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怎样将胆机放音系统调得更靓声

IT圈 admin 95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28日发(作者:甄骞信)

怎样将胆机放音系统

调得更靓声

一套刚组合好的放音系统,或刚焊好的胆前级放

大器、功放机接入放音系统,试听效果若不理想,其

中原因很多。如线材素质、音箱摆位、听音环境;新

焊接组装的胆机,本身调校方面的原因,如电子管放

大电路的屏流大小不适当。当屏流较大时,声音厚实,

但细致度差;若屏流小则乐声的厚润度不够。并且电

压放大管的屏极负载电阻阻值的大小对音效也有明显

的影响。如当负载电阻阻值很大时,高频响应变差,

且由于直流压降过大,会引起动态范围减小,所以放

大管的负载电阻阻值要适当。再一个原因是放音系统

器材之间的阻抗匹配问题,尤其是胆前级放大器与功

率放大器之间的阻抗匹配等。

放音系统要放出好声,器材之间的匹配很重要,

阻抗匹配得宜才能使器材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质,才会

放出靓丽的乐声。最熟悉不过的是音箱和功放机的搭

配。功放机输出端设有4 Ω、8 Ω、16 Ω的输出插孔,

分别配4 Ω、8 Ω、16 Ω的音箱,这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胆前级与后级功放之间的阻抗匹配又是最重要

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也有要求。一般商品机的

说明书上均标有输入阻抗的数值,如有的是470 kΩ,

有的是100 kΩ。一般情况下,同厂制造的前级放大

器与后级功放相配,出靓声的机会较多。这是因为,

著名的商品机的前、后级在设计时都考虑到了阻抗匹

配问题。不同厂家制造的前、后级搭配时,若音效表

现不如人意,则便是阻抗匹配问题了。通常,现代器

材多是高输入阻抗的,古董的功放机多是低输入阻

抗。所以DIY者应注意阻抗匹配的正确,否则阻抗

不匹配,就是仿名机线路、再配用发烧级元件焊机,

也不一定能放出好声。因此有高手称,玩音响就是玩

器材匹配。

通常对胆前级放大器的要求是,输入阻抗愈高愈

好,输出阻抗愈低愈好。这主要原因是与其他器材相

互搭配时的匹配性能较高。因为输入阻抗高,所需要

的输入信号电流较小,对输入端信号线品质的要求可

以降低。较低的输出阻抗,有较大的电流输出能力,

也容易和一些低输入阻抗的后级功放机达到较完美的

匹配。在理论上虽是这么说,但在实际搭配中仍会遇

到麻烦。有时两部素质不错的、不同品牌的前级与后

级功放搭配起来,音质不一定就很靓。而两部较普通

型号的前级放大器和功放机搭配在一起,音效又较前

者不会差。其中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前、后级器材的阻

抗不匹配所致。DIY者焊的土炮前、后级放大器更会

遇到这种现象。

胆机的输入、输出阻抗与诸多的因素有关。胆前

级放大器线路的输出端通常设有输出负载电阻,见图

1中的R

a

。它的作用一般认为是使输出阻抗更稳定(阻

抗与电阻虽不是一回事,阻抗是电阻加电抗,但电阻

是其中的主要因素)。这个电阻的阻值大小,各种型

号的商品机上用的也不相同。最高有的用2 MΩ,大

部分是用1 MΩ,也有用470 kΩ的,最小的阻值是

用100 kΩ。装机之后这只电阻的阻值也不再作调整。

它的作用有多大,或者说它的阻值大小对放音系统的

音效表现有何影响,很难想得到。当胆机功放输入

级电路有电流负反馈(未接阴极旁路电容)时,能使

2009.

