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浅议智能手机外观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IT圈 admin 46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昝锐思)

要 £唷 开充 

岌议智能手机外观设计的 

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在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的大环境下, 

其外观形态的单一和产品个性的缺失将给消费 

者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对品牌手机企业产生诸 

多不利。文章的宗旨在于通过分析智能手机市 

场中存在的问题和消费者对产品的各类需求, 

总结出外观设计之于智能手机产品具有极其重 

大的意义,具有强烈品牌识别性的个性化外观 

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外观发展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智能手机外观设计发展趋势个 

性化多元化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 

的社会,我们的工作、娱乐、生活都不同程 

度地架构于网络、传媒之上,相对仅具有 

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功能的传统手机, 

能够带给我们丰富信息、帮助我们处理各 

项事务并且还能让我们在闲暇时间享受 

娱乐的智能手机正是一个符合当前社会 

及个人发展需求的产物,智能手机逐渐替 

代传统手机是一个必然、不可逆转的趋 

势。近年来,智能手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 

运营环境已逐步成熟,然而作为高科技的 

工业产品,各大品牌的智能手机外观却都 

是千篇一律的大屏幕和矩形机身,并且机 

身以黑色为主。这当然遵循了工业产品 

的基本定律:“形式服从功能”。 但这种 

过于枯燥的形式在一个成熟且缤纷的市 

场里是无法持久的,尤其是在产品的内容 

逐渐达到饱和、消费者对其内容消费的新 

鲜感逐渐丧失的情况下。工业产品的外 

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给消费者带 

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亦能满足 

消费者对个人物品的个性化体验需求,尤 

其是好的外观设计能将一个品牌与其竞 

争对手区分开来,它已经成为众多厂商树 

立品牌形象、摆脱同质化竞争、实施差异 

化品牌竞争策略的重要手段。所以,好的 

外观设计能够从多方面提升产品的自身 

价值。 

62 

口李笈熹 

在经历了样式手机时代之后,我们来 

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手机已经从工具的消 

费转向了内容的消费,但无论如何,这些 

内容需要一个实体作为支撑,这就是手机 

本身。另外,智能手机与其他屏幕占据机 

身大部分面积的产品(如电视机、平板电 

脑)的不同在于其日常必备、便携外露且 

信息私人的特质,这些特质导致消费者在 

对手机这一产品进行选择消费时会把产 

品性格的识别性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消费者重视手机的外观样式,不仅出于自 

身审美情趣的需求,同时也在向周遭的朋 

友展示自己的品位和审美喜好。然而触 

屏智能手机的出现却让消费者在喜迎新 

的功能及操作方式的同时,尴尬地发现自 

己选择的智能手机与周遭大多数人的智 

能手机外观极为相似,这主要是因为厂商 

并没有给他们太多选择。 

智能手机的外观差异弱化致使影响 

消费者选购智能手机的因素集中于性能、 

对品牌的喜好和价格三个方面。在如今 

各大厂商纷纷争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 

形势之下,仅靠提升性能和降低价格很难 

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因为产品的功能更 

新会分阶段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饱和,待这 

阶段的功能被大致消化完毕之后才会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不断压低产品价格 

将使企业的利润减少,所以降价不能成为 

企业占领市场的主要手段。消费者对于 

某一品牌的喜好多是建立在这一品牌传 

达给消费者的品牌形象基础之上的,尽管 

