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5日发(作者:雀若山)
唐山导游词3篇
8.5米处镶有一块长3.86米、宽1.6米的不锈钢匾额,上刻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唐
山抗震纪念碑”七个大。
副碑位于主碑北侧33.5米处,碑宽9.5米,高2.96米,用花岗岩石块以废墟形式砌成,表现唐
山地震的历史事件。碑身长4.3米,高1.6米,正面为磨光青花岗石镶嵌,上面镌刻碑文,记载地震
时间、灾害以及抢险救灾,建设新唐山等内容,由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夏湘平书写。背面为磨光青花岗
岩镶嵌,上镌刻英文碑文。
主碑和副碑建在一个大型台基座上,台基四面有四组台阶,踏步均为4段,每段7步,共28步,
象征“七二八”这一难忘的时刻。
好,游客朋友们,唐山抗震纪念碑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导游词二:
抗震纪念碑导游词;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广场就是纪念碑广场,它是;我们来看主碑,主碑高
30米是由四根梯形柱组成,他;下面请看第一组浮雕:地震灾害;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
一场7.8级;请看第二组浮雕:抗震救灾;这块浮雕讲述了唐山人战天斗地,建设家园的心路历程;虽然
地震使得很多人失去了亲人,但是他们擦干眼泪投;浮雕描述了唐山人民恢复生产的过程,可
抗震纪念碑导游词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广场就是纪念碑广场,它是我们唐山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也是我们
唐山的城市会客厅,它东西宽320米,南北宽170米,占地5.4公顷,集政治、经济、文化和娱乐为
一体,是外地人来我们唐山的必到之处,那么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高大的建筑物就是唐山抗震
纪念碑,是1986年为纪念唐山抗震十周年而修建的,他不仅是一座城市战天斗地的精神图腾,还是
一方人民不可折服的性格象征。它由主碑和副碑组成,都建在高大的台基座上,台基四面有四组台阶,
踏步均为四段每段均为七步,共28步,象征“七二八”这一令人难忘的时刻,我们先来看副碑,它
的形状很像一块废墟,这就提示着我们,新唐山是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的正面是由唐山市政府撰
写的的碑文,详实的介绍了1976年7月28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和震后唐山人民在祖国八方亲人
的支援下重建家园的历程,它的背面是碑文的英文翻译。大家不要小看这篇文章,他不是一个人的作
品,而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集体创作,是全市600万人民的共同心声,1983年唐山地市合并后,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抗震十周年的时候举办大型纪念后动并建立抗震纪念碑,并将撰写碑文的任务交给
市委办公厅,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办公厅在全市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和文稿征集活动。这一活动得到了
社会各界的支持,很快收到了一大批稿件,这些稿件有的来自离退休老干部,有的来自大专院校的教
授,讲师,有的来自工矿企业,有的来自农村街道,办公厅组织专人在对这些来稿进行综合吸纳的基
础上形成一个初稿,并将初稿印发全市各基层单位反复征求修改意见。同时召开由各界人士参加的座
谈会,当面听取意见,最后还将初稿分别送给省委省政府的领导,特别是曾在抗震前线指挥过战斗的
老同志,以及在全国知名的作家教授,如魏巍、姚雪垠、孙犁、关祖湘、王力等,请他们从不同角度
帮助斟酌指正。像以上这种征稿和修改工作在全市进行了很多次,时间持续了一年以上,仅市委常委
讨论就不下五六次。
我们来看主碑,主碑高30米是由四根梯形柱组成,他们就像四只伸向天际的巨手,象征着地震
造成的四分五裂,也象征着面对灾难人定胜天的决心,贮备中间的那块匾额上“唐山抗震纪念碑”七
个镏金大是前任总书记胡耀邦同志题写的,下部碑身世由八块浮雕组成的方形,象征着祖国四面八方
对唐山人民的支持,这四块浮雕主题分别是地震灾害、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城市建设(凤凰涅槃)。
讲述了在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秒一道蓝光闪过之后,24万条生命在睡梦中沦为亡魂,16
万人重伤,70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4000多人成为孤儿,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西方媒
体曾经预言唐山从地球上被“抹掉”了。年轻的我们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悲伤,但是在XX年5月12
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地震那悲惨的画面依然定格在每个人的脑海,那么让我们把同样的场景拉
回到34年前的唐山,
下面请看第一组浮雕:地震灾害
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7.8级的地震发生了,地光闪烁,万炮齐鸣的响声,打
破了唐山的寂静,狂风呼啸着犹如疯狂的猛兽,大地剧烈的摇晃着,这场地震所爆发出的能量犹如400
颗原子弹埋在地下16公里处爆炸所爆发出的能量,相当于4-5个1975年2月发生在辽宁海域的7.3
级地震,又相当于30个1966年3月发生在河北邢台的7.2级地震,唐山地震,一场空前的人类浩劫,
人被地震波震的很高, 2颗原子弹可以使日本投降,四百颗原子弹的能量的威力无法想象。一座拥有
百年历史,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唐山,在短短23秒间被夷为平地,当天下午6:45在滦
县又发生了7.1级强余震,形式更加严峻,满目疮痍,正如浮雕上所示,丈夫失去了妻子,父母失去
了孩子,压在废墟下的不计其数,看这位赤身裸体的人他在向天呐喊,控诉上天的不公,再浓浓的雾
气中,听不见呼喊,只有机械的脚步声,沉重的喘息声,和来不及思考的对话,和路边越堆越高,越
堆越高的尸体山,头颅被挤碎的,手脚被砸断的身体被压扁的,到处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和浓重的血
腥味道。地震过后约95﹪的房屋被毁,唐山市境内有3座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大坝坍塌开裂,
240座小型水库震坏,致使50多万亩耕地被黄沙淤压,六万眼机井淤沙、景观错段,一切设施
设备损毁,唐山陷入了瘫痪。与汶川地震相比,唐山地震虽然是7.8级,但由于地震发生时人正酣睡,
地震来的突然,逃生几乎不可能,而且地震发生在市中心人口和工业都很密集的地方,所以说唐山的
大地震比汶川地震有过之而无不及,“唐山大地震”被评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大家都看
过《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它虽然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但绝对不足以表现当时地震的惨烈。但英雄
的唐山人大灾面前不低头,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掀起了抗震救灾的高潮。
请看第二组浮雕:抗震救灾。
这块浮雕讲述了唐山人战天斗地,建设家园的心路历程,看战士们和医护人员积极的救援,当余
震不断,全国人民就向唐山伸出援手,10多万子弟兵急如星火奔赴唐山,一场大规模的救灾斗争拉开
序幕。那么在通讯设备被毁,陷入瘫痪的唐山是怎样与外界取得联系获得救援的呢是谁将这个消息传
递给党中央的呢这里就要提到一位关键的人,他就是时任开滦唐山矿工会副主席的李玉林,是他将唐
山地震的情况报告给党中央的。地震过后,李玉林被妻子推醒万幸家里的大衣柜支住了房顶,他快速
将3个孩子转移到院里,儿子被吓得不断哭喊,李玉林此时已经顾不得太多,身为领导他惦记着矿上
