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IT圈 admin 41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稽丹翠)

维普资讯

636 

2007.Vo/.2. .4 

度的CRP水平的变化。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 11 

余月明,郭

540~542 

1' 

虹,段建,等.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 

超敏CRP的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CRP在肾脏疾病及其它 

领域的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 

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血液净化,2004,3(1O): 

Schomig M,Eisenhardt A,Ritz E.The mircoinflammatory state of ure— 

参 考 文 献 

1 Thompson D,Pepys MB.Wood SP.The physiological Structure of human 

~ 

1 3 

mia[J].Blood Purif,2000,18(4):327 

Kaysen GA.C—eractive protein:A story half told[J].Semi Dial,2000, 

13(3):143 

14 

Ridker PM,Hennekens CH,Bufing JE,ct a1.C—eactrive protein and 

other marker of inflamma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reactive protein and its complex with phosphocholine[J].Structure 

Fold Des,1999,7(2):169—177 

2 Cermak J,Key NS,Bach RR,et a1.C—reactive protein induces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 ̄to synthesize tissue factor[J].Blood,1993, 

82:513~520 15 

in women[J].N Earl J Med,2000,342:836 

Harri TB,Ferrucci L,Tracy RP,et a1.Association of elevatd ienterlcu— 

3李建军.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1994,14 

(5):319 

kin一1 and C—eractive protein levels with motrlai ̄in the elderly[J].Am 

J Med,1999.106:506 

4姚英.ESRD患者C反应蛋白与炎症[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 16 

Unitd Steates Renal Data System.USRDS 1998 Annual Data Report 

[R].Bethesda,MD:National Insittutes fo Health.Diabetes nda Diges— 

tive and Kidney Diseases,1998 

册,2003,23(6):737—742 

5王质刚.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肾脏病与透析 

肾移植杂志,2002,11(I):81—85 

6 Owen WF,Lowrie,EG.C—reactive protein as an outcome predictor for 

17 

左力,王梅,杜卉,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和 

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3,12(6): 

530—533 

18 

maintenncea hemodilaysis patients[J].Kidney Int,1998,54(2):627— 

632 

张冬,陈香美,申力军,等.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7 Chang JW,Yang WS.Min WK,et.a1.Effects of simvastatin on high—sen— 

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albumin in hemodilysias patients 

与营养状况及心室结构的相关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05,4 

(2):62—64 

[J].Am J Kidney Dis,2002,39:1213~1217 

8 Yeun JY,Levine RA,Mantadilok N,et a1.C—reactive protein predicts all 

19 

Gunnell J,Yeum JY,Depner TA,et a1.Acute—phase response predicts 

erythropoietin resistnce ian hemodilysias and peritoneal dilysias patients 

cau8e nd ca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hemodilaysis patients[J].Am J 

Kidney Dis,2000,35:469~476 

9 Stenvinkel P,Heimburger O。Paulte F,etr a1.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21 

20 

[J].Am J Kidney Dis,1999,33(1):63 

李秀钧,邬云红.糖尿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J].中华内分泌代 

谢杂志,2003,19:251—253 

叶丹.炎症反应相关因子与2型糖尿病[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 

分册,2003,41:34—38 

22 

[J].Kidney Int,1999,55:1899—1911 

10 Mcintyre C,Harper I,Macdougall IC,et a1.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s 

廖岚,雷闽湘,陈慧玲,等.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 

a marker ofr infection nd ainflammation in ergular dilaysis patients[J]. 

Clin Nephrol,1997,48(6):371 

[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9(6):627 

,+。+ +。+。+、 

}综述与讲座} 

k- 

[文章编号]1673-7768(2007)04-0636-04 

+一+-+-+-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苏珊珊(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538021)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治疗 

[中图法分类号]R 556.9 [文献标识码] A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调节红细胞生成 

的糖蛋白,主要产生于胎儿的肝脏和成人的肾脏,EPO和它的 

受体主要存在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刺激它向红细胞分化。 

疗。EPO在纠正贫血的同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提高, 

1 EPO及其受体EPO—R(erythropoietinreccptor)的结构 

性质 

EPO是一种糖蛋白。人的EPO有16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 

q22,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有4个糖基化点,糖基的 

EPO的临床应用,使90%以上的肾性贫血患者得到了有效治 

34KDa,等电点PI为4.5。其编码基因定位于染色体7 q21 

体能有所增加,心脏功能得到了改善。对于透析前的肾衰患 存在使EPO在体内有更长的半衰期和与受体有更高的亲和 

者,早期应用EPO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将EPO临 

床应用于肾性贫血的情况作一综述。 

力,人与鼠的EPO的氨基酸序列有80%的同源性。 

EPO的生物作用是通过相应靶细胞膜表面受体介导的。 

维普资讯

2007年8月 第2卷第4 

637 

EPO受体属于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肾衰竭患者Hb<110 g/L(HCT<0.33);②成年男性和绝经期 

s/L(HCT<0.37),就应该 

19q13.3,有8个外显子,编码一分子量为66kDa、由507个氨基 

后的女性慢性肾衰竭患者Hb<120 

酸组成的I型跨膜糖蛋白,包含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胞 

开始治疗RA ]。在治疗过程中每4周为1个观察单位,若无 

Hb<110 s/L 

外区具有与其他在细胞表面正确折叠和表达所必需的、高度保 

明显治疗反应及不良反应,EPO剂量上调50%;

EPO维持原剂量;当Hb≥110 

守的WSXWS(tryptophan serine x tt3npto phan serine)序列和两对 

或红细胞压积(HCT)<0.33时,

半胱氨基酸残基。在细胞质的近膜区也有两个高度保守序列 

L或HCT≥0.33时,EPO减少25%,继续维持用药 。Ha— 

hi等n 的观察也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前使用适当剂 

boxl和box2,这对于EPO受体形成折叠非常重要。一分子 

yas

EPO可与细胞表面的两分子受体相结合,其受体结合区域在C 

量EPO治疗,能较好地纠正贫血而不会加重肾功能损害。非 

末端。Jak2可以和boxl区特异性结合并被磷酸化,然后激活 透析患者每周75—100 IU/kg分2—3次皮下注射。维持期:如 

系列激酶和信号转导蛋白。 

2 EPO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肾性贫血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各种感染,贫血导 

