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海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全真模拟(五)物理试题

IT圈 admin 45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瑞凡双)

2023—2024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五)

1.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2

.考查范围:高中全部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势能以及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B.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C.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一定越高

D.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越大

2.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对全球的海洋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已知核污染水中含有碘、锶、氚、钌等放射性元素,

131

其中碘(

131

53

I

)的半衰期约为8天,碘131发生衰变的方程为

53

I

131

54

131

XeX

.已知

131

53

I

54

Xe

、X的质量

分别为

m

1

m

2

m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粒子为

1

1

H

C.

m

1

m

2

m

3

B.16个碘原子核(

131

53

I

)经过16天还剩余4个

D.碘131衰变过程释放核能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玻璃砖1、2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两玻璃砖之间的夹角为

.一束光从玻璃

砖1的下表面中点垂直射入,忽略二次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可能在玻璃砖2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B.光可能在玻璃砖2的上表面发生全反射

C.光从玻璃砖2的上表面射出时与入射光平行

D.光在两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相同

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

uU

m

sin

t

的交变电流,副线圈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

0

10

,R为滑动变阻器.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间位置时,理想交流电压表

V

1

V

2

的示数分别

U

1

200V

U

2

40V

,理想交流电流表

A

2

的示数为

I

2

2.5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6

B.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1:5

C.理想交流电流表

A

1

的示数为

I

1

0.5A

D.

U

m

200V

5.质点O从

t0

时刻开始振动,0.6s后停止振动,再经1.2s,图中的质点B刚好开始振动,形成的波形图如

图所示,此时质点A位于波谷.已知

OB18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长为6m

B.该波的周期为0.6s

C.O、A两质点对应的平衡位置的距离为15m

D.从图示位置开始,再经0.5s质点B第二次出现在波谷位置

6.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司机驾驶某款新能源汽车沿平直的

公路由静止开始行驶,当车速达到

30ms

后保持该速度匀速行驶,快到目的地时开始匀减速运动至停止,此

过程汽车的位移为1800m,行驶了80s.已知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大小的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2.25ms

B.汽车匀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900m

C.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等于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D.汽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匀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7.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我国空间站实现完美对接,六名航天

员在“天宫”顺利会师.对接后,组合体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约为90min.某时刻组合体、地

球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同一直线上,且组合体与地球同步卫星的间距最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接后,组合体的运行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组合体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

4

3

2:1

C.组合体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

16

3

4:1

D.再经过1.6h,组合体与地球同步卫星再一次相距最近

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第一次使用波长为

的光照射阴极K,调节滑片P的位置,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U时,微安表的示数刚好为零;第二次改用波长为

2

的光照射阴极K,调节滑片P的位置,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法正确的是(

U

时,微安表的示数刚好为零.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说

4

A.第一次与第二次入射光光子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1:2

B.第一次与第二次从阴极K表面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之比为

2:1

C.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hc

D.若用波长为

4

的光照射阴极K,一定有光电子从阴极K表面逸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某容器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经状态

abca

变化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ab

平行于横轴,ac平行于纵轴,bc的延长线过原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向外界放出热量

B.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发生碰撞的分子数减少

C.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小于在状态b时的压强

D.从状态c到状态a,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10.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图中

E

0

为已知量),由玻尔理论可知,

n1

时,氢原子处于基态,其

对应的能量为

E

1

E

0

,氢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第n能级的能量为

E

n

E

1

n

2,3,4,

.现用某种频率的

2

n

)单色光照射大量处于

n1

能级的氢原子,使其刚好跃迁到

n4

能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光子的能量等于

E

0

16

5

E

0

36

B.大量氢原子从

n4

能级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氢原子从

n4

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波长最长的光子对应的能量为

D.若用动能为

E

0

的粒子碰撞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氢原子可能跃迁到

n2

能级

11.如图所示,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设每打一次气都会将一个大气压的一整气筒的空气压入轮胎内,若轮

胎内的气体为理想气体,且不考虑打气过程中轮胎内气体的温度变化以及轮胎体积的变化,则充气过程中,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轮胎内气体的内能增加

B.单位时间内气体对单位面积器壁的撞击作用逐渐减弱

C.后一次与前一次的打气过程相比较,压入气体的分子数不同

D.后一次与前一次的打气过程相比较,轮胎内气体压强的增加量相等

12.如图所示为某工地提升重物的简易图,质量为

m100k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30

的粗糙斜面上,用

轻绳跨过定滑轮向上提升物体,使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位于斜面底端时,轻绳和斜面的夹

角很小.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

2

,重力加速度g取

10ms

,则在物体沿斜面上升的过

3

A.轻绳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当轻绳与斜面的夹角为30°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50N

