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出丹寒)
中国科学院推荐申报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玉米、水稻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
项目针对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多年徘徊和土地质量下降的重大问题,以解决作
物传统栽培方式存在的作物植株相互遮阴、光资源利用率低影响产量和耕地不能
休耕、秸秆不能高效还田的重大技术难题为突破点,依据地理学和作物栽培学理
论,以经纬度、太阳高度角与方位角、作物高度等为计算参数,科学量化玉米、
水稻最佳种植垄向与垄距。创建了玉米、水稻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构建了玉米
苗带轮换休耕耕作模式和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技术体系;创新性地攻克了粮食产量
再提高、休耕耕地、秸秆还田技术难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可持续利用
贡献了新的技术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成果被李振声、匡廷云和李
玉院士等专家鉴定为:‘新模式在作物高光效群体构建方面取得了原创性重大突
破,丰富了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作物高光效种植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
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被列为农业部100项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被写入吉林和黑龙江省政府
工作报告,在两省进行重点推广。
经11年研究与6年示范,在我国北方6省(区)22个示范区示范2240万
亩,取得玉米增产6-15%、水稻增产5-10%,耕地轮换休耕两年、土壤容重下降、
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恢复的重大成果。
成果适合在我国北纬40度以北广大地区应用,将成为我国未来作物栽培学
的发展方向,耕地休耕和秸秆还田的首选技术。鉴于成果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
态效益及重大价值,建议推荐该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农业科学技术
项目针对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多年徘徊和土地质量下降的重大问题,以提高单
产和地力恢复为目标,解决作物传统栽培方式存在的植株相互遮阴、光能利用率
低和耕地不能休耕、秸秆不能高效还田的重大技术难题为突破点,利用经纬度、
太阳高度角与方位角、作物高度等为计算参数,科学量化玉米、水稻最佳种植垄
向与垄距。创建了玉米、水稻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构建了玉米苗带轮换休耕耕
作模式和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技术体系。创新性地攻克了粮食单产再提高、休耕耕
地、秸秆还田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粮食增产、地力恢复的国家目标,极大地促
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历经11年的研究和6年的应用,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创建了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玉米和水稻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
以减少植株相互遮阴程度为前提,以提高光利用率为目标,利用纬度、太阳
高度角和方位角、作物株高等参数,科学量化了作物最佳种植垄向(磁南偏西
18-23度)和垄距(玉米最佳垄距配置为1.6m+0.4m的2m、2行种植带,1.6m
为通风带,小垄0.4m为种植带;水稻最佳行距配置为大行距0.5m(0.4m)和小
行距0.2m),创建了新型种植模式,解决了植株相互遮阴、群体光照不均影响产
量的难题,突破了作物栽培传统理念,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国家增粮、农民增收。
2.创新玉米苗带轮换休耕模式和秸秆高效还田新技术方法,耕地休耕技术取得重
大突破,秸秆高效还田成为现实。
玉米新型种植模式2.0m种植带内划分出3条0.4m苗带和3条0.26m间隔
带,创建了每年播种1条苗带,休闲2条苗带,耕地得到2年休耕,4年一个播
种轮回的技术方法,成功解决了耕地只种不养,耕地不能休耕的技术瓶颈。通过
玉米种植苗带的划分,创建了留高茬、秸秆全株或粉碎还田于0.4m播种带内的
新技术方法,解决了因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地力下降的技术难题。秸秆年还田量
5-10 t/hm
2
,减少了秸秆焚烧量、低碳环保,轻组有机质增加13.4%,土壤容重下
降4.1%,综合效益显著。
3.揭示了新型模式的作物增产机理。
系统研究了作物群体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关键酶活性、
糖和淀粉合成效率和光能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明确了光照条件改善对作物生理
生态指标的影响机制,揭示了新型模式的作物增产机理,证明了新型模式对提高
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有巨大促进作用。
本项目创建新型种植模式2套和轮换休耕及秸秆还田重大技术2项;获授权
专利21件;发表SCI等论文112篇;被采纳重大咨询报告3份;获中科院和吉
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军队推广特等奖1项。李振声、匡廷云和李玉院士
等专家鉴定该成果‘在作物高光效群体构建和种植模式方面取得了原创性重大
突破,丰富了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和方法,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全国6省(区)22个示范区累计示范面积2240万亩,玉米和水稻平均增
产分别为6-15%和5-10%。合计增产22亿斤,累计增加效益23.6亿元。成果被农
业部列入全国100项推广技术之一,被写入吉林和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加以推
广。
四、客观评价
1、鉴定专家高度评价
李振声院士、匡廷云院士和李玉院士等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研究思路清晰、
技术方法先进,创建了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经
济、社会、生态效益。在作物高光效群体构建方面取得了原创性重大突破,丰富
了作物栽培学的理论方法,在作物高光效种植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国
际领先水平。
2、成果获得科技奖励
2013年12月,获军队农副业技术推广奖特等奖; 2015年1月,获中国科学
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一等奖;2015年10月,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重大咨询报告被采纳并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
《关于东北地区水田渠系建设与水稻定向栽培的建议》和《关于东北地区玉
米生产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2份重大咨询报告被国办采用,其中《关
