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忻清逸)
从意义的角度分析现代汉语味觉词系统的特点
口王媛
摘要:本文通过对“酸、甜、苦、辣、成”这五个基本味觉词的词义进行分析,将现代汉语味觉词系统在意义上表
词义味觉词系统
现出的特点概括为多义性、严整性、色彩性、模糊性、不平衡性和民族性。
关键词:基本味觉词
味觉词作为表达味觉概念的词汇成分,是汉语词汇 起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联想,因而使味觉词的词汇意义得以
系统中一类特殊的词群,它是一个由表示最基本的味觉概 扩散、引申,从而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表义系统。味觉词系
念的词“酸、甜、苦、辣、咸”为基础而形成的词群。味 统发展到今天,其构成已不仅仅包括“酸、甜、苦、辣、
觉从产生的机制上来看,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因此味觉
咸”这五个基本味觉词,但这5个词是味觉词系统意义和构
词最基本的意义表示的就是食物作用于味觉感官之后产生 词形成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以这5个基本味觉词的词义为切
的生理反应。但是这些味觉往往会通过人的心理感知,引
入点,考察味觉词系统在意义上表现出来的特点。
次修订,五次增订,前后发行近千万套。该书(2012)讲 举语文学家的重言说或叠字说为证,那是极大的误会。因
述叠音式构词法而列举了“猩猩、姥姥、饽饽、潺潺、皑 为区别单纯词与合成词完全是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的事
皑、瑟瑟”等六个“叠音单纯词”,但是考察发现它们无 情,传统语文学著作中根本没有单纯词、合成词之类的概
一
是以叠音式构词法构成的。如“猩猩”是音译而来的, 念;其所谓“重言”“叠字”与今之“叠音词”是完全不
不是用所谓叠音式构词法构成的:“姥姥”如上所言,是
同的概念。
以偏正式构词法构成的合成词; “饽饽、皑皑”都是以重
叠式构词法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单纯词,也和所谓叠音
参考文献:
式构词法无关; “潺潺、瑟瑟”都是由拟声而来的,也不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是以叠音式构词法构成的。也就是说,构成“猩猩”的是
音译法,构成“姥姥”的是复合法,构成“饽饽、皑皑”
版社,201 2.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都是重叠法——一个单音节语素重叠为双音节合成词的方
【3】杨琳.古典文献及其利用(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法,构成“潺潺、瑟瑟”的是拟声法,它们中没有一个是
社,2010.
4】沈怀兴.联绵字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 3.
用叠音式构词法构成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其深层原
【
因是受共时论的影响。实际上,现代语言学著作中这类现
象不少,沈怀兴《联绵字理论问题研究》一书中不少地方
谈到类似的情况,可参阅。
至于坚持汉语中有叠音式构词法构成单纯词的书里常 (成晓东浙江宁波宁波大学图书馆与信息中心31 5211)
2O14.O5
语言本体研究
一
、
基本味觉词的意义体系
的味觉词“甜”和“苦”在基本意义及前三个 上
首先我们着重对每一个基本味觉词负载的意义进行总 分别构成反义关系。可见味觉词系统的意义体系是严整而
结。当然这些意义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现代汉语这个共时
复杂的。
层面上的词义。但为了探寻味觉词意义的引申路径,在此我
们有必要把那些原为词义但随着词汇双音化的趋势而转化为
(二)词义的色彩性
通过上文对味觉词词汇意义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
词素义的意义也当作词义来看待。当这些词作为词素去构词
人作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生命体,既具有一些身
时,就分别把它们作为独立的词时所负担的意义以词素义的 体本能的反应和感觉,又具有心理上的感受和情感上的体
身份带进到每一个词中了。在参考多部工具书的基础上,本 验。因此味觉与人这个生命体的天然联系就使得味觉词所
文将基本味觉词的意义体系归纳如下。需要说明的是义项①
表达的意义更容易显现人的主观体验色彩 因此味觉词所
均为基本味觉词的本义,其后均为引申义项。
(一)酸
具有的色彩意义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而感情色彩属于内
蕴色彩,“内蕴色彩指色彩意义渗透于词汇意义之中,与
词汇意义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色彩类型。”[-】 z 味觉词的词
