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岳听露)
黔东方言苗语土语划分问题的再探讨
作者: 吴正彪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吴正彪
(三峡大学 武陵民族研究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苗语调查研究中所形成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语划分一直
没有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定性,每个方言内土语的划定也各说不一。通过对苗语黔东方言各个
土语的语音进行调查比较后认为,苗语黔东方言应当划分为七个土语。就苗语的这些土语划分
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应当划定成这些不同土语的理论依据,各语音点的声韵母差异与对
应说明了这些土语之间的同源性,而语音的分化则反映了不同区域形成土语的演变过程。
黔东方言苗语;语音特点;土语划分
中图分类号:H172.3;H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4074(2009)06-0117-05
三峡大学2008年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J2008B069)
吴正彪(1966-),男(苗族),贵州三都人,三峡大学武陵民族研究院研究员。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分为三大方言,即黔东方言、湘西方言和川黔滇方
言。在苗语的三大方言中,除黔东方言和湘西方言内部仅有土语的划分外,川黔滇方言还划分
为八个次方言,即川黔滇次方言、惠水次方言、贵阳次方言、麻山次方言、重安江次方言、滇
东北次方言、罗泊河次方言和平塘次方言,各次方言中除滇东北和罗泊河内部没有土语划分外,
其他六个次方言又可分成若干个土语。
由于苗族居住分散、分布面广,每个区域内的苗族在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中受到其他民族语
言的影响程度不一,使苗语方言内部各次方言和土语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黔东方言苗语土语的划分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在对贵州、广西等省(区)
开展苗语调查和记录比较后确定:黔东方言苗语(即当时所称的“中部方言”)可划分为两个
次方言:北部次方言和南部次方言。认为,“北部次方言通行在整个方言区,仅贵州荔波县和
从江的一部分地区不说这个次方言。这个次方言的人数占方言区人口的99%以上。这个次方言
又分为四个土语: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的黄平、施秉、雷山、炉山、台江、剑河等县,和丹寨、
麻江、关岭、贞丰、安龙、兴仁、福泉、平坝、清镇等县的一部分地区。说这个土语的人数约
有五十万;中部土语通行在三都、都匀等县和丹寨的大部分地区。说这个土语的人数约有十万;
东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的天柱、锦平、三穗,湖南的靖县、会同等县和贵州黎平的一部分地区。
说这个土语的人数有十万多;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的从江和榕江县的大部分地区,广西的大苗
山、三江两县。说这个土语的人数有二十万。南部次方言,通行在贵州的荔波县和从江的一个
乡,说这个方言的人数约有二十万。”[1](P21)
1983年,王铺世认为黔东方言苗语应分为三个土语,即“通行在贵州省凯里、麻江、丹寨、
雷山、台江、黄平、剑河、镇远、三穗、施秉、三都水族自治县、福泉、平坝、镇宁布依族苗
族自治县、兴仁、贞丰、安龙、望谟等县”的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锦屏、黎平、剑河,
湖南省靖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会同等县”的东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榕江、从江、丹寨、
三都水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县”的南部土语。[2]
(P103-104)在王铺世三个土语划分的基础上,李云兵认为,位于贵州省都匀市和麻江县交界
一带的 “绕家人”语言应“看作黔东方言的一个土语”,“按其分布在北部、东部、南部三个
土语的西边地带,可以叫做西部土语”。[3](P226-228)事实上早在1991年陈其光就谈到:
“自称�u13�31u的‘绕家’人说的话也属黔东方言”。而且他还把黔东方言分成五个土语,
“绕家话”便是这五个土语中的西部土语。[4](P660-662)1996年,鲜松奎提出将中部方言
划分为“东部土语、南部土语、西部土语、北部土语、中部土语”等五个土语,“绕家话”没
有被列入这五个土语中。[5]在此基础上,2002年出版的《贵州省志·民族志》“苗族篇”的
“语言文字”部分延续鲜氏在该方言中五个土语划分的观点,他把本应属于北部土语的区域又
划分出“西部土语”和“中部土语”,认为“西部土语分布在凯里、台江、剑河、麻江、丹寨、
三都等县(市)的村寨”和“中部土语分布在雷山县的西江、黄里等地”。[6](P23)
二、黔东方言苗语土语的语音构成特点
为便于说明黔东方言苗语中各个土语语音特点,本文在进行音位描写时所使用的语言材料
有:
1.贵州省凯里市挂丁镇养蒿寨苗话,苗语黔东方言北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养蒿”。
2.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偶里寨苗话,苗语黔东方言东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偶里”。
3.贵州省三都县普安镇总奖寨苗话,苗语黔东方言北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总奖”。
4.贵州省三都县拉揽乡排烧寨苗话,苗语黔东方言南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排烧”。
5.贵州省荔波县佳荣镇大土村苗话,苗语黔东方言东南部第一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
“大土”。
6.广西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乡滚琴寨苗话,苗语黔东方言东南部第二土语的代表点,在
此简称“滚琴”。
7.贵州省剑河县观么乡高雍寨,苗语黔东方言东北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高雍”。
8.都匀市洛邦镇五爱村坪寨的绕家话,苗语黔东方言西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坪
寨”。
9.贵州省毕节市燕子口镇大南村苗话,苗语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代表点,在
此简称“大南山”。
10.贵州省福泉市仙桥乡干坝村苗话,苗语川黔滇方言罗泊河次方言代表点,在此简称“干
坝”。
11.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宗地乡打绕村苗话,苗语川黔滇方言麻山次方言代表点,
在此简称“打绕”。
12.湖南省花垣县吉卫镇腊乙坪寨,苗语湘西方言西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腊乙坪”。
三、区域性语音差异分布与黔东方言苗语土语划分的科学依据界定
在苗语黔东方言的各个土语中,除原先所划定的东部土语已经可以确定下来作为一个固定
的土语外,根据各个区域性的语音差异,在将坪寨绕家话列入进来作为一个土语的基础上,各
个居住区域的语言群至少可以分成七个土语区。
(一)黔东方言苗语的七个土语群地理区域界定
这七个土语的地理区域应当为:(1)东部土语的范围包括贵州省的锦屏县,湖南省的靖州
苗族侗族自治县和会同县;(2)北部土语的范围包括贵州省的凯里市、雷山县、台江县和施秉
县的全部,剑河县革东镇及其邻近着相同类型服饰的苗族村寨,黄平县、福泉市、瓮安县、兴
仁县、安龙县等地的部分苗族以及丹寨县扬武乡、龙泉镇、排调镇和兴仁镇的全境和雅灰乡的
部分村寨,都匀市坝固镇的鸡贾、羊列、把朵、麽陶一带以及王司镇的桃花、新场、乌路、五
寨等,三都县普安镇的总奖村、光华村和幸福村等地;(3)东北部土语的使用范围包括剑河县
观么乡的高雍寨,三穗县的寨头村、巴冶村、良上村等地;(4)西部土语,即绕家话,其使用
范围包括麻江县龙山乡的河坝村和都匀市落邦镇绕河村一带;(5)南部土语范围包括三都县拉
揽乡、交梨乡、都江镇和普安镇的甲揽、羊吴、的刁、红光、巫习等村,丹寨县雅灰乡的排岛、
排莫等村;(6)东南第一土语区的使用范围包括荔波县佳荣镇的大土村、水维村、甲料村,从
江县加鸠乡的部分苗寨,广西环江县驯乐苗族乡的苗族;(7)东南第二土语的使用范围包括从
江县的丙妹镇、停洞乡、翠里乡以及该县月亮山的大部分地区,榕江县,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
以及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
(二) 语音差异在黔东方言苗语土语划分中的科学依据
从调查到的语音特点看,东部土语内部各个语言点的语音之间在交流上完全没有任何障碍,
没有必要再细划分出新的土语,可以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土语,其他土语在划分时的语音差试作
简要的分析如下:
1.在北部土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重新划分的语音依据
在原来的土语划分中,本文所拟定的东北部土语和中部土语也被列入到北部土语的地理范
围中,而从语音特点来看,其声母、韵母和调值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其出现差异的语音因素
在各个土语区之间却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由于篇幅所限,以下只是对部分语音点声母的发音
变化差异进行简要的列举,目的仅在于说明在上文中将黔东方言苗语要划分成这些土语的原因,
具体的土语语音详细比较分析将另文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1) 养蒿苗语与高雍苗语的语音差异
四、黔东方言苗语土语划分的几点认识
由于黔东方言区苗语的分布面广,族际之间的语言接触十分频繁,语言使用情况也较为复
杂。因此,对黔东方言苗语土语的划分只有通过在大量语料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才可确定各个
区域里的土语划分问题。尽管本文的七个土语划分可能还会有一些遗漏之处,但相对原先的黔
东方言苗语土语划分更适合该方言区域的语言使用状况。在此,现就各土语的文化特点及划分
