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长沙超算中心启动运营等

IT圈 admin 56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豆微熹)

长沙超算中心启动运营等

作者:暂无

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5年第1期

“猎户座”载人飞船首飞成功

美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于2014年12月5日完成首次试飞,并落入太平洋预定海

域,它的成功发射被视为“美国航天的新起点”。此次测试目的为在距离地球5800公里的高度,

即大约15倍于国际空间站运行轨道高度的太空中,检验飞船的基本设计性能。这是自1972年

“阿波罗计划”结束42年以来,人类首次将载人级别太空飞船发射到远超近地轨道的深空之中。

地球表面首次发现彗星尘埃

日本和美国的联合科研小组在从南极钻取的冰中找到了彗星尘埃颗粒,这是首次在地球表

面发现彗星尘埃。此前,科学家们认为,微小的灰尘颗粒是无法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这项发现

意味着找到彗星物质的样本比以前更加容易。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深入了解彗星,揭示太阳系的

起源之谜。

日内瓦大学医院暂停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

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2014年12月11日宣布,在该院接受VSV-ZEBOV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

的4名志愿者出现并未被预计到的轻度关节疼痛症状,研究团队决定暂停注射该疫苗。目前调

查正在分析关节疼痛是否为短期良性症状。该医院计划1月5日恢复对志愿者接种疫苗。

“超智能”人造皮肤问世

韩国的仿生工程师已成功研制出一种“超智能”人造皮肤,这种人造皮肤对触觉的敏感度

高,且拥有自愈能力。此外,这种新的人造皮肤还像真正的皮肤一样极具弹性。除了压力,研

究数据表明它也能对温度与湿度做出反应。

重写“纸”加热可擦除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制造出不用油墨印刷的新型重写“纸”,以玻

璃或塑料薄膜形式为介质,基于氧化还原染料,有蓝、红、绿三种基色,字母和图案可以重复

印刷,保留3天,然后通过简单的加热擦除。循环使用达20多次后,在对比度和分辨率上没有

显著损失。

世界首款A级节能轮胎问世

芬兰诺基亚轮胎公司2014年12月11日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世界首款节能性为A级的冬

季轿车轮胎。新研发的轮胎专为宝马i3电动车设计,能使滚动阻力减少30%。按照欧盟现行标

准,这款轮胎滚动阻力测试达到A级。此外,该款轮胎采用的新材料技术,既能保证经济节能,

又能保证冬季安全。

“眼技”技术让色盲人群“眼界大开”

英国一家技术公司开发出可使色盲人群和普通人一样分辨电视屏幕色度的数字图像处理技

术。这项名为“眼技”的技术通过提高图像的显色指数使色盲人群看到更多颜色,可应用在电

视机机顶盒中,同时适用于视频游戏。

3D打印助胸椎“再生”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前宣布完成首例3D打印人工椎体置换手术。据介绍,患者在浙江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就诊时发现患有“骨化性纤维瘤”,第10、11节胸椎已遭明显侵蚀性破

坏,并出现病理性骨折。以骨科主任林向进为首的医疗小组在征求了患者意见后,决定采用3D

激光打印技术,量身定做了个性化的钛合金人工椎体,并于12月3日实施了置换手术,目前患

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黄瓜发苦基因被发现

黄瓜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但难免会有“苦黄瓜”影响胃口。我国科学家主导的一项

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个与黄瓜发苦有关的基因,解决了长期影响黄瓜生产的一个难题,也将有助

于培育抗病的黄瓜品种。

多功能水下机器人首次试验

近日,在海缆基地码头进行了水下机器人(ROV)第一次现场海域试验。系统检验了ROV系

统的各项功能,为正式转入运行应用提供了技术准备。将水下机器人用于海缆运维作业,一方

面可以取代以往潜水员水下作业的工作模式,解决人工作业时间短、安全风险高的问题,另一

方面也突破了深水区海缆无法巡检的瓶颈,可大幅提高海缆运检的智能化水平,填补我国在海

缆运维方面的技术空白。

新材料快捷“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

一项可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新型磁性固体螯合剂材料技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

