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这篇文章带你了解NinjaV的方方面面

IT圈 admin 88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才鹏程)

这篇文章带你了解NinjaV的方方面面

仅大陆地区行货的Ninja V 拥有简体中文操作界面,并且享有保修政策。所有的产品保修都需要使用保修卡和有

效购买证明。

作者:暂无

来源:《数码影像时代》 2018年第12期

开箱

拿到Ninja V 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开箱,我们一起来看看Ninja V 里都有些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 Ninja V 监视记录仪主机

● Master Caddy II 硬盘盒(用来安装 2.5 英寸标准固态硬盘)

●直流电源适配器

●直流输入扣板(Ninja V 通过直流输入扣板接入DC 直流)

●快速入门手册

●雷特保修卡

对于AtomOS10 系统,目前正在进行中文系统的开发,将会在稍后的时间内开放给用户免费下载。首批拿到

Ninja V 的小伙伴现在还用的是英文版固件,在未来可免费固件升级使用中文固件。但是需要使用包装内的中文激活码

进行激活,请一定要保存好这张保修卡,如果不慎丢失需要凭借有效证明验证后申请激活码。

附件

Atomos 将其他所有配件的选择权交给用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自由的配置。因此这些附件都是可以自

由选购的配件。

HDMI 线缆

Ninja V 采用了标准 HDMI 2.0(Type A大口)作为视频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但是同时向下兼容HDMI 1.4 规格。

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HDMI 线缆呢?

● HDMI 2.0:支持4Kp60p(HD120p) 10bit422 信号稳定传输规格,支持HDR(HDR10、HLG)标签信号嵌入

● HDMI 1.4:仅支持4K30p 10bit 422稳定传输,不支持HDR(HDR10、HLG)标签信号嵌入

对于以下机型,需要使用HDMI 2.0 线缆连接:

以上这些设备都支持HDMI 2.0 输出,可以输出10bit 4:2:2 或4K60p 视频信号。

对于以下设备,只需要使用HDMI 1.4线缆就可以连接:

这些设备都只支持HDMI 1.4 输出,最高输出帧率都只有4K30p 以内。因此只需要使用HDMI 1.4 线缆即可。

对于除了2.0 和1.4 传输规格上的不同外,无反/ 单反相机还有Micro、Mini 和Full 三种不同的接口尺寸。

小伙伴们拿着自己的相机接口一看便知,如a7 系列全部采用Micro 接口的HDMI输出, 因此需要配备HDMI 1.4

Micro 到Full 的线缆

Atomos 官方有HDMI 2.0 标准的不同接口线缆可以选择,接头采用镁合金压铸,线缆为可伸缩的弹簧线。可以联

系Atomos授权经销商询问价格和订购。

我们强烈地建议使用下图这种方式进行连接,以保护Ninja V 避免从热靴上滑落。

遮光罩

Ninja V 具有1000 nits 超高亮度的屏幕,在户外强光下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屏幕。

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需使用遮光罩。但是Ninja V 还是有快拆式遮光罩可选的。

兔笼套件+怪手

Ninja V 遮光罩采用上下卡扣快拆式设计,在使用时只需数秒便可安装完成,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快速折叠收纳。

遮光罩可以联系Atomos 授权经销商询问价格和订购

硬盘和读卡器

随Ninja V 附赠了一个Master CaddyII 硬盘盒,这是Atomos 全系产品通用的标准硬盘盒,只需要另外购买2.5

英寸固态硬盘(同时兼容7mm 和9mm 规格)。

2.5 英寸的固态盘加上Master CaddyII 硬盘盒插入Ninja V 的时候,会稍微露一点头,效果如下:

在发布Ninja V 的时候,Atomos 也一同发布AtomX mini SSD 系列硬盘。

AtomX mini SSD 是由世界领先的存储媒体厂商Sony 和Angelbird 为Ninja V 专门定制的,体积比标准2.5 英寸

硬盘缩小20%,提供了500G、1T 和2T 的容量可选。

AtomX 系列的固态硬盘是由上面提到的第三方厂家开发和发售的,目前这两家都还没有明确的发售时间和具体定

价,因此对2.5 英寸硬盘凸出来的一块实在忍受不了的小伙伴还需要耐心等等Atom X 硬盘的上市。

那么2.5 英寸标准固态硬盘到底该选择什么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容量

Ninja V 录制时的编码为ProRes 编码,码流最高可以达到惊人的1600 Mbps(200MB/s),录制时长与硬盘容量

息息相关。

从表(见下表)中可以大概看出,单块1T 的固态硬盘基本可以满足4K 24p 的3 个小时的拍摄,而如果要拍摄高

清的话,则可以超过12 个小时。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建议选择使用2 块480G 的固态硬盘来替换使用,避免单块

硬盘出现意外损坏时影像拍摄进度。

型号

那么该选择什么型号的固态盘来进行录制呢?