的情况,没顾上去母亲家看看就直奔矿上,了解到有2万矿工兄弟被埋井下,情况紧急,但它保持清
醒头脑,必修要让党中央尽快知道,以便制定救灾大计。于是和3位矿工兄弟开着一辆矿山救护车火
速奔赴中南海,路上不断有人拦截它的车请求救援,但当他们说明原因后灾民们都很配合的让开了道
路,因为他们意识到,那是一辆生命之车,一刻都耽搁不得,当他们赶到北京时是当天上午的10:00,
震后三个小时他们就赶到北京。由于他们走的匆忙,衣衫褴褛,看到卫兵就像看到了希望,由于不了
解情况卫兵把枪顶在了他的胸前,他大声喊着:“唐山地震了,我是向首长报告的”,于是在卫兵的
护卫下,一路绿灯来到了紫光阁。当时已经有六位总理在那里等候了,当他们看到狼狈的李玉林时,
他的一句:“唐山平了,一百万人都在下面压着呢“听到他讲了唐山的灾情后,无不落泪的。总理说:
“你掌握了唐山的第一手资料,你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李玉林:“第一,要军队,不嫌多,越多
越好;第二,全国的矿山救护队派往唐山;第三,医疗队一定要多。”总理当时下令:“北京军区,沈阳
军区,济南军区,十万大军不集中不宣讲,目标一致奔赴唐山。”有句话是这样形容李玉林的:“他
不是领导却领导了六位副总理,他不是将军却指挥了千军万马”。但是让他最后悔的就是没有要重型
机械。在子弟兵赶往唐山的途中,沈阳军区的一只小分队,在当天下午六点第一个到达唐山,,由于强
烈的地震,滦河大桥全线垮塌,正值汛期,河水湍急,深度和宽度都是原来的两倍,他们将绳子系在
腰间一个个摸着过河。在救灾过程中,他们只用简单的工具,工具坏了就用手拔,用手刨,很多解放
军的手都被磨破了,指甲都掉光了,他们还在坚持,“让我再多救一个吧” 也有解放军战士牺牲在了
救灾的现场,。所以直到现在唐山人对解放军都有着特殊的情感。在持续半个多月的救援中,解放军战
士就出了一万多人,但由于没有重型机械,也有人力不能及的事情。有一位叫丰承渤的年轻姑娘,她
生前是一位年轻漂亮的护士,地震发生后,她的下半身完全压在废墟下面,获救的唯一方法就是截肢,
但那样生还的机会几乎为零,最后她也放弃了获救的机会,她说:“能不能给我换一身衣服,洗洗脸,
梳梳头,让我干干净净的走,留下更多的时间去救别人吧。”人们只能看着这个年轻的生命走到尽头。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但人得生命力也是很顽强的,震后的七天是黄金救援时间,七天以后生
还的机会就相当渺小了,但也有奇迹发生。震后的第八天,我们救出了被埋地下181个小时的卢桂兰,
第十三天救出了被埋地下303个小时的王树斌同志,这不禁让人们感叹,人类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定
的求生意识,这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面对考验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奇迹是可以发生的。
虽然地震使得很多人失去了亲人,但是他们擦干眼泪投入到了家园的建设中,中国人用自己
的双手谱写了一曲人类历史上的史诗,创造了一段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历史奇迹,我们来看第三组
浮雕:灾后重建
浮雕描述了唐山人民恢复生产的过程,可以看到,陶瓷业,钢铁业,煤炭业,和各种纺织工业都
开始恢复生产。解放军在最短的时间里搭起了帐篷,架起了铁锅,让人们有房住,有饭吃,让人们的
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英雄的唐山人民在祖国八方亲人的支持下,震后七天组装出第一批自行车,第
十天生产出第一车煤,十四天发电厂开始发电,二十天,造出第一台机车,二十八天,炼出第一炉钢,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唐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以前的市中心,这里曾经有
很多的重工业。地震后,有人建议放弃这里再建新城,但这个建议并未被采用。经过科学的城市规划,
主要的重工业转移到了现在的丰润区,这里经过改造成为现在的商业区和住宅区,我们在建设路南区
的同时还开辟了路北区,那里有很多当年的印记,如,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当
时的小区的名是按号排的,如:河北小区1号2号3号一直到70号,还有就是很多失去了丈夫的妻
子和失去妻子的丈夫快速组成新的家庭,开始新的生活,可谓是真正的患难夫妻。有许多后期的节目
采访,他们现在生活的很幸福。
34年过去了,唐山不仅没有在地球上消失,而且一跃成为了全国较大的城市,成为了环渤海重要
的对外开放区,下面我们来看第四组浮雕:城市建设
看老人慈祥的笑脸,孩子们快乐的玩耍,工人农民各司所属,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今天唐
山人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军民的大力帮助下,唐山人发
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
快速发展”一座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城市重新屹立在冀东大地。看看林立的
高楼大厦,它们都能够抵御八级以上的地震。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人文精神让人叹服,快速的
城市发展惊艳世界;“煤炭王国,钢铁之城,北方瓷都,”而今又迈向海洋,曹妃甸工业区,黄金宝地,
渤海明珠,曹妃甸深水大港,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开发,让唐山崛起为滨海新城,实现了资源型城市的
转型;南湖生态风景区,化腐朽为神奇的神话开创着唐山生态之城的美景;南堡油田,依海建海蓝色思路,
扣起世界的大门。三十多年后的唐山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多年领跑河北经济,gdp高居全省之冠,
跻身3000亿俱乐部,这一切都是抗震精神在不断鼓舞着唐山人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决心,它是唐山崛
起之魂。
34年心路历程,唐山屡获殊荣,昔日的地震废墟之地,却是中国第一个摘得“人居荣誉奖”的城
市,此后XX年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XX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
奖”颁奖词是这样说的:“这是一座感恩奉献的大爱城市,这是一座凤凰涅槃的生态之城,从地震废
墟到天蓝,地绿,水清,城美,这里的人们有着太多的幸福理由,这是一座前景无限的滨海新城,正
在健身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 今年的10月份唐山又获得了XX年世界园艺博
览会的承办权。
我们有理由相信,唐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让我们相约在XX年20年后的唐山,一起来见证唐山
的奇迹。河北唐山清东陵导游词 唐山导游词(2)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唐山旅游,我是XX旅行社导游XX,大家可以叫我XX,我
代表假日旅行社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这位司机师傅姓X(手指向司机),他驾驶技术一流,
经验丰富,今天的唐山之旅就将由X师傅和我共同为大家服务,我们一定努力让您感觉象家一样舒适、
顺心,恳请您对我们的服务多提宝贵意见。在这里祝大家玩的轻松、游的顺心,谢谢。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行程: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
风景名胜区——清东陵。一同去欣赏探寻这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皇家陵墓群。从现在开始到抵达我
们的目的地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将向您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唐山”。
我们唐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南滨渤海,北依燕山,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北京、天