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共同研发成功,日前在北京通过科技成

果评价。该材料具有固相螯合捕集、磁选分离的双重功能,对土壤中多种形态的非磁性重金属

元素有分离净化作用。在同类研究中,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科学家首次研发出

二氧化碳矿化发电技术

“矿化1吨二氧化碳,能够产出140度电能,同时产出1.91吨、价值人民币2000元到

3000元的碳酸氢钠。”2014年12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对外宣布,

其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直接发电的新矿化反应及化学原理,是国际上首次开发出二

氧化碳矿化发电的二氧化碳矿化燃料电池新方法和技术,攻克了将二氧化碳作为潜在低位能源

直接发电的世界性难题。

世界首套DMTO-Ⅱ

示范装置开车成功

近日,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烃第二代(DMTO-Ⅱ)工业示范装置在陕西蒲城开车成功,去年

12月24日生产出聚合级丙烯,25日生产出聚合级乙烯。这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

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工业推广应用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对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缓解石油

资源紧张局面、发展煤制烯烃新型煤化工产业意义重大。该装置由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承

建,从开工至投产历时19个月,创造了DMTO项目建设的新纪录。

长沙超算中心启动运营

2014年11月4日,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在湖南大学揭牌运营,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李友志为中心揭牌。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童旭东、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邓小刚、湖南大学校长赵

跃宇分别致辞。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继天津和深圳之后获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第三家国家级超级计算中

心。主体建筑的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中心采用“天河一号”主机系统,峰值计算性能

1372万亿次,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自试运行以来,该中心已经为气象、国土、水

利、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部门提供了高性能的计算平台服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应用成果。

试运行期间,主机系统平均利用率达64%,处于国内超算中心的中上水平。(湖南省科技厅条

财处供稿)

科技部专家组来湘考察国家农科园创建工作

2014年12月1日至3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战略联盟副秘书长李志军、国家科技部农村

技术开发中心地方科技工作处处长杨经学等科技部专家组一行4人,对怀化市、湘西州、常德

市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指导。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杨治平及农村处负责同

志陪同考察。

专家组在三市(州)考察了拟建国家农业科技园的核心区,实地了解当地农业科技园的建

设情况,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并对三市(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湖南省科技厅农村处供稿)

湖南省科技厅研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014年12月2日,湖南省科技厅举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研讨会,副巡视员刘铁兵出席会

议并讲话,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发展战略研究室负责同志及来自14个市州科技局、部分省直

单位科技处的负责同志与会。

会议指出,当前国家层面的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省市县级科技管理部门如何在改革中

准确把握中央改革精神,结合地方实际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已经成为当前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会上,各市州分

管领导分别汇报了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改革建议。

(湖南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供稿)

湖南获何梁何利奖

人数全国第三

前不久,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奖评选揭晓,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主任陆佳政

和中南大学教授赵中伟分别获得“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此次全国共有52名科技人员获奖,湖南获奖人数在全国排名第三,是该奖成立20年来成

绩最好的一次。(湖南省科技厅奖励办供稿)

长株潭获批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2014年12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审议通过,

成为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上海张江、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苏南自主创新

示范区后的又一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总

面积37.6平方公里,今后将辐射带动整个长株潭地区的创新发展。(湖南省科技厅供稿)

湖南18个项目获中国专利奖

在北京举行的第16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湖南有18项专利获奖。其中,三一重工股

份有限公司的“一种液压油缸及液压缓冲系统、挖掘机和混凝土泵车”和湖南大学、湖南中科

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两相逆变电源系统及其综合控制方法”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同时,湖南

省知识产权局获得中国专利奖最佳组织奖。(湖南省知识产权局供稿)

株洲出口我国首列最高速度米轨动车

中国为马来西亚生产的世界运营速度最高的米轨动车组不久前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

司(下称“南车株机”)下线。据了解,我国轨道采用标准轨,为适应马来西亚的需要,南车

株机创新设计了我国首列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时速达到160公里,创目前世界上米轨动车

