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发展型复习课的“趣智”教学

IT圈 admin 23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29日发(作者:武芸熙)

发展型复习课的“趣智”教学

发布时间:2021-10-10T11:42:39.113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8月 作者: 吴嫦云

[导读] “趣”和“智”是课堂教学价值追求中缺一不可的目标。精心选取学材吸引学生,注重让学生展示思考过程和提炼学习方法,让学生在

牢固掌握旧知的基础上去挑战更多未知的数学世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锤炼学生的数学品格,助力核心素养落地开花。

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吴嫦云

摘要:“趣”和“智”是课堂教学价值追求中缺一不可的目标。精心选取学材吸引学生,注重让学生展示思考过程和提炼学习方法,让学生在

牢固掌握旧知的基础上去挑战更多未知的数学世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锤炼学生的数学品格,助力核心素养落地开花。

关键词:趣智数学 复习 能力 品格

复习课要实现查缺补漏、梳理结构、提升思维、温故知新的愿景,教学素材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发展型复习课是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

的,如空间观念、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是对学生已学思维方法的再认识和提高强化,在掌握要求、练习的设计上要注意各种能力

层次的搭配,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使各类学生都能自由地发展[1]。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关于

圆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笔者精心设计,努力践行“趣智数学”的教学主张。整节课借用一根铁丝,通过学生自主比划、对比、想像、思考、

辩析等活动过程,充分展示学生思考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锤炼了学生的数学品格。“趣”的最终指向就是形成数学品格,

“智”最终目标是形成数学能力,它们是核心素养的一体双面,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地开花。

一、无痕导入,兴趣源于注意

“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课前交流时,出示阿基米德说的这句话,孩子们觉得这话说得很霸气,明白了只要时机、方

法选择得好,就可以取得难以想像的效果。同时也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科学的威力。现在这句话被一些年青人赋予新的意思,是指只要

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创造一个奇迹。带着这份油然而生的学习激情,孩子们很容易从地球联想到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圆。笔者出示一根铁

丝并风趣地说:“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根杠杆,看看你们能创造什么奇迹!”兴趣源于关注,注意是产生兴趣的开始和保证,而觉察是兴趣

发生的逻辑起点[2]。学生对铁丝有兴趣,他的倾向性就转化成求知欲,从而成为孩子们持续学习的动力。

二、比划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学生愿意主动思考就有了探究的乐趣。从“你能用这根铁丝得到一个圆吗?”让学生比划、想像

可以把铁丝直接弯曲成为一个圆,这根铁丝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也能以铁丝的一端为圆心,旋转一周成为一个圆,这根铁丝就是圆

的半径;还可以绕着铁丝的中心点旋转一周,这根铁丝就是这个圆的直径,顺势就复习了圆的周长、面积、半径和直径的相关知识点。再

到用一根铁丝或折或曲或转,想像得到半圆、扇形、圆环后即时出示针对性、提高性练习。如让学生猜一猜“能不能用这根铁丝得到一个圆

环呢?”学生刚开始都感觉不可能,都想把铁丝剪成两段。笔者温馨提醒同学们可以在脑子里把铁丝转一转、折一折,鼓励学生大胆地想

像。笔者更是耐心地等待,成就孩子安静地思考、充分地交流、理智地表达。

生1:以铁丝的任意一点为圆心,只要不是以中心点为圆心旋转一周,铁丝两端都能形成一个圆,这样就有两个圆,就是一个圆环。

生2:可以把铁丝折成“L”形。以折点为圆心,旋转一周两端都能得到一个圆,这就是一个圆环。

……

想像可比眼见的更奇妙。要不然,孩子们对圆环的理解就是大圆里面去掉一个小圆,学生在比划、想象运动轨迹的过程中发展了空间

想象能力。“一根铁丝”的神奇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的乐趣和内驱力。学生通过思考解开一个谜团,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正是对“趣”的切身

体验。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智慧生长的“磨刀石”,启智而增趣。

三、对比理解,灵活思维方式

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梳理、总结就会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老师拿着一根3分米长的铁丝,在空中旋转一周,让学生猜一猜

“铁丝扫过的面积是什么图形?”当学生猜出后,老师把圆环动态生成过程生动形象地显示在屏幕上,“哦!原来铁丝的长度就是圆环的环

宽。”要让学生求的是大圆和小圆的周长差,而且不仅仅是让学生得到答案,还要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巧妙!学生解法如下:

①假设小圆半径为2分米。

3.14×2×(2+3)-2×3.14×2=18.84(分米) ②兀×3

③假设小圆半径为r分米。

3.14×2兀(r+3)-2×3.14×r=18.84(分米) ④d×3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有办法推导出两个圆环的周长差,可计算过程却很繁琐。观察、比较后发现。“两个环形的周长差=2兀×环宽=d×

