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钱景铄)
M
achining and Application
机械加工与应用
试析炼铁厂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安装与维护
蒋 卓
大型圆筒混合机是大型钢铁企业冶金烧结物料的主
摘要:
要设备,其工作性能对烧结质量及生产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本钢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对圆筒混合机在工程上的
安装及维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意在对其他企业在应用和维护
方面提供经验和帮助。
烧结;圆筒混合机;安装与维护
关键词:
在烧结系统的设备组成中,圆筒混合机是主要的设备之一。
圆筒混合机主要组成构件为:筒体、减速机、齿圈、电动机、钢托
辊、侧挡辊、传动小齿。电机提供驱动力,结合减速机与小齿轮的
共同作用使混合机工作,对所有的材料、物料进行混合、制作。
烧结系统的稳定性关系到烧结矿物、烧结土的质量问题。随
着当今社会对钢铁需求量愈来愈大、烧结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
越广阔。圆筒混合机是目前国内外在烧结实践过程中的生产物
结晶。对于日益扩大的需求,大型混合机的应用开始普及,而其
的安装难度也随之增大。通常大型混合机的工作环境相当的恶
劣,时常会导致其混合机部件发生损坏,故对于大型混合机的后
期维修也显得至关重要。
偏移,会影响到搅拌设备的安装效果。因此,要注意控制安全精
度。误差越大,精度就越低,而误差越小,精度就越高。因此,在
搅拌设备的装配中,托辊的定位精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
要求。
本搅拌器的基础基座为分散式,而且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
托辊和挡辊位置固定在基座上,底部与土建螺栓的接触面都与
地基相连接。而基座也是搅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装效果
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搅拌器后期的工作精度。
1.3.1
安装基础底座
基础的定位和垫铁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是底座的安装中
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根据有关工程施工和安装验收的有关规
定,要确保能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标高设计,同时确保实际施工中
最多只能使用5个垫铁,超过将会影响施工质量。然而研究发现
一些标准能发挥很好的效果:如250mm长、200mm宽和厚度是
30mm~40mm之间的垫铁,还有250mm长,200mm宽的钢垫
片,它可以用于地基的定位,从而确保地基的稳定。
基础基座的纵轴中心线是由基座的托辊螺栓孔来决定的,
而在施工的时候则是由地脚孔的中心点来决定。图纸上规定的
混合机的夹角应该是2°,而基座处的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都是
固定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钢丝拉紧,以便迅速、高效地进
行调平。在基座找正完毕后,施工单位要进行初步的检验,用塔
尺、水准仪等,以基础的加工面为测量基础,对基座进行验收和
测量。经验收发现:基础对角线差、基础纵向中线、横向中线等
基本满足有关标准,但在纵向和纵向中线的倾斜上存在着很大
的偏差。经过分析,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底座的制作工艺落
后,造成了以上、下两个加工表面的测量结果各有差异。因此,
施工单位在对地基进行二次灌浆后,要再次使用塔尺和水准仪
对地基进行重新的定位。
根据烧结设备的有关验收的规范,安装的分散底座的横向
