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答斯文)
2005
年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PingxiangCollege
2005
NO
.2
第
2
期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及其补偿策略
冷赛猛
(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江西南昌
330027
)
摘 要
: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
,
初步分析了当前翻译中的“文化热”现象及其成因。指出文
化和翻译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
作者认为
,
由于各种文化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内涵
,
在翻译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文化缺省现象。在出现文化缺省的情况下
,
译者不应是听之任之、也不是无能为力的
,
应
该采用一些办法对其进行补偿。文章提出了补偿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
翻译
;
文化
;
缺失
;
补偿策略
一、引言
:
翻译中的“文化热”
在国际交往日趋密切的今天
,
不同文化之间都会
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
绝对封闭的文化是不存在
的。一直以来
,
文化是个热门话题
,
但学界对文化这
个概念本身的内涵还不甚确定。到底何谓“文化”
?
有
人粗略估计文化的定义大约有
250
种之多。但有一点
是肯定的
,
即文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广
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居住的整个社会、整个世界
,
乃至
整个宇宙的所有的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
(
屠国元
:
1996
)
。纽马克
(
P
.
Newmark
)
在给文化下定义的时
候
,
引入了语言的因素
,
他说
:
“我给文化作如下定
义
:
使用特定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群的独特生活方
式及其表现形式”。事实上
,
文化和文化之间发生联
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语言这一中介来完成。语言和文
化联系得如此紧密
,
以致苏联符号学家罗特曼
(
Juri
Lotman
)
坚定地宣称
:
除非根植于文化语境
(
context
ofculture
)
之中
,
否则语言不能存在
;
同样
,
如果没
有自然语言的构架
(
thestructureofnatural
language
)
处于文化的中心
,
文化也不能存在。所以
,
语言是文化躯体的心脏
,
正是因为这两者的相互作用
才会有生命能源
(
life
-
energy
)
的延续
(
Bassnett
:
15
)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
必
然会面临处理各种不同的文化。关于文化在翻译中的
地位问题
,
也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西方翻译理论中
还出现了文化学派
,
其代表人物巴斯奈特
(
S
.
Bassnett
)
和勒弗维尔
(
A
.
Lefevere
)
在他们合著的
《翻译、历史与文化》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学
转向”这一口号。文化学派出于对翻译的哲学思考
,
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
的意义。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
,
不是句子
,
甚至不是篇章
,
而是文化。奈达也指出
:
“如果我们
想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所成效
,
就必须对以下五种子文
化
(
subculture
)
给予充分的注意
:1
)
生态文化
(
ecologicalculture
)
,2
)
器物文化
(
material
culture
)
,3
)
社会文化
(
socialculture
)
,4
)
宗教文
化和
(
religiousculture
)
,5
)
语言文化
(
linguistic
。
culture
)(
Nida
:1964
)
”
翻译之所以和文化结合得如此紧密
,
是由翻译的
性质和任务决定的。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
,
它
随着文化交流而产生
,
其主要任务是把一种民族文化
传播到另一种民族文化之中。在翻译的过程中
,
译者
对原语的文化进行重写
(
rewriting
)
和再现
(
re
-
presentation
)
。
二、文化缺省
:
问题的产生
随着语言哲学的不断发展和对翻译中文化问题
的研究不断深入
,
人们更加关注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
话题
:
翻译是可行的吗
?
翻译可以让我们真实地接触
到不同于我们自己的那种文化吗
?