致其免疫功能下降,是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宋学权等 应用EPO治疗62例肾性贫血患者并检测其红细胞 

免疫功能。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患者Hb、RBC-C3b、RR明显 

高于治疗前。EPO纠正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机制:① 

直接通过纠正贫血,增加红细胞计数从而加强红细胞免疫粘 

附作用。肾性贫血的主要发生机理是肾实质损害时,肾脏产生 

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同时由于肾衰时毒素、炎性细胞因子 

等对骨髓的影响,使骨髓生成红细胞这一关键环节受到抑制。 

此外营养、出血、红细胞脆性变化等影响也加重贫血。②对炎 

性因子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炎性因子对骨髓血细胞生成及自 

体EPO合成的抑制,并进而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 

3 EPO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发展到终末期可并发多种血液系 

统异常,如贫血和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其中贫血是CRF的主要 

并发症之一。一般认为肾性贫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是体 

内EPO相对缺乏。但绝大多数CRF患者血清内源性EPO浓 

度在正常值范围或高于正常。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EPO)能有效治疗CRF相关的肾性贫血,但一些患者却对 

EPO抵抗,这种抵抗可能是由于铁或叶酸的缺乏、铝中毒、甲状 

旁腺功能亢进或对EPO有自身抗体,这些因素可能都参与了 

CRF患者对外源性EPO的低反应 。正常CD34 细胞也有 

EPO.R表达,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上则无EPO.R J。 

EPO-R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细胞因子受体,在内皮细胞、心 

肌细胞、巨噬细胞、视网膜细胞、肾上腺皮质、髓质细胞,以及小 

肠、脾脏、肝脏、肾脏和肺均有分布。EPO.R广泛分布在肾皮 

质、髓质、乳头、系膜、近端肾小管髓质部集合管等细胞表面 。 

蒋亚平等 报道3O例CR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均有不 

同程度的EPO・R表达,慢性肾衰重度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 

细胞表面EPO.R表达显著高于轻中度贫血患者。提示在肾衰 

早期,EPO・R较其它外周血指标更敏感地表现异常。通过检测 

EPO.R,可能有助于判断肾衰早期者肾性贫血倾向。Ikegaya 

等 报道,缺氧是EPO产生的强有力刺激因子,也可刺激EPO. 

R在组织中的表达增强。Yu等 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鼠 

胚胎脑神经原中,缺氧能使EPO.R的表达增长10倍。 

4 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策略 

4.1治疗的指征与剂量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表明,开始应用 

r.HuEPO治疗的指征为:①绝经期前的女性和青春期前的慢性 

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 vo1%和(或)Hb达到100—110 s/L,则 

进入维持阶段。维持剂量是治疗剂量的2/3… 。高素琴等 

的观察结果提示,每2周1次皮下使用能够维持规律血透患者 

血红蛋白水平在110—115 g/L。与每周3次比较可获得相同 

的血红蛋白水平并且减少不能自己注射患者的有价护理时间。 

对于能够自己注射的患者则可减少每周注射次数而减少注射 

部位的疼痛,每2周1次使用(每年减少108次注射)可以改善 

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4.2 EPO联合左卡尼汀吴效鹏等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肾 