汇意义和色彩意义之间的关系与其意义产生的客观理据是
相吻合的。
①像醋的气味或味道。
②身体不适,可通感为酸麻或酸疼的感觉。
③心里的难受,可通感为内心难受的感觉。
④迂腐或穷愁潦倒态。
(二)甜
比如基本味觉词“甜”的词义所表现出的美好愉快的
感情色彩,就是因为“甜”标记的味觉意义是指一种好的
味道,因此这种味道带给人们的生理感受自然是舒适的,
①像糖和蜜的味道。
②舒适安稳的生理感觉。
⑨令人愉悦美好的精神感觉。
’
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就是美好愉快的。以具有这种内蕴色彩
的意义为基本意义而引申出的意义及以这些意义为基础而
造的词也都会体现出这样的感情色彩了。
④好处、利益。
(三)苦
(三)词义的模糊性
同颜色词一样,味觉词也是一种典型的模糊词。“味觉
同颜色感觉一样,构成一个连续统(cont inunm),中间没有
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之间有时可能转化。”[z](P3o0 关于这一
点,我国古籍中曾有论及。例如《尔雅・释言》中说:“咸,
苦也。”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写道:“苦味即辛(“辛”
①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②难受的身体反应及表现。
③表示心情郁闷、痛苦或使人心情郁闷痛苦。
④表示劳苦、辛苦。
⑤表示痛苦的事物、生活的艰难及不好的处境。
⑥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
⑦表示程度高。
(四)辣
的意义是辣,所以“辣”字从“辛”),故言辛苦……成极必
苦……”《淮南子・地形训》:“味有五变……炼甘生酸,炼
酸生辛,炼辛生苦,炼苦生成,炼咸反甘。” .
①像姜、蒜、辣椒等有刺激性的味道。
味觉的模糊性主要是由其确定时需要受到一定因素
②表示由于某种刺激引起的灼热及其他强烈的感受和 的制约和影响而难以作出一个统一而精确的规定造成的。
反应。
这里的制约和影响因素就主要是客体和主体两方面的的因
③表示人热情、直率、爽朗的性格或事物尖锐泼辣的
素。一方面,某种味觉的产生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客观事
风格。
物,但是又不可能和某一种特定的事物相对应,这样事物
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就造成了某种味觉在程度上的模糊不
定。如“甜”一般释义为“像糖和蜜的味道”。其实糖、
蜜只是甜味的代表性呈味物质,还有很多其他带有甜味的
东西,如“甘蔗”“鸭梨”等,其实它们所具有的“甜”
④表示人的狠毒、厉害、阴险等。
(五)咸
①像盐的味道。
二、味觉词系统的词义特点
通过上文对基本味觉词词义的总结,我们可以将味觉 味的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我们都称其味道为“甜”。
词系统的词义特点总结如下:
这就说明了味觉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另一方面,味觉
的最终界定还是通过人的主观感知获得的,而人的味觉辨 (一一)词义的多义性和严整性
基本味觉词中除“咸”以外都是多义词,各自的意义
识能力和主观感觉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确定某一种味觉
都构成了一个意义体系。尽管“咸”没有引申义,但是可
也只能是以一般人和绝大多数人的大体感觉为依据。因此
与其他味觉词一起泛指经历多劫或感觉复杂难辨。“酸、
综合主客体两种因素来看,某种味觉都是在一定大致范围
甜、苦、辣、成”这五个基本味觉词则可以构成一个同位
内确定的,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参数来限定。
语义场,它们具有共同的义素“味觉”。不仅如此,其中
昧觉词词义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语墨
委
、 t
善
2014.05
— 语言本体讲究
言现象。正是因为具有了模糊性的特点,才使得词义具有
可以用“peppery”,有时也用“sharp”(锐利的、强利
了联想和引申的空间,才使得我们的词义内容更加丰富和 的、刺激的)、“pungent”(刺激的)和“acrid”(腐
完备,使我们能更好地完成复杂的交际活动。
(四)词义的不平衡性
蚀性的)表示“辣”。而汉语中表达“辣”“咸”“苦”
“酸”这四种味觉用的是不同的词。究其原因,伍铁平说
从上文对基本味觉词词义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 道:“这看来同操这些语言的民族不像中国人特别是部分
“苦”词族的意义衍生能力最强,“咸”词族的能力最
南方人喜欢吃辣椒有关。”[2](P304)
各种不同的语言不仅在味觉词的分合情况和构成数
弱,在意义衍生能力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平衡性。关于这