一直以来
,
人们都
在对文化的差异性做出各种各样的论述
,
无论本雅明
(
WalterBenjamin
)
对“纯语言
(
purelanguage
)
”概
念的阐述还是泰特勒
(
Tytler
)
对“三原则”的界定、
也无论是德里达
(
JacquesDerrida
)
对“延异
(
differance
)
”概念的思辨还是奈达提出“对等
(
equivalence
)
”的观点
,
他们所共同关注的都是翻译
收稿日期
:2005-04-03
作者简介
:
冷赛猛
(
1981-
)
,
男
,
江西修水人
,
助教
,
江西师范大学
2003
级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二期
・
60
・
与差异关系的问题
,
“可以说
,
在语言哲学家眼里
,
翻
译的本质就是‘差异’的游戏
(
吴南松
:2003
)
”。我
们认为
,
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
,
不同的文
化源流和传统
,
不同的语言结构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
造成了语言之间的异质性、差异性。问题是
,
如何对
待这种差异
?
是保存
(
以及保存的程度
)
?
是跨越
(
以及跨越的方式
)
?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
,
它将原语中的文化
移植到陌生的目的语文化中去。语言和思维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
,
文化和思维要靠语言表现出来。由于每
一种语言和文字
,
都有独特的描绘世界的方式、视角
,
要将这种独特的内涵用另一种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
,
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理解
,
决非易事。有人
说
,
由于语言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
,
翻译是不可能的
,
通过翻译达到理解因而也是不可能的。戴忠信先生指
出“问题在于
:
语言、文化本质上不可译。这并不是
说语言本身不可译
,
而是说理解者不可能达到表达者
的体验、情绪。每个人、每个民族的独特体验不可言
传。比如我跟你说吃窝头的感受
,
你没吃过
,
也没见
过
,
那你根本不了解我的感受。吃面包和吃窝头大约
是对等了
,
但味道绝然不同
,
一个文化的精华更是不
可译的
(
转引自高一虹
:2000
)
”。使用不同语言、思
维方式不同的人们
,
他们感受到的世界是千差万别
的。这些千差万别的东西就是人们在不同文化下的独
特体验。正因为如此
,
译者在将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
种文化的时候
,
不可避免会碰到缺省现象
,
这就是我
们所说的“文化缺省
(
culturaldefault
)
”。缺省主要
存在于两个层面
,
一个是语言上的
,
一个是文化上的
,
文化上的差异要么是此有彼无
,
要么是此无彼有。
乔治・穆南
(
GeorgeMounin
)
认为
,
形成翻译
的障碍的原因是不同文化之间由于文化焦点的差异
造成的词汇空缺现象。他认为
,
翻译中的障碍有三大
类
:
第一类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障碍
,
第二
类障碍是句法结构差异引起的意义差别
,
第三类是由
文体引起的
,
这三大障碍中
,
文化引起的障碍是第一
位的。他同时指出
,
有效的翻译和交流是可能的
,
这
是因为人类“语言共相”的存在
,
文化相似性的存在
使人类具有足够的感知和领悟能力。不同文化所特有
的个性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
,
同时也构成了翻译的障
碍
,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
,
翻译是有一定限度的。
为什么有些文化概念无论用何种翻译手段
,
译文
的读者还是难以理解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们不能完全
归咎于翻译的质量如何如何
,
也不能说译者的翻译技
巧是如何不高明。因为理解的困难有时并不能归结于
翻译的形式
,
可能是由于人们的视界
(
horizons
)
不
同——不同的知识、经历、世界观
,
不同的看问题的
角度
,
不同的生活背景等。有些概念
,
对于原语读者
来说
,
久而久之就会在其脑海中形成一种本能的直觉
反映
,
这些意象同其对应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无需定义
,
也很难加以确切的阐述。如汉语中的“江
南”、“塞北”、“缘分”、“道”、“无为”、“元气”等概
念
,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虽然是耳熟能详
,
但他们有时
也只能是去感觉和意会
,
如果要对其进行具体的阐
述
,
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这可能跟中国哲学
中强调人的“悟性”有很大关系
,
中国人世代相传老
子的名言
:
“道可道
,
非常道。名可名
,
非常名。”这
是因为
,
有些东西就是讲不清、道不明的
,
“道、
名”一旦被说出来了
,
就失去了它们本来的面目
,
所
以中国人经常讲“以心悟道”就是这个道理
,
这里面