产品品牌形象建立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 

依赖传媒或是经由时间累积起来的良好 

口碑等,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还是通过产 

品本身的视觉形象来诠释企业的品牌形 

象并与竞争对手形成区别。而涉足智能 

手机市场的许多品牌却因为产品个性的 

缺失从而模糊了品牌形象,也降低了消费 

者对这些品牌的忠诚度,所以建立符合自 

身品牌特质的智能手机视觉形象将成为 

从这场竞争中胜出的重要因素,个性化的 

智能手机外观设计将成为各大品牌争夺 

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新武器”。 

纵观智能手机从问世之初到今天的 

外观发展趋势:2007年之前智能手机还 

未普及,主要针对商务人士和有特殊需求 

的小众人群。这个时期智能手机的操作 

方式只有键盘和手写笔操作两种,因为手 

机上要附加键盘或手写笔这些附件,而手 

写笔附着机身的方式、键盘与屏幕结合的 

方式、按键的排列方式等都可以给设计师 

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手机的外观形态相 

对来说还是比较自由、多变的。2007年 

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1phone,它的多点 

触控和全页面浏览的效果引起了智能手 

机市场的轰动,良好、舒适的操控和交互 

体验激发了手机用户对于智能手机的极 

大热情。也就是这一年,智能手机开始在 

普通消费人群中普及开来。从那以后,各 

大厂商相继推出触控式的大屏幕智能手 

机,超大触屏便成为了智能手机设计的一 

项新指标,且近两年来智能手机的屏幕面 

积越来越大。智能手机触屏化从外观设 

计来看就是用一块完整的矩形屏幕覆盖 

手机的几乎整个正面,手机的正面外观设 

计便成了屏幕的界面设计,但在关机状态 

下是没有任何差异的,唯一能被设计的部 

分就是手机的背部和四沿。原先的手机 

外观设计总是把重点放在手机的正面,一 

来因为人们习惯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够进 

行操控的正面而很少在意背面;二来因为 

那时的手机正面设计已经足够抢眼,没有 

必要在一件物体上放置太多亮点。但是, 

当手机的正面形态已形成几乎统一的既 

定格局,而设计师又不重视其他部分的外 

观设计时,市面上各大品牌智能手机外观 

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的局面便出现了。对 

于此局面带给消费者和厂商的不利,笔者 

在前文中已经解释过了,那么如何才能让 

智能手机具有强烈的识别性,从众多品牌 

机中脱颖而出?如何设计才能在有限的 

发挥空间内赋予智能手机不同的个性? 

以同样是数码产品的笔记本电脑为 

例,1999年7月,第一台苹果ibook的出现 

完全颠覆了从IBM到东芝以来的所有笔 

记本电脑的设计传统,它反传统的设计开 

创了笔记本电脑外观设计的新纪元。为 

什么ibook的出现会给我们带来如此大 

的触动?因为它俏皮、多彩、自由的形态 

让人们体验到了产品功能之外的附加价 

值。丰富的色彩和轻薄透明的塑料材质 

令用户感到轻松、愉快;新颖的造型立刻 

增加了拥有者的时尚气息;不规则的自由 

形态打破了人们对于电脑的迷思:为什么 

电脑一定是呆板、严肃的,而不能是游戏 

的、欢乐的?为什么它只能是一件工具而 

不是玩具?人们热爱给自己带来快乐的 

产品,这种快乐不一定能在操作使用的过 

程中被体会到,却极易通过产品的视觉形 

象使人获得,没有什么能比拥有一件符合 

自己气质的产品更令人舒心了,这就是为 

什么从ibook出现之后,笔记本电脑的外 

观设计逐渐朝着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形 

态自由、材质多样的趋势发展。在笔者看 

来,这个趋势其实也是智能手机的外观发 

展趋势,同时也是大多数数码产品的外观 

发展趋势。未来智能手机的外观应该是 

多元化的,多元才能造就个性,打破沉闷。 

从手机的形态来看,要跳出现有的无 

趣的矩形框框,未来的智能手机将不再拘 

泥于屏幕的方框和正面的平面,更多自由 

流畅的线条将被用在手机的轮廓线和结 

构线上,仿生以及趣味形态也可能成为智 

能手机的基础形态。比如,依托手掌“握” 

和“用’ 手机的形态顺势延展出一些符合 

人机工程的流线型态;运用夸张或幽默的 

造型将趣味融入手机;或是通过研究某种 

元素、风格,赋予手机造型新的概念和美 

学意义。 

从手机的色彩搭配考虑,未来的智能 

手机必定是多彩的,因为色彩是产品设计 

中最能够激发情感、体现个性、刺激感官 

的元素,也是制造产品差异最节约成本的 

途径。未来的智能手机多彩却不一定鲜 

艳,设计师可以根据人群定位的不同进行 

不一样的色彩选择。比如,以藏青、灰色 

为基本色来体现知性男性实业家的风格; 