C.当轻绳与斜面的夹角为30°时,轻绳的拉力大小为500N

D.当轻绳与斜面的倾角为45°时,轻绳的拉力最小

13.如图所示,倾角为

、间距为L的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导轨的上端通过导线连接一阻值

为R的定值电阻.图中的虚线1、2、3、4与导轨垂直且间距均为d,虚线1、2之间和3、4之间存在磁感应

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垂直导轨向下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阻为R、长为L的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

并从距离虚线1为d的位置由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到虚线4处.已知导体棒到达虚线2和虚线4处时

的速度大小均为

v

mgR

,且导体棒刚好处于平衡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

22

BL

)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棒在虚线3、4间做加速运动

B.导轨的倾角

30

C.导体棒从释放到运动至虚线4处的过程,流过定值电阻的电荷量为

BLd

R

m

2

g

2

R

2

D.导体棒从静止释放到运动至虚线4处的过程,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mgd

4

B

4

L

4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

程.

14.(10分)

(1)(4分)晓宇在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时,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撒有爽身粉的水面

上,待油酸散开油膜形状稳定后,放上玻璃板,并描绘出油膜的轮廓.

①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1

2

,经测量得知,50滴该溶液的体积约为1mL,油膜的面积约为

250cm

1000

则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_m.

②下列操作过程中,会导致油酸分子的直径测量值偏大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标号).

A.爽身粉撒得太多,导致油酸没有充分散开

B.误将50滴记为49滴

C.计算油膜面积时,将不足一格的均记为一格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测量光的波长.

①实验过程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单缝到双缝的距离越远,条纹间距越大

B.条纹间距与双缝间的距离有关

C.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以换用双缝到光屏距离更短的遮光筒

D.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以换用两缝间距更小的双缝

②已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1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时,手轮的读数如下方左图所示;转动手轮,

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7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时,手轮的读数如下方右图所示,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mm.

③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双缝之间的距离为d,条纹间距为

x

,则该色光的波长为

______(用

L、d、

x

表示);如果

L600mm

d0.4mm

,则该色光的波长为

______nm.

15.(8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力传感器(连接计算机,图中未画出),通过单摆测定当地

的重力加速度.

(1)实验中小球应选用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标号).

A.乒乓球B.橡胶球C.小钢球

(2)如下图所示,将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连接力传感器,在小球摆动过程与力传感器连接

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如下图所示,其中

F

max

F

min

t

1

t

2

均为已知量.由图像可知,从

t0

时刻开始,小球第一次摆到最低点

的时刻为______,摆动周期为

T

______;若想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及需要使用器材

分别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标号).

A.细绳的长度、米尺

B.细绳的长度和小球的直径、米尺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瑞凡双)

2023—2024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五)

1.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2

.考查范围:高中全部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势能以及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B.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C.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一定越高

D.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越大

2.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对全球的海洋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已知核污染水中含有碘、锶、氚、钌等放射性元素,

131

其中碘(

131

53

I

)的半衰期约为8天,碘131发生衰变的方程为

53

I

131

54

131

XeX

.已知

131

53

I

54

Xe

、X的质量

分别为

m

1

m

2

m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粒子为

1

1

H

C.

m

1

m

2

m

3

B.16个碘原子核(

131

53

I

)经过16天还剩余4个

D.碘131衰变过程释放核能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玻璃砖1、2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两玻璃砖之间的夹角为

.一束光从玻璃

砖1的下表面中点垂直射入,忽略二次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可能在玻璃砖2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B.光可能在玻璃砖2的上表面发生全反射

C.光从玻璃砖2的上表面射出时与入射光平行

D.光在两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相同

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

uU

m

sin

t

的交变电流,副线圈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

0

10

,R为滑动变阻器.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间位置时,理想交流电压表

V

1

V

2

的示数分别

U

1

200V

U

2

40V

,理想交流电流表

A

2

的示数为

I

2

2.5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6

B.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1:5

C.理想交流电流表

A

1

的示数为

I

1

0.5A

D.

U

m

200V

5.质点O从

t0

时刻开始振动,0.6s后停止振动,再经1.2s,图中的质点B刚好开始振动,形成的波形图如

图所示,此时质点A位于波谷.已知

OB18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长为6m

B.该波的周期为0.6s

C.O、A两质点对应的平衡位置的距离为15m

D.从图示位置开始,再经0.5s质点B第二次出现在波谷位置

6.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司机驾驶某款新能源汽车沿平直的

公路由静止开始行驶,当车速达到

30ms

后保持该速度匀速行驶,快到目的地时开始匀减速运动至停止,此

过程汽车的位移为1800m,行驶了80s.已知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大小的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2.25ms

B.汽车匀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900m

C.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等于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D.汽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匀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7.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我国空间站实现完美对接,六名航天

员在“天宫”顺利会师.对接后,组合体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约为90min.某时刻组合体、地

球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同一直线上,且组合体与地球同步卫星的间距最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接后,组合体的运行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组合体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