8-53

B+2

260 V

IN

W

1

100 k

500 k

3 k

1/2 12AX71/2 12AX7

0.01

200 k1 M

3 k

1/2 12AX7

0.47

+

200μ

180 k

0.1

1 M

680

27 k

+

10μ

B+1

280 V

R

b

680

W

3

1 M

W

2

100 k

R

a

500 k

R

c

500 k

B+

0.22

82 k

+

10μ

5 k

图1 

输入阻抗增大,有大环路负反馈电路也会影响输入

阻抗,且反馈量大小对输入阻抗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因此,若是DIY者,焊机完成后应下功夫进行调校。

先将电压放大管屏极负载电阻阻值调到适宜的数值,

再将放大管工作点调好,使音色的厚度、高频的延伸、

以及动态范围等兼顾为度。与放音系统组合后若音效

欠佳,还应再调前、后级的阻抗匹配。

综上所述可知,器材的阻抗匹配问题有时困扰着

发烧友,使放音系统不能发挥器材的性能,不能放出

靓声,甚至找不到原因所在。根据有关资料,笔者作

了如下调校试验,可找到前、后级之间的最佳阻抗匹

配的具体数值,以及使放音系统放出好声的功放机所

需要的推动电压,使得器材搭配得更加和谐,放音效

果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现代商品胆前放大器或DIY者焊的胆前级,输

出电路更多的是采用阴极输出器,即使是采用SRPP

线路作输出,也具有阴极输出器的特性。就以本人

的Marantz 7前级放大器为例,见图1,谈谈调校方

法,功放机用曙光EL34的单端输出机。前面曾提到,

通常胆前级放大器上输出端电阻,即图1中的R

a

阻值用100 kΩ~2 MΩ,其中又以1 MΩ为多。因此,

这也是品牌不同,音色各有不同的原因之一。功放

机的输入电路中,两者用虚线(实际是信号线)连接

(图1中的虚线位置),先将R

a

暂改用一只小电阻串

联一只阻值1 MΩ的电位器替代,见图1中的W

3

R

b

。W

3

用470~500 kΩ的也行,但需将R

b

的阻值加

大到500 kΩ。试验的过程是调整W

3

的阻值,使胆前

级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与后级功放的输入阻抗有较佳的

匹配,让两者的搭配达到协调。同时,还要调整胆前

级及后级功放机的音量电位器的开度,将适量的前级

输出信号电压供给后级功放,聆听放音系统的演绎表

现(如乐声的细致、清晰度、层次、丰满度,高音的

亮丽、伸延、活生感、动态的强劲、韵味的浓郁,低

音的量感、力度、瞬变的速度,声场的宽、深、定位等),

音效逐渐提升至最好为止。调试要细心,并且要经过

多次反复的调整,聆听比较,因此要有耐心。调试用

的软件最好使用人声演唱。信号线、电源线、喇叭线

等的素质不宜太低。笔者的放音系统在调试中的表现

是,W

3

的阻值在100 kΩ~1 MΩ之间变动时,音效的

变化最明显。

调试方法。首先将W

3

扭到最大阻值位置。放音

系统开声后,音量调到适中。此时W

1

、W

2

可能各开

在11点~12点钟的位置,但要注意不要将W

1

、W

2

中某只开得很大,另一只开到很小的位置。这样的调

法一般不会出好声。发烧高手认为,前、后级的音量

电位器通常开在11~12点钟位置时,音乐细节的丰富、

清晰,音色的厚润,低音的量感,音场的宽深、定位

等会有较好的表现,此时细听演绎音乐的效果。然

后将W

3

逐步调小,使前级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发生变

化。调小一点,听一听,再调小,再听,边调边听,

2009.