中的相关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苗族服饰类型与语言使用区域均属于一个同语线,每个同语线或若干个语音接近且
交流没有障碍的同语线原则上应当划分为一个土语。同语线(isogloss)是19世纪70年代德
国方言地理学通过语言地图区分不同区域方言的语音、词和语法形式的方法。同语线通常又叫
同言线(isogloss line,isograph)和等语线[8](P9)。在苗族的各个服饰类型区,同一类型
服饰所使用的语言无论在语音特点还是词汇结构或语法类型上都属于一个等语线。但是,国内
外的苗族服饰类型有200多种,我们不可能把苗语的三大方言分成200多个土语,因此只要每
个语音点之间无太大的差异,彼此间语言交流没有障碍,我们就可将之归为一个土语。
(二)族际之间语言的接触和影响是黔东方言苗语土语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土语
划分归类时即使出现一些语音点对外来语有语音或词汇的借用现象,只要其音位系统的语音音
素增量对原固有词因素的数量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原则上依然将之作为一个土语来划定。
(三)语音对应关系是论证一个语族内部语言亲属关系的重要依据。在苗语的方言、次方
言和土语中,语音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从语音的演化对应规律中我们可以界定苗语
的区域性分布特点,并依其在古音构拟中的演变过程和对应规律去加以准确归类。参考文献:
[1] 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编.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汇刊[Z].贵阳,1957.
[2] 王铺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苗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3] 李云兵.苗语方言划分遗留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4] 马学良.汉藏语概论(再版修订本):苗瑶语篇(陈其光 著)[M].北京:民族出版
社,2003.
[5] 鲜松奎.贵州境内苗语方言土语再认识[J].语言研究,1996(2).
[6]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2.
[7] 王辅世.苗语古音构拟[M].日本东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1994.
[8] 吴安其.历史语言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粟世来)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岳听露)
黔东方言苗语土语划分问题的再探讨
作者: 吴正彪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吴正彪
(三峡大学 武陵民族研究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苗语调查研究中所形成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语划分一直
没有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定性,每个方言内土语的划定也各说不一。通过对苗语黔东方言各个
土语的语音进行调查比较后认为,苗语黔东方言应当划分为七个土语。就苗语的这些土语划分
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应当划定成这些不同土语的理论依据,各语音点的声韵母差异与对
应说明了这些土语之间的同源性,而语音的分化则反映了不同区域形成土语的演变过程。
黔东方言苗语;语音特点;土语划分
中图分类号:H172.3;H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4074(2009)06-0117-05
三峡大学2008年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J2008B069)
吴正彪(1966-),男(苗族),贵州三都人,三峡大学武陵民族研究院研究员。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分为三大方言,即黔东方言、湘西方言和川黔滇方
言。在苗语的三大方言中,除黔东方言和湘西方言内部仅有土语的划分外,川黔滇方言还划分
为八个次方言,即川黔滇次方言、惠水次方言、贵阳次方言、麻山次方言、重安江次方言、滇
东北次方言、罗泊河次方言和平塘次方言,各次方言中除滇东北和罗泊河内部没有土语划分外,
其他六个次方言又可分成若干个土语。
由于苗族居住分散、分布面广,每个区域内的苗族在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中受到其他民族语
言的影响程度不一,使苗语方言内部各次方言和土语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黔东方言苗语土语的划分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在对贵州、广西等省(区)
开展苗语调查和记录比较后确定:黔东方言苗语(即当时所称的“中部方言”)可划分为两个
次方言:北部次方言和南部次方言。认为,“北部次方言通行在整个方言区,仅贵州荔波县和
