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滑雨筠)
1 、 一般情况下,火灾隐患都有( ),往往是小患不除酿成大灾。
A 、较长的潜伏性
题目
B 、较大的波及性
C 、较强的危险性
D 、较深的影响性
2 、 火灾的( )是火灾中引起人们惊慌的重要原因。
A 、瞬时性
题目
B 、多变性
C 、突发性
D 、波及性
3 、 下列哪些不是室内火灾的特点( )。
A 、火灾发生的突然性
题目
B 、火灾发展的多变性
C 、处理火情的瞬时性
D 、火灾蔓延的快速性
4 、 室外火灾受气温的影响大。气温越高,可燃物的温度随之( ),与着火点的温差就( )。
A 、降低 越大
题目
B 、升高 越大
C 、降低 越小
D 、升高 越小
5 、 在火场上,对绝大多数被困人员来说,首先遇到的“敌人”是( )。
A 、高温
题目
B 、烟气
C 、火势
D 、烈火
6 、 起火后形成的有害物质决定于许多因素,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可燃物质的( ),它决
定燃烧时所需的氧气量、温度和生成的物质。
A 、物理成分
B 、化学成分
C 、性质
D 、氧化性
7 、 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 )。
A 、0.21
题目
B 、0.25
C 、0.3
D 、0.5
8 、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要比氧大 ( )倍。
A 、180
B 、210
C 、240
题目
题目
D 、270
9 、 火灾生成烟气的毒害性可归纳为八个字,即缺氧、毒害、尘害、( )。
A 、高温
题目
B 、高压
C 、扩散
D 、蔓延
10 、 火灾烟气中烟粒子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当烟气弥漫时,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的
遮蔽而大大减弱,能见度大大降低,这就是烟气的( )。
A 、毒害性
B 、减光性
C 、扩散性
D 、恐怖性
11 、 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速度( )倍,其能量超过或5—6倍。
A 、3
题目
B 、5
C 、7
D 、8
12 、 有的人面对浓烟不知所措,从高楼跳下而丧生;有的人见了大火,只顾向相反方向奔逃
题目
而不管是否有出口。这是( )心理误区。
B 、趋光心理
题目
C 、惊慌心理
D 、外散心理
A 、习惯心理
13 、 出于( ),有的人即使是在自己居住的场所,在原出路被烟火阻塞无路可走时,才去
寻找其他疏散出路,但常常为时已晚。
A 、习惯心理
B 、外散心理
C 、趋光心理
D 、惊慌心理
14 、 ( )有时是有益的,但如果身处陌生的火灾环境中,盲目地拼命朝有光亮的方向逃跑,
很容易误入危险境地。
A 、外散心理
B 、趋光心理
C 、习惯心理
D 、惊慌心理
15 、 要避免误入危险逃生路径,就必须( )。
A 、会报火警
题目
B 、会疏散逃生
C 、熟悉所处环境
D 、会使用消防器材
题目
题目
16 、 盲从心理是( )的延续,表现在火灾危险中失去正常判断能力,没有主见,随大流、
不顾后果。
A 、惊慌心理
B 、习惯心理
C 、趋光心理
D 、外散心理
17 、 火场中,( )是相对安全的地方,逃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伏地而行,这样可以尽
量避免吸入浓烟和遭受高温的直接袭击。
A 、紧贴墙壁
B 、卫生间
C 、电梯
D 、紧贴地面
18 、 下列不属于正确的逃生方法的是( )。
A 、立即逃离火灾现场
题目
B 、选择正确的逃生路径
C 、选择最近的电梯或楼梯
D 、准备简易的防护器材
19 、 逃生路线的选择,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择( )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题目
A 、最近的
B 、最大的
题目
题目
C 、最远的
D 、安全、便捷
20 、 逃生的方法多种多样。下列哪一种是正确的逃生方法( )。
A 、结束手上的工作离开危险区域
题目
B 、选择简便、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C 、准备精良的防护器件
D 、任意选择逃生路线
21 、 干毛巾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但考虑到实用,一般折成( )层为宜。
A 、10
题目
B 、8
C 、6
D 、4
22 、 实验证明干毛巾折成8层,烟雾消除可达 ( )。
A 、0.4
题目
B 、0.5
C 、0.6
D 、0.7
23 、 在穿越烟雾区时,如果感到呼吸困难, ( )。
题目
A 、可以先将毛巾拿开一会儿
B 、决不能将毛巾拿开
C 、拿下毛巾,快速离开
D 、在原地等待
24 、 采用( )的行走姿势,躲避烟雾和毒气。
A 、较低
题目
B 、直立
C 、弯腰
D 、背向
25 、 当遇到火灾时,可( )。
A 、跳楼逃生
题目
B 、等火势小了再走
C 、等待救援
D 、利用简易工具逃生
26 、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通常不允许人员利用建筑物中的( )进行安全疏散。
A 、防烟楼梯
题目
B 、室外楼梯
C 、普通电梯
D 、逃生梯
27 、 下列关于身上着火的处置方法,错误的是( )。
题目
D 、在场的其他人可用湿麻袋等物把着火人包裹起来窒息灭火
A 、着火人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
B 、应尽快脱掉衣帽,快速奔跑,把身上的火焰吹灭
C 、在场的其他人员可向着火人身上浇水,把火扑灭
28 、 火场上不能乘坐( )。
A 、电梯
题目
B 、消防电梯
