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幼儿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

IT圈 admin 43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偶颖然)

幼儿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浅析

摘要:幼儿的日常生活时时处处需要倾听,倾听是幼儿接触社会、

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幼儿发展口语、理解语言的重要手

段。本文分析了教学活动中从态度、方法、技能三个方面培养幼儿

良好倾听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学;倾听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

24-0253-02

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注意力易分散、无意注意多于有

意注意、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自制力较差、专注于一件事物的时

间较短等。但幼儿往往会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如果话

题过于单调、枯燥和乏味,幼儿本身的学习动机就会下降,若再加

上没有外界诱因的刺激,幼儿就会不自主的游离于课堂之外。

一、对幼儿倾听态度的培养

1.寓教于乐,激发倾听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幼儿

年龄小,往往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的特

点选择适合他们的倾听内容,抓住其心理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

方式、教学手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教师语言应该抑扬顿挫、

绘声绘色、富有童趣,还应配上相应夸张的动作和表情,选用幼儿

喜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来作教具。另外,在实践中笔者发现,经

常适时的开展一些听说游戏和安静游戏可以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倾

听兴趣,提高倾听的效果。如游戏“说相反”,教师说出一个字或

一个词语,请幼儿说出他的相反字或相反词语,说出来才可交换角

色。这样的游戏,幼儿百玩不厌,在全身心的投入游戏活动中,体

验到认真倾听带来的乐趣。

2.言传身教,培养倾听意识。幼儿年龄小,缺乏自觉性,注意力

容易分散,爱插话,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老师和家长要为幼

儿做良好的倾听示范。要知道,孩子是一面镜子。他们生性喜欢模

仿并善于模仿,老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经常是幼儿模仿的典范,老

师和家长的行为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

要让幼儿知道,听别人说话,要眼睛看着说话的人,不随便插嘴,

安静地听对方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礼貌,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其次,当幼儿向我们诉说事情时,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当名好听众。

不管幼儿告诉我们的事是什么,都不可流露出敷衍或烦恼的神情,

应保持微笑的面孔、专注的眼神,告诉孩子我们在认真倾听。要知

道,我们此刻的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必将换来幼儿对我们的话充

耳不闻、无动于衷。最后,教师要善于与幼儿沟通,学会耐心倾听

幼儿的心语,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话语,鼓励和帮助幼儿把话说清

楚,让幼儿感觉到你懂得他的心声,你是他的知音,你是他值得信

赖的朋友。久而久之,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身教影响下,无论

是老师的讲解,还是同伴的发言,幼儿自然会当好小听众。

3.利用环境,创造倾听机会。其一,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

儿倾听的欲望。大自然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带幼儿走

进大自然倾听大自然那美妙的声音: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雨点落到

水泥地上;房屋上的滴答声;各种小虫子的叫声;鸟儿扇动翅膀的

扑扑声……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从而让幼儿萌发倾听的

欲望和兴趣。其二,创造宽松的环境,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轻松

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幼儿听、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

现了师生心灵上的沟通和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

重,它有助于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在与幼儿相

处时,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尊重他们,并为他们创设理解、宽容、

平等、合作的心理氛围,幼儿在这种气氛中才能爱听、乐听、会听。

4.家园合作,养成倾听习惯。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提高孩子的

倾听能力,需要配班老师及保育员共同参与,即在幼儿的一日生活

中强化训练。在做做玩玩教学活动中,请幼儿先听清老师布置的要

求,再动手操作;在体育游戏中,让幼儿听清游戏规则后再开始活

动。当然,仅仅依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作为儿童最

初的社会化场所,对于孩子倾听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

可以通过家园栏、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共同探讨提高幼儿倾听能力

的可行方法。通过家访和家长会了解孩子倾听习惯发展情况,并及

时做出调整。

二、对幼儿倾听方法的培养

1.只讲一次要求。幼儿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要求,以明确学习的目

的和任务,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如在游

戏活动的开始教师都会向幼儿提出游戏的要求,请幼儿根据每周区

角游戏相应的主题进行游戏,如根据主题有趣的圆,老师就会请美

工区的小朋友回忆生活中喜欢吃的圆形点心,大胆进行制作活动;