津二市接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沿海重工业城市。
大家往车窗两边看一下,看到什么了?对了,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和干净的街区,我们唐山啊,是
一座震后崛起的新型城市,城市功能完善,1990年在全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1995年被
评为“国家级卫生城”;而且在11月已踏入“全国园林城”的行列,更是“双拥模范城”及“全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唐山的交通四通八达,境内有京哈、京秦、大秦三条干线铁路和102、112、205国道穿境而过,
京沈、唐津、唐港、西外环四条高速公路交织成网,京唐港已和120多家港口通航,跻身国内港口20
强。
说到这儿啊,让我想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的确,唐山不仅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城市,综
合经济实力更是非常雄厚,唐山国民生产总值1295亿,占河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5,相当于三个
中等城市。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丰润区,说到丰润就不能不说一个人,对,就是旷世巨作《红楼梦》
的作者,文学巨匠“曹雪芹”,曹雪芹的祖籍丰润,现在丰润西约10公里处的“辋川莲花堂”就是
曹雪芹老家的后花园,各位以后有机会不妨寻访一下一代才子给我们留下的诗情画意。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车窗外山川连绵,对了我们的汽车已驶入北部山区遵化市,遵化市盛产京东板
栗、核桃、磨盘柿、山查、香白杏及大各扎……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进入“风水宝地”清东陵,它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处的遵化市马
兰峪境内,位居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五大城市腹地。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66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共统治中国268年,其间
经历了10个皇帝,除末代皇帝溥仪外,其他9位皇帝分别在河北省遵化市和易县境内修建了规模宏
大、体系完整的帝后妃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另外,在辽宁省沈阳市还建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
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以及在新宾县建有清代远祖的永陵。所以,清代陵寝共有5处,即永陵、
福陵、昭陵、清东陵、清西陵,这几处陵寝都营造得个有特色。各具千秋,但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
整的就要数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了。
朋友们,今天我们沿以前皇帝祭祀时的路线进入整个陵区,让您身临其境体验一下皇帝的感觉。
大家请看,这座五间六拄十一楼的建筑就是清东陵的总门户“石牌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石雕
图案非常精美,整座石牌坊挺拔高耸,华美壮观,堪为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虽历经300多年依然岿
然矗立。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大红门”,它是一座庑殿顶建筑,进入大红门后我们看到的是孝陵神路,
它全长6公里,将孝陵几十座形制各异,大小不一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气势宏伟、层次丰富、
极为壮观的陵区中轴线。孝陵神路是清代陵寝中最长、最壮观、最富艺术感染力的神路。我们现在看
到的这个建筑就是供帝王谒陵时休息、更衣、沐浴之用的具服殿。
我们看到眼前的这座矗立在神路中央的就是“神功圣德碑楼”,楼内荸荠背上驮着用满汉两种文
记载着清朝定鼎中原后第一帝顺治皇帝的“丰功伟绩”。碑楼四角处分别有四根华表,在华表的顶端,
各坐着一个象龙一样的小动物,名叫“吼”,两个向北望,两个向南望,寓意:望君出、盼君归,意
思是提醒皇帝即要走出深宫,去体查民情,也不要贪恋青山秀水,不思国事。
咱们眼前这座山叫做“影壁山”,我们向北看,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你们看象不象是皇帝
座在昌瑞山这个龙椅上,面前这个影壁山是龙案,而金星山就是一个上朝奏本的大臣?真可谓地臻全
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
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成了清帝“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万年吉壤。
大家看到神路两边的雕像了吗?这就是孝陵石象生,是清陵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全长870米,共
有18对,您看其中狮子、狻猊、骆驼、象、麒麟、马、一立一卧,错落有致,文臣、武将各3对,
忠心耿耿的守卫着皇帝的陵墓。每座石雕像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古朴粗犷,突出写意风格,与苍松翠
柏相映,使神道圣洁、庄严气势非凡。
我们穿过石象生往北,看见的就是龙凤门了,它是按照神话中的南天门修建的,皇帝之灵经过此
门就可以进入天堂。实际上,它起的是收拢视线、突出石象生的作用。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孝陵的七孔桥,此桥最具特色,它长过百米,型似长虹,最奇妙的是它两侧
的栏板是用一种特殊质料的汉白玉雕砌而成,倘若轻轻敲击会发出金钟、玉簪一般美妙和谐的声音,
因其所发声音与五音相似,也被称为“五音桥”,可以称的上是当代奇桥。
现在我们来到了孝陵停车场,我们的车一整天都回停在这里,大家请带好随身贵重物品,大家一
定要记住我们车的特征是红色金龙旅游车,车号是冀B16888,以免上错车。现在就我们大家可以去
参观由工作人员恢复模拟的一个庞大的“祭祀大典”,即康熙9年17岁的康熙皇帝恭奉祖母孝庄文
皇后来给其父顺治皇帝祭陵的场面。10点20分我们准时在停车场集合,一起去参观定东陵的慈禧陵。
大家都到齐了,我们一起从这里步行去参观定东陵。定东陵是咸丰皇帝的孝贞皇后和孝钦显皇后
的陵寝,一在普祥峪、一在普陀峪,两陵并排,表面看来规模、形制完全相同。与帝陵相比,后陵没
有大碑楼和石象生,建筑布局相仿,规模较小。两座陵寝同时开工兴建,历时六年同时完工,耗费银
两各超过200万两,在所有皇后陵中均属上乘,但慈禧还不满足。东太后驾崩后,西太后大权独揽,
于1895年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并严令原材料不得有丝毫迁就,重修工程持续了13年直至慈禧死时
才休上。
重修后的慈禧陵是清代皇陵中最豪华的一座陵寝。
这就是慈禧陵了,我们看见重建的慈禧陵,用料之精美、工艺之高超、装修之独特,均居明清帝
后陵之乎,堪称慈陵之“三绝”。
来,现在我们到殿前看一下这丹陛石,它的图案打破了龙凤并排的格局,而是凤在上飞,龙在下
追的图案,在雕刻手法上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工艺,凤足、凤冠、龙须、龙爪等10处透雕,增强了
图案的立体感,这在当时可是最先进的雕刻艺术。总之,丹陛石图案的新颖,风格独具,风舞龙飞,
栩栩如生,可谓石雕中的珍品。
大家请跟我来,我们看隆恩殿围以汉白玉石栏,为显示女人当政,在所有栏板上用浮雕技法刻成
凤在前飞,龙在后追的图案。76根望柱的雕刻打破了一龙一凤相间排列的传统格局,而是在柱头上全
部雕刻翔凤,而龙则雕在柱身上,里外两侧各一条,形成了“一凤压两龙”的图案,这在中国是独一
无二的。像这样寓意其中的雕刻,世属罕见,怎能不称这之为一绝呢!