从江的一部分地区不说这个次方言。这个次方言的人数占方言区人口的99%以上。这个次方言
又分为四个土语: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的黄平、施秉、雷山、炉山、台江、剑河等县,和丹寨、
麻江、关岭、贞丰、安龙、兴仁、福泉、平坝、清镇等县的一部分地区。说这个土语的人数约
有五十万;中部土语通行在三都、都匀等县和丹寨的大部分地区。说这个土语的人数约有十万;
东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的天柱、锦平、三穗,湖南的靖县、会同等县和贵州黎平的一部分地区。
说这个土语的人数有十万多;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的从江和榕江县的大部分地区,广西的大苗
山、三江两县。说这个土语的人数有二十万。南部次方言,通行在贵州的荔波县和从江的一个
乡,说这个方言的人数约有二十万。”[1](P21)
1983年,王铺世认为黔东方言苗语应分为三个土语,即“通行在贵州省凯里、麻江、丹寨、
雷山、台江、黄平、剑河、镇远、三穗、施秉、三都水族自治县、福泉、平坝、镇宁布依族苗
族自治县、兴仁、贞丰、安龙、望谟等县”的北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锦屏、黎平、剑河,
湖南省靖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会同等县”的东部土语;“通行在贵州省榕江、从江、丹寨、
三都水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县”的南部土语。[2]
(P103-104)在王铺世三个土语划分的基础上,李云兵认为,位于贵州省都匀市和麻江县交界
一带的 “绕家人”语言应“看作黔东方言的一个土语”,“按其分布在北部、东部、南部三个
土语的西边地带,可以叫做西部土语”。[3](P226-228)事实上早在1991年陈其光就谈到:
“自称�u13�31u的‘绕家’人说的话也属黔东方言”。而且他还把黔东方言分成五个土语,
“绕家话”便是这五个土语中的西部土语。[4](P660-662)1996年,鲜松奎提出将中部方言
划分为“东部土语、南部土语、西部土语、北部土语、中部土语”等五个土语,“绕家话”没
有被列入这五个土语中。[5]在此基础上,2002年出版的《贵州省志·民族志》“苗族篇”的
“语言文字”部分延续鲜氏在该方言中五个土语划分的观点,他把本应属于北部土语的区域又
划分出“西部土语”和“中部土语”,认为“西部土语分布在凯里、台江、剑河、麻江、丹寨、
三都等县(市)的村寨”和“中部土语分布在雷山县的西江、黄里等地”。[6](P23)
二、黔东方言苗语土语的语音构成特点
为便于说明黔东方言苗语中各个土语语音特点,本文在进行音位描写时所使用的语言材料
有:
1.贵州省凯里市挂丁镇养蒿寨苗话,苗语黔东方言北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养蒿”。
2.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偶里寨苗话,苗语黔东方言东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偶里”。
3.贵州省三都县普安镇总奖寨苗话,苗语黔东方言北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总奖”。
4.贵州省三都县拉揽乡排烧寨苗话,苗语黔东方言南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排烧”。
5.贵州省荔波县佳荣镇大土村苗话,苗语黔东方言东南部第一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
“大土”。
6.广西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乡滚琴寨苗话,苗语黔东方言东南部第二土语的代表点,在
此简称“滚琴”。
7.贵州省剑河县观么乡高雍寨,苗语黔东方言东北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高雍”。
8.都匀市洛邦镇五爱村坪寨的绕家话,苗语黔东方言西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坪
寨”。
9.贵州省毕节市燕子口镇大南村苗话,苗语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代表点,在
此简称“大南山”。
10.贵州省福泉市仙桥乡干坝村苗话,苗语川黔滇方言罗泊河次方言代表点,在此简称“干
坝”。
11.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宗地乡打绕村苗话,苗语川黔滇方言麻山次方言代表点,
在此简称“打绕”。
12.湖南省花垣县吉卫镇腊乙坪寨,苗语湘西方言西部土语的代表点,在此简称“腊乙坪”。
三、区域性语音差异分布与黔东方言苗语土语划分的科学依据界定
在苗语黔东方言的各个土语中,除原先所划定的东部土语已经可以确定下来作为一个固定
的土语外,根据各个区域性的语音差异,在将坪寨绕家话列入进来作为一个土语的基础上,各
个居住区域的语言群至少可以分成七个土语区。
(一)黔东方言苗语的七个土语群地理区域界定
这七个土语的地理区域应当为:(1)东部土语的范围包括贵州省的锦屏县,湖南省的靖州
苗族侗族自治县和会同县;(2)北部土语的范围包括贵州省的凯里市、雷山县、台江县和施秉
县的全部,剑河县革东镇及其邻近着相同类型服饰的苗族村寨,黄平县、福泉市、瓮安县、兴
仁县、安龙县等地的部分苗族以及丹寨县扬武乡、龙泉镇、排调镇和兴仁镇的全境和雅灰乡的
