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三网融合下的广电发展之路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武依瑶)
广电视角
三网融合下的广电发展之路
□ 邓咏涛
[摘要]从融合三网新媒体的试点方案实施,到新媒体融合时代趋势,以网络为主要的平台基础,优化发展网络
电视、手机电视等广电业务,分享广电网丰富的节目资源,是未来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建设重点。
[关键词]三网融合 广电发展 下一代数字广播电视网(NGB)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29(2012)06(下)-0129-02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化技术、光纤通信和软件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信息服务产业将与传统电信、互联网和有线电视
的三个相对单独的商业体进行融合。具有双向共同的特征,是
互联网和电信出现的第一次业务整合,并综合了技术更新和
量的需求增长,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在重组融
合,其中包括移动互联、IPTV、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
二、我国三网新媒体融合的概况
三网新媒体融合,即广播网络的融合的网路和通信网
络。从实现上看,三网新媒体融合,一种是指相同的服务与
内容既能在广泛的网络提供,又可以在电信在线提供; 另一种
是指广播网络、电信行业的合作,从而实现业务融合,三网
融合的基础是新媒体技术,是一次大的技术革命,是在其业
务一体化技术集成的基础上的。现在看,三网新媒体融合的
核心技术,是“基于IP网络协议” 和 “光纤通信网络”。新
媒体融合的具体实施,必须有三个基本条件,即数字信号和
先进的网络传输技术,以及标准的通信协议。其中,“标准
通信协议”,它被广泛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全世界的“基于IP
网络协议”。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的发展,是基于IP的一
个技术性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三网新媒体融合下的发展
中国真正走上了三网新媒体融合时代开始于2008年,并
开始着手运营商间的计划重组。2009年随着广播电台与电视
台、移动通信企业间的双向进入,新媒体融合走向实质性进
展的一年。2010年国务院加快了电信、广播、电视网络和互
联网的融合步伐,并抛出了三网融合新媒体的发展战略思
路,2010至2012年,将是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关键,在广播与
电视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三网的最佳融合形式,
保证新媒体构建中有序的政策体系与机制体系;从2013至
2015年是总结试点期间经验推广,逐步实现三网融合的新媒
体开发、推广便捷应用的集成业务,理顺产业结构的基本形
式,建立合理竞争网络资源,基本建立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机
制与体制,从而形成职责清晰、决策科学、管理现代化,高
效的新的监管体系。
四、三网新媒体融合的世界发展现状
三网融合在全球的发展情况,对整个世界来说仍在发展
的早期阶段,这是因为各国的发展环境、文化背景和主要
的工业的传统角色的不同因素,导致各国发展状况是不一
样的。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一般情况在数字电视、网络
为基础的业务发展,广播电视系统在建立之初,是单向的网
络,而双向网络的建构是在广播电视分成新媒体融合情况的
方法,这不仅是一个问题的资金投入,改革方案,还是双向
HFC是通过有线方式、途径FTTB局域网和视频EOC方式,
具体的双向网络,各地应因地制宜。
数字电视的优势在于互动和高质量的视频质量。互动电
视的趋势发展是数字电视、VOD(视频点播)的具体数字电
视实现互动。点播系统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视频播放方式,
在与互动时,观众们有更大主动权。用户可以选择按照自己
的需要,定制、甚至参与节目,不仅能选择,而且不会被动
接受电视固定安排。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而数
字电视面临的发展困难也存在着以下的瓶颈。
1.标准滞后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缓慢,与标准难以确定有着直接的关
系必然。标准是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产业链制造商。标准
的确立,使许多厂商或旁观,或高度赞美相关标准,这样极容
易产生恶性竞争。所以,要想使数字电视产业尽快走上良性
循环的轨道发展,必须尽快的定义标准。
2.网络整合困难
有线电视网络搭建,都是自筹资金建设、自主经营,非常
分散。多年来一直试图整合的国家广电总局,主要是整合省