以暖色且同色系的色彩搭配来演绎女性 

的高雅与优美;等等。设计师也可以通过 

传达自己对于该产品的理解和感受来选 

择色彩。比如,通过明亮色调的暖色搭配 

来传递华丽、快乐的印象;通过不同层次 

的冷色系色彩搭配来展现清爽、简洁的效 

果;等等。设计师还可以研究下一季的色 

彩流行趋势,用即将流行的色彩增添智能 

手机的时尚元素。 

从手机的材质选择来看,材质是承载 

产品设计思想的物质基础,只有借助合适 

的材料,产品的设计风格才能被淋漓尽致 

地展现出来。手机外壳的材质主要可以 

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进行评判:材质的 

视觉效果可以延续产品的设计情绪。比 

如,高反光的金属材质营造出科技感;塑 

料材质让人感觉到廉价、活力;木质给人 

带来大自然的气息;等等。而材质的触觉 

则会让用户自发地对产品产生联想。如, 

柔软的触觉让人联想到舒适;磨砂的触感 

则让人想到低调、质朴;等等。无论什么 

材质都有自己的独特属性,设计师要根据 

产品的个性风格来选择适合这款智能手 

机的外壳材质。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把设计的重点 

视觉设计 

ART EDUCATloN RESEARCH 

放在被大多数设计师忽略的手机背面。 

比如,LG的EXO概念手机就用鱼骨的形态 

为此款手机注入了新的概念,增添了不少 

特色。或是将手机与周边产品如蓝牙耳 

机等结合产生新的形态。比如,将无线讯 

号接收器与鼠标完美结合的Elecom 

Oppopet无线鼠标简洁可爱的动物形态 

深受广大年轻女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 

智能手机的外观设计受到局限的很大原 

因是正面的超大触屏只有规定的那几个 

尺寸,不能发生改变,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厂商能够生产出可以任意弯曲、改变形状 

的新型触屏,或者屏幕不以实体形式存 

在的智能手机的外观设计将给设计师带 

来更多的发挥空间。 

打造个性化智能手机的方式多种多 

样,但是要做到个性,必须以丰富的想象 

力为前提,否则永远无法跳出现有的设计 

条框。目前已有个别品牌意识到了具有 

强烈识别性的个性化智能手机的重要性 

(如诺基亚N9、索尼LT22i Xperia),这些 

公司设计出了符合自己品牌一贯风格却 

又与市面上多数产品形成强烈对比的智 

能手机,它们的出现令人欣慰甚至感动, 

智能手机终于不再那么冰冷、无趣,消费 

者也终于有了不一样的外观选择。 

注释: 

①美国芝加哥建筑派的领军人物路易斯 

沙利文(Louis Sullivan)在l 907年总结设计原 

则时所说的一甸名言。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编辑王树凯 

63 

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昝锐思)

要 £唷 开充 

岌议智能手机外观设计的 

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在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的大环境下, 

其外观形态的单一和产品个性的缺失将给消费 

者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对品牌手机企业产生诸 

多不利。文章的宗旨在于通过分析智能手机市 

场中存在的问题和消费者对产品的各类需求, 

总结出外观设计之于智能手机产品具有极其重 

大的意义,具有强烈品牌识别性的个性化外观 

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外观发展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智能手机外观设计发展趋势个 