部分村寨,都匀市坝固镇的鸡贾、羊列、把朵、麽陶一带以及王司镇的桃花、新场、乌路、五
寨等,三都县普安镇的总奖村、光华村和幸福村等地;(3)东北部土语的使用范围包括剑河县
观么乡的高雍寨,三穗县的寨头村、巴冶村、良上村等地;(4)西部土语,即绕家话,其使用
范围包括麻江县龙山乡的河坝村和都匀市落邦镇绕河村一带;(5)南部土语范围包括三都县拉
揽乡、交梨乡、都江镇和普安镇的甲揽、羊吴、的刁、红光、巫习等村,丹寨县雅灰乡的排岛、
排莫等村;(6)东南第一土语区的使用范围包括荔波县佳荣镇的大土村、水维村、甲料村,从
江县加鸠乡的部分苗寨,广西环江县驯乐苗族乡的苗族;(7)东南第二土语的使用范围包括从
江县的丙妹镇、停洞乡、翠里乡以及该县月亮山的大部分地区,榕江县,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
以及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
(二) 语音差异在黔东方言苗语土语划分中的科学依据
从调查到的语音特点看,东部土语内部各个语言点的语音之间在交流上完全没有任何障碍,
没有必要再细划分出新的土语,可以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土语,其他土语在划分时的语音差试作
简要的分析如下:
1.在北部土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重新划分的语音依据
在原来的土语划分中,本文所拟定的东北部土语和中部土语也被列入到北部土语的地理范
围中,而从语音特点来看,其声母、韵母和调值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其出现差异的语音因素
在各个土语区之间却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由于篇幅所限,以下只是对部分语音点声母的发音
变化差异进行简要的列举,目的仅在于说明在上文中将黔东方言苗语要划分成这些土语的原因,
具体的土语语音详细比较分析将另文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1) 养蒿苗语与高雍苗语的语音差异
四、黔东方言苗语土语划分的几点认识
由于黔东方言区苗语的分布面广,族际之间的语言接触十分频繁,语言使用情况也较为复
杂。因此,对黔东方言苗语土语的划分只有通过在大量语料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才可确定各个
区域里的土语划分问题。尽管本文的七个土语划分可能还会有一些遗漏之处,但相对原先的黔
东方言苗语土语划分更适合该方言区域的语言使用状况。在此,现就各土语的文化特点及划分
中的相关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苗族服饰类型与语言使用区域均属于一个同语线,每个同语线或若干个语音接近且
交流没有障碍的同语线原则上应当划分为一个土语。同语线(isogloss)是19世纪70年代德
国方言地理学通过语言地图区分不同区域方言的语音、词和语法形式的方法。同语线通常又叫
同言线(isogloss line,isograph)和等语线[8](P9)。在苗族的各个服饰类型区,同一类型
服饰所使用的语言无论在语音特点还是词汇结构或语法类型上都属于一个等语线。但是,国内
外的苗族服饰类型有200多种,我们不可能把苗语的三大方言分成200多个土语,因此只要每
个语音点之间无太大的差异,彼此间语言交流没有障碍,我们就可将之归为一个土语。
(二)族际之间语言的接触和影响是黔东方言苗语土语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土语
划分归类时即使出现一些语音点对外来语有语音或词汇的借用现象,只要其音位系统的语音音
素增量对原固有词因素的数量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原则上依然将之作为一个土语来划定。
(三)语音对应关系是论证一个语族内部语言亲属关系的重要依据。在苗语的方言、次方
言和土语中,语音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从语音的演化对应规律中我们可以界定苗语
的区域性分布特点,并依其在古音构拟中的演变过程和对应规律去加以准确归类。参考文献:
[1] 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编.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汇刊[Z].贵阳,1957.
[2] 王铺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苗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3] 李云兵.苗语方言划分遗留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4] 马学良.汉藏语概论(再版修订本):苗瑶语篇(陈其光 著)[M].北京:民族出版
社,2003.
[5] 鲜松奎.贵州境内苗语方言土语再认识[J].语言研究,1996(2).
[6]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2.
[7] 王辅世.苗语古音构拟[M].日本东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1994.
[8] 吴安其.历史语言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粟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