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御又槐)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
5.小数的近似数
第1课时 小数的近似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2例1,完成P52“做一做”,P54~P55“练习十三”第1、2、5、6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会应用“四舍
◎教学笔记
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测量、观察、发现等活动培养推理及概括能力,
初步掌握“迁移”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的数感。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省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导入新课
1.复习整数的近似数。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尝试完成下面的练习。(出示课件)
【学情预设】学生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小结:求一个整数的近
似数,我们用的是“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激活对“四舍五入”法的认识,
为把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迁移至探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奠定基础。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邻居家的女儿活泼可爱,叫豆豆。(课件出示教科书P52例1
的主题图),你们看,小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呢?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
【学情预设】预设1:豆豆的身高大约是1m。
预设2:豆豆的身高是0.984m。
预设3:我认为把豆豆的身高看作0.98m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
师:我同意你的说法,量身高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同学们说豆豆的身高大约是
1m、0.98m,其实都有道理。这里的1m、0.984m、0.98m有什么关系呢?
【学情预设】1是0.984的近似数,0.98也是0.984的近似数。
师:在日常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求小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求小数的
近似数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1)]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抓住他们的心理,说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
◎教学笔记
数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有用的、生动的,加深学生对小数的
认识与亲切感。
二、自主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1.猜想。
师:大家知道用“四舍五入”法可以求整数的近似数,那你觉得求小数的近似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学情预设】我猜想,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因为小数和整
数很多地方相似,特别是按数位计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师:很好,探讨数学知识,就需要有根据地提出猜想,然后再去验证并获得新的知
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学生自然把新旧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
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2.探究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师:0.984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多少?
(1)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近似数的。
(2)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0.984保留两位小数,要把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数,也就是千分位上
的数省略掉,千分位上的数是4,小于5,要舍去,所以它的近似数是0.98。
教师板书: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
师小结: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需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把千分位上的数
“四舍五入”。
【设计意图】围绕探究“怎样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这个问题,分为两步走:
①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把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迁移到求小数的
近似数中;②让学生在交流中去概括和总结方法。
3.探究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都写出了0.984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下面接着写出0.984保留一
位小数、保留整数的近似数。如果有困难就和同学商量,别忘了还有老师在你们身边。
(1)学生尝试着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汇报。
①师:谁愿意说说求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的过程和结果?
【学情预设】预设1:0.984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字,百分位上是8,
大于5,所以要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是9,9加1等于10,向个位进1,因此0.984约等
于1。
预设2:我有不同意见,应该写成1.0。虽然9加1等于10,向个位进1,但1不是
一位小数,所以要写成约等于1.0。
【教学提示】
本环节是这节
课的重点,引导学
生理解小数近似数
的意义,掌握求小数
近似数的方法,学会
应用“四舍五入”
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知道精确度的含
义。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充分发挥、充
分交流。又以学生间的相互提问、评价等形式,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②师: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立足小数的性质认为1.0=1,这个认知的冲突是进一步
学习的契机。
③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后得出:在数学上保留到哪一位,就是精确到那一位。
1.0精确到十分位,而1精确到个位。两个数虽然相等,但精确度不同。近似数1.0更
精确,所以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④师:那把0.984保留到整数的近似数是多少呢?