就说明了语言本身存在局限性。既然诸如此类的文化
概念在原语中的理解都存在一些不定的
(
或“不可言
传”的
)
因素
,
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会存在更多的问题
,
译者在翻译这类概念时
,
往往只能触及到一些表层的
意思
,
无法传达其多维的内涵。所以说
,
由于文化鲜
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
,
要使译文读者和原文
读者获得相同的感受实在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文
化翻译过程中出现缺失的另一个原因是文化具有动
态性。“文化是动态的
,
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道
德观、天人观都处在变化之中。政治、经济制度的沿
革
,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
文化、种族的交流融合
,
等等
,
所有这些都会促成这种变化
(
卓振英
:2003
)
”。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文化的差异是客观
存在的
,
正是这种差异性导致了翻译中的缺省现象
,
而且由于这种缺省的存在
,
“会对处于不同语言文化
背景中的读者造成意义真空
(
王大来
:2004
)
”。在这
种情况下
,
译者作为连接两种文化的纽带
,
不能对此
视而不见
,
因为文化的转换伴随着翻译过程的始终
,
文化交际的失败
,
翻译也就失去了其应有之义。在文
化缺省面前
,
译者并非无能为力。上文我们提及
,
对
文化的理解可能是由于人们的视界不同
,
那么
,
“译
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
,
他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要通过
自己的理解和阐述
,
融合成一个更大的视界
,
让翻译
涉及的诸视界达到贯通融合
,
亦即最终完成沟通与交
流之重任
(
许钧
:2003
)
”。
三、文化补偿的原则与策略
缺省既已存在
,
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补
偿
,
以避免或减少意义真空的产生。那么
,
该如何进
行补偿
?
作为译者
,
肯定存在很多顾虑
:
在文化的纯
洁性和文化的交融性之间他们必须做出权衡。我们认
为
,
不必刻意去强调文化的纯洁性
,
也不必把自己的
文化和外来的文化看成是格格不入的对立体。中外文
化交流的过程通常也是取长补短的过程
,
在翻译过程
中
,
我们可以将两种语言文化对接与杂合。正如孙会
军先生指出
:
“‘杂合’是对纯正语言文化的干扰与
破坏。处于‘杂合’状态的语言文化汇合了两种语言
文化的特征
,
经过吸收与融合过程后
,
常会获得一些
本不曾具有的优点
,
实现对原来文化的优化与超越
(
孙
,
郑
:2003
)
”。翻译按其本性来讲
,
主要在于求同
,
第二期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61
・
于是信、忠实或对等似乎便成为它的最本质的目的。
然而翻译实际上又是异质文化之间的互涉、互让、互
补、互融的变异活动
;
是引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断
的相互影响、交叉、重叠与转换的永恒运动
(
秦文华
:
2002
)
。所以
,
无论是归化翻译也好
,
异化翻译也好
,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
其最终目的是寻求不同文化的相
互融合和共生共长
,
实现各民族文化的理解交流、取
长补短。当今世界
,
各种文化相互碰撞
,
但其中体现
了一种趋势
,
那就是在保持文化差异性的同时
,
对异
质文化采取了更为宽容的态度
,
以便不同的文化种子
能在对方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我们注意到
,
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
,
文化缺省通
常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体现在文本中
,
不过最主要体现
是文化负载词汇
(
culture
-
loadedwords
)
的不对称
性。因此
,
翻译中文化的转换也表现在文化负载词汇
的转换上
,
由于这些词汇是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
河中逐渐积累的
,
有其特定的内涵
,
它们在折射各民
族多彩的文化的同时
,
也给翻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
因为译者很难在译语中找到现成的、完全对应的表达
方式。对于这种词的翻译
,
不能将其彻底地本民族化
,
因为这样可能会对缺省补偿过量而使译文读者失去
获得文化探索享受的机会。当然
,
也不能不顾译语的
文化传统和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而生搬硬套。一方
面
,
我们应该从语义的角度对文化词加以阐述
,
因为
从横的、跨文化的角度来看
,
语义的差异反映了不同
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语言符号具有既定的文化内
涵。另一方面
,
要注意尽可能再现其表层意义以及隐
含意义
,
