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超细TiO_2粒子的红外吸收

IT圈 admin 45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寒弘文)

25

卷 第

3

期红外技术

Vol.25

 

No.3

                                

2003

5

InfraredTechnologyMay.2003

超细

TiO

2

粒子的红外吸收

Ξ

胡永茂

1

,

杨爱明

1

,

项金钟

1

,

李茂琼

2

,

方静华

1

,

张学清

2

,

吴兴惠

1

(

1.

云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昆明

650091;

 

2.

大理学院物理系

,

大理

671000

)

摘要

: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和晶粒尺寸的

TiO

2

超细粒子

,

对它们的红外吸收特性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

,

超细

TiO

2

粒子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出现在波数为

800

400cm

-1

范围内

,

吸收峰形状随

晶型和晶粒尺寸的变化而变化。晶粒尺寸在

35

40nm

之间

,

主晶相为锐钛型结构的

TiO

2

出现较强较

宽吸收峰。

关键词

:

 溶胶凝胶法

;

 超细

TiO

2

粒子

;

 红外吸收

中图分类号

:TN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2

8891

(

2003

)

03

2

0060

2

03

StudyonInfraredAbsorbencyofSuperfineTiO

2

Grain

HUYong

2

mao

1

,YANGAi

2

ming

1

,XIANGJin

2

zhong

1

,

LIMao

2

qiong

2

,FANGJing

2

hua

1

,ZHANGXue

2

qing

2

,WUXing

2

hui

1

(

1

.CollegeofChemistryandMaterialEngineering,YunnanUniversity,Kunming

650091

;

2

.DepartmentofPhysics,DaliCollege,Dali

671000

,Yunnan,China

)

Abstract:

 

ThesamplesofTiO

2

superfineparticlesdifferentgrainshapeandgrainsizewerepreparedby

sol

2

ovedthatinfraredabsorbingpeaksof

samplesareintherangeof800

400cm

-1

,andthenpeakshapechangingwiththeirgrainshapeandsize.

Sampleswithmainanataseandgrainsizeintherangeof30

40nmhaveastrongerabsorbingpeak.

Keywords:

 

sol

2

gelmethod,

 

superfineTiO

2

grain,

 

infraredabsorbency

引言

二氧化钛在光触媒

,

气敏传感器

,

颜料、填充剂、涂

层、光导体、电色层分离显示装置等领域里的研究已较

[1

3]

。但是

,

关于

TiO

2

红外吸收性能的研究却鲜见

报导。近年来

,

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

,

大大地拓宽了

TiO

2

的应用范围

,

使其在隐身材料和功能陶瓷等先进

1

 

实验

1.1

 样品制备

将一定量的钛酸四丁酯

[

(

C

4

H

9

O

)

4

Ti]

溶于乙醇

,

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缓慢滴加水和乙醇的混合物

,

反应过程中滴加盐酸用于调整体系的酸度。钛酸四丁

酯发生水解聚合反应生成溶胶

,

溶胶经凝胶

,

并干燥烧

结即制得

TiO

2

粉末样品。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

pH

值、加水量及烧结温度等条件

,

制得不同晶型和晶粒尺

寸的

TiO

2

超细粒子

,

列于表

2

中。表中晶型

A

表示

纯锐钛型

,R

表示纯金红石型

,A+R

表示两相共存锐

钛型为主

,R+A

表示两相共存金红石型为主。

1.2

 样品的红外吸收性能测试

材料的研制和开发方面显示了极好的前景

[4

5]

以钛醇盐为原料

,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

TiO

2

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研究表明

[6]

,

通过控制反应体

系的

pH

值、加水量及烧结温度等条件

,

可制得不同晶

型和晶粒尺寸的

TiO

2

超细粉末。本文对已制得的不

同性状的超细

TiO

2

粒子的红外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

,

并对它们的红外吸收机制进行了探讨。

样品的红外吸收性能测试使用美国

BIO

2

RAD

FTS

2

40

FT

2

IR

光谱仪。根据朗伯2比耳

(

Lam

2

Ξ

收稿日期

:2003

2

01

2

07;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编号

:2001E00032

)

60

25

卷 第

3

Vol.25

 

No.3

           胡永茂等

:

超细

TiO

2

粒子的红外吸收           

2003

5

May.2003

bere

2

Beer

)