种差别,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基本义入手找到原因。“盐,
量上有差异,即使分合情况相同,其内部也是有着很多细
是咸味的主要来源,可谓百味之首。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发
微差别的,尤其表现在词义上。由于外语水平的限制,本
展史上有两次飞跃,一次是熟食品的获得,一次是盐的使 文仅就英汉两种语言来做一下比较说明。为了考察的方
用。五味中若说哪种味道不可缺少,那便是盐。”[3](P3 )
便,我们以现代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即“酸、甜、苦、
因此“咸”的表味能力极强,其表味意义会经常使用,这
就使得“咸”味带给人的身体感受只有在品尝到此味时才
能获得,因而表义也更为明确和单一。而“苦本义系指具
有药理作用,且有毒的味道,是判断东西是否有毒的一种
感觉,是不被人青睐的味道。”[3 J( 这种味道并非必不可
少,因此在饮食域中的使用就不是那么突出和必需。不仅
如此,由于“苦”是一种不好和不受欢迎的味道,因此对
人的身体及思想造成的刺激和影响就会很大,不仅会产生
连锁的生理上的身体表现,还会使人从心理上对它产生排
斥和厌恶,还会进一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一
系列的刺激和反应都为“苦”这个词提供了新义萌生的语
境,因此就使得“苦”这个词有更多的契机获得新义,因
而“苦”的引申意义是最丰富的。
(五)词义的民族性
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
素,而味觉则是食的灵魂。饮食之昧和人们的生理、心
理、精神情感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人们时常用味觉
词的引申义来表达对事物的评价,这是各个国家不同民族
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饮食习
惯的不同以及风味爱好的差异,对味的分类也就有所区
别,尤其是在味觉词所负载的意义上更是体现了不同的文
化内涵。从基本味觉词的构成上来看,中国、日本两国把
昧分成五昧,欧美各国分为六味,印度分为八味。
中国:咸、酸、甜、苦、辣
日本:成、酸、甜、苦、辣或咸、酸、甜、苦、鲜
欧美各国:咸、酸、甜、苦、辣、金属味
印度:咸、酸、甜、苦、辣、淡、涩、不正常味
味觉词在不同的语言中的组成即分合情况不一样。伍
铁平对此有详尽的调查和论述,虽然他是借分合的情况来
说明味觉词模糊性问题的,但同时也证明了味觉词的构成
是具有民族差异的。伍铁平对58种语言(包括两种方言)
中“辣”“咸”“苦”“酸”的表示方法进行调查,发现
许多外语中没有专门的词表示“辣”,而是用其他的词兼
表,尤其以用同一个词表示“热”和“辣”为多。英语就
雾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英语不仅用“hot”表示“辣”义,还
呈
薹
辣、咸”作为分析问题的参照点和切入点。英汉两种语言
在味觉词的表示方法上都属于不同词的情况,即每一种味
觉都有相应的词来表示。尽管如此,细究起来二者还是不
同的。汉语中的味觉词都属于原创性的,或者说是专职性
的,即这些词最基本的意义都是表达味觉概念的,而英语
中虽然有相应的词来表达这五种味觉意义,但这些词却并
非都是为了表达味觉概念而原创的,有的就是由别的词兼
表的,味觉义往往是作为后起的意义存在于某个词中的,
其中表示“辣”义的词就是寄生于表示其他意义的词中
的,这一点在上面已经提到。除了分词表示之外, “苦”
“酸”“辣”这三种味觉还有同词的情况,都可以用
“tart”一个词来表示。可见英语中表达味觉意义的词并
不像汉语这样完备和纯粹。
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则是语言中与文化联
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的一个层面。而味觉词由于其表达意义
的特殊性,与饮食文化的密切联系使得它成为词汇系统中
反映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词群。
三、结语
通过对基本味觉词的意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现
代汉语汉语的味觉词系统在意义上表现出的特点概括为多
义性、严整性、色彩性、模糊性、不平衡性和民族性。由
此可见现代汉语的味觉词系统是很丰富的,这主要是和中
国的饮食文化及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正因如
此,味觉词系统可以成为我们考察整个现代汉语词汇系统
的一个独特窗口。
参考文献:
[1】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I996.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f31张韶岩.日汉语基本味觉词引中义之比较【J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学报,1999,(6).