并且考虑到原词汇所处的语境
,
要正确理解
一个文化概念
,
必须结合这些概念所处的具体文化语
境。因为我们所见的一些文化现象只不过是某根文化
大链条中的一环
,
作为译者不能断章取义
,
只见树木
而不见森林
,
应该立足于更高的文化视点
,
尽量使译
文的读者不仅“知其然”
,
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
,
汉语古诗中常常含有典故
,
而典故背后又是一片文
化
,
译者要在片言只语的一文中把这种表层的和隐藏
的文化阐述清楚
,
实在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
,
有时
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
“译者面临着
两难的选择
:
若逢艰深处便舍弃本源
,
过多求助于归
化
,
异域色彩就会荡然无存
,
这种典故背后的文化也
就会被淹没
;
若生硬直译
,
不加任何注解
,
则译文对
读者无法产生审美刺激
,
以引起共鸣
(
黄宪芳
:
2003
)
”。试举一例如下
:
原文
: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摘句
)
译文
:
TomournformydepartedfriendsI
cometoolate
;
InnativelandIlookbutlikehuman
(
byXuYuanzhong
)
debris
原文中的“闻笛赋”和“烂柯人”都是典故
,
但
在翻译中无法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
,
译者可以对
这些文化概念进行阐释
,
让译语读者在更大范围内对
与之相联系的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
补偿的方法同译者自身的审
美观也有关系。因为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审美的
过程
,
译文呈何种状态同译者的审美观有着莫大的联
系。古今中外
,
很多翻译理论也与美学结下了不解之
缘。所以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
,
可以凭借自己
的审美知识
,
把握原语文化的内涵
,
尽力使译文读者
欣赏到原文所特有的异国情调和原文所蕴含的文化
信息
,
使自己真正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
[1]
NewmarkP
.
ATextbookofTranslation
.
London
:
PrenticeHall
,
International
(
UK
)
Ltd
1988.
[2]
Nida
,
E
.
A
.
TowardsaScienceof
Translation
.
NewYork
:
LeidenE
.
J
.
Brill
1964.
[3]
陈福康
.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
M
].
上海
:
外语
教育出版社
,2000.
[4]
高一虹
.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
[
M
].
北
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
黄宪芳
.
从《后庭花》的英译文看文化内涵的
传递
[
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
10
)
.
[6]
孔令翠
,
蒙兴灿
.
实用汉英翻译教程
[
M
].
成
都
: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7]
刘宓庆
.
当代翻译理论
[
M
].
北京
:
中国对外
翻译出版公司
,1999.
[8]
秦文华
.
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
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
[
J
].
外国语
,2002,
(
2
)
.
[9]
邵志洪
.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
M
].
上
海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10]
孙会军
,
郑庆珠
.
翻译与文化杂合
[
J
].
外语
教学与研究
,2003,
(
7
)
.
[11]
屠国元
.
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妥协与补偿
[
J
].
中国翻译
,1996,
(
2
)
.
[12]
王大来
.
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翻译中文化缺
省补偿原则
[
J
].
外语研究
,2004,
(
6
)
.
[13]
吴南松
.
翻译
:
寻求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也谈翻译中对原文差异性的保持问题
[
J
].
中国翻
译
.2003,
(
5
)
.
[14]
许钧
.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
J
].
外语
教学与研究
,2003,
(
7
)
.
[15]
卓振英
.
汉诗英译中的风格变通
[
J
].
外语与
外语教学
,2003,
(
10
)
.