性贫血患者4O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应用EPO的同时口 

服左卡尼汀,对照组单用EPO。疗程均8周。两组EPO初始用 

量均为每周150 U/Kg,当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压积≥ 

30%时,EPO逐渐减量至维持量。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比对 

照组更显著(P<0.05),且治疗组EPO的维持用量更少(P< 

0.O1)。表明EPO联合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肾性贫血的疗效, 

减少EPO的用量。 

4.3 EP0联合补铁接受EPO治疗的病人是否需要补铁,在 

使用EPO治疗之前首先应检测铁是否缺乏,同时评估其程度。 

通常所采用的实验室指标有:(1)当血清铁蛋白(SF)<50 g/ 

L时,表明铁的缺乏。然而高于此值时,并不能说明铁的贮备 

充足。因在用EPO治疗的病人,对铁的需要增加,即使SF≥ 

500 L,也可能存在功能性铁缺乏。另外在肝脏病、感染及 

其他炎症性疾病时,SF可能增加。(2)转铁蛋白饱和度< 

20%,通常提示铁缺乏。(3)Schrezenmeier等 ‘ 研究发现,血 

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能反映骨髓 

造血状况,在给予EPO治疗时,连续测量sTfR能在网织红细胞 

(Ret)发生明显变化以前预示治疗反应。因此,sTfR可作为 

EPO治疗前预测疗效的指标。但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 

尤其重要的是细胞内的铁储备、EPO的刺激及细胞周期的变 

化。sTIR在健康对照组为5.11 ms/L,临界值为7.26 ms/L。 

sTfR与Hb、转铁蛋白饱和度及SF呈负相关,但统计学上无显 

著性差异” 。(4)Hb、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与血液锌原卟啉等, 

可以评价缺铁的红细胞生成,但Hb只能作为严重铁缺乏后期 

的检测指标。接受r.HuEPO治疗的患者通常存在两种形式的 

铁缺乏。“绝对”铁缺乏指体内铁储备的耗竭,通常血清铁蛋白 

<100 L;“功能性”铁缺乏指体内铁储备充分而铁不能充分 

利用,此时血清铁蛋白浓度正常或增高。但是转铁蛋白饱和度 

<20%,低色素细胞超过10%。患者必须摄取充足的铁并保持 

转铁蛋白饱和度>20%和血清铁蛋白>100 L,才能达到 

维普资讯

638 

Hb(HCT)在110~120 L(30%~36%)的目标值 。透析前 

CRF患者和部分CAPD患者缺铁程度较轻,通常采用口服铁剂 

维持治疗。对于血透患者,由于缺铁程度较重,几乎无人能用 

口服补铁维持机体铁平衡,常需要静脉补铁。这不仅可以纠正 

功能性铁缺乏,而且可以减少r.HuEPO的用量。一般认为,如 

方为基本方,配合小剂量EPO治疗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 

肾衰竭贫血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李有华等 拟养 

血复脉汤配合济脉欣(华北制药集团金坛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 

司生产r—HuEPO)治疗32例病人,并与单纯济脉欣对照组作对 

比,结果显示治疗组血常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养血复 

脉汤可辅助治疗肾性贫血,提高r—HuEPO的治疗效果。 

总之,肾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如EPO产生不足、体 

果转铁蛋白饱和度<20%或血清铁蛋白<100 L,则推荐在 

成人每次透析时静脉给予100~125 mg的铁剂,共8—10次。 

如果经上述治疗后仍然如此,则重复上面的治疗。一旦患者的 

转铁蛋白饱和度>20%,并且血清铁蛋白>100 

内存在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红细胞寿命缩短、铁离子和叶酸 

因,掌握贫血的病理生理机制,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治疗措 

L,则推荐 

绝对或相对缺乏等等。因此,在确定治疗方案前认真地寻找诱 

每周给予静脉铁剂25—125 mg。静脉补铁可从每周3次减少 

到每2周1次 。谌贻璞指出 ,临床医师不应根据药物说明 

书的推荐剂量进行补铁,该推荐剂量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剂 

量,用于r—HuEPO治疗时补铁往往剂量不足,后者必须每日给 

足元素铁200 mg(其中仅约1/6能被吸收)。 

4.4 EPO联合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RA属“虚劳”范畴,其病 

因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实。正虚乃为脏腑功能衰退,尤其是心 

脾肾功能减退而致的气血阴阳俱虚;邪实为脏腑功能减退至体 

内湿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滞而损伤气血。肾虚精亏为RA的 

主要病理基础,而心脾两虚又直接影响RA的程度,湿浊瘀血 

则是慢性肾衰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加重RA的重要原因,故 

本虚标实是RA的病理特点。 

4.4.1益气生血刘霖等 观察应用EPO加归芪口服液治 

疗RA疗效优于单纯应用EPO治疗。米绪华等 治疗RA,治 

疗组用益气维血颗粒(10 g/次,3次/d)+EPO;对照组用力蛮 

能(美国中央大药厂生产)150 g/d+EPO。结果益气维血颗粒 

组从2周起Hb、RBC、SF及FS均有所升高,8周后,与治疗前相 

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改善Hb、RBC、SF及FS等贫血指 

标(P<0.01),而两组问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 

示益气维血颗粒治疗RA效果显著与力蛮能疗效相当。童延 

清等 采用EPO加当归补血汤口服治疗RA,在保证疗效的同 

时,减少了EPO的用量,减轻了EPO增高血压的副作用。鲍景 

龙等 应用益气养血补肾中药联合小剂量EPO治疗30例 

RA,并与应用常规EPO治疗的34例做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 

Hb、HCT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治疗 

组在提升11P和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显示了较好疗效,且对血压 

的影响较小,从而认为益气养血补肾药可起到减少EPO药物 

剂量、保护残存肾功能、改善中医症状、减少了EPO升高血压 

等作用。 

4.4.2益气养血张翥等 。 报道用加味保元汤联合EPO治 

疗肾性贫血。两组均皮下注射r・HuEPO,50 IU/kg,每周2次, 

并常规补充铁剂、维生素B 叶酸及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治疗 

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服用中药加味保元汤,每日1剂。随症加 

减:脾肾阳虚明显者加补骨脂、熟附子、肉桂;肝肾阴虚者加熟 

地、阿胶、何首乌;血瘀者加鸡血藤、丹参、泽兰、牛膝;气阴两虚 

者加黄精、西洋参;湿浊重者加用半夏、陈皮、茯苓。疗程为3 

个月。结果: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肌酐(Scr)、尿素氮 

(BUN)、血清总蛋白(11P)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对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Cr、BUN的下降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李明奎等 以补肾健脾生血 

施,将大大地提高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且可减少药物的并发 

症。 

参 考文献 

I宋学权,丁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 

能的影响[J].浙江医学,2006,28(6):476—477 

2 Sakaguchi M,Maeda Y,Naiki Y,et a1.Possible role of soluble erythro— 

poietin receptors in renal anemia[J].Nippon Jinzo G ̄kai Shi,2002,44 

(7):524—529 

3 Mulcahy L.The erythropoietin receptor[J].Semin Oneol,2001,28(2 

Suppl 8):19—23 

4 Juul SE,Yachnis AT,Christensen RD.Tissue distirbution of erythmpoie. 

tin and erythropoietin receptor in the developing human fetus[J].Early 

Hum Dev,1998,52(3):235—249 

5蒋亚平 谢晓宝.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慢性肾衰肾性贫血中的研 

究[J].河北医学,2005,11(5):393—395 

6 lkegaya N,Yamamoto T,Takeshita A,et a1.Elevated erythropoietin re— 

ceptor and 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 expression in stenotic arterio— 

venous ifsutlae used for hemodilaysis[J].J Am Soc Nephml,2000,11 

(5):928 ̄935 

7 Yu X,Shacka JJ,Eells JB,et a1.Erythropoietin receptor signalling is re— 

quired ofr normal brain development[J].Development,2002;129(2): 

505—516 

8叶任高,张益民.使用EPO应怎样补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 

志,2004,5(1):4 

9辛包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6O例临床观察[J].实 

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2):57 

10 Hayashi T,Suzuki A,Shoji T,et a1.Cardiovasculra effect of normalizing 

the hemat ̄rit level during erythmpoietin therapy in predila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J].Am J Kidney Dis,2000,35(2):250— 

