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发(作者:旗颐)
国际档案日征文精选12篇
近日,我正思考着如何写一篇有关档案的征文,却接到了
乡下母亲的电话。她询问我关于建房完垛时的人情薄放在哪里
了。由于我经常不在家,只好老实回答我不知道。母亲听到后
非常生气,因为在乡下,人情薄是每户家庭与亲朋好友、左邻
右舍人情往来的凭证,是非常重要的。每当有重大事件需要举
办时,可以根据这些“家庭档案”来进行回礼,以免漏掉。中国
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这是最好的见证。我
的祖父母、父母亲都收拾极好的人,他们保存了一些家庭档案,
其中包括“人情薄”。有时我也喜欢翻看这些档案,因为可以从
中学到一些民俗知识和历史信息。这些档案中的信息量最大,
也比现在的档案讲究多了,从事件的名称到所送之礼的名称写
法都需要有别称。在尾页都会写上吉祥语之类。那时的随礼金
额一般都是几毛钱到七八十年代的几块钱,现在已经涨到成百
上千了,真是有趣味。通过这些家庭档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不至失礼,也可以看到自家门庭兴衰起落,进行总结经验,及
时调整建设思路。如果静下心来稍为玩味,你兴许能从中嗅到
一丝历史的气息或听到社会脉搏的跳动也说不定哩!
我第一次真正听到“档案”一词是在八十年代外祖父陷入困
境的时候。他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地的第一任乡长,后调到
XXX任场长十多年,却在响应政府号召自请回村里任村支书
几年后因劳累过度不幸双目失明。为了缓解困苦,渡过难关,
他请人在县档案馆查找到其任职人事原始档案后,遂向政府递
交了关于请求帮助的报告。按当时的政策,如果没有档案馆里
的原始档案作证明,是很难得到政府补助的。外祖父家的生活
也将难以为继,由此可见当时我隐隐知道档案对于民生的重要
性。
1975年4月3日,我父亲在XXX的XXX买了一台上海
产的“海鸥牌6C1型晶体管收音机”。这张记录了当时我们家
最大的一笔开销,花费了父亲月工资的四分之三。收音机加电
池共计30.16元,这对于那个商品短缺的年代来说,是一笔不
小的开销。正中上方的“XXX语录要节约”,成为了那个年代
最具象征意义的标志。
这台收音机在当时是令人艳羡的物品,对于我和我的同龄
人来说,它是我们的宝贝。我们常常守候在收音机旁,与外界
同呼吸,与信息手牵手。科技名词“激光”、“太阳能”等等,引
发了我们无限的遐想。XXX的《小说连播》、《电影录音剪
辑》节目,是我们最喜欢的节目之一。
这台收音机不仅仅是我们家的宝贝,更是我们那个时代的
象征。它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我们家庭的变
化。42年后,这张依然保存在我珍藏的家用电器档案中,它
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和我们家庭的经历。
光阴荏苒,时代的列车隆隆驶进改革开放年代。我家的家
用电器档案不断增添新成员。1988年10月7日,成都牌18
吋彩电搬进我们居住的XXX(爸爸单位)宿舍。1990年7月
14日,妻子的嫁妆——上菱牌180升无霜双门电冰箱搬进宿
舍里我们即将成婚的新房。
和亿万中国普通民众一样,我们依次迈进“1990”电视、电
器时代、“2000”电脑、手机时代、“2010”网络时代、2017移动
支付、共享时代……
翻开我珍藏的家用电器档案中的“彩电使用说明书”、“”、
“保修卡”、“售后服务指南”,各类彩电的型号、款式、功能、
价格、购买日期清晰可见。彩电背后的故事也渐渐浮现眼前。
第一台彩电是XXX生产的“成都牌C47-851型彩电”。型
号中的47表示显像管为47厘米,即18吋。彩电样式为卧式,
双杆式天线,无遥控功能。从选择频道到调节音量,都必须手
动操作。像当时的大多数彩电一样,只设置了8个频道,也就
是说,最多只能收看8套电视节目。这是我1988年10月7日
购买的,是当时男青年结婚必不可少的家电。
1988年夏天,全民大抢购,国家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
经济过渡,许多商品供不应求,彩电、冰箱更是炙手可热,需
凭票供应。能够将彩电搬进婚房,是许多未婚男青年的梦想。
1988年我25岁,因为面临谈婚论嫁,父母急切要买一台彩电
“筑巢引凤”。得知XXX以吸收存款为目的,购进了一批彩电,
储户只要存款5000元就可以用2700元的价格购买一台国产的
成都牌彩电。想当年,5000元是一笔不小数目啊,父母一咬
牙,将我和他们的全部积蓄取出,并向亲戚借钱。二姐夫和我
一道,帮我将彩电搬回家。
第二台彩电:我们在2001年的五一节逛商场时,发现
XXX生产的“TCLAT2990王牌音响彩电”(29吋)正在促销。