责任编辑
:
肖善香
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答斯文)
2005
年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PingxiangCollege
2005
NO
.2
第
2
期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及其补偿策略
冷赛猛
(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江西南昌
330027
)
摘 要
: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
,
初步分析了当前翻译中的“文化热”现象及其成因。指出文
化和翻译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
作者认为
,
由于各种文化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内涵
,
在翻译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文化缺省现象。在出现文化缺省的情况下
,
译者不应是听之任之、也不是无能为力的
,
应
该采用一些办法对其进行补偿。文章提出了补偿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
翻译
;
文化
;
缺失
;
补偿策略
一、引言
:
翻译中的“文化热”
在国际交往日趋密切的今天
,
不同文化之间都会
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
绝对封闭的文化是不存在
的。一直以来
,
文化是个热门话题
,
但学界对文化这
个概念本身的内涵还不甚确定。到底何谓“文化”
?
有
人粗略估计文化的定义大约有
250
种之多。但有一点
是肯定的
,
即文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广
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居住的整个社会、整个世界
,
乃至
整个宇宙的所有的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
(
屠国元
:
1996
)
。纽马克
(
P
.
Newmark
)
在给文化下定义的时
候
,
引入了语言的因素
,
他说
:
“我给文化作如下定
义
:
使用特定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群的独特生活方
式及其表现形式”。事实上
,
文化和文化之间发生联
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语言这一中介来完成。语言和文
化联系得如此紧密
,
以致苏联符号学家罗特曼
(
Juri
Lotman
)
坚定地宣称
:
除非根植于文化语境
(
context
ofculture
)
之中
,
否则语言不能存在
;
同样
,
如果没
有自然语言的构架
(
thestructureofnatural
language
)
处于文化的中心
,
文化也不能存在。所以
,
语言是文化躯体的心脏
,
正是因为这两者的相互作用
才会有生命能源
(
life
-
energy
)
的延续
(
Bassnett
:
15
)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
必
然会面临处理各种不同的文化。关于文化在翻译中的
地位问题
,
也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西方翻译理论中
还出现了文化学派
,
其代表人物巴斯奈特
(
S
.
Bassnett
)
和勒弗维尔
(
A
.
Lefevere
)
在他们合著的
《翻译、历史与文化》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学
转向”这一口号。文化学派出于对翻译的哲学思考
,
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
的意义。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
,
不是句子
,
甚至不是篇章
,
而是文化。奈达也指出
:
“如果我们
想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所成效
,
就必须对以下五种子文
化
(
subculture
)
给予充分的注意
:1
)
生态文化
(
ecologicalculture
)
,2
)
器物文化
(
material
culture
)
,3
)
社会文化
(
socialculture
)
,4
)
宗教文
化和
(
religiousculture
)
,5
)
语言文化
(
linguistic
。
culture
)(
Nida
:1964
)
”
翻译之所以和文化结合得如此紧密
,
是由翻译的
性质和任务决定的。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
,
它
随着文化交流而产生
,
其主要任务是把一种民族文化
传播到另一种民族文化之中。在翻译的过程中
,
译者
对原语的文化进行重写
(
rewriting
)
和再现
(
re
-
presentation
)
。
二、文化缺省
:
问题的产生
随着语言哲学的不断发展和对翻译中文化问题
的研究不断深入
,
人们更加关注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
话题
:
翻译是可行的吗
?
翻译可以让我们真实地接触
到不同于我们自己的那种文化吗
?