步入慈禧陵隆恩门,一眼就看独具一格的红褐色门窗菱花和梁枋斗拱,浑然一体,给人以清心悦
目之感。乍看不如宫廷中常见的红漆彩梁柱那么艳丽,细瞧才可发现木质纹理精细、色彩典雅。这是
一种名贵的黄花梨木,多产于海南岛。遍访各处建筑,用此木建殿堂者,唯有慈禧陵一处。这些名贵
的材料,构成了慈禧陵木质精美之一绝。
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内金龙和玺彩画,在原木上直接沥粉贴金。三殿内外彩画共有3177条金龙,
分为行龙、卧龙、降龙,千姿百态、光彩夺目。我们知道,代表皇权最高威严的紫禁城金銮殿(太和
殿)内只有六根贴金明柱;而慈禧陵三大殿64根柱上都缠绕一条半立体铜鎏金的盘龙。龙首向下,
龙尾向上,在龙须上设弹簧,随着空气流动,龙须自行摆动,美妙无比。三殿墙壁也不同于其它后陵,
内壁雕刻成“五福捧寿”、“四角盘肠”、“万子不到头”图案,全部筛扫红、黄金。整座殿堂金碧
辉煌,其精美、豪华令人瞠目,据载,仅三殿用叶子金就超过4500两。使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金
饰的豪华堪称一绝。
现在我们进入地宫,慈禧的地宫由五券二门组成,金券正中汉白玉棺床上安放着慈禧太后的棺椁,
棺椁分两层,里为棺、外为椁,均由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
慈禧把自己的陵寝建的如此富丽堂皇,她的葬礼也竭尽奢华。她企盼到了阴间仍能继续过骄奢淫
逸的帝王生活。慈禧死后一年,葬入地宫。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仅仅20年后的1928年,就发生了
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案”。慈禧陵和乾隆的裕陵,被军阀孙殿英的士兵掘开。在地宫中,棺椁内和
慈禧身上无数世所罕见、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她的遗体被扔出棺外,惨不忍睹。现在棺椁内
保存的是慈禧太后的一具干尸。如今,楠木棺椁华丽可辨,但棺内含恨吞辱的慈禧却永远无法“安卧”。
正是她对自己死后之葬也要如此骄奢,引来了整个清东陵(除顺治孝陵)屡屡被掘的“奇辱大难”。
下面的时间里,我们大家可以自由参观,参观过程中请您注意爱护文物,保持环境清洁,注意安
全。午餐大家可以按计划自由用餐。我们的车会一直停在停车场,不要忘记16整准时集合返回市区。
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游览了山川秀丽、建筑雄伟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清东陵。通过这一天
的接触,我发现大家都非常友好,大家对我工作也很配合,很支持我,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感谢!
在此离别之际,纵有许多的不舍,也不得不说再见,我衷心希望咱们后会有期,重逢在假日。分
别之前,希望大家对我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填在意见反馈卡上,以帮助我改进服务,谢谢合作。
唐山抗震纪念碑导游词 唐山导游词(3)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唐山抗震纪念碑,我是你们的导游**。
唐山抗震纪念碑建在市中心新华道以南(建设路和文化路之间)纪念碑广场内。广场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 170米,占地 5.44公顷。广场东部是抗震纪念碑; 西部是抗震纪念馆。两个主要建筑
坐落在东西向同一个轴线上,纪念碑和纪念馆之间设有一座大型水池,并通过红色地砖铺砌的地面使
两座建筑相连。
纪念碑由主碑和副碑组成。主碑碑座高 3米,碑身高 30米,由 4根相互独立的梯形变截面钢筋
混凝土碑柱组成,主体上端造型有四个收缩口,犹如伸向天际的巨手,象征人定胜天。碑身四周高 1.5
米处,为 8 幅花岗岩浮雕,象征着全国四面八方的支援。浮雕记述了地震灾害和唐山人民在全国支援
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英雄业绩。在碑身高 8.5米处镶有一块长 3.86米、宽 1.6米的不锈钢匾额,
上刻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唐山抗震纪念碑”七个大。
副碑位于主碑北侧 33.5米处,碑宽 9.5米,高 2.96米,用花岗岩石块以废墟形式砌成,表现
唐山地震的历史事件。碑身长 4.3米,高 1.6米,正面为磨光青花岗石镶嵌,上面镌刻碑文,记载地
震时间、灾害以及抢险救灾,建设新唐山等内容,由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夏湘平书写。背面为磨光青花
岗岩镶嵌,上镌刻英文碑文。
主碑和副碑建在一个大型台基座上,台基四面有四组台阶,踏步均为4段,每段 7步,共 28步,
象征“七·二八”这一难忘的时刻。
好,游客朋友们,唐山抗震纪念碑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2024年5月5日发(作者:雀若山)
唐山导游词3篇
8.5米处镶有一块长3.86米、宽1.6米的不锈钢匾额,上刻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唐
山抗震纪念碑”七个大。
副碑位于主碑北侧33.5米处,碑宽9.5米,高2.96米,用花岗岩石块以废墟形式砌成,表现唐
山地震的历史事件。碑身长4.3米,高1.6米,正面为磨光青花岗石镶嵌,上面镌刻碑文,记载地震
时间、灾害以及抢险救灾,建设新唐山等内容,由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夏湘平书写。背面为磨光青花岗
岩镶嵌,上镌刻英文碑文。
主碑和副碑建在一个大型台基座上,台基四面有四组台阶,踏步均为4段,每段7步,共28步,
象征“七二八”这一难忘的时刻。
好,游客朋友们,唐山抗震纪念碑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导游词二:
抗震纪念碑导游词;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广场就是纪念碑广场,它是;我们来看主碑,主碑高
30米是由四根梯形柱组成,他;下面请看第一组浮雕:地震灾害;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
一场7.8级;请看第二组浮雕:抗震救灾;这块浮雕讲述了唐山人战天斗地,建设家园的心路历程;虽然
地震使得很多人失去了亲人,但是他们擦干眼泪投;浮雕描述了唐山人民恢复生产的过程,可
抗震纪念碑导游词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广场就是纪念碑广场,它是我们唐山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也是我们
唐山的城市会客厅,它东西宽320米,南北宽170米,占地5.4公顷,集政治、经济、文化和娱乐为
一体,是外地人来我们唐山的必到之处,那么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高大的建筑物就是唐山抗震
纪念碑,是1986年为纪念唐山抗震十周年而修建的,他不仅是一座城市战天斗地的精神图腾,还是
一方人民不可折服的性格象征。它由主碑和副碑组成,都建在高大的台基座上,台基四面有四组台阶,
踏步均为四段每段均为七步,共28步,象征“七二八”这一令人难忘的时刻,我们先来看副碑,它
的形状很像一块废墟,这就提示着我们,新唐山是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的正面是由唐山市政府撰
