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IT圈 admin 26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台祺瑞)

D

01:10.13796/

j

.

cnki

. 1001 -5019.2018.03.005

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冯庆

: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是启蒙时代重要的哲学人类学文献。在其中,赫尔德通过批驳

苏斯米希、孔狄亚克和卢梭的语言起源论,阐明了自己建立在“思虑”和“听觉”等关键概念之上的人类

摘要

自然状态论。基于这种感性的语言起源论,赫尔德判定,人类从原始状态到文明状态的过渡是一种自然

的发展,一种“自我教育”的现代观念也能够在此获得人类学上的逻辑奠基。赫尔德的这种学说是一种

典型的启蒙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

:赫尔德

《论语言的起源》

启蒙

感性

自然状态

中图分类号:089

B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5019(2018)03 -0033 -08

作者简介:

冯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师资博士后、讲师,文艺学博士(北京

100872

)。

在17、18世纪的欧洲,随着兰克指出的“自

由的、无条件地追求事物本质的方向”日益普

及,国家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开始成为一回事。

在绝对王权体制之下,法国成为当时最为强大

的国家之一,法兰西学院随之创办,国家与启蒙

精神的结合成为一种时尚①。与这一自上而下

的启蒙风气相应,各式各样的哲学人类学与文明

起源论层出不穷,关于人类语言起源的一系列讨

论也就随之诞生。这方面的典型文本除了卢梭的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就是赫尔德

(Johann

Got

­

考察哈曼与赫尔德的通信,猜测赫尔德这篇论

文有隐微地反讽科学院的意味②。这也就让我

们遭遇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赫尔德究竟是

启蒙精神的继承者,还是如后世诸多学者所言,

是“反启蒙”思潮的先驱?《论语言的起源》能

否给予一个明确的答案?通过解读《论语言的

起源》来回答这一问题,不仅是为了给予赫尔

德在思想史上的准确定位,也是为了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启蒙”的复杂性及其现实影响。

tfried

vonHerder

) 的《论 语言的起源》 (/

IWifTO&rng

Uber den Ursprung der Sprache

)。

_、《论语言的起源》的论辩策略

《论语言的起源》显然并非一篇单纯的语

言学论文,而是要通过研究语言的起源及其相

关的人类理性、感性等方面的问题,来表达赫尔

德关于人性与文明进程的哲学思想。这篇文章

由三个篇章与四条“自然规律”构成。第一个

和第二个篇章通过攻击当时盛行的几种语言起

源论,反过来凸显赫尔德本人的“自然状态”学

说;第三个篇章则进一步推论出赫尔德关于语

言、感性和人类的一般看法。作为一篇论战文

章,赫尔德找到的争论对手除了卢梭之外,还包

赫尔德是启蒙时期声名远播的哲学家、文

学批评家和诗人,也是康德的学生和歌德的老

师,在思想史上扮演着“狂飙突进”代言人和浪

漫主义先驱者等等角色。《论语言的起源》是

赫尔德提交给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的参赛论文。

科学院举办征文比赛,旨在鼓励更多的人加人

启蒙主义的讨论。这篇文章能在众多“选秀

者”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奖,说明其中的思想与

流行的启蒙思潮关系密切。然而,有学者通过

① 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杨培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1 ~ 118页。

Robert

T

.

Clark

,

Hamann

5

s

Opinion

of

Herder

5

s

Ursachen

des

Gesunknen

Geschmacks

,

Modern

Languaae

Notep

,

vol

. /1 ,

no

.

2(194/) ,

p

p

. 94 -99.

33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

作为科学院院士的苏斯米希(

SUssmilch

)与启

蒙哲人孔狄亚克,苏斯米希认为语言是神所传

授的特殊知识,孔狄亚克则认为语言是人类未

满足生活需要而发明的“技艺”①。值得注意的

是,赫尔德并未一上来就决然否定上述三人的

所有观点,而是用其中某些人的观点去攻击另

外一些人。在这三人当中,赫尔德显得更为关

注卢梭。因此,我们不妨通过思考赫尔德在文

中体现出来的与卢梭思想的异同,来尝试把握

德的 作 。

论文开头,赫尔德描述了一个形象生动的

场景,从而引出卢梭自然状态学说的“修订

版”:

当人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语

言。他的肉体的所有最强烈的、痛苦的感

受,他的心灵的所有激昂的热情,都直接通

过喊叫、声调、粗野而含糊的声音表达

出来。②

赫尔德与卢梭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相

信人曾经是一种激情的动物。在这一判断基础

之上,赫尔德认为英雄、普通人与动物都一样,

都有着与同类发生共鸣机制的“感觉之弦”:

一根被敲击的弦履行了它的自然义

务;它发出声音,呼唤着一个有同感的回

响。即使没有任何他者在场,即使它并不

希望或期待他者给予回答,亦然如此。

(第6页)

赫尔德将这种“感觉之弦”称为“有感觉的

身体的机械作用

”(Mechanik

fUhlender

语言神授说站不住脚,反之:

语言并非源出于神,恰恰相反,它源自

动物。 语言并非脱胎自神的语法书上

的字母,而是源于人类自由的器官所发出

的野性的声音。(第13 页)

自然中的一切活物都有感觉,并且有着表

达感觉的本能,被表达出来的情感还会产生共

鸣——赫尔德以这一系列判断来为语言的起源

提供自然维度的论证。可以看到,赫尔德吸收

了卢梭关于人类同情本能激发语言的学说,并

大大放宽了它的外延,与此相应,赫尔德用作为

自然存在者的“动物”的感官机制概括了卢梭

对激情的表达。显然,在赫尔德眼里,唯有通过

对肉体与感官运作进行考察的“动物灵魂学”

才能分析人类的激情活动机制。

赫尔德这一基于感性经验研究的“动物灵

魂学”旨在攻击语言神授说中过强的形而上学

决定论色彩。“关于语言源于神的假说,我不

打算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再继续讨论,因为这一

假说的谬误在灵魂学(

Seelenlehre

)意义上已表

现得很明显。”(第42页)神授论强调语言是上

帝通过最初的“安排”教授给人类的。赫尔德

则指出,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了学习语言,人类

必须先懂得和神对话的方式,那也就必然会先

掌握一门语言,这就和“神授说”矛盾了(第42

页)。反过来说,唯有关注语言的自然的“起

源”,在经验与历史的维度内展开描述性的说

明,才能避免陷人神学遭遇的逻辑陷阱。

在得出这种关于语言之自然起源的“规

律”之后,赫尔德的矛头又从神授说转向了部

分启蒙哲人同样诉诸自然的语言起源论。在赫

尔德看来,流行的启蒙派语言起源论都过于依

赖概念区分与冷静观察,忽视了人类的感性存

以孔狄亚克为代表的哲人认为语言就是动

物依据自然习性发出的喊叫在记忆当中的精细

化。那么,为了让这种自然喊叫得以变成现行

的语言,人类首先要有对知觉、意识进行保存和

再现的回忆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类认识自身

K

6

rper

)。他相信,有感觉的活体必须能够用声

的声音传达是语言形成前的准备,具体的感性

音表达其感觉内容,以让其他活体听到。这就

构成了最初的语言的一个必要条件。这种自然

刺激和反应就是其基本机制。所以,尽管不同

地域和民族的语言差异极大,但它们共同的活

力显然并非来自于某种神圣力量在事先的规

划,而只能来自于人类在自然界当中通过具体

的感受与遭遇而逐渐养成的对声音的“使用”

习惯。在这个意义上,赫尔德觉得苏斯米希的

① 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57〜162页。

② 赫尔德:《%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5页。译文根据德文原文(

To/rn

G

滤/

riec

?

Herder

IFerfce

5

am

/ 7:

Frii/ie

77(54 -7772,

ed

.