定律

[7]

:

-

E=

log

(

I/I

0

)

=

(

K+A

)

CL

I/I

0

=

e

(

K+A

)

CL

式中

:

E

为光密度

;K

为待测物质消光系数或吸光系

;A

为散射系数

;I

0

为入射光强度

;I

为透射光强

;L

为光通过介质的层厚

;C

为待测物质浓度。

由上式可知

,

在层厚

L

、浓度

C

一定的情况下

,

测物质的消光系数

K

与散射系数

A

之和与入射光强

I

0

和透射光强度

I

的比值即透射率有关

,

物质的消

光系数和散射系数之和即为物质的光吸收本领。因

,

L

C

一定的情况下

,

透射率可用来表征待测物

质对光的吸收性能。本实验中

,

为了便于对不同样品

的红外吸收性能进行比较

,

考察不同晶型和晶粒尺寸

样品的红外吸收特性

,

我们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

准确

称取同一质量的样品粉末

,

分别按照

1

100

的质量比

与溴化钾混合

,

经充分研磨后压片

,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

可靠性

,

上述操作均由一人进行

,

且测试在同一时间段

完成

,

以尽量减少人的因素和仪器状态引起的实验误

差。样品的红外吸收性能采用透过率为

10%

的波数

范围表征。实验测试结果列于表

1

1

为部分样品的红外透射图谱。

2

 

结果分析

2

为样品晶粒尺寸与红外吸收特性关系曲线

图。由图可见

,

不同形状的

TiO

2

粒子具有不同的红外

吸收性能

,

归纳为以下几点。

1

)

宏观上看

,

样品晶粒尺

寸增大

,

晶型结构由锐钛型向金红石型过度渡红外吸

收能力减弱。

2

)

在纯锐钛型

(

A

)

、两相共存

(

A+R

R+A

)

以及纯金红石型

(

R

)

三个区域内

,

样品与其红

外吸收性能的关系呈波动状态

,

每个区域均出现

1

2

个最佳值。

3

)

对于锐钛型结构的样品

,

红外吸收随

晶粒变大而增强

,

而金红石型结构的样品则恰好相反。

4

)

吸收峰较宽强的样品出现在两相共存的区域中

,

锐钛型为主

,

晶粒尺寸在

35

40nm

之间。

5

)

样品晶

粒尺寸增大到

180nm

以上

,

为纯金红石型结构时

,

外吸收降至最低

,

变化已不明显。

8

#

9

#

R

10

#

R

11

#

R

12

#

R

13

#

R

14

#

R

15

#

R

16

#

R

1

 样品红外吸收性能测试结果  

Table.1

 

IRabsorbencyofsamples

样品编号

晶型

晶粒尺寸

/nm

10%

透过率

1

#

A

11.6

2

#

A

12.4

3

#

A

13.9

4

#

A

15.2

5

#

6

#

7

#

A+RA+RA+RR+A

34.339.139.673.3117.3147.3156.4156.4167.5181.2181.2200.0

峰宽

/cm

-1

513.6482.7546.1552.8513.6592.9570.0466.7464.8485.1471.1432.6449.6441.2377.6377.5

2

 样品晶粒尺寸与其红外吸收关系

1

 样品

4

#

6

#

10

#

的红外透射图谱

Fig.1

 

IRtransmittancespectraofthesample4

#

6

#

10

#

Fig.2

 

RelationshipbetweengrainsizeofsamplesandtheirIR

absorbency

3

 

讨论

对红外光波的吸收

,

超细粒子显示了比常规尺度

材料优异的性能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超细粒子的

红外吸收机制可分为如下

3

个方面。

3.1

 基于小尺寸效应的吸收机制

超细粒子由于组成粒子的分子数少

,

表面原子数

所占的比例很大

,

不能获得足够的配位数

,

在与其他原

子组成分子时

,

结合键键长、键角均发生变化。对于双

原子分子

,

根据量子力学的结果

,

其振动、转动能级可

61

25

卷 第

3

期红外技术

Vol.25

 

No.3

                                

2003

5

InfraredTechnologyMay.2003

由下式表示

(

以波数表示

)

11

E

(

v,j

)

=v

e

(

v+

)

+v

e

x

e

(

v+

)

2

+v

e

y

e

22

(

v+

1

2

)

