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辜惜蕊)
第42卷第3期
Vo1.42 NO.3
红外与激光工程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2013年3月
Mar.2013
高变焦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周 昊1,2,刘 英 ,孙强
(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 要:针对高变焦比连续变焦光学系统,提出了一种双双组联动型变焦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变
焦方程的推导。采用非球面技术,运用所推导出的变焦方程,完成了变焦比为40倍、F数为4、工作波
段为3.7 4.8 Ixm的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光学系统由八片透镜组成,引入了四个非球
面,可以实现10~400 in/n连续变焦,满足冷光阑效率为100%,变焦曲线平滑无拐点。在不同的变焦位
置,光学系统的奈奎斯特频率处(16lp/mm)MTF值均大于0.3,RMS点斑半径均小于22 Ixm。系统具有
成像质量高、镜片数量少和结构紧凑等特点。
关键词:连续变焦; 高变焦比; 中波红外; 光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N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76(2013)03-0663—06
MWIR zoom optical system with large zoom range
Zhou Hao ,Liu Ying ,Sun Qiang
(1.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 130033,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Abstract:For the continuous zoom system with large zoom range.a design method named double twO—
group zoom system was introduced and the correspondent formulas were derived in this paper.Then a
MWIR continuous zoom system with zoom range of 40 was designed.The system consisted of 8
elements with 4 aspheric surfaces,and worked in the wave band of 3.7-4.8 m.It performed with 100%
cold shield efficiency in the continuous zoom range of 10-400 mn1.The F/number was 4 and the zoom
paths were smooth.The MTF value in Nyquist limit(16 lp/mm)was more than 0.3 and the RMS radius
of the spot diagram was less than 22 m over the full zoom range.The system is of high image quality
and compact in structure.
Key words:continuous zoom;lrge zoom range;a MWIR; optical design
收稿日期
2012—07—22; 修订日期:2012—08—1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7O01);吉林省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资金(2011CJT0004)
作者简介
周昊(1989一),男,博士生,主要从事光学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Email:89zhouhao@163.com
导师简介
孙 ̄¥(1971一),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红外光学仪器方面的研究。Email:sunq@ciomp.ac.cn
第42卷
红外与激光工程
鬟
视场转换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图像的连联1
,.
妻
Wide field of, ̄iew
M
\}|
辄卡柙场与小视场之间的转抉。咖兰L r迕 ,兑厢
耄 茎 0 盖
::
竺 笔要 著 篓 茎 磊 茎
兰 荔
蒿
:
:
图1传统型变焦系统原理
Fig.1 Principle of common z0om syst。m
萋 喜竺凳 荔 等
焦
30 倍且采用较多的镜片。修Ij如K‘L “
WId 0i1 ̄2nl o F
n
1
Ⅵ
}
l
y 、 ~
——4—————一 /
一人 ,} ^ ●,
警当 前的红外连续变焦系统具有囊 焦比,J、、祝门
组联动型 萼 囊 孝三 : ;
翥
320x240 凝视焦平面阵列椿测看菁削 汉 。/。兰
硼1-400 iO ilm连续变焦,成保J贝亘1日口寞小
嘉
墓 茗
曩
一 嘉
这两类系统显然不适应于变焦糸缆牡 糸供nJ
童 毳 喜 釜 量罢 盖差 兰
隹 丘
组 竺 豢 姜
女。 搿 蒜 差 鼍
: 兰暑
、
一 差 兰 :嚣
蓉 盖
雏
篆
譬
、
蓑
旧
和两补偿组
cz的移动来买蚬系玑熙 刚
蓑嚣
C
、
:
统焦距的连续变化并保持像面位重回疋’拭
第3期 周 昊等:高变焦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665
D 一
图3双双组联动型变焦系统原理
Fig.3 Principle of double two—groups moving zoom system
焦系统。
图4所示为双双组联动型变焦系统在焦距
位置处的结构。各组分的间隔分别是D 、D 、D。、D 、D 。
x M C Ml C,x2
图4双双组联动型变焦系统的结构
Fig.4 One configuration of double tWO—groups zoom system
前固定组 的焦距为 ,前变倍组M1的焦距为
Fml,前补偿组C 的焦距为 ,后变倍组 的焦距
为 ,后补偿组c2的焦距为 ,后固定组 的焦
距为 。无穷远物体经前固定组 所成的像面与
光轴交与,x 。,x 经前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在 ,
前变倍补偿组合系统由前变倍组 和前补偿组
C 组成,用 。表示前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放
大倍率。,眦 经后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在 ,后
变倍补偿组合系统由后变倍组 和后补偿组G
组成,用 表示后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放大倍
率。 经后固定组 成像在像面,上,用 表示
后固定组成像放大倍率。系统焦距 可用下式表
示:
= ・JB ・JB z・ xz (1)
对于前变倍补偿组合系统,其焦距用 表示,
其物方主平面和像方主平面的位置分别用L 一、
m
表示。后变倍补偿组合系统的焦距用 表
示,其物方主平面和像方主平面的位置分别用厶T 、
L 眈表示。有如下公式【lU1:
D 1=D2
一
・ l
一
.
