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允嘉言)
高三作文素材积累之中国
制造(十五)
中国“高铁”异军突起
近年来,“高铁”凭借安全、快速的优势让
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此显示出浓厚的兴趣,甚至
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一股高铁热潮。2015年米兰
世博会10月31日闭幕,米兰高铁线路成为这
一届博览会的焦点。运营里程1.7万公里、运
营动车组1800列、年运送旅客人次9.1亿,3
项数据均居全球第一,这是中国高铁交给世界
的答卷,也是中国为中意两国的合作提供了丰
富且宝贵的机会,也让来自全球的客人再次将
目光聚焦到中国高铁上。
中国高铁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10年前
中国开始建设第一条高铁线路,如今中国境内
开通运行的高铁线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一万公
里,居世界首位。且还拥有几宗最:运营里程
世界第一(截止7月达到1.7万公里,今年年底
将到达1.9万公里);运行实验时速世界第一
(486.1公里);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
的哈达高铁;建成单线最长的京广高铁(2298公
里);建成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兰心高铁
(1776公里);建成世界线路最长(620公里)且
技术标准最高的京泸高铁;2014年中国就有8
亿多人次选择高铁出行,多么惊人的运量!如
此几宗“最”刷新着大家的认知,更迭着以往
的记录,足以诠释中国高铁成绩斐然,举世瞩
目。
中国高铁代表的“中国速度”积极向海外
扩展:从东南亚(柬埔寨、越南、泰国),到中
东(沙特),到非洲(尼日利亚),再到美洲(巴
西、阿根廷和墨西哥),以及俄罗斯和美国,中
国目标市场扩展到了全世界。今年6月,中国
同俄罗斯达成协议,中国企业将为俄罗斯修建
一条从莫斯科到喀山的长达770公里的高铁线
路,这成为中国高铁进军国际市场市场的一个
重要突破。今年10月,中国又击败日本,拿下
印尼雅万高铁的修建合同,中国高铁在国际市
场中的地位进一步稳固。与此同时,中国也预
备参与墨西哥、英国和美国的高铁项目。
中国高铁也接连在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
获得订单或有项目在积极推进,高铁出海速度
不断加快。“中国高铁是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中
国制造新名片。”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制造业
在转型,高铁产品正成为现在中国制造新的代
表。
中国高铁异军突起,成为中华名族“闪亮
的铭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正面临着
“走出去”的历史机遇期,高铁出海空间巨大,
加速“走出去”势在必行。
中国高铁10年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
铁路人的期盼与实干,是他们用一双双勤劳的
双手架起了一条条通天的铁路,是他们用一张
张晒的黝黑的面庞筑起了一道道安全的防线。
为中国高铁点赞,为中国铁路人喝彩。
“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技术水平已经不比
国外知名企业差了,与传统的庞巴迪、西门子、
川崎、阿尔斯通、EMD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一
位业内人士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中国轨交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现在完全可以说是
世界先进水平。
南京磁谷:“磁悬浮”完美诠释中国创造
国新推荐: 创新,开始便永不停止,直到
成功;五年,衡量不了知识的长度,却足够以
毅力和恒心来打破国外的科技“垄断”,让“磁
悬浮”技术被中国企业所掌握。南京磁谷,从
事磁悬浮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
推广及其产业化。在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新能
源的开发道路上开创了自己独特的篇章,默默
奋斗,在磁悬浮离心式风机领域,拥有全部自
主知识产权。科技扛鼎未来,南京磁谷,必定
以“创”为先,助力中国梦想先行。
作为制造业大国,由“中国制造”向“中
国创造”转型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对于
起步较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要走出一条
依靠自主研发的“中国创造”之路,任重而道
远。在磁悬浮离心式风机领域,南京磁鼓科技
有限公司的发展可谓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创
造”。
格兰仕:以创新闪耀全球
国新推荐:很少有人知道,全球最大的微
波炉生产企业格兰仕的前身就是一群不愿意挨
饿的人在1978年办起来的一个乡镇企业,当时
的产品是鸡毛掸子。21年,格兰仕华丽蜕变成
中国家电全系列的国际电子销售品牌,成为家
电业“世界工厂”里的一个标志企业。
设计新颖、功能强大、技术前卫的格兰仕
系列产品,在北美及欧洲市场倍受青睐,全球
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商务机构,全球60多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
格兰仕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转型升
级,发展“互联网+”,依托“G+”平台和理念,
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强调自主创新,更
强调分工合作,集中力量整合全球最顶尖的人
才和创新团队,把全球最前沿的技术以最快的
速度产业化、商业化。
2015年9月,代表全球最高水平的柏林国