这款彩电是一款全球首创的专利产品,集音响和电视于一体。
它内置音响设备,不看电视时,可以作为家庭音响使用。它还
具有100多个频道预选、音乐厅、影院、立体声、环绕声等5
种音效选择,以及研究功能的远红外遥控器和S端子等强大
的功能。
第三台彩电:在2016年8月21日,我们家的
“TCLAT2990王牌音响彩电”被XXX的49吋高清智能电视—
—“海信LED49K300U”所取代。作为创新型智能电视,XXX
将其命名为海信VIDAA,设计理念源自西班牙语“VIDA”,代
表丰富多彩的生活。除了提供高清宽屏16:9以满足用户高质
量的视听需求,海信VIDAA电视还提供直播电视、影视点播、
多媒体中心、APP应用四大功能。连接无线网络后,用户可
以选择众多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并享受部分游戏、健身、
教育应用功能。操作简便,是一台家用互联网数字多媒体。机
打、信用卡支付代替了先前的手开、现金支付。海信VIDAA
电视“彩电使用说明书”更是将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用户服务
指南等合为一体,体现了XXX以人为本、环保的服务理念。
从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令人向往的“楼上楼下、电灯电
话”到如今“三D打印、4G时代、无人驾驶技术、云计算、大
数据、智能生活”,我们的生活经历了巨变。我们生活在网络
时代、移动支付时代,感到幸运和骄傲。家用电器档案是普通
居民生活的见证者,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和温馨的回忆。
记录了我们家族的族谱和家族历史。父亲的祖辈们都是农
民,但在他们的一生中,也有着许多不平凡的经历和故事。族
谱上记录了他们的姓名、出生地、婚姻状况、子女姓名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家族的根和血脉。而家族历史则记录了我们家族
的发展历程、家族成员的重大事件、家族传统等等。这些都是
我们家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传承家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依
据。
通过这些“家庭档案”,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和家族
的传承意义。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也是一个人回归的归
宿。而家族则是一个人的根和血脉,是一个人身份认同和文化
传承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家庭和家族,传承家族
文化和精神,让我们的家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流传下去。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家生产了十几本生产笔记本,这些
笔记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让我们意识到了父亲的
生产智慧。在我年幼的时候,父亲在家务农种地时,我们家凭
着两亩地也能够过得很好。父亲有一个好惯,就是在日常的劳
动过程中,记录下每年每个季节各类农作物的价格。通过这些
记录,父亲摸索出了价格供求规律,当菜花涨价、豌豆苗烂市
的时候,父亲选择了相反的做法,不仅能卖到脱销,而且还得
到了不错的价钱。这样的小胜利不是一次两次的侥幸,而是经
过了无数次实践验证的“小确幸”。
后来,父亲出去养蜂了,但是他的记笔记的良好惯依然没
有改变。通过记录各类与养蜂有关的必需品的价格浮动,父亲
总是能够在涨价前提前囤货,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父亲还
记录了每个季节雨水量的变化与各类蜜源时间的长短,摸索出
二十四节气时天气情况对各地荔枝花、龙眼花等开花情况的影
响,选择出最合适的采蜜路线,规避了风险,几乎每年都有不
错的收成。因此,养蜂的同行每年出发赶蜜源之前都会来电话
打听父亲的行程,父亲决定走哪他们就跟着走哪。
我曾经和母亲一样对父亲的做法有过误解,以为他只是念
旧的人,喜欢留着旧东西。但是后来我参加工作以后接触到档
案管理工作了才知道,父亲一直是在收集我们家的“家庭档案”。
虽然他本人并不知道“家庭档案”是什么,只是为了给后人留下
点有意义的纪念品,但是他的这些做法确实给我们一家人留下
了宝贵的财富。我要继续珍藏那些满载着美好回忆的照片,那
一张张写着鼓励话语的明信片,以及那些堪称父亲劳动智慧结