+

+B

v

j

(

j+

1

)

-D

v

j

2

(

j+

1

)

2

+

2

K

式中

:

x

e

y

e

为振动非谐性系数

,

其值远小于

1

;v

e

=

2

π

C

1

()

μ

为简谐振动的简正频率以波数表示

;B

v

动。

3.3

 等离子体吸收机制

超细粒子由于表面原子数大

,

配位不足

,

分子键

长、键角改变以及悬挂键增多

,

具有很高的电势能。当

接收光辐射时

,

很容易被活化

,

向低能态运动。在此过

程中

,

会在颗粒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层

,

对光辐射进行吸

收。颗粒增大

,

该吸收减弱。

基于上述讨论

,

我们认为

,

本实验所考察的超细

TiO

2

的红外吸收是三种吸收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转动常数

,

对于振动态

,

可以表示为

B

v

=

B

e

-

α

e

(

v

1

h

+

)

+

,

常数

α

;D

v

为离心力常

e

ν

B

e

,B

e

=

2

2

8

π

CI

e

1

)

,

对于振动态

,

亦可以表示为

D

v

=

D

e

+

β

e

(

v

+

2

+

,

常数

β

e

ν

D

e

;v,j

分别为振动和转动量子数

,

律为

Δ

j

=

±

1;

Δ

v

=0

,

±

1

,

±

2

,

…。振2转能级发生跃

迁时

,

即伴随着红外光的吸收或辐射

(

对于发生偶极矩

变化的分子

)

。对于多原子分子

,

其结构分线型和非线

型两种

,

由于小尺寸效应

,

表面分子亦可在两种结构间

转变

,

情况较为复杂

,

但原理是相同的

,

即键长、键角的

改变

,

必然导致键力常数

K

和分子的转动惯量

I

的改

,

从而使红外吸收产生一定的频移

,

结果展宽了吸收

峰。粒子半径越小

,

小尺寸效应越明显

,

吸收峰展宽越

大。本实验所制得的超细

TiO

2

粒子红外吸收性能随

晶粒尺寸的变化即为该机制所致。

3.2

 基于散射的吸收机制

11

当介质粒子比光波小

(

d

<

)

,

出现光散

1520

射现象

,

光在颗粒间散射

,

产生多次吸收而减弱。分析

4

 

结论

1

)

不同性状的超细

TiO

2

粒子具有不同的红外吸

收性能

,

宏观上看红外吸收随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减弱。

2

)

锐钛型结构的

TiO

2

红外吸收性能随晶粒尺寸

的增大而增强

,

而金红石型则恰好相反。

3

)

超细粒子对红外光的吸收基于三种吸收机制

,

即小尺寸引起的吸收增强

,

散射引起的吸收增强和等

离子体的吸收。

参 考 文 献

[1]

 

FujishimaA,HondaK.

Nature

[J],1972.238

(

5358

)

:37

378.

[2]

 

EgonMatievicetal..

d&InterfaceSci

.[J],1977.61

(

2

)

:302.

[3]

 

LivageJ.

.[J],1986.73:717.

[4]

 潘颐

,

吴希俊

.

材料科学与工程

[J],1993.11

(

44

)

:16.

[5]

 

YoldasBF.

.[J],1986.21:1087.

[6]

 胡永茂

,

项金钟

,

李茂琼等

.

超细

TiO

2

粒子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研

表明

[9]

,

理想光散射强度与粒径之间存在图

3

所示关

系。

(

待发表

)

.

[7]

 张立德

.

纳米材料学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8]

 王宗明

,

何欣翔

,

孙殿卿

.

实用红外光谱学

[M],

北京

:

石油化学工

业出版社

,1978.

[9]

 江龙

.

胶体化学概论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

:

 胡永茂

,

,1974

年生。讲师

,

硕士生

,

主要从事功

能材料研究。

3

 理想光散射强度与粒径关系

Fig.3

 

ize

  因此

,

对于粒径

,

散射具有一极大值。在本实验中

三个区域内样品

4

#

6

#

10

#

吸收峰的出现应与散射

有关。当然

,

制备条件不同

,

产物粒子之间情况亦不

,

一些样品由于颗粒间产生较强的团聚

,

使粒径增

,

亦会使散射情况发生改变

,

从而导致吸收有所波

62

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寒弘文)

25

卷 第

3

期红外技术

Vol.25

 

No.3

                                

2003

5

InfraredTechnologyMay.2003

超细

TiO

2

粒子的红外吸收

Ξ

胡永茂

1

,

杨爱明

1

,

项金钟

1

,

李茂琼

2

,

方静华

1

,

张学清

2

,

吴兴惠

1

(

1.