256 

11张道远.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J].医药论坛杂志, 

2006,27(12):105 

12高素琴,赵军胜,梁锦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 

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5,25(3):49 

13吴效鹏,曹莉萍,夏嘉林。等.左卡尼汀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 

血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6,7(3):1—2,5 

14 Sehrezenmeier H,Noe G。Raghavaehar A,et a1.Serum erythropoietin 

and 8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 levels in aplastie anaemia[J].BT J 

Haematol,1994,88(2):286—294 

15 Kuvibidila S,Yu LC,Ode DL,et a1.Assessment ofiron status ofZaire— 

na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by serum tarnsferrin receptor[J].Am J 

维普资讯

内斟 2007年8月 第2卷第4 

639 

Clin Nutr.1994,60(4):603—609 

2O童延清,王洪峰.加味当归补血在汤佐治肾性贫血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2):140 

21鲍景龙,鲁翠红,李杰,等.益气养血补肾药为主治疗肾性贫血的 

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4,10,23(5):265 

16郝继英.肾性贫血治疗的现状及展望[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2,1(1):50—52 

17谌贻璞.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必须合理补铁[J].肾脏 

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15(4):345—346 

22张翥,马继伟.加味保元汤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体会[J]. 

18刘霖,彭少华.归芪口服液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J].咸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9):539—540 

23李明奎,李国铃,周训蓉.补肾健脾生血方配合促红素治疗2O例慢 

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3,17(4):258—259 

19米绪华,樊均明,陈辉珍,等.益气维血颗粒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评价 

性肾衰竭贫血I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 

(8):69 4

[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0):592~593 

,’+。+ + + + 、 

[文章编号]1673-7768(2007)0449639-03 

÷综述与讲座} 

k一+.+一+一+-+, 

经皮电刺激治疗痴呆的研究进展 

吴晓宇(安徽省立友谊医院神经科,合肥230011) 

[关键词] 经皮电刺激;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衰老;痴呆 

[中图法分类号]R 749.05 [文献标识码] A 

经皮电刺激(transe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对此作一系统综述,介绍这种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例,每天30 min、共6周,即短时TENS(short-termTENS)。研究 

治疗后病人感觉要快乐些、敏感些,而较少有自卑和易怒者;他 

们对社会活动有兴趣,较多参加日常活动;在治疗后6周内,对 

1998年,Van Someren等 治疗7例有睡眠障碍的AD患 

而对照组没有这种作用。 

TENS)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非药物治疗痴呆的方法。本文 表明短时TENS可以改善词语和视觉短时及长时记忆;而且, 

1方法 

 

较高级中枢如海马和下丘脑被TENS激活,可能是通过传 

记忆和情感行为的影响仍有部分存在。

人神经纤维,即粗的有髓纤维(A-B纤维),细的有髓纤维(A-8 

动物研究。 

发现TENS能改善AD患者的昼夜节律紊乱, 

纤维)和无髓纤维(C纤维)。这三种纤维的刺激参数均来源于 

者,对照组7例,

1.1频率和强度A-B纤维对高频即100 Hz、仅阈值以上强 

1999年,Scherder等 为排除人际交流对疗效的影响,在 

度的刺激反应很好。A 8纤维对低频(2 Hz)、引起肌肉收缩强 

没有治疗师在场即单独的TENS(“isolated”TENS),研究其对 

度的刺激反应较好。A-8纤维和C纤维通常由低频(<10 

AD患者记忆、情感障碍的治疗作用。18例AD,治疗组9例, 

Hz)、在阂值以上能触发较强肌肉收缩的刺激所兴奋。为了激 

对照组9例。结果表明非词语短时及长时记忆、词语流利性和 

活三种传人纤维,高频和低频刺激须结合在一次治疗中。治疗 求助感得到改善,情感性行为没有改善。因此作者认为单独 

组用一种电刺激器治疗,这种电刺激器产生经皮电刺激,由非 

TENS对认识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有改善,然而对情感性行为 

对称性双相方波脉冲,组成一窜窜刺激,每窜刺激有9个脉冲, 

每窜频率160 Hz,重复频率2 Hz,波宽40 s或100 Ixs。刺激 

强度为刺激肌肉收缩,没有痛感。刺激器上绿灯闪动表明刺 

激。电刺激器同样用于对照组,但没有电流,同时绿灯闪 

动 。 

障碍没有治疗作用。 

1999年,Scherder等 报道TENS治疗中期AD 8例,对照 

组8例,结果表明治疗效果差,仅对非词语短时记忆有改善,对 

病人的躯体、社会、情感功能没有作用,并且对视觉记忆的改善 

在停止治疗后6周内作用消失。与过去的研究TENS能改善早 

期AD的认知功能相比,作者认为TENS治疗AD是根据病情 

1.2位置治疗组病人坐在椅子上,2个2 cm x 3 cm(高 

宽)标准电极固定于Thl和Th5之间。每个电极在脊柱一边。 

分阶段的,即对中期AD治疗效果较差。 

1999年,Seherder等 根据TENS能改善早期AD昼夜节 

律紊乱,治疗8例中期AD昼夜节律紊乱,对照组7例。结果表 

个电极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电极的位置每天变换。对照 

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两手背。 

1.3 时间 刺激时间每天30 min,每周5 d或7 d,治疗6 

明,ENS能明显改善中期AD患者昼夜节律与周围环境的耦 T

周 ]。 

合,白天活动较多,夜晚活动较少,但治疗停止后6周内作用消 

2临床研究结果 

2.1阿尔茨海默病(AD) 1995年,Seherder等…依据以前的 

失。 

2002年Guo等 用TENS治疗7例可疑AD,对照组7例, 

研究(TENS治疗早期AD每天6 h、共6周,结果表明TENS改 

治疗组病人在认知功能和短时记忆方面有一定改善,而且轻度 

善词语长时记忆及词语流利性),治疗8例可能AD,对照组8 AD比严重AD改善要明显。但在停止治疗后6个月内作用消 

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稽丹翠)

