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发(作者:泰乐志)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May 2011
苏州联建科技公司是苹果公司触摸屏的重要供应商,联建科技原本使用酒精擦拭显示屏,
但是,2008年8月开始,公司突然要求员工用正己烷取代此前使用的酒精、丙酮、异丙醇,让
员] ]擦拭手机显示屏。
如果只是走马观花的看新闻,还以为风头正劲的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作了什么孽——因为满眼都是“毒苹
果”、 “自暴家丑”、 “全球噬血链”、 “要求苹果道歉并治疗”等标题。
但是仔细看了新闻才知道,作孽的不是苹果,而是一家设在大陆的、叫联建科技的公司。这家公司让员工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的正己烷擦拭显示屏,造成了137A ̄毒。为什么供应商出问题,却把矛头主要指向了
苹果公司呢?
“苹果”有毒?
在苹果品牌的光辉下,供应商链条上工人的权益和健康问题成了“灯下黑”。目前,共有36家中国环保组
织联名发布报告,指责苹果公司未能解决其设备零部件供应工厂污染和工人健康问题
苏州联建科技公司是苹果公司触摸屏的重要供应商,联建科技原本使用酒精擦拭显示屏,但是,2008年8
月开始,公司突然要求员工用正己烷取代此前使用的酒精、丙酮、异丙醇,让员工们擦拭手机显示屏。因为己
烷挥发速度明显快于酒精,这样就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使用正己烷的擦拭效果明显优于酒精,可以大大降低次
品率。
但相关研究表明,正己烷会导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出现四肢“麻木”等感觉异常,以及感觉障碍和运动
障碍。在密闭式、空气流动性差的无尘车间当中,这种“毒剂”的堆积可想而知。
工人没有什么防护措施,用的手套、口罩是一次性的,而且正己烷是没什么味道的,看起来像自来水,但
是挥发作用很好。一瓶正己烷倒到地上,不用十几秒钟就全挥发掉了。
17
OBSERVATlON业内观察
事件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对生产现场的
空气进行抽样检测,发现挥发性极强的“正己烷”在空气
中大量堆积,严重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员工们在
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工作,时间一长,整个车间内的许
多员工就会慢性中毒。而直到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联建公
司才禁用正己烷,至此已使用了整整一年。
从2009年8月份开始,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陆续收冶
了49名联建科技有限公司的患病员工。而根据医院检验报
然而,随着“毒苹果”事件的发生在中国,苹果公司被推到了
风口浪尖。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文自然求知社、自然之友、
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环保NGO发布的报告显示,世界五百强
之一——苹果公司在外表时尚靓丽的背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
面”:苹果公司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或说代工企业)存在有毒化学品污
染、侵犯员工健康权等现象。
当苹果不断刷新销售记录的同时,生产苹果产品的员工却遭受有
毒化学品的侵害,许多中毒工人还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中煎熬,
告和医生的诊断,这些患病员工的上下肢周围神经受到了
损害,发生了病变,从而导致肢体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变
劳工权益和尊严受到损害,周边社区和环境受到废水、废气的污染。
苹果的这一面深深隐藏在供应链中,很少为公众所了解。
慢,四肢瘫软、乏力。医生给的结论是上下肢周围神经源
性损害。而在联建公司的几个园区里,共计137名员工卷
事实上,这不是苹果方面第一次在供应商环节上受到质疑,2010
年的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案真正将苹果推入舆论漩涡。当时有一名苹
果用户给苹果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写邮件,呼吁其关注富士康自杀事
件。乔布斯则信心满满地回应, “你该教育你自己,我们比这个星球
上任何其他公司做得都多。”
入这起中毒事件中。
出院之后,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用人
单位不得清退受害员工。而联建科技负责人坚持“不离职
得不到公司的赔偿”。大部分员工治愈后回到车间工作,
少部分员工在签订苛刻的免责协议后离职,根据伤残等级
这句硬榔梆的回应让人不舒服,但你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在理。好
比,我们去买了一条牛仔裤,不意味着我们就要为生产这条牛仔裤造
成的污染负责,事实上也没看到中国有人为此负过责。苹果和供应商
的不同,他们将获得8万至l4万不等的赔偿金作为终身补
偿。
之间也是同样的商业交易关系,它没有义务为供应商干的坏事负责,
如果它愿意负责,那属于超出义务的行为,是应该得到赞扬的。苹果
有没有做超出自己义务的事呢?
