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姜吹)
音响评价术语大全
1、声音宽
频带宽,失真小,线性长,动态范围大,且分布比较均匀,中、低频段能量较突出,混响
声比例合适,在听音上感到音域宽广,丰满舒适。
2、声音窄(狭窄)
高、低音两头欠缺,频带不宽,混响偏短,中频过分突出,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0
赫提升过多,便感到声音窄,高音缺少层次,低音丰满度差。窄是声音宽的反义。
3、声音亮(嘹亮)
在评价中有时又称作明朗度或明亮度。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音、中音适度,高音能量充足,
并有丰富的谐音和谐音上较慢的衰变过程,同时,混响声比例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
亮度是提高清晰度、可懂度的先决条件。亮度好在听音会给人一种亲切、活跃感,听起来
不费力,音色明亮突出。
4、声音暗
这是缺少高频及中高频的一种反应,尤其在5000-6000赫以上有明显衰退,录音棚或听音
室音响条件差,中、高频混响时间短,都会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暗哑无光彩。暗是亮的反义。
5、声音厚实
声音厚实、有力,低音丰满,高音不缺,有一定的亮度,低频及中低频能量较强,特别是
200-500赫声音出得来,混音合伙四,低频混响不缺,失真小。录放音时音量表峰值调幅
不一定很高,但响度却比较大。如果结合电影电视中画面的要求,将传声器适当处理得近
一些,能给人一种很近景的声音厚实的感觉。厚有些单位称作“浓”。
6、声音薄
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混响少,声能平均能级较小,缺少低频及中频,整个频响
在300-500赫以下衰减过多,就会有薄的感觉。有些单位称作“单”,是厚的反义词。
7、声音圆(圆润)
频带较宽,音质纯真,失真极小,有一定的力度和亮度,低音不浑,中音不硬,高音不毛,
瞬态响应好,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混响特性、时间都比较合适,在听觉上感到:丰满、
明亮、清晰、传真度高。
8、声音扁
圆、扁是音乐部门常用的一种评价术语,指频带狭窄,声音单薄,音质不纯,失真较大,
或混响声不足,丰满度欠佳的意思。如多传声器、多声道录音包括录音棚声场之间的相位
是十分重要的,相位不对,音色扁而窄,低音缺少,失真大,丰满度差。扁是圆的反义,
有的单位称作“瘪”。
9、声音软
有2种概念,一种是差的评价,指缺少中高音,主音不够突出,声音没有力度另一种是好
的评价,如南方有些电声工作者称作“糯”或“软熟”,它是指失真小、阻尼好、低频段
频响展宽,声音松弛,低频中低频出得来,混响声适量,在听觉上感到柔软舒适。
10、声音硬
低音缺少,中高频偏多,且高频上谐音衰变过短过快,低频混响声短,有明显互调失真,
瞬态响应不好,阻尼差,在电声系统或录放音过程中有少许过载现象或录制节目时调幅过
高,都会产生硬的感觉。硬,在南方有些戏剧、音乐工作者又称作“梗”,是软的反义。
11、声音有水分(或称油水)
失真很小,频响宽而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
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声足量,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有水分。
12、声音干
主要是录音棚、听音室音响条件差,扩散不好,混响时间短,特别是缺少中高频混响声所
造成,听起来感到干涩,费力。
为了改善音质,常在录音棚内加设一些不规则的弧形扩散板,增加反射声,或采用人工混
响器。
13、声音透(透明度)
失真很小,瞬态响应好,频响宽而均匀,中高频及高频出得来,混响声合适,尤其是中高
频混响足量,低音不糊,有一定的力度,声音清楚明亮,层次感好,音色透。
14、声音糊
即含糊不清,音色糊成一片,指低音过多,低频混响时间过长,缺乏中高频,有互调失真,
或者感觉声音好像蒙了一层纱幕,在听觉上感到明亮度、清晰度差,层次不清。
15、声音实
结实,中低频声能平均能级较大,高频及中高频不缺,直达声比例较强,混响声适量,声
音厚实、明亮、失真小,响度高。如电影新闻片里的解说,将传声器距离声源近一些,就
会有主音突出,声音结实的感觉。
16、声音空
混响太大,直达声比例过小,传声器方向没有对准声源,传声器距离声源太远,或在混响
较大的场合用无方向性传声器接受声源,就会感到声音空、清晰度差、主音不突出,甚至
会觉得声源的方位不清楚。
17、声音荡
对这个术语也有2种概念,一是好的评价,中高音不缺,低音丰富而好听,低频段频响展
宽,并有足够的能量,声音松弛有弹性,混响尤其是低频混响稍大,失真小,如有多频率
音调补偿器在80-150赫提升4-6分贝听音乐就明显地感到低音丰满音色荡。二是差的评
价,如果将低音过分夸张,使声音失去平衡,或声源本身缺乏低频,而由扬声器(箱)的
低频谐振峰造成共振,或者阻尼,瞬态响应不好,都会产生一种附加的“低音”,在听觉
上感到沉闷,缺少亮度与层次,这是一种失真,是非高保真度的音质。
18、声音木
低音或中低音较多,声扩散差,混响偏短,显得声音不活跃,呆板,中高频及高频欠缺,
木是声音荡的反义。
19、声音柔(或称松)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姜吹)