写的的碑文,详实的介绍了1976年7月28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和震后唐山人民在祖国八方亲人
的支援下重建家园的历程,它的背面是碑文的英文翻译。大家不要小看这篇文章,他不是一个人的作
品,而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集体创作,是全市600万人民的共同心声,1983年唐山地市合并后,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抗震十周年的时候举办大型纪念后动并建立抗震纪念碑,并将撰写碑文的任务交给
市委办公厅,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办公厅在全市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和文稿征集活动。这一活动得到了
社会各界的支持,很快收到了一大批稿件,这些稿件有的来自离退休老干部,有的来自大专院校的教
授,讲师,有的来自工矿企业,有的来自农村街道,办公厅组织专人在对这些来稿进行综合吸纳的基
础上形成一个初稿,并将初稿印发全市各基层单位反复征求修改意见。同时召开由各界人士参加的座
谈会,当面听取意见,最后还将初稿分别送给省委省政府的领导,特别是曾在抗震前线指挥过战斗的
老同志,以及在全国知名的作家教授,如魏巍、姚雪垠、孙犁、关祖湘、王力等,请他们从不同角度
帮助斟酌指正。像以上这种征稿和修改工作在全市进行了很多次,时间持续了一年以上,仅市委常委
讨论就不下五六次。
我们来看主碑,主碑高30米是由四根梯形柱组成,他们就像四只伸向天际的巨手,象征着地震
造成的四分五裂,也象征着面对灾难人定胜天的决心,贮备中间的那块匾额上“唐山抗震纪念碑”七
个镏金大是前任总书记胡耀邦同志题写的,下部碑身世由八块浮雕组成的方形,象征着祖国四面八方
对唐山人民的支持,这四块浮雕主题分别是地震灾害、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城市建设(凤凰涅槃)。
讲述了在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秒一道蓝光闪过之后,24万条生命在睡梦中沦为亡魂,16
万人重伤,70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4000多人成为孤儿,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西方媒
体曾经预言唐山从地球上被“抹掉”了。年轻的我们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悲伤,但是在XX年5月12
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地震那悲惨的画面依然定格在每个人的脑海,那么让我们把同样的场景拉
回到34年前的唐山,
下面请看第一组浮雕:地震灾害
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7.8级的地震发生了,地光闪烁,万炮齐鸣的响声,打
破了唐山的寂静,狂风呼啸着犹如疯狂的猛兽,大地剧烈的摇晃着,这场地震所爆发出的能量犹如400
颗原子弹埋在地下16公里处爆炸所爆发出的能量,相当于4-5个1975年2月发生在辽宁海域的7.3
级地震,又相当于30个1966年3月发生在河北邢台的7.2级地震,唐山地震,一场空前的人类浩劫,
人被地震波震的很高, 2颗原子弹可以使日本投降,四百颗原子弹的能量的威力无法想象。一座拥有
百年历史,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唐山,在短短23秒间被夷为平地,当天下午6:45在滦
县又发生了7.1级强余震,形式更加严峻,满目疮痍,正如浮雕上所示,丈夫失去了妻子,父母失去
了孩子,压在废墟下的不计其数,看这位赤身裸体的人他在向天呐喊,控诉上天的不公,再浓浓的雾
气中,听不见呼喊,只有机械的脚步声,沉重的喘息声,和来不及思考的对话,和路边越堆越高,越
堆越高的尸体山,头颅被挤碎的,手脚被砸断的身体被压扁的,到处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和浓重的血
腥味道。地震过后约95﹪的房屋被毁,唐山市境内有3座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大坝坍塌开裂,
240座小型水库震坏,致使50多万亩耕地被黄沙淤压,六万眼机井淤沙、景观错段,一切设施
设备损毁,唐山陷入了瘫痪。与汶川地震相比,唐山地震虽然是7.8级,但由于地震发生时人正酣睡,
地震来的突然,逃生几乎不可能,而且地震发生在市中心人口和工业都很密集的地方,所以说唐山的
大地震比汶川地震有过之而无不及,“唐山大地震”被评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大家都看
过《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它虽然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但绝对不足以表现当时地震的惨烈。但英雄
的唐山人大灾面前不低头,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掀起了抗震救灾的高潮。
请看第二组浮雕:抗震救灾。
这块浮雕讲述了唐山人战天斗地,建设家园的心路历程,看战士们和医护人员积极的救援,当余
震不断,全国人民就向唐山伸出援手,10多万子弟兵急如星火奔赴唐山,一场大规模的救灾斗争拉开
序幕。那么在通讯设备被毁,陷入瘫痪的唐山是怎样与外界取得联系获得救援的呢是谁将这个消息传
递给党中央的呢这里就要提到一位关键的人,他就是时任开滦唐山矿工会副主席的李玉林,是他将唐
山地震的情况报告给党中央的。地震过后,李玉林被妻子推醒万幸家里的大衣柜支住了房顶,他快速
将3个孩子转移到院里,儿子被吓得不断哭喊,李玉林此时已经顾不得太多,身为领导他惦记着矿上
的情况,没顾上去母亲家看看就直奔矿上,了解到有2万矿工兄弟被埋井下,情况紧急,但它保持清
醒头脑,必修要让党中央尽快知道,以便制定救灾大计。于是和3位矿工兄弟开着一辆矿山救护车火
速奔赴中南海,路上不断有人拦截它的车请求救援,但当他们说明原因后灾民们都很配合的让开了道
路,因为他们意识到,那是一辆生命之车,一刻都耽搁不得,当他们赶到北京时是当天上午的10:00,
震后三个小时他们就赶到北京。由于他们走的匆忙,衣衫褴褛,看到卫兵就像看到了希望,由于不了
解情况卫兵把枪顶在了他的胸前,他大声喊着:“唐山地震了,我是向首长报告的”,于是在卫兵的
护卫下,一路绿灯来到了紫光阁。当时已经有六位总理在那里等候了,当他们看到狼狈的李玉林时,
他的一句:“唐山平了,一百万人都在下面压着呢“听到他讲了唐山的灾情后,无不落泪的。总理说:
“你掌握了唐山的第一手资料,你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李玉林:“第一,要军队,不嫌多,越多
越好;第二,全国的矿山救护队派往唐山;第三,医疗队一定要多。”总理当时下令:“北京军区,沈阳
军区,济南军区,十万大军不集中不宣讲,目标一致奔赴唐山。”有句话是这样形容李玉林的:“他
不是领导却领导了六位副总理,他不是将军却指挥了千军万马”。但是让他最后悔的就是没有要重型
机械。在子弟兵赶往唐山的途中,沈阳军区的一只小分队,在当天下午六点第一个到达唐山,,由于强
烈的地震,滦河大桥全线垮塌,正值汛期,河水湍急,深度和宽度都是原来的两倍,他们将绳子系在
腰间一个个摸着过河。在救灾过程中,他们只用简单的工具,工具坏了就用手拔,用手刨,很多解放
军的手都被磨破了,指甲都掉光了,他们还在坚持,“让我再多救一个吧” 也有解放军战士牺牲在了
救灾的现场,。所以直到现在唐山人对解放军都有着特殊的情感。在持续半个多月的救援中,解放军战