云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昆明

650091;

 

2.

大理学院物理系

,

大理

671000

)

摘要

: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和晶粒尺寸的

TiO

2

超细粒子

,

对它们的红外吸收特性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

,

超细

TiO

2

粒子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出现在波数为

800

400cm

-1

范围内

,

吸收峰形状随

晶型和晶粒尺寸的变化而变化。晶粒尺寸在

35

40nm

之间

,

主晶相为锐钛型结构的

TiO

2

出现较强较

宽吸收峰。

关键词

:

 溶胶凝胶法

;

 超细

TiO

2

粒子

;

 红外吸收

中图分类号

:TN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2

8891

(

2003

)

03

2

0060

2

03

StudyonInfraredAbsorbencyofSuperfineTiO

2

Grain

HUYong

2

mao

1

,YANGAi

2

ming

1

,XIANGJin

2

zhong

1

,

LIMao

2

qiong

2

,FANGJing

2

hua

1

,ZHANGXue

2

qing

2

,WUXing

2

hui

1

(

1

.CollegeofChemistryandMaterialEngineering,YunnanUniversity,Kunming

650091

;

2

.DepartmentofPhysics,DaliCollege,Dali

671000

,Yunnan,China

)

Abstract:

 

ThesamplesofTiO

2

superfineparticlesdifferentgrainshapeandgrainsizewerepreparedby

sol

2

ovedthatinfraredabsorbingpeaksof

samplesareintherangeof800

400cm

-1

,andthenpeakshapechangingwiththeirgrainshapeandsize.

Sampleswithmainanataseandgrainsizeintherangeof30

40nmhaveastrongerabsorbingpeak.

Keywords:

 

sol

2

gelmethod,

 

superfineTiO

2

grain,

 

infraredabsorbency

引言

二氧化钛在光触媒

,

气敏传感器

,

颜料、填充剂、涂

层、光导体、电色层分离显示装置等领域里的研究已较

[1

3]

。但是

,

关于

TiO

2

红外吸收性能的研究却鲜见

报导。近年来

,

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

,

大大地拓宽了

TiO

2

的应用范围

,

使其在隐身材料和功能陶瓷等先进

1

 

实验

1.1

 样品制备

将一定量的钛酸四丁酯

[

(

C

4

H

9

O

)

4

Ti]

溶于乙醇

,

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缓慢滴加水和乙醇的混合物

,

反应过程中滴加盐酸用于调整体系的酸度。钛酸四丁

酯发生水解聚合反应生成溶胶

,

溶胶经凝胶

,

并干燥烧

结即制得

TiO

2

粉末样品。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

pH

值、加水量及烧结温度等条件

,

制得不同晶型和晶粒尺

寸的

TiO

2

超细粒子

,

列于表

2

中。表中晶型

A

表示

纯锐钛型

,R

表示纯金红石型

,A+R

表示两相共存锐

钛型为主

,R+A

表示两相共存金红石型为主。

1.2

 样品的红外吸收性能测试

材料的研制和开发方面显示了极好的前景

[4

5]

以钛醇盐为原料

,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

TiO

2

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研究表明

[6]

,

通过控制反应体

系的

pH

值、加水量及烧结温度等条件

,

可制得不同晶

型和晶粒尺寸的

TiO

2

超细粉末。本文对已制得的不

同性状的超细

TiO

2

粒子的红外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

,

并对它们的红外吸收机制进行了探讨。

样品的红外吸收性能测试使用美国

BIO

2

RAD

FTS

2

40

FT

2

IR

光谱仪。根据朗伯2比耳

(

Lam

2

Ξ

收稿日期

:2003

2

01

2

07;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编号

:2001E00032

)

60

25

卷 第

3

Vol.25

 

No.3

           胡永茂等

:

超细

TiO

2

粒子的红外吸收           

2003

5

May.2003

bere

2

Beer

)

