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大圆机使用维修知识讲座_之九_

IT圈 admin 36浏览 0评论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陆甲)

2009年7月针织工业No.7

大圆机使用维修

知识讲座

大圆机使用维修知识讲座(之九)

本刊特别提供

?????

读者提问

?????

?????

专家回答

双面互换罗纹机的三角与专用罗纹机的三角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什么互换罗纹机所织罗纹布的弹性没有专用罗纹机所织罗纹布的弹性好

?????

目前

市场上的双面机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专用罗纹机

进纱密度为

1.6~1.8

/25.4mm

二是双面互换罗纹机

又称多功能机或万能机

进纱密度为

2.1~2.4

/25.4mm

三是多

路棉毛机

进纱密度为

2.8~3.2

/25.4mm

从原理上讲

多功能机和多路棉毛机都是罗

纹机的衍生机型

根据每种机型的特点

又各侧重于生产不同组织的产品

罗纹机适合生

产罗纹类织物

多功能机侧重于生产复合组织及简单的提花织物

多路棉毛机则适合生

产棉毛织物

从表面上看

3

种机型的区别是进纱密度不同

但实际上

针对不同织物的组织结

织针运行的轨迹及针盘针

针筒针运行轨迹间的配合也有所不同

1

专用罗纹机

专用罗纹机编织

1+1

罗纹时织针运行轨迹曲线如图

1

所示

L

盘口线

筒口线

12341′2′3′4′

1

专用罗纹机编织

1+1

罗纹时织针运行轨迹曲线

在编织

1+1

罗纹组织时

所有织针在每一路都参与编织

在图

1

1

号位置时

针盘

针与针筒针同时起针

这样是为了避免旧线圈在退圈时因出针有先后

导致先起针的织

针将线圈带起

使线圈被后起针的织针针钩顶破

由于

1+1

罗纹是上下全部出针

在退圈

过程中线圈间无法相互转移纱线

当遇到纱线粗节时

织针很容易将线圈带起

如果出针

有先后顺序

就可能出现顶破线圈的现象

而对于抽针类织物

这种现象则不明显

·

1

·

No.7针织工业2009年7月

在图

1

2

号位置时

针盘针与针筒针同时到达挺针最高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

针盘针及针筒针在退圈过程中针舌的不可控制范围集中在一起

以便钢梭进行控制

如果钢梭能有效控制上下针的针舌反拔

那么在

2

号位置处

针盘针与针筒针的挺针

最高点是可以出现前后偏差的

在图

1

3

号位置时

针筒织针完成弯纱

针盘织针开始弯纱

以实现分纱编织

俗称后吃

)。

其主要作用是减少针盘针

针筒针弯纱过程中纱线的张力

这样做的原

因是由于织针全部参加编织

除非同时弯纱

俗称对吃

),

否则纱线在弯纱过程中会出

现针盘针与针筒针间的转移

当后吃不足时

即针筒针未完全完成弯纱时

针盘针已

开始弯纱

),

纱线会在转移过程中由于受力过大而被拉断

如果采用同时弯纱的方法

编织

1+1

罗纹

则织物密度无法达到较高程度

导致织物结构松散

在图

1

4

号位置时

针盘针弯纱刚刚结束

此时针盘针编织的旧线圈刚从针盘

针的针头上退下

如图

2

所示

在图

1

4

号位置时

由于受到未完成弯纱动作的针

盘针的牵扯

已脱掉的旧线圈被扯向针盘盘口

远离针筒筒口

结果使针筒针新喂入

的纱线在筒口处被拉直

而针盘针新喂入的纱线在盘口处处于松弛弯曲状态

要避免

这种情况

除非针盘针弯纱量很小

但当针盘针弯纱太小时

其形成的线圈会小于针

盘针针钩周长

在进入下一路针盘针起针退圈时

由于全部出针

使纱线转移变得困

导致退圈困难

出现针盘针带布现象

