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5日发(作者:扶代桃)
Itanium(官方中文名称为安腾),是 Intel Itanium 架构(通常称之为IA-64)的 64位处理器。Intel 推出了两个 Itanium 的家族:其
一是 Itanium,另一个是 Itanium 2。在 2007年 11月1日,Itanium 2 的家族又再一次称为
Itanium
。该处理器的市场定位是在于企业
服务器与高性能运算系统。该架构由 HP 创始,后来则是 HP 与 Intel 共同开发。
Itanium
的微架构是彻底的不同于其他 Intel 处理器采用的 x86(包含x86-64)架构。这个架构是建基于显性的指令并发,由编译器来决
定哪些指令并发处理。这种方式允许处理器在每个周期最多可以运行 6 个指令。与超标量架构的不同点,
Itanium
在并发处理中并没有复
杂的线路来判断指令依赖性,所以编译器必须要在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处理妥当。
在一系列的拖延开发进度后,第一款 Itanium 于 2001年推出,性能更强的 Itanium 处理器在之后则是有周期性的持续推出。采用 Itanium
处理器的制造商之中,以 HP 的制造量最多。在 2007年,Itanium 在企业界系统采用的架构之中是位于第四名,而前三名则是x86-64、IBM
POWER 与 SPARC。Intel 推出最新的 Itanium 处理器为 Montvale 核心,于 2007年 11月推出。
[1]
[编辑] 历史
搭载Itanium处理器的服务器销售预测表
[2][3]
[编辑] 开发:1989 至 2001
在 1989 年,HP 认为 RISC 架构将来会遇到每周期只能运行一个指令的瓶颈。而 HP 的研究员在研究一个称之为显式并发指令运算(EPIC)
的新架构,该架构允许处理器在一个周期内运行多条指令。EPIC 是一种超长指令字(VLIW)架构,每个这种指令即包含多条小指令。使用 EPIC
技术后,编译器就能决定让这些小指令同时运行于单一周期,因此处理器能够简单的运行这些指令而不需要很复杂的架构去决定哪些指令能
够并发运行。
[4]
HP 认为它对个别企业系统公司不具有足够的成本效益来自行开发自己的处理器,所以 HP 在 1994年与 Intel 结为合作伙伴来开发 EPIC
为基础的 IA-64 架构。而 Intel 预测 IA-64 微处理器将会被使用多数的企业系统制造业采用而给予大量的开发资源。在 1998年,HP 与
Intel 发表共同的大规模合作开发的成品,内部代号为 Merced。
[4]
在开发期间,Intel、HP 还有工业分析家预测 IA-64 将会支配服务器、工作站、高级电脑,甚至取代 RISC 与 CISC 架构的所有既有产品。
此预测导致 Compaq 与 Silicon Graphics 决定放弃 Alpha 与 MIPS 架构的未来开发计划而偏爱转移至 IA-64 架构。
[5]
数个集团分别开始为该架构开发操作系统,包含 Microsoft Windows、Linux 与 Unix 的派生版本像是 HP-UX、Solaris、Tru64 UNIX 与
Project Monterey
[6]
(后三者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已被取消)。在 1997 年发现 IA-64 架构与该编译器的开发难度比预期还要高,所以 Merced
[7]
的推出时间就一再顺延。该技术困难包含需要非常大量的晶体管才能处理超长指令与大量高速缓存。在该架构的专案还有一些结构性的问
题,在两部分的集成团队使用不同的算法而有些微不同的优先度。自从第一颗 EPIC 架构的处理器 Merced 推出后,开发团队也陆续遭遇更
多之前未预料到的问题。除此之外,EPIC 的概念依赖于编译器的处理能力,而之前完全没有实现过,所以许多未预测到的研究也出现。
[8][9]
Intel 在 1999年 10月4日发表该处理器的官方名称 Itanium。几小时之后观察家指出该处理器参考
Itanic
,源自于 Titanic,在 1912