D一 (2)
n1+ 1一D l
L 一—F
 ̄+Fc—
l-Dmcl
D =D
・
一
瞅一 二
,一
(3)
一
T, 一 ,・D
L“也一—F
ree+F ̄—
2-
Dmc2
前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分别
用厶 、L 表示,后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时的物
距和像距分别用 、L 砌表示,后固定组成像时的
物距和像距分别用L【2、L 也表示。根据图所示的成像
关系,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
3=1=
/-- ̄cl
厶 1=Fxl—D1一厶 1 (4)
r,一
一
|Lr l・ l
Z==
等
L 也=L l+ 1一D3一厶 (5)
L
,,一
Lr ・
一
i
用D 表示两变倍组 、M2的间隔,D。表示两补偿
组C 、C2的间隔,D 表示,x 到 的距离。有如下关
系式:
[D =D2+D3
{D =D3+D4 (6)
ID =D2+D3+D4+L m+L me2--Lr H1一厶 l
对于该变焦系统在另一焦距 位置处的结构,
要求满足Fs =Fs・M,其中 是系统焦距的变化倍
数。系统在变焦的过程中,前固定组 的焦距不变;
后固定组 及像面位置,固定,保证了后固定组
的成像放大倍率不变。则由公式(1)可知,新焦距位
置处的两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放大倍率(带 )满
足下式:
/3 ‘/3
=p /3 ‘M (7)
mel mc2
红外与激光工程 第42卷
系统在变焦的过程中应保持两变倍组间隔不变,两
补偿组间隔不变以及像面位置固定这三个条件。则
计,得出最终的设计结果,如图5所示。系统总长为
396 mm,共采用了八片透镜,引入四个非球面。前六
片透镜组成变焦系统,其中第二片透镜(变倍组1)和
新焦距位置处系统的各项参数(带 )应该满足以下
关系式:
第四片透镜(变倍组2)具有相同的运动轨迹,因此可
以将两变倍组固定在一起移动;第三片透镜(补偿组
f D =D 1 +L H1+ l— 啦一JL
1 D。=一D 1 +D +D
lD =一L*IIICl—L 讲I+D l+D。+L +L 2
(8)
1)和第五片透镜(补偿组2)具有相同的运动轨迹,同
样可以将两补偿组固定在一起移动。由于采用的是
由公式(7)、(8)可推导出公式(9)。该公式即为双
制冷型探测器,所以系统需要满足100%冷光阑效
率,后两片透镜构成的二次成像系统的主要目的就
双组联动型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已知变焦系统某
一
焦距位置处的结构,通过公式(9)就可以求出任意
其他焦距位置处的结构。
D一 +(1一卢一 )‘ +
(1-  ̄卢mc l* )‘ F or2  ̄Fc2
一
.