Ulrich

Gaiere,Frankfurt

am

Main

:

Deutscher

Klassiker

Verlag

,1985,

pp

. 697 -810)略有改

动,余不—。下引该书仅随文夹注页码。

34

冯庆: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并展开思想®。显然,孔狄亚克的这一见解与

近代心灵哲学颇有渊源,准确地说,这种源头是

笛卡尔对“我思”的奠基和洛克的经验论。洛

克曾经认为,人类在世界当中的感觉反应具有

绝对被动的特质,人的自我意识是具体环境造

成的经验的产物;进而,风俗、习惯与人的观念

之间有着牢固的关系。而孔狄亚克的人类知识

起源学说则在此基础之上,将符号或语词设定

为这种观念的承载物,其目的在于将观念和相

应的经验保存在记忆当中,并通过不断的重复

获得稳定性。这样一来,语言就成为造就观念

的自主理性的呈现工具②。孔狄亚克由此暗示

人类的内心理性活动是语言诞生的根本原因。

出于交流自身经验及其对应的观念的渴望,人

们才开始使用符号并使其逐渐发展为语言。

赫尔德则认为这种解释不够彻底,未能解

决关于语词观念的“知识”和语言本身的“行

动”何者在先的问题:如果认为语言源于内心

观念的交流,也就暗示了人类首先具备可供交

流的符号知识,但这就预设了另一种“语言”已

经存在于所有人的内心,进而,这种论点会和神

授论一样陷人自相矛盾。在赫尔德看来,孔狄

亚克和苏斯米希的谬误几乎相同:他们提出的

都是近乎臆断、缺乏经验实证的“形而上学”假

说,其中出现逻辑矛盾也就在所难免。

可以发现,赫尔德对苏斯米希和孔狄亚克

的批评显然都来源于卢梭,尤其是来源于《论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是因为卢梭

具有强烈的“自然史”倾向,尽管卢梭的“自然

状态”也是一种假说,但相比之下其更加强调

“历史发展”这一重要维度。但是,赫尔德对卢

梭的信任到此为止。接下来,赫尔德也将卢梭

放置在启蒙哲人之列,指出后者由于否认了在

自然声响和人类语言之间存在本质性的区别,

进而也就否认了语言独特的人类学特征。的

确,赫尔德和卢梭一样重视自然环境中人类养

成的“同情”能力。但赫尔德仅仅将卢梭设计

的激情的原始生活状态视为必要条件,而非充

分条件——他并不觉得只凭敏感的、炽烈的激

情表达就能构成成熟的语言能力,而是认为唯

有能够自由“使用”语词表达内心形成的概念,

才称得上具有语言能力®。这正是孔狄亚克学

说基于笛卡尔与洛克的心灵学说所指出的那种

自我认识能力的体现。显然,赫尔德其实承认

这一启蒙哲学的结论,以此为依据指出卢梭没

有注意到其“自然人”已经具备了潜在的理性

能力,能够对动物和自身之异同和本质进行反

省,是一个“内在地说话的人”(第40页)。

赫尔德让他意图批评的三种学说彼此攻

讦,他自己的观点则在对这三种思想的扬弃过

程中逐渐成形:为了克服语言神授说,赫尔德借

助诉诸自然起源的启蒙的人类学,强调了人类

作为动物的自然演化能力。之后,赫尔德指出,

孔狄亚克将理性过度地交托给了“自然状态”,

以至于在“什么也不会”的动物那里预设了高

度成熟的自我意识与社交能力作为语言起源的

基础。相比之下,卢梭反而陷于将人与其他动

物的差异抹平的危险当中,不愿意相信自然人

有内在的自我省思能力,将人与动物后天的不

同归因为某种“偶然的幸运”。就此而言,“孔

狄亚克把动物当成了人,卢梭则把人当成了动

物”(第20页)。为了解决孔狄亚克和卢梭各

自 学 来的 难, 德的 是通过

定义人类的“理性”,使之囊括时间性的“感性”

在内,进而具备从“自然”到“文明”的历史发展

征。

二、从自然到文明:偶然与必然

与“ 神 ” 所区 , 德的

人类学首先是一种基于具体实证的自然史研

究,而非神学或狭义的“形而上学”。其次,在

启蒙人类学的传统之内,赫尔德要凸显出自然

人的敏 动物 是 源的 要 这

一点,但同时又坚持认为人与动物的天然差异

是人 逐渐实 自 我 并 造 念 号的

独特理性能力——卢梭和孔狄亚克都只是各执

一端,未能看到问题的关键。最后,赫尔德相信

语言是人类独特潜能的实现,这一实现并非出

① 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第31〜33页。

② 洛克经驗感性学说对孔狄亚克和赫尔德可能产生的影响,见切斯《洛克与文化相对论》,载刘小楓选编《古典诗文释读■

西学卷.现代编》上,李小均、赵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412 ~428页。

③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黄小彦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第36 ~37页。

Robert

T

.

Clark

,

Herder

His

Life

and

Thought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55,

p

. 136.

3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

于偶然,这是他和卢梭之间最大的矛盾。卢梭

以“野蛮一文明”的二元框架来描述人类的不

同阶段,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偶然的发明,只要没

有更为强大的但依然是偶然的外力的牵引,自

然人将作为“儿童”而永远保持原始状态①。但

在赫尔德的感性学说中,敏感肉体的经验积累

最终将必然通向文明与诗的情感积淀,尽管这

种“自然而然”并不是神授说强调的上帝的现

成赐予,但也并不是“偶然的幸运”。

众所周知,卢梭为了对现代文明社会浮夸

奢侈的作风进行道德抨击而将“自然人”定义

为孤立游荡生活的原始人。原始人在孤独的状

态下已经获得了满足,因而并没有任何朝向语

言和社交生活的必要。唯有在生死攸关的非常

局面之下,这些原始人才会开始意识到同类的

重要性,这就是卢梭语言起源论的基本逻辑:

人类的第一种语言,在他必须说服聚

在一起的人之前,唯一需要的最为普及、最

为有效的语言,是自然的呼喊。由于这种

呼喊只有在紧迫的情况之下、在面临巨大

危险时为了乞求救援,或是在强烈的痛苦

之中为了祈求缓解而出于某种本能才发

出,因此它在以情绪平和为主的日常生活

中并不常用。②

只有在偶然的危险中,人类才有必要发出

呼喊寻求同类的援手。在这个意义上,同情、怜

悯同类的情感和对语言的需求确切地说并非人

最根本的自然属性,而只是次生的、辅助孤独个

体生活的技艺。以语言为基础的社会生活进而

也就是次生的、非自然的建构。

基于在自然状态中自我维持并寻求自由的动

物性,人类开发出了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还存在另一种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

的十分特殊的品质,这一点无可辩驳:那就

是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环境的助

力之下,不断地发展所有其他的能力……

动物则不同,几个月大的动物与它之后一

辈子的样子毫无差别,它的种类在一千年

之后依然是最初那年的样子。

但是,卢梭却表示这种渴望自我完善的冲

动是“人类一切不幸的渊源”,因为并非每个人

都能恰当地获得这种能力;一旦人类以不恰当

的方式脱离了纯真的自然生活状态,进人文明

社会,就继而变成“自身与自然的暴君”®。“出

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

手里,就全变坏了。” ®在卢梭眼中,文明之所以

产生,并非基于良性的生长意愿,而是由于外在

环境时刻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存,人类不得不选

择进人这种偶然的状态。这里面有某种消极

的、天意弄人的因素,人类的社会化本质上是一

种悲剧:“人的命运是时时刻刻要遭到痛苦的

……我们更大的灾祸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要让社会转而重新获得自然特征,就需要一个

有如“慈爱而有先见之明的母亲”般的教师,他

把教育视为艺术,努力教会人在面向外在世界

的偶然性时“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好好感受

生活⑦。

赫尔德也强调人类的感觉器官本质上是

“自由的”,认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品质之一是

其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但是赫尔德并不接受

卢梭对文明所持的消极态度。赫尔德相信,在

作为动物的人那里已经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潜

能”,其能够在充分的条件之下让这个人最终

得以“实现”。这也就意味着,在作为动物的人

和完全发展的人之间,肯定有着固有的因果关

系。在这一自然规律的主宰下,人类必然会靠

他自己的力量,逐渐明确自己的可完善的尺度,

在一个未知的方向中不断生成对自我的理解。

进而,当关于“自然状态”的话题延伸到关

于人类共同生活的领域时,赫尔德与卢梭必然

会分道扬镳。卢梭理解的文明人应当在外在立

法者的指引下尝试调和自然本性与社会状态;

赫尔德则相信人必然会在内在本性的发挥过程

中实现自然状态向文明社会的过渡。在这个意

义上,赫尔德批判卢梭的语言起源论,根本上是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42〜53页。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38页。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33页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33页

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6页。

卢梭:《爱弥儿》,第27页。

卢梭:《爱弥儿》,第9~17页。

36

在挑战卢梭对人类存在本质的定义。

为了证明这种强调“必然性”的进步主义,

赫尔德会寻求一种更加经验实证的态度。所

以,他会转向“自然史”,称自己的人类学说为

“动物学”,要求人们通过经验观察注意自然界

的种种“规律”:

动物的感官越灵敏,本能越强大、越可

靠,其技艺的产物也就越精密,它们的生存

范围若是越小,其技艺的产物也就越单纯。

……昆虫的本领多么令人吃惊,作用范围

却多么狭小!...动物的活动与行为越是

多样,它的注意力也就越是分散在各种事

物当中,其生活也就越不稳定。总之,我们

发现,它们的(活动)范围越大越丰富,它

们的感性也就分布到越多的方面,进而力

量也就越单薄。(第21 ~22页)

当动物被局限在较小的活动范围内

它反而

会更加专注于想象的能力(

Vorstellungskrafte

)并

付诸建构上的实践。蜜蜂和蜘蛛体量微小,但

能够搭建精致的蜂巢和蛛网。如果某种动物可

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那么它的感官虽然能起

作用的方面更多,却会更加迟钝。人类就是生

存空间最大的动物,也是欲望最为纷繁复杂的

动物,其他动物基于它们狭隘的需求所产生的

技艺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求,“动物只

是一种有生命的机械,在它们身上,负责听和说

的是本能。为了能被知觉到,它们只需要讲很

少的话”(第23页)。显然,赫尔德这里提到

“动物”,并不是指蜜蜂蜘蛛之类,而是暗中针

对卢梭笔下孤独散居的原始人,这样的人并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因为“卢梭把人当成了

动物”。原始人生存空间的狭小决定着其依据

本能和数量极少的技艺生活,它并不具备真正

的人所应当具备的空间感,进而也就不具备真

正的人类需要的感官技能、想象力和欲望(第

22〜23页)。所以,卢梭在这个意义上贬低了

人独特的“空间感”的天赋。反过来,在赫尔德

的经验主义视角当中,“语言”这一人类独特的

技能必然需要符合人类独特的“空间感”及其

相应的感官欲求。“语言”在这一意义上是一

种人类肉身空间感的逻辑结论,并构成了人的

质 义。

三、“思虑”与“听觉”

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笔下的自然人不是卢

冯庆: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梭意义上的“自然人”,赫尔德强调,人类首先

是一■种“自我观照

”(sich

in

sich

bespiegeln

)的

自由行动者,他不是大自然手中必须迎合规律

的机器,而是“以他自身的行动为目的”(第27

页)。这时,赫尔德明确提出了对人类理性能

力的定义,当然,这一定义与启蒙时期众多哲人

的观点大相径庭:

人的

谓理性

,就

是一切人类力

总和形式

,就

是人的

性的(

sinnlichen

)和

lenden

认知的

(erkennenden

)、认知的和意愿(

wol

-

)的自然本质

(Natur

)的结合形式,

更确切地说,是与某种机体组织相

positive

的唯一积极作用的思想的力

(die

Einzige

Kraft

des

Denkens

)。理性于人,恰

似技艺能力(

Kunstfahigkeit

)于动物;人拥

有自由(

Freiheit

),动物则拥有本能(

In

-

stinkt

)。(第 27 页)

赫尔德表示,之前的哲人对人类理性的形

而上学定义是排斥了具体感官能力的不当抽

象,人的“意愿本质”的实质并不仅仅是理性能

力(

Vemunftkraften

),而是一种人类天然地寻求

自我认识并寻求在更大空间中自我显示、自我

实现的“思虑”(

Besonnenheit

),这种能力对成

熟的知性与本能的感性进行综合,使得其中的

对立得到抵消。人类与其说是思辨理性的动

物,不如说是思虑的动物。通过思虑所形成的

综合性的灵魂,让人类能够针对自然界自由地

施展其力量。

最值得注意的是,赫尔德相

f

目思虑的能力

是有成长性的。婴儿没有成熟的理性,但他天

虑能力,能够成 成熟理 的

个体,“将要生长起来的东西,不是已经有了一

个胚芽么? 一粒种子里面,不正包含着整棵大

树么?”(第30页)人类能够基于这一天赋自由

地在时空中成长起来,并学会让思虑能力朝一

个主要方向发展。所以,“哪里还有什么隔绝

开来的理性力量?在此,起决定作用的是一种

统一的、积极的心灵力量——感性一强,思辨理

性就弱;思辨理性的成分一多,生动的色彩便会

减少”(第31页)。

相应地,语言则是人类的思虑能力在不断

成长过程中自由发挥作用的特殊“技艺”。“思

虑”不在于清晰地辨认事物的所有特征,而在

于能够从一个事物当中省察出其与其他事物的

3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

差异与区分特征。这种敏感的确定能力

(

Anerkenntnis

)就是概念的来源,其基础则是思

虑中心灵的强烈的内在印象。基于强烈的印

象,心灵制作出一个用以记录概念的内在的记

(innerliches

Merkwort

),这就是语言的起源。

思虑者即是使用语言者。相比起卢梭认为语言

起源于与他人交谈的激情的看法,赫尔德会认

为:“森林中孤寂独处的野人,哪怕从不说话,

也必须为自身发明语言。这是他与他的心灵之

间的协约”第34〜35页)。所以,接近动物的

“自然人”也能够使用语言,并通过使用语言逐

渐学会把握世界,成长为成熟理性的自由生命

体。语言的活动过程和将自然宇宙统一在内心

的自由思虑过程是一回事,其中有强烈的“及

物”与“再现”的时间性特征,伴有自我通过内

在赋予意义而实现确切意识的心理成长机制。

早在写作《德意志当代文学断片》时,赫尔

德就明确表示“语言”具有构建人类认识能力

尤其是概念思维的作用:“不仅仅是意识在语

言当中得以构成,并且唯有通过符合于语言,思

想才能获得形式,文学的思想在语言当中努力

表达出来,并与之相契地形塑着自身”®。赫尔

德相信,这是人类独有的自我实现的方式,人对

世界敞开,并在其中通过使用思虑能力掌握语

言,在这样的时间进程中逐渐确立自我的位置。

其他的动物是封闭的、单向度的感性个体——

卢梭笔下的自然人就是如此。而赫尔德会认

为,人类在其生存过程中,“积极的力量以更精

巧的组织形式、在更大的空间中更明白地显示

了出来”第29页)。在这个意义上,正是语言

这一独特的活动构成了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

存在本质。后来的赫尔德研究者会将此归纳为

“创造的能力,通过选择而非受必然性驱使采

取行动的能力,以及对自我及其行为进行思虑

的能力,使民族的成员与动物群体的成员得以

区分开来”②。

卢梭将文明社会视为人的非自然的技艺的

结果,认为社会的秩序并不同于个体生存的自

然秩序®。这一自然状态和文明状态之间的二

557.

元对立说明卢梭不可能把语言视为人类共同分

享的自然能力:抽象的语词与文字只可能是部

分人偶然获得的技艺,后来这种技艺变成了文

明社会的一般尺度,却未必符合人类最初的自

然本性。因此,语言首先不会是人类之本质,而

充其量只是一种偶发的特殊技艺。赫尔德与卢

梭恰好相反。他重新强调语言与声音之间的密

切关联,强调“思虑”对于更加模糊的存在状态

的敏感把握,从而凸显语言的感性特征,使之获

得更大范围内的普遍性。

为了强化这种语言的感性特征,赫尔德格

外强调“听觉”的重要性。他在《论语言的起

源》的第三个篇章中强调:自然的本性决定了

语言的第一个教师只能是听觉。”(第44页)通

过过度清晰的视觉而把握到的事物及其形象会

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无法准确地化归为概

念。但是,各种声音的独特性征却会“从混为

一团、难以分辨的感觉中挣脱出来,深深地、明

确地嵌人心灵”(第45页)。所以,人类对事物

的准确把握并不是通过视觉主动实现的,相反,

是自然主动将声音灌人人的意识当中,并将其

固定为一个确切的语词。人类是“倾听和记忆

白的造物”(

horchendes,merkendes

Geschopf

),

“理性和语言携手迈出了谨慎的一步,大自然

通过听觉向他张开怀抱”(第45页):

即使没有眼睛和舌头,他也迫切需要

在灵魂中对这些东西——命名。于是树就

叫做“沙沙”,风叫做“嗖嗖”,泉水叫做“淙

淙”,这样,他就有了一部小小的词典

(

W

6

rterbuch

),并期待用发出声音的器官

把它们变成名字

45 页 )

既然人类语言形成时所要处理的首要任务

不是确定由视觉直接给予的形象,而是确定由

听觉直接给予的声响,而声响必然基于一种发

出声音的不间断的持续活动,这也就意味着自

然人首要的感性对象乃是“运动”而非“静止”。

世界的声音聚集在一起,通过时间性的刺激让

人 的 象。 这 是 德所

77(54 - 7772,

Frankfurt

:

Geprage

)。(第44 ~

John

Gottfried

Herder

i

:

Frii/ie

Sc

/

ir

Deutscher

Klassiker

Verlag

,1985,

pp

.

