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024年5月25日发(作者:腾歆美)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SoftwareEngineering)
学时数:
32
其中:实验学时:
6
课外学时:
0
学分数:
2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主
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编码、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项目计划与管理。
根据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软
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
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软件与软件工程,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式,结构化分析、设计与编码,面向对象分析、设
计与编码,软件的评审、测试与维护,项目计划与项目管理。
(二)基本技能:
能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参与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
重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维护
难点:需求分析、软件测试
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教学内容之后给出,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了
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
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概论
一、软件
(一)软件的发展;
(二)软件的定义;
(三)软件的特点、软件的种类。
二、软件工程的概念
(一)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的定义;
(二)软件工程的目标;
(三)软件工程的原则。
三、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一)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基于四代技术模型、面向对象与组件模型、混合模
型。
教学要求: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及软件开发的各个模型
重点:
软件
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难点:
软件开发模型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
一、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二、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三、系统流程图
四、成本/效益分析
教学要求:可行性分析的步骤
重点: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难点:
成本/效益分析
第三章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的任务与步骤
(一)需求分析的任务;
(二)需求分析的步骤;
(三)需求分析的原则。
二、需求分析方法
(一)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二)基本符号、基于数据流的分析方法、数据字典
(三)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方法
(四)
JaCkSon
系统开发方法、
Wamier-Orr
方法
三、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教学要求:需求分析的方法,需求分析的任务和原则
重点:
需求分析的方法,需求分析的
任务和原则
难点:
需求分析的方法
第四章概要设计
一、概要设计的任务与步骤
(一)概要设计的任务、概要设计的步骤
二、软件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藏和局部化、模块独立性、结构设计的评价原则
三、概要设计的方法
(一)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二)基本概念、变换分析、事务分析、设计优化原则
(三)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四)
JaCkSOn
方法、
Wamier-Orr
方法
四、概要设计文档与评审
教学要求:软件设计的概念与原则,概要设计的步骤、方法,概要设计文档与评审
重点:
软件设计的概念与原则,概要设计的步骤、方法
难点:
概要设计的步骤、方法
第五章详细设计
一、详细设计的任务与原则
(一)详细设计的任务、详细设计的原则。
二、详细设计的方法
(一)程序流程图
PFC
、
N-S
图、
PAD
图、
HIPC)
图。
(二)过程设计语言
PD1
、详细设计方法的选择。
三、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与评审
教学要求:详细设计方法,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与评审。
重点:
详细设计的任务与原则
难点:
详细设计方法
第六章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一、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面向对象分析
三、面向对象设计
(一)面向对象设计概念、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程序构件及接口、细节设计。
四、
UM1
方法
(一)
UM1
的发展与特点、
UM1
的表示法、
UM1
的开发步骤。
五、面向对象实例分析与设计
教学要求: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及
UM1
的开发方法:
重
点: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及
UM1
的开发方法
难点:
UM1
方法
第七章编码
一、程序设计语言
(一)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二)程序设计语言特点;
(三)程序设计语言选择。
二、编程风格
三、编程效率
四、编程安全
五、面向对象编程技术
教学要求:一般的编码原则,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
重点:
一般的编码原则,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
难点:
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
第八章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
一、软件质量的定义
二、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
三、软件质量保证策略
四、软件质量保证活动
五、软件质量保证标准
六、软件评审
七、结构化的软件测试
(一)软件测试的概念和原则。
(二)软件测试技术。
(H)
软件测试的步骤。
(四)纠错技术。
八、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
九、软件测试计划与测试分析报告
教学要求: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策略和方法,软件评审或测试的方法和步骤,软件维护
过程
重点:
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策略和方法
难点:
软件评审或测试的方法和步骤,软件维护过程
第九章项目计划与管理
一、软件项目特点、管理的特殊性及软件管理功能
二、确定项目的工作要求
三、确定软硬件资源
四、人员的计划及组织
五、成本估算及控制
六、进度计划
七、软件配置管理
八、软件管理方案
教学要求:项目计划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重点:
软件项目特点、管理的特殊性及软件管理功能
难点:
软件管理的基本内容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为主,也可以板书讲解;结合面授辅导、面授或电子邮件答疑,
进行必要的上机实验。本课程是考试课。评分标准:平时出勤、作业占
10%,
实验报告占
10%,
实验
考核占
10%;
期末闭卷考试占
70%,
统一命题,具体题型包括填空、选择、问答、项目分析建模等。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章节
第
1
章
第
2
章
第
3
章
第
4
章
第
5
章
第
6
章
第
7
章
第
8
章
第
9
章
主要内容
绪论
软件要求定义
软件设计
软件编码
软件测试
软件维护
增量模型
结构化方法
Jackson
方法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授
定
验
1
1
2
2
3
2
2
2
2
3
5
作业题
量
备注
讨
习题
课
其它
小
论
计
外
1
1
3
2
4
2
2
4
2
3
7
3
2
2
32
1
1
2
第
10
章 面向对象基础
第
11
章 面向对象的方法
第
12
章
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
2
3
2
2
第
13
章 软件工程管理技术
第
14
章 软件工程环境
合计
26 6
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C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
据库系统原理》。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张海藩编著.《软件工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年。
(二)主要参考书:
[11
郑人杰.《实用软件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2]
朱三元等.《软件工程技术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31
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上、中、下).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4]
著袁兆山等译.《软件工程
JaVa
语言实现》(美).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
1999
年。
[5]
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61RonPatton