一直以来
,
人们都
在对文化的差异性做出各种各样的论述
,
无论本雅明
(
WalterBenjamin
)
对“纯语言
(
purelanguage
)
”概
念的阐述还是泰特勒
(
Tytler
)
对“三原则”的界定、
也无论是德里达
(
JacquesDerrida
)
对“延异
(
differance
)
”概念的思辨还是奈达提出“对等
(
equivalence
)
”的观点
,
他们所共同关注的都是翻译
收稿日期
:2005-04-03
作者简介
:
冷赛猛
(
1981-
)
,
男
,
江西修水人
,
助教
,
江西师范大学
2003
级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二期
・
60
・
与差异关系的问题
,
“可以说
,
在语言哲学家眼里
,
翻
译的本质就是‘差异’的游戏
(
吴南松
:2003
)
”。我
们认为
,
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
,
不同的文
化源流和传统
,
不同的语言结构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
造成了语言之间的异质性、差异性。问题是
,
如何对
待这种差异
?
是保存
(
以及保存的程度
)
?
是跨越
(
以及跨越的方式
)
?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
,
它将原语中的文化
移植到陌生的目的语文化中去。语言和思维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
,
文化和思维要靠语言表现出来。由于每
一种语言和文字
,
都有独特的描绘世界的方式、视角
,
要将这种独特的内涵用另一种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
,
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理解
,
决非易事。有人
说
,
由于语言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
,
翻译是不可能的
,
通过翻译达到理解因而也是不可能的。戴忠信先生指
出“问题在于
:
语言、文化本质上不可译。这并不是
说语言本身不可译
,
而是说理解者不可能达到表达者
的体验、情绪。每个人、每个民族的独特体验不可言
传。比如我跟你说吃窝头的感受
,
你没吃过
,
也没见
过
,
那你根本不了解我的感受。吃面包和吃窝头大约
是对等了
,
但味道绝然不同
,
一个文化的精华更是不
可译的
(
转引自高一虹
:2000
)
”。使用不同语言、思
维方式不同的人们
,
他们感受到的世界是千差万别
的。这些千差万别的东西就是人们在不同文化下的独
特体验。正因为如此
,
译者在将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
种文化的时候
,
不可避免会碰到缺省现象
,
这就是我
们所说的“文化缺省
(
culturaldefault
)
”。缺省主要
存在于两个层面
,
一个是语言上的
,
一个是文化上的
,
文化上的差异要么是此有彼无
,
要么是此无彼有。
乔治・穆南
(
GeorgeMounin
)
认为
,
形成翻译
的障碍的原因是不同文化之间由于文化焦点的差异
造成的词汇空缺现象。他认为
,
翻译中的障碍有三大
类
:
第一类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障碍
,
第二
类障碍是句法结构差异引起的意义差别
,
第三类是由
文体引起的
,
这三大障碍中
,
文化引起的障碍是第一
位的。他同时指出
,
有效的翻译和交流是可能的
,
这
是因为人类“语言共相”的存在
,
文化相似性的存在
使人类具有足够的感知和领悟能力。不同文化所特有
的个性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
,
同时也构成了翻译的障
碍
,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
,
翻译是有一定限度的。
为什么有些文化概念无论用何种翻译手段
,
译文
的读者还是难以理解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们不能完全
归咎于翻译的质量如何如何
,
也不能说译者的翻译技
巧是如何不高明。因为理解的困难有时并不能归结于
翻译的形式
,
可能是由于人们的视界
(
horizons
)
不
同——不同的知识、经历、世界观
,
不同的看问题的
角度
,
不同的生活背景等。有些概念
,
对于原语读者
来说
,
久而久之就会在其脑海中形成一种本能的直觉
反映
,
这些意象同其对应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无需定义
,
也很难加以确切的阐述。如汉语中的“江
南”、“塞北”、“缘分”、“道”、“无为”、“元气”等概
念
,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虽然是耳熟能详
,
但他们有时
也只能是去感觉和意会
,
如果要对其进行具体的阐
述
,
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这可能跟中国哲学
中强调人的“悟性”有很大关系
,
中国人世代相传老
子的名言
:
“道可道
,
非常道。名可名
,
非常名。”这
是因为
,
有些东西就是讲不清、道不明的
,
“道、
名”一旦被说出来了
,
就失去了它们本来的面目
,
所
以中国人经常讲“以心悟道”就是这个道理
,
这里面
就说明了语言本身存在局限性。既然诸如此类的文化