性化多元化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 

的社会,我们的工作、娱乐、生活都不同程 

度地架构于网络、传媒之上,相对仅具有 

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功能的传统手机, 

能够带给我们丰富信息、帮助我们处理各 

项事务并且还能让我们在闲暇时间享受 

娱乐的智能手机正是一个符合当前社会 

及个人发展需求的产物,智能手机逐渐替 

代传统手机是一个必然、不可逆转的趋 

势。近年来,智能手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 

运营环境已逐步成熟,然而作为高科技的 

工业产品,各大品牌的智能手机外观却都 

是千篇一律的大屏幕和矩形机身,并且机 

身以黑色为主。这当然遵循了工业产品 

的基本定律:“形式服从功能”。 但这种 

过于枯燥的形式在一个成熟且缤纷的市 

场里是无法持久的,尤其是在产品的内容 

逐渐达到饱和、消费者对其内容消费的新 

鲜感逐渐丧失的情况下。工业产品的外 

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给消费者带 

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亦能满足 

消费者对个人物品的个性化体验需求,尤 

其是好的外观设计能将一个品牌与其竞 

争对手区分开来,它已经成为众多厂商树 

立品牌形象、摆脱同质化竞争、实施差异 

化品牌竞争策略的重要手段。所以,好的 

外观设计能够从多方面提升产品的自身 

价值。 

62 

口李笈熹 

在经历了样式手机时代之后,我们来 

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手机已经从工具的消 

费转向了内容的消费,但无论如何,这些 

内容需要一个实体作为支撑,这就是手机 

本身。另外,智能手机与其他屏幕占据机 

身大部分面积的产品(如电视机、平板电 

脑)的不同在于其日常必备、便携外露且 

信息私人的特质,这些特质导致消费者在 

对手机这一产品进行选择消费时会把产 

品性格的识别性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消费者重视手机的外观样式,不仅出于自 

身审美情趣的需求,同时也在向周遭的朋 

友展示自己的品位和审美喜好。然而触 

屏智能手机的出现却让消费者在喜迎新 

的功能及操作方式的同时,尴尬地发现自 

己选择的智能手机与周遭大多数人的智 

能手机外观极为相似,这主要是因为厂商 

并没有给他们太多选择。 

智能手机的外观差异弱化致使影响 

消费者选购智能手机的因素集中于性能、 

对品牌的喜好和价格三个方面。在如今 

各大厂商纷纷争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 

形势之下,仅靠提升性能和降低价格很难 

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因为产品的功能更 

新会分阶段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饱和,待这 

阶段的功能被大致消化完毕之后才会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不断压低产品价格 

将使企业的利润减少,所以降价不能成为 

企业占领市场的主要手段。消费者对于 

某一品牌的喜好多是建立在这一品牌传 

达给消费者的品牌形象基础之上的,尽管 

产品品牌形象建立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 

依赖传媒或是经由时间累积起来的良好 

口碑等,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还是通过产 

品本身的视觉形象来诠释企业的品牌形 

象并与竞争对手形成区别。而涉足智能 

手机市场的许多品牌却因为产品个性的 

缺失从而模糊了品牌形象,也降低了消费 

者对这些品牌的忠诚度,所以建立符合自 

身品牌特质的智能手机视觉形象将成为 

从这场竞争中胜出的重要因素,个性化的 

智能手机外观设计将成为各大品牌争夺 

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新武器”。 

纵观智能手机从问世之初到今天的 

外观发展趋势:2007年之前智能手机还 

未普及,主要针对商务人士和有特殊需求 

的小众人群。这个时期智能手机的操作 

方式只有键盘和手写笔操作两种,因为手 

机上要附加键盘或手写笔这些附件,而手 

写笔附着机身的方式、键盘与屏幕结合的 

方式、按键的排列方式等都可以给设计师 

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手机的外观形态相 

对来说还是比较自由、多变的。2007年 

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1phone,它的多点 

触控和全页面浏览的效果引起了智能手 

机市场的轰动,良好、舒适的操控和交互 

体验激发了手机用户对于智能手机的极 

大热情。也就是这一年,智能手机开始在 

普通消费人群中普及开来。从那以后,各 

大厂商相继推出触控式的大屏幕智能手 

机,超大触屏便成为了智能手机设计的一 

项新指标,且近两年来智能手机的屏幕面 

积越来越大。智能手机触屏化从外观设 

计来看就是用一块完整的矩形屏幕覆盖 

手机的几乎整个正面,手机的正面外观设 

计便成了屏幕的界面设计,但在关机状态 

下是没有任何差异的,唯一能被设计的部 

分就是手机的背部和四沿。原先的手机 

外观设计总是把重点放在手机的正面,一 

来因为人们习惯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够进 

行操控的正面而很少在意背面;二来因为 

那时的手机正面设计已经足够抢眼,没有 

必要在一件物体上放置太多亮点。但是, 

当手机的正面形态已形成几乎统一的既 

定格局,而设计师又不重视其他部分的外 

观设计时,市面上各大品牌智能手机外观 

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的局面便出现了。对 

于此局面带给消费者和厂商的不利,笔者 

在前文中已经解释过了,那么如何才能让 

智能手机具有强烈的识别性,从众多品牌 

机中脱颖而出?如何设计才能在有限的 

发挥空间内赋予智能手机不同的个性? 