如果此时马上进入下一路的编织过程

会使

针盘针形成的线圈松散

织物无弹性

而且织物正反面线圈的形态也不同

另外

由于

线圈小于针钩周长

当弯纱脱圈时

线圈容易被涨断

盘口线

筒口线

24

号位置时织针与被编织线圈关系

从图

2

可以看出

随着针筒及针盘的转动

当针盘针离开

4

号位置时

在卷布机

的牵拉力作用下

旧线圈会逐渐靠向筒口中心

使针盘针和针筒针上新弯曲的线圈都

被拉直且大小均匀

此过程称为整理过程

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

4

号位置至下一路

1

号位置间的距离

此距离越长

整理的效果越好

反之越差

整理过程也直接影响了罗

纹机的进纱密度

因为如果要增加进纱密度

就需要缩短整理过程

从而降低整理效果

老式的专用罗纹机

为了增加整理效果

4

号位置到下一路

1

号位置之间增加了一

煞针

三角

从编织工艺安排上看

这个设计比较成功

由此可见

1+1

罗纹织物的

弹性

风格以及织物密度直接取决于这个整理过程

而三角曲线的其他部分只是保证

·

2

·

2009年7月针织工业No.7

了编织过程的顺利进行及纱线受力稳定

对织物的整体性能没有直接影响

2

多功能机

多功能机的进纱密度比专用罗纹机略大

一般为

2.1~2.4

/25.4mm

其中

2.1

/25.4mm

的多功能机与专用罗纹机

1.8

/25.4mm

的进纱密度相比并无太大压

但编织的

1+1

罗纹布布面效果却相差很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分析多功能

机三角曲线的构成及配合特点

多功能机可满足多种复合组织及提花组织的编织需要

其针盘三角与针筒三角

的出针曲线宽度较为接近

以适应对吃编织时的需要

如图

3

所示

其整理过程的宽

L

与进纱密度为

1.8

/25.4mm

的专用罗纹机相比并未小很多

但当其编织

1+1

罗纹组织时

由于要求分纱编织

后吃

),

其上

下曲线的配合位置如图

4

所示

此时的

整理过程

L'

要比图

3

中的

L

小很多

这就导致了织物的弹性

风格和密度的变化

且由于此配合位置下

针筒织针先于针盘织针退圈

在针盘针起针时

很容易将被针

筒针带起的线圈顶破或将针筒针顶出针槽

因此多功能机在编织

1+1

罗纹时会发生

布面弹性差

编织不顺畅的情况

L

盘口线

筒口线

12341′2′3′4′

3

多功能机一般状态下织针运行轨迹曲线

L′

盘口线

筒口线

12341′2′3′4′

4

多功能机编织

1+1

罗纹时织针运行轨迹曲线

3

多路棉毛机

多路棉毛机的整理过程由于路数的增加而被压缩得很短

因此不适合编织

1+1

但在编织棉毛组织

双罗纹

并不会受到影响

这是因为多路棉毛机的织针是分

段隔路编织的

即某种织针在编织一路线圈后要运行一路浮线编织后再编织线圈

中间

这一路浮线对上一路成圈线圈来说

就是一次整理过程

综上所述

不同机型适合生产不同的产品

真正意义上的万能机是不存在的

市面上流行的

1.8

/25.4mm

专用罗纹机中

绝大部分都省略了传统罗纹机上整

理过程中的

煞针

过程

尽管其织物品质要优于多功能机

但与传统罗纹机相比仍然

有差距

·

3

·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陆甲)

2009年7月针织工业No.7

大圆机使用维修

知识讲座

大圆机使用维修知识讲座(之九)

本刊特别提供

?????

读者提问

?????

?????

专家回答

双面互换罗纹机的三角与专用罗纹机的三角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什么互换罗纹机所织罗纹布的弹性没有专用罗纹机所织罗纹布的弹性好

?????