和纵向中心线的倾斜偏差应该为1/5000。经过实测,基座的设计
应满足有关资料和规范的要求,它的设计方案的纵向中心线为
11000mm,最终的实测值满足标准的数据和对角线的要求。如果
对角线的线差不超过1mm,则通过验收。
1.3.2
安装托辊以及安装挡辊
托轮作为混合器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是
整个装置的重量支撑点,因为搅拌设备的所有重量都集中在托轮
1 圆筒混合机的安装
1.1
圆筒混合机的分类
按操作模式的不同,可以将圆筒混合机划分为动力装置和
静态装置。其中工作效率高、对安装精度要求更高的设备称为动
力装置,例如混合机、风机和泵站。性能和操作的安全性是动力
装置追求的目标,而工艺是机械制造的目标。精准安装与振动控
制是动态设备安装中需要特别注意的;而静态设备需要重点关
注的就是外观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不同。
1.2
设备安装步骤
无论是动态设备还是静态设备的安装都要遵循“三找”的步
骤:对仪器的纵向定位的查找、查找设备的标高、查找设备的垂
直度。
而静态装置的安装主要包括:基础的验收、垂直角度的调
整、垫铁的初次查找和二次的注浆。而在动态设备安装的相关步
骤中,主要有:基础验收,设备就位,初找垫铁,二次对地脚和
基础灌浆以及精找设备。
1.3
托辊安装、基础底座安装以及挡轮安装
搅拌设备的全部重量都集中在托轮上,托辊的角度若发生
8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M
achining and Application
机械加工与应用
上,所以它的稳定性是决定响搅拌设备是平稳运转的关键因素。
另外,该装置沿轴向的准直度也与托辊在不同方向上的定位误差
的大小有关。因此,在实际安装中要保证安装的精度与规范要求
是混合机安装的关键,必须认真地进行,以求精确。
将托辊放在了固定的基座上,然后将地脚螺栓和螺帽固定在
一起,这样才能调节各个托辊的位置,从而进行精确的安装。具
体操作如下:首先,将上面的平面作为参考平面通过水平仪重新
检查托辊的标高,然后确定中心点在托辊的轴承盖上找到中心点
后,根据设计图,通过吊索调整托辊和托辊的中心线和托辊的间
距。最后以支座的中心点为基准,调整托辊的斜度。
1.4
安装筒体
由于施工时间和其他条件的制约,在混合室的三个车间已
完工之后,顶棚也基本安装完毕。因此,余下工作的难点在于圆
筒混合机的筒体吊装作业,所以施工单位采取了滚动安装的方
法。其主要工程的实施步骤有以下几点:
(1)将圆筒吊起并且吊起在圆筒的两端选定合适的位置,将
圆筒本体在完成预装后进行码放,并且去掉吊索和钩子。
(2)找到圆筒中央附近的位置,然后使用钢索和5t的倒链将
车辆与圆筒捆绑起来,并且在中心前方使用350t的起重机把它
固定在中间,然后用300t的起重机缓慢地把它固定在轨道上。
(3)使用350t的起重机将中间的部分固定在中间,而在圆筒
的尾部,则由300t的吊车固定,这样就确保了支架与前面的车
辆之间的空隙。在保持着半接触的同时,将天车拉到了工厂的北
端,用天车和10t左右的倒链将吊杆与吊杆连接在一起。最后向
北牵引,并由起重机配合,将筒体堆放在适当位置。
(4)在安装好圆筒后,预先将其放入在圆筒的下部有两个鞍
形底座,用150t的千斤顶4个把它抬起来排出,将圆筒放下。
以上方案在实际作业中,尽管采用的大型起重机的数量不
多,而且无需动用太多的大型设备。但是,它的建造过程是比较
复杂的,需要大量的材料,而且人工操作的步骤也比较多,还需
要制作出一个架子和铁轨。因此,在施工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
选用吊车吊运的方法来进行安装。如果不能在现场安装,可按以
上方法进行混合设备的安装。但是要等圆筒安装好后再进行环
形齿轮的安装。
二次混合机的齿圈是两半,每一段都是180°。在安装齿轮
之前,必须先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毛刺清除干净,确保齿
轮与齿轮之间的粘连。根据验收标准,环形齿轮的直径圆浮动
应该小于1.5mm,末端表面的轴向圆跳动不超过1.5mm。在装配
后,两个半圆齿轮表面应紧密无缝,在螺钉拧紧后用塞尺测量,
确保齿轮表面接触紧密。
1.5
小齿轮安装
安装小齿轮的主要作用就是检查前期工作的完成情况,如
