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3D立体电影观看指南

IT圈 admin 111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苍妃)

3D立体电影观看指南 搜集

3D电影观看感受

观众只要戴上这种特制的偏光眼镜,这样就可以看到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观看影片时,

就好像身临其境一样。我观看时,电影画面中的巨蛇好像我身边缠绕打滚,场面心动魂,我旁

边的一个小朋居然被吓得哇哇大哭。 出影院后感觉还在电影的世界里。

什么是3D电影

D是英文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3D是指三维空间。国际上是以3D电影来表示立

体电影。观众对于3D最直接的体验是,看电影时需要戴上一副眼镜,才能体验到真正的立方

体效果。

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

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

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

物体,但对物体远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

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

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各式各样的立体演示技术,也多是运用这一原理,我们称其为“偏

光原理”。

3D电影展望,或成银幕主流

3D电影与普通电影的区别在于它利用人的双眼立体视觉原理,使人能从银幕上获得三维

空间影像,从而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现阶段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无论是观众

还是影院,都非常看好3D电影的未来前景。

一些专家表示,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是电影技术发展史上的

两次革命。而从2D平面到3D立体电影,毫无疑问,将成为电影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3D电影将吸引更多人走进影院。”一名影院负责人表示,因为只能在电影院中才能体

会3D电影的妙处。在电视或电脑显示屏上,根本看不出3D电影的精彩。

业内人士乐观估计,几年后,3D电影将更加普遍,或成银幕主流。我们期待着,3D电

影不断改进,让更多人体会新技术带来的乐趣。

3D电影的不足

1、观看3D电影必须佩戴专用3D眼镜。在许多人热捧3D电影时,也有不少观众表示,3D

眼镜还有待改进,以增强观影效果。3D影片的眼镜戴着不太舒服,1个多小时下来,特别难

受。特别是对于近视眼的人来说,同时架着两幅眼镜看电影,看完后鼻子和耳朵都有点痛。

2、晕车的人不能看3D大片、看3D容易头晕想吐

这是因为早年间,观众看3D电影所佩戴的都是低成本的塑料偏光镜片,现在影院使用的

眼镜已是单价300元到700元左右的升级款,再加上影片拍摄技术的革新、影像质量提高,

这些都大大减轻观众观看3D电影的不适感。3D影像网负责人蒋勇告诉记者,现在的数字3D

电影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出现头晕现象是因人而异的。

怎样在家看3D电影

目前在家用设备上实现立体视频,只有红蓝(红绿)立体视频,想看偏振光的立体视频只能到

电影院了。虽然红蓝(红绿)立体视频不需要专用的设备,只要配备一副红蓝眼镜就可在家用

的电视、电脑显示器上实现立体视频回放,不过和偏振光立体视频比起来,主要是色彩度差很

多,有时像黑白的,有时有重影,不过立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以前的DVDRip曾经出过《特

工小子3-立体版》,日本制片公司曾经出过立体的AV影片。

如今英特尔公司正在与梦工厂动画公司合作,致力于将3D技术推向新市场。尽管英特尔公司

的开发尚处早期,不过,3D技术继进入电影院之后,进入家庭影院系统只是迟早的问题。目

前电视等放映设备也没有配合3D的设置,因此3D影碟的出品还没有什么动静。

目前在电影院里主要是播放采用两种不同原理的3D影片,一种以imax大屏幕立体电影

为代表的,这种技术是效果最好的,即所谓的偏振光技术,在播放时用两部带偏振镜的放映机

同步放映两路视差影像,即左右眼分别应该看到的影像,因此如不带3D偏振光眼镜的话,在

屏幕上看到的就是重影影像,而观众配带偏振光眼镜,就能让我们的左右眼分别看到屏幕上放

映的左右眼视差图像,产生立体效果,imax影院的屏幕有高达七十多米高的,图象非常清晰,

3D效果强烈,音响也很棒,是目前立体影院中最好的。

但IMAX 3D电影在电脑及投影机上面播放却没有任何3D效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还

是先来复习一下人眼的立体成像原理吧。

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

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

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

物体,但对物体远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

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

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各式各样的立体演示技术,也多是运用这一原理,我们称其为“偏