C 、疏散楼梯
D 、逃生梯
29 、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
消防演练,这在( )第十六条中有明确规定。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D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30 、 灭火战术原则是“( )”。
A 、先控制、后消灭
题目
B 、先消灭、后控制
C 、边消灭、边控制
D 、只消灭、不控制
31 、 下列灭火基本方法属于积极防御与主动进攻相结合的灭火战斗基本方法的是( )。
题目
A 、夹攻
题目
B 、合击
C 、突破
D 、堵截
32 、 根据战术上的需要,在火场某一地段,部署力量打开突破口的作战行动的灭火方法是( )。
A 、围歼
题目
B 、分割
C 、突破
D 、夹攻
33 、 下列仓库是按其存放场所分的是( )。
A 、烟草仓库
题目
B 、木材仓库
C 、冷藏库
D 、室内仓库
34 、 在扑救制粉车间内的火灾时,应使用( )扑救,以防止粉尘爆炸。
A 、直流水枪
题目
B 、开花水枪
C 、多用水枪
D 、脉冲水枪
35 、 用水带电灭火时,扑救人员的身体( )部位不能接触直流水枪射向带电体的水柱。
题目
A 、手
B 、脸部
C 、各部位
D 、躯干
36 、 对架空电气线路和位于高处的电气设备进行带电灭火时,扑救人员持水枪射出的水流与
地面的夹角不宜( )。
A 、小于45度
B 、等于45度
C 、大于45度
D 、大于30度
37 、 影剧院灭火的重点是( ),切断蔓延途径,迅速扑灭火灾。
A 、疏散人员
题目
B 、控制火势蔓延扩大
C 、疏散物资
D 、确保人员与物资的安全
38 、 下列不属于室内火灾的特点的是( )。
A 、火灾发生的突然性
题目
B 、火情发展的多变性
C 、处理火情的瞬时性
D 、火灾发生的扩散性
题目
39 、 室外火灾与室内火灾相比,主要的不同特点有( )。
题目
A 、室外火灾受空间的限制小,燃烧时处于完全敞开状态
B 、室外火灾受气温的影响小。气温越高,可燃物的温度随之升高,与着火点的温差就越小
C 、空气的对流对室外火灾发展不起决定影响
D 、室外火灾火势多变,经常出现规则燃烧
40 、 火灾现场对人体的危害没有以下哪一些 ( )。
A 、扩散性
题目
B 、毒害性
C 、减光性
D 、恐怖性
41 、 火灾烟气的毒害性具体表现不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 、缺氧
题目
B 、中毒
C 、尘害
D 、高压
42 、 火场逃生的注意事项不包括哪些( )。
D 、火场上可以乘坐电梯逃生
题目
A 、火场逃生要迅速,动作越快越好,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逃生第一”的思想
B 、逃生时要注意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
C 、如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就地翻滚,将火扑灭
题目
43 、 下列哪些是不符合消防器材和设施的要求( )。
A 、室内消火栓数量、水压符合要求,水带、水枪齐全好用
B 、单位的灭火器检查、消火栓试压自动消防设施运行情况,记录齐全
C 、灭火器配置数量任意设置,型号不定
D 、灭火器必须在保质期内
44 、 下列不属于在火场中的心理误区的有( )。
A 、惊慌心理
题目
B 、趋光心理
C 、外散心理
D 、主观心理
45 、 下列不属于灭火战斗的基本方法的是( )。
A 、夹攻
题目
B 、分散
C 、分割
D 、围歼
46 、 室内火灾的特点是发生的突然性和发展的多变性。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47 、 火灾发展的多变性是引起人们惊慌心理的重要原因。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48 、 室外火灾受空间的限制大,燃烧时处于完全敞开状态。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49 、 室内火灾火势多变,经常出现不规则燃烧,火势难控制,用水量大,扑救难度大。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0 、 空气的对流对室外火灾发展起决定影响。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1 、 在火场上,对绝大多数被困人员来说,首先遇到的“敌人”是火灾烟气。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2 、 撤离火场途中如被浓烟所围困时,可采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的方法;如果有
条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以便迅速撤出浓烟区。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3 、 80%以上的火灾死亡人员是由于毒烟气中毒和缺氧窒息致死的。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4 、 习惯心理是指人们有向光的习性,所有有趋向明亮方向和开敞空间的本能。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5 、 盲从心理是习惯心理的延续,表现在火灾危险中失去正常判断能力,没有主见,随大流、
不顾后果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6 、 燃烧物产生的烟气,温度高,平均约为500℃左右,具有热膨胀性,烟气内部产生的压
