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荆玉石)
三氯化铝的物化性质
1. 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81045
2. CAS号 7446-70-0
3. 中文名称 三氯化铝
4. 英文名称 Aluminium trichloride
5. 别 名 氯化铝
6. 分子式 AlCl3 外观与性状 白色颗粒或粉末,有强盐酸气味。工业品呈淡黄色
7. 分子量 133.35 蒸汽压 0.13kPa(100℃)
8. 熔 点 190℃(253kPa) 溶解性 易溶于水、醇、氯仿、四氯化碳,微溶于苯
9.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2.44 稳定性 稳定
10. 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制备铝有机化
合物以及金属的炼制
11. 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
1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13.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氯化铝可刺激上呼吸道产生支气管炎,并且对皮肤、粘膜
有刺激作用,个别人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误服量大时,可引起口腔糜烂、胃炎、胃出血和
粘膜坏死。
14. 慢性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咳嗽、鼻塞、胸痛等症状。
15.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16. 急性毒性:LD503730mg/kg(大鼠经口)
17. 危险特性:遇水反应发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18.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氧化铝。
19.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20.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电位法同时测定氯化铝和盐酸——(Kotova,V.N.;
Burdian,G.G.;Komarova,A.A.;Gorlanova,O.V.), 《Ж.aHaЛ.XИM.》,1983,38,No4,
657-659(俄文)。《分析化学文摘》,1985.2
21. 5.环境标准: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2mg/m3
22.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
23.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
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用清洁的
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如果大量泄漏,最好不用水处理,在技术人
员指导下清除。
24. 二、防护措施
25.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带防尘口罩。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
26.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27.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28.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29.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30. 三、急救措施
3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3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3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
工呼吸。就医。
34.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35.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禁止用水。
36. (以上为无水物的性质。)
37. 氯化铝 六水
38. Aluminum chlorde hexahydrate (3-1)[三氯化铝;六水合氯化铝;结晶三氯化
铝;结晶氯化铝;Aluminum trichloride crystal]
39. 性状: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或颗粒。微有盐酸气味。易潮解。溶于水、醇合醚,水
溶液呈酸性。mp 100℃(分解)。
40. 注意事项:该品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皮肤后应立即用大量指定的液体冲洗。应
密封干燥保存。
氯化铝:无色透明六角晶体,密度2.44,熔点194度,178度升华,蒸气是缔合的双分子
Al2Cl6.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一部分水解能放出氯化氢.能生成AlCl3.6H2O.溶于水,也能溶
于乙醇和乙醚.
据我所知目前三氯化铝就是用氯气与铝锭反应而来,工艺与控制都不是很复杂,生产
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杂质,作催化剂使用没有什么问题!
无水三氯化铝纯度不够的主要原因,还不一定是氯化铁含量高,而是吸收空气水分后
形成的杂质。
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荆玉石)
三氯化铝的物化性质
1. 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81045
2. CAS号 7446-70-0
3. 中文名称 三氯化铝
4. 英文名称 Aluminium trichloride
5. 别 名 氯化铝
6. 分子式 AlCl3 外观与性状 白色颗粒或粉末,有强盐酸气味。工业品呈淡黄色
7. 分子量 133.35 蒸汽压 0.13kPa(100℃)
8. 熔 点 190℃(253kPa) 溶解性 易溶于水、醇、氯仿、四氯化碳,微溶于苯
9.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2.44 稳定性 稳定
10. 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制备铝有机化
合物以及金属的炼制
11. 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
1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13.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氯化铝可刺激上呼吸道产生支气管炎,并且对皮肤、粘膜
有刺激作用,个别人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误服量大时,可引起口腔糜烂、胃炎、胃出血和
粘膜坏死。
14. 慢性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咳嗽、鼻塞、胸痛等症状。
15.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16. 急性毒性:LD503730mg/kg(大鼠经口)
17. 危险特性:遇水反应发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18.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氧化铝。
19.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20.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电位法同时测定氯化铝和盐酸——(Kotova,V.N.;
Burdian,G.G.;Komarova,A.A.;Gorlanova,O.V.), 《Ж.aHaЛ.XИM.》,1983,38,No4,
657-659(俄文)。《分析化学文摘》,1985.2
21. 5.环境标准: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2mg/m3
22.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
23.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
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用清洁的
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如果大量泄漏,最好不用水处理,在技术人
员指导下清除。
24. 二、防护措施
25.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带防尘口罩。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
26.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27.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28.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29.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30. 三、急救措施
3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3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3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
工呼吸。就医。
34.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35.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禁止用水。
36. (以上为无水物的性质。)
37. 氯化铝 六水
38. Aluminum chlorde hexahydrate (3-1)[三氯化铝;六水合氯化铝;结晶三氯化
铝;结晶氯化铝;Aluminum trichloride crystal]
39. 性状: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或颗粒。微有盐酸气味。易潮解。溶于水、醇合醚,水
溶液呈酸性。mp 100℃(分解)。
40. 注意事项:该品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皮肤后应立即用大量指定的液体冲洗。应
密封干燥保存。
氯化铝:无色透明六角晶体,密度2.44,熔点194度,178度升华,蒸气是缔合的双分子
Al2Cl6.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一部分水解能放出氯化氢.能生成AlCl3.6H2O.溶于水,也能溶
于乙醇和乙醚.
据我所知目前三氯化铝就是用氯气与铝锭反应而来,工艺与控制都不是很复杂,生产
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杂质,作催化剂使用没有什么问题!
无水三氯化铝纯度不够的主要原因,还不一定是氯化铁含量高,而是吸收空气水分后
形成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