维普资讯

636 

2007.Vo/.2. .4 

度的CRP水平的变化。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 11 

余月明,郭

540~542 

1' 

虹,段建,等.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 

超敏CRP的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CRP在肾脏疾病及其它 

领域的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 

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血液净化,2004,3(1O): 

Schomig M,Eisenhardt A,Ritz E.The mircoinflammatory state of ure— 

参 考 文 献 

1 Thompson D,Pepys MB.Wood SP.The physiological Structure of human 

~ 

1 3 

mia[J].Blood Purif,2000,18(4):327 

Kaysen GA.C—eractive protein:A story half told[J].Semi Dial,2000, 

13(3):143 

14 

Ridker PM,Hennekens CH,Bufing JE,ct a1.C—eactrive protein and 

other marker of inflamma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reactive protein and its complex with phosphocholine[J].Structure 

Fold Des,1999,7(2):169—177 

2 Cermak J,Key NS,Bach RR,et a1.C—reactive protein induces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 ̄to synthesize tissue factor[J].Blood,1993, 

82:513~520 15 

in women[J].N Earl J Med,2000,342:836 

Harri TB,Ferrucci L,Tracy RP,et a1.Association of elevatd ienterlcu— 

3李建军.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1994,14 

(5):319 

kin一1 and C—eractive protein levels with motrlai ̄in the elderly[J].Am 

J Med,1999.106:506 

4姚英.ESRD患者C反应蛋白与炎症[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 16 

Unitd Steates Renal Data System.USRDS 1998 Annual Data Report 

[R].Bethesda,MD:National Insittutes fo Health.Diabetes nda Diges— 

tive and Kidney Diseases,1998 

册,2003,23(6):737—742 

5王质刚.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肾脏病与透析 

肾移植杂志,2002,11(I):81—85 

6 Owen WF,Lowrie,EG.C—reactive protein as an outcome predictor for 

17 

左力,王梅,杜卉,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和 

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3,12(6): 

530—533 

18 

maintenncea hemodilaysis patients[J].Kidney Int,1998,54(2):627— 

632 

张冬,陈香美,申力军,等.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7 Chang JW,Yang WS.Min WK,et.a1.Effects of simvastatin on high—sen— 

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albumin in hemodilysias patients 

与营养状况及心室结构的相关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05,4 

(2):62—64 

[J].Am J Kidney Dis,2002,39:1213~1217 

8 Yeun JY,Levine RA,Mantadilok N,et a1.C—reactive protein predicts all 

19 

Gunnell J,Yeum JY,Depner TA,et a1.Acute—phase response predicts 

erythropoietin resistnce ian hemodilysias and peritoneal dilysias patients 

cau8e nd ca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hemodilaysis patients[J].Am J 

Kidney Dis,2000,35:469~476 

9 Stenvinkel P,Heimburger O。Paulte F,etr a1.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21 

20 

[J].Am J Kidney Dis,1999,33(1):63 

李秀钧,邬云红.糖尿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J].中华内分泌代 

谢杂志,2003,19:251—253 

叶丹.炎症反应相关因子与2型糖尿病[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 

分册,2003,41:34—38 

22 

[J].Kidney Int,1999,55:1899—1911 

10 Mcintyre C,Harper I,Macdougall IC,et a1.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s 

廖岚,雷闽湘,陈慧玲,等.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 

a marker ofr infection nd ainflammation in ergular dilaysis patients[J]. 

Clin Nephrol,1997,48(6):371 

[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9(6):627 

,+。+ +。+。+、 

}综述与讲座} 

k- 

[文章编号]1673-7768(2007)04-0636-04 

+一+-+-+-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苏珊珊(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538021)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治疗 

[中图法分类号]R 556.9 [文献标识码] A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调节红细胞生成 

的糖蛋白,主要产生于胎儿的肝脏和成人的肾脏,EPO和它的 

受体主要存在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刺激它向红细胞分化。 

疗。EPO在纠正贫血的同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提高, 

1 EPO及其受体EPO—R(erythropoietinreccptor)的结构 

性质 

EPO是一种糖蛋白。人的EPO有16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 

q22,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有4个糖基化点,糖基的 

EPO的临床应用,使90%以上的肾性贫血患者得到了有效治 

34KDa,等电点PI为4.5。其编码基因定位于染色体7 q21 

体能有所增加,心脏功能得到了改善。对于透析前的肾衰患 存在使EPO在体内有更长的半衰期和与受体有更高的亲和 

者,早期应用EPO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将EPO临 

床应用于肾性贫血的情况作一综述。 

力,人与鼠的EPO的氨基酸序列有80%的同源性。 

EPO的生物作用是通过相应靶细胞膜表面受体介导的。 

维普资讯

2007年8月 第2卷第4 

637 

EPO受体属于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肾衰竭患者Hb<110 g/L(HCT<0.33);②成年男性和绝经期 

s/L(HCT<0.37),就应该 

19q13.3,有8个外显子,编码一分子量为66kDa、由507个氨基 

后的女性慢性肾衰竭患者Hb<120 

酸组成的I型跨膜糖蛋白,包含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胞 

开始治疗RA ]。在治疗过程中每4周为1个观察单位,若无 

Hb<110 s/L 

外区具有与其他在细胞表面正确折叠和表达所必需的、高度保 

明显治疗反应及不良反应,EPO剂量上调50%;

EPO维持原剂量;当Hb≥110 

守的WSXWS(tryptophan serine x tt3npto phan serine)序列和两对 

或红细胞压积(HCT)<0.33时,

半胱氨基酸残基。在细胞质的近膜区也有两个高度保守序列 

L或HCT≥0.33时,EPO减少25%,继续维持用药 。Ha— 

hi等n 的观察也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前使用适当剂 

boxl和box2,这对于EPO受体形成折叠非常重要。一分子 

yas

EPO可与细胞表面的两分子受体相结合,其受体结合区域在C 

量EPO治疗,能较好地纠正贫血而不会加重肾功能损害。非 

末端。Jak2可以和boxl区特异性结合并被磷酸化,然后激活 透析患者每周75—100 IU/kg分2—3次皮下注射。维持期:如 

系列激酶和信号转导蛋白。 

2 EPO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肾性贫血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各种感染,贫血导 

