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佼夏之)
中国自然山水园
中国园林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着人们顺应自然,以求生存与发展的思想。在造
园技法上是模拟自然而高于自然,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它以人工或半人工的自然山水为骨
架,以植物材料为肌肤,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风光。又运用隔景、障景、框景、透景等手
法分隔组合空间,形成多样而统一的不同景点,可谓步移景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宋代以
后,又在模拟自然的基础上,强化人们精神思想和文化上的追求,形成写意山水园,以诗词歌赋
命题、点景,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达到诗情画意的境地,已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
中国人民爱好以自然、山水的形式作为游息生活境域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可以追溯到西
周的灵囿和灵台、灵沼。灵囿是就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其中,供
帝王贵族射猎和游乐的林园。所以,《诗经·灵台篇》说,文王在灵囿看到皮毛光亮的雌鹿和洁
白肥泽的白鸟那种活生生的情态而得到美的享受。台是筑土坚高能自胜持的构筑物。登台可以观
天文、察四时,又可眺望四野而赏心悦目。营台要用土而掘土,台成沼亦成,所以刘向《新序》
上说:“周文王作灵台,及于池沼”。灵沼渔养有鱼类,所以文王在灵沼,看到了池鱼跃出水面的
情景。总起来说,灵囿不仅就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保护其中自然景物、草木鸟兽,以资观赏和
囿游,而且有人工营建的台和沼。台可以说是掇山的先驱,秦汉才开始在苑中筑山,也是夯土坚
高而成,与台之不同在具有山的形象。灵囿和灵台、灵沼虽然十分原始,却是一个以素朴的自然、
山水作为游息生活境域的最初形式。
春秋战国时代,囿仍然是帝王贵族进行射猎和游乐以快心神的场所,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发展。但
另一方面诸候们都致力于“高台榭,美宫室”,成为他们一种享受生活需要和兴趣所在而盛极一
时。比如:
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
赢政(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就大营宫室,“每破诸候,写放其宫室(照样画下),作之咸阳北阪上(照
式建在咸阳北坡上)”。“二十七年(公元221年)……作信宫渭南,……自极庙(信宫更名)道通骊山,
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史记·秦始皇本纪》)《三辅黄图》载:“始皇穷极奢侈
筑咸阳宫(即信宫)……咸阳北至九、甘泉(山名),南至鄠杜(地名鄂县和杜原),东至河,西至
渭(水名)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穷年忘归,犹不能遍”。
规模之宏大得未曾有。接着“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周驰为阁道,自殿下
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宏伟壮丽,更是
空前。但对于囿苑,则任其自然,未曾象宫室那样刻意经营。
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 :假山
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
驳岸、护坡、挡土,设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
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因此,假山成为
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有真为假,做假成真”。大自然的山水是假山创作的艺术源泉
和依据。真山虽好,却难得经常游览。假山布置在住宅附近,作为艺术作品,比真山更为概括、
更为精炼,可寓以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魅力。人为的假山又必须力求
不露人工的痕迹,令人真假难辨。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一脉相承的假山,贵在似真非真,虽假犹
真,耐人寻味。
信息条形码:490106
中国山水园的分类:
1.帝王宫苑。
一般来说帝王宫苑是以园林为主的皇帝离宫,除供其游憩外,还设有举行朝政、处理政务的
宫殿,以及帝王、后妃和奴婢等的居室、后勤服务等建筑。有的宫苑内还建有庙宇。因此就局部
地域来说,因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比例大而集中,但总观全国仍是以绿地为主,绿地包围建筑,
建筑庭院内有精巧的园林布置。如承德避署山庄、颐和园等,绿地可达全园面积的70~80%。
说明古代帝王对大自然的追求。
2.私家园林。
我国最早的私家园林为东晋苏州顾辟骊院。随后历代均有兴建,尤以明清为盛。清代仅苏州、
扬州文人第宅园林已数以百计。这些私家园林是住宅的一部分,以大量居住房屋为主。有的仅在
庭院部分点山石、砌花坛、植花木,以享自然之乐。有的园主如皇亲国戚、达官显贵、豪门富商