晶的生产笔记本。我要将父母给予我的开明、爱和鼓励的教育
方式传承下去,将我们家勤勉上进、不怕吃苦的朴实家风传承
下去,将父亲善于总结归纳劳动经验的智慧和干一行钻一行精
一行的精神传承下去。
家庭档案是研究家族史和家庭成员历史的最可靠的一手材
料,同时也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可靠材料。建立家庭档
案可以对国家档案资源进行重要补充。在西方发达国家如法国、
美国等,都有相当数量的家族档案馆和私人档案馆。家庭档案
不仅有家庭成员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凭证,更能反映家庭生活、
发展历史,是家庭教育的生动素材,是家庭文化的重要内容,
是家庭历史的真实写照。建立家庭档案可以传承优良家风,延
续培养家庭美德,进而传承社会精神文明。因此,建立、维护、
保管、使用好家庭档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个家庭的家庭档案素材越来越丰
富、广泛,且不乏收藏价值,如投资理财类、基建设备类、健
康体检类、资格证书等证件类、社会交往类、收藏财富类等等。
然而,家庭档案的管理现状却让人堪忧。类似于某居民楼内的
大火事件,使40万现金和金块等重要财物严重烧毁,这样的
新闻几乎每天都有。要想把家庭档案保管得万无一失太不容易,
毕竟一个家庭本身拥有的条件太有限了,就连基本的防虫、防
霉、防火、防盗等都难以保证。
目前,中国还缺乏家庭档案保管专业机构和私人档案馆,
社会大众对于家庭档案的档案社会意识也不强,家庭档案管理
能力缺乏。家境殷实的家庭保存家庭重要档案的途径大多数是
到银行租用一个保险柜进行存放有财富价值的理财类材料。但
是在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下,还未达到每个家庭都有经济实力
到银行开保险箱存放家中重要物件,社会上也并不多见能够托
管家庭档案的机构,能够将家庭档案送交当地政府档案馆寄存
或托管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
那么,大多数普通家庭如何妥善安置家庭档案呢?这是值
得我们所有档案工作者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
平时的档案工作实际,从拓宽档案工作服务局、服务社会发展、
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渠道出发,进行了如下几点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家庭档案”,以提
高社会大众的档案意识。政府和档案部门可以利用各种新闻媒
体介绍档案和档案工作,并组织档案工作人员走上大街,分发
宣传手册,走进社区和学校,开展知识讲座和档案文化宣传等
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家庭档案”的认知,增强对其保护的意
识,加强社会档案意识。
其次,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家庭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
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政府和档案部门应该加强对“家庭档案”
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标准,确保档案的
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环节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还
应该建立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鉴定机构,对“家庭档案”进行鉴
定和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家庭档案”利用的研究和推广,挖掘
档案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政府和档案部门应该加强对“家
庭档案”的研究和推广,挖掘档案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推
动档案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同时,还应该加强档案利用的指导
和服务,满足公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促进档案文化的传播和
发展。