(王媛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100083)
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忻清逸)
从意义的角度分析现代汉语味觉词系统的特点
口王媛
摘要:本文通过对“酸、甜、苦、辣、成”这五个基本味觉词的词义进行分析,将现代汉语味觉词系统在意义上表
词义味觉词系统
现出的特点概括为多义性、严整性、色彩性、模糊性、不平衡性和民族性。
关键词:基本味觉词
味觉词作为表达味觉概念的词汇成分,是汉语词汇 起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联想,因而使味觉词的词汇意义得以
系统中一类特殊的词群,它是一个由表示最基本的味觉概 扩散、引申,从而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表义系统。味觉词系
念的词“酸、甜、苦、辣、咸”为基础而形成的词群。味 统发展到今天,其构成已不仅仅包括“酸、甜、苦、辣、
觉从产生的机制上来看,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因此味觉
咸”这五个基本味觉词,但这5个词是味觉词系统意义和构
词最基本的意义表示的就是食物作用于味觉感官之后产生 词形成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以这5个基本味觉词的词义为切
的生理反应。但是这些味觉往往会通过人的心理感知,引
入点,考察味觉词系统在意义上表现出来的特点。
次修订,五次增订,前后发行近千万套。该书(2012)讲 举语文学家的重言说或叠字说为证,那是极大的误会。因
述叠音式构词法而列举了“猩猩、姥姥、饽饽、潺潺、皑 为区别单纯词与合成词完全是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的事
皑、瑟瑟”等六个“叠音单纯词”,但是考察发现它们无 情,传统语文学著作中根本没有单纯词、合成词之类的概
一
是以叠音式构词法构成的。如“猩猩”是音译而来的, 念;其所谓“重言”“叠字”与今之“叠音词”是完全不
不是用所谓叠音式构词法构成的:“姥姥”如上所言,是
同的概念。
以偏正式构词法构成的合成词; “饽饽、皑皑”都是以重
叠式构词法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单纯词,也和所谓叠音
参考文献:
式构词法无关; “潺潺、瑟瑟”都是由拟声而来的,也不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是以叠音式构词法构成的。也就是说,构成“猩猩”的是
音译法,构成“姥姥”的是复合法,构成“饽饽、皑皑”
版社,201 2.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都是重叠法——一个单音节语素重叠为双音节合成词的方
【3】杨琳.古典文献及其利用(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法,构成“潺潺、瑟瑟”的是拟声法,它们中没有一个是
社,2010.
4】沈怀兴.联绵字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 3.
用叠音式构词法构成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其深层原
【
因是受共时论的影响。实际上,现代语言学著作中这类现
象不少,沈怀兴《联绵字理论问题研究》一书中不少地方
谈到类似的情况,可参阅。
至于坚持汉语中有叠音式构词法构成单纯词的书里常 (成晓东浙江宁波宁波大学图书馆与信息中心31 5211)
2O14.O5
语言本体研究
一
、
基本味觉词的意义体系
的味觉词“甜”和“苦”在基本意义及前三个 上
首先我们着重对每一个基本味觉词负载的意义进行总 分别构成反义关系。可见味觉词系统的意义体系是严整而
结。当然这些意义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现代汉语这个共时
复杂的。
层面上的词义。但为了探寻味觉词意义的引申路径,在此我
们有必要把那些原为词义但随着词汇双音化的趋势而转化为
(二)词义的色彩性
通过上文对味觉词词汇意义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
词素义的意义也当作词义来看待。当这些词作为词素去构词
人作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生命体,既具有一些身
时,就分别把它们作为独立的词时所负担的意义以词素义的 体本能的反应和感觉,又具有心理上的感受和情感上的体
身份带进到每一个词中了。在参考多部工具书的基础上,本 验。因此味觉与人这个生命体的天然联系就使得味觉词所
文将基本味觉词的意义体系归纳如下。需要说明的是义项①
表达的意义更容易显现人的主观体验色彩 因此味觉词所
均为基本味觉词的本义,其后均为引申义项。
(一)酸
具有的色彩意义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而感情色彩属于内
蕴色彩,“内蕴色彩指色彩意义渗透于词汇意义之中,与