另设有自成一体的宅园。总之,这类园林由于居住及多种生活活动的需要,建筑所占比例较大。
如北京恭王府邸园建筑占全园总面积的24%,绿地占53.9%。有的私家园林里建筑占全园总面积
的50~60%以上。但与今日居住区人均绿地相比,还是较高的。
3.寺庙园林。
宗教和神话对园林有一定的影响。自佛教传入我国,寺庙园林盛行。唐代有诗云:“南朝四
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知当时寺庙基本状况。如苏州西园,初步测算其面积占总面积
的52%,道路占总面积的23%,绿地占21%,水面占4%。一般在城镇的寺庙园林,绿地面积都
比较少。而位于风景区的寺庙,除殿堂、僧道住房外,还有接待香客游人的客房、斋堂及供少数
达官显贵小住享受的花园,如峨嵋山报国寺,九华山祗国寺等绿地面积较大。寺庙建筑群融于名
山大川的绿色植物包围中,构成了优美的自然风光。
4.风景名胜。
黄山、庐山、峨嵋山,泰山等,以大面积的天然景物为主,如峰峦叠翠的山岳,飞流急泻的
瀑布,气势磅礴的长城,江河湖海的景色等。绿地与园林建筑的比例,绿地占绝大部分。
综上所述,古典园林中建筑与绿化的比例,虽因其功能、性质、经济条件不同而异,但总的
情况是园主都向往自然,并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更多的绿地面积来供他们享受。
中国山水园林的基本特征
1、地形地貌,对园林地形的处理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平原地区,尽量利用原有地形的
自然起伏,进行人工修整。在丘陵山地地区,利用原有地形,因高就低地加以人工整理,便其形
成自然山水的特征。其地形断面边缘呈自然曲线。
2、水体,园内水体的平面轮廓为自然曲线,水岸采用自然斜坡,也用垂直驳岸和山石驳岸。
水景类型有溪水、河流、自然式瀑布、湖泊和池沼。
3、建筑,园内的单体建筑有中轴对称式和不对称式。建筑群和大型的建筑组群有中轴对称
式布局,也有不对称式布局。它们布局的共同特点是随地形和景观空间而设置,所以,不用轴线
控制全园,而以空间序列变化贯穿全园。
4、道路广场,道路依据景区和景点的空间序列而设,成为贯穿全园景区与景点的导游线。
道路平面为自然曲线,广场和空旷草地的平面轮廓也是自然曲线。并且用建筑、山体、自然式树
丛和林带围合成疏密、开合变化的自然景观。
5、植物种植,园内林木体现自然植物群落形式,表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植物配置形
式有孤植、丛植、群植和林植。花卉采用丛植、片植和盆栽。树木和花卉常与山石、水景、粉墙
相组配。
6、其他景物,用假山、置石或独立组合空间与建筑、墙体地形组合。中国传统式园林喜用
碑文、崖刻和建筑的匾额、槛联竹景观环境的点景。当同一处园林的内容需要来用规则式和自然
式两种形式分别表现时,而且两种形式讲占面积的比例又近似,便将这个园林称做混合式。
山水园林的空间分类
(
1)开敞空间
园林植物形成的开敞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一般
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草坪可以形成开敞空间。在较大面积的开阔草坪上,除了
低矮的植物以外,有几株高大乔木点植其中,并不阻碍人们的视线,也称得上开敞空间,但是,
在庭园中,由于尺度较小,视距较短,四周的围墙和建筑高于视线,即使是疏林草地的配置形式
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在开放式绿地、城市公园等园林类型中非常多见,像草坪、
开阔水面等,视线通透,视野辽阔,容易让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产生轻松自由的满足感。
(2)半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就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
视线。根据功能和设计需要,开敞的区域有大有小。从一个开敞空间到封闭空间的过渡就是半开
敞空间。它也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共同完成。半开敞空间的封闭面
能够抑制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导空间的方向,达到“障景”的效果。比如从公园的入口进入另一
个区域,设计者常会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开敞的入口某一朝向用植物小品来阻挡人们的视线,
使人们一眼难以穷尽,待人们绕过障景物,进入另一个区域就会豁然开朗,心情愉悦。
(3)覆盖空间
覆盖空间通常位于树冠下与地面之间,通过植物树干的分枝点高低,浓密的树冠来形成空间
感。高大的常绿乔木是形成覆盖空间的良好材料,此类植物不仅分枝点较高,树冠庞大,而且具
有很好的遮荫效果,树干占据的空间较小,所以无论是一棵几丛还是一群成片,都能够为人们提
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和遮荫休息的区域,此外,攀援植物利用花架、拱门、木廊等攀附在其上生长,
也能够构成有效的覆盖空间。
(4)封闭空间
封闭空间是指人处于的区域范围内,四周围用植物材料封闭,这时人的视距缩短,视线受
到制约,近景的感染力加强,景物历历在目容易产生亲切感和宁静感。小庭园的植物配置宜采用
这种较封闭的空间造景手法,而在一般的绿地中,这样小尺度的空间私密性较强,适宜于年轻人
私语或者人们独处和安静休憩。
(5)垂直空间
用植物封闭垂直面,开敞顶平面,就形成了垂直空间,分枝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
成的树列、修剪整齐的高树篱都可以构成垂直空间。由于垂直空间两侧几乎完全封闭,视线的上
