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金秀丽)
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0年第2卷第20期 ..87..
③阴道超声或彩色多普勒确诊子宫下段剖宫产疤痕处妊
胚胎生长,干扰滋养细胞DNA的合成进一步使胚胎停止发育,
娠。
并存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下促进胚胎的吸收。
④血HCG升高确诊妊娠。
杨清等认为对十CSP的早期确诊,孕囊直径<2.0cm时,
3.3治疗
町采用保守治疗,保留子宫的方法;当孕囊>2.0cm时,应果断
}j前治疗剖宫产术后予宫疤痕处妊娠的方法很多,fH迄今
采取于术治疗,避免大山血危及患者生命。
为止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法。木组病例均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
笔者认为,早期确诊CSP,尽量采取保守治疗,保留子宫,
MTX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小失为一种有效地治疗方法。
司酮及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MTX属抗代谢药物的拮抗剂,干扰滋养细胞的DNA合成,
参考文献:
从而致胚胎停止发育。米非司酮是一种具有甾体结构的抗孕激
[1¨一海云,吴学哲,邵敬於等涪0宫产疤痕处妊娠51例临床分析[J Jl中国计划
素药物,使妊娠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
生育学杂志,2005,1 1 4(4):237.239
致黄体生成素下降,黄体萎缩,从而使来意发育的胚胎坏死吸
『21张琴芳,杨梅丽.米非司酮联合甲氢蝶呤治疗剖宫产子宫疤痕处妊娠14例
收。
分析[J]l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09(1I):682 683
中医认为CSP与气滞i缸瘀有关,堵塞胞水只是胎孕宫外,
[3]杨清,尚涛涪4宫产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与处理【JJ实用妇产科杂
久则破损胞脉。本组中药以活血化瘀消症杀胚为主,阻止 胎
志,2004,20(5):265—266
发育,致使萎亡并渐吸收。
[4】龙昭玲,李克湘现代中西医结合使Ilia]产科手册lM].长沙:湖南技术出版
社,1996:51
方巾莪术、三棱消症散结;赤芍、丹参、桃仁活血化瘀;
灭花粉可提高杀胚效果,而中药灌肠治疗【4J'通过肠粘膜的吸
作者简介:
收,直接作用于盆腔,易于胚胎的吸收,提高疗效。甲氨蝶呤
郎潞燕,女,36岁,主治医师,本科,临床医学系,1995年毕业于华
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应用,减少甲氨蝶呤的用量,降低毒
北煤炭医学院。
副反应的发乍,改善局部血运并通过杀胚药物组织滋养细胞及
编号:E一10101920(修 :2010—10.18)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40例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40 cases of cerebral recovery in TCM
朱涛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河南开封,475001)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0)20.0087.02证型:BGD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
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
化。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87.5%,对照纽总有效率42.1%,2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o
【关键词】恢复期;脑梗塞;中药疗法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cerebral recovery in TCM.Methods:78 cases patients with cerebral
recov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Control group of 38 patients taking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reatment group on bases of
control group using in TCM.To observe 2 groups of changes in blood rheology of clinical effect an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of treatment group is 87.5%,the total effective of control group is 42.1%,the difference between 2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O 1).
【Keywords】Recoveyr;Cerebral infarction;In TCM
2002年11月 ̄2009年2月,我们采用 tl医辨证治疗脑梗
疗组40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41~76岁,平均(54.5
死恢复期4O例,并Lj西阪常规治疗3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_卜:
±13.5)岁;病程14 ̄89d;其中脑干梗死2例,基底节区梗
1资料与方法
死18例,丘脑梗死3例,额叶梗死6例,顶叶梗死5例,多
发性梗死4例,小腩梗死2例:伴高血压病30例,冠状动脉
1.1一般资料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9例,糖尿病10例。对
全部78例均为本院脑病 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
照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40 ̄79岁,平均(52.6
..