环宽”解题的思路竟如此巧妙!会变通,能变通,才是学生应知、应会的真本事。这样的学习才能有更多的灵性和生命力,学生才可以举一

反三,灵活处理更多的生活问题或数学问题。那么,知道圆环大小周长的差在生活有什么用呢? 笔者适时出示田径赛场跑道的站位,自然

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出示笔者参加马拉松长跑的照片,鼓励孩子们多运动,因为锻炼令我们精力充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

四、开放设计,提升核心素养

品格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是幸福人生(道德人生)的基石;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是成功人土(智慧人生)的基石[3]。学生来

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能渐渐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形成的激发学习需要

和动机的过程[4]。教师将抽象的、严谨的数学知识融入到自身的生活实际中,调动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

心状态,象这样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精神世界。 “那能不能用这铁丝拆成一个正方形?”孩子们跃跃欲试,大

声喊叫“能!”“肯定能!”笔者再次点拔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注意倾听、学会思考。“不经大脑就轻易下定论可不好啊!到底行不行?”“要给

这张照片做个正方形像框,在头脑里用上这根铁丝,结合圆的有关知识,看看能不能折出一个面积是8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有了想法后可以

在本子上画一画,呆会儿请你们来展示!”

一静下心来学生觉得“上当了”“好难!”。“挑战不可能,你就是牛人。”笔者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动”起来了,汇报如下:

生1:先画一个半径为2分米的圆,先画任意一条直径,再过画一条直径与前条直径垂直,依次连接它们分别交于圆上的四个点,则得

到的正方形面积为8平方分米。

生2:画两个斜边为4分米,斜边上的高为2分米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重合就能成一个面积是8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

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复习课的时间跨度长、涉及的内容多。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涉及的内容从头到尾翻一翻、

讲一讲、练一练,时间不够还低效。“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不只出现在黑板上那么简单,要让学生在牢固掌握旧知的基础上去挑战更多未

知的数学世界。

“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也是如此。“一根铁丝”看似平常,却能删繁就简,重点突出。长此以往,何须担心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足?何

来学生的活动体验不深?何来数学活动经验和思维活动经验积累不够?学生在经历数学思想的熏陶后去感受和理解知识,就能转“知”成

“识”,转“识”成“智”,转“智”成“趣”。故,“趣智”数学课堂是笔者追求的应然姿态。

参考文献:

[1]余作信.数学复习课的四种类型 [J].小学教学研究 ·2000(12).

2024年5月29日发(作者:武芸熙)

发展型复习课的“趣智”教学

发布时间:2021-10-10T11:42:39.113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8月 作者: 吴嫦云

[导读] “趣”和“智”是课堂教学价值追求中缺一不可的目标。精心选取学材吸引学生,注重让学生展示思考过程和提炼学习方法,让学生在

牢固掌握旧知的基础上去挑战更多未知的数学世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锤炼学生的数学品格,助力核心素养落地开花。

厦门市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吴嫦云

摘要:“趣”和“智”是课堂教学价值追求中缺一不可的目标。精心选取学材吸引学生,注重让学生展示思考过程和提炼学习方法,让学生在

牢固掌握旧知的基础上去挑战更多未知的数学世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锤炼学生的数学品格,助力核心素养落地开花。

关键词:趣智数学 复习 能力 品格

复习课要实现查缺补漏、梳理结构、提升思维、温故知新的愿景,教学素材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发展型复习课是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

的,如空间观念、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是对学生已学思维方法的再认识和提高强化,在掌握要求、练习的设计上要注意各种能力

层次的搭配,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使各类学生都能自由地发展[1]。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关于

圆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笔者精心设计,努力践行“趣智数学”的教学主张。整节课借用一根铁丝,通过学生自主比划、对比、想像、思考、

辩析等活动过程,充分展示学生思考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锤炼了学生的数学品格。“趣”的最终指向就是形成数学品格,

“智”最终目标是形成数学能力,它们是核心素养的一体双面,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地开花。

一、无痕导入,兴趣源于注意

“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课前交流时,出示阿基米德说的这句话,孩子们觉得这话说得很霸气,明白了只要时机、方

法选择得好,就可以取得难以想像的效果。同时也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科学的威力。现在这句话被一些年青人赋予新的意思,是指只要

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创造一个奇迹。带着这份油然而生的学习激情,孩子们很容易从地球联想到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圆。笔者出示一根铁

丝并风趣地说:“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根杠杆,看看你们能创造什么奇迹!”兴趣源于关注,注意是产生兴趣的开始和保证,而觉察是兴趣

发生的逻辑起点[2]。学生对铁丝有兴趣,他的倾向性就转化成求知欲,从而成为孩子们持续学习的动力。

二、比划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学生愿意主动思考就有了探究的乐趣。从“你能用这根铁丝得到一个圆吗?”让学生比划、想像