F

.

M

.

Barnard

Nation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Herder

and

Rousseau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 44,

no

. 2

(1983) ,

pp

. 231 -253.

③ 涂尔干:《孟德斯鸠与卢梭》,李鲁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4~75页。

38

冯庆: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的人类语言诞生的最初机制。

赫尔德相信,这个等待世界进人自身、促进

自我认识的“自然人”能够从自然这位“语言教

师”和“缪斯女神”那里学到一切,但这样一来,

“自然人”反而成为自然所服务的对象,成为一

切生物的主人:

所有的生物都对人俯首称臣,对它们

来说,人就是既神秘又可见的神。每一生

物都把自己的名字当作贡品献给人,而人

四、启蒙主义者赫尔德

在分析了《论语言的起源》的前三个篇章

之后,我们已经清楚地展示了在语言起源问题

上卢梭与赫尔德之分歧的感性学基础。赫尔德

的自然人并非卢梭意义上的淳朴孤独的存在

者,而毋宁说正是后世以征服自然为己任的

“浮士德精神”的原初承载者。作为歌德的思

想启蒙者,赫尔德把人类与自然本身勾连在一

起,从而论证自然是环绕人类的一种亲切的

“环境”,是人类独特的能力——综合了感性与

理性能力的语言的温床,进而也就是人类文明

秩序的温床。进而,人类对自然进行生存论意

义上的理解和改造,使之服务于人类文明的成

熟与发展,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种人

类中心主义学说的意图,在赫尔德的早期作品

《哲学如何变得更为普遍且有益于人类》

(

H

65)中已经体现了出来:

一切哲学若要成为人的哲学,必然要

以人为中

,如果有人能够改变哲学观点,

就像哥白尼的体系摆脱托勒密的体系一

样,让我们整个哲学成为人类学,那又会有

什么样新的卓有成效的进步出现呢?①

但在卢梭笔下,这一用感性的人类学取代

哲学的普遍主义、进步主义的启蒙诉求却并未

得到明确的凸显。这和卢梭与赫尔德在哲学品

质上的差异有关。卢梭的文明史所叙述的乃是

人类堕落的历史。而赫尔德则显得更加乐观,

也与启蒙主义的进步史观有更多的亲和关系。

可以说明赫尔德本质上是启蒙主义者的另

一个理据在于,他对“起源”的重视和所使用的

历史的、经验的探究方式几乎全源自于启蒙主

义哲学与科学的方法论。正如思想史家克莱因

所言,现代启蒙哲人相信,在解释一切不规则变

化中的现象时,唯有“起源”意义上的不变能够

最终锚定本体。于是,他们往往不再承认亚里

士多德十分重视的“目的因”的决定性地位,因

为其中包含着许多未经检验的预设判断;相反,

唯有通过对“物”之运动和变化的经验观察而

获知的动力因,才具备最稳固的确定性,这是因

为,在动力因得到确认之后,事物变化的最终目

Buch

sener

Herrschaft

)...依靠这种理解力(

Ver

-

stand

),人统治自然,而这种理解力也正是

语言之母……人自己发明了语言!他从生

动的自然界的声音开始,使之成为统治一

切的理解力的区分特征!—这,就是我

要证明的一切!(第46 ~48页)

“思虑”和“听觉”的天赋属性使得人能够

发展出成熟的理解力,从而把握自然界。通过

这种方式,人类天生能够在自然界中不断获得

理解力和由此而来的自然统治权。赫尔德试图

将这种推论视为对人的本真生存状态的有效解

释,认为人的存在需求决定着实践的、动态的文

明历史的开展,敏感的“人”自身则居于这一动

态的自然进化过程的核心:

我在任何地方看到的都是一个弱小、

羞怯、敏感的人,他必须去爱或者恨,必须信

赖或者畏惧,他胸中的这些感觉被散布到所

有的物体上面。我在任何地方都看到这个

弱小的生物,但他在跟宇宙对抗时却表现出

了强大的力量:他需要整个宇宙,挑战一切

或与之和平共处,他依赖着一切又统治一

切。……整个语言是以对人类弱点的感觉

为基础建筑起来的!(第4~50页)

基于这一判断,赫尔德的意图能够得到初

步的揭示:赫尔德的“语言人”是敏感的听觉

人,具有“思虑”能力,他在面对外在世界时,必

然通过对自身内在感受面积的扩大来将前者纳

人自身当中,这一强烈的生存之“需要”决定了

人有别于其他动物而居于存在之链的顶端,同

时也通过对自然万物的丰富感知和语言命名统

治自然万物。显然,这些结论都和赫尔德之前

的启蒙主义自然史观有着相通之处。

则把它载入他的统治之书

Herder

,

HowPhilosophy

Can

Become

More

Universal

and

Useful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ed

.

and

trans

.

M

.

N

.

Forster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2,

p

. 29.

39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

的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到预测①。在这一逻

辑当中,以自然科学的经验论的态度探讨“起

源”,意味着与形而上学传统分道扬镳,投向启

蒙主义的怀抱。

由于受到近代启蒙之自然科学思维的影

响,尽管同样对当下的文明化社会有所不满,但

赫尔德完全没有卢梭式的通过设立“立法者”

对文明化社会进行再教育的问题意识。赫尔德

更愿意思索的是:如何为文明化社会找到一种

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并基于这一规律,将敏感

的自然天性转移到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由”科

学与艺术生活当中,使之服务于每一个人的自

我教育。就此而论,赫尔德本质上是一个进步

乐观主义者。在他看来,每一个个体乃至于集

体未来的充分发展都将随着思虑能力和语言能

力的成熟而自行实现,我们所能做的不是让少

数已经获得智慧的人去对其他人进行精耕细作

的调教,而是放任自流地让所有人的本性在自

由开放的成长中自行面向一种无目的却又充满

潜能的未来。反过来说,现有的种种不足和缺

憾,都仅仅是因为人类的自然本性尚未得到足

够的时间与空间去充分展开。那么,人类的社

会生活和文化教育就应当服务于这一自然本性

的实现,为其提供一切可能的制度性、语境性的

必要条件。

这一“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区别决定了

卢梭和赫尔德本质上的差异。同样身处启蒙时

代,赫尔德与卢梭的精神品位却十分不同。可

以说明他们之间迥异气质的例子就是,卢梭的

长篇代表作,是《爱弥儿》和《新爱洛伊丝》这样

的教育小说,因为“大都市需要戏剧,而道德沦

丧的民众需要小说”②。赫尔德的代表作,则是

作为长篇哲学论著的《另一种人类教育的历史

哲学》和《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从思想渊源角

度说,卢梭仍然保有古典政治哲人关注灵魂教

育的情怀,赫尔德则更亲近康德和其他崇尚经

验与历史研究的现代启蒙主义者。

但是,与一般的启蒙主义者迷信哲学思辨

和科学方法的态度不同,赫尔德会认为,科学与

艺术必须发生在“语言人”的生存方式当中,才

真正符合“自然”,进而才能通向理想的文明社

会。这无异于说,最好的科学家、艺术家乃至于

民众都应当是感性的“语言人”,他们不该沉迷

于哲学的抽象思辨和对静态形象的模仿,而应

当把自身放到与万物的亲身接触当中,以“倾

听”和实践的方式充分吸收客观经验,以实现

自我填充并促进心灵能力的不断进步,进而组

织起社会形式。在《论语言的起源》的开端,赫

尔德就暗示,哪怕进人文明社会,对于儿童、女

人、病人、少数民族和孤独的人来说,“自然声

音”及其相伴的“丰富的表情、简朴的乐调、突

然的转折,低沉的话音”依然要比“来自上帝的

缥渺真理”的力量强大得多。而诗人和演说家

则最善于使用这种声音(第16页)。在这个意

义上,赫尔德当然并非“反启蒙”,而是将由绝

对王权推动的官方启蒙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

段,即重视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的民主启蒙的

阶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会明白《论语言

的起源》中的思想与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的主流

观点之间的微妙差异,进而发现这篇文章不仅

仅是 学 , 是 学和 治哲学 ,

中包含着对未来“审美政治”生活设想的诸多

理。

责任编校:余沉

① 克莱因:《论自然的本性》,《雅各布.克莱因思想史文集》,张卜天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第212〜215

页。

② 卢梭:《新爱洛伊丝》,陈筱卿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1页。

40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台祺瑞)