8-54

放音效果会有明显的变化。主要是低音的量感、力

度、清晰度,高、中、低音的平衡度,以及音乐味,

高音的清晰与质感等。当W

3

调到较小位置时,放音

系统的音量会减小,此时再适量调大W

1

、W

2

以保持

声压在原来的水平。听音效的变化。然后再适量调

大W

1

,增加胆前级的输出电压,同时要关小W

2

以保

持声压,或扭小W

1

,开大W

2

。总之,反复调整W

1

W

2

、W

3

,比较音效发生的变化。经过多次调试即可

找到一个较理想的重播效果(音效表现较全面或自己

较喜好的音效),记下W

1

、W

2

、W

3

的位置,然后测

量W

2

+R

a

的电阻值。其后再加大串联的电阻R

b

的阻值,

使R

b

+W

3

的总电阻有2 MΩ,继续试。改变W

3

的阻

值聆听音效的变化。最终找到音效最佳R

a

+W

2

的电阻

值,再用固定电阻换上去,以后欣赏音乐时就将W

1

W

2

旋到试好的位置即可。

从本人的胆机放音系统调试的情况来看,R

a

电阻值在100 kΩ~1 MΩ之间变动时,音效的变化最

明显也最大。当电阻值较小时音色厚润,中、低音量

足,浑厚。随着W

2

的调大,中、高音段明显提升,

均衡度变好,清晰度增加,细节增多,高音更亮丽,

层次感也更好。低音更清晰、有力。乐声的活跃感更

好、情感也浓郁。当调到800~900 kΩ时音效比较满

意了。可想而知,众多的名机该电阻用到1 MΩ,是

设计者经过校声后确定的。同时,此电阻还起滤波的

作用,不同的阻值滤波效果也不同,才有上述的作用。

试验完毕,本胆前级放大器R

a

换成805 kΩ的电阻,

因为此时的重播效果较全面。

以上介绍了R

a

不同阻值时重播的音乐效果,但有

的胆前级或DIY者焊的土炮胆前级不设R

a

,效果又会

怎样?笔者也作了试验。首先从图1上看,当R

a

不存

在时,W

2

便是胆前级的输出负载了,且又与功放机输

入级放大管的栅漏电阻R

c

并联,因此并联后的阻值较

小。这时放音系统照常工作。放音试听,它的音效近

似前面介绍的将W

3

扭到很小位置的效果。若是没听过

W

3

在800~900 kΩ的音效时,会认为此时的表现并不

错,低音滚滚、音色浓厚,高音段虽不很明亮,也还

有些。但两者相比,前者的音效就显的全面,乐声更

清澈,低音不是那么浑厚而是强劲,尤其是鼓点清晰、

有力,鼓皮的弹性也好。如果后级功放的音量电位器

用较高阻值,如250 kΩ或500 kΩ等,音效又会好些。

这又给DIY者提示,功放机的音量电位器应尽量用较

大阻值的,会与胆前级放大器阻抗匹配的性能更高些。

另外,有的型号的功放机R

c

的阻值用1 MΩ,这也对

系统的匹配有利。还有的功放机不设R

c

,放大管的偏

压回路由W

2

提供。因此,当W

2

使用日久,发生磨损

而接触不良时,放大管的偏压也不稳定,调整W

2

时会

有杂声发生。所以,R

c

不宜省去,且阻值大些更好。

如果将图1中的R

a

换成1 MΩ的电位器,平时

使用更加方便,想听何种音效可任意选取,随手可得。

但是往往这些电台使用这个格式进行编辑,造成了节

目音质很大的损失。

见到这些文件的后缀的时候不再陌生,同时根据这些

音频的属性,我们来进行使用。根据不同的场合来使

用好这些格式。例如,高品质的mp3在播放的时候,

是接近于原声的,但是作为编辑用的素材来说,则体

现出它致命的弱点,在反复地进行编解码的过程当

中,损失掉最多的,就是品质。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

发生,工作时应问清楚您的下一环工作是什么用途,

例如,大多数的非线编辑需要使用的是48 k采样的音

频,因为非线要么是数字方式最终给录像带记录之

用,要么就是最终出DVD格式的画面。在这个情形下,

虽然非线可以支持别的格式的音频,但是无疑48 k的

wave音频对它来说是最适合的了。

13 WAV:被广泛支持的格式

WAV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

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

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WAV格式支

持许多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

道,采用44.1 kHz的采样频率,16 bit量化位数,因

此WAV的音质与CD相差无几,但WAV格式对存储

空间需求太大不便于交流和传播。

今天我们聊了聊音频文件的格式,相信大家以后

2009.