另一方面的,作为市值位居全球IT行业之首的巨无霸
企业,每一款新产品上市都会引发全球粉丝彻夜排队等候
的苹果公司,也是一家承诺“确保供应链有安全的工作条
在调研报告发布后,苹果发言人拒绝就报告内容置评,但也发出
回应: “苹果有着严谨的审查项目程序,调查研究其供应商及商业供
应链中的其他各个环节部分。我们全面调查研究我们供应链中的各个
部分,并将所有的进展都记录在文件中。”苹果公司还表示,公司每
件,确保工人受到尊重并享有尊严,同时确保生产过程对
环境负责”的企业,每年它都会发布一份“供应商社会责
任进展报告”。
18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May 2011
年都会对供应链进行审查,并一直在关注供应链责任问题。
国的经济、中国的企业、中国的百姓却在哭泣!这样的悲
在苹果公司的整个产业链中,苹果本身能拿到70%或更多份额的
剧必须终结!”
利润,而其他环节,如电子元器件、平台与软件、营销和内容提供商 经济学家郎成平在《产业链阴谋》一书中指出,外企
等,只能分享其余20%-30%的利润。苹果苛刻的采购控制,让代工公
公司应该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行为负责。
司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以保住并不丰厚的利润。几乎在富士康公司接
公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之所以和其他30多
连发生员工跳楼事件的同时,包括联建公司在内的其他苹果代工企业
家NGO开展调研,是因为2009年中国出现了一系列重金
也爆出化学品中毒等丑闻,这也许并不只是“巧合”那么简单。 属污染的事件, “有数以千计的民众受到了毒害”。
除了联建公司,苏州运恒五金、东莞万士达等工厂也出现在调研
实际上IT产业的生产过程也有很多重金属排放,其中
报告的违规案例当中一这些工厂分布在苏州、广州、东莞等地,被环
很多都是有害的,这些违规超标的企业中有相当一批又是
保组织认为是苹果的下游供应商,尽管这些供应商从来没有承认过。
这些大型企业的供应商。这些环保组织采取了点名曝光策
事实上,包括苹果在内的很多大企业都是典型的品牌输出企业, 略——这是西方NGO常用的举措。不过在破坏环境的做
其实仅负责创意、设计和品牌,产品各零件等全部由供应商提供。当
法依然普遍的中国,那些被点到名的对象会在多大程度上
供应商生产零部件的环节中出现问题时,大型跨国公司的责任隐藏在
感到愧疚就不得而知了。但这样的行动或许可以推进中国
暗处。
制造企业在环境责任感、用工规范方面的提高。当然,这
不过,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大型
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政府层面,2009年9月苏州市工
跨国企业也在日益压缩成本,他们在中国等国家选择代工厂的重要标
业园区管委会就对联建公司进行了相应处罚,罚款8万元
准之一就是生产价格低廉。而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很多企业都热衷成
人民币。
为大型跨国企业的供应商,竞争也相当激烈。
但这样的监管来得并不够,有钱的地方不一定有文明
作为已被苹果官方网站公开证实的供应商,联建仍然回避着这个
和高尚,有钱的政府并不一定真正关注民生与生态环境,
话题。负责人的回答让人记忆深刻:“这个我们不能说,我们和客户
这在中国已经被频繁地证明。但政府监管不力,不等于企
企业都是签了保密协议。这些都是商业机密,不能告诉别人”。
业可以自由污染和伤害。企业有自己的自尊和行为规则。
揭示苹果的另一个面孔,并非是要打垮这个品牌,相反,
能否“清毒”?
我们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在技术和设计上都充满独创精神的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正上演着一出产业链悲剧。在这出悲剧
品牌,能够做出改变。
里,凭借产业链优势盘剥中国企业的外商们笑逐颜开,得意洋洋;中
在劳动和环保组织对苹果的商业做法提出质疑、监督
19
OBSERVATION业内观察
越来越严格后,尽管回应态度仍“高高在上”,但苹果或
许并非没有意识到这点。在最新发布的201 1年供应商责
任进展报告中,苹果公司首次公开承认联建科技、运恒五
金是其供货商,以及这两家代工厂使用有毒挥发化学品正
己烷对工人造成的危害。并强调了他们要求供应商必须遵
循苹果供应商行为准则,并在供应商中推行最高标准的社
会责任。
针对联建的137人中毒事件,苹果公司认定联建在未
改变通风系统的情况下改变工人工作方式,使工人暴露在
有害健康的正己烷中是危害工人的严重违规。苹果公司要
求联建停止使用正己烷并提供证据证明已将此化学品完全
移出生产线,要求他们修好通风系统。
同时,苹果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一则关于此事的
报告。文中称自2007年以来,苹果已经对288个供应商工
厂进行了审计,并正在扩大计划,以确保合作伙伴没有雇
佣童工、对员工进行了正规的培训、工资水平合理。而审
计结果促使苹果终止了与三家工厂的合作关系,原因是这
些工厂的管理层没有进行苹果希望的整改。虽然这是一份
迟来的确认,但苹果最终承认工人是在为其生产产品的过
程中受毒害。
谁为“苹果”排毒?