定律

[7]

:

-

E=

log

(

I/I

0

)

=

(

K+A

)

CL

I/I

0

=

e

(

K+A

)

CL

式中

:

E

为光密度

;K

为待测物质消光系数或吸光系

;A

为散射系数

;I

0

为入射光强度

;I

为透射光强

;L

为光通过介质的层厚

;C

为待测物质浓度。

由上式可知

,

在层厚

L

、浓度

C

一定的情况下

,

测物质的消光系数

K

与散射系数

A

之和与入射光强

I

0

和透射光强度

I

的比值即透射率有关

,

物质的消

光系数和散射系数之和即为物质的光吸收本领。因

,

L

C

一定的情况下

,

透射率可用来表征待测物

质对光的吸收性能。本实验中

,

为了便于对不同样品

的红外吸收性能进行比较

,

考察不同晶型和晶粒尺寸

样品的红外吸收特性

,

我们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

准确

称取同一质量的样品粉末

,

分别按照

1

100

的质量比

与溴化钾混合

,

经充分研磨后压片

,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

可靠性

,

上述操作均由一人进行

,

且测试在同一时间段

完成

,

以尽量减少人的因素和仪器状态引起的实验误

差。样品的红外吸收性能采用透过率为

10%

的波数

范围表征。实验测试结果列于表

1

1

为部分样品的红外透射图谱。

2

 

结果分析

2

为样品晶粒尺寸与红外吸收特性关系曲线

图。由图可见

,

不同形状的

TiO

2

粒子具有不同的红外

吸收性能

,

归纳为以下几点。

1

)

宏观上看

,

样品晶粒尺

寸增大

,

晶型结构由锐钛型向金红石型过度渡红外吸

收能力减弱。

2

)

在纯锐钛型

(

A

)

、两相共存

(

A+R

R+A

)

以及纯金红石型

(

R

)

三个区域内

,

样品与其红

外吸收性能的关系呈波动状态

,

每个区域均出现

1

2

个最佳值。

3

)

对于锐钛型结构的样品

,

红外吸收随

晶粒变大而增强

,

而金红石型结构的样品则恰好相反。

4

)

吸收峰较宽强的样品出现在两相共存的区域中

,

锐钛型为主

,

晶粒尺寸在

35

40nm

之间。

5

)

样品晶

粒尺寸增大到

180nm

以上

,

为纯金红石型结构时

,

外吸收降至最低

,

变化已不明显。

8

#

9

#

R

10

#

R

11

#

R

12

#

R

13

#

R

14

#

R

15

#

R

16

#

R

1

 样品红外吸收性能测试结果  

Table.1

 

IRabsorbencyofsamples

样品编号

晶型

晶粒尺寸

/nm

10%

透过率

1

#

A

11.6

2

#

A

12.4

3

#

A

13.9

4

#

A

15.2

5

#

6

#

7

#

A+RA+RA+RR+A

34.339.139.673.3117.3147.3156.4156.4167.5181.2181.2200.0

峰宽

/cm

-1

513.6482.7546.1552.8513.6592.9570.0466.7464.8485.1471.1432.6449.6441.2377.6377.5

2

 样品晶粒尺寸与其红外吸收关系

1

 样品

4

#

6

#

10

#

的红外透射图谱

Fig.1

 

IRtransmittancespectraofthesample4

#

6

#

10

#

Fig.2

 

RelationshipbetweengrainsizeofsamplesandtheirIR

absorbency

3

 

讨论

对红外光波的吸收

,

超细粒子显示了比常规尺度

材料优异的性能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超细粒子的

红外吸收机制可分为如下

3

个方面。

3.1

 基于小尺寸效应的吸收机制

超细粒子由于组成粒子的分子数少

,

表面原子数

所占的比例很大

,

不能获得足够的配位数

,

在与其他原

子组成分子时

,

结合键键长、键角均发生变化。对于双

原子分子

,

根据量子力学的结果

,

其振动、转动能级可

61

25

卷 第

3

期红外技术

Vol.25

 

No.3

                                

2003

5

InfraredTechnologyMay.2003

由下式表示

(

以波数表示

)

11

E

(

v,j

)

=v

e

(

v+

)

+v

e

x

e

(

v+

)

2

+v

e

y

e

22

(

v+

1

2

)