F D
Fm1+ l—D l ‘
I12+j +D器 一D 一D 1 一“
% (卜古)‘ Fml "Fc1 +
(1- )。 F or2 ̄Fc2
一
Fm l"Droo l*
一
l+ l—D l nrn2+ 十D 一D 一D 1 ~ 一
2设计实例
2.1设计指标
采用中波红外凝视型焦平面320x240元制冷探
测器,探测器像元尺寸为30 p.mx30 txm,连续变焦
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指标如表l所示。
表1光学设计指标
Tab.1 Characteristics of zoom system
Spectral band/p,m
3.7—4.8
Zoom range
40
Focal length range/mm
10-400
Fnumber 4
Image plane diagonal/mm
12
2.2设计结果
根据所推导出的公式(9)求出双双组联动型变
焦系统的理想高斯结构,然后选用合适的透镜替换
就得出了系统的初始结构。对初始结构进行优化设
是来满足这一要求。图6所示为该系统变倍组、补偿
组的变焦运动轨迹,变倍组行程为56.5 mm,补偿组
行程为38.9 mm,变焦曲线平滑无拐点,这保证了系
统变焦的可行性
图5系统结构图
Fig.5 Schematic of zoom system structure
图6系统变焦轨迹
Fig.6 Zoom paths of zoom system
2.3像质评价
图7所示为变焦系统在不同焦距位置处的调制传
递函数曲线。系统在奈奎斯特频率处(16 lp/mm) ̄NJ制
传递函数值均大于0.3,说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成
像质量。图8所示为变焦系统在不同焦距位置处的
第3期 周 昊等:高变焦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667
点列图。可以看出,任意焦距位置在全视场内的弥 散斑半径的均方根值均小于22 txm,满足要求。
图7系统MTF图
Fig.7 MTF curves of the system
OBJ:0 000 0 0 000 0。0BJ 0 207 0 0 1 55 0。
OBJ:O 000 0 0 000 0。 OBJ:0 302 0 0 977 0。
豳
圜豳
豳圈
困圜
豳豳
圈圈
Spot diagram
F=400mm
Spot diagram
F=63mm
Spot diagram
, -l0mm
图8系统点列图
Fig.8 Spot diagrams of the system
Chinese)
3结论
孙强,王肇圻,李凤友,等.红外3.2~4.5 m波段折射,衍
射光学系统的减热差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2,10(2):
文中提出了双双组联动型连续变焦系统的设计
方案,并推导出了该类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据此设
计了一款用于中波制冷型320x240凝视焦平面阵列
121-125.
[2】 Meng Jianqi.Dual field zoom(6×)infrared imaging optical
system[J].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08,37(1):
89—92.(in Chinese)
探测器的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系统仅采用八片
透镜,可以实现40倍的变焦比,变焦行程短且曲线
盂剑奇.双视场6倍变焦红外热成像光学系统【J].红外与
激光工程,2008,37(1):89-92.
[3】Xu Zhaodong,Liu Xin,Dong Tao Design of airborne high
resolution and continuous magnification IR thermal imager
平滑。系统轻型紧凑且满足冷光阑效率100%的要
求。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在奈奎斯特频率
处(16 lp/mm)处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大于0.3,在全
视场内的弥散斑半径的均方根值均小于22 m。由
此可见双双组联动型连续变焦系统适用于高变焦比
[J].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07,36(5):619—621.
(in Chinese)
许照东,刘欣,董涛.机载高分辨率连续变焦红外热像仪设
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36(5):619—621.
[4】 Zhang Liang,Liu Hongxia.Optical system design of long
连续变焦系统的设计,这为该类高变焦比中波红外
连续变焦系统在警戒、侦查等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Sun Qiang,Wang Zhaoqi,Li Fengyou et a1.Design on the
atherrnal infrared diffractive/refractive optical system in 3.2—
wave infrared zoom lens 【J].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11,4O(7):1279—1309.(in Chinese)
张良,刘红霞.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J].红外
与激光工程,201l,4O(7):1279—1309.
4.5 m fJ】.Opt Precision Eng,2002,1O(2):121-125.(in
[5】Chen Lvji,Li Ping,Ma Lin.Compact MWIR zoom system[
668 红外与激光工程 第42卷
Infrared Technology,2010,32(10):562—566.(in Chinese)
陈吕吉,李萍,马琳.紧凑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Jj.