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首次设立中国品牌馆,格
兰仕展台前人头攒动,设计新颖、功能强大、
技术前卫的格兰仕系列产品,引起了欧洲客商
和消费者的浓厚兴趣。除了欧洲,在北美市场,
格兰仕微波炉已经布满了传统卖场最显耀位
置。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
换阶段。格兰仕总裁梁昭贤认为,对于家电业
来说,改变过去代工“贴牌”生产方式,实施
品牌“走出去”战略,是适应“新常态”的最
好应对。
从鸡毛掸子到家电全系列
记者来到格兰仕位于中山的生产基地,新
落成的智能化工厂展现了全新的生产能力,分
装、总装、打包、入库……生产的全过程实现
了高度自动化,从这里下线的微波炉及各类家
电产品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格兰仕的前身就是
一群不愿意挨饿的人在1978年办起来的一个乡
镇企业,当时的产品是鸡毛掸子。”梁昭贤介
绍说。
格兰仕微波炉生活电器外贸公司总经理李
淑玲清楚地记得1996年第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情
景,她一个人扛着一台微波炉、两个电饭煲进
了展馆,展台还是“借用”别的外贸公司的一
个角落。尽管如此,那一届广交会格兰仕还是
获得了两三千台订单,撬开了世界市场一条
“门缝”。
以此为起点,格兰仕微波炉在国内国外两
个市场迅猛发展,1997年格兰仕第一次拿到了
出口南非的直接订单,1999年出口新西兰的订
单实现了以自主品牌“格兰仕”的首次出口,
也同样是在1999年,格兰仕成为全球最大的微
波炉生产企业;同时格兰仕向空调、冰箱、洗
衣机、小家电等白色家电全线拓展,凭借优异
的性价比和可靠的质量,格兰仕成为家电业
“世界工厂”里的一个标志企业。
“与改革开放同行,格兰仕抓住了发展机
遇。”梁昭贤感慨地说:“过去求生存、求发
展是这样;现在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
国品牌,从局部领先发展到综合领先,也同样
要抓住机遇。”
“给梦想插上翅膀,未来就会飞翔。”梁
昭贤表示,无论怎样飞翔,格兰仕将始终不忘
提升中国制造的责任。
徐工 靠品质叫响“中国制造”
国新推荐:在装备制造领域展现中国力量,
一直是徐工集团的梦想。经过20多年的探路和
布局,徐工集团终于实现了自主品牌工程机械
大规模走出去的梦想。在全球工程机械巨头的
方阵中,终于出现了中国品牌的身影。徐工在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构建了较完善的营
销网络,徐工全球十大经销商有8位都是在“一
带一路”沿线各国。“徐工下一步的目标,就是
与世界顶尖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同场竞技,勇夺
‘金牌’。”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说。
近日,徐工集团50台混凝土搅拌车搭船出
海,出口中东,这是今年徐工继300台大型挖
掘机批量出口中东市场后的又一大单。
经过20多年的探路和布局,徐工集团终于
实现了自主品牌工程机械大规模走出去的梦
想。在全球工程机械巨头的方阵中,终于出现
了中国品牌的身影。
今天,在卡塔尔世界杯场馆施工现场,在
巴西奥运会主场馆工地,在美国休斯敦石油产
区管道铺设现场,在土耳其的铁路建设工地,
都能看到大片鲜艳的“徐工金”,这是徐工人
为之骄傲的颜色。
奥萨医药:做中国创造的药 为世界开出大处方
国新推荐:深圳奥萨医药研发的国家一类
新药 “依叶” ,这是一种新型的预防脑卒中(俗
称“脑中风”)的药物,是迄今我国研究者独立
完成最大样本量的一级预防研究。
奥萨医药是一家立志于成为“中国的辉
瑞”、“生物制药业的华为”的公司,致力于创
新药物以及生物标记物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
新技术企业。从2008年获批至今,“依叶”在
众多进口药、仿制药中突围而出,近几年更是
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增长率超过200%。奥萨医
药规划,10年内自主研发10种以上国家一类新
药,用“中国创造的药”覆盖30%的目标人群,
拉动百亿元的国内消费。除了国内,让中国人
的药走向海外市场,是奥萨医药创立以来的另
外一个目标。
今年三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举行的美国
心脏病学会2015年度科学会议上, 中国脑卒
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大会上发布,经过四年半时间对两万名中国
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后发现,服用依那普
利叶酸片 (简称“依叶”)能显著降低21%脑卒
中病例发生,这一成果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美
国医学会杂志》上同步发布。
这是迄今我国研究者独立完成最大样本量
的一级预防研究。随着研究成果的公布,中华
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
院教授霍勇说:“我们给全世界脑卒中预防开
出了大处方”。
霍勇教授所说的大处方,就是深圳奥萨医
药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 “依叶”,这是一种新
型的预防脑卒中(俗称“脑中风”)的药物,
2008年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简单地说,“依
叶”的用途是治疗H型高血压病症,在降血压
的同时补充叶酸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团队的执着与坚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靠着团队的执着与
担当,才能让奥萨医药团队走到今天。
“奥萨团队在国外积累了很多科学研究基
础和技术,以及对国际科研的前沿的学科的把
握。我们希望中国在高血压的预防、治疗,脑
卒中的预防,能够走到世界的前列,我们将始
终致力于此”,徐希平说。
奥萨医药的研发团队,让人羡慕。徐希平
是广东唯一获得“大满贯”荣誉的海外引进人
才,2009年,徐教授受邀参加北戴河暑期专家
休假。在奥萨的团队中,拥有多位哈佛大学等