概念在原语中的理解都存在一些不定的
(
或“不可言
传”的
)
因素
,
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会存在更多的问题
,
译者在翻译这类概念时
,
往往只能触及到一些表层的
意思
,
无法传达其多维的内涵。所以说
,
由于文化鲜
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
,
要使译文读者和原文
读者获得相同的感受实在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文
化翻译过程中出现缺失的另一个原因是文化具有动
态性。“文化是动态的
,
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道
德观、天人观都处在变化之中。政治、经济制度的沿
革
,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
文化、种族的交流融合
,
等等
,
所有这些都会促成这种变化
(
卓振英
:2003
)
”。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文化的差异是客观
存在的
,
正是这种差异性导致了翻译中的缺省现象
,
而且由于这种缺省的存在
,
“会对处于不同语言文化
背景中的读者造成意义真空
(
王大来
:2004
)
”。在这
种情况下
,
译者作为连接两种文化的纽带
,
不能对此
视而不见
,
因为文化的转换伴随着翻译过程的始终
,
文化交际的失败
,
翻译也就失去了其应有之义。在文
化缺省面前
,
译者并非无能为力。上文我们提及
,
对
文化的理解可能是由于人们的视界不同
,
那么
,
“译
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
,
他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要通过
自己的理解和阐述
,
融合成一个更大的视界
,
让翻译
涉及的诸视界达到贯通融合
,
亦即最终完成沟通与交
流之重任
(
许钧
:2003
)
”。
三、文化补偿的原则与策略
缺省既已存在
,
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补
偿
,
以避免或减少意义真空的产生。那么
,
该如何进
行补偿
?
作为译者
,
肯定存在很多顾虑
:
在文化的纯
洁性和文化的交融性之间他们必须做出权衡。我们认
为
,
不必刻意去强调文化的纯洁性
,
也不必把自己的
文化和外来的文化看成是格格不入的对立体。中外文
化交流的过程通常也是取长补短的过程
,
在翻译过程
中
,
我们可以将两种语言文化对接与杂合。正如孙会
军先生指出
:
“‘杂合’是对纯正语言文化的干扰与
破坏。处于‘杂合’状态的语言文化汇合了两种语言
文化的特征
,
经过吸收与融合过程后
,
常会获得一些
本不曾具有的优点
,
实现对原来文化的优化与超越
(
孙
,
郑
:2003
)
”。翻译按其本性来讲
,
主要在于求同
,
第二期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61
・
于是信、忠实或对等似乎便成为它的最本质的目的。
然而翻译实际上又是异质文化之间的互涉、互让、互
补、互融的变异活动
;
是引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断
的相互影响、交叉、重叠与转换的永恒运动
(
秦文华
:
2002
)
。所以
,
无论是归化翻译也好
,
异化翻译也好
,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
其最终目的是寻求不同文化的相
互融合和共生共长
,
实现各民族文化的理解交流、取
长补短。当今世界
,
各种文化相互碰撞
,
但其中体现
了一种趋势
,
那就是在保持文化差异性的同时
,
对异
质文化采取了更为宽容的态度
,
以便不同的文化种子
能在对方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我们注意到
,
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
,
文化缺省通
常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体现在文本中
,
不过最主要体现
是文化负载词汇
(
culture
-
loadedwords
)
的不对称
性。因此
,
翻译中文化的转换也表现在文化负载词汇
的转换上
,
由于这些词汇是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
河中逐渐积累的
,
有其特定的内涵
,
它们在折射各民
族多彩的文化的同时
,
也给翻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
因为译者很难在译语中找到现成的、完全对应的表达
方式。对于这种词的翻译
,
不能将其彻底地本民族化
,
因为这样可能会对缺省补偿过量而使译文读者失去
获得文化探索享受的机会。当然
,
也不能不顾译语的
文化传统和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而生搬硬套。一方
面
,
我们应该从语义的角度对文化词加以阐述
,
因为
从横的、跨文化的角度来看
,
语义的差异反映了不同
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语言符号具有既定的文化内
涵。另一方面
,
要注意尽可能再现其表层意义以及隐
含意义
,
并且考虑到原词汇所处的语境
,
要正确理解
一个文化概念
,
必须结合这些概念所处的具体文化语