+

+B

v

j

(

j+

1

)

-D

v

j

2

(

j+

1

)

2

+

2

K

式中

:

x

e

y

e

为振动非谐性系数

,

其值远小于

1

;v

e

=

2

π

C

1

()

μ

为简谐振动的简正频率以波数表示

;B

v

动。

3.3

 等离子体吸收机制

超细粒子由于表面原子数大

,

配位不足

,

分子键

长、键角改变以及悬挂键增多

,

具有很高的电势能。当

接收光辐射时

,

很容易被活化

,

向低能态运动。在此过

程中

,

会在颗粒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层

,

对光辐射进行吸

收。颗粒增大

,

该吸收减弱。

基于上述讨论

,

我们认为

,

本实验所考察的超细

TiO

2

的红外吸收是三种吸收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转动常数

,

对于振动态

,

可以表示为

B

v

=

B

e

-

α

e

(

v

1

h

+

)

+

,

常数

α

;D

v

为离心力常

e

ν

B

e

,B

e

=

2

2

8

π

CI

e

1

)

,

对于振动态

,

亦可以表示为

D

v

=

D

e

+

β

e

(

v

+

2

+

,

常数

β

e

ν

D

e

;v,j

分别为振动和转动量子数

,

律为

Δ

j

=

±

1;

Δ

v

=0

,

±

1

,

±

2

,

…。振2转能级发生跃

迁时

,

即伴随着红外光的吸收或辐射

(

对于发生偶极矩

变化的分子

)

。对于多原子分子

,

其结构分线型和非线

型两种

,

由于小尺寸效应

,

表面分子亦可在两种结构间

转变

,

情况较为复杂

,

但原理是相同的

,

即键长、键角的

改变

,

必然导致键力常数

K

和分子的转动惯量

I

的改

,

从而使红外吸收产生一定的频移

,

结果展宽了吸收

峰。粒子半径越小

,

小尺寸效应越明显

,

吸收峰展宽越

大。本实验所制得的超细

TiO

2

粒子红外吸收性能随

晶粒尺寸的变化即为该机制所致。

3.2

 基于散射的吸收机制

11

当介质粒子比光波小

(

d

<

)

,

出现光散

1520

射现象

,

光在颗粒间散射

,

产生多次吸收而减弱。分析

4

 

结论

1

)

不同性状的超细

TiO

2

粒子具有不同的红外吸

收性能

,

宏观上看红外吸收随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减弱。

2

)

锐钛型结构的

TiO

2

红外吸收性能随晶粒尺寸

的增大而增强

,

而金红石型则恰好相反。

3

)

超细粒子对红外光的吸收基于三种吸收机制

,

即小尺寸引起的吸收增强

,

散射引起的吸收增强和等

离子体的吸收。

参 考 文 献

[1]

 

FujishimaA,HondaK.

Nature

[J],1972.238

(

5358

)

:37

378.

[2]

 

EgonMatievicetal..

d&InterfaceSci

.[J],1977.61

(

2

)

:302.

[3]

 

LivageJ.

.[J],1986.73:717.

[4]

 潘颐

,

吴希俊

.

材料科学与工程

[J],1993.11

(

44

)

:16.

[5]

 

YoldasBF.

.[J],1986.21:1087.

[6]

 胡永茂

,

项金钟

,

李茂琼等

.

超细

TiO

2

粒子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研

表明

[9]

,

理想光散射强度与粒径之间存在图

3

所示关

系。

(

待发表

)

.

[7]

 张立德

.

纳米材料学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8]

 王宗明

,

何欣翔

,

孙殿卿

.

实用红外光谱学

[M],

北京

:

石油化学工

业出版社

,1978.

[9]

 江龙

.

胶体化学概论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

:

 胡永茂

,

,1974

年生。讲师

,

硕士生

,

主要从事功

能材料研究。

3

 理想光散射强度与粒径关系

Fig.3

 

ize

  因此

,

对于粒径

,

散射具有一极大值。在本实验中

三个区域内样品

4

#

6

#

10

#

吸收峰的出现应与散射

有关。当然

,

制备条件不同

,

产物粒子之间情况亦不

,

一些样品由于颗粒间产生较强的团聚

,

使粒径增

,

亦会使散射情况发生改变

,

从而导致吸收有所波

62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