4

3

2:1

C.组合体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

16

3

4:1

D.再经过1.6h,组合体与地球同步卫星再一次相距最近

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第一次使用波长为

的光照射阴极K,调节滑片P的位置,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U时,微安表的示数刚好为零;第二次改用波长为

2

的光照射阴极K,调节滑片P的位置,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法正确的是(

U

时,微安表的示数刚好为零.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说

4

A.第一次与第二次入射光光子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1:2

B.第一次与第二次从阴极K表面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之比为

2:1

C.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hc

D.若用波长为

4

的光照射阴极K,一定有光电子从阴极K表面逸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某容器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经状态

abca

变化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ab

平行于横轴,ac平行于纵轴,bc的延长线过原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向外界放出热量

B.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发生碰撞的分子数减少

C.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小于在状态b时的压强

D.从状态c到状态a,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10.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图中

E

0

为已知量),由玻尔理论可知,

n1

时,氢原子处于基态,其

对应的能量为

E

1

E

0

,氢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第n能级的能量为

E

n

E

1

n

2,3,4,

.现用某种频率的

2

n

)单色光照射大量处于

n1

能级的氢原子,使其刚好跃迁到

n4

能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光子的能量等于

E

0

16

5

E

0

36

B.大量氢原子从

n4

能级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氢原子从

n4

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波长最长的光子对应的能量为

D.若用动能为

E

0

的粒子碰撞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氢原子可能跃迁到

n2

能级

11.如图所示,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设每打一次气都会将一个大气压的一整气筒的空气压入轮胎内,若轮

胎内的气体为理想气体,且不考虑打气过程中轮胎内气体的温度变化以及轮胎体积的变化,则充气过程中,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轮胎内气体的内能增加

B.单位时间内气体对单位面积器壁的撞击作用逐渐减弱

C.后一次与前一次的打气过程相比较,压入气体的分子数不同

D.后一次与前一次的打气过程相比较,轮胎内气体压强的增加量相等

12.如图所示为某工地提升重物的简易图,质量为

m100k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30

的粗糙斜面上,用

轻绳跨过定滑轮向上提升物体,使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位于斜面底端时,轻绳和斜面的夹

角很小.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

2

,重力加速度g取

10ms

,则在物体沿斜面上升的过

3

A.轻绳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当轻绳与斜面的夹角为30°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50N

C.当轻绳与斜面的夹角为30°时,轻绳的拉力大小为500N

D.当轻绳与斜面的倾角为45°时,轻绳的拉力最小

13.如图所示,倾角为

、间距为L的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导轨的上端通过导线连接一阻值

为R的定值电阻.图中的虚线1、2、3、4与导轨垂直且间距均为d,虚线1、2之间和3、4之间存在磁感应

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垂直导轨向下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阻为R、长为L的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

并从距离虚线1为d的位置由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到虚线4处.已知导体棒到达虚线2和虚线4处时

的速度大小均为

v

mgR

,且导体棒刚好处于平衡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

22

BL

)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棒在虚线3、4间做加速运动

B.导轨的倾角

30

C.导体棒从释放到运动至虚线4处的过程,流过定值电阻的电荷量为

BLd

R

m

2

g

2

R

2

D.导体棒从静止释放到运动至虚线4处的过程,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mgd

4

B

4

L

4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

程.

14.(10分)

(1)(4分)晓宇在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时,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撒有爽身粉的水面

上,待油酸散开油膜形状稳定后,放上玻璃板,并描绘出油膜的轮廓.

①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1

2

,经测量得知,50滴该溶液的体积约为1mL,油膜的面积约为

250cm

1000

则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_m.

②下列操作过程中,会导致油酸分子的直径测量值偏大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标号).

A.爽身粉撒得太多,导致油酸没有充分散开

B.误将50滴记为49滴

C.计算油膜面积时,将不足一格的均记为一格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测量光的波长.

①实验过程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单缝到双缝的距离越远,条纹间距越大

B.条纹间距与双缝间的距离有关

C.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以换用双缝到光屏距离更短的遮光筒

D.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以换用两缝间距更小的双缝

②已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1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时,手轮的读数如下方左图所示;转动手轮,

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7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时,手轮的读数如下方右图所示,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mm.

③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双缝之间的距离为d,条纹间距为

x

,则该色光的波长为

______(用

L、d、

x

表示);如果

L600mm

d0.4mm

,则该色光的波长为

______nm.

15.(8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力传感器(连接计算机,图中未画出),通过单摆测定当地

的重力加速度.

(1)实验中小球应选用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标号).

A.乒乓球B.橡胶球C.小钢球

(2)如下图所示,将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连接力传感器,在小球摆动过程与力传感器连接

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如下图所示,其中

F

max

F

min

t

1

t

2

均为已知量.由图像可知,从

t0

时刻开始,小球第一次摆到最低点

的时刻为______,摆动周期为

T

______;若想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及需要使用器材

分别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标号).

A.细绳的长度、米尺

B.细绳的长度和小球的直径、米尺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