士就出了一万多人,但由于没有重型机械,也有人力不能及的事情。有一位叫丰承渤的年轻姑娘,她
生前是一位年轻漂亮的护士,地震发生后,她的下半身完全压在废墟下面,获救的唯一方法就是截肢,
但那样生还的机会几乎为零,最后她也放弃了获救的机会,她说:“能不能给我换一身衣服,洗洗脸,
梳梳头,让我干干净净的走,留下更多的时间去救别人吧。”人们只能看着这个年轻的生命走到尽头。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但人得生命力也是很顽强的,震后的七天是黄金救援时间,七天以后生
还的机会就相当渺小了,但也有奇迹发生。震后的第八天,我们救出了被埋地下181个小时的卢桂兰,
第十三天救出了被埋地下303个小时的王树斌同志,这不禁让人们感叹,人类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定
的求生意识,这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面对考验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奇迹是可以发生的。
虽然地震使得很多人失去了亲人,但是他们擦干眼泪投入到了家园的建设中,中国人用自己
的双手谱写了一曲人类历史上的史诗,创造了一段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历史奇迹,我们来看第三组
浮雕:灾后重建
浮雕描述了唐山人民恢复生产的过程,可以看到,陶瓷业,钢铁业,煤炭业,和各种纺织工业都
开始恢复生产。解放军在最短的时间里搭起了帐篷,架起了铁锅,让人们有房住,有饭吃,让人们的
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英雄的唐山人民在祖国八方亲人的支持下,震后七天组装出第一批自行车,第
十天生产出第一车煤,十四天发电厂开始发电,二十天,造出第一台机车,二十八天,炼出第一炉钢,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唐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以前的市中心,这里曾经有
很多的重工业。地震后,有人建议放弃这里再建新城,但这个建议并未被采用。经过科学的城市规划,
主要的重工业转移到了现在的丰润区,这里经过改造成为现在的商业区和住宅区,我们在建设路南区
的同时还开辟了路北区,那里有很多当年的印记,如,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当
时的小区的名是按号排的,如:河北小区1号2号3号一直到70号,还有就是很多失去了丈夫的妻
子和失去妻子的丈夫快速组成新的家庭,开始新的生活,可谓是真正的患难夫妻。有许多后期的节目
采访,他们现在生活的很幸福。
34年过去了,唐山不仅没有在地球上消失,而且一跃成为了全国较大的城市,成为了环渤海重要
的对外开放区,下面我们来看第四组浮雕:城市建设
看老人慈祥的笑脸,孩子们快乐的玩耍,工人农民各司所属,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今天唐
山人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军民的大力帮助下,唐山人发
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
快速发展”一座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城市重新屹立在冀东大地。看看林立的
高楼大厦,它们都能够抵御八级以上的地震。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人文精神让人叹服,快速的
城市发展惊艳世界;“煤炭王国,钢铁之城,北方瓷都,”而今又迈向海洋,曹妃甸工业区,黄金宝地,
渤海明珠,曹妃甸深水大港,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开发,让唐山崛起为滨海新城,实现了资源型城市的
转型;南湖生态风景区,化腐朽为神奇的神话开创着唐山生态之城的美景;南堡油田,依海建海蓝色思路,
扣起世界的大门。三十多年后的唐山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多年领跑河北经济,gdp高居全省之冠,
跻身3000亿俱乐部,这一切都是抗震精神在不断鼓舞着唐山人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决心,它是唐山崛
起之魂。
34年心路历程,唐山屡获殊荣,昔日的地震废墟之地,却是中国第一个摘得“人居荣誉奖”的城
市,此后XX年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XX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
奖”颁奖词是这样说的:“这是一座感恩奉献的大爱城市,这是一座凤凰涅槃的生态之城,从地震废
墟到天蓝,地绿,水清,城美,这里的人们有着太多的幸福理由,这是一座前景无限的滨海新城,正
在健身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 今年的10月份唐山又获得了XX年世界园艺博
览会的承办权。
我们有理由相信,唐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让我们相约在XX年20年后的唐山,一起来见证唐山
的奇迹。河北唐山清东陵导游词 唐山导游词(2)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唐山旅游,我是XX旅行社导游XX,大家可以叫我XX,我
代表假日旅行社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这位司机师傅姓X(手指向司机),他驾驶技术一流,
经验丰富,今天的唐山之旅就将由X师傅和我共同为大家服务,我们一定努力让您感觉象家一样舒适、
顺心,恳请您对我们的服务多提宝贵意见。在这里祝大家玩的轻松、游的顺心,谢谢。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行程: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
风景名胜区——清东陵。一同去欣赏探寻这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皇家陵墓群。从现在开始到抵达我
们的目的地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将向您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唐山”。
我们唐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南滨渤海,北依燕山,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北京、天
津二市接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沿海重工业城市。
大家往车窗两边看一下,看到什么了?对了,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和干净的街区,我们唐山啊,是
一座震后崛起的新型城市,城市功能完善,1990年在全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1995年被
评为“国家级卫生城”;而且在11月已踏入“全国园林城”的行列,更是“双拥模范城”及“全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唐山的交通四通八达,境内有京哈、京秦、大秦三条干线铁路和102、112、205国道穿境而过,