主要取决于要录制什么帧速率和分辨率的视频,对于4K DCI 50p ProRes HQ 编码来说,最高码流接近190MB/s。

乍一看似乎这个写入速度要求并不高,关键的问题在于持续写入这四个字。现在大部分的固态硬盘都采用了TLC

的颗粒缓存,为了让账面的读写速度好看一点,采用了20~30GB 的高速缓存来应付读写测速软件的考验,而当持续读

写超过了缓存的容量的时候,读写速度就会掉落的非常难看。

因此,我们强烈的不推荐采用低速TLC 颗粒的固态硬盘,不推荐采用来路不明的散装颗粒拼凑的硬盘。也是这样

的原因,我们不再推荐使用三星EVO 系列的硬盘作为录制媒体。

截止到目前,我们测过的比较稳定的支持4K60p 录制的固态硬盘有以下几种:

●索尼 G 系列(SV-GS48、SV-GS96)

●三星 860 Pro 系列

●闪迪 X400 系列

选择好了固态硬盘就需要使用读卡器才能将素材拷贝到电脑里。因为Ninja V 使用的固态硬盘为标准SATA 3 接

口,因此只需要选择符合规格的读卡器就可以正常读取素材。但是Atomos 强烈建议选择使用稳定可靠的读卡器,以

避免在读取数据过程中因为读卡器的原因造成素材损失。

Atomos 提供了两种类型的读卡器供选择。

USB 3.0 读卡器几乎支持所有的计算机,传输速度取决于所用电脑的USB 3.0 最高传输速度。

USB 3.1(Type-C)接口的Docking Station采用Mini SSD 尺寸设计,体积更小巧。

接口采用高达10Gbps 的USB-C 接口,传输速度更快更稳定。

Atomos 读卡器可以联系Atomos 授权经销商询问价格和订购。

Ninja V 附赠一个Master Caddy II 硬盘盒用以安装2.5 英寸固态硬盘,如果购买了多个固态硬盘,需要替换使用

的话,Atomos 还有Master CaddyII 硬盘盒附件可以选购。

外录

终于要谈到Ninja V 最为重要的功能了。Ninja V 是一款可以提升录制质量的外部录机。

使用ProRes 编码

Ninja V 在录制的时候有两种编码可选——ProRes 与DNxHR。ProRes 编码是使用最广泛的编码。

ProRes 是苹果发布的一种视觉无损压缩编码,以QuickTime 封装,文件后缀为.Mov。Ninja V 录制的ProRes

HQ、ProRes422 和ProRes LT 均是10bit 色彩位深4:2:2色彩采样。

ProRes 在macOS 平台上无需另外安装任何编解码器便可直接在Final Cut Pro、Premiere、DaVinCi 等软件中直

接进行剪辑和输出。

在Windows 平台上,DaVinCi 可以直接剪辑和输出,在其他剪辑软件中使用,需要安装对应编解码器。

如果需要在Windows 电脑上回放NinjaV 录制的ProRes 视频文件,请安装如下播放器(解码器):