红外技术,2010,32(10):562—566.
ddle infrared
[6]
Gao Hongyun Xiong Tao,Yang Changcheng.Mi
2084-2088.(in Chinese)
刘峰,徐熙平,孙向阳,等.折/衍射混合红外目标搜索/跟
踪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0,30(7):2084—2088.
[8】
Sinclair R L.High magnification zoom lenses for 3—5 um
continuous zoom optical system [J】.opt Precision Eng,
2007,15(7):1038-1043.(in Chinese)
applications[C]//SPIE,1998。3429:11一l8.
rk C Sanson.James Cornel1.MWIR continuous zoom with
[9】
Ma
郜洪云,熊涛,杨长城.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J].
光学精密工程,2007,l5(7):1038-1043.
u Feng,Xu Xiping,Sun Xiangyang,et a1.Design of
[7】
Li
Infrared hybrid refractive/diffractive lenses for target
large zoom range[C]//SPIE,2010.7660:766O1X一1—7660lX—l2.
[10】
Yu Daoyin,Tan Hengying.Engineering Optics[M].Beijing:
Machinery Industry Press,2006.(in Chinese)
郁道银,谭恒英.工程光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detecting/tracking [J].Acta Optica Sinica,2010,30(7):
●’●●'…●…,●●●●…●’●●,●●…,…●…●…●■●…,…●●●…●…●●●…●●’●,●●…’…l…●●'…’…●…’…●…●…,…,…’…●…●…■…,…●…■…’…●…●…●…-…●●
,一~一~一一一、
:下期预览;
一+-+.一.一一一。
目标高真实感红外图像生成方法
黄曦,张建奇,张绍泽,吴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摘 要:为满足仿真实验对高真实感目标红外图像的丰富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图像与三维数字仿真
相结合的红外图像生成方法。首先通过测量获得物体表面实际辐射分布,并以之为基础数据,建立真实温度
分布的数学反演模型,生成目标红外纹理。然后将纹理映射到几何模型,最终利用三维渲染技术生成高真实
感红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仿真灵活性高,生成的目标红外特征自然、准确,纹理细节丰富,图像实
用性强。
2024年5月24日发(作者:辜惜蕊)
第42卷第3期
Vo1.42 NO.3
红外与激光工程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2013年3月
Mar.2013
高变焦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周 昊1,2,刘 英 ,孙强
(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 要:针对高变焦比连续变焦光学系统,提出了一种双双组联动型变焦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变
焦方程的推导。采用非球面技术,运用所推导出的变焦方程,完成了变焦比为40倍、F数为4、工作波
段为3.7 4.8 Ixm的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光学系统由八片透镜组成,引入了四个非球
面,可以实现10~400 in/n连续变焦,满足冷光阑效率为100%,变焦曲线平滑无拐点。在不同的变焦位
置,光学系统的奈奎斯特频率处(16lp/mm)MTF值均大于0.3,RMS点斑半径均小于22 Ixm。系统具有
成像质量高、镜片数量少和结构紧凑等特点。
关键词:连续变焦; 高变焦比; 中波红外; 光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N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76(2013)03-0663—06
MWIR zoom optical system with large zoom range
Zhou Hao ,Liu Ying ,Sun Qiang
(1.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 130033,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Abstract:For the continuous zoom system with large zoom range.a design method named double twO—
group zoom system was introduced and the correspondent formulas were derived in this paper.Then a
MWIR continuous zoom system with zoom range of 40 was designed.The system consisted of 8
elements with 4 aspheric surfaces,and worked in the wave band of 3.7-4.8 m.It performed with 100%
cold shield efficiency in the continuous zoom range of 10-400 mn1.The F/number was 4 and the zoom
paths were smooth.The MTF value in Nyquist limit(16 lp/mm)was more than 0.3 and the RMS radius
of the spot diagram was less than 22 m over the full zoom range.The system is of high image quality
and compact in structure.
Key words:continuous zoom;lrge zoom range;a MWIR; optical design
收稿日期
2012—07—22; 修订日期:2012—08—1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7O01);吉林省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资金(2011CJT0004)
作者简介
周昊(1989一),男,博士生,主要从事光学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Email:89zhouhao@163.com
导师简介
孙 ̄¥(1971一),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红外光学仪器方面的研究。Email:sunq@ciomp.ac.cn
第42卷
红外与激光工程
鬟
视场转换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图像的连联1
,.