果在前期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那么这个小齿轮就会在调整的时
候偏离轨道。
首先按照图纸上的坐标和坐标来安装齿轮,然后再进行
齿轮的调整。根据有关的验收规范,齿轮啮合后的齿顶间隙应
为0.25倍~0.3倍。二次混合机的模数是40mm,齿顶间隙为
10mm~12mm。需要对齿顶间隙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需要
将间隙降到12mm,导致测得的侧面间隙太小。所以,继续旋紧
调节齿顶的间隙,直到13mm,通过实际的操作,找到了侧面和
顶部的间隙的平衡。
1.6
调整接触面并试车
二次混合机所用的驱动是由瑞典生产的液压马达驱动,混
合机的衬板和液压马达的装配工艺就不再进行赘述了。在实际
的试运转之前,必须先润滑挡轮和混合机托辊,并且需要在接触
表面涂上一般的油脂。在装置运转五分钟后,观察到托轮表面有
一圈黑色的圆形油膜,它与托轮的端面平行。若未形成油膜,说
明这一侧的接触是不紧密的。这个时候需要停机进行调整,并且
由安装调试部门对其进行微调。调节完成后需要确保环形油膜
在托辊中部的均匀分布。二次混合机托辊与滚圈的接触面宽度
应按有关安装验收规范的要求超过滚圈60%。装置的安装完毕
后,应进行空试,并且对有关操作参数进行记录,根据结果进行
分析。混合器在开机后2个小时内一般会开始逐渐平稳。
2 圆筒混合机的维护
2.1
检修及检查部分
圆筒混合机主要的维修部件有电机、减速机、托轮、挡板、
齿圈螺栓、润滑系统、开式齿轮、筒体、安全装置和控制盒。电
机外壳的温度必须在60℃以下,而且没有异常响声。托辊、挡辊
运转平稳,螺丝不松动;油管和油路畅通,不会出现漏油的情况。
在户外作业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开式齿轮的正常工作,
必须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其完整、可靠。
2.2
操作、维护工作的界定
在使用圆筒搅拌器时,操作者和维修人员各自承担责任,主
要是完成每一点检项目,紧固不需停机的螺栓、及时清理筒体内
的粘料,负责设备的清洁,保证设备的干净无杂质。维修人员主
要完成各种巡检项目,处理需要停机的螺栓和齿圈螺栓、润滑系
统、开式齿轮、挡辊、托辊的润滑等。
2.3
设备的润滑
电动机、减速器、齿式联轴器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清洁和更
换,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以减少清洗和更换机油的时间。滚动
轴承必须确保一年内更换一次润滑油。
2.4
维护检修规程
在启动之前,要检查混合器的安全装置、信号灯、操作箱开
关按钮。检查混合机减速器、托辊、挡板、大齿轮、小齿轮润滑
情况。查看附近的非工作人员和障碍。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留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85
M
achining and Application
机械加工与应用
意上料和下料的情况。运行中若发现机体异常,应及时报告。搅
拌机的压力要马上关闭,并报告。在混料机内部工作时,应向主
机汇报,并进行断电、监控。处理内壁粘料时,应先铲除上层粘
料,循序渐进,不得从侧面、底部铲出物料,以免坠落伤人。检
查完后,辊子和托辊之间要保持完全宽度的接触,不能有间隙。
开口齿轮的啮合间隙为1.1mm~1.4mm。齿高为40%,齿长为
50%。出料斗的边板与圆筒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10mm。喷水设
备安装在筒体中,水门,水管道必须是干净的,没有渗漏,没有
阻塞。
减速机按通用技术规程进行安装和调试。筒体两端的滚圈,
轴向的误差为1mm~1.5mm。两个辊子的偏差是±2mm。连续
的空转测试时间不能少于4个小时。检查托辊、挡棍、小齿轮、
齿圈,并满足以下的条件:环形齿轮的径向跳动不超过1.2mm,
端面摆动不得超过0.8mm,轴承温升不能高于35℃,转动灵活,
声音正常,没有撞击。所有传动部件均能灵活运行,声音正常,
没有发生碰撞。电动机的温度不得高于65