境。因为我们所见的一些文化现象只不过是某根文化
大链条中的一环
,
作为译者不能断章取义
,
只见树木
而不见森林
,
应该立足于更高的文化视点
,
尽量使译
文的读者不仅“知其然”
,
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
,
汉语古诗中常常含有典故
,
而典故背后又是一片文
化
,
译者要在片言只语的一文中把这种表层的和隐藏
的文化阐述清楚
,
实在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
,
有时
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
“译者面临着
两难的选择
:
若逢艰深处便舍弃本源
,
过多求助于归
化
,
异域色彩就会荡然无存
,
这种典故背后的文化也
就会被淹没
;
若生硬直译
,
不加任何注解
,
则译文对
读者无法产生审美刺激
,
以引起共鸣
(
黄宪芳
:
2003
)
”。试举一例如下
:
原文
: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摘句
)
译文
:
TomournformydepartedfriendsI
cometoolate
;
InnativelandIlookbutlikehuman
(
byXuYuanzhong
)
debris
原文中的“闻笛赋”和“烂柯人”都是典故
,
但
在翻译中无法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
,
译者可以对
这些文化概念进行阐释
,
让译语读者在更大范围内对
与之相联系的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
补偿的方法同译者自身的审
美观也有关系。因为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审美的
过程
,
译文呈何种状态同译者的审美观有着莫大的联
系。古今中外
,
很多翻译理论也与美学结下了不解之
缘。所以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
,
可以凭借自己
的审美知识
,
把握原语文化的内涵
,
尽力使译文读者
欣赏到原文所特有的异国情调和原文所蕴含的文化
信息
,
使自己真正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
[1]
NewmarkP
.
ATextbookofTranslation
.
London
:
PrenticeHall
,
International
(
UK
)
Ltd
1988.
[2]
Nida
,
E
.
A
.
TowardsaScienceof
Translation
.
NewYork
:
LeidenE
.
J
.
Brill
1964.
[3]
陈福康
.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
M
].
上海
:
外语
教育出版社
,2000.
[4]
高一虹
.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
[
M
].
北
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
黄宪芳
.
从《后庭花》的英译文看文化内涵的
传递
[
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
10
)
.
[6]
孔令翠
,
蒙兴灿
.
实用汉英翻译教程
[
M
].
成
都
: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7]
刘宓庆
.
当代翻译理论
[
M
].
北京
:
中国对外
翻译出版公司
,1999.
[8]
秦文华
.
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
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
[
J
].
外国语
,2002,
(
2
)
.
[9]
邵志洪
.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
M
].
上
海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10]
孙会军
,
郑庆珠
.
翻译与文化杂合
[
J
].
外语
教学与研究
,2003,
(
7
)
.
[11]
屠国元
.
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妥协与补偿
[
J
].
中国翻译
,1996,
(
2
)
.
[12]
王大来
.
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翻译中文化缺
省补偿原则
[
J
].
外语研究
,2004,
(
6
)
.
[13]
吴南松
.
翻译
:
寻求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也谈翻译中对原文差异性的保持问题
[
J
].
中国翻
译
.2003,
(
5
)
.
[14]
许钧
.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
J
].
外语
教学与研究
,2003,
(
7
)
.
[15]
卓振英
.
汉诗英译中的风格变通
[
J
].
外语与
外语教学
,2003,
(
10
)
.
责任编辑
:
肖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