致其免疫功能下降,是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宋学权等 应用EPO治疗62例肾性贫血患者并检测其红细胞 

免疫功能。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患者Hb、RBC-C3b、RR明显 

高于治疗前。EPO纠正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机制:① 

直接通过纠正贫血,增加红细胞计数从而加强红细胞免疫粘 

附作用。肾性贫血的主要发生机理是肾实质损害时,肾脏产生 

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同时由于肾衰时毒素、炎性细胞因子 

等对骨髓的影响,使骨髓生成红细胞这一关键环节受到抑制。 

此外营养、出血、红细胞脆性变化等影响也加重贫血。②对炎 

性因子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炎性因子对骨髓血细胞生成及自 

体EPO合成的抑制,并进而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 

3 EPO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发展到终末期可并发多种血液系 

统异常,如贫血和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其中贫血是CRF的主要 

并发症之一。一般认为肾性贫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是体 

内EPO相对缺乏。但绝大多数CRF患者血清内源性EPO浓 

度在正常值范围或高于正常。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EPO)能有效治疗CRF相关的肾性贫血,但一些患者却对 

EPO抵抗,这种抵抗可能是由于铁或叶酸的缺乏、铝中毒、甲状 

旁腺功能亢进或对EPO有自身抗体,这些因素可能都参与了 

CRF患者对外源性EPO的低反应 。正常CD34 细胞也有 

EPO.R表达,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上则无EPO.R J。 

EPO-R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细胞因子受体,在内皮细胞、心 

肌细胞、巨噬细胞、视网膜细胞、肾上腺皮质、髓质细胞,以及小 

肠、脾脏、肝脏、肾脏和肺均有分布。EPO.R广泛分布在肾皮 

质、髓质、乳头、系膜、近端肾小管髓质部集合管等细胞表面 。 

蒋亚平等 报道3O例CR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均有不 

同程度的EPO・R表达,慢性肾衰重度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 

细胞表面EPO.R表达显著高于轻中度贫血患者。提示在肾衰 

早期,EPO・R较其它外周血指标更敏感地表现异常。通过检测 

EPO.R,可能有助于判断肾衰早期者肾性贫血倾向。Ikegaya 

等 报道,缺氧是EPO产生的强有力刺激因子,也可刺激EPO. 

R在组织中的表达增强。Yu等 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鼠 

胚胎脑神经原中,缺氧能使EPO.R的表达增长10倍。 

4 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策略 

4.1治疗的指征与剂量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表明,开始应用 

r.HuEPO治疗的指征为:①绝经期前的女性和青春期前的慢性 

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 vo1%和(或)Hb达到100—110 s/L,则 

进入维持阶段。维持剂量是治疗剂量的2/3… 。高素琴等 

的观察结果提示,每2周1次皮下使用能够维持规律血透患者 

血红蛋白水平在110—115 g/L。与每周3次比较可获得相同 

的血红蛋白水平并且减少不能自己注射患者的有价护理时间。 

对于能够自己注射的患者则可减少每周注射次数而减少注射 

部位的疼痛,每2周1次使用(每年减少108次注射)可以改善 

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4.2 EPO联合左卡尼汀吴效鹏等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肾 