8-55

2024年5月28日发(作者:甄骞信)

怎样将胆机放音系统

调得更靓声

一套刚组合好的放音系统,或刚焊好的胆前级放

大器、功放机接入放音系统,试听效果若不理想,其

中原因很多。如线材素质、音箱摆位、听音环境;新

焊接组装的胆机,本身调校方面的原因,如电子管放

大电路的屏流大小不适当。当屏流较大时,声音厚实,

但细致度差;若屏流小则乐声的厚润度不够。并且电

压放大管的屏极负载电阻阻值的大小对音效也有明显

的影响。如当负载电阻阻值很大时,高频响应变差,

且由于直流压降过大,会引起动态范围减小,所以放

大管的负载电阻阻值要适当。再一个原因是放音系统

器材之间的阻抗匹配问题,尤其是胆前级放大器与功

率放大器之间的阻抗匹配等。

放音系统要放出好声,器材之间的匹配很重要,

阻抗匹配得宜才能使器材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质,才会

放出靓丽的乐声。最熟悉不过的是音箱和功放机的搭

配。功放机输出端设有4 Ω、8 Ω、16 Ω的输出插孔,

分别配4 Ω、8 Ω、16 Ω的音箱,这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胆前级与后级功放之间的阻抗匹配又是最重要

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也有要求。一般商品机的

说明书上均标有输入阻抗的数值,如有的是470 kΩ,

有的是100 kΩ。一般情况下,同厂制造的前级放大

器与后级功放相配,出靓声的机会较多。这是因为,

著名的商品机的前、后级在设计时都考虑到了阻抗匹

配问题。不同厂家制造的前、后级搭配时,若音效表

现不如人意,则便是阻抗匹配问题了。通常,现代器

材多是高输入阻抗的,古董的功放机多是低输入阻

抗。所以DIY者应注意阻抗匹配的正确,否则阻抗

不匹配,就是仿名机线路、再配用发烧级元件焊机,

也不一定能放出好声。因此有高手称,玩音响就是玩

器材匹配。

通常对胆前级放大器的要求是,输入阻抗愈高愈

好,输出阻抗愈低愈好。这主要原因是与其他器材相

互搭配时的匹配性能较高。因为输入阻抗高,所需要

的输入信号电流较小,对输入端信号线品质的要求可

以降低。较低的输出阻抗,有较大的电流输出能力,

也容易和一些低输入阻抗的后级功放机达到较完美的

匹配。在理论上虽是这么说,但在实际搭配中仍会遇

到麻烦。有时两部素质不错的、不同品牌的前级与后

级功放搭配起来,音质不一定就很靓。而两部较普通

型号的前级放大器和功放机搭配在一起,音效又较前

者不会差。其中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前、后级器材的阻

抗不匹配所致。DIY者焊的土炮前、后级放大器更会

遇到这种现象。

胆机的输入、输出阻抗与诸多的因素有关。胆前

级放大器线路的输出端通常设有输出负载电阻,见图

1中的R

a

。它的作用一般认为是使输出阻抗更稳定(阻

抗与电阻虽不是一回事,阻抗是电阻加电抗,但电阻

是其中的主要因素)。这个电阻的阻值大小,各种型

号的商品机上用的也不相同。最高有的用2 MΩ,大

部分是用1 MΩ,也有用470 kΩ的,最小的阻值是

用100 kΩ。装机之后这只电阻的阻值也不再作调整。

它的作用有多大,或者说它的阻值大小对放音系统的

音效表现有何影响,很难想得到。当胆机功放输入

级电路有电流负反馈(未接阴极旁路电容)时,能使

2009.