苹果是智慧之果,众所周知,亚当夏娃因为它而被逐
出伊甸园。
著名IT企业苹果公司的著名LOGO一那个被咬了一口
的苹果据说是为了纪念图灵:这位人工智能之父因为自己
的同性恋倾向而遭到的迫害,使得他的职业生涯尽毁。
1954年,图灵因食用浸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自杀身亡。
假如这个来由属实,那么事实上,苹果公司就是选了
一
个“毒苹果”作为自己的象征。耐人寻味的是,童话故
事里,白雪公主也是咬了后妈给的一口毒苹果后,沉睡不
醒。除了乔布斯,没人知道这其中的真正意图,有人说,
这个故事有暗喻:苹果产品的吸引力,对于用户来说,的
确剧毒。能把产品做成艺术品、在市场上变成奢侈品,把
公司变成一个符号,把CEO弄成一个教主,这个地球上
有且只有苹果公司了。
因此当国内环保组织联合“讨伐”苹果的时候,围观
者很明显的分成两派:支持派指控苹果只顾利益不顾流水
线工人,反对派认为环保组织是“枪打出头鸟”图出名。
有趣的是,这则消息传到国外之后,很多国外媒体质
疑中国是否真的有“环保组织”,由此不难看出,在环保
意识还不够统一的中国,环保组织的声音依然式微,与巨
无霸苹果公司的对决,更犹如唐・吉诃德挑战大风车一般
20
艰难。
很难琢磨出苹果的一些做法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譬如
iphone缺货而来的“饥渴销售”,又譬如供应商方面的“秘而不
宣”。苹果产品对零部件生产工艺要求过高,这不仅挤压了供应商的
利润空间,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初期达到零部件生产需求,可能让后
者采取非法工艺保持供货,这犹如浸泡氰化物那样,苹果染毒了。
跨国大公司在华的代工工厂向来不那么太平,工人待遇过低,加
班时间过长,健康空间不够,污染环境不少……作为“世界工厂”的
中国,正尝着转身之痛,而这些,并非一时半会就可以解决的。
卧病中的乔布斯是否会因为中国环保组织而头痛?不得而知,但
在最新发布的苹果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于此前公众要求了解的相关事
件他们还是给了回应,也许苹果依然高傲,但它并非没有倾听。
谁能为苹果清毒?还是只能靠它自己。
全球噬血链
此次“毒苹果”被揭出,恰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新
闻披露的同时,可谓很好的清醒剂: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中,我
们的企业仍然处在低端;我们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同时也付出了
许多沉重的代价。
当iPad、iPhone成为全球时尚、当苹果的一再以创新和出奇制胜
成为传奇,有多少人还记得藏在光鲜外表底下的资本的血腥本质,还
警惕着它的“全球噬血链”?
全球分工,是跨国公司充分运用“优势禀赋理论”、寻求成本最
低化的极致实践:它们在全球各地选址造厂或进行采购,一种产品被
分拆成无数零部件,在不同地方由不同企业生产,最后组装,推向市
场。
在由此形成的全球供应链中,具有掌控地位的核心企业当然是拥
有品牌和创意、技术的跨国公司。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全球供应链的
成功与否,首先住于各种零部件成本的最低化,如果有更低廉的供应
商报价,就意味着更大的利润空间。它们的巨额订单直接决定了供应
商的生存,尤其低端供应商不敢不满足近乎苛刻的要求,为此甚至压
缩那些本不应当压缩的成本。 “毒苹果”事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
生的:供应商罔顾工人健康,用廉价但有毒的化学品代替相对安全的
清洁剂,而且不对操作工人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苹果公司每年获取的巨大利润,真的如前一阵许多人传扬的那样
是“创新”所得?“毒苹果”事件揭出了部分真相:原来巨大利润的
相当一部分并非创新带来,而是苹果利用自己的优势垄断地位压榨供
应商拿到的!苹果公司每年发布“供应商责任报告”,表白自己的社
会责任感,现在罪恶曝光了,但有罪的不只是那几家无良供应商,还
有层层盘剥的供应链,还有掌控供应链的跨国公司。
人们指责“血汗工厂”,指责不提供最基本劳动条件的无良厂
商,却又趋之若鹜地追捧名牌、大牌,艳羡跨国公司的成功和辉煌。
殊不知,跨国公司通过供应链的形式,严重压榨下游企业及其工人,
当iPad、iPhone成为全球时尚、当苹果的一再创新和出
奇制胜成为传奇,有多少人还记得藏在光鲜外表底下的资本
的血腥本质,还警惕着它的“全球噬血链”?