性贫血患者4O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应用EPO的同时口 

服左卡尼汀,对照组单用EPO。疗程均8周。两组EPO初始用 

量均为每周150 U/Kg,当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压积≥ 

30%时,EPO逐渐减量至维持量。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比对 

照组更显著(P<0.05),且治疗组EPO的维持用量更少(P< 

0.O1)。表明EPO联合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肾性贫血的疗效, 

减少EPO的用量。 

4.3 EP0联合补铁接受EPO治疗的病人是否需要补铁,在 

使用EPO治疗之前首先应检测铁是否缺乏,同时评估其程度。 

通常所采用的实验室指标有:(1)当血清铁蛋白(SF)<50 g/ 

L时,表明铁的缺乏。然而高于此值时,并不能说明铁的贮备 

充足。因在用EPO治疗的病人,对铁的需要增加,即使SF≥ 

500 L,也可能存在功能性铁缺乏。另外在肝脏病、感染及 

其他炎症性疾病时,SF可能增加。(2)转铁蛋白饱和度< 

20%,通常提示铁缺乏。(3)Schrezenmeier等 ‘ 研究发现,血 

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能反映骨髓 

造血状况,在给予EPO治疗时,连续测量sTfR能在网织红细胞 

(Ret)发生明显变化以前预示治疗反应。因此,sTfR可作为 

EPO治疗前预测疗效的指标。但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 

尤其重要的是细胞内的铁储备、EPO的刺激及细胞周期的变 

化。sTIR在健康对照组为5.11 ms/L,临界值为7.26 ms/L。 

sTfR与Hb、转铁蛋白饱和度及SF呈负相关,但统计学上无显 

著性差异” 。(4)Hb、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与血液锌原卟啉等, 

可以评价缺铁的红细胞生成,但Hb只能作为严重铁缺乏后期 

的检测指标。接受r.HuEPO治疗的患者通常存在两种形式的 

铁缺乏。“绝对”铁缺乏指体内铁储备的耗竭,通常血清铁蛋白 

<100 L;“功能性”铁缺乏指体内铁储备充分而铁不能充分 

利用,此时血清铁蛋白浓度正常或增高。但是转铁蛋白饱和度 

<20%,低色素细胞超过10%。患者必须摄取充足的铁并保持 

转铁蛋白饱和度>20%和血清铁蛋白>100 L,才能达到 

维普资讯

638 

Hb(HCT)在110~120 L(30%~36%)的目标值 。透析前 

CRF患者和部分CAPD患者缺铁程度较轻,通常采用口服铁剂 

维持治疗。对于血透患者,由于缺铁程度较重,几乎无人能用 

口服补铁维持机体铁平衡,常需要静脉补铁。这不仅可以纠正 

功能性铁缺乏,而且可以减少r.HuEPO的用量。一般认为,如 

方为基本方,配合小剂量EPO治疗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 

肾衰竭贫血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李有华等 拟养 

血复脉汤配合济脉欣(华北制药集团金坛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 

司生产r—HuEPO)治疗32例病人,并与单纯济脉欣对照组作对 

比,结果显示治疗组血常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养血复 

脉汤可辅助治疗肾性贫血,提高r—HuEPO的治疗效果。 

总之,肾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如EPO产生不足、体 

果转铁蛋白饱和度<20%或血清铁蛋白<100 L,则推荐在 

成人每次透析时静脉给予100~125 mg的铁剂,共8—10次。 

如果经上述治疗后仍然如此,则重复上面的治疗。一旦患者的 

转铁蛋白饱和度>20%,并且血清铁蛋白>100 

内存在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红细胞寿命缩短、铁离子和叶酸 

因,掌握贫血的病理生理机制,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治疗措 

L,则推荐 

绝对或相对缺乏等等。因此,在确定治疗方案前认真地寻找诱 

每周给予静脉铁剂25—125 mg。静脉补铁可从每周3次减少 

到每2周1次 。谌贻璞指出 ,临床医师不应根据药物说明 

书的推荐剂量进行补铁,该推荐剂量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剂 

量,用于r—HuEPO治疗时补铁往往剂量不足,后者必须每日给 

足元素铁200 mg(其中仅约1/6能被吸收)。 

4.4 EPO联合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RA属“虚劳”范畴,其病 

因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实。正虚乃为脏腑功能衰退,尤其是心 

脾肾功能减退而致的气血阴阳俱虚;邪实为脏腑功能减退至体 

内湿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滞而损伤气血。肾虚精亏为RA的 

主要病理基础,而心脾两虚又直接影响RA的程度,湿浊瘀血 

则是慢性肾衰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加重RA的重要原因,故 

本虚标实是RA的病理特点。 

4.4.1益气生血刘霖等 观察应用EPO加归芪口服液治 

疗RA疗效优于单纯应用EPO治疗。米绪华等 治疗RA,治 

疗组用益气维血颗粒(10 g/次,3次/d)+EPO;对照组用力蛮 

能(美国中央大药厂生产)150 g/d+EPO。结果益气维血颗粒 

组从2周起Hb、RBC、SF及FS均有所升高,8周后,与治疗前相 

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改善Hb、RBC、SF及FS等贫血指 

标(P<0.01),而两组问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 

示益气维血颗粒治疗RA效果显著与力蛮能疗效相当。童延 

清等 采用EPO加当归补血汤口服治疗RA,在保证疗效的同 

时,减少了EPO的用量,减轻了EPO增高血压的副作用。鲍景 

龙等 应用益气养血补肾中药联合小剂量EPO治疗30例 

RA,并与应用常规EPO治疗的34例做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 

Hb、HCT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治疗 

组在提升11P和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显示了较好疗效,且对血压 

的影响较小,从而认为益气养血补肾药可起到减少EPO药物 

剂量、保护残存肾功能、改善中医症状、减少了EPO升高血压 

等作用。 

4.4.2益气养血张翥等 。 报道用加味保元汤联合EPO治 

疗肾性贫血。两组均皮下注射r・HuEPO,50 IU/kg,每周2次, 

并常规补充铁剂、维生素B 叶酸及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治疗 

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服用中药加味保元汤,每日1剂。随症加 

减:脾肾阳虚明显者加补骨脂、熟附子、肉桂;肝肾阴虚者加熟 

地、阿胶、何首乌;血瘀者加鸡血藤、丹参、泽兰、牛膝;气阴两虚 

者加黄精、西洋参;湿浊重者加用半夏、陈皮、茯苓。疗程为3 

个月。结果: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肌酐(Scr)、尿素氮 

(BUN)、血清总蛋白(11P)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对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Cr、BUN的下降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李明奎等 以补肾健脾生血 

施,将大大地提高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且可减少药物的并发 

症。 

参 考文献 

I宋学权,丁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 

能的影响[J].浙江医学,2006,28(6):476—477 

2 Sakaguchi M,Maeda Y,Naiki Y,et a1.Possible role of soluble erythro— 

poietin receptors in renal anemia[J].Nippon Jinzo G ̄kai Shi,2002,44 

(7):524—529 

3 Mulcahy L.The erythropoietin receptor[J].Semin Oneol,2001,28(2 

Suppl 8):19—23 

4 Juul SE,Yachnis AT,Christensen RD.Tissue distirbution of erythmpoie. 

tin and erythropoietin receptor in the developing human fetus[J].Early 

Hum Dev,1998,52(3):235—249 

5蒋亚平 谢晓宝.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慢性肾衰肾性贫血中的研 

究[J].河北医学,2005,11(5):393—395 

6 lkegaya N,Yamamoto T,Takeshita A,et a1.Elevated erythropoietin re— 

ceptor and 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 expression in stenotic arterio— 

venous ifsutlae used for hemodilaysis[J].J Am Soc Nephml,2000,11 

(5):928 ̄935 

7 Yu X,Shacka JJ,Eells JB,et a1.Erythropoietin receptor signalling is re— 

quired ofr normal brain development[J].Development,2002;129(2): 

505—516 

8叶任高,张益民.使用EPO应怎样补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 

志,2004,5(1):4 

9辛包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6O例临床观察[J].实 

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2):57 

10 Hayashi T,Suzuki A,Shoji T,et a1.Cardiovasculra effect of normalizing 

the hemat ̄rit level during erythmpoietin therapy in predila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J].Am J Kidney Dis,2000,35(2):250— 

