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小度写范文真金不怕火炼下一句 真金不怕火炼]模板

IT圈 admin 20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2日发(作者:丘飞鸿)

真金不怕火炼下一句 [真金不怕火炼]

随着数码相机的发展,各大品牌推陈出新,不断升级着自己的产品。尤其

是DC方面,除了外观越来越时尚外,相机的各项指标也随之彪升,五花八门的特色功能更是接踵

而至,比之原来的单调拍摄模式,近一两年的DC推出了更多的新概念帮助我们拍出好照片,但这

些技术到底效果如何?我们在应用时是否便利?会不会只是厂家宣传的噱头?于是我们对目前数码相

机上的诸多功能――做了拍摄测试,看看哪些更实用! 特色技术 为了突破传统

数码相机的画质瓶颈,很多品牌开始推出自己的特色技术产品,颠覆了以往的成像理念,为的是使

用者能更好的提高拍摄质量,可以说,这些技术理念有可能带来数码相机的革新。 1,

亮点功能宽动态 拥有此技术的DC 富士SuperEXR传感器机型 功能简述 我们

都知道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决定着它的成像,而“宽容度”则是衡量成像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简

而言之相机的宽容度就是纪录从高光到暗部细节的多少,我们称之为“动态范围”,动态范围越高,

其拍摄的照片细节越丰富。比如我们常常遇到的日出日落,往往用相机拍摄出来不是天空正常而大

地一片死黑,就是大地正常而天空过曝,这就是因为相机的宽容度所限,不能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细节都纪录下来。不同相机的动态范围是不同的,但由于过于抽象,所以并没有相机产品把“动态

范围”标准化,给出准确数据。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各大厂家都在不断研究,试图提高数码

相机的宽容度。其中以富士推出的Super EXR传感器为代表,推出了“超宽动态范围”的概念,

以降低像素的方法实现更多细节呈现。而其他厂家也有不同叫法的相关技术出现,比如尼康的

D-Lighting,是通过相机后期处理得到更多细节,实际类似于我们在后期软件上局部提亮,和E×R

技术还是有所区别的。 实际体验 Super EXR传感器是富士近两年力推的技术概念,

这次使用富士S205EXR的超宽动态范围拍摄效果确实令我印象深刻。实际上使用EXR档降低一半

像素也无所谓,毕竟好的细节表现比像素更加重要。我在测试时故意找了黄昏落日、晚上卧室的台

灯等光比大的场景来拍摄。在拍摄落日时对比不是太明显,但拍摄台灯时效果非常显著。超宽动态

范围模式下对高光溢出有了非常好的抑制,过渡更加平顺。相辅相成,如果在拍摄大光比的场景时

希望暗部有更多细节,就可以在超宽动态范围模式下加几档曝光补偿,这时暗部曝光更加充分,而

高光部分也不会像普通模式那样一片死白。 1富士S205EXR超宽动态范围模式下拍摄,效果

并不明显 2富士S205EXR自动档拍摄 3富士S205EXR自动档拍摄 4富士

S205EXR超宽动态范围模式下拍摄,有效的保留了高光细节 5正常拍摄的台灯,亮部明显溢

出 6利用富士S205EXR的超宽动态范围功能拍摄有效控制了高光溢出 总结 总体

来讲,富士的super ExR传感器宽动态在特殊情况下还是比较实用的,不过大多时候可能你并不

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再加上要专门模式下才能实现这一功能,可能会有些麻烦。希望随着技术的日

渐成熟,数码相机的宽容度不仅仅是利用某种方法实现高动态,而是能够通过传感器本身素质的提

升带来宽容度的提高,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2.亮点功能背景虚化 功能简

述 我们都知道,除了微距,小DC如果想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是很困难的。但许多情况下,