且把骂名转嫁到众多发展中国家。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资金、技
术、信息等的流通,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共享,但同时也助长了“弱肉
强食”。
在现在的不公平的全球分工版图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处于低端,为了争夺跨国公司订单,往往以牺牲环境、劳工利益等为
代价。每个企业都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如果不能有效压缩成本,那么
订单就会轻易地转向其他企业甚至其他国家。这样的压力有时候是好
事,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探索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从而降低成本、提
高效率,但也有许多无良企业主在压力之下偏离正道。
在国际双边协定和多边条约中,近年越来越多地出现“知识产权
保护”、 “劳工权利”、 “环境标准”等等限制性条款,发达国家正
利用这些条款保护本国企业,限制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力。我们所
做的努力,短期内是提升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就中长期来说
是创造自己的全球化版图,更长远的目标则是建设更公平的国际经济
新秩序。
“迟到”的国内监管部门更加尴尬
“毒苹果”事件暴露的另一大问题是我们国家目前的监管不力。
苹果的“供应商责任报告”被批评为“迟到”,但同样“迟到”的国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May 2011
内监管部门更加尴尬。在当地政府干预下,一些中毒员工
收到了伤残补助,但可悲的是,这些员工竞为此非常担心
会被要求离职。工人的弱势,进一步凸显了监管的缺失及
其对社会公正的巨大伤害。
企业是一种非道德范畴的主体,作为“虚拟人”,其
本身不具有道德观,而完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项人类组
织形式的创造。一味逐利的公司在无法达到交易成本为零
的市场中,必然搞出种种问题,很多有损社会。近些年跨
国公司为了经营形象,一直卖力地宣扬自己的“社会责任
感”,但我们必须警觉的是:在发达国家,就是跨国公司
的母国,它们或许做得不错;而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
的投资国,资本原始积累仍在惨烈上演,它们的投资动机
还是攫取最大利润;虽然它们也会在投资国张扬地做些公
益活动,但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却被漠视着。
我们常常忘记,我们在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工厂”的
同时,也向世界提供着最大的“消费市场”。对跨国公司
全球供应链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量来自消费需求端。当苹
果不得不重视中国市场的影响,它就不得不重视这一市场
的正确判断和监管力度。创设有效的外部机制、营造对企
业有压力的社会环境,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这要
求政府切实负起责任,也需要消费者的自觉的力量。
法律上有个概念“毒树之果”,意思是非经正当程
序得到的证据或者结论,即使它本身可能是真实的,却也
由于程序缺陷而必须舍弃或忽略。在人类寻求公正、文明
的过程中,如果某项成就长在根系浸着剥削毒汁的巨树之
上,无论其外表如何光鲜诱人,它终不能体现人类文明。
良心始终是创业立业的根基,良心不只是对消费者和生意
伙伴,也是对雇员和职工。良心对于社会,则是不应该存
在孕育“毒苹果”的土壤。
正己烷有毒,这不是什么隐秘的知识,如果联建科技
明知道会使工人中毒还要采取这种工序,那么相关负责人
就涉嫌故意伤害罪;如果联建科技采用这种工序是过失行
为,那么也涉嫌生产设施、条件安全事故罪。
但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联建科技受到公安机关调查,只
有一条联建科技在2009年被罚款8万的消息。可叹,这8万
罚款究竟是惩罚还是鼓励?当然,肇事企业得不到足够的
处罚,受害员工维权困难,这是惯例。换言之,判决的执
行,并不仅仅与当事人有关,还与司法尊严、司法权威和
司法公信直接相关。以法院名义作出的司法判决必须得到
执行,达也是司法之所以成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前
提和基石。口
21
2024年5月7日发(作者:泰乐志)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May 2011
苏州联建科技公司是苹果公司触摸屏的重要供应商,联建科技原本使用酒精擦拭显示屏,
但是,2008年8月开始,公司突然要求员工用正己烷取代此前使用的酒精、丙酮、异丙醇,让
员] ]擦拭手机显示屏。
如果只是走马观花的看新闻,还以为风头正劲的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作了什么孽——因为满眼都是“毒苹
果”、 “自暴家丑”、 “全球噬血链”、 “要求苹果道歉并治疗”等标题。
但是仔细看了新闻才知道,作孽的不是苹果,而是一家设在大陆的、叫联建科技的公司。这家公司让员工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的正己烷擦拭显示屏,造成了137A ̄毒。为什么供应商出问题,却把矛头主要指向了
苹果公司呢?
