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隧道断面放样步骤(4850)1
2024年5月8日发(作者:禾痴梅)
断面放样步骤:
1. 架站,后视(后方交汇),记下测站坐标(X,Y)与高程H;
2. 估计开挖断面桩号,计算出洞轴线坐标,放样,再根据偏差计算出准确的断面桩号(可
以允许0.5m的偏差),根据所得到的桩号再次计算洞轴线坐标(X
0
,Y
0
)、切线方位角V
与设计圆心高程H
0
(如图);
3. 运行程序:
程序名:“OO”
A:B:V:X:Y
I=0:J=0:Pol(A-X,B-Y)
”N”:N=Icos(J-V)
◢
“E”:E=Isin(J-V)◢
A 第1步中记下的测站坐标X值
B 第1步中记下的测站坐标Y值
V 第2步中记下的
切线方位角V值
X,Y 第2步中记下的
洞轴线坐标(X
0
,Y
0
)
记下显示的N值与E值;
4. 计算:H-H
0
记下所得值(假设为Z);
5. 将全站仪调至开机界面,转动全站仪,将水平角值调到与切线方位角V相等,然后置零,
再将测站坐标(X,Y,H)值改成(N,E,Z)所对应的值,并将目标高改为0。(注意!千
万别把仪器高也给改了,原来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动!)
6. 开始断面周边眼测量,将所测得的N,E,Z中的E,Z代入以下程序运行:
程序名:“DMCL”
I=0:J=0:D:D=1=>“DM-ZC”:Goto 1◣:D=2=>“DM-JK”:Goto 2◣
Lbl 1:RL:{EZ}:EZ:E=Abs(E)
Z>0=>Pol(E,Z):"R-I":P=R-I◢
Goto 1◣
Z<0=>Pol(E+L,Z):"R+L-I":P=R+L-I◢
Goto 1◣ 正常段
Lbl 2:RLM:{EZ}:EZ:E=Abs(E)
Z<0=>Pol(E+M,Z):P=R+L-I◢
Goto 2◣
Z>0=>Pol(E-L+M,Z):J<45=>P=R-I◢
Goto 2◣◣
J≥45=>Pol(E,Z+L-M):P=R+L-M-I◢
Goto 2◣◣ 加宽段
R 断面半径,如图一、二中的R1
L、M 见图一、二
E,Z 所测得的临时施工坐标(注:如果Z为正值则输入正值,如为负值则输入负
值)
显示“R-I”,即所测点位于上起拱线以上,如果此值为正,则表示所测的点位于轮廓以内,
应将测点外移,如果为负则相反。(此时所测得Z应为正值)
显示“R+L-I”,即所测点位于起拱线以下,如果此值为正,则表示所测的点位于轮廓以内,
应将测点外移,如果为负则相反。(此时所测得Z应为负值)
注:开挖断面一般都不平,第测出来的N值也有正有负,有大有小,但只要N在±5以内,
都没关系。以960半径的圆为例,960-根号(960
2
-(10/2)
2
)=0.013,此误差不足为虑。
L
H
0
L
R
2
R
1
H
1
H
2
D1
图一
D2
设
计
线
R
1
6.73
H
3
L
M
0
'
0
.
4
5
°
0
"
R
2
R
2
R
1
L
M
H
1
D1
图二
H
2
D2
D3
H
3
H
4
R
3
R
3
2024年5月8日发(作者:禾痴梅)
断面放样步骤:
1. 架站,后视(后方交汇),记下测站坐标(X,Y)与高程H;
2. 估计开挖断面桩号,计算出洞轴线坐标,放样,再根据偏差计算出准确的断面桩号(可
以允许0.5m的偏差),根据所得到的桩号再次计算洞轴线坐标(X
0
,Y
0
)、切线方位角V
与设计圆心高程H
0
(如图);
3. 运行程序:
程序名:“OO”
A:B:V:X:Y
I=0:J=0:Pol(A-X,B-Y)
”N”:N=Icos(J-V)
◢
“E”:E=Isin(J-V)◢
A 第1步中记下的测站坐标X值
B 第1步中记下的测站坐标Y值
V 第2步中记下的
切线方位角V值
X,Y 第2步中记下的
洞轴线坐标(X
0
,Y
0
)
记下显示的N值与E值;
4. 计算:H-H
0
记下所得值(假设为Z);
5. 将全站仪调至开机界面,转动全站仪,将水平角值调到与切线方位角V相等,然后置零,
再将测站坐标(X,Y,H)值改成(N,E,Z)所对应的值,并将目标高改为0。(注意!千
万别把仪器高也给改了,原来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动!)
6. 开始断面周边眼测量,将所测得的N,E,Z中的E,Z代入以下程序运行:
程序名:“DMCL”
I=0:J=0:D:D=1=>“DM-ZC”:Goto 1◣:D=2=>“DM-JK”:Goto 2◣
Lbl 1:RL:{EZ}:EZ:E=Abs(E)
Z>0=>Pol(E,Z):"R-I":P=R-I◢
Goto 1◣
Z<0=>Pol(E+L,Z):"R+L-I":P=R+L-I◢
Goto 1◣ 正常段
Lbl 2:RLM:{EZ}:EZ:E=Abs(E)
Z<0=>Pol(E+M,Z):P=R+L-I◢
Goto 2◣
Z>0=>Pol(E-L+M,Z):J<45=>P=R-I◢
Goto 2◣◣
J≥45=>Pol(E,Z+L-M):P=R+L-M-I◢
Goto 2◣◣ 加宽段
R 断面半径,如图一、二中的R1
L、M 见图一、二
E,Z 所测得的临时施工坐标(注:如果Z为正值则输入正值,如为负值则输入负
值)
显示“R-I”,即所测点位于上起拱线以上,如果此值为正,则表示所测的点位于轮廓以内,
应将测点外移,如果为负则相反。(此时所测得Z应为正值)
显示“R+L-I”,即所测点位于起拱线以下,如果此值为正,则表示所测的点位于轮廓以内,
应将测点外移,如果为负则相反。(此时所测得Z应为负值)
注:开挖断面一般都不平,第测出来的N值也有正有负,有大有小,但只要N在±5以内,
都没关系。以960半径的圆为例,960-根号(960
2
-(10/2)
2
)=0.013,此误差不足为虑。
L
H
0
L
R
2
R
1
H
1
H
2
D1
图一
D2
设
计
线
R
1
6.73
H
3
L
M
0
'
0
.
4
5
°
0
"
R
2
R
2
R
1
L
M
H
1
D1
图二
H
2
D2
D3
H
3
H
4
R
3
R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