请科探区的小朋友了解曲线的不同变化,尝试用扭扭棒做出不同的

圆圈造型,对圆圈状物感兴趣;对绘画区的幼儿提出尝试设计由圆

形组成的甜甜圈花样。当教师要幼儿学什么或要干什么的时候,先

告诉他们我只说一次。刚开始笔者还担心幼儿只听一次听不进去,

可是实践证明,这样做很有效。

2.讲究表达艺术。上课的时候,教师不仅表扬积极发言的幼儿,

更表扬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伴发言的幼儿,教师不应吝啬自

己对孩子的微笑和赞许。教师不应扯着嗓子大声的去要求,而要用

很轻的声音去交代下面要做的事情。教师小声的说出要求时,离教

师很近并认真在听的幼儿听着指令去做时,其他幼儿看到了,他们

也会跟着去做。这时教师可以问他们,老师刚才布置的什么任务,

他们一个个都能回答上来。这样一个轻声说话法,既保护了教师的

嗓子又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对那些安静倾听的小朋友还可以给

予代币奖励,如小红花。这时幼儿为了得到奖励都会安静倾听,进

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

3.注意及时提醒。一方面,课上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听,一

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起到效果;另一方面,让幼儿自我提醒。

在学习过程中,对感兴趣的问题,幼儿往往容易冲动,常常还没有

听清楚或想清楚就开始争辩。这个时候就要引导他们不断自我提醒

“我应该听清别人的发言。”、“我再思考一下,说不定能有不同的

发现。”等。以此调节幼儿的情绪,促进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学

会深入思考。

三、对幼儿倾听技能的培养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

而言,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

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

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1.有意识地倾听技能,即集中注意地倾听。要求幼儿建立主动倾

听别人谈话的愿望、态度和习惯。当别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耐心

地去听,通过主动积极地倾听去感知、接受别人谈话的信息。

2.理解性倾听技能,即掌握倾听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让儿童在大

量的日常交际活动和语言文学教育活动中,通过与人交谈、文学欣

赏和讲述活动,学习正确地理解语言内容,增强对不同语境中语言

运用的敏感性、对语词排列的敏感性等,这种理解能力的培养是离

不开“语境”的。正是儿童具有这样的“语境依赖度”,使得他们

在社会生活中、游戏中、认知活动中对倾听到的不同的语言结构不

断地进行调整和重组,而语义、语法和儿童主体认知水平之间又常

常发生矛盾和不平衡,教师要利用儿童希望尝试和直接与成人对话

的动力,提供给儿童调整语言交际策略的机会,从而使儿童更加主

动地倾听、理解加工和表达语言信息,已达到相遇作用中新的平衡。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

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态度:播种一种态度,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今天,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注重

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及时叩开他们倾听的大门,相信明天他们一

定会成为祖国的优秀人才。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偶颖然)

幼儿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浅析

摘要:幼儿的日常生活时时处处需要倾听,倾听是幼儿接触社会、

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幼儿发展口语、理解语言的重要手

段。本文分析了教学活动中从态度、方法、技能三个方面培养幼儿

良好倾听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学;倾听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

24-0253-02

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注意力易分散、无意注意多于有

意注意、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自制力较差、专注于一件事物的时

间较短等。但幼儿往往会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如果话

题过于单调、枯燥和乏味,幼儿本身的学习动机就会下降,若再加

上没有外界诱因的刺激,幼儿就会不自主的游离于课堂之外。

一、对幼儿倾听态度的培养

1.寓教于乐,激发倾听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幼儿

年龄小,往往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的特

点选择适合他们的倾听内容,抓住其心理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

方式、教学手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教师语言应该抑扬顿挫、

绘声绘色、富有童趣,还应配上相应夸张的动作和表情,选用幼儿

喜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来作教具。另外,在实践中笔者发现,经

常适时的开展一些听说游戏和安静游戏可以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倾

听兴趣,提高倾听的效果。如游戏“说相反”,教师说出一个字或

一个词语,请幼儿说出他的相反字或相反词语,说出来才可交换角

色。这样的游戏,幼儿百玩不厌,在全身心的投入游戏活动中,体

验到认真倾听带来的乐趣。

2.言传身教,培养倾听意识。幼儿年龄小,缺乏自觉性,注意力

容易分散,爱插话,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老师和家长要为幼

儿做良好的倾听示范。要知道,孩子是一面镜子。他们生性喜欢模

仿并善于模仿,老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经常是幼儿模仿的典范,老

师和家长的行为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

要让幼儿知道,听别人说话,要眼睛看着说话的人,不随便插嘴,

安静地听对方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礼貌,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其次,当幼儿向我们诉说事情时,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当名好听众。