组最高速度。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出口高速米轨动车组。(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供稿)

国产首台大直径全断面

硬岩隧道掘进机长沙下线

2014年12月27日,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超大直径掘进装备研制与应用”取得阶段性成

果——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牵头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国产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

进机(敞开式TBM)在长沙顺利下线。该成果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填补了我国大直径全断

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大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湖南省科技

厅高新处供稿)

湖南、海南签订槟榔产业科技联合攻关协议

2014年12月29日,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史贻云一行来到长沙,就湖南、海

南两省槟榔产业科技联合攻关进行座谈,并与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童旭东签订合作框

架协议。根据协议,两省将共同以海南联合槟榔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

等单位为平台,整合海南和湖南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以食用槟榔安全性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包括槟榔原果和加工产品安全性、槟榔采后处理、新型槟榔加工技术与

自动化装备、槟榔产品标准和槟榔新资源食品申报研究等为基础,逐步开展槟榔规模化种植、

加工、技术推广等全方位合作。(湖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供稿)

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湖南首个分中心落户怀化

不久前,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省首个分中心在怀化职院设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

心名誉院长袁隆平为中心揭牌。据了解,怀化职院安江杂交水稻研究所长年承担国家杂交水稻

研究中心科研任务,每年都有新的科研成果,培育出了“水稻645 优238”、“水稻Y两优

263”等73个新品种,其中“标810S”通过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鉴定,能对种子纯度进行快

速筛选,居世界领先水平。(怀化市科技局供稿)

“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新品推介会召开

2014年12月7日,吉首宗南重工公司举行“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新产品推介会。该机是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目录》产品,采取“半分置三点式液压悬挂”技术,利用“X”

型刀交叉旋转前进复合运动,对田地进行碎土作业,旋耕作业效率达到普通机型的四倍。尤其

适合南方水沼田、潮湿地、旱田地的深耕作业。(吉首市科技局供稿)

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豆微熹)

长沙超算中心启动运营等

作者:暂无

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5年第1期

“猎户座”载人飞船首飞成功

美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于2014年12月5日完成首次试飞,并落入太平洋预定海

域,它的成功发射被视为“美国航天的新起点”。此次测试目的为在距离地球5800公里的高度,

即大约15倍于国际空间站运行轨道高度的太空中,检验飞船的基本设计性能。这是自1972年

“阿波罗计划”结束42年以来,人类首次将载人级别太空飞船发射到远超近地轨道的深空之中。

地球表面首次发现彗星尘埃

日本和美国的联合科研小组在从南极钻取的冰中找到了彗星尘埃颗粒,这是首次在地球表

面发现彗星尘埃。此前,科学家们认为,微小的灰尘颗粒是无法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这项发现

意味着找到彗星物质的样本比以前更加容易。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深入了解彗星,揭示太阳系的

起源之谜。

日内瓦大学医院暂停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

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2014年12月11日宣布,在该院接受VSV-ZEBOV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

的4名志愿者出现并未被预计到的轻度关节疼痛症状,研究团队决定暂停注射该疫苗。目前调

查正在分析关节疼痛是否为短期良性症状。该医院计划1月5日恢复对志愿者接种疫苗。

“超智能”人造皮肤问世

韩国的仿生工程师已成功研制出一种“超智能”人造皮肤,这种人造皮肤对触觉的敏感度

高,且拥有自愈能力。此外,这种新的人造皮肤还像真正的皮肤一样极具弹性。除了压力,研

究数据表明它也能对温度与湿度做出反应。

重写“纸”加热可擦除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制造出不用油墨印刷的新型重写“纸”,以玻

璃或塑料薄膜形式为介质,基于氧化还原染料,有蓝、红、绿三种基色,字母和图案可以重复

印刷,保留3天,然后通过简单的加热擦除。循环使用达20多次后,在对比度和分辨率上没有

显著损失。

世界首款A级节能轮胎问世

芬兰诺基亚轮胎公司2014年12月11日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世界首款节能性为A级的冬