尤其是拍摄人像时,往往虚化了背景的照片更容易出效果。而富士新推出的S205E×R和F75EXR

等机型在“多帧技术”的基础上设置了“强化主体对焦模式”。用这一模式进行拍摄,相机会在你

按下快门后连续拍下多张不同焦点的照片,并在相机内部进行整合处理,最终得到一张主体清晰而

背景虚化的图像。 实际体验 如果小DC也能像单反相机一样拍出主体突出的照片

那就太棒了!通过多张拍摄再合成也确实可以实现这一效果。S205EXR调节到“强化主体对焦模

式”后,会有3种虚化程度供你选择。但往往在拍摄时会出现“无法产生效果”的警告,原因是主

体和背景太靠近了,这样它将无法产生理想的效果。除此之外,如果拍摄人像时尽量不要让被摄者

乱动,因为相机是连续拍摄好几张照片再后期处理,移动后相机就无法准确合成照片了。如果想提

高拍摄成功率,最好还得端稳相机减少抖动,否则同样会发生错误。即使这样,有时候拍摄完的照

片还是会出现疏漏。 与单反相机相比,S205EXR的背景虚化功能的最终效果还是显得比较假。

毕竟它只是后期处理获得而不是镜头一次而得的。这个功能的效果更像是后期做上去的。 1

富士S205 EXR在使用“强化主体对焦模式”下拍摄的人像照片 2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的背景

虚化照片 3富士s205EXR未使用“强化主体对焦模式”下拍摄的人像照片 4富士

S205EXR未使用“强化主体对焦模式”下拍摄的小花 5富士S205 EXR在使用“强化主体对

焦模式”下拍摄的小花,效果不理想 6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的小花虚化更自然 总结

总体看来效果不是很好,用起来限制比较多,背景虚化也很假,还容易识别错误。也许随着技术的

日渐成熟,会有效果更好、更智能的背景虚化功能问世。但我们很难判定今后是否会直接增加相机

感光元件面积来实现最根本意义上的背景虚化问题。如果几年后既轻巧又便宜的大感光元件数码相

机在我们面前出现,可以和单反相机一样轻松实现浅景深效果,也许这些捉襟见肘的功能就会不见

了。 3,亮点功能手持夜景 拥有此技术的DC索尼部分机型 功能简述

夜景拍摄一直是让许多人头疼的事。为了拍摄清晰细腻的夜景照片,我们可能会选择使用三脚架,

但这同时也为自己增加了负担。而使用高IS0拍摄,尤其是普通DC,画面会粗糙得无法接受。而

索尼HX1和最新上市的DSC―WX1(参考价格:2400元)等几款机型拥有了“手持夜景”功能。此

项功能融合了HX1的高速连拍功能和索尼相机强大的后期处理能力,可以在夜晚有效提高手持拍

摄的清晰度,达到使用三脚架的效果。在该模式下,图像可以叠加六帧,并计算出每帧的图像抖动

模糊差异,并将噪点减少约50%,从而达到画面不虚且噪点控制在一个可承受范围之内。这样,

我们就可以在晚上拍照时不再携带三脚架,轻松上阵,随心所欲地拍摄美丽夜景了。 实际体

验 在测试索尼HX1时我分别用了三脚架和其他模式拍摄进行比较。同时也拍摄了一些不同光

线程度的夜景,总体表现令人满意。 在“手持夜景”模式下,索尼HX1可 调节

的参数不多,光圈、快门、IS0等都不能进行调整。实际上,在此模式下拍摄时索尼HX1基本会

默认使用较高的ISO,这样再加上它的多帧融合技术,就能实现高清晰度、低噪点的效果。在连续

拍摄六帧后,索尼HX1要经过数秒钟的机内处理进行叠加,最终得到一张手持夜景模式下的照片。

与使用三脚架相比,索尼HX1的手持夜景功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经比普通模式下手持拍摄

清晰了很多,噪点控制也相当不错。 总结 总的看来,手持夜景功能无论是必要一性和实

际效果上都很不错,它给我们夜晚的拍摄增添了很大信心。如果不是特别严谨的摄影者,利用此功

能完全可以放下沉重不便的三脚架轻松上阵了。 硬项升级 相比起那些眩目的

特色技术,相机本身素质的提高听起来更加实在些,往往消费者也更信服数据。而随着DC像素的

彪升,小型数码相机似乎已经遇到瓶颈,而消费者也渐渐意识到像素并不能决定一切。我们可能回

过头来更加关心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镜头参数等从根本上影响成像质量的数据。 1,

亮点功能大广角 拥有此技术的Dc各大品牌均有 功能简述 相机的成像质量一

方面由感光元件决定,另一方面则由镜头决定。而镜头还不仅仅影响画质,更重要的是它的焦段一

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所能拍摄的范围。一个带有广角的镜头是大多数消费者所需要的,这意味着你