力使热烟滚滚外流,形成烟气的扩散与蔓延。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7 、 干毛巾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但考虑到实用,一般折成6层为宜。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8 、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
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
59 、 灭火战术原则是“先灭火,后控制”。
A 、正确
B 、错误
60 、 堵截、夹攻、合击、突破、围歼是经过多次实践总结出来的灭火战斗的基本方法。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1 、 对架空电气线路和位于高处的电气设备进行带电灭火时,扑救人员手持水枪射出的水流
与地面的夹角不宜大于30°。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2 、 高层民用建筑是指10层和10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2层
及2层以上、建筑高度超过25米的厂房或仓库。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3 、 物质燃烧时,可能形成主要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氮的氧化物、
硫化氢、氰化氢、光气等。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4 、 干热空气的热含较低,10升350℃空气中所含的热量可被1毫升水分的蒸发而吸收。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5 、 实验和实践证明,火灾中受灾者所表现出的行为多属于被动的反应行为。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6 、 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这是逃生方法1告诉
我们的。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7 、 逃生方法4告诉我们要争分夺秒扑灭初起火灾。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8 、 如遇身上着火,可快速奔跑,将火扑灭。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9 、 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速度5倍,其能量超过火5—6倍。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滑雨筠)
1 、 一般情况下,火灾隐患都有( ),往往是小患不除酿成大灾。
A 、较长的潜伏性
题目
B 、较大的波及性
C 、较强的危险性
D 、较深的影响性
2 、 火灾的( )是火灾中引起人们惊慌的重要原因。
A 、瞬时性
题目
B 、多变性
C 、突发性
D 、波及性
3 、 下列哪些不是室内火灾的特点( )。
A 、火灾发生的突然性
题目
B 、火灾发展的多变性
C 、处理火情的瞬时性
D 、火灾蔓延的快速性
4 、 室外火灾受气温的影响大。气温越高,可燃物的温度随之( ),与着火点的温差就( )。
A 、降低 越大
题目
B 、升高 越大
C 、降低 越小
D 、升高 越小
5 、 在火场上,对绝大多数被困人员来说,首先遇到的“敌人”是( )。
A 、高温
题目
B 、烟气
C 、火势
D 、烈火
6 、 起火后形成的有害物质决定于许多因素,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可燃物质的( ),它决
定燃烧时所需的氧气量、温度和生成的物质。
A 、物理成分
B 、化学成分
C 、性质
D 、氧化性
7 、 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 )。
A 、0.21
题目
B 、0.25
C 、0.3
D 、0.5
8 、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要比氧大 ( )倍。
A 、180
B 、210
C 、240
题目
题目
D 、270
9 、 火灾生成烟气的毒害性可归纳为八个字,即缺氧、毒害、尘害、( )。
A 、高温
题目
B 、高压
C 、扩散
D 、蔓延
10 、 火灾烟气中烟粒子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当烟气弥漫时,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的
遮蔽而大大减弱,能见度大大降低,这就是烟气的( )。
A 、毒害性
B 、减光性
C 、扩散性
D 、恐怖性
11 、 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速度( )倍,其能量超过或5—6倍。
A 、3
题目
B 、5
C 、7
D 、8
12 、 有的人面对浓烟不知所措,从高楼跳下而丧生;有的人见了大火,只顾向相反方向奔逃
题目
而不管是否有出口。这是( )心理误区。
B 、趋光心理
题目
C 、惊慌心理
D 、外散心理
A 、习惯心理
13 、 出于( ),有的人即使是在自己居住的场所,在原出路被烟火阻塞无路可走时,才去
寻找其他疏散出路,但常常为时已晚。
A 、习惯心理
B 、外散心理
C 、趋光心理
D 、惊慌心理
14 、 ( )有时是有益的,但如果身处陌生的火灾环境中,盲目地拼命朝有光亮的方向逃跑,
很容易误入危险境地。
A 、外散心理
B 、趋光心理
C 、习惯心理
D 、惊慌心理
15 、 要避免误入危险逃生路径,就必须( )。