妻
Wide field of, ̄iew
M
\}|
辄卡柙场与小视场之间的转抉。咖兰L r迕 ,兑厢
耄 茎 0 盖
::
竺 笔要 著 篓 茎 磊 茎
兰 荔
蒿
:
:
图1传统型变焦系统原理
Fig.1 Principle of common z0om syst。m
萋 喜竺凳 荔 等
焦
30 倍且采用较多的镜片。修Ij如K‘L “
WId 0i1 ̄2nl o F
n
1
Ⅵ
}
l
y 、 ~
——4—————一 /
一人 ,} ^ ●,
警当 前的红外连续变焦系统具有囊 焦比,J、、祝门
组联动型 萼 囊 孝三 : ;
翥
320x240 凝视焦平面阵列椿测看菁削 汉 。/。兰
硼1-400 iO ilm连续变焦,成保J贝亘1日口寞小
嘉
墓 茗
曩
一 嘉
这两类系统显然不适应于变焦糸缆牡 糸供nJ
童 毳 喜 釜 量罢 盖差 兰
隹 丘
组 竺 豢 姜
女。 搿 蒜 差 鼍
: 兰暑
、
一 差 兰 :嚣
蓉 盖
雏
篆
譬
、
蓑
旧
和两补偿组
cz的移动来买蚬系玑熙 刚
蓑嚣
C
、
:
统焦距的连续变化并保持像面位重回疋’拭
第3期 周 昊等:高变焦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665
D 一
图3双双组联动型变焦系统原理
Fig.3 Principle of double two—groups moving zoom system
焦系统。
图4所示为双双组联动型变焦系统在焦距
位置处的结构。各组分的间隔分别是D 、D 、D。、D 、D 。
x M C Ml C,x2
图4双双组联动型变焦系统的结构
Fig.4 One configuration of double tWO—groups zoom system
前固定组 的焦距为 ,前变倍组M1的焦距为
Fml,前补偿组C 的焦距为 ,后变倍组 的焦距
为 ,后补偿组c2的焦距为 ,后固定组 的焦
距为 。无穷远物体经前固定组 所成的像面与
光轴交与,x 。,x 经前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在 ,
前变倍补偿组合系统由前变倍组 和前补偿组
C 组成,用 。表示前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放
大倍率。,眦 经后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在 ,后
变倍补偿组合系统由后变倍组 和后补偿组G
组成,用 表示后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放大倍
率。 经后固定组 成像在像面,上,用 表示
后固定组成像放大倍率。系统焦距 可用下式表
示:
= ・JB ・JB z・ xz (1)
对于前变倍补偿组合系统,其焦距用 表示,
其物方主平面和像方主平面的位置分别用L 一、
m
表示。后变倍补偿组合系统的焦距用 表
示,其物方主平面和像方主平面的位置分别用厶T 、
L 眈表示。有如下公式【lU1:
D 1=D2
一
・ l
一
.
