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发(作者:己锦文)
龙源期刊网
讯飞以何赢利
作者:张祎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年第14期
校办背景并不能成为科大讯飞长久依赖政府补贴的借口,一旦离开这根拐杖,
它还能走多远?
讯飞将以何赢利?
作为安徽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高科技企业,安徽科大讯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讯飞)虽
然早在2008年就上市,并且股价也一直保持高位运行,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讯飞30%
的盈利是依赖政府补贴。
科大讯飞是中国科技大学(下称科大)的骄傲,在科大的师弟心中,讯飞总裁刘庆峰早已
经是一个明星式的校友。同时,安徽省政府以及更高的国家层面也将打造国内语音产业基地的
希望倾注在讯飞身上。
这从讯飞荣获的一系列头衔可见一斑。目前,讯飞是我国唯一以语音技术为产业化方向的
“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更为重要且实质的是,地方政府对讯飞每年都会不遗余力地提供资金支持。
尽管“红顶企业”的身份为讯飞带来诸多便利,但其盈利状况始终是一个难题。据讯飞公布
的2012年年报显示,2012年讯飞实现净利润约1.82亿元,同比增长37.5%,但其中政府的补
贴达到6097万元,占净利润的33.5%。
而同日披露的2013年第一季报更是令人大跌眼镜:2013年第一季度讯飞实现净利3400万
元,同比增长73%。但其中政府的直接补贴达到1619.39万元,几乎占据了当季净利润的半壁
江山。
多位券商从业者表示,政府对讯飞的扶持力度实属罕见。
对于校办企业而言,当地政府“扶上马并送一程”个案并不罕见。北有清华紫光,南有同济
实业,这两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曾不同程度地得到政府的扶持。然而,这绝非企业运
行的长久之计。政府的断奶不过是早晚的事。
断奶之后,讯飞是否能凭借智能语音自谋前途,还是个未知数。
龙源期刊网
与苹果抗衡
“目前,在讯飞的教育、智能玩具、通信增值、平台与嵌入式、行业软件及系统集成以及
移动互联网6个事业部中,只有移动互联网事业部还处于亏损的状态。”讯飞某事业部经理这
样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但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教育,一是移动互联
网。”
虽然成功牵手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但是在移动应用智能语音产品领域,讯
飞面临的局面并不乐观,甚至用前狼后虎来形容也不过分。科大讯飞的地盘或将面临被蚕食的
风险已成为业界共识。
如果要给移动应用领域的智能语音产品划定一个起点的话,那么站在起点的并不是讯飞,
而是苹果。早在2011年10月4日,苹果即推出了Siri语音助手。Siri语音助手的出现,开启
了人们关于智能语音的想象,由此也掀起了移动终端语音的热潮。继苹果之后,谷歌、IBM也
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语音产品。
有专家预言说,建立在语音交互基础上的个人智能助理产品代表着日后移动产品的发展趋
势。而讯飞也将抢占未来网络竞争入口的希望押注在智能语音上。
讯飞借以与苹果抗衡的招数不外乎两点:一是对以英文语境为主的苹果来说,中文并不是
其强项。和汉化之后的Siri相比,讯飞拥有天然的语境优势。
二是国家安全这张宏观层面的王牌。在讯飞副总裁江涛看来,中国的语音产业就要由中国
人做到最好。对拥有全球最广语言基础的中国来说,在语音产业有所作为,不仅意味着抓住信
息产业的未来命脉,更与国家安全和强大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领域如果被国外企业占据,对
国家也是非常不利的。
一般来说,要想打造一款具备良好体验的语音助理类工具需要两点:一是强大的语言理解
能力,二是长期的结构化数据积累和索引技术的支持。对于智能语音产业来说,语音合成技术
和语音识别技术是其两项关键技术。
师弟来搅局
技术或许可以短期垄断,但却不是稀缺资源。对于国内有志于智能语音产业的企业来说,
技术的门槛似乎并不能挡住他们和讯飞一较高下的脚步。这其中就有讯飞的“师弟”云知声。
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CEO是梁家恩。算起来,他是科大讯飞领头人刘庆峰的
师弟。梁家恩还在读本科的时候,刘庆峰已然是学弟心中的明星。有趣的是,梁毕业后也做起