D

01:10.13796/

j

.

cnki

. 1001 -5019.2018.03.005

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冯庆

: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是启蒙时代重要的哲学人类学文献。在其中,赫尔德通过批驳

苏斯米希、孔狄亚克和卢梭的语言起源论,阐明了自己建立在“思虑”和“听觉”等关键概念之上的人类

摘要

自然状态论。基于这种感性的语言起源论,赫尔德判定,人类从原始状态到文明状态的过渡是一种自然

的发展,一种“自我教育”的现代观念也能够在此获得人类学上的逻辑奠基。赫尔德的这种学说是一种

典型的启蒙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

:赫尔德

《论语言的起源》

启蒙

感性

自然状态

中图分类号:089

B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5019(2018)03 -0033 -08

作者简介:

冯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师资博士后、讲师,文艺学博士(北京

100872

)。

在17、18世纪的欧洲,随着兰克指出的“自

由的、无条件地追求事物本质的方向”日益普

及,国家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开始成为一回事。

在绝对王权体制之下,法国成为当时最为强大

的国家之一,法兰西学院随之创办,国家与启蒙

精神的结合成为一种时尚①。与这一自上而下

的启蒙风气相应,各式各样的哲学人类学与文明

起源论层出不穷,关于人类语言起源的一系列讨

论也就随之诞生。这方面的典型文本除了卢梭的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就是赫尔德

(Johann

Got

­

考察哈曼与赫尔德的通信,猜测赫尔德这篇论

文有隐微地反讽科学院的意味②。这也就让我

们遭遇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赫尔德究竟是

启蒙精神的继承者,还是如后世诸多学者所言,

是“反启蒙”思潮的先驱?《论语言的起源》能

否给予一个明确的答案?通过解读《论语言的

起源》来回答这一问题,不仅是为了给予赫尔

德在思想史上的准确定位,也是为了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启蒙”的复杂性及其现实影响。

tfried

vonHerder

) 的《论 语言的起源》 (/

IWifTO&rng

Uber den Ursprung der Sprache

)。

_、《论语言的起源》的论辩策略

《论语言的起源》显然并非一篇单纯的语

言学论文,而是要通过研究语言的起源及其相

关的人类理性、感性等方面的问题,来表达赫尔

德关于人性与文明进程的哲学思想。这篇文章

由三个篇章与四条“自然规律”构成。第一个

和第二个篇章通过攻击当时盛行的几种语言起

源论,反过来凸显赫尔德本人的“自然状态”学

说;第三个篇章则进一步推论出赫尔德关于语

言、感性和人类的一般看法。作为一篇论战文

章,赫尔德找到的争论对手除了卢梭之外,还包

赫尔德是启蒙时期声名远播的哲学家、文

学批评家和诗人,也是康德的学生和歌德的老

师,在思想史上扮演着“狂飙突进”代言人和浪

漫主义先驱者等等角色。《论语言的起源》是

赫尔德提交给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的参赛论文。

科学院举办征文比赛,旨在鼓励更多的人加人

启蒙主义的讨论。这篇文章能在众多“选秀

者”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奖,说明其中的思想与

流行的启蒙思潮关系密切。然而,有学者通过

① 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杨培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1 ~ 118页。

Robert

T

.

Clark

,

Hamann

5

s

Opinion

of

Herder

5

s

Ursachen

des

Gesunknen

Geschmacks

,

Modern

Languaae

Notep

,

vol

. /1 ,

no

.

2(194/) ,

p

p

. 94 -99.

33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

作为科学院院士的苏斯米希(

SUssmilch

)与启

蒙哲人孔狄亚克,苏斯米希认为语言是神所传

授的特殊知识,孔狄亚克则认为语言是人类未

满足生活需要而发明的“技艺”①。值得注意的

是,赫尔德并未一上来就决然否定上述三人的

所有观点,而是用其中某些人的观点去攻击另

外一些人。在这三人当中,赫尔德显得更为关

注卢梭。因此,我们不妨通过思考赫尔德在文

中体现出来的与卢梭思想的异同,来尝试把握

德的 作 。

论文开头,赫尔德描述了一个形象生动的

场景,从而引出卢梭自然状态学说的“修订

版”:

当人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语

言。他的肉体的所有最强烈的、痛苦的感

受,他的心灵的所有激昂的热情,都直接通

过喊叫、声调、粗野而含糊的声音表达

出来。②

赫尔德与卢梭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相

信人曾经是一种激情的动物。在这一判断基础

之上,赫尔德认为英雄、普通人与动物都一样,

都有着与同类发生共鸣机制的“感觉之弦”:

一根被敲击的弦履行了它的自然义

务;它发出声音,呼唤着一个有同感的回

响。即使没有任何他者在场,即使它并不

希望或期待他者给予回答,亦然如此。

(第6页)

赫尔德将这种“感觉之弦”称为“有感觉的

身体的机械作用

”(Mechanik

fUhlender

语言神授说站不住脚,反之:

语言并非源出于神,恰恰相反,它源自

动物。 语言并非脱胎自神的语法书上

的字母,而是源于人类自由的器官所发出

的野性的声音。(第13 页)

自然中的一切活物都有感觉,并且有着表

达感觉的本能,被表达出来的情感还会产生共

鸣——赫尔德以这一系列判断来为语言的起源

提供自然维度的论证。可以看到,赫尔德吸收

了卢梭关于人类同情本能激发语言的学说,并

大大放宽了它的外延,与此相应,赫尔德用作为

自然存在者的“动物”的感官机制概括了卢梭

对激情的表达。显然,在赫尔德眼里,唯有通过

对肉体与感官运作进行考察的“动物灵魂学”

才能分析人类的激情活动机制。

赫尔德这一基于感性经验研究的“动物灵

魂学”旨在攻击语言神授说中过强的形而上学

决定论色彩。“关于语言源于神的假说,我不

打算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再继续讨论,因为这一

假说的谬误在灵魂学(

Seelenlehre

)意义上已表

现得很明显。”(第42页)神授论强调语言是上

帝通过最初的“安排”教授给人类的。赫尔德

则指出,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了学习语言,人类

必须先懂得和神对话的方式,那也就必然会先

掌握一门语言,这就和“神授说”矛盾了(第42

页)。反过来说,唯有关注语言的自然的“起

源”,在经验与历史的维度内展开描述性的说

明,才能避免陷人神学遭遇的逻辑陷阱。

在得出这种关于语言之自然起源的“规

律”之后,赫尔德的矛头又从神授说转向了部

分启蒙哲人同样诉诸自然的语言起源论。在赫

尔德看来,流行的启蒙派语言起源论都过于依

赖概念区分与冷静观察,忽视了人类的感性存

以孔狄亚克为代表的哲人认为语言就是动

物依据自然习性发出的喊叫在记忆当中的精细

化。那么,为了让这种自然喊叫得以变成现行

的语言,人类首先要有对知觉、意识进行保存和

再现的回忆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类认识自身

K

6

rper

)。他相信,有感觉的活体必须能够用声

的声音传达是语言形成前的准备,具体的感性

音表达其感觉内容,以让其他活体听到。这就

构成了最初的语言的一个必要条件。这种自然

刺激和反应就是其基本机制。所以,尽管不同

地域和民族的语言差异极大,但它们共同的活

力显然并非来自于某种神圣力量在事先的规

划,而只能来自于人类在自然界当中通过具体

的感受与遭遇而逐渐养成的对声音的“使用”

习惯。在这个意义上,赫尔德觉得苏斯米希的

① 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57〜162页。

② 赫尔德:《%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5页。译文根据德文原文(

To/rn

G

滤/

riec

?

Herder

IFerfce

5

am

/ 7:

Frii/ie

77(54 -7772,

ed

.