季轿车轮胎。新研发的轮胎专为宝马i3电动车设计,能使滚动阻力减少30%。按照欧盟现行标

准,这款轮胎滚动阻力测试达到A级。此外,该款轮胎采用的新材料技术,既能保证经济节能,

又能保证冬季安全。

“眼技”技术让色盲人群“眼界大开”

英国一家技术公司开发出可使色盲人群和普通人一样分辨电视屏幕色度的数字图像处理技

术。这项名为“眼技”的技术通过提高图像的显色指数使色盲人群看到更多颜色,可应用在电

视机机顶盒中,同时适用于视频游戏。

3D打印助胸椎“再生”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前宣布完成首例3D打印人工椎体置换手术。据介绍,患者在浙江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就诊时发现患有“骨化性纤维瘤”,第10、11节胸椎已遭明显侵蚀性破

坏,并出现病理性骨折。以骨科主任林向进为首的医疗小组在征求了患者意见后,决定采用3D

激光打印技术,量身定做了个性化的钛合金人工椎体,并于12月3日实施了置换手术,目前患

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黄瓜发苦基因被发现

黄瓜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但难免会有“苦黄瓜”影响胃口。我国科学家主导的一项

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个与黄瓜发苦有关的基因,解决了长期影响黄瓜生产的一个难题,也将有助

于培育抗病的黄瓜品种。

多功能水下机器人首次试验

近日,在海缆基地码头进行了水下机器人(ROV)第一次现场海域试验。系统检验了ROV系

统的各项功能,为正式转入运行应用提供了技术准备。将水下机器人用于海缆运维作业,一方

面可以取代以往潜水员水下作业的工作模式,解决人工作业时间短、安全风险高的问题,另一

方面也突破了深水区海缆无法巡检的瓶颈,可大幅提高海缆运检的智能化水平,填补我国在海

缆运维方面的技术空白。

新材料快捷“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

一项可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新型磁性固体螯合剂材料技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

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共同研发成功,日前在北京通过科技成

果评价。该材料具有固相螯合捕集、磁选分离的双重功能,对土壤中多种形态的非磁性重金属

元素有分离净化作用。在同类研究中,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科学家首次研发出

二氧化碳矿化发电技术

“矿化1吨二氧化碳,能够产出140度电能,同时产出1.91吨、价值人民币2000元到

3000元的碳酸氢钠。”2014年12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对外宣布,

其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直接发电的新矿化反应及化学原理,是国际上首次开发出二

氧化碳矿化发电的二氧化碳矿化燃料电池新方法和技术,攻克了将二氧化碳作为潜在低位能源

直接发电的世界性难题。

世界首套DMTO-Ⅱ

示范装置开车成功

近日,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烃第二代(DMTO-Ⅱ)工业示范装置在陕西蒲城开车成功,去年

12月24日生产出聚合级丙烯,25日生产出聚合级乙烯。这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

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工业推广应用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对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缓解石油

资源紧张局面、发展煤制烯烃新型煤化工产业意义重大。该装置由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承

建,从开工至投产历时19个月,创造了DMTO项目建设的新纪录。

长沙超算中心启动运营

2014年11月4日,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在湖南大学揭牌运营,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李友志为中心揭牌。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童旭东、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邓小刚、湖南大学校长赵

跃宇分别致辞。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继天津和深圳之后获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第三家国家级超级计算中

心。主体建筑的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中心采用“天河一号”主机系统,峰值计算性能

1372万亿次,各项技术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自试运行以来,该中心已经为气象、国土、水

利、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部门提供了高性能的计算平台服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应用成果。

试运行期间,主机系统平均利用率达64%,处于国内超算中心的中上水平。(湖南省科技厅条

财处供稿)

科技部专家组来湘考察国家农科园创建工作

2014年12月1日至3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战略联盟副秘书长李志军、国家科技部农村