京沈、唐津、唐港、西外环四条高速公路交织成网,京唐港已和120多家港口通航,跻身国内港口20
强。
说到这儿啊,让我想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的确,唐山不仅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城市,综
合经济实力更是非常雄厚,唐山国民生产总值1295亿,占河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5,相当于三个
中等城市。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丰润区,说到丰润就不能不说一个人,对,就是旷世巨作《红楼梦》
的作者,文学巨匠“曹雪芹”,曹雪芹的祖籍丰润,现在丰润西约10公里处的“辋川莲花堂”就是
曹雪芹老家的后花园,各位以后有机会不妨寻访一下一代才子给我们留下的诗情画意。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车窗外山川连绵,对了我们的汽车已驶入北部山区遵化市,遵化市盛产京东板
栗、核桃、磨盘柿、山查、香白杏及大各扎……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进入“风水宝地”清东陵,它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处的遵化市马
兰峪境内,位居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五大城市腹地。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66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共统治中国268年,其间
经历了10个皇帝,除末代皇帝溥仪外,其他9位皇帝分别在河北省遵化市和易县境内修建了规模宏
大、体系完整的帝后妃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另外,在辽宁省沈阳市还建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
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以及在新宾县建有清代远祖的永陵。所以,清代陵寝共有5处,即永陵、
福陵、昭陵、清东陵、清西陵,这几处陵寝都营造得个有特色。各具千秋,但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
整的就要数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了。
朋友们,今天我们沿以前皇帝祭祀时的路线进入整个陵区,让您身临其境体验一下皇帝的感觉。
大家请看,这座五间六拄十一楼的建筑就是清东陵的总门户“石牌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石雕
图案非常精美,整座石牌坊挺拔高耸,华美壮观,堪为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虽历经300多年依然岿
然矗立。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大红门”,它是一座庑殿顶建筑,进入大红门后我们看到的是孝陵神路,
它全长6公里,将孝陵几十座形制各异,大小不一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气势宏伟、层次丰富、
极为壮观的陵区中轴线。孝陵神路是清代陵寝中最长、最壮观、最富艺术感染力的神路。我们现在看
到的这个建筑就是供帝王谒陵时休息、更衣、沐浴之用的具服殿。
我们看到眼前的这座矗立在神路中央的就是“神功圣德碑楼”,楼内荸荠背上驮着用满汉两种文
记载着清朝定鼎中原后第一帝顺治皇帝的“丰功伟绩”。碑楼四角处分别有四根华表,在华表的顶端,
各坐着一个象龙一样的小动物,名叫“吼”,两个向北望,两个向南望,寓意:望君出、盼君归,意
思是提醒皇帝即要走出深宫,去体查民情,也不要贪恋青山秀水,不思国事。
咱们眼前这座山叫做“影壁山”,我们向北看,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你们看象不象是皇帝
座在昌瑞山这个龙椅上,面前这个影壁山是龙案,而金星山就是一个上朝奏本的大臣?真可谓地臻全
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
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成了清帝“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万年吉壤。
大家看到神路两边的雕像了吗?这就是孝陵石象生,是清陵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全长870米,共
有18对,您看其中狮子、狻猊、骆驼、象、麒麟、马、一立一卧,错落有致,文臣、武将各3对,
忠心耿耿的守卫着皇帝的陵墓。每座石雕像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古朴粗犷,突出写意风格,与苍松翠
柏相映,使神道圣洁、庄严气势非凡。
我们穿过石象生往北,看见的就是龙凤门了,它是按照神话中的南天门修建的,皇帝之灵经过此
门就可以进入天堂。实际上,它起的是收拢视线、突出石象生的作用。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孝陵的七孔桥,此桥最具特色,它长过百米,型似长虹,最奇妙的是它两侧
的栏板是用一种特殊质料的汉白玉雕砌而成,倘若轻轻敲击会发出金钟、玉簪一般美妙和谐的声音,
因其所发声音与五音相似,也被称为“五音桥”,可以称的上是当代奇桥。
现在我们来到了孝陵停车场,我们的车一整天都回停在这里,大家请带好随身贵重物品,大家一
定要记住我们车的特征是红色金龙旅游车,车号是冀B16888,以免上错车。现在就我们大家可以去
参观由工作人员恢复模拟的一个庞大的“祭祀大典”,即康熙9年17岁的康熙皇帝恭奉祖母孝庄文
皇后来给其父顺治皇帝祭陵的场面。10点20分我们准时在停车场集合,一起去参观定东陵的慈禧陵。
大家都到齐了,我们一起从这里步行去参观定东陵。定东陵是咸丰皇帝的孝贞皇后和孝钦显皇后
的陵寝,一在普祥峪、一在普陀峪,两陵并排,表面看来规模、形制完全相同。与帝陵相比,后陵没
有大碑楼和石象生,建筑布局相仿,规模较小。两座陵寝同时开工兴建,历时六年同时完工,耗费银
两各超过200万两,在所有皇后陵中均属上乘,但慈禧还不满足。东太后驾崩后,西太后大权独揽,
于1895年下令拆除三大殿重建,并严令原材料不得有丝毫迁就,重修工程持续了13年直至慈禧死时
才休上。
重修后的慈禧陵是清代皇陵中最豪华的一座陵寝。
这就是慈禧陵了,我们看见重建的慈禧陵,用料之精美、工艺之高超、装修之独特,均居明清帝
后陵之乎,堪称慈陵之“三绝”。
来,现在我们到殿前看一下这丹陛石,它的图案打破了龙凤并排的格局,而是凤在上飞,龙在下
追的图案,在雕刻手法上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工艺,凤足、凤冠、龙须、龙爪等10处透雕,增强了
图案的立体感,这在当时可是最先进的雕刻艺术。总之,丹陛石图案的新颖,风格独具,风舞龙飞,
栩栩如生,可谓石雕中的珍品。
大家请跟我来,我们看隆恩殿围以汉白玉石栏,为显示女人当政,在所有栏板上用浮雕技法刻成
凤在前飞,龙在后追的图案。76根望柱的雕刻打破了一龙一凤相间排列的传统格局,而是在柱头上全
部雕刻翔凤,而龙则雕在柱身上,里外两侧各一条,形成了“一凤压两龙”的图案,这在中国是独一
无二的。像这样寓意其中的雕刻,世属罕见,怎能不称这之为一绝呢!