Ulrich

Gaiere,Frankfurt

am

Main

:

Deutscher

Klassiker

Verlag

,1985,

pp

. 697 -810)略有改

动,余不—。下引该书仅随文夹注页码。

34

冯庆: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并展开思想®。显然,孔狄亚克的这一见解与

近代心灵哲学颇有渊源,准确地说,这种源头是

笛卡尔对“我思”的奠基和洛克的经验论。洛

克曾经认为,人类在世界当中的感觉反应具有

绝对被动的特质,人的自我意识是具体环境造

成的经验的产物;进而,风俗、习惯与人的观念

之间有着牢固的关系。而孔狄亚克的人类知识

起源学说则在此基础之上,将符号或语词设定

为这种观念的承载物,其目的在于将观念和相

应的经验保存在记忆当中,并通过不断的重复

获得稳定性。这样一来,语言就成为造就观念

的自主理性的呈现工具②。孔狄亚克由此暗示

人类的内心理性活动是语言诞生的根本原因。

出于交流自身经验及其对应的观念的渴望,人

们才开始使用符号并使其逐渐发展为语言。

赫尔德则认为这种解释不够彻底,未能解

决关于语词观念的“知识”和语言本身的“行

动”何者在先的问题:如果认为语言源于内心

观念的交流,也就暗示了人类首先具备可供交

流的符号知识,但这就预设了另一种“语言”已

经存在于所有人的内心,进而,这种论点会和神

授论一样陷人自相矛盾。在赫尔德看来,孔狄

亚克和苏斯米希的谬误几乎相同:他们提出的

都是近乎臆断、缺乏经验实证的“形而上学”假

说,其中出现逻辑矛盾也就在所难免。

可以发现,赫尔德对苏斯米希和孔狄亚克

的批评显然都来源于卢梭,尤其是来源于《论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是因为卢梭

具有强烈的“自然史”倾向,尽管卢梭的“自然

状态”也是一种假说,但相比之下其更加强调

“历史发展”这一重要维度。但是,赫尔德对卢

梭的信任到此为止。接下来,赫尔德也将卢梭

放置在启蒙哲人之列,指出后者由于否认了在

自然声响和人类语言之间存在本质性的区别,

进而也就否认了语言独特的人类学特征。的

确,赫尔德和卢梭一样重视自然环境中人类养

成的“同情”能力。但赫尔德仅仅将卢梭设计

的激情的原始生活状态视为必要条件,而非充

分条件——他并不觉得只凭敏感的、炽烈的激

情表达就能构成成熟的语言能力,而是认为唯

有能够自由“使用”语词表达内心形成的概念,

才称得上具有语言能力®。这正是孔狄亚克学

说基于笛卡尔与洛克的心灵学说所指出的那种

自我认识能力的体现。显然,赫尔德其实承认

这一启蒙哲学的结论,以此为依据指出卢梭没

有注意到其“自然人”已经具备了潜在的理性

能力,能够对动物和自身之异同和本质进行反

省,是一个“内在地说话的人”(第40页)。

赫尔德让他意图批评的三种学说彼此攻

讦,他自己的观点则在对这三种思想的扬弃过

程中逐渐成形:为了克服语言神授说,赫尔德借

助诉诸自然起源的启蒙的人类学,强调了人类

作为动物的自然演化能力。之后,赫尔德指出,

孔狄亚克将理性过度地交托给了“自然状态”,

以至于在“什么也不会”的动物那里预设了高

度成熟的自我意识与社交能力作为语言起源的

基础。相比之下,卢梭反而陷于将人与其他动

物的差异抹平的危险当中,不愿意相信自然人

有内在的自我省思能力,将人与动物后天的不

同归因为某种“偶然的幸运”。就此而言,“孔

狄亚克把动物当成了人,卢梭则把人当成了动

物”(第20页)。为了解决孔狄亚克和卢梭各

自 学 来的 难, 德的 是通过

定义人类的“理性”,使之囊括时间性的“感性”

在内,进而具备从“自然”到“文明”的历史发展

征。

二、从自然到文明:偶然与必然

与“ 神 ” 所区 , 德的

人类学首先是一种基于具体实证的自然史研

究,而非神学或狭义的“形而上学”。其次,在

启蒙人类学的传统之内,赫尔德要凸显出自然

人的敏 动物 是 源的 要 这

一点,但同时又坚持认为人与动物的天然差异

是人 逐渐实 自 我 并 造 念 号的

独特理性能力——卢梭和孔狄亚克都只是各执

一端,未能看到问题的关键。最后,赫尔德相信

语言是人类独特潜能的实现,这一实现并非出

① 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第31〜33页。

② 洛克经驗感性学说对孔狄亚克和赫尔德可能产生的影响,见切斯《洛克与文化相对论》,载刘小楓选编《古典诗文释读■

西学卷.现代编》上,李小均、赵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412 ~428页。

③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黄小彦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第36 ~37页。

Robert

T

.

Clark

,

Herder

His

Life

and

Thought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55,

p

. 136.

3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

于偶然,这是他和卢梭之间最大的矛盾。卢梭

以“野蛮一文明”的二元框架来描述人类的不

同阶段,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偶然的发明,只要没

有更为强大的但依然是偶然的外力的牵引,自

然人将作为“儿童”而永远保持原始状态①。但

在赫尔德的感性学说中,敏感肉体的经验积累

最终将必然通向文明与诗的情感积淀,尽管这

种“自然而然”并不是神授说强调的上帝的现

成赐予,但也并不是“偶然的幸运”。

众所周知,卢梭为了对现代文明社会浮夸

奢侈的作风进行道德抨击而将“自然人”定义

为孤立游荡生活的原始人。原始人在孤独的状

态下已经获得了满足,因而并没有任何朝向语

言和社交生活的必要。唯有在生死攸关的非常

局面之下,这些原始人才会开始意识到同类的

重要性,这就是卢梭语言起源论的基本逻辑:

人类的第一种语言,在他必须说服聚

在一起的人之前,唯一需要的最为普及、最

为有效的语言,是自然的呼喊。由于这种

呼喊只有在紧迫的情况之下、在面临巨大

危险时为了乞求救援,或是在强烈的痛苦

之中为了祈求缓解而出于某种本能才发

出,因此它在以情绪平和为主的日常生活

中并不常用。②

只有在偶然的危险中,人类才有必要发出

呼喊寻求同类的援手。在这个意义上,同情、怜

悯同类的情感和对语言的需求确切地说并非人

最根本的自然属性,而只是次生的、辅助孤独个

体生活的技艺。以语言为基础的社会生活进而

也就是次生的、非自然的建构。

基于在自然状态中自我维持并寻求自由的动

物性,人类开发出了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还存在另一种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

的十分特殊的品质,这一点无可辩驳:那就

是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环境的助

力之下,不断地发展所有其他的能力……

动物则不同,几个月大的动物与它之后一

辈子的样子毫无差别,它的种类在一千年

之后依然是最初那年的样子。

但是,卢梭却表示这种渴望自我完善的冲

动是“人类一切不幸的渊源”,因为并非每个人

都能恰当地获得这种能力;一旦人类以不恰当

的方式脱离了纯真的自然生活状态,进人文明

社会,就继而变成“自身与自然的暴君”®。“出

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

手里,就全变坏了。” ®在卢梭眼中,文明之所以

产生,并非基于良性的生长意愿,而是由于外在

环境时刻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存,人类不得不选

择进人这种偶然的状态。这里面有某种消极

的、天意弄人的因素,人类的社会化本质上是一

种悲剧:“人的命运是时时刻刻要遭到痛苦的

……我们更大的灾祸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要让社会转而重新获得自然特征,就需要一个

有如“慈爱而有先见之明的母亲”般的教师,他

把教育视为艺术,努力教会人在面向外在世界

的偶然性时“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好好感受

生活⑦。

赫尔德也强调人类的感觉器官本质上是

“自由的”,认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品质之一是

其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但是赫尔德并不接受

卢梭对文明所持的消极态度。赫尔德相信,在

作为动物的人那里已经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潜

能”,其能够在充分的条件之下让这个人最终

得以“实现”。这也就意味着,在作为动物的人

和完全发展的人之间,肯定有着固有的因果关

系。在这一自然规律的主宰下,人类必然会靠

他自己的力量,逐渐明确自己的可完善的尺度,

在一个未知的方向中不断生成对自我的理解。

进而,当关于“自然状态”的话题延伸到关

于人类共同生活的领域时,赫尔德与卢梭必然

会分道扬镳。卢梭理解的文明人应当在外在立

法者的指引下尝试调和自然本性与社会状态;

赫尔德则相信人必然会在内在本性的发挥过程

中实现自然状态向文明社会的过渡。在这个意

义上,赫尔德批判卢梭的语言起源论,根本上是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42〜53页。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38页。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33页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33页

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6页。

卢梭:《爱弥儿》,第27页。

卢梭:《爱弥儿》,第9~17页。

36

在挑战卢梭对人类存在本质的定义。

为了证明这种强调“必然性”的进步主义,

赫尔德会寻求一种更加经验实证的态度。所

以,他会转向“自然史”,称自己的人类学说为

“动物学”,要求人们通过经验观察注意自然界

的种种“规律”:

动物的感官越灵敏,本能越强大、越可

靠,其技艺的产物也就越精密,它们的生存

范围若是越小,其技艺的产物也就越单纯。

……昆虫的本领多么令人吃惊,作用范围

却多么狭小!...动物的活动与行为越是

多样,它的注意力也就越是分散在各种事

物当中,其生活也就越不稳定。总之,我们

发现,它们的(活动)范围越大越丰富,它

们的感性也就分布到越多的方面,进而力

量也就越单薄。(第21 ~22页)

当动物被局限在较小的活动范围内

它反而

会更加专注于想象的能力(

Vorstellungskrafte

)并

付诸建构上的实践。蜜蜂和蜘蛛体量微小,但

能够搭建精致的蜂巢和蛛网。如果某种动物可

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那么它的感官虽然能起

作用的方面更多,却会更加迟钝。人类就是生

存空间最大的动物,也是欲望最为纷繁复杂的

动物,其他动物基于它们狭隘的需求所产生的

技艺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求,“动物只

是一种有生命的机械,在它们身上,负责听和说

的是本能。为了能被知觉到,它们只需要讲很

少的话”(第23页)。显然,赫尔德这里提到

“动物”,并不是指蜜蜂蜘蛛之类,而是暗中针

对卢梭笔下孤独散居的原始人,这样的人并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因为“卢梭把人当成了

动物”。原始人生存空间的狭小决定着其依据

本能和数量极少的技艺生活,它并不具备真正

的人所应当具备的空间感,进而也就不具备真

正的人类需要的感官技能、想象力和欲望(第

22〜23页)。所以,卢梭在这个意义上贬低了

人独特的“空间感”的天赋。反过来,在赫尔德

的经验主义视角当中,“语言”这一人类独特的

技能必然需要符合人类独特的“空间感”及其

相应的感官欲求。“语言”在这一意义上是一

种人类肉身空间感的逻辑结论,并构成了人的

质 义。

三、“思虑”与“听觉”

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笔下的自然人不是卢

冯庆: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梭意义上的“自然人”,赫尔德强调,人类首先

是一■种“自我观照

”(sich

in

sich

bespiegeln

)的

自由行动者,他不是大自然手中必须迎合规律

的机器,而是“以他自身的行动为目的”(第27

页)。这时,赫尔德明确提出了对人类理性能

力的定义,当然,这一定义与启蒙时期众多哲人

的观点大相径庭:

人的

谓理性

,就

是一切人类力

总和形式

,就

是人的

性的(

sinnlichen

)和

lenden

认知的

(erkennenden

)、认知的和意愿(

wol

-

)的自然本质

(Natur

)的结合形式,

更确切地说,是与某种机体组织相

positive

的唯一积极作用的思想的力

(die

Einzige

Kraft

des

Denkens

)。理性于人,恰

似技艺能力(

Kunstfahigkeit

)于动物;人拥

有自由(

Freiheit

),动物则拥有本能(

In

-

stinkt

)。(第 27 页)

赫尔德表示,之前的哲人对人类理性的形

而上学定义是排斥了具体感官能力的不当抽

象,人的“意愿本质”的实质并不仅仅是理性能

力(

Vemunftkraften

),而是一种人类天然地寻求

自我认识并寻求在更大空间中自我显示、自我

实现的“思虑”(

Besonnenheit

),这种能力对成

熟的知性与本能的感性进行综合,使得其中的

对立得到抵消。人类与其说是思辨理性的动

物,不如说是思虑的动物。通过思虑所形成的

综合性的灵魂,让人类能够针对自然界自由地

施展其力量。

最值得注意的是,赫尔德相

f

目思虑的能力

是有成长性的。婴儿没有成熟的理性,但他天

虑能力,能够成 成熟理 的

个体,“将要生长起来的东西,不是已经有了一

个胚芽么? 一粒种子里面,不正包含着整棵大

树么?”(第30页)人类能够基于这一天赋自由

地在时空中成长起来,并学会让思虑能力朝一

个主要方向发展。所以,“哪里还有什么隔绝

开来的理性力量?在此,起决定作用的是一种

统一的、积极的心灵力量——感性一强,思辨理

性就弱;思辨理性的成分一多,生动的色彩便会

减少”(第31页)。

相应地,语言则是人类的思虑能力在不断

成长过程中自由发挥作用的特殊“技艺”。“思

虑”不在于清晰地辨认事物的所有特征,而在

于能够从一个事物当中省察出其与其他事物的

3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

差异与区分特征。这种敏感的确定能力

(

Anerkenntnis

)就是概念的来源,其基础则是思

虑中心灵的强烈的内在印象。基于强烈的印

象,心灵制作出一个用以记录概念的内在的记

(innerliches

Merkwort

),这就是语言的起源。

思虑者即是使用语言者。相比起卢梭认为语言

起源于与他人交谈的激情的看法,赫尔德会认

为:“森林中孤寂独处的野人,哪怕从不说话,

也必须为自身发明语言。这是他与他的心灵之

间的协约”第34〜35页)。所以,接近动物的

“自然人”也能够使用语言,并通过使用语言逐

渐学会把握世界,成长为成熟理性的自由生命

体。语言的活动过程和将自然宇宙统一在内心

的自由思虑过程是一回事,其中有强烈的“及

物”与“再现”的时间性特征,伴有自我通过内

在赋予意义而实现确切意识的心理成长机制。

早在写作《德意志当代文学断片》时,赫尔

德就明确表示“语言”具有构建人类认识能力

尤其是概念思维的作用:“不仅仅是意识在语

言当中得以构成,并且唯有通过符合于语言,思

想才能获得形式,文学的思想在语言当中努力

表达出来,并与之相契地形塑着自身”®。赫尔

德相信,这是人类独有的自我实现的方式,人对

世界敞开,并在其中通过使用思虑能力掌握语

言,在这样的时间进程中逐渐确立自我的位置。

其他的动物是封闭的、单向度的感性个体——

卢梭笔下的自然人就是如此。而赫尔德会认

为,人类在其生存过程中,“积极的力量以更精

巧的组织形式、在更大的空间中更明白地显示

了出来”第29页)。在这个意义上,正是语言

这一独特的活动构成了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

存在本质。后来的赫尔德研究者会将此归纳为

“创造的能力,通过选择而非受必然性驱使采

取行动的能力,以及对自我及其行为进行思虑

的能力,使民族的成员与动物群体的成员得以

区分开来”②。

卢梭将文明社会视为人的非自然的技艺的

结果,认为社会的秩序并不同于个体生存的自

然秩序®。这一自然状态和文明状态之间的二

557.

元对立说明卢梭不可能把语言视为人类共同分

享的自然能力:抽象的语词与文字只可能是部

分人偶然获得的技艺,后来这种技艺变成了文

明社会的一般尺度,却未必符合人类最初的自

然本性。因此,语言首先不会是人类之本质,而

充其量只是一种偶发的特殊技艺。赫尔德与卢

梭恰好相反。他重新强调语言与声音之间的密

切关联,强调“思虑”对于更加模糊的存在状态

的敏感把握,从而凸显语言的感性特征,使之获

得更大范围内的普遍性。

为了强化这种语言的感性特征,赫尔德格

外强调“听觉”的重要性。他在《论语言的起

源》的第三个篇章中强调:自然的本性决定了

语言的第一个教师只能是听觉。”(第44页)通

过过度清晰的视觉而把握到的事物及其形象会

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无法准确地化归为概

念。但是,各种声音的独特性征却会“从混为

一团、难以分辨的感觉中挣脱出来,深深地、明

确地嵌人心灵”(第45页)。所以,人类对事物

的准确把握并不是通过视觉主动实现的,相反,

是自然主动将声音灌人人的意识当中,并将其

固定为一个确切的语词。人类是“倾听和记忆

白的造物”(

horchendes,merkendes

Geschopf

),

“理性和语言携手迈出了谨慎的一步,大自然

通过听觉向他张开怀抱”(第45页):

即使没有眼睛和舌头,他也迫切需要

在灵魂中对这些东西——命名。于是树就

叫做“沙沙”,风叫做“嗖嗖”,泉水叫做“淙

淙”,这样,他就有了一部小小的词典

(

W

6

rterbuch

),并期待用发出声音的器官

把它们变成名字

45 页 )

既然人类语言形成时所要处理的首要任务

不是确定由视觉直接给予的形象,而是确定由

听觉直接给予的声响,而声响必然基于一种发

出声音的不间断的持续活动,这也就意味着自

然人首要的感性对象乃是“运动”而非“静止”。

世界的声音聚集在一起,通过时间性的刺激让

人 的 象。 这 是 德所

77(54 - 7772,

Frankfurt

:

Geprage

)。(第44 ~

John

Gottfried

Herder

i

:

Frii/ie

Sc

/

ir

Deutscher

Klassiker

Verlag

,1985,

pp

.