QuickTime 7.7.9

QuickTime 是苹果公司官方出品的视频播放器,可以直接回放ProRes 视频。

如果在Windows 平台上未安装Quick-Time,则导入视频到剪辑软件中时可能无法识别。

在macOS 平台使用,无需特别安装任何编解码器。

理解外录

Ninja V 是外部录制设备,所录制的画面决定于输出设备所输出的内容,因此需要摄影机能够满足两个条件——纯

净输出和最高画质输出。

与无反相机在内部录制不同的是,如果相机输出带有参数的画面,那么Ninja V会将其录制下来。

如果看到Ninja V 屏幕上显示这样的画面,则表示相机并没有输出纯净画面。

如上面画面显示的,Ninja V 录制下来的也会是这样的画面,对于制作来说这种画面是无法使用的。

一般相机的HDMI 设置里会有类似HDMI信息显示的设置开关,需要将其设置为关,关闭信息输出显示。

诸如EOS 6D/6D2,这样的机器本身不具备输出纯净视频的能力,无法给Ninja V输出纯净的画面,也就无法录

制正常画面。对于一些具备10bit 4:2:2 输出能力的相机,则需要将其设置为10bit 4:2:2 输出。以上设置只是简单说明

外部录制所需要的最基本设置,具体的连接方式将在后面提到。

时间码与文件名

时间码和文件名对于拍摄素材的后期制作至关重要,有些无反相机支持时间码输出,但是几乎所有的无反相机都

不支持文件名的输出。因此需要在Ninja V 上进行文件名的设置(当然不设置也问题不大)。

Ninja V 有内部时钟,可以设置NinjaV 的时间,以保证在做素材管理时,可以依照时间排序。

外录的质量

无反相机在内部录制的时候,会对画面进行一定的处理,包括降噪处理、画面锐化等,使得画面看起来更好一点。

如何理解画质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但是对于想要进行后期制作的素材来说,越接近中性越好,不必要在

编码时就对素材进行过度的降噪和锐化处理,因为机内的这些处理都是在损失了画面细节的前提下进行的。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Ninja V 在录制的时候,没有对画面进行任何额外的处理,因此相比于机内录制的素材而言,

可能画面噪点会略多于机内。但是这些噪点是可以很容易通过后期处理掉的。

你可以从这张图上很清楚的看到降噪涂抹对画面的影响。

外录的最高帧率

Ninja V 搭配无反和单反相机进行外部录制的时候,能够录制的最高帧率取决于摄影机能够输出的最多高帧率。

目前,所有无反和单反设备都不具备将升格的画面数据通过HDMI 输出的能力,因此即使有的设备在内部录制时

能够进行升格拍摄,但是也还是无法将其输出给Ninja V进行录制。

其实,对于无反相机机内的升格而言,升格画面会比正常帧数录制时要劣化不少,甚至有的还要进行附加的画幅

裁剪。这是因为无反相机机内处理能力有限,无法同时处理海量高速数据,因此也就无法再将其通过HDMI 输出。

对于大部分无反和单反相机,录制高清时,最高帧率为60p。

连接

对于无反相机和Ninja V 的连接教程,这里有一个示例教程,我们以A7s2 为例,示范如何上手使用Ninja V。

01 机身设置

对于A7 系列(S、R、M 系列),在通过HDMI 连接到Ninja V 之前,要先在机身上做一些设置,否则连接上

HDMI 后将无法进行设置。

在所有设置开始之前,首先要确定a7s2 在录像模式下

● HDMI 设置

在A7s2 上找到HDMI 设置,进入后,设置为以下参数:

HDMI 分辨率——2160p/1080p

HDMI 信息显示——关

REC 控制——开

HDMI 控制——开

●时间码设置

在A7s2 菜单里找到TC/UB 设置菜单,设置为以下:

TC RUN——Rec Run

●关闭双摄录制

这个双摄录制是指的a7s2 机内同时录制两种格式视频,并不是指的内录和外录同时双录,因此要关闭这个双录。

● 4K 设置

想要录制4K,在a7s2 上需要将录制设置到4K。

首先把文件格式选择为XAVC S 4K,这是机内录制的编码格式。

在下面的记录设置中,可以选择100M或者60M 文件码流,这同样也是内录时候的设置。

02 与Ninja V 连接

●硬件连接

使用Micro 到Full 的HDMI 线将A7s2与Ninja V 连接起来,HDMI 要插到Ninja V的IN 上面。

连接好以后,我们短按Ninja V 右侧开机键开机。

● a7s2 的4K 输出选择

对于a7s2 在内的全部索尼微单,也包括FS5 在内,机内处理4K 能力极其有限,只能在存储卡、外部输出和本

机监视屏这三个里面选择最多同时选择两项,因此在菜单里有4K 输出选择菜单。

存储卡+HDMI:将会把4K 信号同时内部录制和通过HDMI 输出(内录信号是8bit420, 输出信号是8bit422),但

此时机内屏幕会无显示

仅HDMI 输出: 仅会将4K 信号通过HDMI 输出给Ninja V(输出8bit422),机身屏幕上也会有显示,但是内部

不会录制。

你问,为什么我的输出选择上有30p和24p,而你的只有25p ?因为我是在N 制下,你是在PAL 制下。

4K 输出选择功能需要先连接到NinjaV 上,给Ninja V 也开机才可以设置。

●设置S-Log

如果你决定要用S-Log 进行拍摄,可以进到a7s2 的图片配置文件里进行设置。但是要记住你所选择的伽马和色

彩模式,因为下一步要用。

03 Ninja V 机身设置

Ninja V 在刚才设置4K 输出模式的时候已经开机了,我们还是要来看一下Ninja V 的界面。

●输入源设置

轻点左上角的UHD 图标,或者点右下角的多功能图标,进入输入源设置界面,设置如下:

HDMI Standard(HDMI 标准)——1.4

Trigger(触发)——On(开)

Gamma——S-Log3

Gamut——

这些设置里,HDMI 标准取决于使用的HDMI 线缆和设备,对a7 系列,选择为1.4;触发功能打开将会开启机内

和NinjaV 同步录制功能;Gamma 和Gamut 取决于上一步提到的你机内的设置。

●时间码设置

直接把标签页滑动到TimeCode(时间码)一项

时间码菜单设置如下

Source(来源)——HDMIHDMI Timecode(HDMI 时间码) ——On(开)

如果你所有的设置都正确,此时NinjaV 的时间码应该与a7s2 上的一致。

●插入硬盘,初始化硬盘

如果你所有设置正确,把硬盘也插入到了Ninja V 里,却发现录制按键无法点亮,这是因为硬盘还没有初始化。

点右上角硬盘图标,进入硬盘设置界面。

没有初始化的硬盘显示没有可用容量,点Format(格式化),将硬盘格式化。在弹出的确认菜单中,选择

Confirm(确认)。

注意:1. 格式化硬盘会清除硬盘内的所有文件,请谨慎操作。

2. 初始化以后,有信号输入的情况下,会显示硬盘剩余录制时间。

●选择编码

我们点右上角的REC 标,进入录制设置菜单来设置编码。

Pre Roll:预录功能,开启后将会提前录制2 秒(4K)或者8 秒(HD),但是此项设置会影响其他设置,需要最

后开启。

Codec Format:ProRes 或者DNxHRCompression:压缩率,有HQ、422 和LT 三种可选,其中HQ 质量最高

Record Format:可以将隔行信号下拉至逐行,对于4K 信号来说只有逐行对于ProRes 编码,三个不同压缩率之间体

积相差三分之一,质量相差不大。ProResHQ、ProRes 422 和ProRes LT 都是10bit 4:2:2 色彩位深和采样,因为目前

所有无反相机最高都只有10bit 4:2:2 的输出,因此Ninja V 也没有444 的采样编码(因为这样并没有更大的价值,反

而会增加存储成本)。

设置好以后,点Confirm 确认。

04 监看和录制

Ninja V 采用了AtomOS10 全新的用户交互界面,操作与之前7 寸和19 寸设备上的操作有所不同,监看工具更加

直观,HDR更加简便。

点左下角的Mon 黄色图标,然后再点最右侧的多功能设置键进入监看模式的设置菜单。

可以看到有多个设置标签页,分别是Waveform( 波形图)、Focus Peaking( 峰值对焦)、Zebra(斑马)、

LUTs、Monitor(监看模式)以及Tune Monitor(屏幕调整)

监看模式

在Ninja V 上,有5 种监看模式:

● Native(原始):不对输入信号做任何处理,显示原始图像

● Rec709:将输入的Log 信号直接以709 的色彩和动态范围显示(注意,Rec.709显示模式为100%,并非

800%,因此仅有6.5档动态范围)

● HLG:将输入的信号以HLG(HDR)的方式显示

● PQ:将输入的信号以PQ(HDR)的方式显示

● LUT:将输入的信号加载LUT 显示其中,HLG 和PQ 是HDR 显示模式,需要摄影机有Log 曲线输入,也就是

最开始在Ninja V 上进行的Gamma 和Gamut 设置。

LUT 加载需要在LUTs 标签页加载LUT。

选择好了合适的监看方式,在Ninja V底部,有一排(并且可以左右滑动)的快捷图标,点击对应图标即可打开

相应功能。

同步录制

所有设置完成,点按a7s2 机身上的录制键即可同步触发Ninja V 进行录制。如果没有触发,是不是a7s2 没有装

卡?是不是触发没有打开?