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钱景铄)
M
achining and Application
机械加工与应用
试析炼铁厂烧结圆筒混合机的安装与维护
蒋 卓
大型圆筒混合机是大型钢铁企业冶金烧结物料的主
摘要:
要设备,其工作性能对烧结质量及生产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本钢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对圆筒混合机在工程上的
安装及维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意在对其他企业在应用和维护
方面提供经验和帮助。
烧结;圆筒混合机;安装与维护
关键词:
在烧结系统的设备组成中,圆筒混合机是主要的设备之一。
圆筒混合机主要组成构件为:筒体、减速机、齿圈、电动机、钢托
辊、侧挡辊、传动小齿。电机提供驱动力,结合减速机与小齿轮的
共同作用使混合机工作,对所有的材料、物料进行混合、制作。
烧结系统的稳定性关系到烧结矿物、烧结土的质量问题。随
着当今社会对钢铁需求量愈来愈大、烧结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
越广阔。圆筒混合机是目前国内外在烧结实践过程中的生产物
结晶。对于日益扩大的需求,大型混合机的应用开始普及,而其
的安装难度也随之增大。通常大型混合机的工作环境相当的恶
劣,时常会导致其混合机部件发生损坏,故对于大型混合机的后
期维修也显得至关重要。
偏移,会影响到搅拌设备的安装效果。因此,要注意控制安全精
度。误差越大,精度就越低,而误差越小,精度就越高。因此,在
搅拌设备的装配中,托辊的定位精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
要求。
本搅拌器的基础基座为分散式,而且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
托辊和挡辊位置固定在基座上,底部与土建螺栓的接触面都与
地基相连接。而基座也是搅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装效果
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搅拌器后期的工作精度。
1.3.1
安装基础底座
基础的定位和垫铁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是底座的安装中
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根据有关工程施工和安装验收的有关规
定,要确保能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标高设计,同时确保实际施工中
最多只能使用5个垫铁,超过将会影响施工质量。然而研究发现
一些标准能发挥很好的效果:如250mm长、200mm宽和厚度是
30mm~40mm之间的垫铁,还有250mm长,200mm宽的钢垫
片,它可以用于地基的定位,从而确保地基的稳定。
基础基座的纵轴中心线是由基座的托辊螺栓孔来决定的,
而在施工的时候则是由地脚孔的中心点来决定。图纸上规定的
混合机的夹角应该是2°,而基座处的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都是
固定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钢丝拉紧,以便迅速、高效地进
行调平。在基座找正完毕后,施工单位要进行初步的检验,用塔
尺、水准仪等,以基础的加工面为测量基础,对基座进行验收和
测量。经验收发现:基础对角线差、基础纵向中线、横向中线等
基本满足有关标准,但在纵向和纵向中线的倾斜上存在着很大
的偏差。经过分析,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底座的制作工艺落
后,造成了以上、下两个加工表面的测量结果各有差异。因此,
施工单位在对地基进行二次灌浆后,要再次使用塔尺和水准仪
对地基进行重新的定位。
根据烧结设备的有关验收的规范,安装的分散底座的横向
和纵向中心线的倾斜偏差应该为1/5000。经过实测,基座的设计