级市场模式,通过资本、资产整合更换。目前只有国家网、
省干网等,进行数字化改造的骨干光纤化效果,但差异很
大,仍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3.一味的充填内容
目前,数字电视频道节目单一,形成老式模拟电视,缺
乏互动和差异,更难有吸引力。相对于模拟电视节目制作、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花费更多,因为要支
付U201C观看费用,人们对数字电视要求更高、更苛刻。数
字电视如果在内容和服务,不提供足够的 “产量”,同样也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业务发展的商业模式的不合理
广播和电视是数字电视的先导,也是数字电视业务的核
心产业链。但数字电视业务发展更需要提供一个贴合个性的
渠道,以丰沛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终端。所以就需要的开发企
2012. 06(下) 中国报业
129
广电视角
业来合理定位自己的业务推出,建立可行的体系分配价值与
合理的商业模式。
5.用户高的准入条件高
要降低准入条件,减少进入门槛,一是要降低安装的成
本,这主要是机顶盒的价格; 二是降低实用费用,即租赁。而
且价格是限制终端用户持续使用机顶盒的一个重要原因,为
了提高终端用户的开机率,以广播和电视为主导的产业链和
机顶盒厂商要深挖潜力,努力运作,以降低成机顶盒费的门
槛。这个举措将大大激发热情的用户,并能使收入总额增长。
6.差别不明显,用户和服务太笼统
经营者为获得商业利益,获取更多的收入,就要求来
细分服务,客户分割出去的租金收入。通过市场细分,寻找
有潜力去买回报率最高的那部分的“细分用户 ”的产品,
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赢得这些高端用
户,保证一定的收益。
7.大规模的营销策划,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在早期的扩散过程,应该小心不要期望更多依赖于一个
或两个卖点的质量和用户,数字电视的优点是众多的服务功
能,这是吸引顾客的卖点。
五、互融的广播和电视媒体,触发新一代的广电网
(NGB)的建设
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是基于有线电视和数字移动
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互融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 "高性能
宽带信息网 "核心技术为支持,三网新媒体融合的概念,是
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个业务应用系统的集成。
不断的技术创新,将会提供如语音、图像、文字等诸多的综
合化、数字化、多方位通信业务。
如何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产业,满足日
益增长的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如何在新媒体融
合的模块下,充分强化优势,建立一个更加绚丽多彩、业务
全面,更方便快捷的广播和电视的客户服务、这是广播和电
视产业要去思考,去实施的。
建设新一代广播电视网,首先要付诸实施数字化的广
播电视双向变革,根据使用终端和市场的需求为主导,数字
化网络的推广,将向广播电视二者间互转的方向延续开发,
以实现高效与平等的互动关系。在 "新的三网融合"的基础
上,未来选择的优越性广播和电视终端用户,依托高技术、
强覆盖、低成本、逐步形成其他各类增值服务项目并连接
NGB相关产业服务。
实现“三网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通过自主创新,
我国已在网络系统及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中国的无线
网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覆盖面广的有线、无线、卫
星网络。近年来已有140多个城市和地区发展有线电视数字
化转换。这些创新的高科技成果,是实施的广播电视数字
化、双向组合,成为下一代广播网络的建设基础性成果。
NGB的推动意义深刻,NGB发展事业的广播和电视,媒
体,产生一种实质的改变。所以它会使信息服务业的领域得
到很大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凝聚力,可以更完美。那终端
将会是从电脑回到电视,从手机回到MP3、MP4。广播电视
130
中国报业 2012. 06(下)
网络促进NGB,既有自然优势,又有开发的优势,这意味着
它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三网新媒体融合的发展思考
1.三网新型企业在新规划下的媒体发展融合的创新
传统的广播与电视系统在三网新媒体融合中有着两大优
势:一是固化的内容优势,广播与电视新闻报道和时政评论
是他们的独家资源、重大活动的播出平台是自然与被切割成
新媒体融合的重点之一;二是网络优势,应开发宽频网络媒
体业务和健康的宽带高容量,但实际利用的不仅仅是通信网
络。广播和电视系统它自有的优势系统,要从概念上和一致
中谋求创新、不仅是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更是制度创新,