A 、会报火警
题目
B 、会疏散逃生
C 、熟悉所处环境
D 、会使用消防器材
题目
题目
16 、 盲从心理是( )的延续,表现在火灾危险中失去正常判断能力,没有主见,随大流、
不顾后果。
A 、惊慌心理
B 、习惯心理
C 、趋光心理
D 、外散心理
17 、 火场中,( )是相对安全的地方,逃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伏地而行,这样可以尽
量避免吸入浓烟和遭受高温的直接袭击。
A 、紧贴墙壁
B 、卫生间
C 、电梯
D 、紧贴地面
18 、 下列不属于正确的逃生方法的是( )。
A 、立即逃离火灾现场
题目
B 、选择正确的逃生路径
C 、选择最近的电梯或楼梯
D 、准备简易的防护器材
19 、 逃生路线的选择,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择( )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题目
A 、最近的
B 、最大的
题目
题目
C 、最远的
D 、安全、便捷
20 、 逃生的方法多种多样。下列哪一种是正确的逃生方法( )。
A 、结束手上的工作离开危险区域
题目
B 、选择简便、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C 、准备精良的防护器件
D 、任意选择逃生路线
21 、 干毛巾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但考虑到实用,一般折成( )层为宜。
A 、10
题目
B 、8
C 、6
D 、4
22 、 实验证明干毛巾折成8层,烟雾消除可达 ( )。
A 、0.4
题目
B 、0.5
C 、0.6
D 、0.7
23 、 在穿越烟雾区时,如果感到呼吸困难, ( )。
题目
A 、可以先将毛巾拿开一会儿
B 、决不能将毛巾拿开
C 、拿下毛巾,快速离开
D 、在原地等待
24 、 采用( )的行走姿势,躲避烟雾和毒气。
A 、较低
题目
B 、直立
C 、弯腰
D 、背向
25 、 当遇到火灾时,可( )。
A 、跳楼逃生
题目
B 、等火势小了再走
C 、等待救援
D 、利用简易工具逃生
26 、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通常不允许人员利用建筑物中的( )进行安全疏散。
A 、防烟楼梯
题目
B 、室外楼梯
C 、普通电梯
D 、逃生梯
27 、 下列关于身上着火的处置方法,错误的是( )。
题目
D 、在场的其他人可用湿麻袋等物把着火人包裹起来窒息灭火
A 、着火人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
B 、应尽快脱掉衣帽,快速奔跑,把身上的火焰吹灭
C 、在场的其他人员可向着火人身上浇水,把火扑灭
28 、 火场上不能乘坐( )。
A 、电梯
题目
B 、消防电梯
C 、疏散楼梯
D 、逃生梯
29 、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
消防演练,这在( )第十六条中有明确规定。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D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30 、 灭火战术原则是“( )”。
A 、先控制、后消灭
题目
B 、先消灭、后控制
C 、边消灭、边控制
D 、只消灭、不控制
31 、 下列灭火基本方法属于积极防御与主动进攻相结合的灭火战斗基本方法的是( )。
题目
A 、夹攻
题目
B 、合击
C 、突破
D 、堵截
32 、 根据战术上的需要,在火场某一地段,部署力量打开突破口的作战行动的灭火方法是( )。
A 、围歼
题目
B 、分割
C 、突破
D 、夹攻
33 、 下列仓库是按其存放场所分的是( )。
A 、烟草仓库
题目
B 、木材仓库
C 、冷藏库
D 、室内仓库
34 、 在扑救制粉车间内的火灾时,应使用( )扑救,以防止粉尘爆炸。
A 、直流水枪
题目
B 、开花水枪
C 、多用水枪
D 、脉冲水枪
35 、 用水带电灭火时,扑救人员的身体( )部位不能接触直流水枪射向带电体的水柱。
题目
A 、手
B 、脸部
C 、各部位
D 、躯干
36 、 对架空电气线路和位于高处的电气设备进行带电灭火时,扑救人员持水枪射出的水流与
地面的夹角不宜( )。
A 、小于45度
B 、等于45度
C 、大于45度
D 、大于30度
37 、 影剧院灭火的重点是( ),切断蔓延途径,迅速扑灭火灾。
A 、疏散人员
题目
B 、控制火势蔓延扩大
C 、疏散物资
D 、确保人员与物资的安全
38 、 下列不属于室内火灾的特点的是( )。
A 、火灾发生的突然性
题目
B 、火情发展的多变性
C 、处理火情的瞬时性
D 、火灾发生的扩散性
题目
39 、 室外火灾与室内火灾相比,主要的不同特点有( )。
题目
A 、室外火灾受空间的限制小,燃烧时处于完全敞开状态
B 、室外火灾受气温的影响小。气温越高,可燃物的温度随之升高,与着火点的温差就越小
C 、空气的对流对室外火灾发展不起决定影响
D 、室外火灾火势多变,经常出现规则燃烧
40 、 火灾现场对人体的危害没有以下哪一些 ( )。
A 、扩散性
题目
B 、毒害性
C 、减光性
D 、恐怖性
41 、 火灾烟气的毒害性具体表现不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 、缺氧
题目
B 、中毒
C 、尘害
D 、高压
42 、 火场逃生的注意事项不包括哪些( )。
D 、火场上可以乘坐电梯逃生
题目
A 、火场逃生要迅速,动作越快越好,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逃生第一”的思想
B 、逃生时要注意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
C 、如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就地翻滚,将火扑灭