应满足有关资料和规范的要求,它的设计方案的纵向中心线为
11000mm,最终的实测值满足标准的数据和对角线的要求。如果
对角线的线差不超过1mm,则通过验收。
1.3.2
安装托辊以及安装挡辊
托轮作为混合器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是
整个装置的重量支撑点,因为搅拌设备的所有重量都集中在托轮
1 圆筒混合机的安装
1.1
圆筒混合机的分类
按操作模式的不同,可以将圆筒混合机划分为动力装置和
静态装置。其中工作效率高、对安装精度要求更高的设备称为动
力装置,例如混合机、风机和泵站。性能和操作的安全性是动力
装置追求的目标,而工艺是机械制造的目标。精准安装与振动控
制是动态设备安装中需要特别注意的;而静态设备需要重点关
注的就是外观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不同。
1.2
设备安装步骤
无论是动态设备还是静态设备的安装都要遵循“三找”的步
骤:对仪器的纵向定位的查找、查找设备的标高、查找设备的垂
直度。
而静态装置的安装主要包括:基础的验收、垂直角度的调
整、垫铁的初次查找和二次的注浆。而在动态设备安装的相关步
骤中,主要有:基础验收,设备就位,初找垫铁,二次对地脚和
基础灌浆以及精找设备。
1.3
托辊安装、基础底座安装以及挡轮安装
搅拌设备的全部重量都集中在托轮上,托辊的角度若发生
84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M
achining and Application
机械加工与应用
上,所以它的稳定性是决定响搅拌设备是平稳运转的关键因素。
另外,该装置沿轴向的准直度也与托辊在不同方向上的定位误差
的大小有关。因此,在实际安装中要保证安装的精度与规范要求
是混合机安装的关键,必须认真地进行,以求精确。
将托辊放在了固定的基座上,然后将地脚螺栓和螺帽固定在
一起,这样才能调节各个托辊的位置,从而进行精确的安装。具
体操作如下:首先,将上面的平面作为参考平面通过水平仪重新
检查托辊的标高,然后确定中心点在托辊的轴承盖上找到中心点
后,根据设计图,通过吊索调整托辊和托辊的中心线和托辊的间
距。最后以支座的中心点为基准,调整托辊的斜度。
1.4
安装筒体
由于施工时间和其他条件的制约,在混合室的三个车间已
完工之后,顶棚也基本安装完毕。因此,余下工作的难点在于圆
筒混合机的筒体吊装作业,所以施工单位采取了滚动安装的方
法。其主要工程的实施步骤有以下几点:
(1)将圆筒吊起并且吊起在圆筒的两端选定合适的位置,将
圆筒本体在完成预装后进行码放,并且去掉吊索和钩子。
(2)找到圆筒中央附近的位置,然后使用钢索和5t的倒链将
车辆与圆筒捆绑起来,并且在中心前方使用350t的起重机把它
固定在中间,然后用300t的起重机缓慢地把它固定在轨道上。
(3)使用350t的起重机将中间的部分固定在中间,而在圆筒
的尾部,则由300t的吊车固定,这样就确保了支架与前面的车
辆之间的空隙。在保持着半接触的同时,将天车拉到了工厂的北
端,用天车和10t左右的倒链将吊杆与吊杆连接在一起。最后向
北牵引,并由起重机配合,将筒体堆放在适当位置。
(4)在安装好圆筒后,预先将其放入在圆筒的下部有两个鞍
形底座,用150t的千斤顶4个把它抬起来排出,将圆筒放下。
以上方案在实际作业中,尽管采用的大型起重机的数量不
多,而且无需动用太多的大型设备。但是,它的建造过程是比较
复杂的,需要大量的材料,而且人工操作的步骤也比较多,还需
要制作出一个架子和铁轨。因此,在施工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
选用吊车吊运的方法来进行安装。如果不能在现场安装,可按以
上方法进行混合设备的安装。但是要等圆筒安装好后再进行环
形齿轮的安装。
二次混合机的齿圈是两半,每一段都是180°。在安装齿轮
之前,必须先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毛刺清除干净,确保齿
轮与齿轮之间的粘连。根据验收标准,环形齿轮的直径圆浮动
应该小于1.5mm,末端表面的轴向圆跳动不超过1.5mm。在装配
后,两个半圆齿轮表面应紧密无缝,在螺钉拧紧后用塞尺测量,
确保齿轮表面接触紧密。
1.5
小齿轮安装
安装小齿轮的主要作用就是检查前期工作的完成情况,如
果在前期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那么这个小齿轮就会在调整的时