构建的创新网络建设的创新。
2.广播和电视企业寻求上市
目前主要的广播电视系统上市公司有,歌华有线、广电
网络、中视传媒、中国信安。广播和电视行业一直非常关注
的投资经纪部门方面,潜力巨大。在三网新媒体融合的大背
景下,广播电视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已成为大势所趋。
笔者认为,引入战略投资者,也许是广播电视企业应对
三网新媒体融合过程中资金困境的一种手段,近年来,北京
大学、中国电子、中信蓝色、聚友网等投资者已参与三网新
媒体融合的实验工作。此外,也可以考虑借壳上市、发行债
券、民间资本融资、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
综上所述我国新的三网媒体融合步伐,已经迈入了实质
性的建设阶段,这不但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即将过去的试
点阶段,传统有线电视网络在提供现有服务的同时,要开拓
提供数字化高清电视和互动平台接入等类型的服务项目,进
一步强化带宽互联网的接入业务,牢固国内主力市场,从而
为进入国际市场领域增强竞争力。广播电视业是新的三网融
合媒体的主体,具有资源性的战略基础优势,更应在未来的
新媒体融合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强大优势,而要建设未来新媒
体平台丰富多彩、业务全面、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任重而
道远。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颖悟.在三网融合新媒体融合情况下与政府编制.北京:中国经
济出版社.
[2]庞井君.2010年广电蓝皮书发布会演讲.2010.
[3]黄树东.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 北京:中国人民
出版社.
[4]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5]贾凯.关于快餐文化的随想.安徽电视台总编辑室 2006.
[6]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7]肖弦奕.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2010.
[8]傅玉辉.大媒体产业——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北京:中国广播
电视出版社.2008.
[9]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
责任编辑:于玲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武依瑶)
广电视角
三网融合下的广电发展之路
□ 邓咏涛
[摘要]从融合三网新媒体的试点方案实施,到新媒体融合时代趋势,以网络为主要的平台基础,优化发展网络
电视、手机电视等广电业务,分享广电网丰富的节目资源,是未来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建设重点。
[关键词]三网融合 广电发展 下一代数字广播电视网(NGB)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29(2012)06(下)-0129-02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化技术、光纤通信和软件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信息服务产业将与传统电信、互联网和有线电视
的三个相对单独的商业体进行融合。具有双向共同的特征,是
互联网和电信出现的第一次业务整合,并综合了技术更新和
量的需求增长,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在重组融
合,其中包括移动互联、IPTV、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
二、我国三网新媒体融合的概况
三网新媒体融合,即广播网络的融合的网路和通信网
络。从实现上看,三网新媒体融合,一种是指相同的服务与
内容既能在广泛的网络提供,又可以在电信在线提供; 另一种
是指广播网络、电信行业的合作,从而实现业务融合,三网
融合的基础是新媒体技术,是一次大的技术革命,是在其业
务一体化技术集成的基础上的。现在看,三网新媒体融合的
核心技术,是“基于IP网络协议” 和 “光纤通信网络”。新
媒体融合的具体实施,必须有三个基本条件,即数字信号和
先进的网络传输技术,以及标准的通信协议。其中,“标准
通信协议”,它被广泛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全世界的“基于IP
网络协议”。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的发展,是基于IP的一
个技术性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三网新媒体融合下的发展
中国真正走上了三网新媒体融合时代开始于2008年,并
开始着手运营商间的计划重组。2009年随着广播电台与电视
台、移动通信企业间的双向进入,新媒体融合走向实质性进
展的一年。2010年国务院加快了电信、广播、电视网络和互