了智能语音,昔日的校友成了今日的对手。
龙源期刊网
这对校友企业的第一次交锋是在2013年3月27日举行的罗永浩“锤子ROM”发布会上。
当晚,讯飞败走麦城,云知声将“锤子ROM”的语音解决方案首选权纳入囊中。40天后,云知
声再传利好:在5月7日乐视超级电视发布会上亮相的超级电视集成了云知声的语音交互技
术。
后生诚然可畏。虽然成立时间只有一年多,云知声却是来势汹汹。在展望未来时,梁家恩
认为在智能语音领域,云知声还将拥抱诸多可能。这其中就包括讯飞一直在探索的语音云服
务、电视、玩具、教育、医疗等领域。
江涛认为,借助云计算,在常规环境下大家的准确率估计都差不多。和云知声相比,讯飞
的优势在于在车载环境下,讯飞的准确率要更胜一筹,在方言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此外,讯飞
的产品在不连接网络的情况下也能使用,这在业界只此一家。
除了云知声之外,试图在智能语音领域淘金的还包括中文搜索巨头百度、互联网行业的好
战分子360、企鹅帝国腾讯以及在国内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安卓。
目前,用户可以选择的智能语音软件就包括安卓的“快说语音助手”,盛大语音创新院出品
的“语音便签”,搜狗推出的“搜狗语音助手”等。对于规模庞大的互联网以及手机用户来说,只
要拥有较高的识别度,不管产品是来自讯飞还是产自百度,差别并不大。
何以讯飞?
对于讯飞雨点和百度智能语音输入,江涛有自己的看法,讯飞的产品针对一些特定的频
道,比如音乐、天气、航班等不需要看屏幕操作的应用。“和百度这些公司比,我们的优势在
于更开放以及整合最好的信息源,而他们主要是为了推广和使用自身的产品。”
然而,来自市场的数据却并不乐观。讯飞看好且将大力推广的 “讯飞输入法”、“讯飞语点”
以及“讯飞语音云”等类产品2012年仅入账3714万元,仅占营业总收入的4.73%。而此前,上
述产品的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也从未超过10%。
讯飞的盈利点究竟在哪?
在讯飞的招股书中显示,语音支撑软件的盈利模式是讯飞以软件授权的方式销售给二次开
发商。但这一模式很快显现出局限。因此, 2012年讯飞公开表示,手机、电视、车载等面向
行业的平台一定会收费。
目前讯飞与上汽合作推出的荣威车型已经上市,这在国内尚属首家。但在看似庞大的车载
语音领域,讯飞能分得的蛋糕究竟有多大?尤其是在福特、奥迪这样的巨型车企都纷纷涉足车
载语音领域的情况下。
龙源期刊网
在电视领域,讯飞也已经和歌华签订了合作协议,后续动作也将陆续推出。江涛说,公司
同时牵手六大电视厂商和歌华有线,“目前还没有人能和公司竞争,未来公司能够占到市场至
少70%~80%的份额。对与歌华有线和电视厂商等的合作模式,公司坚持分成,这个基本已经
谈成了。”
讯飞目前最看好的方向除了电视和车载行业,还包括教学和移动互联网领域。
目前,已经有6000多万师生每天在使用讯飞的教具产品。但江涛认为讯飞在教学领域还
处在布局阶段。以广东省为例,今年3、4月份才开始应用考试系统,8、9月份开始宣传,下
半年才开始贡献收入。讯飞未来目标是成为中国教育第一门户。收购启明科技可视成为讯飞加
速考试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动作。“今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的合作,这一块公司未来基
本就是垄断。”
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讯飞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的“灵犀”智能语音助手刚签订协议,后续
推广也还在走商业化流程,目前仍然是在投入期。
目前讯飞利润的增长仍然是原有业务的增长。讯飞副总裁马冰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讯飞近
10年的发展目标是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全球的语音产业基地,发展到10个亿以上的用户,市值
超过100亿元。
从1999年成立到2012年,13年讯飞只完成了7.84亿元。在科大讯飞的一本内部刊物
上,赫然印着“语音产业龙头 信息技术专家”的标语。
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百亿元目标,还是龙头定位,现在的讯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24年4月22日发(作者:己锦文)
龙源期刊网
讯飞以何赢利
作者:张祎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年第14期
校办背景并不能成为科大讯飞长久依赖政府补贴的借口,一旦离开这根拐杖,
它还能走多远?