候偏离轨道。
首先按照图纸上的坐标和坐标来安装齿轮,然后再进行
齿轮的调整。根据有关的验收规范,齿轮啮合后的齿顶间隙应
为0.25倍~0.3倍。二次混合机的模数是40mm,齿顶间隙为
10mm~12mm。需要对齿顶间隙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需要
将间隙降到12mm,导致测得的侧面间隙太小。所以,继续旋紧
调节齿顶的间隙,直到13mm,通过实际的操作,找到了侧面和
顶部的间隙的平衡。
1.6
调整接触面并试车
二次混合机所用的驱动是由瑞典生产的液压马达驱动,混
合机的衬板和液压马达的装配工艺就不再进行赘述了。在实际
的试运转之前,必须先润滑挡轮和混合机托辊,并且需要在接触
表面涂上一般的油脂。在装置运转五分钟后,观察到托轮表面有
一圈黑色的圆形油膜,它与托轮的端面平行。若未形成油膜,说
明这一侧的接触是不紧密的。这个时候需要停机进行调整,并且
由安装调试部门对其进行微调。调节完成后需要确保环形油膜
在托辊中部的均匀分布。二次混合机托辊与滚圈的接触面宽度
应按有关安装验收规范的要求超过滚圈60%。装置的安装完毕
后,应进行空试,并且对有关操作参数进行记录,根据结果进行
分析。混合器在开机后2个小时内一般会开始逐渐平稳。
2 圆筒混合机的维护
2.1
检修及检查部分
圆筒混合机主要的维修部件有电机、减速机、托轮、挡板、
齿圈螺栓、润滑系统、开式齿轮、筒体、安全装置和控制盒。电
机外壳的温度必须在60℃以下,而且没有异常响声。托辊、挡辊
运转平稳,螺丝不松动;油管和油路畅通,不会出现漏油的情况。
在户外作业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开式齿轮的正常工作,
必须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其完整、可靠。
2.2
操作、维护工作的界定
在使用圆筒搅拌器时,操作者和维修人员各自承担责任,主
要是完成每一点检项目,紧固不需停机的螺栓、及时清理筒体内
的粘料,负责设备的清洁,保证设备的干净无杂质。维修人员主
要完成各种巡检项目,处理需要停机的螺栓和齿圈螺栓、润滑系
统、开式齿轮、挡辊、托辊的润滑等。
2.3
设备的润滑
电动机、减速器、齿式联轴器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清洁和更
换,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以减少清洗和更换机油的时间。滚动
轴承必须确保一年内更换一次润滑油。
2.4
维护检修规程
在启动之前,要检查混合器的安全装置、信号灯、操作箱开
关按钮。检查混合机减速器、托辊、挡板、大齿轮、小齿轮润滑
情况。查看附近的非工作人员和障碍。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留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85
M
achining and Application
机械加工与应用
意上料和下料的情况。运行中若发现机体异常,应及时报告。搅
拌机的压力要马上关闭,并报告。在混料机内部工作时,应向主
机汇报,并进行断电、监控。处理内壁粘料时,应先铲除上层粘
料,循序渐进,不得从侧面、底部铲出物料,以免坠落伤人。检
查完后,辊子和托辊之间要保持完全宽度的接触,不能有间隙。
开口齿轮的啮合间隙为1.1mm~1.4mm。齿高为40%,齿长为
50%。出料斗的边板与圆筒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10mm。喷水设
备安装在筒体中,水门,水管道必须是干净的,没有渗漏,没有
阻塞。
减速机按通用技术规程进行安装和调试。筒体两端的滚圈,
轴向的误差为1mm~1.5mm。两个辊子的偏差是±2mm。连续
的空转测试时间不能少于4个小时。检查托辊、挡棍、小齿轮、
齿圈,并满足以下的条件:环形齿轮的径向跳动不超过1.2mm,
端面摆动不得超过0.8mm,轴承温升不能高于35℃,转动灵活,
声音正常,没有撞击。所有传动部件均能灵活运行,声音正常,
没有发生碰撞。电动机的温度不得高于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