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高涵桃)
空中客车A300
中国东方航空的空中客车A300-600R
Airbus A300
简介
空中客车A300是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Airbus Industries)设计生产的一种中短程宽体客机,
A300是世界上第一架双发动机宽体客机,亦是空中客车公司第一款投产的客机。
A300于1972年投入生产,2007年7月停产。共生产561架。A300飞机采用了许多其竞争对
手机型所没有的技术。这些技术改善了飞机的可靠性,降低了营运成本,并且为双发延程飞行(ET
OPS)铺平了道路。A300的生产后来又促使波音公司研制波音767。A300的机身后来又被缩短(空
中客车A310)或者改造为特殊用途机种(例如A300-600ST「大白鲸」)。全系列一共有821架订
货或已交付。凭借A300的成功,空中客车公司以A300为基础发展出A310、A330及A340等。
发展历史
1965年,在西欧民航伦敦会议上,各民航公司提出1970年代的中短程宽机身客机的需求。为满足
这一要求,1967年,英、法、德三国商定合作研制新型中短程宽机身客机——空中客车(Air bus)。
当初设计为单一舱等最多可载客300人,命名为「A300」。1968年12月确定了设计方案,缩小了
机身尺寸,命名为A300B,载客量250人。1969年法国与德国政府宣布法国、德国在A300计划中
所应承担的研制费由两国政府提供,英国只有霍克·西德利公司(后并入英国宇航公司)投资。后来,
西班牙和荷兰以政府名义参加这一计划,分别提供了研制经费。上述五国工业合作伙伴组成了“空中
客车工业集团”。对A300的生产分工如下:法国宇航公司生产含驾驶舱的机头段、控制系统,中机
身下半部分和发动机挂架,并负责最后总装,英国航宇公司生产机翼主体,德国空中客车工业公司
生产机身的其余部分和垂尾,荷兰福克-联合航空技术公司(福克公司)生产机翼前后缘和各活动翼
面,西班牙宇航公司生产客舱门、起落架舱门和平尾。A300于1969年9月开始试制,1970年开
始组装,1972年第一架原型机出厂,同年10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72年到1973年先后进行了各
种结构试验,1974年5月开始交付使用。
空中客车A300客机于1974年投入航行,在投入市场初期,A300大部分订单都是来自于生产
飞机的本地国家,如法国航空公司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在1976年5月后16个月再没收到订单,
一段时期,空中客车公司甚至有16架完工但是没有主顾的“白尾”(飞机垂直尾翼没有涂航空公司的
标志)的A300闲置在停机坪上。1977年美国东方航空公司租借了四架A300作为试航考验,随后
订购了23架,加上随后的石油危机油价飞涨,从此A300系列客机开始热销。A300为空中客车公
司提供了在竞争中制造和销售大型客机的经验。由于其短程、中程及延程航线服务的灵活性,以及
A300-600和衍生型A310构成的空中客车宽体客机系列,在共通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为运营商
提供了一个完美组合。
最初美国的客机制造商不接受双发宽体客机的概念,后来A300成为三发宽体客机如麦道DC-10
和洛克希德L-1011三星客机的最佳替代机型,在早期生产版本中,空中客车公司甚至使用了和DC
-10相同的发动机和主要系统。许多亚洲的航线接受了这一概念,使用A300作为三发、四发宽体飞
机的补充。由于亚洲地区不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六十分钟双发延程飞行”规定的限制,亚洲的
航空公司使用A300用于穿越孟加拉湾和南中国海的航线,亚洲的航线对A300确立特殊的偏爱。到
1981年,空中客车公司迅速发展,卖出300架客机,意向订货200架,其客机投入了四十多条航
线运营。这一事实使得波音公司不得不以波音767来应对。
技术特点
A300是空中客车公司研制的第一种与美国波音公司竞争的干线客机,为此空中客车公司在研制
中采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包括从协和飞机移植过来的技术。其相当先进的技术深深影响了亚音速
客机的设计。主要技术特色有:
德国汉莎航空的A300B4
·先进的超临界机翼具有较佳的经济性能,先进的飞行控制空气动力性。双梁盒形结构,在发动
机吊舱间的翼段增加了第三根翼梁。相对厚度10.5%,1/4弦线后掠角28°。
·圆形截面机身,直径222英寸(约5.64米),宽度足以容纳8个座椅和两条走道,货舱可以
并排放下LD3标准集装箱,而且比波音747安排更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此机身截面成为空中客
车往后机种的标准截面,除A320以外的A310/A330A340等空中客车客机均采用这一尺寸的截面。
圆形机身截面后来被用于波音777。
·飞行操控高度的自动化,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才需以手动控制。数字化自动飞行操纵系统可以
适应从起飞到着陆的全部过程。
·第一架具有风切变(wind shear)保护功能的客机
·电子传控刹车系统(brake-by-wire),取代以往机械操作的控制面
后来的A300s又引进了其它的先进特性:
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高涵桃)
空中客车A300
中国东方航空的空中客车A300-600R
Airbus A300
简介
空中客车A300是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Airbus Industries)设计生产的一种中短程宽体客机,
A300是世界上第一架双发动机宽体客机,亦是空中客车公司第一款投产的客机。
A300于1972年投入生产,2007年7月停产。共生产561架。A300飞机采用了许多其竞争对
手机型所没有的技术。这些技术改善了飞机的可靠性,降低了营运成本,并且为双发延程飞行(ET
OPS)铺平了道路。A300的生产后来又促使波音公司研制波音767。A300的机身后来又被缩短(空
中客车A310)或者改造为特殊用途机种(例如A300-600ST「大白鲸」)。全系列一共有821架订
货或已交付。凭借A300的成功,空中客车公司以A300为基础发展出A310、A330及A340等。
发展历史
1965年,在西欧民航伦敦会议上,各民航公司提出1970年代的中短程宽机身客机的需求。为满足
这一要求,1967年,英、法、德三国商定合作研制新型中短程宽机身客机——空中客车(Air bus)。
当初设计为单一舱等最多可载客300人,命名为「A300」。1968年12月确定了设计方案,缩小了
机身尺寸,命名为A300B,载客量250人。1969年法国与德国政府宣布法国、德国在A300计划中
所应承担的研制费由两国政府提供,英国只有霍克·西德利公司(后并入英国宇航公司)投资。后来,
西班牙和荷兰以政府名义参加这一计划,分别提供了研制经费。上述五国工业合作伙伴组成了“空中
客车工业集团”。对A300的生产分工如下:法国宇航公司生产含驾驶舱的机头段、控制系统,中机
身下半部分和发动机挂架,并负责最后总装,英国航宇公司生产机翼主体,德国空中客车工业公司
生产机身的其余部分和垂尾,荷兰福克-联合航空技术公司(福克公司)生产机翼前后缘和各活动翼
面,西班牙宇航公司生产客舱门、起落架舱门和平尾。A300于1969年9月开始试制,1970年开
始组装,1972年第一架原型机出厂,同年10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72年到1973年先后进行了各
种结构试验,1974年5月开始交付使用。
空中客车A300客机于1974年投入航行,在投入市场初期,A300大部分订单都是来自于生产
飞机的本地国家,如法国航空公司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在1976年5月后16个月再没收到订单,
一段时期,空中客车公司甚至有16架完工但是没有主顾的“白尾”(飞机垂直尾翼没有涂航空公司的
标志)的A300闲置在停机坪上。1977年美国东方航空公司租借了四架A300作为试航考验,随后
订购了23架,加上随后的石油危机油价飞涨,从此A300系列客机开始热销。A300为空中客车公
司提供了在竞争中制造和销售大型客机的经验。由于其短程、中程及延程航线服务的灵活性,以及
A300-600和衍生型A310构成的空中客车宽体客机系列,在共通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为运营商
提供了一个完美组合。
最初美国的客机制造商不接受双发宽体客机的概念,后来A300成为三发宽体客机如麦道DC-10
和洛克希德L-1011三星客机的最佳替代机型,在早期生产版本中,空中客车公司甚至使用了和DC
-10相同的发动机和主要系统。许多亚洲的航线接受了这一概念,使用A300作为三发、四发宽体飞
机的补充。由于亚洲地区不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六十分钟双发延程飞行”规定的限制,亚洲的
航空公司使用A300用于穿越孟加拉湾和南中国海的航线,亚洲的航线对A300确立特殊的偏爱。到
1981年,空中客车公司迅速发展,卖出300架客机,意向订货200架,其客机投入了四十多条航
线运营。这一事实使得波音公司不得不以波音767来应对。
技术特点
A300是空中客车公司研制的第一种与美国波音公司竞争的干线客机,为此空中客车公司在研制
中采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包括从协和飞机移植过来的技术。其相当先进的技术深深影响了亚音速
客机的设计。主要技术特色有:
德国汉莎航空的A300B4
·先进的超临界机翼具有较佳的经济性能,先进的飞行控制空气动力性。双梁盒形结构,在发动
机吊舱间的翼段增加了第三根翼梁。相对厚度10.5%,1/4弦线后掠角28°。
·圆形截面机身,直径222英寸(约5.64米),宽度足以容纳8个座椅和两条走道,货舱可以
并排放下LD3标准集装箱,而且比波音747安排更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此机身截面成为空中客
车往后机种的标准截面,除A320以外的A310/A330A340等空中客车客机均采用这一尺寸的截面。
圆形机身截面后来被用于波音777。
·飞行操控高度的自动化,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才需以手动控制。数字化自动飞行操纵系统可以
适应从起飞到着陆的全部过程。
·第一架具有风切变(wind shear)保护功能的客机
·电子传控刹车系统(brake-by-wire),取代以往机械操作的控制面
后来的A300s又引进了其它的先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