联网的融合步伐,并抛出了三网融合新媒体的发展战略思
路,2010至2012年,将是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关键,在广播与
电视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三网的最佳融合形式,
保证新媒体构建中有序的政策体系与机制体系;从2013至
2015年是总结试点期间经验推广,逐步实现三网融合的新媒
体开发、推广便捷应用的集成业务,理顺产业结构的基本形
式,建立合理竞争网络资源,基本建立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机
制与体制,从而形成职责清晰、决策科学、管理现代化,高
效的新的监管体系。
四、三网新媒体融合的世界发展现状
三网融合在全球的发展情况,对整个世界来说仍在发展
的早期阶段,这是因为各国的发展环境、文化背景和主要
的工业的传统角色的不同因素,导致各国发展状况是不一
样的。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一般情况在数字电视、网络
为基础的业务发展,广播电视系统在建立之初,是单向的网
络,而双向网络的建构是在广播电视分成新媒体融合情况的
方法,这不仅是一个问题的资金投入,改革方案,还是双向
HFC是通过有线方式、途径FTTB局域网和视频EOC方式,
具体的双向网络,各地应因地制宜。
数字电视的优势在于互动和高质量的视频质量。互动电
视的趋势发展是数字电视、VOD(视频点播)的具体数字电
视实现互动。点播系统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视频播放方式,
在与互动时,观众们有更大主动权。用户可以选择按照自己
的需要,定制、甚至参与节目,不仅能选择,而且不会被动
接受电视固定安排。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而数
字电视面临的发展困难也存在着以下的瓶颈。
1.标准滞后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缓慢,与标准难以确定有着直接的关
系必然。标准是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产业链制造商。标准
的确立,使许多厂商或旁观,或高度赞美相关标准,这样极容
易产生恶性竞争。所以,要想使数字电视产业尽快走上良性
循环的轨道发展,必须尽快的定义标准。
2.网络整合困难
有线电视网络搭建,都是自筹资金建设、自主经营,非常
分散。多年来一直试图整合的国家广电总局,主要是整合省
级市场模式,通过资本、资产整合更换。目前只有国家网、
省干网等,进行数字化改造的骨干光纤化效果,但差异很
大,仍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3.一味的充填内容
目前,数字电视频道节目单一,形成老式模拟电视,缺
乏互动和差异,更难有吸引力。相对于模拟电视节目制作、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花费更多,因为要支
付U201C观看费用,人们对数字电视要求更高、更苛刻。数
字电视如果在内容和服务,不提供足够的 “产量”,同样也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业务发展的商业模式的不合理
广播和电视是数字电视的先导,也是数字电视业务的核
心产业链。但数字电视业务发展更需要提供一个贴合个性的
渠道,以丰沛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终端。所以就需要的开发企
2012. 06(下) 中国报业
129
广电视角
业来合理定位自己的业务推出,建立可行的体系分配价值与
合理的商业模式。
5.用户高的准入条件高
要降低准入条件,减少进入门槛,一是要降低安装的成
本,这主要是机顶盒的价格; 二是降低实用费用,即租赁。而
且价格是限制终端用户持续使用机顶盒的一个重要原因,为
了提高终端用户的开机率,以广播和电视为主导的产业链和
机顶盒厂商要深挖潜力,努力运作,以降低成机顶盒费的门
槛。这个举措将大大激发热情的用户,并能使收入总额增长。
6.差别不明显,用户和服务太笼统
经营者为获得商业利益,获取更多的收入,就要求来
细分服务,客户分割出去的租金收入。通过市场细分,寻找
有潜力去买回报率最高的那部分的“细分用户 ”的产品,
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赢得这些高端用
户,保证一定的收益。
7.大规模的营销策划,引导消费者的需求
在早期的扩散过程,应该小心不要期望更多依赖于一个
或两个卖点的质量和用户,数字电视的优点是众多的服务功
能,这是吸引顾客的卖点。
五、互融的广播和电视媒体,触发新一代的广电网
(NGB)的建设
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是基于有线电视和数字移动
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互融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 "高性能
宽带信息网 "核心技术为支持,三网新媒体融合的概念,是
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个业务应用系统的集成。
不断的技术创新,将会提供如语音、图像、文字等诸多的综