◎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要把0.984保留整数,也就是要把它精确到个位,这时要看十分位
上的数,十分位是9,大于5,向前一位(个位)进1,0.984约等于1。
教师板书:0.984≈1.0 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0.984≈1 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
【设计意图】由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推理到保留一位小数和整数求近
似数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引发认知冲突,通过讨论1.0和1表示的精确度不同,真正
理解近似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4.概括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1)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情预设】预设1: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如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字;
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第二位,也就是百分位上的数字;保留两位小数,就
要看小数部分第三位,也就是千分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
定是“舍”还是“入”。
预设2: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在表示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板书)
师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人”法,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它的下
一位。
(2)师:再请同学们想一想,保留不同位数得到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可以小组
讨论一下。
【学情预设】保留不同位数得到的近似数的精确程度不同。如0.984保留整数是
1,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是1.0,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是0.98,精确到
百分位。而0.98比1和1.0更接近0.984。
师:说得很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保留不同的位数,求得的近似数不同。保留的
小数位数越多,这个近似数就越接近准确数,也就更精确。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自己总结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概
括、抽象能力。
三、实际应用,提高能力
1.教科书P52“做一做”。
(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订正。
2.教科书P55“练习十三”第6题。
指名学生口答,说说这样判断的理由。
3.教科书P54“练习十三”第1题。
(1)学生独立填表。
(2)小组内交流,互批互评。
【教学提示】
练习前,教师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
生分析题目要求,
加强学生的审题意
识和能力,提高学
生综合解决问题的
能力,培养学生良
好的解题习惯。
(3)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保留的位数不同,求得的近似数精确度不
同。
4.教科书P54“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5.教科书P55“练习十三”第5题。
(1)请两名学生板演,一人完成一题,其余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练习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练习,让学生进
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课中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后独立探索方法。从保留两位
小数,到保留一位小数,再到保留整数的方法,从基础方法的探究到近似数的精确度
的辨析,学生在困惑中思考、研究,在感悟中总结方法,在经历尝试——推理——概
括的过程中,思维一步步深入。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高,教学效果不错。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28第3、6题。
3.按要求写出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精确到十分位。
3.275≈ 10.64≈ 99.972≈ 5.137≈
(2)保留两位小数。
11.806≈ 19.999≈ 6.024≈ 4.2449≈
(3)省略千分位后面的尾数。
6.4556≈ 0.3832≈ 9.2679≈ 0.6004≈
6.下面方框里可以填几?写在横线上。
58.6□≈58.7
7.05□4≈7.05
14.00□≈14.00
参考答案
3.(1)3.3 10.6 100.0 5.1(2)11.81 20.00 6.02 4.24
(3)6.456 0.383 9.268 0.600
6.5、6、7、8、9 0、1、2、3、4 1、2、3、4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
◎教学笔记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御又槐)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
5.小数的近似数
第1课时 小数的近似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2例1,完成P52“做一做”,P54~P55“练习十三”第1、2、5、6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会应用“四舍
◎教学笔记
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测量、观察、发现等活动培养推理及概括能力,
初步掌握“迁移”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的数感。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省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导入新课
1.复习整数的近似数。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尝试完成下面的练习。(出示课件)
【学情预设】学生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小结:求一个整数的近
似数,我们用的是“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激活对“四舍五入”法的认识,
为把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迁移至探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奠定基础。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邻居家的女儿活泼可爱,叫豆豆。(课件出示教科书P52例1
的主题图),你们看,小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呢?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
【学情预设】预设1:豆豆的身高大约是1m。
预设2:豆豆的身高是0.984m。
预设3:我认为把豆豆的身高看作0.98m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
师:我同意你的说法,量身高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同学们说豆豆的身高大约是
1m、0.98m,其实都有道理。这里的1m、0.984m、0.98m有什么关系呢?
【学情预设】1是0.984的近似数,0.98也是0.984的近似数。
师:在日常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求小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求小数的
近似数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1)]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抓住他们的心理,说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
◎教学笔记
数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有用的、生动的,加深学生对小数的
认识与亲切感。
二、自主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1.猜想。
师:大家知道用“四舍五入”法可以求整数的近似数,那你觉得求小数的近似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学情预设】我猜想,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因为小数和整
数很多地方相似,特别是按数位计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师:很好,探讨数学知识,就需要有根据地提出猜想,然后再去验证并获得新的知
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学生自然把新旧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
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2.探究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师:0.984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多少?
(1)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近似数的。
(2)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0.984保留两位小数,要把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数,也就是千分位上
的数省略掉,千分位上的数是4,小于5,要舍去,所以它的近似数是0.98。
教师板书: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
师小结: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需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把千分位上的数
“四舍五入”。
【设计意图】围绕探究“怎样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这个问题,分为两步走:
①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把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迁移到求小数的
近似数中;②让学生在交流中去概括和总结方法。
3.探究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都写出了0.984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下面接着写出0.984保留一
位小数、保留整数的近似数。如果有困难就和同学商量,别忘了还有老师在你们身边。
(1)学生尝试着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汇报。
①师:谁愿意说说求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的过程和结果?