词汇意义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色彩类型。”[-】 z 味觉词的词
汇意义和色彩意义之间的关系与其意义产生的客观理据是
相吻合的。
①像醋的气味或味道。
②身体不适,可通感为酸麻或酸疼的感觉。
③心里的难受,可通感为内心难受的感觉。
④迂腐或穷愁潦倒态。
(二)甜
比如基本味觉词“甜”的词义所表现出的美好愉快的
感情色彩,就是因为“甜”标记的味觉意义是指一种好的
味道,因此这种味道带给人们的生理感受自然是舒适的,
①像糖和蜜的味道。
②舒适安稳的生理感觉。
⑨令人愉悦美好的精神感觉。
’
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就是美好愉快的。以具有这种内蕴色彩
的意义为基本意义而引申出的意义及以这些意义为基础而
造的词也都会体现出这样的感情色彩了。
④好处、利益。
(三)苦
(三)词义的模糊性
同颜色词一样,味觉词也是一种典型的模糊词。“味觉
同颜色感觉一样,构成一个连续统(cont inunm),中间没有
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之间有时可能转化。”[z](P3o0 关于这一
点,我国古籍中曾有论及。例如《尔雅・释言》中说:“咸,
苦也。”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写道:“苦味即辛(“辛”
①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②难受的身体反应及表现。
③表示心情郁闷、痛苦或使人心情郁闷痛苦。
④表示劳苦、辛苦。
⑤表示痛苦的事物、生活的艰难及不好的处境。
⑥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
⑦表示程度高。
(四)辣
的意义是辣,所以“辣”字从“辛”),故言辛苦……成极必
苦……”《淮南子・地形训》:“味有五变……炼甘生酸,炼
酸生辛,炼辛生苦,炼苦生成,炼咸反甘。” .
①像姜、蒜、辣椒等有刺激性的味道。
味觉的模糊性主要是由其确定时需要受到一定因素
②表示由于某种刺激引起的灼热及其他强烈的感受和 的制约和影响而难以作出一个统一而精确的规定造成的。
反应。
这里的制约和影响因素就主要是客体和主体两方面的的因
③表示人热情、直率、爽朗的性格或事物尖锐泼辣的
素。一方面,某种味觉的产生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客观事
风格。
物,但是又不可能和某一种特定的事物相对应,这样事物
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就造成了某种味觉在程度上的模糊不
定。如“甜”一般释义为“像糖和蜜的味道”。其实糖、
蜜只是甜味的代表性呈味物质,还有很多其他带有甜味的
东西,如“甘蔗”“鸭梨”等,其实它们所具有的“甜”
④表示人的狠毒、厉害、阴险等。
(五)咸
①像盐的味道。
二、味觉词系统的词义特点
通过上文对基本味觉词词义的总结,我们可以将味觉 味的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我们都称其味道为“甜”。
词系统的词义特点总结如下:
这就说明了味觉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另一方面,味觉
的最终界定还是通过人的主观感知获得的,而人的味觉辨 (一一)词义的多义性和严整性
基本味觉词中除“咸”以外都是多义词,各自的意义
识能力和主观感觉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确定某一种味觉
都构成了一个意义体系。尽管“咸”没有引申义,但是可
也只能是以一般人和绝大多数人的大体感觉为依据。因此
与其他味觉词一起泛指经历多劫或感觉复杂难辨。“酸、
综合主客体两种因素来看,某种味觉都是在一定大致范围
甜、苦、辣、成”这五个基本味觉词则可以构成一个同位
内确定的,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参数来限定。
语义场,它们具有共同的义素“味觉”。不仅如此,其中
昧觉词词义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语墨
委
、 t
善
2014.05
— 语言本体讲究
言现象。正是因为具有了模糊性的特点,才使得词义具有
可以用“peppery”,有时也用“sharp”(锐利的、强利
了联想和引申的空间,才使得我们的词义内容更加丰富和 的、刺激的)、“pungent”(刺激的)和“acrid”(腐
完备,使我们能更好地完成复杂的交际活动。
(四)词义的不平衡性
蚀性的)表示“辣”。而汉语中表达“辣”“咸”“苦”
“酸”这四种味觉用的是不同的词。究其原因,伍铁平说
从上文对基本味觉词词义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 道:“这看来同操这些语言的民族不像中国人特别是部分
“苦”词族的意义衍生能力最强,“咸”词族的能力最
南方人喜欢吃辣椒有关。”[2](P304)
各种不同的语言不仅在味觉词的分合情况和构成数
弱,在意义衍生能力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平衡性。关于这