2024年5月28日发(作者:旗颐)
国际档案日征文精选12篇
近日,我正思考着如何写一篇有关档案的征文,却接到了
乡下母亲的电话。她询问我关于建房完垛时的人情薄放在哪里
了。由于我经常不在家,只好老实回答我不知道。母亲听到后
非常生气,因为在乡下,人情薄是每户家庭与亲朋好友、左邻
右舍人情往来的凭证,是非常重要的。每当有重大事件需要举
办时,可以根据这些“家庭档案”来进行回礼,以免漏掉。中国
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这是最好的见证。我
的祖父母、父母亲都收拾极好的人,他们保存了一些家庭档案,
其中包括“人情薄”。有时我也喜欢翻看这些档案,因为可以从
中学到一些民俗知识和历史信息。这些档案中的信息量最大,
也比现在的档案讲究多了,从事件的名称到所送之礼的名称写
法都需要有别称。在尾页都会写上吉祥语之类。那时的随礼金
额一般都是几毛钱到七八十年代的几块钱,现在已经涨到成百
上千了,真是有趣味。通过这些家庭档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不至失礼,也可以看到自家门庭兴衰起落,进行总结经验,及
时调整建设思路。如果静下心来稍为玩味,你兴许能从中嗅到
一丝历史的气息或听到社会脉搏的跳动也说不定哩!
我第一次真正听到“档案”一词是在八十年代外祖父陷入困
境的时候。他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地的第一任乡长,后调到
XXX任场长十多年,却在响应政府号召自请回村里任村支书
几年后因劳累过度不幸双目失明。为了缓解困苦,渡过难关,
他请人在县档案馆查找到其任职人事原始档案后,遂向政府递
交了关于请求帮助的报告。按当时的政策,如果没有档案馆里
的原始档案作证明,是很难得到政府补助的。外祖父家的生活
也将难以为继,由此可见当时我隐隐知道档案对于民生的重要
性。
1975年4月3日,我父亲在XXX的XXX买了一台上海
产的“海鸥牌6C1型晶体管收音机”。这张记录了当时我们家
最大的一笔开销,花费了父亲月工资的四分之三。收音机加电
池共计30.16元,这对于那个商品短缺的年代来说,是一笔不
小的开销。正中上方的“XXX语录要节约”,成为了那个年代
最具象征意义的标志。
这台收音机在当时是令人艳羡的物品,对于我和我的同龄
人来说,它是我们的宝贝。我们常常守候在收音机旁,与外界
同呼吸,与信息手牵手。科技名词“激光”、“太阳能”等等,引
发了我们无限的遐想。XXX的《小说连播》、《电影录音剪
辑》节目,是我们最喜欢的节目之一。
这台收音机不仅仅是我们家的宝贝,更是我们那个时代的
象征。它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我们家庭的变
化。42年后,这张依然保存在我珍藏的家用电器档案中,它
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和我们家庭的经历。
光阴荏苒,时代的列车隆隆驶进改革开放年代。我家的家
用电器档案不断增添新成员。1988年10月7日,成都牌18
吋彩电搬进我们居住的XXX(爸爸单位)宿舍。1990年7月
14日,妻子的嫁妆——上菱牌180升无霜双门电冰箱搬进宿
舍里我们即将成婚的新房。
和亿万中国普通民众一样,我们依次迈进“1990”电视、电
器时代、“2000”电脑、手机时代、“2010”网络时代、2017移动
支付、共享时代……
翻开我珍藏的家用电器档案中的“彩电使用说明书”、“”、
“保修卡”、“售后服务指南”,各类彩电的型号、款式、功能、
价格、购买日期清晰可见。彩电背后的故事也渐渐浮现眼前。
第一台彩电是XXX生产的“成都牌C47-851型彩电”。型
号中的47表示显像管为47厘米,即18吋。彩电样式为卧式,
双杆式天线,无遥控功能。从选择频道到调节音量,都必须手
动操作。像当时的大多数彩电一样,只设置了8个频道,也就
是说,最多只能收看8套电视节目。这是我1988年10月7日
购买的,是当时男青年结婚必不可少的家电。
1988年夏天,全民大抢购,国家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
经济过渡,许多商品供不应求,彩电、冰箱更是炙手可热,需
凭票供应。能够将彩电搬进婚房,是许多未婚男青年的梦想。
1988年我25岁,因为面临谈婚论嫁,父母急切要买一台彩电
“筑巢引凤”。得知XXX以吸收存款为目的,购进了一批彩电,
储户只要存款5000元就可以用2700元的价格购买一台国产的
成都牌彩电。想当年,5000元是一笔不小数目啊,父母一咬
牙,将我和他们的全部积蓄取出,并向亲戚借钱。二姐夫和我
一道,帮我将彩电搬回家。
第二台彩电:我们在2001年的五一节逛商场时,发现
XXX生产的“TCLAT2990王牌音响彩电”(29吋)正在促销。
这款彩电是一款全球首创的专利产品,集音响和电视于一体。