回放

录制完成后,在a7s2 机身上按录制键停止录制,Ninja V 会同步停止录制。点Ninja V 左下角绿色Play 即可回放

素材。

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才鹏程)

这篇文章带你了解NinjaV的方方面面

仅大陆地区行货的Ninja V 拥有简体中文操作界面,并且享有保修政策。所有的产品保修都需要使用保修卡和有

效购买证明。

作者:暂无

来源:《数码影像时代》 2018年第12期

开箱

拿到Ninja V 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开箱,我们一起来看看Ninja V 里都有些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 Ninja V 监视记录仪主机

● Master Caddy II 硬盘盒(用来安装 2.5 英寸标准固态硬盘)

●直流电源适配器

●直流输入扣板(Ninja V 通过直流输入扣板接入DC 直流)

●快速入门手册

●雷特保修卡

对于AtomOS10 系统,目前正在进行中文系统的开发,将会在稍后的时间内开放给用户免费下载。首批拿到

Ninja V 的小伙伴现在还用的是英文版固件,在未来可免费固件升级使用中文固件。但是需要使用包装内的中文激活码

进行激活,请一定要保存好这张保修卡,如果不慎丢失需要凭借有效证明验证后申请激活码。

附件

Atomos 将其他所有配件的选择权交给用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自由的配置。因此这些附件都是可以自

由选购的配件。

HDMI 线缆

Ninja V 采用了标准 HDMI 2.0(Type A大口)作为视频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但是同时向下兼容HDMI 1.4 规格。

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HDMI 线缆呢?

● HDMI 2.0:支持4Kp60p(HD120p) 10bit422 信号稳定传输规格,支持HDR(HDR10、HLG)标签信号嵌入

● HDMI 1.4:仅支持4K30p 10bit 422稳定传输,不支持HDR(HDR10、HLG)标签信号嵌入

对于以下机型,需要使用HDMI 2.0 线缆连接:

以上这些设备都支持HDMI 2.0 输出,可以输出10bit 4:2:2 或4K60p 视频信号。

对于以下设备,只需要使用HDMI 1.4线缆就可以连接:

这些设备都只支持HDMI 1.4 输出,最高输出帧率都只有4K30p 以内。因此只需要使用HDMI 1.4 线缆即可。

对于除了2.0 和1.4 传输规格上的不同外,无反/ 单反相机还有Micro、Mini 和Full 三种不同的接口尺寸。

小伙伴们拿着自己的相机接口一看便知,如a7 系列全部采用Micro 接口的HDMI输出, 因此需要配备HDMI 1.4

Micro 到Full 的线缆

Atomos 官方有HDMI 2.0 标准的不同接口线缆可以选择,接头采用镁合金压铸,线缆为可伸缩的弹簧线。可以联

系Atomos授权经销商询问价格和订购。

我们强烈地建议使用下图这种方式进行连接,以保护Ninja V 避免从热靴上滑落。

遮光罩

Ninja V 具有1000 nits 超高亮度的屏幕,在户外强光下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屏幕。

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需使用遮光罩。但是Ninja V 还是有快拆式遮光罩可选的。

兔笼套件+怪手

Ninja V 遮光罩采用上下卡扣快拆式设计,在使用时只需数秒便可安装完成,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快速折叠收纳。

遮光罩可以联系Atomos 授权经销商询问价格和订购

硬盘和读卡器

随Ninja V 附赠了一个Master CaddyII 硬盘盒,这是Atomos 全系产品通用的标准硬盘盒,只需要另外购买2.5

英寸固态硬盘(同时兼容7mm 和9mm 规格)。

2.5 英寸的固态盘加上Master CaddyII 硬盘盒插入Ninja V 的时候,会稍微露一点头,效果如下:

在发布Ninja V 的时候,Atomos 也一同发布AtomX mini SSD 系列硬盘。

AtomX mini SSD 是由世界领先的存储媒体厂商Sony 和Angelbird 为Ninja V 专门定制的,体积比标准2.5 英寸

硬盘缩小20%,提供了500G、1T 和2T 的容量可选。

AtomX 系列的固态硬盘是由上面提到的第三方厂家开发和发售的,目前这两家都还没有明确的发售时间和具体定

价,因此对2.5 英寸硬盘凸出来的一块实在忍受不了的小伙伴还需要耐心等等Atom X 硬盘的上市。

那么2.5 英寸标准固态硬盘到底该选择什么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容量

Ninja V 录制时的编码为ProRes 编码,码流最高可以达到惊人的1600 Mbps(200MB/s),录制时长与硬盘容量

息息相关。

从表(见下表)中可以大概看出,单块1T 的固态硬盘基本可以满足4K 24p 的3 个小时的拍摄,而如果要拍摄高

清的话,则可以超过12 个小时。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建议选择使用2 块480G 的固态硬盘来替换使用,避免单块

硬盘出现意外损坏时影像拍摄进度。

型号

那么该选择什么型号的固态盘来进行录制呢?