D一 (2)
n1+ 1一D l
L 一—F
 ̄+Fc—
l-Dmcl
D =D
・
一
瞅一 二
,一
(3)
一
T, 一 ,・D
L“也一—F
ree+F ̄—
2-
Dmc2
前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分别
用厶 、L 表示,后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时的物
距和像距分别用 、L 砌表示,后固定组成像时的
物距和像距分别用L【2、L 也表示。根据图所示的成像
关系,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
3=1=
/-- ̄cl
厶 1=Fxl—D1一厶 1 (4)
r,一
一
|Lr l・ l
Z==
等
L 也=L l+ 1一D3一厶 (5)
L
,,一
Lr ・
一
i
用D 表示两变倍组 、M2的间隔,D。表示两补偿
组C 、C2的间隔,D 表示,x 到 的距离。有如下关
系式:
[D =D2+D3
{D =D3+D4 (6)
ID =D2+D3+D4+L m+L me2--Lr H1一厶 l
对于该变焦系统在另一焦距 位置处的结构,
要求满足Fs =Fs・M,其中 是系统焦距的变化倍
数。系统在变焦的过程中,前固定组 的焦距不变;
后固定组 及像面位置,固定,保证了后固定组
的成像放大倍率不变。则由公式(1)可知,新焦距位
置处的两变倍补偿组合系统成像放大倍率(带 )满
足下式:
/3 ‘/3
=p /3 ‘M (7)
mel mc2
红外与激光工程 第42卷
系统在变焦的过程中应保持两变倍组间隔不变,两
补偿组间隔不变以及像面位置固定这三个条件。则
计,得出最终的设计结果,如图5所示。系统总长为
396 mm,共采用了八片透镜,引入四个非球面。前六
片透镜组成变焦系统,其中第二片透镜(变倍组1)和
新焦距位置处系统的各项参数(带 )应该满足以下
关系式:
第四片透镜(变倍组2)具有相同的运动轨迹,因此可
以将两变倍组固定在一起移动;第三片透镜(补偿组
f D =D 1 +L H1+ l— 啦一JL
1 D。=一D 1 +D +D
lD =一L*IIICl—L 讲I+D l+D。+L +L 2
(8)
1)和第五片透镜(补偿组2)具有相同的运动轨迹,同
样可以将两补偿组固定在一起移动。由于采用的是
由公式(7)、(8)可推导出公式(9)。该公式即为双
制冷型探测器,所以系统需要满足100%冷光阑效
率,后两片透镜构成的二次成像系统的主要目的就
双组联动型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已知变焦系统某
一
焦距位置处的结构,通过公式(9)就可以求出任意
其他焦距位置处的结构。
D一 +(1一卢一 )‘ +
(1-  ̄卢mc l* )‘ F or2  ̄Fc2
一
.
F D
Fm1+ l—D l ‘
I12+j +D器 一D 一D 1 一“
% (卜古)‘ Fml "Fc1 +
(1- )。 F or2 ̄Fc2
一
Fm l"Droo l*
一
l+ l—D l nrn2+ 十D 一D 一D 1 ~ 一
2设计实例
2.1设计指标
采用中波红外凝视型焦平面320x240元制冷探
测器,探测器像元尺寸为30 p.mx30 txm,连续变焦
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指标如表l所示。
表1光学设计指标
Tab.1 Characteristics of zoom system
Spectral band/p,m
3.7—4.8
Zoom range
40
Focal length range/mm
10-400
Fnumber 4
Image plane diagonal/mm
12
2.2设计结果
根据所推导出的公式(9)求出双双组联动型变
焦系统的理想高斯结构,然后选用合适的透镜替换
就得出了系统的初始结构。对初始结构进行优化设
是来满足这一要求。图6所示为该系统变倍组、补偿
组的变焦运动轨迹,变倍组行程为56.5 mm,补偿组
行程为38.9 mm,变焦曲线平滑无拐点,这保证了系
统变焦的可行性
图5系统结构图
Fig.5 Schematic of zoom system structure
图6系统变焦轨迹
Fig.6 Zoom paths of zoom system
2.3像质评价
图7所示为变焦系统在不同焦距位置处的调制传
递函数曲线。系统在奈奎斯特频率处(16 lp/mm) ̄NJ制
传递函数值均大于0.3,说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成
像质量。图8所示为变焦系统在不同焦距位置处的
第3期 周 昊等:高变焦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667
点列图。可以看出,任意焦距位置在全视场内的弥 散斑半径的均方根值均小于22 txm,满足要求。
图7系统MTF图
Fig.7 MTF curves of the system
OBJ:0 000 0 0 000 0。0BJ 0 207 0 0 1 55 0。
OBJ:O 000 0 0 000 0。 OBJ:0 302 0 0 977 0。
豳
圜豳
豳圈
困圜
豳豳
圈圈
Spot diagram
F=400mm
Spot diagram
F=63mm
Spot diagram
, -l0mm
图8系统点列图
Fig.8 Spot diagrams of the system
Chinese)
3结论
孙强,王肇圻,李凤友,等.红外3.2~4.5 m波段折射,衍
射光学系统的减热差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2,10(2):
文中提出了双双组联动型连续变焦系统的设计
方案,并推导出了该类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据此设
计了一款用于中波制冷型320x240凝视焦平面阵列
121-125.