88..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 1 0 VOL.(2)NO.20
±12.6)岁;病程14 ̄85d;其r1】脑干梗死1例,基底节区梗
死2O例,丘脑梗死5例,额叶梗死7例,顶叶梗死8例,多
方用化痰通络汤加减。药物组成:半夏10g,茯苓15g,
白术15g,天麻15g,香附10g,陈皮10g,甘草3g,丹参30g,
地龙20g,桃仁、红花各10g,川芎15g,水蛭10g。
发性梗死5例,小脑梗死2例;伴高血压病33例,冠心病l2
例,糖尿病14例。两组一股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
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诊断标准
1.4.2-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4例)治宜通腑化痰,活血通络。
方用星蒌承气汤加减。药物组成:胆南星15g,大黄10g,
瓜蒌15g,桃仁、红花各10g,川芎15g,水蛭10g,地龙20g,
茯苓15g,陈皮12g,栀了10g。
1.4.2_3气虚血瘀型(5例)治宜益气活血通络。
参照《中医急诊学》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确诊。
排除标准:消化性溃疡病史及出血史,近期手术、重度肝肾功
能损害、神志不清、心力衰竭及多器官衰竭者。
1.3辨证分型标准fl l
1.3.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证见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物组成:生黄芪60g,赤芍药15g,
当归尾10g,地龙20g,甘草3g,川芎15g,桃仁、红花各l0 g,
丹参30g,水蛭10g,茯苓15g。
1.4.2.4阴虚风动型(6例)治宜 羽熄风,活血通络。
半身不遂,Lj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
目眩,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1.3.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证见
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物组成:白芍药15g,天门冬20g,
玄参20g,龟版15g,代赭石(先煎)30g,生龙骨、生牡蛎各
30g,川牛膝15g,丹参30g,地龙20g,桃仁、红花各log,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
便于,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黯红或黯淡,苔黄
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而大。
1.3_3气虚血瘀型证见
川芎15g,水蛭10g,菊花10g。以上各型均每日1剂,水煎取
汁300mL分2次口服。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丽色
眦白,气短乏力,流涎,自汁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
1.4.3疗程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
质黯淡,舌苔薄白,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1.3.4阴虚风动型证见
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计分方法,着眼于语言、运
动功能恢复程度。满分28分,起点分最多不超过l8分。
基本痊愈:积分增加大于24分以上;
显效:积分增加超过10分以上;
有效:积分增加4分;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
失眠,眩晕耳呜,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
脉细弦或细弦数。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控制血压、血糖,对症处理。并予肠溶阿司L几林
100rag,每晚1次口服。胆固醇高者予辛伐他丁20mg,每晚1
次口服。
无效:积分增加不足4分;
恶化:病情加重积分减少或死亡者_lj。
1.4.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巾药。
2结果
1.4.2.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25例)治直活血化瘀,化痰
通络。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体会
血和滋养肝肾、潜阳熄风方法,标本兼顾并重视活血通络之法,
所以在各型治疗时均加入桃仁、红花、川芎、丹参、地龙、水
蛭等活血通络之品,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
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脑梗死恢复期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其发病主要由于脏腑功
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
用力过度,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肝肾阴虚,阳化风动,
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发为中风。临床致残率高,而治愈
率低,故探索有效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经
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在常规口服两药的基础上辨证口服中
药,针对上述常见4型分别采用化痰通络、化痰通腑、益气活
参考文献:
[1]陈镜和,周海平.中医急诊学[M1.广卅he"’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4
编号:E一10101925(修回:2010—10.21)
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金秀丽)
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0年第2卷第20期 ..87..
③阴道超声或彩色多普勒确诊子宫下段剖宫产疤痕处妊
胚胎生长,干扰滋养细胞DNA的合成进一步使胚胎停止发育,
娠。
并存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下促进胚胎的吸收。
④血HCG升高确诊妊娠。
杨清等认为对十CSP的早期确诊,孕囊直径<2.0cm时,
3.3治疗
町采用保守治疗,保留子宫的方法;当孕囊>2.0cm时,应果断
}j前治疗剖宫产术后予宫疤痕处妊娠的方法很多,fH迄今
采取于术治疗,避免大山血危及患者生命。
为止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法。木组病例均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
笔者认为,早期确诊CSP,尽量采取保守治疗,保留子宫,
MTX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小失为一种有效地治疗方法。
司酮及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MTX属抗代谢药物的拮抗剂,干扰滋养细胞的DNA合成,
参考文献:
从而致胚胎停止发育。米非司酮是一种具有甾体结构的抗孕激
[1¨一海云,吴学哲,邵敬於等涪0宫产疤痕处妊娠51例临床分析[J Jl中国计划
素药物,使妊娠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
生育学杂志,2005,1 1 4(4):237.239
致黄体生成素下降,黄体萎缩,从而使来意发育的胚胎坏死吸
『21张琴芳,杨梅丽.米非司酮联合甲氢蝶呤治疗剖宫产子宫疤痕处妊娠14例
收。
分析[J]l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09(1I):682 683
中医认为CSP与气滞i缸瘀有关,堵塞胞水只是胎孕宫外,
[3]杨清,尚涛涪4宫产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与处理【JJ实用妇产科杂
久则破损胞脉。本组中药以活血化瘀消症杀胚为主,阻止 胎
志,2004,20(5):265—266
发育,致使萎亡并渐吸收。
[4】龙昭玲,李克湘现代中西医结合使Ilia]产科手册lM].长沙:湖南技术出版
社,1996:51
方巾莪术、三棱消症散结;赤芍、丹参、桃仁活血化瘀;
灭花粉可提高杀胚效果,而中药灌肠治疗【4J'通过肠粘膜的吸
作者简介:
收,直接作用于盆腔,易于胚胎的吸收,提高疗效。甲氨蝶呤
郎潞燕,女,36岁,主治医师,本科,临床医学系,1995年毕业于华
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应用,减少甲氨蝶呤的用量,降低毒
北煤炭医学院。
副反应的发乍,改善局部血运并通过杀胚药物组织滋养细胞及
编号:E一10101920(修 :2010—10.18)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40例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40 cases of cerebral recovery in TCM
朱涛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河南开封,475001)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0)20.0087.02证型:BGD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
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
化。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87.5%,对照纽总有效率42.1%,2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o
【关键词】恢复期;脑梗塞;中药疗法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cerebral recovery in TCM.Methods:78 cases patients with cerebral
recov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Control group of 38 patients taking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reatment group on bases of
control group using in TCM.To observe 2 groups of changes in blood rheology of clinical effect an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of treatment group is 87.5%,the total effective of control group is 42.1%,the difference between 2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O 1).