世界名校归来的教授、博士,团队的学术和研
发能力在全球都处于前列。
给人民网品牌中国采访组留下印象深刻的
是,奥萨医药的核心技术和管理团队,非常地
稳定,公司高管几乎都跟随了徐希平教授10年
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20年。在十几年前采访
徐教授的电视记录片中,还能看到现在奥萨高
管团队的成员。
邢厚恂,曾经在南京医科大学任教,美国
哈佛大学留学归国,2004年参与组建了深圳奥
萨医药有限公司,现在担任奥萨医药总经理。
田敏卿,上世纪90年代曾经与徐希平教授一起
在安徽做病理研究和采样,后来到深圳参入创
立奥萨医药,目前担任奥萨医药副总经理。
一位奥萨高管自豪地说:“我们的待遇不
高,但我们的团队非常稳定,我们靠的是一种
精神,要做中国人自己的药。”
对于产业界流行的资本运作,总经理邢厚
恂说:”我们不要外面的钱”。
与学术界、产业界的某些人拜金浮躁的风
气相比,奥萨医药的团队,更多地是一种冷静、
执着、坚守。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国新推荐: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3
月30日21时52分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十七
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首
发星,它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
运行向全球拓展。
国内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
了基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和运营服务
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
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
产品基本相当,自主芯片销量超500万片,应
用范围已由行业和区域应用扩展到智能手机等
大众电子消费领域。预计到2020年左右,将为
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导航服务。
3月30日21时52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
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此次发射的北斗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十七颗
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首发
星。该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
经过近几年发展,国内北斗卫星导航产业
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基
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和运营服务等较
完整的产业体系。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块等
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
基本相当,自主芯片销量超500万片,应用范
围已由行业和区域应用扩展到智能手机等大众
电子消费领域。“比如芯片的产能、价格与国
外已在同一档次,原来几百元一片的芯片,现
在降到20元一片。”杨长风认为,北斗要进一
步产业化,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牵引、推动,
另一方面也还需要通过市场手段降低成本,形
成规模效益,这是未来北斗系统能和GPS导航
产品竞争的关键。
杨长风说,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正在
联合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我国提供广域
米级/分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以及区域厘米
级实时定位服务,打造北斗系统特色化、区域
优势服务。北斗的国际应用也在不断开拓。“一
方面,积极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民航、国际
海事、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另一方面,积极
推动北斗系统服务国际社会,让更多国家和公
众了解北斗、应用北斗、感受北斗系统特色与
优势,推动北斗在‘一带一路’国家落地,服
务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等建设。”杨长风相信,
到2020年左右,北斗系统将与其他卫星导航系
统一道,为全世界范围的广大用户提供高精度、
高可靠的卫星导航服务,这也是北斗系统建设
发展一贯秉承的“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发展理念。
华为的“芭蕾脚”撑起联接世界的梦想
国新推荐:华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张
名片。由2.1万元起步,发展成为业务遍及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如今,华为已
经帮助全球1/3的人实现了紧密的联接沟通,
帮助人们消除数字鸿沟,进入网络社会和信息
社会,实现了紧密的联接沟通。但是这光鲜的
一切是“痛并快乐着”的结果,华为在巨大的
成功之后,人们并不知道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
犹如芭蕾舞者一只脚穿着优雅的芭蕾舞鞋,另
一只脚却赤裸着满是疤痕。不管这背后的伤痛
有多少,而华为更希望自己以及世人记住的不
是自己光鲜的一面,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
华为觉得自己就像是那个跳芭蕾舞的人。
“人们只知道芭蕾舞很美,但背后的艰辛又有
多少人知道呢?”