“苹果”有毒?
在苹果品牌的光辉下,供应商链条上工人的权益和健康问题成了“灯下黑”。目前,共有36家中国环保组
织联名发布报告,指责苹果公司未能解决其设备零部件供应工厂污染和工人健康问题
苏州联建科技公司是苹果公司触摸屏的重要供应商,联建科技原本使用酒精擦拭显示屏,但是,2008年8
月开始,公司突然要求员工用正己烷取代此前使用的酒精、丙酮、异丙醇,让员工们擦拭手机显示屏。因为己
烷挥发速度明显快于酒精,这样就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使用正己烷的擦拭效果明显优于酒精,可以大大降低次
品率。
但相关研究表明,正己烷会导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出现四肢“麻木”等感觉异常,以及感觉障碍和运动
障碍。在密闭式、空气流动性差的无尘车间当中,这种“毒剂”的堆积可想而知。
工人没有什么防护措施,用的手套、口罩是一次性的,而且正己烷是没什么味道的,看起来像自来水,但
是挥发作用很好。一瓶正己烷倒到地上,不用十几秒钟就全挥发掉了。
17
OBSERVATlON业内观察
事件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对生产现场的
空气进行抽样检测,发现挥发性极强的“正己烷”在空气
中大量堆积,严重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员工们在
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工作,时间一长,整个车间内的许
多员工就会慢性中毒。而直到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联建公
司才禁用正己烷,至此已使用了整整一年。
从2009年8月份开始,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陆续收冶
了49名联建科技有限公司的患病员工。而根据医院检验报
然而,随着“毒苹果”事件的发生在中国,苹果公司被推到了
风口浪尖。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文自然求知社、自然之友、
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环保NGO发布的报告显示,世界五百强
之一——苹果公司在外表时尚靓丽的背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
面”:苹果公司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或说代工企业)存在有毒化学品污
染、侵犯员工健康权等现象。
当苹果不断刷新销售记录的同时,生产苹果产品的员工却遭受有
毒化学品的侵害,许多中毒工人还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中煎熬,
告和医生的诊断,这些患病员工的上下肢周围神经受到了
损害,发生了病变,从而导致肢体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变
劳工权益和尊严受到损害,周边社区和环境受到废水、废气的污染。
苹果的这一面深深隐藏在供应链中,很少为公众所了解。
慢,四肢瘫软、乏力。医生给的结论是上下肢周围神经源
性损害。而在联建公司的几个园区里,共计137名员工卷
事实上,这不是苹果方面第一次在供应商环节上受到质疑,2010
年的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案真正将苹果推入舆论漩涡。当时有一名苹
果用户给苹果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写邮件,呼吁其关注富士康自杀事
件。乔布斯则信心满满地回应, “你该教育你自己,我们比这个星球
上任何其他公司做得都多。”
入这起中毒事件中。
出院之后,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用人
单位不得清退受害员工。而联建科技负责人坚持“不离职
得不到公司的赔偿”。大部分员工治愈后回到车间工作,
少部分员工在签订苛刻的免责协议后离职,根据伤残等级
这句硬榔梆的回应让人不舒服,但你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在理。好
比,我们去买了一条牛仔裤,不意味着我们就要为生产这条牛仔裤造
成的污染负责,事实上也没看到中国有人为此负过责。苹果和供应商
的不同,他们将获得8万至l4万不等的赔偿金作为终身补
偿。
之间也是同样的商业交易关系,它没有义务为供应商干的坏事负责,
如果它愿意负责,那属于超出义务的行为,是应该得到赞扬的。苹果
有没有做超出自己义务的事呢?