主要取决于要录制什么帧速率和分辨率的视频,对于4K DCI 50p ProRes HQ 编码来说,最高码流接近190MB/s。

乍一看似乎这个写入速度要求并不高,关键的问题在于持续写入这四个字。现在大部分的固态硬盘都采用了TLC

的颗粒缓存,为了让账面的读写速度好看一点,采用了20~30GB 的高速缓存来应付读写测速软件的考验,而当持续读

写超过了缓存的容量的时候,读写速度就会掉落的非常难看。

因此,我们强烈的不推荐采用低速TLC 颗粒的固态硬盘,不推荐采用来路不明的散装颗粒拼凑的硬盘。也是这样

的原因,我们不再推荐使用三星EVO 系列的硬盘作为录制媒体。

截止到目前,我们测过的比较稳定的支持4K60p 录制的固态硬盘有以下几种:

●索尼 G 系列(SV-GS48、SV-GS96)

●三星 860 Pro 系列

●闪迪 X400 系列

选择好了固态硬盘就需要使用读卡器才能将素材拷贝到电脑里。因为Ninja V 使用的固态硬盘为标准SATA 3 接

口,因此只需要选择符合规格的读卡器就可以正常读取素材。但是Atomos 强烈建议选择使用稳定可靠的读卡器,以

避免在读取数据过程中因为读卡器的原因造成素材损失。

Atomos 提供了两种类型的读卡器供选择。

USB 3.0 读卡器几乎支持所有的计算机,传输速度取决于所用电脑的USB 3.0 最高传输速度。

USB 3.1(Type-C)接口的Docking Station采用Mini SSD 尺寸设计,体积更小巧。

接口采用高达10Gbps 的USB-C 接口,传输速度更快更稳定。

Atomos 读卡器可以联系Atomos 授权经销商询问价格和订购。

Ninja V 附赠一个Master Caddy II 硬盘盒用以安装2.5 英寸固态硬盘,如果购买了多个固态硬盘,需要替换使用

的话,Atomos 还有Master CaddyII 硬盘盒附件可以选购。

外录

终于要谈到Ninja V 最为重要的功能了。Ninja V 是一款可以提升录制质量的外部录机。

使用ProRes 编码

Ninja V 在录制的时候有两种编码可选——ProRes 与DNxHR。ProRes 编码是使用最广泛的编码。

ProRes 是苹果发布的一种视觉无损压缩编码,以QuickTime 封装,文件后缀为.Mov。Ninja V 录制的ProRes

HQ、ProRes422 和ProRes LT 均是10bit 色彩位深4:2:2色彩采样。

ProRes 在macOS 平台上无需另外安装任何编解码器便可直接在Final Cut Pro、Premiere、DaVinCi 等软件中直

接进行剪辑和输出。

在Windows 平台上,DaVinCi 可以直接剪辑和输出,在其他剪辑软件中使用,需要安装对应编解码器。

如果需要在Windows 电脑上回放NinjaV 录制的ProRes 视频文件,请安装如下播放器(解码器):