讯飞将以何赢利?
作为安徽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高科技企业,安徽科大讯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讯飞)虽
然早在2008年就上市,并且股价也一直保持高位运行,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讯飞30%
的盈利是依赖政府补贴。
科大讯飞是中国科技大学(下称科大)的骄傲,在科大的师弟心中,讯飞总裁刘庆峰早已
经是一个明星式的校友。同时,安徽省政府以及更高的国家层面也将打造国内语音产业基地的
希望倾注在讯飞身上。
这从讯飞荣获的一系列头衔可见一斑。目前,讯飞是我国唯一以语音技术为产业化方向的
“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更为重要且实质的是,地方政府对讯飞每年都会不遗余力地提供资金支持。
尽管“红顶企业”的身份为讯飞带来诸多便利,但其盈利状况始终是一个难题。据讯飞公布
的2012年年报显示,2012年讯飞实现净利润约1.82亿元,同比增长37.5%,但其中政府的补
贴达到6097万元,占净利润的33.5%。
而同日披露的2013年第一季报更是令人大跌眼镜:2013年第一季度讯飞实现净利3400万
元,同比增长73%。但其中政府的直接补贴达到1619.39万元,几乎占据了当季净利润的半壁
江山。
多位券商从业者表示,政府对讯飞的扶持力度实属罕见。
对于校办企业而言,当地政府“扶上马并送一程”个案并不罕见。北有清华紫光,南有同济
实业,这两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曾不同程度地得到政府的扶持。然而,这绝非企业运
行的长久之计。政府的断奶不过是早晚的事。
断奶之后,讯飞是否能凭借智能语音自谋前途,还是个未知数。
龙源期刊网
与苹果抗衡
“目前,在讯飞的教育、智能玩具、通信增值、平台与嵌入式、行业软件及系统集成以及
移动互联网6个事业部中,只有移动互联网事业部还处于亏损的状态。”讯飞某事业部经理这
样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但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教育,一是移动互联
网。”
虽然成功牵手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但是在移动应用智能语音产品领域,讯
飞面临的局面并不乐观,甚至用前狼后虎来形容也不过分。科大讯飞的地盘或将面临被蚕食的
风险已成为业界共识。
如果要给移动应用领域的智能语音产品划定一个起点的话,那么站在起点的并不是讯飞,
而是苹果。早在2011年10月4日,苹果即推出了Siri语音助手。Siri语音助手的出现,开启
了人们关于智能语音的想象,由此也掀起了移动终端语音的热潮。继苹果之后,谷歌、IBM也
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语音产品。
有专家预言说,建立在语音交互基础上的个人智能助理产品代表着日后移动产品的发展趋
势。而讯飞也将抢占未来网络竞争入口的希望押注在智能语音上。
讯飞借以与苹果抗衡的招数不外乎两点:一是对以英文语境为主的苹果来说,中文并不是
其强项。和汉化之后的Siri相比,讯飞拥有天然的语境优势。
二是国家安全这张宏观层面的王牌。在讯飞副总裁江涛看来,中国的语音产业就要由中国
人做到最好。对拥有全球最广语言基础的中国来说,在语音产业有所作为,不仅意味着抓住信
息产业的未来命脉,更与国家安全和强大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领域如果被国外企业占据,对
国家也是非常不利的。
一般来说,要想打造一款具备良好体验的语音助理类工具需要两点:一是强大的语言理解
能力,二是长期的结构化数据积累和索引技术的支持。对于智能语音产业来说,语音合成技术
和语音识别技术是其两项关键技术。
师弟来搅局
技术或许可以短期垄断,但却不是稀缺资源。对于国内有志于智能语音产业的企业来说,
技术的门槛似乎并不能挡住他们和讯飞一较高下的脚步。这其中就有讯飞的“师弟”云知声。
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CEO是梁家恩。算起来,他是科大讯飞领头人刘庆峰的
师弟。梁家恩还在读本科的时候,刘庆峰已然是学弟心中的明星。有趣的是,梁毕业后也做起
了智能语音,昔日的校友成了今日的对手。
龙源期刊网