它内置音响设备,不看电视时,可以作为家庭音响使用。它还
具有100多个频道预选、音乐厅、影院、立体声、环绕声等5
种音效选择,以及研究功能的远红外遥控器和S端子等强大
的功能。
第三台彩电:在2016年8月21日,我们家的
“TCLAT2990王牌音响彩电”被XXX的49吋高清智能电视—
—“海信LED49K300U”所取代。作为创新型智能电视,XXX
将其命名为海信VIDAA,设计理念源自西班牙语“VIDA”,代
表丰富多彩的生活。除了提供高清宽屏16:9以满足用户高质
量的视听需求,海信VIDAA电视还提供直播电视、影视点播、
多媒体中心、APP应用四大功能。连接无线网络后,用户可
以选择众多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并享受部分游戏、健身、
教育应用功能。操作简便,是一台家用互联网数字多媒体。机
打、信用卡支付代替了先前的手开、现金支付。海信VIDAA
电视“彩电使用说明书”更是将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用户服务
指南等合为一体,体现了XXX以人为本、环保的服务理念。
从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令人向往的“楼上楼下、电灯电
话”到如今“三D打印、4G时代、无人驾驶技术、云计算、大
数据、智能生活”,我们的生活经历了巨变。我们生活在网络
时代、移动支付时代,感到幸运和骄傲。家用电器档案是普通
居民生活的见证者,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和温馨的回忆。
记录了我们家族的族谱和家族历史。父亲的祖辈们都是农
民,但在他们的一生中,也有着许多不平凡的经历和故事。族
谱上记录了他们的姓名、出生地、婚姻状况、子女姓名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家族的根和血脉。而家族历史则记录了我们家族
的发展历程、家族成员的重大事件、家族传统等等。这些都是
我们家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传承家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依
据。
通过这些“家庭档案”,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和家族
的传承意义。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也是一个人回归的归
宿。而家族则是一个人的根和血脉,是一个人身份认同和文化
传承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家庭和家族,传承家族
文化和精神,让我们的家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流传下去。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家生产了十几本生产笔记本,这些
笔记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让我们意识到了父亲的
生产智慧。在我年幼的时候,父亲在家务农种地时,我们家凭
着两亩地也能够过得很好。父亲有一个好惯,就是在日常的劳
动过程中,记录下每年每个季节各类农作物的价格。通过这些
记录,父亲摸索出了价格供求规律,当菜花涨价、豌豆苗烂市
的时候,父亲选择了相反的做法,不仅能卖到脱销,而且还得
到了不错的价钱。这样的小胜利不是一次两次的侥幸,而是经
过了无数次实践验证的“小确幸”。
后来,父亲出去养蜂了,但是他的记笔记的良好惯依然没
有改变。通过记录各类与养蜂有关的必需品的价格浮动,父亲
总是能够在涨价前提前囤货,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父亲还
记录了每个季节雨水量的变化与各类蜜源时间的长短,摸索出
二十四节气时天气情况对各地荔枝花、龙眼花等开花情况的影
响,选择出最合适的采蜜路线,规避了风险,几乎每年都有不
错的收成。因此,养蜂的同行每年出发赶蜜源之前都会来电话
打听父亲的行程,父亲决定走哪他们就跟着走哪。
我曾经和母亲一样对父亲的做法有过误解,以为他只是念
旧的人,喜欢留着旧东西。但是后来我参加工作以后接触到档
案管理工作了才知道,父亲一直是在收集我们家的“家庭档案”。
虽然他本人并不知道“家庭档案”是什么,只是为了给后人留下
点有意义的纪念品,但是他的这些做法确实给我们一家人留下
了宝贵的财富。我要继续珍藏那些满载着美好回忆的照片,那
一张张写着鼓励话语的明信片,以及那些堪称父亲劳动智慧结
晶的生产笔记本。我要将父母给予我的开明、爱和鼓励的教育
方式传承下去,将我们家勤勉上进、不怕吃苦的朴实家风传承