能拍出更加宽阔的大视角照片。对于不能更换镜头的DC而言,24mm是目前“最广”标准(这是转

换成35mm相机后的镜头焦距),确实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实际体验 目前市场上拥

有24mm广角的相机已经很多了,价格也不像前两年那样高高在上,大有普及的趋势。在没有使

用过DC的24mm之前,我总觉得它的表现会和全画幅单反相机的24ram差距很大。但三星

WB1000的表现让我很满意。虽然层次感比起全幅数码相机有些差距,24ram稍稍有些水分,但

畸变控制得还算不错,广角端的表现力非常好。 总结 小DC拥有大广角是今后发展的必

然趋势,目前各大品牌几乎都有24mm或28mm的广角机型,在许多高端产品(例如松下LX3GK,

参考价格:3900元)上更成为了标配。更广阔的视野、高解析度成像和良好的畸变控制将是今后小

DC广角发展的趋势。 2,亮点功能 10倍光变卡片机 拥有此技术的Dc各大

品牌均有 功能简述 在便携式数码相机市场上,以小型、轻薄为主流,但由于体积

比较小,往往镜头的焦变就比较小,而现在的小DC已突破瓶颈,许多都能够达到10倍变焦。尤

其像三星WB550,拥有24mm广角的同时还具有10倍变焦,可谓是难能可贵了。 不过,

无论是什么镜头,大焦变带来的画质影响都不可忽视,对于小小的卡片机来说,拥有如此大的变焦

确实很叫人担心。 实际体验 把三星WB550拿在手里,真的很难想象它比有些佳能的大

个白色镜头拍的还远。如果它的素质能达到让人接受的水平,出去玩拿着就太方便了。可是这次测

试还得拿上我的大相机做对比,光是看体积就相差悬殊,而从成像品质来看,三星WB550的表现

却非常出色,100%放大原图分辨很高。细节表现比起单反相机肯定有所差距,但在完全可以接受

的范围。不过WB550在长焦端对焦有点困难,尤其在前后景物杂乱时,就不太容易把焦点对在理

想的位置上,这是目前大多数DC都有的问题,并不只在大变焦卡片机上存在。 总结 轻

便的高素质相机是我们出行的好伴侣,而10倍光变的卡片机无疑是最佳选择。以目前来看,大焦

变卡片机有些已经有很高的素质表现,而长焦端的可用性才是这类机型的关键,这里包括长焦端的

画质和对焦速度及准确率。 3,亮点功能 大感光元件、可更换镜头 拥有此技

术的DC奥林巴斯E-P1、松下GF1、松下G1 功能简述 对于小DC来说,就算是

1门,7英寸或2/3英寸这些目前量产型消费相机上使用的最大尺寸的传感器,比起单反相机上

至少4/3英寸的传感器尺寸还是微不足道的,再加上镜头优势,所以成像质量和性能不如单反相

机是必然的。然而去年适马推出了APS―C画幅的便携式相机DPI,随后松下推出可更换镜头的4

/3英寸传感器的G1。这些征兆似乎预示着今后数码相机的必然趋势――小DC的体积,单反相机

的性能。终于,2009年先后有了4/3英寸传感器的奥林巴斯EP-1和松下GF1,他们的体积比之

前松下G1更小,却依然可以更换镜头,全部Micro 4/3规格镜头都可以用在它们身上,并且能

通过转接环安装4/3系统的庞大镜头群。 实际体验 拿到奥林巴斯E-P1比想像的要重

一些,但加上17mm/2.8的“饼干头”装在衣兜里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在逛街或旅行时拍起照来

就方便许多,而且不会引人注意。E-P1本身没有取景器,需要的话得单配,而用LCD取景也很方

便。E-P1配合套头对焦速度堪比单反,操作性上也非常不错,当然我最关心的还是它的成像。由

于只有一个17mm定焦头,我拍摄了一些街景,与单反相机进行了对比,从得出的照片来看,无

论从色彩、层次还是细节表现,E-P1都具有了单反相机+高质量镜头的画质表现。不过到了晚上

拍摄人像时,E-P1在应对复杂且恶劣的光线环境时,色彩还原力和噪点控制还是与5D Markll这

样的全幅单反相机存在一定差距的。 总结 拥有大面积感光元件且可以更换镜头的便携数

码相机在成像上已经大大超过了目前的主流小Dc,堪比单反,但高高在上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

买它的主要因素。这类机型似乎处于异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来说,它比卡片机成像好,比单反体