可以把铁丝直接弯曲成为一个圆,这根铁丝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也能以铁丝的一端为圆心,旋转一周成为一个圆,这根铁丝就是圆

的半径;还可以绕着铁丝的中心点旋转一周,这根铁丝就是这个圆的直径,顺势就复习了圆的周长、面积、半径和直径的相关知识点。再

到用一根铁丝或折或曲或转,想像得到半圆、扇形、圆环后即时出示针对性、提高性练习。如让学生猜一猜“能不能用这根铁丝得到一个圆

环呢?”学生刚开始都感觉不可能,都想把铁丝剪成两段。笔者温馨提醒同学们可以在脑子里把铁丝转一转、折一折,鼓励学生大胆地想

像。笔者更是耐心地等待,成就孩子安静地思考、充分地交流、理智地表达。

生1:以铁丝的任意一点为圆心,只要不是以中心点为圆心旋转一周,铁丝两端都能形成一个圆,这样就有两个圆,就是一个圆环。

生2:可以把铁丝折成“L”形。以折点为圆心,旋转一周两端都能得到一个圆,这就是一个圆环。

……

想像可比眼见的更奇妙。要不然,孩子们对圆环的理解就是大圆里面去掉一个小圆,学生在比划、想象运动轨迹的过程中发展了空间

想象能力。“一根铁丝”的神奇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的乐趣和内驱力。学生通过思考解开一个谜团,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正是对“趣”的切身

体验。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智慧生长的“磨刀石”,启智而增趣。

三、对比理解,灵活思维方式

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梳理、总结就会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老师拿着一根3分米长的铁丝,在空中旋转一周,让学生猜一猜

“铁丝扫过的面积是什么图形?”当学生猜出后,老师把圆环动态生成过程生动形象地显示在屏幕上,“哦!原来铁丝的长度就是圆环的环

宽。”要让学生求的是大圆和小圆的周长差,而且不仅仅是让学生得到答案,还要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巧妙!学生解法如下:

①假设小圆半径为2分米。

3.14×2×(2+3)-2×3.14×2=18.84(分米) ②兀×3

③假设小圆半径为r分米。

3.14×2兀(r+3)-2×3.14×r=18.84(分米) ④d×3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有办法推导出两个圆环的周长差,可计算过程却很繁琐。观察、比较后发现。“两个环形的周长差=2兀×环宽=d×

环宽”解题的思路竟如此巧妙!会变通,能变通,才是学生应知、应会的真本事。这样的学习才能有更多的灵性和生命力,学生才可以举一

反三,灵活处理更多的生活问题或数学问题。那么,知道圆环大小周长的差在生活有什么用呢? 笔者适时出示田径赛场跑道的站位,自然

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出示笔者参加马拉松长跑的照片,鼓励孩子们多运动,因为锻炼令我们精力充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

四、开放设计,提升核心素养

品格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是幸福人生(道德人生)的基石;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是成功人土(智慧人生)的基石[3]。学生来

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能渐渐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形成的激发学习需要

和动机的过程[4]。教师将抽象的、严谨的数学知识融入到自身的生活实际中,调动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

心状态,象这样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精神世界。 “那能不能用这铁丝拆成一个正方形?”孩子们跃跃欲试,大

声喊叫“能!”“肯定能!”笔者再次点拔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注意倾听、学会思考。“不经大脑就轻易下定论可不好啊!到底行不行?”“要给

这张照片做个正方形像框,在头脑里用上这根铁丝,结合圆的有关知识,看看能不能折出一个面积是8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有了想法后可以

在本子上画一画,呆会儿请你们来展示!”

一静下心来学生觉得“上当了”“好难!”。“挑战不可能,你就是牛人。”笔者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动”起来了,汇报如下:

生1:先画一个半径为2分米的圆,先画任意一条直径,再过画一条直径与前条直径垂直,依次连接它们分别交于圆上的四个点,则得

到的正方形面积为8平方分米。

生2:画两个斜边为4分米,斜边上的高为2分米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重合就能成一个面积是8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

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复习课的时间跨度长、涉及的内容多。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涉及的内容从头到尾翻一翻、

讲一讲、练一练,时间不够还低效。“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不只出现在黑板上那么简单,要让学生在牢固掌握旧知的基础上去挑战更多未

知的数学世界。

“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也是如此。“一根铁丝”看似平常,却能删繁就简,重点突出。长此以往,何须担心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足?何

来学生的活动体验不深?何来数学活动经验和思维活动经验积累不够?学生在经历数学思想的熏陶后去感受和理解知识,就能转“知”成

“识”,转“识”成“智”,转“智”成“趣”。故,“趣智”数学课堂是笔者追求的应然姿态。

参考文献:

[1]余作信.数学复习课的四种类型 [J].小学教学研究 ·2000(12).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