光原理”。

而IMAX的3D电影就是使用偏光原理来拍摄制作的。其拍摄同时使用2台摄影机从不同

的角度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图像,在放映时,通过两个加装偏正镜片的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

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电影放映机输出的光线在通

过偏正镜片后,就成为了偏正光,而且放映机所安装的通常是垂直方向的偏正镜片。观众使用

的偏正光眼镜其实是一个还原过程,想象一个场景:有2台加装了偏正镜片的电影放映机在你

的背后播放,你带上偏正光眼镜后,你的左眼只能看到你左手边放映机播放出的图像,而你的

右眼只能看到你右手边放映机所播放处的图像。再结合“偏光原理”,你就能够看到立体感极

强的电影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使用目前常规的影像播放系统不能正确的还原使用偏光原理制作的电影

DVD了,也就是说所有的IMAX 3D电影我们都没有办法在家中看到完美的效果,也就只能

去价格昂贵的影院欣赏了。

另外一种称为红蓝补色立体电影,中国以前放的都是这种电影,观看影片时,影院会给观

众发一个几块钱就能买到的左红右蓝的滤色眼镜,带上后左眼就能看到屏幕上的红影图象,右

眼看到蓝影图像,从而产生立体影像。这种立体电影比imax要差很多,立体感要差一些,但

它的成本较低,也可以在普通的电影银幕上放映,可以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立体电影带来的视觉

魔术,同时由于这种电影对屏幕没有限制,所以我们只要买一副几块钱的红蓝立体眼镜,就能

在电脑上观看立体电影。

3D电影成像原理

立体图像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是通过3D转换器将输入的立体3D信号转换成两个被动

3D输出信号,然后以单独的左、右眼信号输出到两台投影机,通过偏振3D目镜观看,从而

得到立体图像,由于信号是通过3D转换器主动转换,因此这种技术也被称为主动立体成像技

术(区别于后面我们将提到的被动立体成像技术)。换句话说,如果在没有立体眼镜的情况下,

我们肉眼看到的图像是左右眼分别显示的,也就是常见的重影现象。因此看立体电影,3D眼

镜少不了。

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苍妃)

3D立体电影观看指南 搜集

3D电影观看感受

观众只要戴上这种特制的偏光眼镜,这样就可以看到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观看影片时,

就好像身临其境一样。我观看时,电影画面中的巨蛇好像我身边缠绕打滚,场面心动魂,我旁

边的一个小朋居然被吓得哇哇大哭。 出影院后感觉还在电影的世界里。

什么是3D电影

D是英文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3D是指三维空间。国际上是以3D电影来表示立

体电影。观众对于3D最直接的体验是,看电影时需要戴上一副眼镜,才能体验到真正的立方

体效果。

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

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

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

物体,但对物体远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

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

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各式各样的立体演示技术,也多是运用这一原理,我们称其为“偏

光原理”。

3D电影展望,或成银幕主流

3D电影与普通电影的区别在于它利用人的双眼立体视觉原理,使人能从银幕上获得三维

空间影像,从而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现阶段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无论是观众

还是影院,都非常看好3D电影的未来前景。

一些专家表示,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是电影技术发展史上的

两次革命。而从2D平面到3D立体电影,毫无疑问,将成为电影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3D电影将吸引更多人走进影院。”一名影院负责人表示,因为只能在电影院中才能体