积小。而另一方面来说,它又比卡片机体积大,比高端单反性能差,而价格比入门级单反贵不少。

看来此类相机要想成为主流还需要一段时间。 拍摄功能 如果把相机的传感器

比做人的心脏,镜头比做眼睛,那么实现你拍摄出照片的种种操作就好比动手能力。相机的性能往

往也体现在捕捉画面的可靠性上。想得到一幅好的照片,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只凭借某个数据就

能办到的。就像我们做事一样,相机也需要许多元素的密切配合完成拍照。 双重防抖

亮点功能 拥有此技术的DC 各大品牌均有 功能简述 在光线不足的条件

下,我们手持拍摄很容易把照片拍“糊”,由此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防抖技术,随着数码相机的不

断发展,目前这项技术几乎已经应用到每一台DC身上,虽然各大品牌的防抖方式不尽相同,但大

致上都可以归为“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简单来说,“光学防抖”是指相机镜头本身具有防

抖设计,从根本上实现防抖效果,而“电子防 抖”是通过一些智能手段比如自动提高

感光度等来间接实现防抖。现在许多相机把这两种技术结合到一起,就成了所谓的“双重防抖”。

实际上,无论什么防抖都是有限的,在光线暗到一定程度下就会失去效果。但反过来讲,无论光线

多么好,防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严谨的风光摄影师在阳光明媚的情况

下也会使用三脚架拍摄的原因。 实际体验 索尼T900是众多拥有双重防抖功能的

相机之一,轻巧的机身携带起来确实便捷,但为了测试它的防抖能力,我还是带上了一支三脚架。

在拍摄光线较暗的环境时(快门速度1/4s),防抖功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与关闭防抖功能和使用三

脚架相比,开启防抖功能手持拍摄的效果明显好于没有启用防抖,更接近三脚架拍摄的水平。而当

环境更加恶劣时(需要快门1/2s以下),防抖功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此时效果和三脚架就有了差

距。 面部识别 亮点功能 拥有此技术的DC各大品牌均有 功

能简述 面部识别功能实际上就是相机检测人的面部并进行对焦,相机基于对人的眼睛和鼻子

所进行的三角测量并结合内置的面部特征库进行比较从而识别出人脸,这样拍摄人像照片时就能方

便的构图,而不用考虑对焦问题了。然而早期的面部识别功能在拍摄侧面人像时的表现并不是很精

准,当我们侧过脸,眼睛或鼻子的距离会明显改变,相机就会无法准确识别。而现在数码相机的面

部识别技术有了很大提升,就算是侧着的脸也能轻松识别并进行对焦,使我们拍出一张焦点精准的

人像照片。 实际体验 我在试用佳能IXUS990IS时,它的面部识别很出色,同时识

别多个脸也没有任何问题。然而要想此功能真正发挥作用,要在某些条件下才行,例如使用大光圈,

离被摄者比较近却又不合适用中心点对焦时可能相机的脸部识别功能才会真正派上用场。因为小

DC的景深本来就很大,当我们用小DC拍远处的人时,即使焦点对到了人后面的景物上,看起来

人物还是很清晰,这也是为什么用惯卡片机的人突然用单反相机拍照会发现很容易跑焦的缘故。如

果拍摄多人合影,就更没有必要让相机把每个脸都识别出来,因为小DC根本体现不出每个人前后

的那一点点距离所造成的“跑焦”,大部分合影会出现的情况是,人物和背景环境都一样清晰,这

时我们又何必在意焦点在谁的脸上呢?退一步讲,即使画面里几个人的位置前后很远,但焦平面只

有一个,就算识别出来多个面部,也无法把所有人都照顾上。 虽然有些情况下面部识别的必

要性不大,但它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却不可否认。例如我们抓拍时,可能就不会有时间考虑光圈和对