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出丹寒)
中国科学院推荐申报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玉米、水稻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
项目针对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多年徘徊和土地质量下降的重大问题,以解决作
物传统栽培方式存在的作物植株相互遮阴、光资源利用率低影响产量和耕地不能
休耕、秸秆不能高效还田的重大技术难题为突破点,依据地理学和作物栽培学理
论,以经纬度、太阳高度角与方位角、作物高度等为计算参数,科学量化玉米、
水稻最佳种植垄向与垄距。创建了玉米、水稻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构建了玉米
苗带轮换休耕耕作模式和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技术体系;创新性地攻克了粮食产量
再提高、休耕耕地、秸秆还田技术难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可持续利用
贡献了新的技术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成果被李振声、匡廷云和李
玉院士等专家鉴定为:‘新模式在作物高光效群体构建方面取得了原创性重大突
破,丰富了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作物高光效种植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
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被列为农业部100项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被写入吉林和黑龙江省政府
工作报告,在两省进行重点推广。
经11年研究与6年示范,在我国北方6省(区)22个示范区示范2240万
亩,取得玉米增产6-15%、水稻增产5-10%,耕地轮换休耕两年、土壤容重下降、
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恢复的重大成果。
成果适合在我国北纬40度以北广大地区应用,将成为我国未来作物栽培学
的发展方向,耕地休耕和秸秆还田的首选技术。鉴于成果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
态效益及重大价值,建议推荐该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农业科学技术
项目针对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多年徘徊和土地质量下降的重大问题,以提高单
产和地力恢复为目标,解决作物传统栽培方式存在的植株相互遮阴、光能利用率
低和耕地不能休耕、秸秆不能高效还田的重大技术难题为突破点,利用经纬度、
太阳高度角与方位角、作物高度等为计算参数,科学量化玉米、水稻最佳种植垄
向与垄距。创建了玉米、水稻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构建了玉米苗带轮换休耕耕
作模式和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技术体系。创新性地攻克了粮食单产再提高、休耕耕
地、秸秆还田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粮食增产、地力恢复的国家目标,极大地促
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历经11年的研究和6年的应用,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创建了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玉米和水稻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
以减少植株相互遮阴程度为前提,以提高光利用率为目标,利用纬度、太阳
高度角和方位角、作物株高等参数,科学量化了作物最佳种植垄向(磁南偏西
18-23度)和垄距(玉米最佳垄距配置为1.6m+0.4m的2m、2行种植带,1.6m
为通风带,小垄0.4m为种植带;水稻最佳行距配置为大行距0.5m(0.4m)和小
行距0.2m),创建了新型种植模式,解决了植株相互遮阴、群体光照不均影响产
量的难题,突破了作物栽培传统理念,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国家增粮、农民增收。
2.创新玉米苗带轮换休耕模式和秸秆高效还田新技术方法,耕地休耕技术取得重
大突破,秸秆高效还田成为现实。
玉米新型种植模式2.0m种植带内划分出3条0.4m苗带和3条0.26m间隔
带,创建了每年播种1条苗带,休闲2条苗带,耕地得到2年休耕,4年一个播
种轮回的技术方法,成功解决了耕地只种不养,耕地不能休耕的技术瓶颈。通过
玉米种植苗带的划分,创建了留高茬、秸秆全株或粉碎还田于0.4m播种带内的
新技术方法,解决了因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地力下降的技术难题。秸秆年还田量
5-10 t/hm
2
,减少了秸秆焚烧量、低碳环保,轻组有机质增加13.4%,土壤容重下
降4.1%,综合效益显著。
3.揭示了新型模式的作物增产机理。
系统研究了作物群体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关键酶活性、
糖和淀粉合成效率和光能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明确了光照条件改善对作物生理
生态指标的影响机制,揭示了新型模式的作物增产机理,证明了新型模式对提高
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有巨大促进作用。
本项目创建新型种植模式2套和轮换休耕及秸秆还田重大技术2项;获授权
专利21件;发表SCI等论文112篇;被采纳重大咨询报告3份;获中科院和吉
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军队推广特等奖1项。李振声、匡廷云和李玉院士
等专家鉴定该成果‘在作物高光效群体构建和种植模式方面取得了原创性重大
突破,丰富了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和方法,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全国6省(区)22个示范区累计示范面积2240万亩,玉米和水稻平均增
产分别为6-15%和5-10%。合计增产22亿斤,累计增加效益23.6亿元。成果被农
业部列入全国100项推广技术之一,被写入吉林和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加以推
广。
四、客观评价
1、鉴定专家高度评价
李振声院士、匡廷云院士和李玉院士等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研究思路清晰、
技术方法先进,创建了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经
济、社会、生态效益。在作物高光效群体构建方面取得了原创性重大突破,丰富
了作物栽培学的理论方法,在作物高光效种植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国
际领先水平。
2、成果获得科技奖励
2013年12月,获军队农副业技术推广奖特等奖; 2015年1月,获中国科学
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一等奖;2015年10月,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重大咨询报告被采纳并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
《关于东北地区水田渠系建设与水稻定向栽培的建议》和《关于东北地区玉
米生产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2份重大咨询报告被国办采用,其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