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佼夏之)
中国自然山水园
中国园林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着人们顺应自然,以求生存与发展的思想。在造
园技法上是模拟自然而高于自然,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它以人工或半人工的自然山水为骨
架,以植物材料为肌肤,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风光。又运用隔景、障景、框景、透景等手
法分隔组合空间,形成多样而统一的不同景点,可谓步移景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宋代以
后,又在模拟自然的基础上,强化人们精神思想和文化上的追求,形成写意山水园,以诗词歌赋
命题、点景,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达到诗情画意的境地,已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
中国人民爱好以自然、山水的形式作为游息生活境域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可以追溯到西
周的灵囿和灵台、灵沼。灵囿是就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其中,供
帝王贵族射猎和游乐的林园。所以,《诗经·灵台篇》说,文王在灵囿看到皮毛光亮的雌鹿和洁
白肥泽的白鸟那种活生生的情态而得到美的享受。台是筑土坚高能自胜持的构筑物。登台可以观
天文、察四时,又可眺望四野而赏心悦目。营台要用土而掘土,台成沼亦成,所以刘向《新序》
上说:“周文王作灵台,及于池沼”。灵沼渔养有鱼类,所以文王在灵沼,看到了池鱼跃出水面的
情景。总起来说,灵囿不仅就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保护其中自然景物、草木鸟兽,以资观赏和
囿游,而且有人工营建的台和沼。台可以说是掇山的先驱,秦汉才开始在苑中筑山,也是夯土坚
高而成,与台之不同在具有山的形象。灵囿和灵台、灵沼虽然十分原始,却是一个以素朴的自然、
山水作为游息生活境域的最初形式。
春秋战国时代,囿仍然是帝王贵族进行射猎和游乐以快心神的场所,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发展。但
另一方面诸候们都致力于“高台榭,美宫室”,成为他们一种享受生活需要和兴趣所在而盛极一
时。比如:
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
赢政(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就大营宫室,“每破诸候,写放其宫室(照样画下),作之咸阳北阪上(照
式建在咸阳北坡上)”。“二十七年(公元221年)……作信宫渭南,……自极庙(信宫更名)道通骊山,
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史记·秦始皇本纪》)《三辅黄图》载:“始皇穷极奢侈
筑咸阳宫(即信宫)……咸阳北至九、甘泉(山名),南至鄠杜(地名鄂县和杜原),东至河,西至
渭(水名)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穷年忘归,犹不能遍”。
规模之宏大得未曾有。接着“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周驰为阁道,自殿下
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宏伟壮丽,更是
空前。但对于囿苑,则任其自然,未曾象宫室那样刻意经营。
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 :假山
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
驳岸、护坡、挡土,设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
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因此,假山成为
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有真为假,做假成真”。大自然的山水是假山创作的艺术源泉
和依据。真山虽好,却难得经常游览。假山布置在住宅附近,作为艺术作品,比真山更为概括、
更为精炼,可寓以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魅力。人为的假山又必须力求
不露人工的痕迹,令人真假难辨。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一脉相承的假山,贵在似真非真,虽假犹
真,耐人寻味。
信息条形码:490106
中国山水园的分类:
1.帝王宫苑。
一般来说帝王宫苑是以园林为主的皇帝离宫,除供其游憩外,还设有举行朝政、处理政务的
宫殿,以及帝王、后妃和奴婢等的居室、后勤服务等建筑。有的宫苑内还建有庙宇。因此就局部
地域来说,因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比例大而集中,但总观全国仍是以绿地为主,绿地包围建筑,
建筑庭院内有精巧的园林布置。如承德避署山庄、颐和园等,绿地可达全园面积的70~80%。
说明古代帝王对大自然的追求。
2.私家园林。
我国最早的私家园林为东晋苏州顾辟骊院。随后历代均有兴建,尤以明清为盛。清代仅苏州、
扬州文人第宅园林已数以百计。这些私家园林是住宅的一部分,以大量居住房屋为主。有的仅在
庭院部分点山石、砌花坛、植花木,以享自然之乐。有的园主如皇亲国戚、达官显贵、豪门富商
另设有自成一体的宅园。总之,这类园林由于居住及多种生活活动的需要,建筑所占比例较大。