年沉没的号称“不可能”沉没的远洋邮轮。不少评论媒体暗示 Itanium 像是个大白象耗资亿元的产物却无法达到既定性能与销售量。但此
时 RISC 与 CISC 的架构长足的增强超标量的性能,能够不使用 EPIC 的技术来破除单一周期只能运行一个指令的魔咒。
[编辑] 第一代 Itanium 处理器:2001 至 2002
第一代 Itanium 处理器商标
Itanium
Itanium 处理器
生产时间
制造商
处理器速度
2001年 6月至2002年 6月
Intel
733 MHz 至800 MHz
前端总线速度 266 MT/s
制作工艺
指令集架构
接口
核心
0.18µm
Itanium
PAC418
Merced
Itanium 800MHZ L3 4M
Itanium 800MHZ L3 4M 处理器
Itanium 800MHZ L3 4M
Itanium 800MHZ L3 4M 处理器
第一代 Itanium 在 2001年 6月推出,但是却不优于同时代的 RISC 与 CISC 处理器。
Itanium
与 x86 的低级服务器(小于4 CPU 的系
统)竞争,还有跟高级的 IBM POWER 架构与 SPARC 架构竞争市场。而 Intel 重新定位 Itanium 指向高级商务与高性能运算系统,尝试去
复制 x86 架构中非常成功的横向市场发展(单一架构,多个系统制造厂)。不过却被局限在业界不想更换 HP 制造的 PA-RISC 与 Alpha,
还有 SGI制 MIPS 架构的高性能运算系统。因为当 x86 架构切入商用市场上,POWER 与 SPARC 架构还算是很强健的。以预算为主的考量,
x86 在商用运算的横向发展中是非常优秀的选择。HP 与 Intel 此时发现 Itanium 无法与其他系统相提并论,就在一年后就推出 Itanium 2
来取代旧有的 Itanium。由于缺乏足够的产额、差劲的性能,还有高售价,第一代 Itanium 只有售出几千组系统。不过这些系统在开发
Itanium 2 的软件时是相当有用的。不过既使如此,IBM 还是有制造出搭载此处理器的超级电脑。
[10]
[编辑]
Itanium 2
处理器:2002 至今
2024年5月25日发(作者:扶代桃)
Itanium(官方中文名称为安腾),是 Intel Itanium 架构(通常称之为IA-64)的 64位处理器。Intel 推出了两个 Itanium 的家族:其
一是 Itanium,另一个是 Itanium 2。在 2007年 11月1日,Itanium 2 的家族又再一次称为
Itanium
。该处理器的市场定位是在于企业
服务器与高性能运算系统。该架构由 HP 创始,后来则是 HP 与 Intel 共同开发。
Itanium
的微架构是彻底的不同于其他 Intel 处理器采用的 x86(包含x86-64)架构。这个架构是建基于显性的指令并发,由编译器来决
定哪些指令并发处理。这种方式允许处理器在每个周期最多可以运行 6 个指令。与超标量架构的不同点,
Itanium
在并发处理中并没有复
杂的线路来判断指令依赖性,所以编译器必须要在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处理妥当。
在一系列的拖延开发进度后,第一款 Itanium 于 2001年推出,性能更强的 Itanium 处理器在之后则是有周期性的持续推出。采用 Itanium
处理器的制造商之中,以 HP 的制造量最多。在 2007年,Itanium 在企业界系统采用的架构之中是位于第四名,而前三名则是x86-64、IBM
POWER 与 SPARC。Intel 推出最新的 Itanium 处理器为 Montvale 核心,于 2007年 11月推出。
[1]
[编辑] 历史
搭载Itanium处理器的服务器销售预测表
[2][3]
[编辑] 开发:1989 至 2001
在 1989 年,HP 认为 RISC 架构将来会遇到每周期只能运行一个指令的瓶颈。而 HP 的研究员在研究一个称之为显式并发指令运算(EPIC)
的新架构,该架构允许处理器在一个周期内运行多条指令。EPIC 是一种超长指令字(VLIW)架构,每个这种指令即包含多条小指令。使用 EPIC
技术后,编译器就能决定让这些小指令同时运行于单一周期,因此处理器能够简单的运行这些指令而不需要很复杂的架构去决定哪些指令能