在巨大的成功之后,华为更希望自己以及
世人记住的不是自己光鲜的一面,而是一种精
神,一种情怀。
27年来,这只中国企业界的“芭蕾脚”,
由2.1万元起步,发展成为业务遍及17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
如今,华为已经帮助全球1/3的人实现了
紧密的联接沟通,帮助人们消除数字鸿沟,进
入网络社会和信息社会,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
去的一张名片。
然而这光鲜的一切是“痛并快乐着”的结
果。“芭蕾脚”背后是华为联接世界的梦想。
针尖上的赶超
即使在最辉煌的时候,华为也时刻保持着
清醒。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华为在今天成为
一家令人尊敬的公司的关键。
任正非的一段话可以说明华为的发展策
略。他说,“我们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只
能在有限的宽度赶超美国公司。不收窄作用面,
压强就不会大,就不可能有所突破。我们只可
能在针尖大的领域里领先美国公司,如果扩展
到火柴头或小木棒这么大,就绝不可能实现这
种超越。”
这种策略具体表现为华为的核心战略
——“管道策略”。聚焦于管道体系本身,但
不做管道内承载的内容,移动宽带(MBB)、固定
宽带(FBB)和骨干网解决方案是战略突破口,也
是公司最可能实现全球领先的主业务。
为此,公司20多年来“马拉松式”的研发
投入也围绕着“管道战略”展开。2014年,华
为研发投入达到380亿元,比2013年增长24%。
过去10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达到1854元。
目前,华为在中国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中排名
第一,美国专利授权量进入前50名,欧洲专利
授权量进入前15名。
开放、合作、实现共赢
在初创阶段,要在市场的丛林中杀出一条
路来,华为的文化里更强调一种狼性。然而在
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ICT)解决方案供
应商后,华为更明白,唯有包容与共赢,才能
走得更远。
“如果一个朋友都没有,我们能维持下去
吗?显然不能。”任正非不只一次这样说。“以
前华为跟别的公司合作,一两年后,华为就把
这些公司吃了或甩了。这是‘黑寡妇’的做法
(黑寡妇是拉丁美洲的一种蜘蛛)。”他说,“今
天,我们要改变这个现状,要开放、合作、实
现共赢。我们要保持‘深淘滩、低作堰’的态
度,多把困难留给自己,多把利益让给别人。”
要让整个产业链分享价值,做合作共赢的
产业贡献者。2013年年底,在了解到国内资金
链比较紧张的情况后,华为主动提出给供应商
提前付款,最终提前支付款达10亿美元。
近年来,华为海外员工本地化率持续提升,
2013年达到79%。其中,海外中高层管理人员
本地化率达20.7%。目前,华为外籍员工总数接
近3万,来自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在全球部署的16个研究所,汇聚了全
球范围内优秀的人才。在这里,俄罗斯员工做
算法,法国员工研究美学,日本员工研究材料
应用……真正实现了“综合全球能力地图,创
新为我所用”。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允嘉言)
高三作文素材积累之中国
制造(十五)
中国“高铁”异军突起
近年来,“高铁”凭借安全、快速的优势让
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此显示出浓厚的兴趣,甚至
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一股高铁热潮。2015年米兰
世博会10月31日闭幕,米兰高铁线路成为这
一届博览会的焦点。运营里程1.7万公里、运
营动车组1800列、年运送旅客人次9.1亿,3
项数据均居全球第一,这是中国高铁交给世界
的答卷,也是中国为中意两国的合作提供了丰
富且宝贵的机会,也让来自全球的客人再次将
目光聚焦到中国高铁上。
中国高铁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10年前
中国开始建设第一条高铁线路,如今中国境内
开通运行的高铁线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一万公
里,居世界首位。且还拥有几宗最:运营里程
世界第一(截止7月达到1.7万公里,今年年底
将到达1.9万公里);运行实验时速世界第一
(486.1公里);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
的哈达高铁;建成单线最长的京广高铁(2298公
里);建成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兰心高铁
(1776公里);建成世界线路最长(620公里)且
技术标准最高的京泸高铁;2014年中国就有8
亿多人次选择高铁出行,多么惊人的运量!如
此几宗“最”刷新着大家的认知,更迭着以往
的记录,足以诠释中国高铁成绩斐然,举世瞩
目。
中国高铁代表的“中国速度”积极向海外