另一方面的,作为市值位居全球IT行业之首的巨无霸
企业,每一款新产品上市都会引发全球粉丝彻夜排队等候
的苹果公司,也是一家承诺“确保供应链有安全的工作条
在调研报告发布后,苹果发言人拒绝就报告内容置评,但也发出
回应: “苹果有着严谨的审查项目程序,调查研究其供应商及商业供
应链中的其他各个环节部分。我们全面调查研究我们供应链中的各个
部分,并将所有的进展都记录在文件中。”苹果公司还表示,公司每
件,确保工人受到尊重并享有尊严,同时确保生产过程对
环境负责”的企业,每年它都会发布一份“供应商社会责
任进展报告”。
18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May 2011
年都会对供应链进行审查,并一直在关注供应链责任问题。
国的经济、中国的企业、中国的百姓却在哭泣!这样的悲
在苹果公司的整个产业链中,苹果本身能拿到70%或更多份额的
剧必须终结!”
利润,而其他环节,如电子元器件、平台与软件、营销和内容提供商 经济学家郎成平在《产业链阴谋》一书中指出,外企
等,只能分享其余20%-30%的利润。苹果苛刻的采购控制,让代工公
公司应该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行为负责。
司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以保住并不丰厚的利润。几乎在富士康公司接
公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之所以和其他30多
连发生员工跳楼事件的同时,包括联建公司在内的其他苹果代工企业
家NGO开展调研,是因为2009年中国出现了一系列重金
也爆出化学品中毒等丑闻,这也许并不只是“巧合”那么简单。 属污染的事件, “有数以千计的民众受到了毒害”。
除了联建公司,苏州运恒五金、东莞万士达等工厂也出现在调研
实际上IT产业的生产过程也有很多重金属排放,其中
报告的违规案例当中一这些工厂分布在苏州、广州、东莞等地,被环
很多都是有害的,这些违规超标的企业中有相当一批又是
保组织认为是苹果的下游供应商,尽管这些供应商从来没有承认过。
这些大型企业的供应商。这些环保组织采取了点名曝光策
事实上,包括苹果在内的很多大企业都是典型的品牌输出企业, 略——这是西方NGO常用的举措。不过在破坏环境的做
其实仅负责创意、设计和品牌,产品各零件等全部由供应商提供。当
法依然普遍的中国,那些被点到名的对象会在多大程度上
供应商生产零部件的环节中出现问题时,大型跨国公司的责任隐藏在
感到愧疚就不得而知了。但这样的行动或许可以推进中国
暗处。
制造企业在环境责任感、用工规范方面的提高。当然,这
不过,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大型
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政府层面,2009年9月苏州市工
跨国企业也在日益压缩成本,他们在中国等国家选择代工厂的重要标
业园区管委会就对联建公司进行了相应处罚,罚款8万元
准之一就是生产价格低廉。而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很多企业都热衷成
人民币。
为大型跨国企业的供应商,竞争也相当激烈。
但这样的监管来得并不够,有钱的地方不一定有文明
作为已被苹果官方网站公开证实的供应商,联建仍然回避着这个
和高尚,有钱的政府并不一定真正关注民生与生态环境,
话题。负责人的回答让人记忆深刻:“这个我们不能说,我们和客户
这在中国已经被频繁地证明。但政府监管不力,不等于企
企业都是签了保密协议。这些都是商业机密,不能告诉别人”。
业可以自由污染和伤害。企业有自己的自尊和行为规则。
揭示苹果的另一个面孔,并非是要打垮这个品牌,相反,
能否“清毒”?
我们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在技术和设计上都充满独创精神的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正上演着一出产业链悲剧。在这出悲剧
品牌,能够做出改变。
里,凭借产业链优势盘剥中国企业的外商们笑逐颜开,得意洋洋;中
在劳动和环保组织对苹果的商业做法提出质疑、监督
19
OBSERVATION业内观察
越来越严格后,尽管回应态度仍“高高在上”,但苹果或
许并非没有意识到这点。在最新发布的201 1年供应商责
任进展报告中,苹果公司首次公开承认联建科技、运恒五
金是其供货商,以及这两家代工厂使用有毒挥发化学品正
己烷对工人造成的危害。并强调了他们要求供应商必须遵
循苹果供应商行为准则,并在供应商中推行最高标准的社
会责任。
针对联建的137人中毒事件,苹果公司认定联建在未
改变通风系统的情况下改变工人工作方式,使工人暴露在
有害健康的正己烷中是危害工人的严重违规。苹果公司要
求联建停止使用正己烷并提供证据证明已将此化学品完全
移出生产线,要求他们修好通风系统。
同时,苹果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一则关于此事的
报告。文中称自2007年以来,苹果已经对288个供应商工
厂进行了审计,并正在扩大计划,以确保合作伙伴没有雇
佣童工、对员工进行了正规的培训、工资水平合理。而审
计结果促使苹果终止了与三家工厂的合作关系,原因是这
些工厂的管理层没有进行苹果希望的整改。虽然这是一份
迟来的确认,但苹果最终承认工人是在为其生产产品的过
程中受毒害。
谁为“苹果”排毒?