步入慈禧陵隆恩门,一眼就看独具一格的红褐色门窗菱花和梁枋斗拱,浑然一体,给人以清心悦
目之感。乍看不如宫廷中常见的红漆彩梁柱那么艳丽,细瞧才可发现木质纹理精细、色彩典雅。这是
一种名贵的黄花梨木,多产于海南岛。遍访各处建筑,用此木建殿堂者,唯有慈禧陵一处。这些名贵
的材料,构成了慈禧陵木质精美之一绝。
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内金龙和玺彩画,在原木上直接沥粉贴金。三殿内外彩画共有3177条金龙,
分为行龙、卧龙、降龙,千姿百态、光彩夺目。我们知道,代表皇权最高威严的紫禁城金銮殿(太和
殿)内只有六根贴金明柱;而慈禧陵三大殿64根柱上都缠绕一条半立体铜鎏金的盘龙。龙首向下,
龙尾向上,在龙须上设弹簧,随着空气流动,龙须自行摆动,美妙无比。三殿墙壁也不同于其它后陵,
内壁雕刻成“五福捧寿”、“四角盘肠”、“万子不到头”图案,全部筛扫红、黄金。整座殿堂金碧
辉煌,其精美、豪华令人瞠目,据载,仅三殿用叶子金就超过4500两。使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金
饰的豪华堪称一绝。
现在我们进入地宫,慈禧的地宫由五券二门组成,金券正中汉白玉棺床上安放着慈禧太后的棺椁,
棺椁分两层,里为棺、外为椁,均由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
慈禧把自己的陵寝建的如此富丽堂皇,她的葬礼也竭尽奢华。她企盼到了阴间仍能继续过骄奢淫
逸的帝王生活。慈禧死后一年,葬入地宫。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仅仅20年后的1928年,就发生了
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案”。慈禧陵和乾隆的裕陵,被军阀孙殿英的士兵掘开。在地宫中,棺椁内和
慈禧身上无数世所罕见、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她的遗体被扔出棺外,惨不忍睹。现在棺椁内
保存的是慈禧太后的一具干尸。如今,楠木棺椁华丽可辨,但棺内含恨吞辱的慈禧却永远无法“安卧”。
正是她对自己死后之葬也要如此骄奢,引来了整个清东陵(除顺治孝陵)屡屡被掘的“奇辱大难”。
下面的时间里,我们大家可以自由参观,参观过程中请您注意爱护文物,保持环境清洁,注意安
全。午餐大家可以按计划自由用餐。我们的车会一直停在停车场,不要忘记16整准时集合返回市区。
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游览了山川秀丽、建筑雄伟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清东陵。通过这一天
的接触,我发现大家都非常友好,大家对我工作也很配合,很支持我,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感谢!
在此离别之际,纵有许多的不舍,也不得不说再见,我衷心希望咱们后会有期,重逢在假日。分
别之前,希望大家对我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填在意见反馈卡上,以帮助我改进服务,谢谢合作。
唐山抗震纪念碑导游词 唐山导游词(3)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唐山抗震纪念碑,我是你们的导游**。
唐山抗震纪念碑建在市中心新华道以南(建设路和文化路之间)纪念碑广场内。广场东西长 320
米,南北宽 170米,占地 5.44公顷。广场东部是抗震纪念碑; 西部是抗震纪念馆。两个主要建筑
坐落在东西向同一个轴线上,纪念碑和纪念馆之间设有一座大型水池,并通过红色地砖铺砌的地面使
两座建筑相连。
纪念碑由主碑和副碑组成。主碑碑座高 3米,碑身高 30米,由 4根相互独立的梯形变截面钢筋
混凝土碑柱组成,主体上端造型有四个收缩口,犹如伸向天际的巨手,象征人定胜天。碑身四周高 1.5
米处,为 8 幅花岗岩浮雕,象征着全国四面八方的支援。浮雕记述了地震灾害和唐山人民在全国支援
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英雄业绩。在碑身高 8.5米处镶有一块长 3.86米、宽 1.6米的不锈钢匾额,
上刻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唐山抗震纪念碑”七个大。
副碑位于主碑北侧 33.5米处,碑宽 9.5米,高 2.96米,用花岗岩石块以废墟形式砌成,表现
唐山地震的历史事件。碑身长 4.3米,高 1.6米,正面为磨光青花岗石镶嵌,上面镌刻碑文,记载地
震时间、灾害以及抢险救灾,建设新唐山等内容,由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夏湘平书写。背面为磨光青花
岗岩镶嵌,上镌刻英文碑文。
主碑和副碑建在一个大型台基座上,台基四面有四组台阶,踏步均为4段,每段 7步,共 28步,
象征“七·二八”这一难忘的时刻。
好,游客朋友们,唐山抗震纪念碑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