扩展:从东南亚(柬埔寨、越南、泰国),到中
东(沙特),到非洲(尼日利亚),再到美洲(巴
西、阿根廷和墨西哥),以及俄罗斯和美国,中
国目标市场扩展到了全世界。今年6月,中国
同俄罗斯达成协议,中国企业将为俄罗斯修建
一条从莫斯科到喀山的长达770公里的高铁线
路,这成为中国高铁进军国际市场市场的一个
重要突破。今年10月,中国又击败日本,拿下
印尼雅万高铁的修建合同,中国高铁在国际市
场中的地位进一步稳固。与此同时,中国也预
备参与墨西哥、英国和美国的高铁项目。
中国高铁也接连在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
获得订单或有项目在积极推进,高铁出海速度
不断加快。“中国高铁是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中
国制造新名片。”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制造业
在转型,高铁产品正成为现在中国制造新的代
表。
中国高铁异军突起,成为中华名族“闪亮
的铭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正面临着
“走出去”的历史机遇期,高铁出海空间巨大,
加速“走出去”势在必行。
中国高铁10年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
铁路人的期盼与实干,是他们用一双双勤劳的
双手架起了一条条通天的铁路,是他们用一张
张晒的黝黑的面庞筑起了一道道安全的防线。
为中国高铁点赞,为中国铁路人喝彩。
“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技术水平已经不比
国外知名企业差了,与传统的庞巴迪、西门子、
川崎、阿尔斯通、EMD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一
位业内人士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中国轨交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现在完全可以说是
世界先进水平。
南京磁谷:“磁悬浮”完美诠释中国创造
国新推荐: 创新,开始便永不停止,直到
成功;五年,衡量不了知识的长度,却足够以
毅力和恒心来打破国外的科技“垄断”,让“磁
悬浮”技术被中国企业所掌握。南京磁谷,从
事磁悬浮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
推广及其产业化。在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新能
源的开发道路上开创了自己独特的篇章,默默
奋斗,在磁悬浮离心式风机领域,拥有全部自
主知识产权。科技扛鼎未来,南京磁谷,必定
以“创”为先,助力中国梦想先行。
作为制造业大国,由“中国制造”向“中
国创造”转型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对于
起步较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要走出一条
依靠自主研发的“中国创造”之路,任重而道
远。在磁悬浮离心式风机领域,南京磁鼓科技
有限公司的发展可谓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创
造”。
格兰仕:以创新闪耀全球
国新推荐:很少有人知道,全球最大的微
波炉生产企业格兰仕的前身就是一群不愿意挨
饿的人在1978年办起来的一个乡镇企业,当时
的产品是鸡毛掸子。21年,格兰仕华丽蜕变成
中国家电全系列的国际电子销售品牌,成为家
电业“世界工厂”里的一个标志企业。
设计新颖、功能强大、技术前卫的格兰仕
系列产品,在北美及欧洲市场倍受青睐,全球
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商务机构,全球60多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
格兰仕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转型升
级,发展“互联网+”,依托“G+”平台和理念,
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强调自主创新,更
强调分工合作,集中力量整合全球最顶尖的人
才和创新团队,把全球最前沿的技术以最快的
速度产业化、商业化。
2015年9月,代表全球最高水平的柏林国
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首次设立中国品牌馆,格
兰仕展台前人头攒动,设计新颖、功能强大、
技术前卫的格兰仕系列产品,引起了欧洲客商
和消费者的浓厚兴趣。除了欧洲,在北美市场,
格兰仕微波炉已经布满了传统卖场最显耀位
置。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
换阶段。格兰仕总裁梁昭贤认为,对于家电业
来说,改变过去代工“贴牌”生产方式,实施
品牌“走出去”战略,是适应“新常态”的最
好应对。
从鸡毛掸子到家电全系列
记者来到格兰仕位于中山的生产基地,新
落成的智能化工厂展现了全新的生产能力,分