[2】 Meng Jianqi.Dual field zoom(6×)infrared imaging optical
system[J].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08,37(1):
89—92.(in Chinese)
探测器的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系统仅采用八片
透镜,可以实现40倍的变焦比,变焦行程短且曲线
盂剑奇.双视场6倍变焦红外热成像光学系统【J].红外与
激光工程,2008,37(1):89-92.
[3】Xu Zhaodong,Liu Xin,Dong Tao Design of airborne high
resolution and continuous magnification IR thermal imager
平滑。系统轻型紧凑且满足冷光阑效率100%的要
求。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在奈奎斯特频率
处(16 lp/mm)处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大于0.3,在全
视场内的弥散斑半径的均方根值均小于22 m。由
此可见双双组联动型连续变焦系统适用于高变焦比
[J].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07,36(5):619—621.
(in Chinese)
许照东,刘欣,董涛.机载高分辨率连续变焦红外热像仪设
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36(5):619—621.
[4】 Zhang Liang,Liu Hongxia.Optical system design of long
连续变焦系统的设计,这为该类高变焦比中波红外
连续变焦系统在警戒、侦查等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Sun Qiang,Wang Zhaoqi,Li Fengyou et a1.Design on the
atherrnal infrared diffractive/refractive optical system in 3.2—
wave infrared zoom lens 【J].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11,4O(7):1279—1309.(in Chinese)
张良,刘红霞.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J].红外
与激光工程,201l,4O(7):1279—1309.
4.5 m fJ】.Opt Precision Eng,2002,1O(2):121-125.(in
[5】Chen Lvji,Li Ping,Ma Lin.Compact MWIR zoom system[
668 红外与激光工程 第42卷
Infrared Technology,2010,32(10):562—566.(in Chinese)
陈吕吉,李萍,马琳.紧凑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Jj.
红外技术,2010,32(10):562—566.
ddle infrared
[6]
Gao Hongyun Xiong Tao,Yang Changcheng.Mi
2084-2088.(in Chinese)
刘峰,徐熙平,孙向阳,等.折/衍射混合红外目标搜索/跟
踪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0,30(7):2084—2088.
[8】
Sinclair R L.High magnification zoom lenses for 3—5 um
continuous zoom optical system [J】.opt Precision Eng,
2007,15(7):1038-1043.(in Chinese)
applications[C]//SPIE,1998。3429:11一l8.
rk C Sanson.James Cornel1.MWIR continuous zoom with
[9】
Ma
郜洪云,熊涛,杨长城.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J].
光学精密工程,2007,l5(7):1038-1043.
u Feng,Xu Xiping,Sun Xiangyang,et a1.Design of
[7】
Li
Infrared hybrid refractive/diffractive lenses for target
large zoom range[C]//SPIE,2010.7660:766O1X一1—7660lX—l2.
[10】
Yu Daoyin,Tan Hengying.Engineering Optics[M].Beijing:
Machinery Industry Press,2006.(in Chinese)
郁道银,谭恒英.工程光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detecting/tracking [J].Acta Optica Sinica,2010,30(7):
●’●●'…●…,●●●●…●’●●,●●…,…●…●…●■●…,…●●●…●…●●●…●●’●,●●…’…l…●●'…’…●…’…●…●…,…,…’…●…●…■…,…●…■…’…●…●…●…-…●●
,一~一~一一一、
:下期预览;
一+-+.一.一一一。
目标高真实感红外图像生成方法
黄曦,张建奇,张绍泽,吴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摘 要:为满足仿真实验对高真实感目标红外图像的丰富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图像与三维数字仿真
相结合的红外图像生成方法。首先通过测量获得物体表面实际辐射分布,并以之为基础数据,建立真实温度
分布的数学反演模型,生成目标红外纹理。然后将纹理映射到几何模型,最终利用三维渲染技术生成高真实
感红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仿真灵活性高,生成的目标红外特征自然、准确,纹理细节丰富,图像实
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