精神与
物质
,往
往带有 两重性,就象有人说的一半是天使,一半
是魔鬼。因为一个用来寄 托,一个用来生活,寄
托总是美好的,生活总是现实的。 就如同发展与
稳定的关系一样,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先
稳定再发展,在稳定中求发展,人总是在满足最
基本层次的需求 之后才会或者说才应该去追求
更高层次的探讨。在美好与现实的 矛盾中,人们
总是不由自主的选择现实。因为人是
物质
的,不现
实 就得挨饿受穷,肌肤之痛是人无法摆脱对现
实的恐惧。毕竟美好的 精神是建立在现实的
物质
基础之上的。就如同我们同情农民工, 可怜他
们包身工般的非人境遇。毕竟你跟他们一样也是
人,都有人 与生具来的最基本的情素。
△ 如果说,我借了你的钱,但只说谢谢不还
钱还有意思吗?是 真的感恩吗?辩论这个问题的
时候,我个人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物 质决定精
神的哲学领域,就比如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
大家都 在扼腕叹息,都在为逝去的生灵感慨哭
泣,为活着的人祈福,但 2 是这些能解决他们
的根本问题吗?显然不能,这时候如果全世界
一人捐出一袋米,那么他们就活下来了,在灾后
重建的时候,他 们就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感
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民,然 后全世界都
沉静在这个团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边,感受着
我们 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就是典型的先
物质
后
精神的例证。
△众所周知,
物质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物质
决
定意识,没有
物质
作为基础,就没有资格谈精神。
当一个国家的人民连饭都吃 不饱的时候,谈教
育、艺术……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济基础 稳
固了,上层建筑才能发展。孔子也说过:“欲贫
者富而知廉耻, 知廉耻而学礼仪。”道理很简
单:没钱三餐不饱,很难接受最基本 的文化教
育,更谈不上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
△战乱年代人是为生存而活着,和平年代的
人首先是为丰衣 足食活着。至于精神生活,这
个问题的范围也太大了;宋朝的秦 桧曾中过状
元,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他的精神生活算不算丰
富? 就拿奥运来说,举办一个奥运会不只是代
表一个国家的名誉,更 重要的是会给一个国家
带来更多的财富,有专家指出,中国举办 这次
奥运会花费人民币1200 亿,但开完奥运会,中
国将从各个行 业上挣回2600 亿人民币,这还
只是保守的预算,想想,国家有钱 了,那人民
的生活水平是不是也就提升了,所以告诉大家一
个比 较好的消息,专家在为奥运会开完后也做
了一个保守的估计,中 国和美国
的差距有80 年,可能变
为30 年的发展差距,或许,这 个奥运开完以后,我们也会由大型的发展中国
家变为小型的发达 国家了,这不是一个质的飞跃吗?4 年一届的奥运会是全球
最大的 体育盛会,奥运会的巨大号召力和影响力对任何一个品牌都具有 无穷
的魅力,而举办奥运会对于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来讲都是 3 一件影响极其深
远的事情。奥运会的规模之大,涉及领域之广, 对主办城市的经济既是契机,
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4 年的奥运 周期以及奥运会后经济的走向将影响着北
京经济的发展。国家信 息中心3 月23 日发布预测报告说,2002-2007 年,奥
运直接投资 分别拉动北京市建筑业每年多增长3.67 亿元、13.61 亿元、29.42
亿元、44.39 亿元、47.31 亿元和45.24 亿元,是奥运经济的主要 表现之一。
△一说到财富,人们就会想到金钱,又会想到与钱有关的许 多说法和观念。
比如: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穷 志短,马瘦毛长。一分钱难倒
英雄汉,等等。八十年代前,都是 国营商店,明码标价,差一分真不卖给你,
一分钱也确能难倒个 英雄汉。对方辩友如果说精神财富更重要,那又怎么解释
这种现 象。
英国电影《百万英镑》,揭露的淋漓尽致,百万英镑在手,允 许赊欠,可以
借贷,甚至会送给你钱物。虽然片尾主人公失去百 万英镑仍能和女友相好,但
如果没有这个百万英镑,他们还是不 能结识的。人们很难直接去结交一个叫花
子。《红楼梦》在甄士隐 的注释里谈到世态炎凉,人心冷暖,又不得不说:“金
满箱,银满 箱,转眼乞丐人皆谤。”结论是:没钱还是不行。
△人类历史几千年的文明,都不能否认钱的作用,说明金钱 的确是很重要的。
无论对于个人,对于家庭,对于国家或民族, 金钱都举足轻重。不然,为什么
小至看门人,大至总统都在拼命 挣钱?为什么各国政府都要设财经大臣,都要
不断地制定和修改 财经计划?债权国和债务国是多么的不同?美国所以横行
国际, 不就是财大气粗吗?你可以人穷志不穷,但穷了有可能挨打。阿 4 富
汗虽然赢得了很多同情,但靠施舍过日子是艰难可知的。
△古往今来,国际国内,一切腐败的产生,都源于金钱。人 不管怎么粗俗,
钱不管来路怎样肮脏,都可能去买通、甚至买断 一些体面的官僚乃至知识分子。
钱的作用还不够大吗?(比如美 国的安然公司破产案)。世上也有许多的人或
团体,自谓是看破红 尘的,当然也应该看轻了钱,如一些教派。但不解的是,
他们也 在聚钱。或为了重修庙宇,或为了再塑金身,总有个名目。他们 不自
己生产,只能是由善男信女们捐赠了。有时,捐赠与否和捐 赠多少,竟是你诚
信度的标志。出家人也在意钱吗?是的。更何 况,现在许多僧众已经是带薪修
行了。
△我们生在一个物质的世界,吃饭要钱、穿衣要钱、上学要 钱、看病要钱、
住房要钱、坐车要钱,不要钱的地方很少。美国 前总统克林顿,年薪几十万美
金,仍然为官司欠债,不得不放下 架子去多种渠道挣钱。财富本身是中性的,
因为拥有的人不同, 就具有了两重性。善良的人拥有了,可以去做慈善事业,
恶人拥 有了,可以打造枪炮去杀人。所以,财富可以成为万善之本,也 可以
成为万恶之源。但不可否认,没钱不行。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
层次。这 充分说明物质需求的重要性。生理需求是对食物、水、空气和住 房
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 层次的需求之前,