装、总装、打包、入库……生产的全过程实现
了高度自动化,从这里下线的微波炉及各类家
电产品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格兰仕的前身就是
一群不愿意挨饿的人在1978年办起来的一个乡
镇企业,当时的产品是鸡毛掸子。”梁昭贤介
绍说。
格兰仕微波炉生活电器外贸公司总经理李
淑玲清楚地记得1996年第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情
景,她一个人扛着一台微波炉、两个电饭煲进
了展馆,展台还是“借用”别的外贸公司的一
个角落。尽管如此,那一届广交会格兰仕还是
获得了两三千台订单,撬开了世界市场一条
“门缝”。
以此为起点,格兰仕微波炉在国内国外两
个市场迅猛发展,1997年格兰仕第一次拿到了
出口南非的直接订单,1999年出口新西兰的订
单实现了以自主品牌“格兰仕”的首次出口,
也同样是在1999年,格兰仕成为全球最大的微
波炉生产企业;同时格兰仕向空调、冰箱、洗
衣机、小家电等白色家电全线拓展,凭借优异
的性价比和可靠的质量,格兰仕成为家电业
“世界工厂”里的一个标志企业。
“与改革开放同行,格兰仕抓住了发展机
遇。”梁昭贤感慨地说:“过去求生存、求发
展是这样;现在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
国品牌,从局部领先发展到综合领先,也同样
要抓住机遇。”
“给梦想插上翅膀,未来就会飞翔。”梁
昭贤表示,无论怎样飞翔,格兰仕将始终不忘
提升中国制造的责任。
徐工 靠品质叫响“中国制造”
国新推荐:在装备制造领域展现中国力量,
一直是徐工集团的梦想。经过20多年的探路和
布局,徐工集团终于实现了自主品牌工程机械
大规模走出去的梦想。在全球工程机械巨头的
方阵中,终于出现了中国品牌的身影。徐工在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构建了较完善的营
销网络,徐工全球十大经销商有8位都是在“一
带一路”沿线各国。“徐工下一步的目标,就是
与世界顶尖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同场竞技,勇夺
‘金牌’。”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说。
近日,徐工集团50台混凝土搅拌车搭船出
海,出口中东,这是今年徐工继300台大型挖
掘机批量出口中东市场后的又一大单。
经过20多年的探路和布局,徐工集团终于
实现了自主品牌工程机械大规模走出去的梦
想。在全球工程机械巨头的方阵中,终于出现
了中国品牌的身影。
今天,在卡塔尔世界杯场馆施工现场,在
巴西奥运会主场馆工地,在美国休斯敦石油产
区管道铺设现场,在土耳其的铁路建设工地,
都能看到大片鲜艳的“徐工金”,这是徐工人
为之骄傲的颜色。
奥萨医药:做中国创造的药 为世界开出大处方
国新推荐:深圳奥萨医药研发的国家一类
新药 “依叶” ,这是一种新型的预防脑卒中(俗
称“脑中风”)的药物,是迄今我国研究者独立
完成最大样本量的一级预防研究。
奥萨医药是一家立志于成为“中国的辉
瑞”、“生物制药业的华为”的公司,致力于创
新药物以及生物标记物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
新技术企业。从2008年获批至今,“依叶”在
众多进口药、仿制药中突围而出,近几年更是
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增长率超过200%。奥萨医
药规划,10年内自主研发10种以上国家一类新
药,用“中国创造的药”覆盖30%的目标人群,
拉动百亿元的国内消费。除了国内,让中国人
的药走向海外市场,是奥萨医药创立以来的另
外一个目标。
今年三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举行的美国
心脏病学会2015年度科学会议上, 中国脑卒
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大会上发布,经过四年半时间对两万名中国
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后发现,服用依那普
利叶酸片 (简称“依叶”)能显著降低21%脑卒
中病例发生,这一成果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美
国医学会杂志》上同步发布。
这是迄今我国研究者独立完成最大样本量
的一级预防研究。随着研究成果的公布,中华
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
院教授霍勇说:“我们给全世界脑卒中预防开
出了大处方”。
霍勇教授所说的大处方,就是深圳奥萨医
药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 “依叶”,这是一种新
型的预防脑卒中(俗称“脑中风”)的药物,
2008年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简单地说,“依
叶”的用途是治疗H型高血压病症,在降血压
的同时补充叶酸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团队的执着与坚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靠着团队的执着与