QuickTime 7.7.9

QuickTime 是苹果公司官方出品的视频播放器,可以直接回放ProRes 视频。

如果在Windows 平台上未安装Quick-Time,则导入视频到剪辑软件中时可能无法识别。

在macOS 平台使用,无需特别安装任何编解码器。

理解外录

Ninja V 是外部录制设备,所录制的画面决定于输出设备所输出的内容,因此需要摄影机能够满足两个条件——纯

净输出和最高画质输出。

与无反相机在内部录制不同的是,如果相机输出带有参数的画面,那么Ninja V会将其录制下来。

如果看到Ninja V 屏幕上显示这样的画面,则表示相机并没有输出纯净画面。

如上面画面显示的,Ninja V 录制下来的也会是这样的画面,对于制作来说这种画面是无法使用的。

一般相机的HDMI 设置里会有类似HDMI信息显示的设置开关,需要将其设置为关,关闭信息输出显示。

诸如EOS 6D/6D2,这样的机器本身不具备输出纯净视频的能力,无法给Ninja V输出纯净的画面,也就无法录

制正常画面。对于一些具备10bit 4:2:2 输出能力的相机,则需要将其设置为10bit 4:2:2 输出。以上设置只是简单说明

外部录制所需要的最基本设置,具体的连接方式将在后面提到。

时间码与文件名

时间码和文件名对于拍摄素材的后期制作至关重要,有些无反相机支持时间码输出,但是几乎所有的无反相机都

不支持文件名的输出。因此需要在Ninja V 上进行文件名的设置(当然不设置也问题不大)。

Ninja V 有内部时钟,可以设置NinjaV 的时间,以保证在做素材管理时,可以依照时间排序。

外录的质量

无反相机在内部录制的时候,会对画面进行一定的处理,包括降噪处理、画面锐化等,使得画面看起来更好一点。

如何理解画质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但是对于想要进行后期制作的素材来说,越接近中性越好,不必要在

编码时就对素材进行过度的降噪和锐化处理,因为机内的这些处理都是在损失了画面细节的前提下进行的。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Ninja V 在录制的时候,没有对画面进行任何额外的处理,因此相比于机内录制的素材而言,

可能画面噪点会略多于机内。但是这些噪点是可以很容易通过后期处理掉的。

你可以从这张图上很清楚的看到降噪涂抹对画面的影响。

外录的最高帧率

Ninja V 搭配无反和单反相机进行外部录制的时候,能够录制的最高帧率取决于摄影机能够输出的最多高帧率。

目前,所有无反和单反设备都不具备将升格的画面数据通过HDMI 输出的能力,因此即使有的设备在内部录制时

能够进行升格拍摄,但是也还是无法将其输出给Ninja V进行录制。

其实,对于无反相机机内的升格而言,升格画面会比正常帧数录制时要劣化不少,甚至有的还要进行附加的画幅

裁剪。这是因为无反相机机内处理能力有限,无法同时处理海量高速数据,因此也就无法再将其通过HDMI 输出。

对于大部分无反和单反相机,录制高清时,最高帧率为60p。

连接

对于无反相机和Ninja V 的连接教程,这里有一个示例教程,我们以A7s2 为例,示范如何上手使用Ninja V。

01 机身设置

对于A7 系列(S、R、M 系列),在通过HDMI 连接到Ninja V 之前,要先在机身上做一些设置,否则连接上

HDMI 后将无法进行设置。

在所有设置开始之前,首先要确定a7s2 在录像模式下

● HDMI 设置

在A7s2 上找到HDMI 设置,进入后,设置为以下参数:

HDMI 分辨率——2160p/1080p

HDMI 信息显示——关

REC 控制——开

HDMI 控制——开

●时间码设置

在A7s2 菜单里找到TC/UB 设置菜单,设置为以下:

TC RUN——Rec Run

●关闭双摄录制

这个双摄录制是指的a7s2 机内同时录制两种格式视频,并不是指的内录和外录同时双录,因此要关闭这个双录。

● 4K 设置

想要录制4K,在a7s2 上需要将录制设置到4K。

首先把文件格式选择为XAVC S 4K,这是机内录制的编码格式。

在下面的记录设置中,可以选择100M或者60M 文件码流,这同样也是内录时候的设置。

02 与Ninja V 连接

●硬件连接

使用Micro 到Full 的HDMI 线将A7s2与Ninja V 连接起来,HDMI 要插到Ninja V的IN 上面。

连接好以后,我们短按Ninja V 右侧开机键开机。

● a7s2 的4K 输出选择

对于a7s2 在内的全部索尼微单,也包括FS5 在内,机内处理4K 能力极其有限,只能在存储卡、外部输出和本

机监视屏这三个里面选择最多同时选择两项,因此在菜单里有4K 输出选择菜单。

存储卡+HDMI:将会把4K 信号同时内部录制和通过HDMI 输出(内录信号是8bit420, 输出信号是8bit422),但

此时机内屏幕会无显示

仅HDMI 输出: 仅会将4K 信号通过HDMI 输出给Ninja V(输出8bit422),机身屏幕上也会有显示,但是内部

不会录制。

你问,为什么我的输出选择上有30p和24p,而你的只有25p ?因为我是在N 制下,你是在PAL 制下。

4K 输出选择功能需要先连接到NinjaV 上,给Ninja V 也开机才可以设置。

●设置S-Log

如果你决定要用S-Log 进行拍摄,可以进到a7s2 的图片配置文件里进行设置。但是要记住你所选择的伽马和色

彩模式,因为下一步要用。

03 Ninja V 机身设置

Ninja V 在刚才设置4K 输出模式的时候已经开机了,我们还是要来看一下Ninja V 的界面。

●输入源设置

轻点左上角的UHD 图标,或者点右下角的多功能图标,进入输入源设置界面,设置如下:

HDMI Standard(HDMI 标准)——1.4

Trigger(触发)——On(开)

Gamma——S-Log3

Gamut——

这些设置里,HDMI 标准取决于使用的HDMI 线缆和设备,对a7 系列,选择为1.4;触发功能打开将会开启机内

和NinjaV 同步录制功能;Gamma 和Gamut 取决于上一步提到的你机内的设置。

●时间码设置

直接把标签页滑动到TimeCode(时间码)一项

时间码菜单设置如下

Source(来源)——HDMIHDMI Timecode(HDMI 时间码) ——On(开)

如果你所有的设置都正确,此时NinjaV 的时间码应该与a7s2 上的一致。

●插入硬盘,初始化硬盘

如果你所有设置正确,把硬盘也插入到了Ninja V 里,却发现录制按键无法点亮,这是因为硬盘还没有初始化。

点右上角硬盘图标,进入硬盘设置界面。

没有初始化的硬盘显示没有可用容量,点Format(格式化),将硬盘格式化。在弹出的确认菜单中,选择

Confirm(确认)。

注意:1. 格式化硬盘会清除硬盘内的所有文件,请谨慎操作。

2. 初始化以后,有信号输入的情况下,会显示硬盘剩余录制时间。

●选择编码

我们点右上角的REC 标,进入录制设置菜单来设置编码。

Pre Roll:预录功能,开启后将会提前录制2 秒(4K)或者8 秒(HD),但是此项设置会影响其他设置,需要最

后开启。

Codec Format:ProRes 或者DNxHRCompression:压缩率,有HQ、422 和LT 三种可选,其中HQ 质量最高

Record Format:可以将隔行信号下拉至逐行,对于4K 信号来说只有逐行对于ProRes 编码,三个不同压缩率之间体

积相差三分之一,质量相差不大。ProResHQ、ProRes 422 和ProRes LT 都是10bit 4:2:2 色彩位深和采样,因为目前

所有无反相机最高都只有10bit 4:2:2 的输出,因此Ninja V 也没有444 的采样编码(因为这样并没有更大的价值,反

而会增加存储成本)。

设置好以后,点Confirm 确认。

04 监看和录制

Ninja V 采用了AtomOS10 全新的用户交互界面,操作与之前7 寸和19 寸设备上的操作有所不同,监看工具更加

直观,HDR更加简便。

点左下角的Mon 黄色图标,然后再点最右侧的多功能设置键进入监看模式的设置菜单。

可以看到有多个设置标签页,分别是Waveform( 波形图)、Focus Peaking( 峰值对焦)、Zebra(斑马)、

LUTs、Monitor(监看模式)以及Tune Monitor(屏幕调整)

监看模式

在Ninja V 上,有5 种监看模式:

● Native(原始):不对输入信号做任何处理,显示原始图像

● Rec709:将输入的Log 信号直接以709 的色彩和动态范围显示(注意,Rec.709显示模式为100%,并非

800%,因此仅有6.5档动态范围)

● HLG:将输入的信号以HLG(HDR)的方式显示

● PQ:将输入的信号以PQ(HDR)的方式显示

● LUT:将输入的信号加载LUT 显示其中,HLG 和PQ 是HDR 显示模式,需要摄影机有Log 曲线输入,也就是

最开始在Ninja V 上进行的Gamma 和Gamut 设置。

LUT 加载需要在LUTs 标签页加载LUT。

选择好了合适的监看方式,在Ninja V底部,有一排(并且可以左右滑动)的快捷图标,点击对应图标即可打开

相应功能。

同步录制

所有设置完成,点按a7s2 机身上的录制键即可同步触发Ninja V 进行录制。如果没有触发,是不是a7s2 没有装

卡?是不是触发没有打开?

回放

录制完成后,在a7s2 机身上按录制键停止录制,Ninja V 会同步停止录制。点Ninja V 左下角绿色Play 即可回放

素材。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