以同样是数码产品的笔记本电脑为 

例,1999年7月,第一台苹果ibook的出现 

完全颠覆了从IBM到东芝以来的所有笔 

记本电脑的设计传统,它反传统的设计开 

创了笔记本电脑外观设计的新纪元。为 

什么ibook的出现会给我们带来如此大 

的触动?因为它俏皮、多彩、自由的形态 

让人们体验到了产品功能之外的附加价 

值。丰富的色彩和轻薄透明的塑料材质 

令用户感到轻松、愉快;新颖的造型立刻 

增加了拥有者的时尚气息;不规则的自由 

形态打破了人们对于电脑的迷思:为什么 

电脑一定是呆板、严肃的,而不能是游戏 

的、欢乐的?为什么它只能是一件工具而 

不是玩具?人们热爱给自己带来快乐的 

产品,这种快乐不一定能在操作使用的过 

程中被体会到,却极易通过产品的视觉形 

象使人获得,没有什么能比拥有一件符合 

自己气质的产品更令人舒心了,这就是为 

什么从ibook出现之后,笔记本电脑的外 

观设计逐渐朝着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形 

态自由、材质多样的趋势发展。在笔者看 

来,这个趋势其实也是智能手机的外观发 

展趋势,同时也是大多数数码产品的外观 

发展趋势。未来智能手机的外观应该是 

多元化的,多元才能造就个性,打破沉闷。 

从手机的形态来看,要跳出现有的无 

趣的矩形框框,未来的智能手机将不再拘 

泥于屏幕的方框和正面的平面,更多自由 

流畅的线条将被用在手机的轮廓线和结 

构线上,仿生以及趣味形态也可能成为智 

能手机的基础形态。比如,依托手掌“握” 

和“用’ 手机的形态顺势延展出一些符合 

人机工程的流线型态;运用夸张或幽默的 

造型将趣味融入手机;或是通过研究某种 

元素、风格,赋予手机造型新的概念和美 

学意义。 

从手机的色彩搭配考虑,未来的智能 

手机必定是多彩的,因为色彩是产品设计 

中最能够激发情感、体现个性、刺激感官 

的元素,也是制造产品差异最节约成本的 

途径。未来的智能手机多彩却不一定鲜 

艳,设计师可以根据人群定位的不同进行 

不一样的色彩选择。比如,以藏青、灰色 

为基本色来体现知性男性实业家的风格; 

以暖色且同色系的色彩搭配来演绎女性 

的高雅与优美;等等。设计师也可以通过 

传达自己对于该产品的理解和感受来选 

择色彩。比如,通过明亮色调的暖色搭配 

来传递华丽、快乐的印象;通过不同层次 

的冷色系色彩搭配来展现清爽、简洁的效 

果;等等。设计师还可以研究下一季的色 

彩流行趋势,用即将流行的色彩增添智能 

手机的时尚元素。 

从手机的材质选择来看,材质是承载 

产品设计思想的物质基础,只有借助合适 

的材料,产品的设计风格才能被淋漓尽致 

地展现出来。手机外壳的材质主要可以 

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进行评判:材质的 

视觉效果可以延续产品的设计情绪。比 

如,高反光的金属材质营造出科技感;塑 

料材质让人感觉到廉价、活力;木质给人 

带来大自然的气息;等等。而材质的触觉 

则会让用户自发地对产品产生联想。如, 

柔软的触觉让人联想到舒适;磨砂的触感 

则让人想到低调、质朴;等等。无论什么 

材质都有自己的独特属性,设计师要根据 

产品的个性风格来选择适合这款智能手 

机的外壳材质。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把设计的重点 

视觉设计 

ART EDUCATloN RESEARCH 

放在被大多数设计师忽略的手机背面。 

比如,LG的EXO概念手机就用鱼骨的形态 

为此款手机注入了新的概念,增添了不少 

特色。或是将手机与周边产品如蓝牙耳 

机等结合产生新的形态。比如,将无线讯 

号接收器与鼠标完美结合的Elecom 

Oppopet无线鼠标简洁可爱的动物形态 

深受广大年轻女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 

智能手机的外观设计受到局限的很大原 

因是正面的超大触屏只有规定的那几个 

尺寸,不能发生改变,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厂商能够生产出可以任意弯曲、改变形状 

的新型触屏,或者屏幕不以实体形式存 

在的智能手机的外观设计将给设计师带 

来更多的发挥空间。 

打造个性化智能手机的方式多种多 

样,但是要做到个性,必须以丰富的想象 

力为前提,否则永远无法跳出现有的设计 

条框。目前已有个别品牌意识到了具有 

强烈识别性的个性化智能手机的重要性 

(如诺基亚N9、索尼LT22i Xperia),这些 

公司设计出了符合自己品牌一贯风格却 

又与市面上多数产品形成强烈对比的智 

能手机,它们的出现令人欣慰甚至感动, 

智能手机终于不再那么冰冷、无趣,消费 

者也终于有了不一样的外观选择。 

注释: 

①美国芝加哥建筑派的领军人物路易斯 

沙利文(Louis Sullivan)在l 907年总结设计原 

则时所说的一甸名言。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编辑王树凯 

63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