担当,才能让奥萨医药团队走到今天。
“奥萨团队在国外积累了很多科学研究基
础和技术,以及对国际科研的前沿的学科的把
握。我们希望中国在高血压的预防、治疗,脑
卒中的预防,能够走到世界的前列,我们将始
终致力于此”,徐希平说。
奥萨医药的研发团队,让人羡慕。徐希平
是广东唯一获得“大满贯”荣誉的海外引进人
才,2009年,徐教授受邀参加北戴河暑期专家
休假。在奥萨的团队中,拥有多位哈佛大学等
世界名校归来的教授、博士,团队的学术和研
发能力在全球都处于前列。
给人民网品牌中国采访组留下印象深刻的
是,奥萨医药的核心技术和管理团队,非常地
稳定,公司高管几乎都跟随了徐希平教授10年
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20年。在十几年前采访
徐教授的电视记录片中,还能看到现在奥萨高
管团队的成员。
邢厚恂,曾经在南京医科大学任教,美国
哈佛大学留学归国,2004年参与组建了深圳奥
萨医药有限公司,现在担任奥萨医药总经理。
田敏卿,上世纪90年代曾经与徐希平教授一起
在安徽做病理研究和采样,后来到深圳参入创
立奥萨医药,目前担任奥萨医药副总经理。
一位奥萨高管自豪地说:“我们的待遇不
高,但我们的团队非常稳定,我们靠的是一种
精神,要做中国人自己的药。”
对于产业界流行的资本运作,总经理邢厚
恂说:”我们不要外面的钱”。
与学术界、产业界的某些人拜金浮躁的风
气相比,奥萨医药的团队,更多地是一种冷静、
执着、坚守。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国新推荐: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3
月30日21时52分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十七
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首
发星,它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
运行向全球拓展。
国内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
了基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和运营服务
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
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
产品基本相当,自主芯片销量超500万片,应
用范围已由行业和区域应用扩展到智能手机等
大众电子消费领域。预计到2020年左右,将为
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导航服务。
3月30日21时52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
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此次发射的北斗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十七颗
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首发
星。该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
经过近几年发展,国内北斗卫星导航产业
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基
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和运营服务等较
完整的产业体系。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块等
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
基本相当,自主芯片销量超500万片,应用范
围已由行业和区域应用扩展到智能手机等大众
电子消费领域。“比如芯片的产能、价格与国
外已在同一档次,原来几百元一片的芯片,现
在降到20元一片。”杨长风认为,北斗要进一
步产业化,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牵引、推动,
另一方面也还需要通过市场手段降低成本,形
成规模效益,这是未来北斗系统能和GPS导航
产品竞争的关键。
杨长风说,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正在
联合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我国提供广域
米级/分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以及区域厘米
级实时定位服务,打造北斗系统特色化、区域
优势服务。北斗的国际应用也在不断开拓。“一
方面,积极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民航、国际