8-53

B+2

260 V

IN

W

1

100 k

500 k

3 k

1/2 12AX71/2 12AX7

0.01

200 k1 M

3 k

1/2 12AX7

0.47

+

200μ

180 k

0.1

1 M

680

27 k

+

10μ

B+1

280 V

R

b

680

W

3

1 M

W

2

100 k

R

a

500 k

R

c

500 k

B+

0.22

82 k

+

10μ

5 k

图1 

输入阻抗增大,有大环路负反馈电路也会影响输入

阻抗,且反馈量大小对输入阻抗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因此,若是DIY者,焊机完成后应下功夫进行调校。

先将电压放大管屏极负载电阻阻值调到适宜的数值,

再将放大管工作点调好,使音色的厚度、高频的延伸、

以及动态范围等兼顾为度。与放音系统组合后若音效

欠佳,还应再调前、后级的阻抗匹配。

综上所述可知,器材的阻抗匹配问题有时困扰着

发烧友,使放音系统不能发挥器材的性能,不能放出

靓声,甚至找不到原因所在。根据有关资料,笔者作

了如下调校试验,可找到前、后级之间的最佳阻抗匹

配的具体数值,以及使放音系统放出好声的功放机所

需要的推动电压,使得器材搭配得更加和谐,放音效

果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现代商品胆前放大器或DIY者焊的胆前级,输

出电路更多的是采用阴极输出器,即使是采用SRPP

线路作输出,也具有阴极输出器的特性。就以本人

的Marantz 7前级放大器为例,见图1,谈谈调校方

法,功放机用曙光EL34的单端输出机。前面曾提到,

通常胆前级放大器上输出端电阻,即图1中的R

a

阻值用100 kΩ~2 MΩ,其中又以1 MΩ为多。因此,

这也是品牌不同,音色各有不同的原因之一。功放

机的输入电路中,两者用虚线(实际是信号线)连接

(图1中的虚线位置),先将R

a

暂改用一只小电阻串

联一只阻值1 MΩ的电位器替代,见图1中的W

3

R

b

。W

3

用470~500 kΩ的也行,但需将R

b

的阻值加

大到500 kΩ。试验的过程是调整W

3

的阻值,使胆前

级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与后级功放的输入阻抗有较佳的

匹配,让两者的搭配达到协调。同时,还要调整胆前

级及后级功放机的音量电位器的开度,将适量的前级

输出信号电压供给后级功放,聆听放音系统的演绎表

现(如乐声的细致、清晰度、层次、丰满度,高音的

亮丽、伸延、活生感、动态的强劲、韵味的浓郁,低

音的量感、力度、瞬变的速度,声场的宽、深、定位等),

音效逐渐提升至最好为止。调试要细心,并且要经过

多次反复的调整,聆听比较,因此要有耐心。调试用

的软件最好使用人声演唱。信号线、电源线、喇叭线

等的素质不宜太低。笔者的放音系统在调试中的表现

是,W

3

的阻值在100 kΩ~1 MΩ之间变动时,音效的

变化最明显。

调试方法。首先将W

3

扭到最大阻值位置。放音

系统开声后,音量调到适中。此时W

1

、W

2

可能各开

在11点~12点钟的位置,但要注意不要将W

1

、W

2

中某只开得很大,另一只开到很小的位置。这样的调

法一般不会出好声。发烧高手认为,前、后级的音量

电位器通常开在11~12点钟位置时,音乐细节的丰富、

清晰,音色的厚润,低音的量感,音场的宽深、定位

等会有较好的表现,此时细听演绎音乐的效果。然

后将W

3

逐步调小,使前级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发生变

化。调小一点,听一听,再调小,再听,边调边听,

2009.