如北京恭王府邸园建筑占全园总面积的24%,绿地占53.9%。有的私家园林里建筑占全园总面积
的50~60%以上。但与今日居住区人均绿地相比,还是较高的。
3.寺庙园林。
宗教和神话对园林有一定的影响。自佛教传入我国,寺庙园林盛行。唐代有诗云:“南朝四
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知当时寺庙基本状况。如苏州西园,初步测算其面积占总面积
的52%,道路占总面积的23%,绿地占21%,水面占4%。一般在城镇的寺庙园林,绿地面积都
比较少。而位于风景区的寺庙,除殿堂、僧道住房外,还有接待香客游人的客房、斋堂及供少数
达官显贵小住享受的花园,如峨嵋山报国寺,九华山祗国寺等绿地面积较大。寺庙建筑群融于名
山大川的绿色植物包围中,构成了优美的自然风光。
4.风景名胜。
黄山、庐山、峨嵋山,泰山等,以大面积的天然景物为主,如峰峦叠翠的山岳,飞流急泻的
瀑布,气势磅礴的长城,江河湖海的景色等。绿地与园林建筑的比例,绿地占绝大部分。
综上所述,古典园林中建筑与绿化的比例,虽因其功能、性质、经济条件不同而异,但总的
情况是园主都向往自然,并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更多的绿地面积来供他们享受。
中国山水园林的基本特征
1、地形地貌,对园林地形的处理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平原地区,尽量利用原有地形的
自然起伏,进行人工修整。在丘陵山地地区,利用原有地形,因高就低地加以人工整理,便其形
成自然山水的特征。其地形断面边缘呈自然曲线。
2、水体,园内水体的平面轮廓为自然曲线,水岸采用自然斜坡,也用垂直驳岸和山石驳岸。
水景类型有溪水、河流、自然式瀑布、湖泊和池沼。
3、建筑,园内的单体建筑有中轴对称式和不对称式。建筑群和大型的建筑组群有中轴对称
式布局,也有不对称式布局。它们布局的共同特点是随地形和景观空间而设置,所以,不用轴线
控制全园,而以空间序列变化贯穿全园。
4、道路广场,道路依据景区和景点的空间序列而设,成为贯穿全园景区与景点的导游线。
道路平面为自然曲线,广场和空旷草地的平面轮廓也是自然曲线。并且用建筑、山体、自然式树
丛和林带围合成疏密、开合变化的自然景观。
5、植物种植,园内林木体现自然植物群落形式,表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植物配置形
式有孤植、丛植、群植和林植。花卉采用丛植、片植和盆栽。树木和花卉常与山石、水景、粉墙
相组配。
6、其他景物,用假山、置石或独立组合空间与建筑、墙体地形组合。中国传统式园林喜用
碑文、崖刻和建筑的匾额、槛联竹景观环境的点景。当同一处园林的内容需要来用规则式和自然
式两种形式分别表现时,而且两种形式讲占面积的比例又近似,便将这个园林称做混合式。
山水园林的空间分类
(
1)开敞空间
园林植物形成的开敞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一般
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草坪可以形成开敞空间。在较大面积的开阔草坪上,除了
低矮的植物以外,有几株高大乔木点植其中,并不阻碍人们的视线,也称得上开敞空间,但是,
在庭园中,由于尺度较小,视距较短,四周的围墙和建筑高于视线,即使是疏林草地的配置形式
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在开放式绿地、城市公园等园林类型中非常多见,像草坪、
开阔水面等,视线通透,视野辽阔,容易让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产生轻松自由的满足感。
(2)半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就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
视线。根据功能和设计需要,开敞的区域有大有小。从一个开敞空间到封闭空间的过渡就是半开
敞空间。它也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共同完成。半开敞空间的封闭面
能够抑制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导空间的方向,达到“障景”的效果。比如从公园的入口进入另一
个区域,设计者常会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开敞的入口某一朝向用植物小品来阻挡人们的视线,
使人们一眼难以穷尽,待人们绕过障景物,进入另一个区域就会豁然开朗,心情愉悦。
(3)覆盖空间
覆盖空间通常位于树冠下与地面之间,通过植物树干的分枝点高低,浓密的树冠来形成空间
感。高大的常绿乔木是形成覆盖空间的良好材料,此类植物不仅分枝点较高,树冠庞大,而且具
有很好的遮荫效果,树干占据的空间较小,所以无论是一棵几丛还是一群成片,都能够为人们提
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和遮荫休息的区域,此外,攀援植物利用花架、拱门、木廊等攀附在其上生长,
也能够构成有效的覆盖空间。
(4)封闭空间
封闭空间是指人处于的区域范围内,四周围用植物材料封闭,这时人的视距缩短,视线受
到制约,近景的感染力加强,景物历历在目容易产生亲切感和宁静感。小庭园的植物配置宜采用
这种较封闭的空间造景手法,而在一般的绿地中,这样小尺度的空间私密性较强,适宜于年轻人
私语或者人们独处和安静休憩。
(5)垂直空间
用植物封闭垂直面,开敞顶平面,就形成了垂直空间,分枝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
成的树列、修剪整齐的高树篱都可以构成垂直空间。由于垂直空间两侧几乎完全封闭,视线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