不管幼儿告诉我们的事是什么,都不可流露出敷衍或烦恼的神情,

应保持微笑的面孔、专注的眼神,告诉孩子我们在认真倾听。要知

道,我们此刻的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必将换来幼儿对我们的话充

耳不闻、无动于衷。最后,教师要善于与幼儿沟通,学会耐心倾听

幼儿的心语,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话语,鼓励和帮助幼儿把话说清

楚,让幼儿感觉到你懂得他的心声,你是他的知音,你是他值得信

赖的朋友。久而久之,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身教影响下,无论

是老师的讲解,还是同伴的发言,幼儿自然会当好小听众。

3.利用环境,创造倾听机会。其一,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

儿倾听的欲望。大自然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带幼儿走

进大自然倾听大自然那美妙的声音: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雨点落到

水泥地上;房屋上的滴答声;各种小虫子的叫声;鸟儿扇动翅膀的

扑扑声……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从而让幼儿萌发倾听的

欲望和兴趣。其二,创造宽松的环境,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轻松

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幼儿听、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

现了师生心灵上的沟通和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

重,它有助于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在与幼儿相

处时,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尊重他们,并为他们创设理解、宽容、

平等、合作的心理氛围,幼儿在这种气氛中才能爱听、乐听、会听。

4.家园合作,养成倾听习惯。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提高孩子的

倾听能力,需要配班老师及保育员共同参与,即在幼儿的一日生活

中强化训练。在做做玩玩教学活动中,请幼儿先听清老师布置的要

求,再动手操作;在体育游戏中,让幼儿听清游戏规则后再开始活

动。当然,仅仅依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作为儿童最

初的社会化场所,对于孩子倾听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

可以通过家园栏、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共同探讨提高幼儿倾听能力

的可行方法。通过家访和家长会了解孩子倾听习惯发展情况,并及

时做出调整。

二、对幼儿倾听方法的培养

1.只讲一次要求。幼儿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要求,以明确学习的目

的和任务,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如在游

戏活动的开始教师都会向幼儿提出游戏的要求,请幼儿根据每周区

角游戏相应的主题进行游戏,如根据主题有趣的圆,老师就会请美

工区的小朋友回忆生活中喜欢吃的圆形点心,大胆进行制作活动;

请科探区的小朋友了解曲线的不同变化,尝试用扭扭棒做出不同的

圆圈造型,对圆圈状物感兴趣;对绘画区的幼儿提出尝试设计由圆

形组成的甜甜圈花样。当教师要幼儿学什么或要干什么的时候,先

告诉他们我只说一次。刚开始笔者还担心幼儿只听一次听不进去,

可是实践证明,这样做很有效。

2.讲究表达艺术。上课的时候,教师不仅表扬积极发言的幼儿,

更表扬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伴发言的幼儿,教师不应吝啬自

己对孩子的微笑和赞许。教师不应扯着嗓子大声的去要求,而要用

很轻的声音去交代下面要做的事情。教师小声的说出要求时,离教

师很近并认真在听的幼儿听着指令去做时,其他幼儿看到了,他们

也会跟着去做。这时教师可以问他们,老师刚才布置的什么任务,

他们一个个都能回答上来。这样一个轻声说话法,既保护了教师的

嗓子又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对那些安静倾听的小朋友还可以给

予代币奖励,如小红花。这时幼儿为了得到奖励都会安静倾听,进

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

3.注意及时提醒。一方面,课上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听,一

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起到效果;另一方面,让幼儿自我提醒。

在学习过程中,对感兴趣的问题,幼儿往往容易冲动,常常还没有

听清楚或想清楚就开始争辩。这个时候就要引导他们不断自我提醒

“我应该听清别人的发言。”、“我再思考一下,说不定能有不同的

发现。”等。以此调节幼儿的情绪,促进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学

会深入思考。

三、对幼儿倾听技能的培养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

而言,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

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

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1.有意识地倾听技能,即集中注意地倾听。要求幼儿建立主动倾

听别人谈话的愿望、态度和习惯。当别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耐心

地去听,通过主动积极地倾听去感知、接受别人谈话的信息。

2.理解性倾听技能,即掌握倾听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让儿童在大

量的日常交际活动和语言文学教育活动中,通过与人交谈、文学欣

赏和讲述活动,学习正确地理解语言内容,增强对不同语境中语言

运用的敏感性、对语词排列的敏感性等,这种理解能力的培养是离

不开“语境”的。正是儿童具有这样的“语境依赖度”,使得他们

在社会生活中、游戏中、认知活动中对倾听到的不同的语言结构不

断地进行调整和重组,而语义、语法和儿童主体认知水平之间又常

常发生矛盾和不平衡,教师要利用儿童希望尝试和直接与成人对话

的动力,提供给儿童调整语言交际策略的机会,从而使儿童更加主

动地倾听、理解加工和表达语言信息,已达到相遇作用中新的平衡。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

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态度:播种一种态度,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今天,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注重

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及时叩开他们倾听的大门,相信明天他们一

定会成为祖国的优秀人才。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