【Keywords】Recoveyr;Cerebral infarction;In TCM
2002年11月 ̄2009年2月,我们采用 tl医辨证治疗脑梗
疗组40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41~76岁,平均(54.5
死恢复期4O例,并Lj西阪常规治疗3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_卜:
±13.5)岁;病程14 ̄89d;其中脑干梗死2例,基底节区梗
1资料与方法
死18例,丘脑梗死3例,额叶梗死6例,顶叶梗死5例,多
发性梗死4例,小腩梗死2例:伴高血压病30例,冠状动脉
1.1一般资料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9例,糖尿病10例。对
全部78例均为本院脑病 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
照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40 ̄79岁,平均(52.6
..
88..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 1 0 VOL.(2)NO.20
±12.6)岁;病程14 ̄85d;其r1】脑干梗死1例,基底节区梗
死2O例,丘脑梗死5例,额叶梗死7例,顶叶梗死8例,多
方用化痰通络汤加减。药物组成:半夏10g,茯苓15g,
白术15g,天麻15g,香附10g,陈皮10g,甘草3g,丹参30g,
地龙20g,桃仁、红花各10g,川芎15g,水蛭10g。
发性梗死5例,小脑梗死2例;伴高血压病33例,冠心病l2
例,糖尿病14例。两组一股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
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诊断标准
1.4.2-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4例)治宜通腑化痰,活血通络。
方用星蒌承气汤加减。药物组成:胆南星15g,大黄10g,
瓜蒌15g,桃仁、红花各10g,川芎15g,水蛭10g,地龙20g,
茯苓15g,陈皮12g,栀了10g。
1.4.2_3气虚血瘀型(5例)治宜益气活血通络。
参照《中医急诊学》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确诊。
排除标准:消化性溃疡病史及出血史,近期手术、重度肝肾功
能损害、神志不清、心力衰竭及多器官衰竭者。
1.3辨证分型标准fl l
1.3.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证见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物组成:生黄芪60g,赤芍药15g,
当归尾10g,地龙20g,甘草3g,川芎15g,桃仁、红花各l0 g,
丹参30g,水蛭10g,茯苓15g。
1.4.2.4阴虚风动型(6例)治宜 羽熄风,活血通络。
半身不遂,Lj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
目眩,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1.3.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证见
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物组成:白芍药15g,天门冬20g,
玄参20g,龟版15g,代赭石(先煎)30g,生龙骨、生牡蛎各
30g,川牛膝15g,丹参30g,地龙20g,桃仁、红花各log,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
便于,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黯红或黯淡,苔黄
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而大。
1.3_3气虚血瘀型证见
川芎15g,水蛭10g,菊花10g。以上各型均每日1剂,水煎取
汁300mL分2次口服。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丽色
眦白,气短乏力,流涎,自汁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
1.4.3疗程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
质黯淡,舌苔薄白,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1.3.4阴虚风动型证见
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计分方法,着眼于语言、运
动功能恢复程度。满分28分,起点分最多不超过l8分。
基本痊愈:积分增加大于24分以上;
显效:积分增加超过10分以上;
有效:积分增加4分;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
失眠,眩晕耳呜,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
脉细弦或细弦数。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控制血压、血糖,对症处理。并予肠溶阿司L几林
100rag,每晚1次口服。胆固醇高者予辛伐他丁20mg,每晚1
次口服。
无效:积分增加不足4分;
恶化:病情加重积分减少或死亡者_lj。
1.4.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巾药。
2结果
1.4.2.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25例)治直活血化瘀,化痰
通络。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体会
血和滋养肝肾、潜阳熄风方法,标本兼顾并重视活血通络之法,
所以在各型治疗时均加入桃仁、红花、川芎、丹参、地龙、水
蛭等活血通络之品,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
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脑梗死恢复期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其发病主要由于脏腑功
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
用力过度,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肝肾阴虚,阳化风动,
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发为中风。临床致残率高,而治愈
率低,故探索有效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经
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在常规口服两药的基础上辨证口服中
药,针对上述常见4型分别采用化痰通络、化痰通腑、益气活
参考文献:
[1]陈镜和,周海平.中医急诊学[M1.广卅he"’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4
编号:E一10101925(修回:201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