苹果是智慧之果,众所周知,亚当夏娃因为它而被逐
出伊甸园。
著名IT企业苹果公司的著名LOGO一那个被咬了一口
的苹果据说是为了纪念图灵:这位人工智能之父因为自己
的同性恋倾向而遭到的迫害,使得他的职业生涯尽毁。
1954年,图灵因食用浸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自杀身亡。
假如这个来由属实,那么事实上,苹果公司就是选了
一
个“毒苹果”作为自己的象征。耐人寻味的是,童话故
事里,白雪公主也是咬了后妈给的一口毒苹果后,沉睡不
醒。除了乔布斯,没人知道这其中的真正意图,有人说,
这个故事有暗喻:苹果产品的吸引力,对于用户来说,的
确剧毒。能把产品做成艺术品、在市场上变成奢侈品,把
公司变成一个符号,把CEO弄成一个教主,这个地球上
有且只有苹果公司了。
因此当国内环保组织联合“讨伐”苹果的时候,围观
者很明显的分成两派:支持派指控苹果只顾利益不顾流水
线工人,反对派认为环保组织是“枪打出头鸟”图出名。
有趣的是,这则消息传到国外之后,很多国外媒体质
疑中国是否真的有“环保组织”,由此不难看出,在环保
意识还不够统一的中国,环保组织的声音依然式微,与巨
无霸苹果公司的对决,更犹如唐・吉诃德挑战大风车一般
20
艰难。
很难琢磨出苹果的一些做法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譬如
iphone缺货而来的“饥渴销售”,又譬如供应商方面的“秘而不
宣”。苹果产品对零部件生产工艺要求过高,这不仅挤压了供应商的
利润空间,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初期达到零部件生产需求,可能让后
者采取非法工艺保持供货,这犹如浸泡氰化物那样,苹果染毒了。
跨国大公司在华的代工工厂向来不那么太平,工人待遇过低,加
班时间过长,健康空间不够,污染环境不少……作为“世界工厂”的
中国,正尝着转身之痛,而这些,并非一时半会就可以解决的。
卧病中的乔布斯是否会因为中国环保组织而头痛?不得而知,但
在最新发布的苹果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于此前公众要求了解的相关事
件他们还是给了回应,也许苹果依然高傲,但它并非没有倾听。
谁能为苹果清毒?还是只能靠它自己。
全球噬血链
此次“毒苹果”被揭出,恰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新
闻披露的同时,可谓很好的清醒剂: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中,我
们的企业仍然处在低端;我们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同时也付出了
许多沉重的代价。
当iPad、iPhone成为全球时尚、当苹果的一再以创新和出奇制胜
成为传奇,有多少人还记得藏在光鲜外表底下的资本的血腥本质,还
警惕着它的“全球噬血链”?
全球分工,是跨国公司充分运用“优势禀赋理论”、寻求成本最
低化的极致实践:它们在全球各地选址造厂或进行采购,一种产品被
分拆成无数零部件,在不同地方由不同企业生产,最后组装,推向市
场。
在由此形成的全球供应链中,具有掌控地位的核心企业当然是拥
有品牌和创意、技术的跨国公司。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全球供应链的
成功与否,首先住于各种零部件成本的最低化,如果有更低廉的供应
商报价,就意味着更大的利润空间。它们的巨额订单直接决定了供应
商的生存,尤其低端供应商不敢不满足近乎苛刻的要求,为此甚至压
缩那些本不应当压缩的成本。 “毒苹果”事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
生的:供应商罔顾工人健康,用廉价但有毒的化学品代替相对安全的
清洁剂,而且不对操作工人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苹果公司每年获取的巨大利润,真的如前一阵许多人传扬的那样
是“创新”所得?“毒苹果”事件揭出了部分真相:原来巨大利润的
相当一部分并非创新带来,而是苹果利用自己的优势垄断地位压榨供
应商拿到的!苹果公司每年发布“供应商责任报告”,表白自己的社
会责任感,现在罪恶曝光了,但有罪的不只是那几家无良供应商,还
有层层盘剥的供应链,还有掌控供应链的跨国公司。
人们指责“血汗工厂”,指责不提供最基本劳动条件的无良厂
商,却又趋之若鹜地追捧名牌、大牌,艳羡跨国公司的成功和辉煌。
殊不知,跨国公司通过供应链的形式,严重压榨下游企业及其工人,
当iPad、iPhone成为全球时尚、当苹果的一再创新和出
奇制胜成为传奇,有多少人还记得藏在光鲜外表底下的资本
的血腥本质,还警惕着它的“全球噬血链”?