题目
43 、 下列哪些是不符合消防器材和设施的要求( )。
A 、室内消火栓数量、水压符合要求,水带、水枪齐全好用
B 、单位的灭火器检查、消火栓试压自动消防设施运行情况,记录齐全
C 、灭火器配置数量任意设置,型号不定
D 、灭火器必须在保质期内
44 、 下列不属于在火场中的心理误区的有( )。
A 、惊慌心理
题目
B 、趋光心理
C 、外散心理
D 、主观心理
45 、 下列不属于灭火战斗的基本方法的是( )。
A 、夹攻
题目
B 、分散
C 、分割
D 、围歼
46 、 室内火灾的特点是发生的突然性和发展的多变性。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47 、 火灾发展的多变性是引起人们惊慌心理的重要原因。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48 、 室外火灾受空间的限制大,燃烧时处于完全敞开状态。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49 、 室内火灾火势多变,经常出现不规则燃烧,火势难控制,用水量大,扑救难度大。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0 、 空气的对流对室外火灾发展起决定影响。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1 、 在火场上,对绝大多数被困人员来说,首先遇到的“敌人”是火灾烟气。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2 、 撤离火场途中如被浓烟所围困时,可采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的方法;如果有
条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以便迅速撤出浓烟区。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3 、 80%以上的火灾死亡人员是由于毒烟气中毒和缺氧窒息致死的。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4 、 习惯心理是指人们有向光的习性,所有有趋向明亮方向和开敞空间的本能。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5 、 盲从心理是习惯心理的延续,表现在火灾危险中失去正常判断能力,没有主见,随大流、
不顾后果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6 、 燃烧物产生的烟气,温度高,平均约为500℃左右,具有热膨胀性,烟气内部产生的压
力使热烟滚滚外流,形成烟气的扩散与蔓延。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7 、 干毛巾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但考虑到实用,一般折成6层为宜。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58 、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
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
59 、 灭火战术原则是“先灭火,后控制”。
A 、正确
B 、错误
60 、 堵截、夹攻、合击、突破、围歼是经过多次实践总结出来的灭火战斗的基本方法。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1 、 对架空电气线路和位于高处的电气设备进行带电灭火时,扑救人员手持水枪射出的水流
与地面的夹角不宜大于30°。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2 、 高层民用建筑是指10层和10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2层
及2层以上、建筑高度超过25米的厂房或仓库。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3 、 物质燃烧时,可能形成主要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氮的氧化物、
硫化氢、氰化氢、光气等。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4 、 干热空气的热含较低,10升350℃空气中所含的热量可被1毫升水分的蒸发而吸收。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5 、 实验和实践证明,火灾中受灾者所表现出的行为多属于被动的反应行为。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6 、 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这是逃生方法1告诉
我们的。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7 、 逃生方法4告诉我们要争分夺秒扑灭初起火灾。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8 、 如遇身上着火,可快速奔跑,将火扑灭。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
69 、 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速度5倍,其能量超过火5—6倍。
题目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