这对校友企业的第一次交锋是在2013年3月27日举行的罗永浩“锤子ROM”发布会上。
当晚,讯飞败走麦城,云知声将“锤子ROM”的语音解决方案首选权纳入囊中。40天后,云知
声再传利好:在5月7日乐视超级电视发布会上亮相的超级电视集成了云知声的语音交互技
术。
后生诚然可畏。虽然成立时间只有一年多,云知声却是来势汹汹。在展望未来时,梁家恩
认为在智能语音领域,云知声还将拥抱诸多可能。这其中就包括讯飞一直在探索的语音云服
务、电视、玩具、教育、医疗等领域。
江涛认为,借助云计算,在常规环境下大家的准确率估计都差不多。和云知声相比,讯飞
的优势在于在车载环境下,讯飞的准确率要更胜一筹,在方言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此外,讯飞
的产品在不连接网络的情况下也能使用,这在业界只此一家。
除了云知声之外,试图在智能语音领域淘金的还包括中文搜索巨头百度、互联网行业的好
战分子360、企鹅帝国腾讯以及在国内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安卓。
目前,用户可以选择的智能语音软件就包括安卓的“快说语音助手”,盛大语音创新院出品
的“语音便签”,搜狗推出的“搜狗语音助手”等。对于规模庞大的互联网以及手机用户来说,只
要拥有较高的识别度,不管产品是来自讯飞还是产自百度,差别并不大。
何以讯飞?
对于讯飞雨点和百度智能语音输入,江涛有自己的看法,讯飞的产品针对一些特定的频
道,比如音乐、天气、航班等不需要看屏幕操作的应用。“和百度这些公司比,我们的优势在
于更开放以及整合最好的信息源,而他们主要是为了推广和使用自身的产品。”
然而,来自市场的数据却并不乐观。讯飞看好且将大力推广的 “讯飞输入法”、“讯飞语点”
以及“讯飞语音云”等类产品2012年仅入账3714万元,仅占营业总收入的4.73%。而此前,上
述产品的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也从未超过10%。
讯飞的盈利点究竟在哪?
在讯飞的招股书中显示,语音支撑软件的盈利模式是讯飞以软件授权的方式销售给二次开
发商。但这一模式很快显现出局限。因此, 2012年讯飞公开表示,手机、电视、车载等面向
行业的平台一定会收费。
目前讯飞与上汽合作推出的荣威车型已经上市,这在国内尚属首家。但在看似庞大的车载
语音领域,讯飞能分得的蛋糕究竟有多大?尤其是在福特、奥迪这样的巨型车企都纷纷涉足车
载语音领域的情况下。
龙源期刊网
在电视领域,讯飞也已经和歌华签订了合作协议,后续动作也将陆续推出。江涛说,公司
同时牵手六大电视厂商和歌华有线,“目前还没有人能和公司竞争,未来公司能够占到市场至
少70%~80%的份额。对与歌华有线和电视厂商等的合作模式,公司坚持分成,这个基本已经
谈成了。”
讯飞目前最看好的方向除了电视和车载行业,还包括教学和移动互联网领域。
目前,已经有6000多万师生每天在使用讯飞的教具产品。但江涛认为讯飞在教学领域还
处在布局阶段。以广东省为例,今年3、4月份才开始应用考试系统,8、9月份开始宣传,下
半年才开始贡献收入。讯飞未来目标是成为中国教育第一门户。收购启明科技可视成为讯飞加
速考试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动作。“今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的合作,这一块公司未来基
本就是垄断。”
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讯飞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的“灵犀”智能语音助手刚签订协议,后续
推广也还在走商业化流程,目前仍然是在投入期。
目前讯飞利润的增长仍然是原有业务的增长。讯飞副总裁马冰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讯飞近
10年的发展目标是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全球的语音产业基地,发展到10个亿以上的用户,市值
超过100亿元。
从1999年成立到2012年,13年讯飞只完成了7.84亿元。在科大讯飞的一本内部刊物
上,赫然印着“语音产业龙头 信息技术专家”的标语。
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百亿元目标,还是龙头定位,现在的讯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