焦点,这时你举起相机就按快门的话,焦点能准确的落在脸上确实很有必要。 智能场景

亮点功能 功能简述 随着数码相机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许多相机都有了智能场

景功能,这个比傻瓜相机还傻瓜的功能基本上不用你动手操作就可以判别出你打算拍摄何种题材,

从而自动选择最搭配的场景模式,这样我们就不用费心去设置,只需要轻轻按下快门,就可以拍出

想要的照片。 另一方面,对于所谓的智能其实是相对的,本来各种场景模式本身已经很“傻

瓜”了,而智能场景模式是再让机器去判断用哪种“傻瓜”模式去拍摄,从逻辑上讲,这样的功能

误差率就肯定会更高。 实际体验 现在许多数码相机都有智能场景模式,我所试用

的三星WB550就是其中之一。我在白天和傍晚分别考验了一下此机的智能场景模式,但结果并不

理想。在拍摄白天建筑、风景、以及花草等照片时,利用智能场景模式与用全自动模式没什么差别。

不过有一种情况智能场景模式起到了作用,当逆光等大光比条件下,智能场景模式拍出的照片相比

全自动档暗部细节好一些。 到了傍晚,我用三星WB550的智能场景模式拍摄人像照片,自

动开启了闪光灯,而我另一张则用夜景模式拍摄,没有开启闪光灯,其效果明显好于前者。

相机处理 以往我们的相机只是用来拍照,如果要修饰这些数码照片,或者做出特殊效果,

就必须得到电脑上用图像处理软件来完成。而如今许多数码相机变得越来越强大,自身有了各种各

样的修饰、处理功能,尤其对不太熟悉后期处理软件的朋友尤为方便。 全景摄影

亮点功能 功能简述 全景照片(panorama Pictures)泛指所有大视角的照片。而我们

所讲的全景照片通常不是指超广角的那种大视野图片,而是通过多幅单片衔接而成的宽角度照片。

比之超广角拍摄,全景图片没有严重的畸变,却拥有更宽广的视野。随着数码相机功能的丰富,许

多DC都拥有全景拍摄功能。使用此功能需要用三脚架把相机支稳,调平角度环绕拍摄,之后通过

相机处理得出一张超宽画幅的全景照片。而在此之前,我们要想拍摄此类照片却很麻烦,拍摄者需

利用三脚架旋转角度拍摄多幅照片,再到电脑上后期合成。相比起DC的全景拼接肯定要多花很多

时间,但好处是合成后的相片尺寸更大。 实际体验 在试用索尼HX1之前我从未体

验过相机的全景拼接功能,当我把相机在三脚架上架好,调节索尼HX1至“全景摄影”档后,我

便设置拍摄参数。HX1的“全景摄影”模式下可以选择标准尺寸拍摄和宽尺寸拍摄,之后还需要

设置拍摄方向,不但可以横拍,而且还可以上下旋转拍摄竖幅照片。除此之外在“全景摄影”模式

下HX1还可以调节白平衡和测光模式等参数,而且有个滤镜效果可供选择,后来我用红色滤镜拍

摄后的全景照片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不过索尼HX1在“全景摄影”模式下可以设置的也只有这么

多,至于影像尺寸等其他很多参数是不能调节的。 设置完毕,我便按下快门开始拍摄,此时

LCD屏幕上会出现“前住箭头方向移动”,只要平顺移动相机就可以了。开始的几次我没有掌握

要领,移动过慢而出错。其实只要正常速度在三脚架上平滑转动相机即可,成功率非常高。因为之

前很少拍摄全景照片,当看到如此大视角的宽幅照片后确实被震撼了一把,而利用全景摄影功能很

轻易就能获得。 魔术滤镜 亮点功能 拥有此技术的DC 奥林

巴斯众多机型 功能简述 所谓魔术滤镜实际就是一些特殊效果的拍摄。这些效果以

往需要电脑的后期制作才能达到,如今却可以通过带有数码滤镜技术的相机直接呈现。奥林巴斯众

多机型都搭载了这项功能,模拟了例如针孔相机、鱼眼镜头、海报、素描、婚礼等许多效果,使我

们能够用多样化的形式去表现看到的场景。 实际体验 与许多此类功能不同的是,

奥林巴斯FE-4000的魔术滤镜是拍摄前就设定好的,当我们在主菜单内选择魔术滤 镜

时,会出现许多滤镜效果,选取其中一种,在拍摄时相机的LCD上就会出现效果预览,这样一来

就可以在拍摄前看到效果,方便了许多。 不过与电脑后期软件处理相比,魔术滤镜出来的效

果还是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有时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在拍摄之前要先调整好效果,虽然有了可