8-54

放音效果会有明显的变化。主要是低音的量感、力

度、清晰度,高、中、低音的平衡度,以及音乐味,

高音的清晰与质感等。当W

3

调到较小位置时,放音

系统的音量会减小,此时再适量调大W

1

、W

2

以保持

声压在原来的水平。听音效的变化。然后再适量调

大W

1

,增加胆前级的输出电压,同时要关小W

2

以保

持声压,或扭小W

1

,开大W

2

。总之,反复调整W

1

W

2

、W

3

,比较音效发生的变化。经过多次调试即可

找到一个较理想的重播效果(音效表现较全面或自己

较喜好的音效),记下W

1

、W

2

、W

3

的位置,然后测

量W

2

+R

a

的电阻值。其后再加大串联的电阻R

b

的阻值,

使R

b

+W

3

的总电阻有2 MΩ,继续试。改变W

3

的阻

值聆听音效的变化。最终找到音效最佳R

a

+W

2

的电阻

值,再用固定电阻换上去,以后欣赏音乐时就将W

1

W

2

旋到试好的位置即可。

从本人的胆机放音系统调试的情况来看,R

a

电阻值在100 kΩ~1 MΩ之间变动时,音效的变化最

明显也最大。当电阻值较小时音色厚润,中、低音量

足,浑厚。随着W

2

的调大,中、高音段明显提升,

均衡度变好,清晰度增加,细节增多,高音更亮丽,

层次感也更好。低音更清晰、有力。乐声的活跃感更

好、情感也浓郁。当调到800~900 kΩ时音效比较满

意了。可想而知,众多的名机该电阻用到1 MΩ,是

设计者经过校声后确定的。同时,此电阻还起滤波的

作用,不同的阻值滤波效果也不同,才有上述的作用。

试验完毕,本胆前级放大器R

a

换成805 kΩ的电阻,

因为此时的重播效果较全面。

以上介绍了R

a

不同阻值时重播的音乐效果,但有

的胆前级或DIY者焊的土炮胆前级不设R

a

,效果又会

怎样?笔者也作了试验。首先从图1上看,当R

a

不存

在时,W

2

便是胆前级的输出负载了,且又与功放机输

入级放大管的栅漏电阻R

c

并联,因此并联后的阻值较

小。这时放音系统照常工作。放音试听,它的音效近

似前面介绍的将W

3

扭到很小位置的效果。若是没听过

W

3

在800~900 kΩ的音效时,会认为此时的表现并不

错,低音滚滚、音色浓厚,高音段虽不很明亮,也还

有些。但两者相比,前者的音效就显的全面,乐声更

清澈,低音不是那么浑厚而是强劲,尤其是鼓点清晰、

有力,鼓皮的弹性也好。如果后级功放的音量电位器

用较高阻值,如250 kΩ或500 kΩ等,音效又会好些。

这又给DIY者提示,功放机的音量电位器应尽量用较

大阻值的,会与胆前级放大器阻抗匹配的性能更高些。

另外,有的型号的功放机R

c

的阻值用1 MΩ,这也对

系统的匹配有利。还有的功放机不设R

c

,放大管的偏

压回路由W

2

提供。因此,当W

2

使用日久,发生磨损

而接触不良时,放大管的偏压也不稳定,调整W

2

时会

有杂声发生。所以,R

c

不宜省去,且阻值大些更好。

如果将图1中的R

a

换成1 MΩ的电位器,平时

使用更加方便,想听何种音效可任意选取,随手可得。

但是往往这些电台使用这个格式进行编辑,造成了节

目音质很大的损失。

见到这些文件的后缀的时候不再陌生,同时根据这些

音频的属性,我们来进行使用。根据不同的场合来使

用好这些格式。例如,高品质的mp3在播放的时候,

是接近于原声的,但是作为编辑用的素材来说,则体

现出它致命的弱点,在反复地进行编解码的过程当

中,损失掉最多的,就是品质。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

发生,工作时应问清楚您的下一环工作是什么用途,

例如,大多数的非线编辑需要使用的是48 k采样的音

频,因为非线要么是数字方式最终给录像带记录之

用,要么就是最终出DVD格式的画面。在这个情形下,

虽然非线可以支持别的格式的音频,但是无疑48 k的

wave音频对它来说是最适合的了。

13 WAV:被广泛支持的格式

WAV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

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

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WAV格式支

持许多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

道,采用44.1 kHz的采样频率,16 bit量化位数,因

此WAV的音质与CD相差无几,但WAV格式对存储

空间需求太大不便于交流和传播。

今天我们聊了聊音频文件的格式,相信大家以后

2009.

8-55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