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关于“7月23日甬温线动车组追尾事故”中54名责任人被处理的资料_

IT圈 admin 70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仵梓)

关于“7月23日甬温线动车组追尾事故”中54名责任人被处理的资

(来源于新华网)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

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

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严格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周密细致的现

场勘察、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7-23”甬温线特别

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是:

1、通号集团所属通号设计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中管理混乱,通号集团作

为甬温线通信信号集成总承包商履行职责不力,致使研发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存在

严重设计缺陷和重大安全隐患。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

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使其上道使用。当温州南站列控中心采集驱动单元采集

电路电源回路中保险管F2遭雷击熔断后,采集数据不再更新,错误地控制轨道电路发码及信

号显示,使行车处于不安全状态。

2、雷击也造成5829AG轨道电路发送器与列控中心通信故障,使从永嘉站出发驶向温州

南站的D3115次列车超速防护系统自动制动,在5829AG区段内停车。因轨道电路发码异常,

司机三次转目视行车模式起车受阻,7分40秒后才转目视行车模式以低于20公里/小时的

速度向温州南站缓慢行驶,未能及时驶出5829闭塞分区。因温州南站列控中心未能采集到前

行D3115次列车在5829AG区段的占用状态信息,使温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辖的5829闭塞分

1

区及后续两个闭塞分区防护信号错误地显示绿灯,向D301次列车发送无车占用码,导致

D301次列车驶向D3115次列车并发生追尾。

3、上海铁路局有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设备故障发生后,未认真正确履行职责,

故障处置工作不得力,未能起到可能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作用。

经调查认定,通号集团、铁道部和上海铁路局在这起事故中负有以下责任:

1、通号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在列控产品研发和质量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通号集团履行甬

温线通信信号集成总承包商职责不力,对相关重点设备研发情况不跟踪、不过问,监督管理

缺失。通号设计院在未全面了解LKD1-T型列控中心设备升级平台研发过程、进度的情况下,

仅凭其所属的列车自动控制研究所(以下简称列控所)负责人口头汇报,即同意启动升级平台研

发工作;对列控中心设备研发设计审查不严,未能保证提供的信号产品达到“故障导向安全”

的根本要求。通号设计院列控所草率研发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未组织正式的研发设

计团队,研发工作管理混乱;对设备研发设计过程管理控制不严格,未对列控中心设备开展

全面评审,也未进行单板故障测试,未能查出列控中心设备在故障情况下不能实现导向安全

的严重设计缺陷。

2、铁道部及其相关司局(机构)在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上把关不严。铁道部

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规范、不认真,片面追求工程建设速度,对安全重视不够,对客运专线

系统集成工作管理不力;运输局、科学技术司等相关职能部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

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多个环节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进行无依据、不规范的技术

预审查,同意没有经过现场测试和试用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上道使用。

3、上海铁路局及其下属单位应急处置不力。上海铁路局安全基础管理薄弱,执行应急管

2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仵梓)

关于“7月23日甬温线动车组追尾事故”中54名责任人被处理的资

(来源于新华网)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

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

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严格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周密细致的现

场勘察、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7-23”甬温线特别

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是:

1、通号集团所属通号设计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研发中管理混乱,通号集团作

为甬温线通信信号集成总承包商履行职责不力,致使研发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存在

严重设计缺陷和重大安全隐患。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

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使其上道使用。当温州南站列控中心采集驱动单元采集

电路电源回路中保险管F2遭雷击熔断后,采集数据不再更新,错误地控制轨道电路发码及信

号显示,使行车处于不安全状态。

2、雷击也造成5829AG轨道电路发送器与列控中心通信故障,使从永嘉站出发驶向温州

南站的D3115次列车超速防护系统自动制动,在5829AG区段内停车。因轨道电路发码异常,

司机三次转目视行车模式起车受阻,7分40秒后才转目视行车模式以低于20公里/小时的

速度向温州南站缓慢行驶,未能及时驶出5829闭塞分区。因温州南站列控中心未能采集到前

行D3115次列车在5829AG区段的占用状态信息,使温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辖的5829闭塞分

1

区及后续两个闭塞分区防护信号错误地显示绿灯,向D301次列车发送无车占用码,导致

D301次列车驶向D3115次列车并发生追尾。

3、上海铁路局有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设备故障发生后,未认真正确履行职责,

故障处置工作不得力,未能起到可能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作用。

经调查认定,通号集团、铁道部和上海铁路局在这起事故中负有以下责任:

1、通号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在列控产品研发和质量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通号集团履行甬

温线通信信号集成总承包商职责不力,对相关重点设备研发情况不跟踪、不过问,监督管理

缺失。通号设计院在未全面了解LKD1-T型列控中心设备升级平台研发过程、进度的情况下,

仅凭其所属的列车自动控制研究所(以下简称列控所)负责人口头汇报,即同意启动升级平台研

发工作;对列控中心设备研发设计审查不严,未能保证提供的信号产品达到“故障导向安全”

的根本要求。通号设计院列控所草率研发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未组织正式的研发设

计团队,研发工作管理混乱;对设备研发设计过程管理控制不严格,未对列控中心设备开展

全面评审,也未进行单板故障测试,未能查出列控中心设备在故障情况下不能实现导向安全

的严重设计缺陷。

2、铁道部及其相关司局(机构)在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上把关不严。铁道部

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规范、不认真,片面追求工程建设速度,对安全重视不够,对客运专线

系统集成工作管理不力;运输局、科学技术司等相关职能部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

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多个环节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进行无依据、不规范的技术

预审查,同意没有经过现场测试和试用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上道使用。

3、上海铁路局及其下属单位应急处置不力。上海铁路局安全基础管理薄弱,执行应急管

2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