合化、数字化、多方位通信业务。
如何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产业,满足日
益增长的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如何在新媒体融
合的模块下,充分强化优势,建立一个更加绚丽多彩、业务
全面,更方便快捷的广播和电视的客户服务、这是广播和电
视产业要去思考,去实施的。
建设新一代广播电视网,首先要付诸实施数字化的广
播电视双向变革,根据使用终端和市场的需求为主导,数字
化网络的推广,将向广播电视二者间互转的方向延续开发,
以实现高效与平等的互动关系。在 "新的三网融合"的基础
上,未来选择的优越性广播和电视终端用户,依托高技术、
强覆盖、低成本、逐步形成其他各类增值服务项目并连接
NGB相关产业服务。
实现“三网新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通过自主创新,
我国已在网络系统及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中国的无线
网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覆盖面广的有线、无线、卫
星网络。近年来已有140多个城市和地区发展有线电视数字
化转换。这些创新的高科技成果,是实施的广播电视数字
化、双向组合,成为下一代广播网络的建设基础性成果。
NGB的推动意义深刻,NGB发展事业的广播和电视,媒
体,产生一种实质的改变。所以它会使信息服务业的领域得
到很大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凝聚力,可以更完美。那终端
将会是从电脑回到电视,从手机回到MP3、MP4。广播电视
130
中国报业 2012. 06(下)
网络促进NGB,既有自然优势,又有开发的优势,这意味着
它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三网新媒体融合的发展思考
1.三网新型企业在新规划下的媒体发展融合的创新
传统的广播与电视系统在三网新媒体融合中有着两大优
势:一是固化的内容优势,广播与电视新闻报道和时政评论
是他们的独家资源、重大活动的播出平台是自然与被切割成
新媒体融合的重点之一;二是网络优势,应开发宽频网络媒
体业务和健康的宽带高容量,但实际利用的不仅仅是通信网
络。广播和电视系统它自有的优势系统,要从概念上和一致
中谋求创新、不仅是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更是制度创新,
构建的创新网络建设的创新。
2.广播和电视企业寻求上市
目前主要的广播电视系统上市公司有,歌华有线、广电
网络、中视传媒、中国信安。广播和电视行业一直非常关注
的投资经纪部门方面,潜力巨大。在三网新媒体融合的大背
景下,广播电视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已成为大势所趋。
笔者认为,引入战略投资者,也许是广播电视企业应对
三网新媒体融合过程中资金困境的一种手段,近年来,北京
大学、中国电子、中信蓝色、聚友网等投资者已参与三网新
媒体融合的实验工作。此外,也可以考虑借壳上市、发行债
券、民间资本融资、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
综上所述我国新的三网媒体融合步伐,已经迈入了实质
性的建设阶段,这不但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即将过去的试
点阶段,传统有线电视网络在提供现有服务的同时,要开拓
提供数字化高清电视和互动平台接入等类型的服务项目,进
一步强化带宽互联网的接入业务,牢固国内主力市场,从而
为进入国际市场领域增强竞争力。广播电视业是新的三网融
合媒体的主体,具有资源性的战略基础优势,更应在未来的
新媒体融合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强大优势,而要建设未来新媒
体平台丰富多彩、业务全面、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任重而
道远。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颖悟.在三网融合新媒体融合情况下与政府编制.北京:中国经
济出版社.
[2]庞井君.2010年广电蓝皮书发布会演讲.2010.
[3]黄树东.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 北京:中国人民
出版社.
[4]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5]贾凯.关于快餐文化的随想.安徽电视台总编辑室 2006.
[6]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7]肖弦奕.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2010.
[8]傅玉辉.大媒体产业——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北京:中国广播
电视出版社.2008.
[9]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
责任编辑: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