以预览的优势,但来回调节也确实够麻烦的。顺便提一下我试用的奥林巴斯FE-4000,机身非常轻

巧,但由于感光元件比较小,成像并不令人满意,而且在拍摄过程中相机的处理速度比较慢。不过

考虑到它的售价情有可原,毕竟才一千出头。 美颜功能 亮点功能 拥有

此技术的DC各大品牌均有 功能简述 美颜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爱美之心,尤其

受广大mm欢迎。和其他相机后期的功能一样,它省去了我们拿到电脑上处理的过程,直接在机

器上做了皮肤的柔化,使面部看起来更柔润细腻。虽然比较“傻瓜”,但对于不太会使用

Dhotoshop等后期处理软件的朋友还是挺方便的。 实际体验 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的

便携式数码相机都有了美颜功能,虽然叫法不一,但效果都差不多。我试用的三星WB1000这功

能叫做“脸部润饰”,拍完一幅人像照片后,就可以在相机上主菜单的编辑项里选择处理了。由于

大部分人的皮肤不是完美的(尤其在没有化妆时),所以拍出来的人脸确实会出现很多瑕疵,用这项

功能却能很方便的把皮肤柔化,在处理前还可以选择柔化程度,确实很不错。不过如果脸上有比较

大的疙瘩,此项功能就无能为力了,还得需要去电脑上进行处理。 创意灯光效果

亮点功能 功能简述 在夜晚拍照时,创意灯光效果可以把焦点外的灯光虚化成特殊

的形状,比如星状、心状等等,属于比较有意思,偶尔可以一试的功能。 实际体验 要

实现创意灯光效果,首先要满足背景有灯光的前提,所以此项功能在晚上利用的机会多一些。在佳

能IXUS990IS上选择“创意灯光效果”模式,按相机的“DISP”键可以选择星型、心型等6种不

同的虚化形状。设置好后就可以找一个背景是灯光的地方拍摄了。当然,在拍摄时一定要使背景灯

光处于焦点之外,灯光虚化越厉害,特殊形状的效果越显著。

2024年6月2日发(作者:丘飞鸿)

真金不怕火炼下一句 [真金不怕火炼]

随着数码相机的发展,各大品牌推陈出新,不断升级着自己的产品。尤其

是DC方面,除了外观越来越时尚外,相机的各项指标也随之彪升,五花八门的特色功能更是接踵

而至,比之原来的单调拍摄模式,近一两年的DC推出了更多的新概念帮助我们拍出好照片,但这

些技术到底效果如何?我们在应用时是否便利?会不会只是厂家宣传的噱头?于是我们对目前数码相

机上的诸多功能――做了拍摄测试,看看哪些更实用! 特色技术 为了突破传统

数码相机的画质瓶颈,很多品牌开始推出自己的特色技术产品,颠覆了以往的成像理念,为的是使

用者能更好的提高拍摄质量,可以说,这些技术理念有可能带来数码相机的革新。 1,

亮点功能宽动态 拥有此技术的DC 富士SuperEXR传感器机型 功能简述 我们

都知道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决定着它的成像,而“宽容度”则是衡量成像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简

而言之相机的宽容度就是纪录从高光到暗部细节的多少,我们称之为“动态范围”,动态范围越高,

其拍摄的照片细节越丰富。比如我们常常遇到的日出日落,往往用相机拍摄出来不是天空正常而大

地一片死黑,就是大地正常而天空过曝,这就是因为相机的宽容度所限,不能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细节都纪录下来。不同相机的动态范围是不同的,但由于过于抽象,所以并没有相机产品把“动态

范围”标准化,给出准确数据。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各大厂家都在不断研究,试图提高数码