会3D电影的妙处。在电视或电脑显示屏上,根本看不出3D电影的精彩。

业内人士乐观估计,几年后,3D电影将更加普遍,或成银幕主流。我们期待着,3D电

影不断改进,让更多人体会新技术带来的乐趣。

3D电影的不足

1、观看3D电影必须佩戴专用3D眼镜。在许多人热捧3D电影时,也有不少观众表示,3D

眼镜还有待改进,以增强观影效果。3D影片的眼镜戴着不太舒服,1个多小时下来,特别难

受。特别是对于近视眼的人来说,同时架着两幅眼镜看电影,看完后鼻子和耳朵都有点痛。

2、晕车的人不能看3D大片、看3D容易头晕想吐

这是因为早年间,观众看3D电影所佩戴的都是低成本的塑料偏光镜片,现在影院使用的

眼镜已是单价300元到700元左右的升级款,再加上影片拍摄技术的革新、影像质量提高,

这些都大大减轻观众观看3D电影的不适感。3D影像网负责人蒋勇告诉记者,现在的数字3D

电影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出现头晕现象是因人而异的。

怎样在家看3D电影

目前在家用设备上实现立体视频,只有红蓝(红绿)立体视频,想看偏振光的立体视频只能到

电影院了。虽然红蓝(红绿)立体视频不需要专用的设备,只要配备一副红蓝眼镜就可在家用

的电视、电脑显示器上实现立体视频回放,不过和偏振光立体视频比起来,主要是色彩度差很

多,有时像黑白的,有时有重影,不过立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以前的DVDRip曾经出过《特

工小子3-立体版》,日本制片公司曾经出过立体的AV影片。

如今英特尔公司正在与梦工厂动画公司合作,致力于将3D技术推向新市场。尽管英特尔公司

的开发尚处早期,不过,3D技术继进入电影院之后,进入家庭影院系统只是迟早的问题。目

前电视等放映设备也没有配合3D的设置,因此3D影碟的出品还没有什么动静。

目前在电影院里主要是播放采用两种不同原理的3D影片,一种以imax大屏幕立体电影

为代表的,这种技术是效果最好的,即所谓的偏振光技术,在播放时用两部带偏振镜的放映机

同步放映两路视差影像,即左右眼分别应该看到的影像,因此如不带3D偏振光眼镜的话,在

屏幕上看到的就是重影影像,而观众配带偏振光眼镜,就能让我们的左右眼分别看到屏幕上放

映的左右眼视差图像,产生立体效果,imax影院的屏幕有高达七十多米高的,图象非常清晰,

3D效果强烈,音响也很棒,是目前立体影院中最好的。

但IMAX 3D电影在电脑及投影机上面播放却没有任何3D效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还

是先来复习一下人眼的立体成像原理吧。

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

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

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

物体,但对物体远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

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

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各式各样的立体演示技术,也多是运用这一原理,我们称其为“偏

光原理”。

而IMAX的3D电影就是使用偏光原理来拍摄制作的。其拍摄同时使用2台摄影机从不同

的角度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图像,在放映时,通过两个加装偏正镜片的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

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电影放映机输出的光线在通

过偏正镜片后,就成为了偏正光,而且放映机所安装的通常是垂直方向的偏正镜片。观众使用

的偏正光眼镜其实是一个还原过程,想象一个场景:有2台加装了偏正镜片的电影放映机在你

的背后播放,你带上偏正光眼镜后,你的左眼只能看到你左手边放映机播放出的图像,而你的

右眼只能看到你右手边放映机所播放处的图像。再结合“偏光原理”,你就能够看到立体感极

强的电影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使用目前常规的影像播放系统不能正确的还原使用偏光原理制作的电影

DVD了,也就是说所有的IMAX 3D电影我们都没有办法在家中看到完美的效果,也就只能

去价格昂贵的影院欣赏了。

另外一种称为红蓝补色立体电影,中国以前放的都是这种电影,观看影片时,影院会给观

众发一个几块钱就能买到的左红右蓝的滤色眼镜,带上后左眼就能看到屏幕上的红影图象,右

眼看到蓝影图像,从而产生立体影像。这种立体电影比imax要差很多,立体感要差一些,但

它的成本较低,也可以在普通的电影银幕上放映,可以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立体电影带来的视觉

魔术,同时由于这种电影对屏幕没有限制,所以我们只要买一副几块钱的红蓝立体眼镜,就能

在电脑上观看立体电影。

3D电影成像原理

立体图像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是通过3D转换器将输入的立体3D信号转换成两个被动

3D输出信号,然后以单独的左、右眼信号输出到两台投影机,通过偏振3D目镜观看,从而

得到立体图像,由于信号是通过3D转换器主动转换,因此这种技术也被称为主动立体成像技

术(区别于后面我们将提到的被动立体成像技术)。换句话说,如果在没有立体眼镜的情况下,

我们肉眼看到的图像是左右眼分别显示的,也就是常见的重影现象。因此看立体电影,3D眼

镜少不了。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