256 

11张道远.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J].医药论坛杂志, 

2006,27(12):105 

12高素琴,赵军胜,梁锦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 

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5,25(3):49 

13吴效鹏,曹莉萍,夏嘉林。等.左卡尼汀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 

血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6,7(3):1—2,5 

14 Sehrezenmeier H,Noe G。Raghavaehar A,et a1.Serum erythropoietin 

and 8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 levels in aplastie anaemia[J].BT J 

Haematol,1994,88(2):286—294 

15 Kuvibidila S,Yu LC,Ode DL,et a1.Assessment ofiron status ofZaire— 

na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by serum tarnsferrin receptor[J].Am J 

维普资讯

内斟 2007年8月 第2卷第4 

639 

Clin Nutr.1994,60(4):603—609 

2O童延清,王洪峰.加味当归补血在汤佐治肾性贫血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2):140 

21鲍景龙,鲁翠红,李杰,等.益气养血补肾药为主治疗肾性贫血的 

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4,10,23(5):265 

16郝继英.肾性贫血治疗的现状及展望[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2,1(1):50—52 

17谌贻璞.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必须合理补铁[J].肾脏 

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15(4):345—346 

22张翥,马继伟.加味保元汤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体会[J]. 

18刘霖,彭少华.归芪口服液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J].咸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9):539—540 

23李明奎,李国铃,周训蓉.补肾健脾生血方配合促红素治疗2O例慢 

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3,17(4):258—259 

19米绪华,樊均明,陈辉珍,等.益气维血颗粒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评价 

性肾衰竭贫血I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 

(8):69 4

[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0):592~593 

,’+。+ + + + 、 

[文章编号]1673-7768(2007)0449639-03 

÷综述与讲座} 

k一+.+一+一+-+, 

经皮电刺激治疗痴呆的研究进展 

吴晓宇(安徽省立友谊医院神经科,合肥230011) 

[关键词] 经皮电刺激;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衰老;痴呆 

[中图法分类号]R 749.05 [文献标识码] A 

经皮电刺激(transe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对此作一系统综述,介绍这种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例,每天30 min、共6周,即短时TENS(short-termTENS)。研究 

治疗后病人感觉要快乐些、敏感些,而较少有自卑和易怒者;他 

们对社会活动有兴趣,较多参加日常活动;在治疗后6周内,对 

1998年,Van Someren等 治疗7例有睡眠障碍的AD患 

而对照组没有这种作用。 

TENS)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非药物治疗痴呆的方法。本文 表明短时TENS可以改善词语和视觉短时及长时记忆;而且, 

1方法 

 

较高级中枢如海马和下丘脑被TENS激活,可能是通过传 

记忆和情感行为的影响仍有部分存在。

人神经纤维,即粗的有髓纤维(A-B纤维),细的有髓纤维(A-8 

动物研究。 

发现TENS能改善AD患者的昼夜节律紊乱, 

纤维)和无髓纤维(C纤维)。这三种纤维的刺激参数均来源于 

者,对照组7例,

1.1频率和强度A-B纤维对高频即100 Hz、仅阈值以上强 

1999年,Scherder等 为排除人际交流对疗效的影响,在 

度的刺激反应很好。A 8纤维对低频(2 Hz)、引起肌肉收缩强 

没有治疗师在场即单独的TENS(“isolated”TENS),研究其对 

度的刺激反应较好。A-8纤维和C纤维通常由低频(<10 

AD患者记忆、情感障碍的治疗作用。18例AD,治疗组9例, 

Hz)、在阂值以上能触发较强肌肉收缩的刺激所兴奋。为了激 

对照组9例。结果表明非词语短时及长时记忆、词语流利性和 

活三种传人纤维,高频和低频刺激须结合在一次治疗中。治疗 求助感得到改善,情感性行为没有改善。因此作者认为单独 

组用一种电刺激器治疗,这种电刺激器产生经皮电刺激,由非 

TENS对认识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有改善,然而对情感性行为 

对称性双相方波脉冲,组成一窜窜刺激,每窜刺激有9个脉冲, 

每窜频率160 Hz,重复频率2 Hz,波宽40 s或100 Ixs。刺激 

强度为刺激肌肉收缩,没有痛感。刺激器上绿灯闪动表明刺 

激。电刺激器同样用于对照组,但没有电流,同时绿灯闪 

动 。 

障碍没有治疗作用。 

1999年,Scherder等 报道TENS治疗中期AD 8例,对照 

组8例,结果表明治疗效果差,仅对非词语短时记忆有改善,对 

病人的躯体、社会、情感功能没有作用,并且对视觉记忆的改善 

在停止治疗后6周内作用消失。与过去的研究TENS能改善早 

期AD的认知功能相比,作者认为TENS治疗AD是根据病情 

1.2位置治疗组病人坐在椅子上,2个2 cm x 3 cm(高 

宽)标准电极固定于Thl和Th5之间。每个电极在脊柱一边。 

分阶段的,即对中期AD治疗效果较差。 

1999年,Seherder等 根据TENS能改善早期AD昼夜节 

律紊乱,治疗8例中期AD昼夜节律紊乱,对照组7例。结果表 

个电极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电极的位置每天变换。对照 

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两手背。 

1.3 时间 刺激时间每天30 min,每周5 d或7 d,治疗6 

明,ENS能明显改善中期AD患者昼夜节律与周围环境的耦 T

周 ]。 

合,白天活动较多,夜晚活动较少,但治疗停止后6周内作用消 

2临床研究结果 

2.1阿尔茨海默病(AD) 1995年,Seherder等…依据以前的 

失。 

2002年Guo等 用TENS治疗7例可疑AD,对照组7例, 

研究(TENS治疗早期AD每天6 h、共6周,结果表明TENS改 

治疗组病人在认知功能和短时记忆方面有一定改善,而且轻度 

善词语长时记忆及词语流利性),治疗8例可能AD,对照组8 AD比严重AD改善要明显。但在停止治疗后6个月内作用消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