F

.

M

.

Barnard

Nation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Herder

and

Rousseau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 44,

no

. 2

(1983) ,

pp

. 231 -253.

③ 涂尔干:《孟德斯鸠与卢梭》,李鲁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4~75页。

38

冯庆: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的人类语言诞生的最初机制。

赫尔德相信,这个等待世界进人自身、促进

自我认识的“自然人”能够从自然这位“语言教

师”和“缪斯女神”那里学到一切,但这样一来,

“自然人”反而成为自然所服务的对象,成为一

切生物的主人:

所有的生物都对人俯首称臣,对它们

来说,人就是既神秘又可见的神。每一生

物都把自己的名字当作贡品献给人,而人

四、启蒙主义者赫尔德

在分析了《论语言的起源》的前三个篇章

之后,我们已经清楚地展示了在语言起源问题

上卢梭与赫尔德之分歧的感性学基础。赫尔德

的自然人并非卢梭意义上的淳朴孤独的存在

者,而毋宁说正是后世以征服自然为己任的

“浮士德精神”的原初承载者。作为歌德的思

想启蒙者,赫尔德把人类与自然本身勾连在一

起,从而论证自然是环绕人类的一种亲切的

“环境”,是人类独特的能力——综合了感性与

理性能力的语言的温床,进而也就是人类文明

秩序的温床。进而,人类对自然进行生存论意

义上的理解和改造,使之服务于人类文明的成

熟与发展,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种人

类中心主义学说的意图,在赫尔德的早期作品

《哲学如何变得更为普遍且有益于人类》

(

H

65)中已经体现了出来:

一切哲学若要成为人的哲学,必然要

以人为中

,如果有人能够改变哲学观点,

就像哥白尼的体系摆脱托勒密的体系一

样,让我们整个哲学成为人类学,那又会有

什么样新的卓有成效的进步出现呢?①

但在卢梭笔下,这一用感性的人类学取代

哲学的普遍主义、进步主义的启蒙诉求却并未

得到明确的凸显。这和卢梭与赫尔德在哲学品

质上的差异有关。卢梭的文明史所叙述的乃是

人类堕落的历史。而赫尔德则显得更加乐观,

也与启蒙主义的进步史观有更多的亲和关系。

可以说明赫尔德本质上是启蒙主义者的另

一个理据在于,他对“起源”的重视和所使用的

历史的、经验的探究方式几乎全源自于启蒙主

义哲学与科学的方法论。正如思想史家克莱因

所言,现代启蒙哲人相信,在解释一切不规则变

化中的现象时,唯有“起源”意义上的不变能够

最终锚定本体。于是,他们往往不再承认亚里

士多德十分重视的“目的因”的决定性地位,因

为其中包含着许多未经检验的预设判断;相反,

唯有通过对“物”之运动和变化的经验观察而

获知的动力因,才具备最稳固的确定性,这是因

为,在动力因得到确认之后,事物变化的最终目

Buch

sener

Herrschaft

)...依靠这种理解力(

Ver

-

stand

),人统治自然,而这种理解力也正是

语言之母……人自己发明了语言!他从生

动的自然界的声音开始,使之成为统治一

切的理解力的区分特征!—这,就是我

要证明的一切!(第46 ~48页)

“思虑”和“听觉”的天赋属性使得人能够

发展出成熟的理解力,从而把握自然界。通过

这种方式,人类天生能够在自然界中不断获得

理解力和由此而来的自然统治权。赫尔德试图

将这种推论视为对人的本真生存状态的有效解

释,认为人的存在需求决定着实践的、动态的文

明历史的开展,敏感的“人”自身则居于这一动

态的自然进化过程的核心:

我在任何地方看到的都是一个弱小、

羞怯、敏感的人,他必须去爱或者恨,必须信

赖或者畏惧,他胸中的这些感觉被散布到所

有的物体上面。我在任何地方都看到这个

弱小的生物,但他在跟宇宙对抗时却表现出

了强大的力量:他需要整个宇宙,挑战一切

或与之和平共处,他依赖着一切又统治一

切。……整个语言是以对人类弱点的感觉

为基础建筑起来的!(第4~50页)

基于这一判断,赫尔德的意图能够得到初

步的揭示:赫尔德的“语言人”是敏感的听觉

人,具有“思虑”能力,他在面对外在世界时,必

然通过对自身内在感受面积的扩大来将前者纳

人自身当中,这一强烈的生存之“需要”决定了

人有别于其他动物而居于存在之链的顶端,同

时也通过对自然万物的丰富感知和语言命名统

治自然万物。显然,这些结论都和赫尔德之前

的启蒙主义自然史观有着相通之处。

则把它载入他的统治之书

Herder

,

HowPhilosophy

Can

Become

More

Universal

and

Useful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ed

.

and

trans

.

M

.

N

.

Forster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2,

p

. 29.

39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

的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到预测①。在这一逻

辑当中,以自然科学的经验论的态度探讨“起

源”,意味着与形而上学传统分道扬镳,投向启

蒙主义的怀抱。

由于受到近代启蒙之自然科学思维的影

响,尽管同样对当下的文明化社会有所不满,但

赫尔德完全没有卢梭式的通过设立“立法者”

对文明化社会进行再教育的问题意识。赫尔德

更愿意思索的是:如何为文明化社会找到一种

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并基于这一规律,将敏感

的自然天性转移到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由”科

学与艺术生活当中,使之服务于每一个人的自

我教育。就此而论,赫尔德本质上是一个进步

乐观主义者。在他看来,每一个个体乃至于集

体未来的充分发展都将随着思虑能力和语言能

力的成熟而自行实现,我们所能做的不是让少

数已经获得智慧的人去对其他人进行精耕细作

的调教,而是放任自流地让所有人的本性在自

由开放的成长中自行面向一种无目的却又充满

潜能的未来。反过来说,现有的种种不足和缺

憾,都仅仅是因为人类的自然本性尚未得到足

够的时间与空间去充分展开。那么,人类的社

会生活和文化教育就应当服务于这一自然本性

的实现,为其提供一切可能的制度性、语境性的

必要条件。

这一“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区别决定了

卢梭和赫尔德本质上的差异。同样身处启蒙时

代,赫尔德与卢梭的精神品位却十分不同。可

以说明他们之间迥异气质的例子就是,卢梭的

长篇代表作,是《爱弥儿》和《新爱洛伊丝》这样

的教育小说,因为“大都市需要戏剧,而道德沦

丧的民众需要小说”②。赫尔德的代表作,则是

作为长篇哲学论著的《另一种人类教育的历史

哲学》和《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从思想渊源角

度说,卢梭仍然保有古典政治哲人关注灵魂教

育的情怀,赫尔德则更亲近康德和其他崇尚经

验与历史研究的现代启蒙主义者。

但是,与一般的启蒙主义者迷信哲学思辨

和科学方法的态度不同,赫尔德会认为,科学与

艺术必须发生在“语言人”的生存方式当中,才

真正符合“自然”,进而才能通向理想的文明社

会。这无异于说,最好的科学家、艺术家乃至于

民众都应当是感性的“语言人”,他们不该沉迷

于哲学的抽象思辨和对静态形象的模仿,而应

当把自身放到与万物的亲身接触当中,以“倾

听”和实践的方式充分吸收客观经验,以实现

自我填充并促进心灵能力的不断进步,进而组

织起社会形式。在《论语言的起源》的开端,赫

尔德就暗示,哪怕进人文明社会,对于儿童、女

人、病人、少数民族和孤独的人来说,“自然声

音”及其相伴的“丰富的表情、简朴的乐调、突

然的转折,低沉的话音”依然要比“来自上帝的

缥渺真理”的力量强大得多。而诗人和演说家

则最善于使用这种声音(第16页)。在这个意

义上,赫尔德当然并非“反启蒙”,而是将由绝

对王权推动的官方启蒙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

段,即重视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的民主启蒙的

阶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会明白《论语言

的起源》中的思想与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的主流

观点之间的微妙差异,进而发现这篇文章不仅

仅是 学 , 是 学和 治哲学 ,

中包含着对未来“审美政治”生活设想的诸多

理。

责任编校:余沉

① 克莱因:《论自然的本性》,《雅各布.克莱因思想史文集》,张卜天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第212〜215

页。

② 卢梭:《新爱洛伊丝》,陈筱卿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1页。

40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