够并发运行。
[4]
HP 认为它对个别企业系统公司不具有足够的成本效益来自行开发自己的处理器,所以 HP 在 1994年与 Intel 结为合作伙伴来开发 EPIC
为基础的 IA-64 架构。而 Intel 预测 IA-64 微处理器将会被使用多数的企业系统制造业采用而给予大量的开发资源。在 1998年,HP 与
Intel 发表共同的大规模合作开发的成品,内部代号为 Merced。
[4]
在开发期间,Intel、HP 还有工业分析家预测 IA-64 将会支配服务器、工作站、高级电脑,甚至取代 RISC 与 CISC 架构的所有既有产品。
此预测导致 Compaq 与 Silicon Graphics 决定放弃 Alpha 与 MIPS 架构的未来开发计划而偏爱转移至 IA-64 架构。
[5]
数个集团分别开始为该架构开发操作系统,包含 Microsoft Windows、Linux 与 Unix 的派生版本像是 HP-UX、Solaris、Tru64 UNIX 与
Project Monterey
[6]
(后三者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已被取消)。在 1997 年发现 IA-64 架构与该编译器的开发难度比预期还要高,所以 Merced
[7]
的推出时间就一再顺延。该技术困难包含需要非常大量的晶体管才能处理超长指令与大量高速缓存。在该架构的专案还有一些结构性的问
题,在两部分的集成团队使用不同的算法而有些微不同的优先度。自从第一颗 EPIC 架构的处理器 Merced 推出后,开发团队也陆续遭遇更
多之前未预料到的问题。除此之外,EPIC 的概念依赖于编译器的处理能力,而之前完全没有实现过,所以许多未预测到的研究也出现。
[8][9]
Intel 在 1999年 10月4日发表该处理器的官方名称 Itanium。几小时之后观察家指出该处理器参考
Itanic
,源自于 Titanic,在 1912
年沉没的号称“不可能”沉没的远洋邮轮。不少评论媒体暗示 Itanium 像是个大白象耗资亿元的产物却无法达到既定性能与销售量。但此
时 RISC 与 CISC 的架构长足的增强超标量的性能,能够不使用 EPIC 的技术来破除单一周期只能运行一个指令的魔咒。
[编辑] 第一代 Itanium 处理器:2001 至 2002
第一代 Itanium 处理器商标
Itanium
Itanium 处理器
生产时间
制造商
处理器速度
2001年 6月至2002年 6月
Intel
733 MHz 至800 MHz
前端总线速度 266 MT/s
制作工艺
指令集架构
接口
核心
0.18µm
Itanium
PAC418
Merced
Itanium 800MHZ L3 4M
Itanium 800MHZ L3 4M 处理器
Itanium 800MHZ L3 4M
Itanium 800MHZ L3 4M 处理器
第一代 Itanium 在 2001年 6月推出,但是却不优于同时代的 RISC 与 CISC 处理器。
Itanium
与 x86 的低级服务器(小于4 CPU 的系
统)竞争,还有跟高级的 IBM POWER 架构与 SPARC 架构竞争市场。而 Intel 重新定位 Itanium 指向高级商务与高性能运算系统,尝试去
复制 x86 架构中非常成功的横向市场发展(单一架构,多个系统制造厂)。不过却被局限在业界不想更换 HP 制造的 PA-RISC 与 Alpha,
还有 SGI制 MIPS 架构的高性能运算系统。因为当 x86 架构切入商用市场上,POWER 与 SPARC 架构还算是很强健的。以预算为主的考量,
x86 在商用运算的横向发展中是非常优秀的选择。HP 与 Intel 此时发现 Itanium 无法与其他系统相提并论,就在一年后就推出 Itanium 2
来取代旧有的 Itanium。由于缺乏足够的产额、差劲的性能,还有高售价,第一代 Itanium 只有售出几千组系统。不过这些系统在开发
Itanium 2 的软件时是相当有用的。不过既使如此,IBM 还是有制造出搭载此处理器的超级电脑。
[10]
[编辑]
Itanium 2
处理器:2002 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