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 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
要动力是得到食物。即使在今天, 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
管理人员应该明白, 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
题就与 5 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 们
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 等等,所以激励
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 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
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物质财富。当你为了物质财富奋斗的同时,自然而然会产 生对精神财富的
追求。但是为了精神财富奋斗的,往往都会饿死。 对于个体来说,有些人为了
精神财富奋斗一生没关系;对于人类 整体,如果以精神财富为出发点,你想想
大家每天都听音乐、看 文学、画油画、欣赏戏剧,会是什么后果,不出一个星
期社会生 产就瘫痪了。当然有些人会说如果对精神财富没追求,就好比行 尸
走肉,没有灵魂。那么我要说,能够生存是我们人类最大的本 性,从祖先到现
在一直如此,至于生存的更好,等能生存了自然 就会去追求了。一句话,为物
质财富奋斗,总会产生精神追求; 为精神财富奋斗,不见得会创造物质财富,
而且往往如此。 △ 从根本上说,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精神文明都建立于物质,
没有物质,哪来意识哪来精神文明?就像陶渊明,想象出一个桃 花源,一个天
下大同的理想社会,有用吗?人民生活水平好起来 了吗,社会进步了吗,他脱
离物质谈意识,脱离现实,逃避现实, 这是极不可取的。只有物质文明发展了,
精神文明才能跟着发展。 一个国家建立,必先发展物质文明,努力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要 不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发展生产力干嘛?物质追求比精 神
追求更重要。想想我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文化,虽然在国际 上也占有一定的
地位,可是和美国相比呢?一个建国不过一百多 年的国家,谁更有发言权呢?
这正是因为美国的物质文明高度发 达,才那么强大。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
才能来谈精神追求。 6 所以说物质追求比精神追求更重要。 △ 我方坚持认为
物质财富更重要。 物质财富是人类文明的 基石,人类从事物质财富创造的活
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人 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生存需求、发展需
求和享受需求。 精神财富的需求是建立在物质财富的的基础之上,从古至今,哪
个 朝代哪个民族不是把温饱问题放在第一位却把精神上的满足放在 第一位?
没有物质的沉淀产生又何来精神的持续发展?不否定精 神财富的作用,但是物
质财富却绝对占据主导作用! 许多伟人们患了绝症,有丰富精神财富的他们还
是要靠医疗 手段来维持生命呀,而这些医疗手段就是人类所拥有的物质财富
之一,有了物质财富的帮助,他们才能更好地去创造精神财富, 这不正正说明
了物质财富更重要吗? 再比如说比尔盖茨,他和妻子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毅然
捐出 几百亿的资产,帮助有需要的人,如果没有物质财富的强大支持, 他们
会有这般的决心吗!物质财富是有形的有限的,而精神财富 是无形也无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主观地去创造精神财富, 但你却不能主观地拥有物质财
富,你不能想有多少物质财富就有 多少呀!这正正地有力阐述了物质财富更为
重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并将五种需 求进行了
等级的划分,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情感
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 求。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
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 现更高层次的需要。而生理需求也称级别最低、
最具优势的需求, 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健康,这个需求
就需 要我们用一定的物质条件去保证。 7 △我们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
社会。共产主义是通过发 展生产力,达到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主导社会、
无须通过生 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来促进生产发展,没有阶级矛盾、种族争斗, 把
全人类从循环式的阶级矛盾中解放出来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 级制度、没有生
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卡尔〃马克据恩格斯的《共
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提出
共产主义的实现主体是 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生产力这一条件,也就是说要实现
共产主义 必须有丰富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提到
关于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 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物质世界发展的 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