下去,将父亲善于总结归纳劳动经验的智慧和干一行钻一行精
一行的精神传承下去。
家庭档案是研究家族史和家庭成员历史的最可靠的一手材
料,同时也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可靠材料。建立家庭档
案可以对国家档案资源进行重要补充。在西方发达国家如法国、
美国等,都有相当数量的家族档案馆和私人档案馆。家庭档案
不仅有家庭成员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凭证,更能反映家庭生活、
发展历史,是家庭教育的生动素材,是家庭文化的重要内容,
是家庭历史的真实写照。建立家庭档案可以传承优良家风,延
续培养家庭美德,进而传承社会精神文明。因此,建立、维护、
保管、使用好家庭档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个家庭的家庭档案素材越来越丰
富、广泛,且不乏收藏价值,如投资理财类、基建设备类、健
康体检类、资格证书等证件类、社会交往类、收藏财富类等等。
然而,家庭档案的管理现状却让人堪忧。类似于某居民楼内的
大火事件,使40万现金和金块等重要财物严重烧毁,这样的
新闻几乎每天都有。要想把家庭档案保管得万无一失太不容易,
毕竟一个家庭本身拥有的条件太有限了,就连基本的防虫、防
霉、防火、防盗等都难以保证。
目前,中国还缺乏家庭档案保管专业机构和私人档案馆,
社会大众对于家庭档案的档案社会意识也不强,家庭档案管理
能力缺乏。家境殷实的家庭保存家庭重要档案的途径大多数是
到银行租用一个保险柜进行存放有财富价值的理财类材料。但
是在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下,还未达到每个家庭都有经济实力
到银行开保险箱存放家中重要物件,社会上也并不多见能够托
管家庭档案的机构,能够将家庭档案送交当地政府档案馆寄存
或托管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
那么,大多数普通家庭如何妥善安置家庭档案呢?这是值
得我们所有档案工作者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
平时的档案工作实际,从拓宽档案工作服务局、服务社会发展、
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渠道出发,进行了如下几点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家庭档案”,以提
高社会大众的档案意识。政府和档案部门可以利用各种新闻媒
体介绍档案和档案工作,并组织档案工作人员走上大街,分发
宣传手册,走进社区和学校,开展知识讲座和档案文化宣传等
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家庭档案”的认知,增强对其保护的意
识,加强社会档案意识。
其次,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家庭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
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政府和档案部门应该加强对“家庭档案”
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标准,确保档案的
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环节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还
应该建立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鉴定机构,对“家庭档案”进行鉴
定和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家庭档案”利用的研究和推广,挖掘
档案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政府和档案部门应该加强对“家
庭档案”的研究和推广,挖掘档案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推
动档案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同时,还应该加强档案利用的指导
和服务,满足公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促进档案文化的传播和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