【学情预设】预设1:0.984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字,百分位上是8,
大于5,所以要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是9,9加1等于10,向个位进1,因此0.984约等
于1。
预设2:我有不同意见,应该写成1.0。虽然9加1等于10,向个位进1,但1不是
一位小数,所以要写成约等于1.0。
【教学提示】
本环节是这节
课的重点,引导学
生理解小数近似数
的意义,掌握求小数
近似数的方法,学会
应用“四舍五入”
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知道精确度的含
义。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充分发挥、充
分交流。又以学生间的相互提问、评价等形式,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②师: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立足小数的性质认为1.0=1,这个认知的冲突是进一步
学习的契机。
③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后得出:在数学上保留到哪一位,就是精确到那一位。
1.0精确到十分位,而1精确到个位。两个数虽然相等,但精确度不同。近似数1.0更
精确,所以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④师:那把0.984保留到整数的近似数是多少呢?
◎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要把0.984保留整数,也就是要把它精确到个位,这时要看十分位
上的数,十分位是9,大于5,向前一位(个位)进1,0.984约等于1。
教师板书:0.984≈1.0 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0.984≈1 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
【设计意图】由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推理到保留一位小数和整数求近
似数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引发认知冲突,通过讨论1.0和1表示的精确度不同,真正
理解近似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4.概括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1)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情预设】预设1: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如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字;
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第二位,也就是百分位上的数字;保留两位小数,就
要看小数部分第三位,也就是千分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
定是“舍”还是“入”。
预设2: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在表示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板书)
师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人”法,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它的下
一位。
(2)师:再请同学们想一想,保留不同位数得到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可以小组
讨论一下。
【学情预设】保留不同位数得到的近似数的精确程度不同。如0.984保留整数是
1,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是1.0,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是0.98,精确到
百分位。而0.98比1和1.0更接近0.984。
师:说得很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保留不同的位数,求得的近似数不同。保留的
小数位数越多,这个近似数就越接近准确数,也就更精确。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自己总结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概
括、抽象能力。
三、实际应用,提高能力
1.教科书P52“做一做”。
(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订正。
2.教科书P55“练习十三”第6题。
指名学生口答,说说这样判断的理由。
3.教科书P54“练习十三”第1题。
(1)学生独立填表。
(2)小组内交流,互批互评。
【教学提示】
练习前,教师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
生分析题目要求,
加强学生的审题意
识和能力,提高学
生综合解决问题的
能力,培养学生良
好的解题习惯。
(3)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保留的位数不同,求得的近似数精确度不
同。
4.教科书P54“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5.教科书P55“练习十三”第5题。
(1)请两名学生板演,一人完成一题,其余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练习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练习,让学生进
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课中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后独立探索方法。从保留两位
小数,到保留一位小数,再到保留整数的方法,从基础方法的探究到近似数的精确度
的辨析,学生在困惑中思考、研究,在感悟中总结方法,在经历尝试——推理——概
括的过程中,思维一步步深入。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高,教学效果不错。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28第3、6题。
3.按要求写出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精确到十分位。
3.275≈ 10.64≈ 99.972≈ 5.137≈
(2)保留两位小数。
11.806≈ 19.999≈ 6.024≈ 4.2449≈
(3)省略千分位后面的尾数。
6.4556≈ 0.3832≈ 9.2679≈ 0.6004≈
6.下面方框里可以填几?写在横线上。
58.6□≈58.7
7.05□4≈7.05
14.00□≈14.00
参考答案
3.(1)3.3 10.6 100.0 5.1(2)11.81 20.00 6.02 4.24
(3)6.456 0.383 9.268 0.600
6.5、6、7、8、9 0、1、2、3、4 1、2、3、4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
◎教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