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台心菱)
在早期发烧级运放中,大家熟悉的型号有:单运放NE5534、OP37、LF356、LM318
和CA3140;双运放NE5532、LM833、CA3240、LF412和uPC4556。这些运放都曾被
冠以“运放皇”、“极品运放”等头衔,在前儿年的确风光一时。就是现在相当多的发烧
级音响器材中仍能见到这些运放的身影。其中单运放中的NE5534和双运放中的NE5532
更是在音响界家喻户晓。它们具有较细腻的高音,低音也较厚实,整体音色偏暖。虽然这
两款运放都是双极型,但以低噪声、高转换速率、宽频带、驱动能力强等优良特性以及便
宜的价格曾使一代发烧友为之倾倒。
当然缺点也是毋庸置疑的:输入阻抗较低、高音发毛、解析力不够高、声场的定位
聚焦欠准确。后来又出现了不少盗版产品使之声誉大受影响。尽管如此,正宗的NE5534
和NE5532仍是值得采用的“保留”运放,进口、国产中档成品CD、VCD和LD的音频
电路中大量运用就是最好的证明。后来美国Signetics公司又推出NE5535想作为双运放
NE5532的升级产品,其转换速率达15V/μs,但由于增益带宽积仅为1MHz,而输入噪声
密度却高达30nV/√Hz,使音色不比NE5532提高多少,自然在音响界未能站得住脚,也
就偃旗息鼓自行停产。
90年代初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inear Technology)研制出LT1028单运放和
LT1057双运放,在音响界又名噪一时。这两款发烧级运放正如各种媒体所介绍的,其音色
属“冷艳清丽”型,有较高的解析力和层次感。除了高转换速率、宽频带等特性外,还有
低输入偏流,这主要是采用了MOS型场效应管构成输入差分放大级,也是解析力较好的
主要原因。看起来双运放LT1057似乎是两个单运放LT1028的组合。但究其内部电路还是
有所差异。从静态电源电流可看出,双运放1057只有3.2mA静态电流,平均每个运放只耗
电1.6mA,而单运放LT1028有7.4mA的静态电流,是LT1057中单个运放的4.6倍。将这
两种运放分别用在前置放大器中聆听比较LT1028的音色就比LT1057要醇厚,动态与解析
力比LT1057还要略胜一筹。总之,用这两款运放来改善层次感和解析力不足的音响器材,
恰似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每试必有收获。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alogDevices)1995年推出的新型发烧级双运放OP275
一经试用,就博得了胆机发烧友的喝彩,评价为具有“胆味”的发烧级运放。OP275采用
JFET结型场效应管组成输入差分放大级,与双极型晶体管混合搭配成完整运放电路。将其
应用在音响电路中,表现出的特点是:人声演绎得十分逼真,具有电子管音响的醇厚、柔
顺和润泽。这主要得益于OP275十分平坦的增益传输通频带,在20Hz~20kHz范围内的
输出曲线段几乎完全水平,“胆”声韵味在该运放的作用下表现得淋漓尽致。用OP275来
改善音质毛糙、“声”单力薄的音响器材真是恰到好处。而且该双运放市场售价仅二十元
左右,应该说比较超值。但要注意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有美国产和韩国产之分,后者价格更
便宜些。虽说制作电路版本一样,但听感上仍觉得美国产的要好些。
AD711单运放、AD712双运放、AD713四运放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新近推出,用
于更新替换早期的单运放TL081、LF411;双运放TL082、LF412和四运放TL084、LF347。
该系列运放具有高转换速率16V/μS和低达0.0003%的总谐波失真度,用在音响器材上的
定位表现相当好,与其它发烧运放相比,音色比较朴素,似未作过任何修饰。高频解析力
的听感在NE5532与LT1057之间,不过略带“毛刺”,大概是4MHz的增益带宽还不够宽
的原故;低音控制力较强,比LT1057要厚实些。据说AD712双运放还用在了SONY高档
CD机CDP-777EST的电路中。AD712的市场售价仅十五元左右,值得“摩机”发烧友一
试。