目前

市场上的双面机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专用罗纹机

进纱密度为

1.6~1.8

/25.4mm

二是双面互换罗纹机

又称多功能机或万能机

进纱密度为

2.1~2.4

/25.4mm

三是多

路棉毛机

进纱密度为

2.8~3.2

/25.4mm

从原理上讲

多功能机和多路棉毛机都是罗

纹机的衍生机型

根据每种机型的特点

又各侧重于生产不同组织的产品

罗纹机适合生

产罗纹类织物

多功能机侧重于生产复合组织及简单的提花织物

多路棉毛机则适合生

产棉毛织物

从表面上看

3

种机型的区别是进纱密度不同

但实际上

针对不同织物的组织结

织针运行的轨迹及针盘针

针筒针运行轨迹间的配合也有所不同

1

专用罗纹机

专用罗纹机编织

1+1

罗纹时织针运行轨迹曲线如图

1

所示

L

盘口线

筒口线

12341′2′3′4′

1

专用罗纹机编织

1+1

罗纹时织针运行轨迹曲线

在编织

1+1

罗纹组织时

所有织针在每一路都参与编织

在图

1

1

号位置时

针盘

针与针筒针同时起针

这样是为了避免旧线圈在退圈时因出针有先后

导致先起针的织

针将线圈带起

使线圈被后起针的织针针钩顶破

由于

1+1

罗纹是上下全部出针

在退圈

过程中线圈间无法相互转移纱线

当遇到纱线粗节时

织针很容易将线圈带起

如果出针

有先后顺序

就可能出现顶破线圈的现象

而对于抽针类织物

这种现象则不明显

·

1

·

No.7针织工业2009年7月

在图

1

2

号位置时

针盘针与针筒针同时到达挺针最高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

针盘针及针筒针在退圈过程中针舌的不可控制范围集中在一起

以便钢梭进行控制

如果钢梭能有效控制上下针的针舌反拔

那么在

2

号位置处

针盘针与针筒针的挺针

最高点是可以出现前后偏差的

在图

1

3

号位置时

针筒织针完成弯纱

针盘织针开始弯纱

以实现分纱编织

俗称后吃

)。

其主要作用是减少针盘针

针筒针弯纱过程中纱线的张力

这样做的原

因是由于织针全部参加编织

除非同时弯纱

俗称对吃

),

否则纱线在弯纱过程中会出

现针盘针与针筒针间的转移

当后吃不足时

即针筒针未完全完成弯纱时

针盘针已

开始弯纱

),

纱线会在转移过程中由于受力过大而被拉断

如果采用同时弯纱的方法

编织

1+1

罗纹

则织物密度无法达到较高程度

导致织物结构松散

在图

1

4

号位置时

针盘针弯纱刚刚结束

此时针盘针编织的旧线圈刚从针盘

针的针头上退下

如图

2

所示

在图

1

4

号位置时

由于受到未完成弯纱动作的针

盘针的牵扯

已脱掉的旧线圈被扯向针盘盘口

远离针筒筒口

结果使针筒针新喂入

的纱线在筒口处被拉直

而针盘针新喂入的纱线在盘口处处于松弛弯曲状态

要避免

这种情况

除非针盘针弯纱量很小

但当针盘针弯纱太小时

其形成的线圈会小于针

盘针针钩周长

在进入下一路针盘针起针退圈时

由于全部出针

使纱线转移变得困

导致退圈困难

出现针盘针带布现象

如果此时马上进入下一路的编织过程

会使

针盘针形成的线圈松散

织物无弹性

而且织物正反面线圈的形态也不同

另外

由于

线圈小于针钩周长

当弯纱脱圈时

线圈容易被涨断

盘口线

筒口线

24

号位置时织针与被编织线圈关系

从图

2

可以看出

随着针筒及针盘的转动

当针盘针离开

4

号位置时

在卷布机

的牵拉力作用下

旧线圈会逐渐靠向筒口中心

使针盘针和针筒针上新弯曲的线圈都

被拉直且大小均匀

此过程称为整理过程

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

4

号位置至下一路

1

号位置间的距离

此距离越长

整理的效果越好

反之越差

整理过程也直接影响了罗

纹机的进纱密度

因为如果要增加进纱密度

就需要缩短整理过程

从而降低整理效果

老式的专用罗纹机

为了增加整理效果

4

号位置到下一路

1

号位置之间增加了一

煞针

三角

从编织工艺安排上看

这个设计比较成功

由此可见

1+1

罗纹织物的

弹性

风格以及织物密度直接取决于这个整理过程

而三角曲线的其他部分只是保证

·

2

·

2009年7月针织工业No.7

了编织过程的顺利进行及纱线受力稳定

对织物的整体性能没有直接影响

2

多功能机

多功能机的进纱密度比专用罗纹机略大

一般为

2.1~2.4

/25.4mm

其中

2.1

/25.4mm

的多功能机与专用罗纹机

1.8

/25.4mm

的进纱密度相比并无太大压

但编织的

1+1

罗纹布布面效果却相差很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分析多功能

机三角曲线的构成及配合特点

多功能机可满足多种复合组织及提花组织的编织需要

其针盘三角与针筒三角

的出针曲线宽度较为接近

以适应对吃编织时的需要

如图

3

所示

其整理过程的宽

L

与进纱密度为

1.8

/25.4mm

的专用罗纹机相比并未小很多

但当其编织

1+1

罗纹组织时

由于要求分纱编织

后吃

),

其上

下曲线的配合位置如图

4

所示

此时的

整理过程

L'

要比图

3

中的

L

小很多

这就导致了织物的弹性

风格和密度的变化

且由于此配合位置下

针筒织针先于针盘织针退圈

在针盘针起针时

很容易将被针

筒针带起的线圈顶破或将针筒针顶出针槽

因此多功能机在编织

1+1

罗纹时会发生

布面弹性差

编织不顺畅的情况

L

盘口线

筒口线

12341′2′3′4′

3

多功能机一般状态下织针运行轨迹曲线

L′

盘口线

筒口线

12341′2′3′4′

4

多功能机编织

1+1

罗纹时织针运行轨迹曲线

3

多路棉毛机

多路棉毛机的整理过程由于路数的增加而被压缩得很短

因此不适合编织

1+1

但在编织棉毛组织

双罗纹

并不会受到影响

这是因为多路棉毛机的织针是分

段隔路编织的

即某种织针在编织一路线圈后要运行一路浮线编织后再编织线圈

中间

这一路浮线对上一路成圈线圈来说

就是一次整理过程

综上所述

不同机型适合生产不同的产品

真正意义上的万能机是不存在的

市面上流行的

1.8

/25.4mm

专用罗纹机中

绝大部分都省略了传统罗纹机上整

理过程中的

煞针

过程

尽管其织物品质要优于多功能机

但与传统罗纹机相比仍然

有差距

·

3

·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