音响评价术语大全
1、声音宽
频带宽,失真小,线性长,动态范围大,且分布比较均匀,中、低频段能量较突出,混响
声比例合适,在听音上感到音域宽广,丰满舒适。
2、声音窄(狭窄)
高、低音两头欠缺,频带不宽,混响偏短,中频过分突出,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0
赫提升过多,便感到声音窄,高音缺少层次,低音丰满度差。窄是声音宽的反义。
3、声音亮(嘹亮)
在评价中有时又称作明朗度或明亮度。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音、中音适度,高音能量充足,
并有丰富的谐音和谐音上较慢的衰变过程,同时,混响声比例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
亮度是提高清晰度、可懂度的先决条件。亮度好在听音会给人一种亲切、活跃感,听起来
不费力,音色明亮突出。
4、声音暗
这是缺少高频及中高频的一种反应,尤其在5000-6000赫以上有明显衰退,录音棚或听音
室音响条件差,中、高频混响时间短,都会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暗哑无光彩。暗是亮的反义。
5、声音厚实
声音厚实、有力,低音丰满,高音不缺,有一定的亮度,低频及中低频能量较强,特别是
200-500赫声音出得来,混音合伙四,低频混响不缺,失真小。录放音时音量表峰值调幅
不一定很高,但响度却比较大。如果结合电影电视中画面的要求,将传声器适当处理得近
一些,能给人一种很近景的声音厚实的感觉。厚有些单位称作“浓”。
6、声音薄
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混响少,声能平均能级较小,缺少低频及中频,整个频响
在300-500赫以下衰减过多,就会有薄的感觉。有些单位称作“单”,是厚的反义词。
7、声音圆(圆润)
频带较宽,音质纯真,失真极小,有一定的力度和亮度,低音不浑,中音不硬,高音不毛,
瞬态响应好,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混响特性、时间都比较合适,在听觉上感到:丰满、
明亮、清晰、传真度高。
8、声音扁
圆、扁是音乐部门常用的一种评价术语,指频带狭窄,声音单薄,音质不纯,失真较大,
或混响声不足,丰满度欠佳的意思。如多传声器、多声道录音包括录音棚声场之间的相位
是十分重要的,相位不对,音色扁而窄,低音缺少,失真大,丰满度差。扁是圆的反义,
有的单位称作“瘪”。
9、声音软
有2种概念,一种是差的评价,指缺少中高音,主音不够突出,声音没有力度另一种是好
的评价,如南方有些电声工作者称作“糯”或“软熟”,它是指失真小、阻尼好、低频段
频响展宽,声音松弛,低频中低频出得来,混响声适量,在听觉上感到柔软舒适。
10、声音硬
低音缺少,中高频偏多,且高频上谐音衰变过短过快,低频混响声短,有明显互调失真,
瞬态响应不好,阻尼差,在电声系统或录放音过程中有少许过载现象或录制节目时调幅过
高,都会产生硬的感觉。硬,在南方有些戏剧、音乐工作者又称作“梗”,是软的反义。
11、声音有水分(或称油水)
失真很小,频响宽而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
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声足量,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有水分。
12、声音干
主要是录音棚、听音室音响条件差,扩散不好,混响时间短,特别是缺少中高频混响声所
造成,听起来感到干涩,费力。
为了改善音质,常在录音棚内加设一些不规则的弧形扩散板,增加反射声,或采用人工混
响器。
13、声音透(透明度)
失真很小,瞬态响应好,频响宽而均匀,中高频及高频出得来,混响声合适,尤其是中高
频混响足量,低音不糊,有一定的力度,声音清楚明亮,层次感好,音色透。
14、声音糊
即含糊不清,音色糊成一片,指低音过多,低频混响时间过长,缺乏中高频,有互调失真,
或者感觉声音好像蒙了一层纱幕,在听觉上感到明亮度、清晰度差,层次不清。
15、声音实
结实,中低频声能平均能级较大,高频及中高频不缺,直达声比例较强,混响声适量,声
音厚实、明亮、失真小,响度高。如电影新闻片里的解说,将传声器距离声源近一些,就
会有主音突出,声音结实的感觉。
16、声音空
混响太大,直达声比例过小,传声器方向没有对准声源,传声器距离声源太远,或在混响
较大的场合用无方向性传声器接受声源,就会感到声音空、清晰度差、主音不突出,甚至
会觉得声源的方位不清楚。
17、声音荡
对这个术语也有2种概念,一是好的评价,中高音不缺,低音丰富而好听,低频段频响展
宽,并有足够的能量,声音松弛有弹性,混响尤其是低频混响稍大,失真小,如有多频率
音调补偿器在80-150赫提升4-6分贝听音乐就明显地感到低音丰满音色荡。二是差的评
价,如果将低音过分夸张,使声音失去平衡,或声源本身缺乏低频,而由扬声器(箱)的
低频谐振峰造成共振,或者阻尼,瞬态响应不好,都会产生一种附加的“低音”,在听觉
上感到沉闷,缺少亮度与层次,这是一种失真,是非高保真度的音质。
18、声音木
低音或中低音较多,声扩散差,混响偏短,显得声音不活跃,呆板,中高频及高频欠缺,
木是声音荡的反义。
19、声音柔(或称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