种差别,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基本义入手找到原因。“盐,
量上有差异,即使分合情况相同,其内部也是有着很多细
是咸味的主要来源,可谓百味之首。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发
微差别的,尤其表现在词义上。由于外语水平的限制,本
展史上有两次飞跃,一次是熟食品的获得,一次是盐的使 文仅就英汉两种语言来做一下比较说明。为了考察的方
用。五味中若说哪种味道不可缺少,那便是盐。”[3](P3 )
便,我们以现代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即“酸、甜、苦、
因此“咸”的表味能力极强,其表味意义会经常使用,这
就使得“咸”味带给人的身体感受只有在品尝到此味时才
能获得,因而表义也更为明确和单一。而“苦本义系指具
有药理作用,且有毒的味道,是判断东西是否有毒的一种
感觉,是不被人青睐的味道。”[3 J( 这种味道并非必不可
少,因此在饮食域中的使用就不是那么突出和必需。不仅
如此,由于“苦”是一种不好和不受欢迎的味道,因此对
人的身体及思想造成的刺激和影响就会很大,不仅会产生
连锁的生理上的身体表现,还会使人从心理上对它产生排
斥和厌恶,还会进一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一
系列的刺激和反应都为“苦”这个词提供了新义萌生的语
境,因此就使得“苦”这个词有更多的契机获得新义,因
而“苦”的引申意义是最丰富的。
(五)词义的民族性
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
素,而味觉则是食的灵魂。饮食之昧和人们的生理、心
理、精神情感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人们时常用味觉
词的引申义来表达对事物的评价,这是各个国家不同民族
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饮食习
惯的不同以及风味爱好的差异,对味的分类也就有所区
别,尤其是在味觉词所负载的意义上更是体现了不同的文
化内涵。从基本味觉词的构成上来看,中国、日本两国把
昧分成五昧,欧美各国分为六味,印度分为八味。
中国:咸、酸、甜、苦、辣
日本:成、酸、甜、苦、辣或咸、酸、甜、苦、鲜
欧美各国:咸、酸、甜、苦、辣、金属味
印度:咸、酸、甜、苦、辣、淡、涩、不正常味
味觉词在不同的语言中的组成即分合情况不一样。伍
铁平对此有详尽的调查和论述,虽然他是借分合的情况来
说明味觉词模糊性问题的,但同时也证明了味觉词的构成
是具有民族差异的。伍铁平对58种语言(包括两种方言)
中“辣”“咸”“苦”“酸”的表示方法进行调查,发现
许多外语中没有专门的词表示“辣”,而是用其他的词兼
表,尤其以用同一个词表示“热”和“辣”为多。英语就
雾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英语不仅用“hot”表示“辣”义,还
呈
薹
辣、咸”作为分析问题的参照点和切入点。英汉两种语言
在味觉词的表示方法上都属于不同词的情况,即每一种味
觉都有相应的词来表示。尽管如此,细究起来二者还是不
同的。汉语中的味觉词都属于原创性的,或者说是专职性
的,即这些词最基本的意义都是表达味觉概念的,而英语
中虽然有相应的词来表达这五种味觉意义,但这些词却并
非都是为了表达味觉概念而原创的,有的就是由别的词兼
表的,味觉义往往是作为后起的意义存在于某个词中的,
其中表示“辣”义的词就是寄生于表示其他意义的词中
的,这一点在上面已经提到。除了分词表示之外, “苦”
“酸”“辣”这三种味觉还有同词的情况,都可以用
“tart”一个词来表示。可见英语中表达味觉意义的词并
不像汉语这样完备和纯粹。
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则是语言中与文化联
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的一个层面。而味觉词由于其表达意义
的特殊性,与饮食文化的密切联系使得它成为词汇系统中
反映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词群。
三、结语
通过对基本味觉词的意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现
代汉语汉语的味觉词系统在意义上表现出的特点概括为多
义性、严整性、色彩性、模糊性、不平衡性和民族性。由
此可见现代汉语的味觉词系统是很丰富的,这主要是和中
国的饮食文化及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正因如
此,味觉词系统可以成为我们考察整个现代汉语词汇系统
的一个独特窗口。
参考文献:
[1】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I996.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f31张韶岩.日汉语基本味觉词引中义之比较【J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学报,1999,(6).
(王媛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