著,周予滨等译.《软件测试》(美).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年。
2024年5月25日发(作者:腾歆美)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SoftwareEngineering)
学时数:
32
其中:实验学时:
6
课外学时:
0
学分数:
2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主
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编码、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项目计划与管理。
根据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软
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
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软件与软件工程,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式,结构化分析、设计与编码,面向对象分析、设
计与编码,软件的评审、测试与维护,项目计划与项目管理。
(二)基本技能:
能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参与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
重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维护
难点:需求分析、软件测试
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教学内容之后给出,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了
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
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概论
一、软件
(一)软件的发展;
(二)软件的定义;
(三)软件的特点、软件的种类。
二、软件工程的概念
(一)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的定义;
(二)软件工程的目标;
(三)软件工程的原则。
三、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一)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基于四代技术模型、面向对象与组件模型、混合模
型。
教学要求: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及软件开发的各个模型
重点:
软件
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难点:
软件开发模型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
一、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二、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三、系统流程图
四、成本/效益分析
教学要求:可行性分析的步骤
重点: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难点:
成本/效益分析
第三章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的任务与步骤
(一)需求分析的任务;
(二)需求分析的步骤;
(三)需求分析的原则。
二、需求分析方法
(一)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二)基本符号、基于数据流的分析方法、数据字典
(三)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方法
(四)
JaCkSon
系统开发方法、
Wamier-Orr
方法
三、需求规格说明与评审
教学要求:需求分析的方法,需求分析的任务和原则
重点:
需求分析的方法,需求分析的
任务和原则
难点:
需求分析的方法
第四章概要设计
一、概要设计的任务与步骤
(一)概要设计的任务、概要设计的步骤
二、软件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藏和局部化、模块独立性、结构设计的评价原则
三、概要设计的方法
(一)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二)基本概念、变换分析、事务分析、设计优化原则
(三)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四)
JaCkSOn
方法、
Wamier-Orr
方法
四、概要设计文档与评审
教学要求:软件设计的概念与原则,概要设计的步骤、方法,概要设计文档与评审
重点:
软件设计的概念与原则,概要设计的步骤、方法
难点:
概要设计的步骤、方法
第五章详细设计
一、详细设计的任务与原则
(一)详细设计的任务、详细设计的原则。
二、详细设计的方法
(一)程序流程图
PFC
、
N-S
图、
PAD
图、
HIPC)
图。
(二)过程设计语言
PD1
、详细设计方法的选择。
三、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与评审
教学要求:详细设计方法,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与评审。
重点:
详细设计的任务与原则
难点:
详细设计方法
第六章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一、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面向对象分析
三、面向对象设计
(一)面向对象设计概念、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程序构件及接口、细节设计。
四、
UM1
方法
(一)
UM1
的发展与特点、
UM1
的表示法、
UM1
的开发步骤。
五、面向对象实例分析与设计
教学要求: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及
UM1
的开发方法:
重
点: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及
UM1
的开发方法
难点:
UM1
方法
第七章编码
一、程序设计语言
(一)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二)程序设计语言特点;
(三)程序设计语言选择。
二、编程风格
三、编程效率
四、编程安全
五、面向对象编程技术
教学要求:一般的编码原则,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
重点:
一般的编码原则,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
难点:
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
第八章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
一、软件质量的定义
二、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
三、软件质量保证策略
四、软件质量保证活动
五、软件质量保证标准
六、软件评审
七、结构化的软件测试
(一)软件测试的概念和原则。
(二)软件测试技术。
(H)
软件测试的步骤。
(四)纠错技术。
八、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
九、软件测试计划与测试分析报告
教学要求: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策略和方法,软件评审或测试的方法和步骤,软件维护
过程
重点:
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策略和方法
难点:
软件评审或测试的方法和步骤,软件维护过程
第九章项目计划与管理
一、软件项目特点、管理的特殊性及软件管理功能
二、确定项目的工作要求
三、确定软硬件资源
四、人员的计划及组织
五、成本估算及控制
六、进度计划
七、软件配置管理
八、软件管理方案
教学要求:项目计划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重点:
软件项目特点、管理的特殊性及软件管理功能
难点:
软件管理的基本内容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为主,也可以板书讲解;结合面授辅导、面授或电子邮件答疑,
进行必要的上机实验。本课程是考试课。评分标准:平时出勤、作业占
10%,
实验报告占
10%,
实验
考核占
10%;
期末闭卷考试占
70%,
统一命题,具体题型包括填空、选择、问答、项目分析建模等。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章节
第
1
章
第
2
章
第
3
章
第
4
章
第
5
章
第
6
章
第
7
章
第
8
章
第
9
章
主要内容
绪论
软件要求定义
软件设计
软件编码
软件测试
软件维护
增量模型
结构化方法
Jackson
方法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授
定
验
1
1
2
2
3
2
2
2
2
3
5
作业题
量
备注
讨
习题
课
其它
小
论
计
外
1
1
3
2
4
2
2
4
2
3
7
3
2
2
32
1
1
2
第
10
章 面向对象基础
第
11
章 面向对象的方法
第
12
章
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
2
3
2
2
第
13
章 软件工程管理技术
第
14
章 软件工程环境
合计
26 6
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C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
据库系统原理》。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张海藩编著.《软件工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年。
(二)主要参考书:
[11
郑人杰.《实用软件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2]
朱三元等.《软件工程技术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31
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上、中、下).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4]
著袁兆山等译.《软件工程
JaVa
语言实现》(美).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
1999
年。
[5]
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61RonPatton
著,周予滨等译.《软件测试》(美).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