技术开发中心地方科技工作处处长杨经学等科技部专家组一行4人,对怀化市、湘西州、常德

市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指导。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杨治平及农村处负责同

志陪同考察。

专家组在三市(州)考察了拟建国家农业科技园的核心区,实地了解当地农业科技园的建

设情况,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并对三市(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湖南省科技厅农村处供稿)

湖南省科技厅研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014年12月2日,湖南省科技厅举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研讨会,副巡视员刘铁兵出席会

议并讲话,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发展战略研究室负责同志及来自14个市州科技局、部分省直

单位科技处的负责同志与会。

会议指出,当前国家层面的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省市县级科技管理部门如何在改革中

准确把握中央改革精神,结合地方实际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已经成为当前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会上,各市州分

管领导分别汇报了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改革建议。

(湖南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供稿)

湖南获何梁何利奖

人数全国第三

前不久,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奖评选揭晓,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主任陆佳政

和中南大学教授赵中伟分别获得“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此次全国共有52名科技人员获奖,湖南获奖人数在全国排名第三,是该奖成立20年来成

绩最好的一次。(湖南省科技厅奖励办供稿)

长株潭获批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2014年12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审议通过,

成为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上海张江、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苏南自主创新

示范区后的又一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总

面积37.6平方公里,今后将辐射带动整个长株潭地区的创新发展。(湖南省科技厅供稿)

湖南18个项目获中国专利奖

在北京举行的第16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湖南有18项专利获奖。其中,三一重工股

份有限公司的“一种液压油缸及液压缓冲系统、挖掘机和混凝土泵车”和湖南大学、湖南中科

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两相逆变电源系统及其综合控制方法”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同时,湖南

省知识产权局获得中国专利奖最佳组织奖。(湖南省知识产权局供稿)

株洲出口我国首列最高速度米轨动车

中国为马来西亚生产的世界运营速度最高的米轨动车组不久前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

司(下称“南车株机”)下线。据了解,我国轨道采用标准轨,为适应马来西亚的需要,南车

株机创新设计了我国首列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时速达到160公里,创目前世界上米轨动车

组最高速度。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出口高速米轨动车组。(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供稿)

国产首台大直径全断面

硬岩隧道掘进机长沙下线

2014年12月27日,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超大直径掘进装备研制与应用”取得阶段性成

果——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牵头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国产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

进机(敞开式TBM)在长沙顺利下线。该成果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填补了我国大直径全断

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大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湖南省科技

厅高新处供稿)

湖南、海南签订槟榔产业科技联合攻关协议

2014年12月29日,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史贻云一行来到长沙,就湖南、海

南两省槟榔产业科技联合攻关进行座谈,并与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童旭东签订合作框

架协议。根据协议,两省将共同以海南联合槟榔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

等单位为平台,整合海南和湖南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以食用槟榔安全性

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包括槟榔原果和加工产品安全性、槟榔采后处理、新型槟榔加工技术与

自动化装备、槟榔产品标准和槟榔新资源食品申报研究等为基础,逐步开展槟榔规模化种植、

加工、技术推广等全方位合作。(湖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供稿)

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湖南首个分中心落户怀化

不久前,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省首个分中心在怀化职院设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

心名誉院长袁隆平为中心揭牌。据了解,怀化职院安江杂交水稻研究所长年承担国家杂交水稻

研究中心科研任务,每年都有新的科研成果,培育出了“水稻645 优238”、“水稻Y两优

263”等73个新品种,其中“标810S”通过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鉴定,能对种子纯度进行快

速筛选,居世界领先水平。(怀化市科技局供稿)

“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新品推介会召开

2014年12月7日,吉首宗南重工公司举行“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新产品推介会。该机是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目录》产品,采取“半分置三点式液压悬挂”技术,利用“X”

型刀交叉旋转前进复合运动,对田地进行碎土作业,旋耕作业效率达到普通机型的四倍。尤其

适合南方水沼田、潮湿地、旱田地的深耕作业。(吉首市科技局供稿)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