2024年5月27日发(作者:台心菱)
在早期发烧级运放中,大家熟悉的型号有:单运放NE5534、OP37、LF356、LM318
和CA3140;双运放NE5532、LM833、CA3240、LF412和uPC4556。这些运放都曾被
冠以“运放皇”、“极品运放”等头衔,在前儿年的确风光一时。就是现在相当多的发烧
级音响器材中仍能见到这些运放的身影。其中单运放中的NE5534和双运放中的NE5532
更是在音响界家喻户晓。它们具有较细腻的高音,低音也较厚实,整体音色偏暖。虽然这
两款运放都是双极型,但以低噪声、高转换速率、宽频带、驱动能力强等优良特性以及便
宜的价格曾使一代发烧友为之倾倒。
当然缺点也是毋庸置疑的:输入阻抗较低、高音发毛、解析力不够高、声场的定位
聚焦欠准确。后来又出现了不少盗版产品使之声誉大受影响。尽管如此,正宗的NE5534
和NE5532仍是值得采用的“保留”运放,进口、国产中档成品CD、VCD和LD的音频
电路中大量运用就是最好的证明。后来美国Signetics公司又推出NE5535想作为双运放
NE5532的升级产品,其转换速率达15V/μs,但由于增益带宽积仅为1MHz,而输入噪声
密度却高达30nV/√Hz,使音色不比NE5532提高多少,自然在音响界未能站得住脚,也
就偃旗息鼓自行停产。
90年代初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inear Technology)研制出LT1028单运放和
LT1057双运放,在音响界又名噪一时。这两款发烧级运放正如各种媒体所介绍的,其音色
属“冷艳清丽”型,有较高的解析力和层次感。除了高转换速率、宽频带等特性外,还有
低输入偏流,这主要是采用了MOS型场效应管构成输入差分放大级,也是解析力较好的
主要原因。看起来双运放LT1057似乎是两个单运放LT1028的组合。但究其内部电路还是
有所差异。从静态电源电流可看出,双运放1057只有3.2mA静态电流,平均每个运放只耗
电1.6mA,而单运放LT1028有7.4mA的静态电流,是LT1057中单个运放的4.6倍。将这
两种运放分别用在前置放大器中聆听比较LT1028的音色就比LT1057要醇厚,动态与解析
力比LT1057还要略胜一筹。总之,用这两款运放来改善层次感和解析力不足的音响器材,
恰似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每试必有收获。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alogDevices)1995年推出的新型发烧级双运放OP275
一经试用,就博得了胆机发烧友的喝彩,评价为具有“胆味”的发烧级运放。OP275采用
JFET结型场效应管组成输入差分放大级,与双极型晶体管混合搭配成完整运放电路。将其
应用在音响电路中,表现出的特点是:人声演绎得十分逼真,具有电子管音响的醇厚、柔
顺和润泽。这主要得益于OP275十分平坦的增益传输通频带,在20Hz~20kHz范围内的
输出曲线段几乎完全水平,“胆”声韵味在该运放的作用下表现得淋漓尽致。用OP275来
改善音质毛糙、“声”单力薄的音响器材真是恰到好处。而且该双运放市场售价仅二十元
左右,应该说比较超值。但要注意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有美国产和韩国产之分,后者价格更
便宜些。虽说制作电路版本一样,但听感上仍觉得美国产的要好些。
AD711单运放、AD712双运放、AD713四运放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新近推出,用
于更新替换早期的单运放TL081、LF411;双运放TL082、LF412和四运放TL084、LF347。
该系列运放具有高转换速率16V/μS和低达0.0003%的总谐波失真度,用在音响器材上的
定位表现相当好,与其它发烧运放相比,音色比较朴素,似未作过任何修饰。高频解析力
的听感在NE5532与LT1057之间,不过略带“毛刺”,大概是4MHz的增益带宽还不够宽
的原故;低音控制力较强,比LT1057要厚实些。据说AD712双运放还用在了SONY高档
CD机CDP-777EST的电路中。AD712的市场售价仅十五元左右,值得“摩机”发烧友一
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