海事、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另一方面,积极
推动北斗系统服务国际社会,让更多国家和公
众了解北斗、应用北斗、感受北斗系统特色与
优势,推动北斗在‘一带一路’国家落地,服
务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等建设。”杨长风相信,
到2020年左右,北斗系统将与其他卫星导航系
统一道,为全世界范围的广大用户提供高精度、
高可靠的卫星导航服务,这也是北斗系统建设
发展一贯秉承的“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发展理念。
华为的“芭蕾脚”撑起联接世界的梦想
国新推荐:华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张
名片。由2.1万元起步,发展成为业务遍及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如今,华为已
经帮助全球1/3的人实现了紧密的联接沟通,
帮助人们消除数字鸿沟,进入网络社会和信息
社会,实现了紧密的联接沟通。但是这光鲜的
一切是“痛并快乐着”的结果,华为在巨大的
成功之后,人们并不知道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
犹如芭蕾舞者一只脚穿着优雅的芭蕾舞鞋,另
一只脚却赤裸着满是疤痕。不管这背后的伤痛
有多少,而华为更希望自己以及世人记住的不
是自己光鲜的一面,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
华为觉得自己就像是那个跳芭蕾舞的人。
“人们只知道芭蕾舞很美,但背后的艰辛又有
多少人知道呢?”
在巨大的成功之后,华为更希望自己以及
世人记住的不是自己光鲜的一面,而是一种精
神,一种情怀。
27年来,这只中国企业界的“芭蕾脚”,
由2.1万元起步,发展成为业务遍及17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
如今,华为已经帮助全球1/3的人实现了
紧密的联接沟通,帮助人们消除数字鸿沟,进
入网络社会和信息社会,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
去的一张名片。
然而这光鲜的一切是“痛并快乐着”的结
果。“芭蕾脚”背后是华为联接世界的梦想。
针尖上的赶超
即使在最辉煌的时候,华为也时刻保持着
清醒。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华为在今天成为
一家令人尊敬的公司的关键。
任正非的一段话可以说明华为的发展策
略。他说,“我们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公司,只
能在有限的宽度赶超美国公司。不收窄作用面,
压强就不会大,就不可能有所突破。我们只可
能在针尖大的领域里领先美国公司,如果扩展
到火柴头或小木棒这么大,就绝不可能实现这
种超越。”
这种策略具体表现为华为的核心战略
——“管道策略”。聚焦于管道体系本身,但
不做管道内承载的内容,移动宽带(MBB)、固定
宽带(FBB)和骨干网解决方案是战略突破口,也
是公司最可能实现全球领先的主业务。
为此,公司20多年来“马拉松式”的研发
投入也围绕着“管道战略”展开。2014年,华
为研发投入达到380亿元,比2013年增长24%。
过去10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达到1854元。
目前,华为在中国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中排名
第一,美国专利授权量进入前50名,欧洲专利
授权量进入前15名。
开放、合作、实现共赢
在初创阶段,要在市场的丛林中杀出一条
路来,华为的文化里更强调一种狼性。然而在
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ICT)解决方案供
应商后,华为更明白,唯有包容与共赢,才能
走得更远。
“如果一个朋友都没有,我们能维持下去
吗?显然不能。”任正非不只一次这样说。“以
前华为跟别的公司合作,一两年后,华为就把
这些公司吃了或甩了。这是‘黑寡妇’的做法
(黑寡妇是拉丁美洲的一种蜘蛛)。”他说,“今
天,我们要改变这个现状,要开放、合作、实
现共赢。我们要保持‘深淘滩、低作堰’的态
度,多把困难留给自己,多把利益让给别人。”
要让整个产业链分享价值,做合作共赢的
产业贡献者。2013年年底,在了解到国内资金
链比较紧张的情况后,华为主动提出给供应商
提前付款,最终提前支付款达10亿美元。
近年来,华为海外员工本地化率持续提升,
2013年达到79%。其中,海外中高层管理人员
本地化率达20.7%。目前,华为外籍员工总数接
近3万,来自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在全球部署的16个研究所,汇聚了全
球范围内优秀的人才。在这里,俄罗斯员工做
算法,法国员工研究美学,日本员工研究材料
应用……真正实现了“综合全球能力地图,创
新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