且把骂名转嫁到众多发展中国家。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资金、技
术、信息等的流通,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共享,但同时也助长了“弱肉
强食”。
在现在的不公平的全球分工版图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处于低端,为了争夺跨国公司订单,往往以牺牲环境、劳工利益等为
代价。每个企业都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如果不能有效压缩成本,那么
订单就会轻易地转向其他企业甚至其他国家。这样的压力有时候是好
事,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探索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从而降低成本、提
高效率,但也有许多无良企业主在压力之下偏离正道。
在国际双边协定和多边条约中,近年越来越多地出现“知识产权
保护”、 “劳工权利”、 “环境标准”等等限制性条款,发达国家正
利用这些条款保护本国企业,限制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力。我们所
做的努力,短期内是提升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就中长期来说
是创造自己的全球化版图,更长远的目标则是建设更公平的国际经济
新秩序。
“迟到”的国内监管部门更加尴尬
“毒苹果”事件暴露的另一大问题是我们国家目前的监管不力。
苹果的“供应商责任报告”被批评为“迟到”,但同样“迟到”的国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May 2011
内监管部门更加尴尬。在当地政府干预下,一些中毒员工
收到了伤残补助,但可悲的是,这些员工竞为此非常担心
会被要求离职。工人的弱势,进一步凸显了监管的缺失及
其对社会公正的巨大伤害。
企业是一种非道德范畴的主体,作为“虚拟人”,其
本身不具有道德观,而完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项人类组
织形式的创造。一味逐利的公司在无法达到交易成本为零
的市场中,必然搞出种种问题,很多有损社会。近些年跨
国公司为了经营形象,一直卖力地宣扬自己的“社会责任
感”,但我们必须警觉的是:在发达国家,就是跨国公司
的母国,它们或许做得不错;而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
的投资国,资本原始积累仍在惨烈上演,它们的投资动机
还是攫取最大利润;虽然它们也会在投资国张扬地做些公
益活动,但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却被漠视着。
我们常常忘记,我们在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工厂”的
同时,也向世界提供着最大的“消费市场”。对跨国公司
全球供应链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量来自消费需求端。当苹
果不得不重视中国市场的影响,它就不得不重视这一市场
的正确判断和监管力度。创设有效的外部机制、营造对企
业有压力的社会环境,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这要
求政府切实负起责任,也需要消费者的自觉的力量。
法律上有个概念“毒树之果”,意思是非经正当程
序得到的证据或者结论,即使它本身可能是真实的,却也
由于程序缺陷而必须舍弃或忽略。在人类寻求公正、文明
的过程中,如果某项成就长在根系浸着剥削毒汁的巨树之
上,无论其外表如何光鲜诱人,它终不能体现人类文明。
良心始终是创业立业的根基,良心不只是对消费者和生意
伙伴,也是对雇员和职工。良心对于社会,则是不应该存
在孕育“毒苹果”的土壤。
正己烷有毒,这不是什么隐秘的知识,如果联建科技
明知道会使工人中毒还要采取这种工序,那么相关负责人
就涉嫌故意伤害罪;如果联建科技采用这种工序是过失行
为,那么也涉嫌生产设施、条件安全事故罪。
但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联建科技受到公安机关调查,只
有一条联建科技在2009年被罚款8万的消息。可叹,这8万
罚款究竟是惩罚还是鼓励?当然,肇事企业得不到足够的
处罚,受害员工维权困难,这是惯例。换言之,判决的执
行,并不仅仅与当事人有关,还与司法尊严、司法权威和
司法公信直接相关。以法院名义作出的司法判决必须得到
执行,达也是司法之所以成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前
提和基石。口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