相机的宽容度。其中以富士推出的Super EXR传感器为代表,推出了“超宽动态范围”的概念,

以降低像素的方法实现更多细节呈现。而其他厂家也有不同叫法的相关技术出现,比如尼康的

D-Lighting,是通过相机后期处理得到更多细节,实际类似于我们在后期软件上局部提亮,和E×R

技术还是有所区别的。 实际体验 Super EXR传感器是富士近两年力推的技术概念,

这次使用富士S205EXR的超宽动态范围拍摄效果确实令我印象深刻。实际上使用EXR档降低一半

像素也无所谓,毕竟好的细节表现比像素更加重要。我在测试时故意找了黄昏落日、晚上卧室的台

灯等光比大的场景来拍摄。在拍摄落日时对比不是太明显,但拍摄台灯时效果非常显著。超宽动态

范围模式下对高光溢出有了非常好的抑制,过渡更加平顺。相辅相成,如果在拍摄大光比的场景时

希望暗部有更多细节,就可以在超宽动态范围模式下加几档曝光补偿,这时暗部曝光更加充分,而

高光部分也不会像普通模式那样一片死白。 1富士S205EXR超宽动态范围模式下拍摄,效果

并不明显 2富士S205EXR自动档拍摄 3富士S205EXR自动档拍摄 4富士

S205EXR超宽动态范围模式下拍摄,有效的保留了高光细节 5正常拍摄的台灯,亮部明显溢

出 6利用富士S205EXR的超宽动态范围功能拍摄有效控制了高光溢出 总结 总体

来讲,富士的super ExR传感器宽动态在特殊情况下还是比较实用的,不过大多时候可能你并不

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再加上要专门模式下才能实现这一功能,可能会有些麻烦。希望随着技术的日

渐成熟,数码相机的宽容度不仅仅是利用某种方法实现高动态,而是能够通过传感器本身素质的提

升带来宽容度的提高,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2.亮点功能背景虚化 功能简

述 我们都知道,除了微距,小DC如果想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是很困难的。但许多情况下,

尤其是拍摄人像时,往往虚化了背景的照片更容易出效果。而富士新推出的S205E×R和F75EXR

等机型在“多帧技术”的基础上设置了“强化主体对焦模式”。用这一模式进行拍摄,相机会在你

按下快门后连续拍下多张不同焦点的照片,并在相机内部进行整合处理,最终得到一张主体清晰而

背景虚化的图像。 实际体验 如果小DC也能像单反相机一样拍出主体突出的照片

那就太棒了!通过多张拍摄再合成也确实可以实现这一效果。S205EXR调节到“强化主体对焦模

式”后,会有3种虚化程度供你选择。但往往在拍摄时会出现“无法产生效果”的警告,原因是主

体和背景太靠近了,这样它将无法产生理想的效果。除此之外,如果拍摄人像时尽量不要让被摄者

乱动,因为相机是连续拍摄好几张照片再后期处理,移动后相机就无法准确合成照片了。如果想提

高拍摄成功率,最好还得端稳相机减少抖动,否则同样会发生错误。即使这样,有时候拍摄完的照

片还是会出现疏漏。 与单反相机相比,S205EXR的背景虚化功能的最终效果还是显得比较假。

毕竟它只是后期处理获得而不是镜头一次而得的。这个功能的效果更像是后期做上去的。 1

富士S205 EXR在使用“强化主体对焦模式”下拍摄的人像照片 2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的背景

虚化照片 3富士s205EXR未使用“强化主体对焦模式”下拍摄的人像照片 4富士

S205EXR未使用“强化主体对焦模式”下拍摄的小花 5富士S205 EXR在使用“强化主体对

焦模式”下拍摄的小花,效果不理想 6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的小花虚化更自然 总结

总体看来效果不是很好,用起来限制比较多,背景虚化也很假,还容易识别错误。也许随着技术的

日渐成熟,会有效果更好、更智能的背景虚化功能问世。但我们很难判定今后是否会直接增加相机

感光元件面积来实现最根本意义上的背景虚化问题。如果几年后既轻巧又便宜的大感光元件数码相

机在我们面前出现,可以和单反相机一样轻松实现浅景深效果,也许这些捉襟见肘的功能就会不见

了。 3,亮点功能手持夜景 拥有此技术的DC索尼部分机型 功能简述

夜景拍摄一直是让许多人头疼的事。为了拍摄清晰细腻的夜景照片,我们可能会选择使用三脚架,

但这同时也为自己增加了负担。而使用高IS0拍摄,尤其是普通DC,画面会粗糙得无法接受。而

索尼HX1和最新上市的DSC―WX1(参考价格:2400元)等几款机型拥有了“手持夜景”功能。此

项功能融合了HX1的高速连拍功能和索尼相机强大的后期处理能力,可以在夜晚有效提高手持拍

摄的清晰度,达到使用三脚架的效果。在该模式下,图像可以叠加六帧,并计算出每帧的图像抖动

模糊差异,并将噪点减少约50%,从而达到画面不虚且噪点控制在一个可承受范围之内。这样,

我们就可以在晚上拍照时不再携带三脚架,轻松上阵,随心所欲地拍摄美丽夜景了。 实际体

验 在测试索尼HX1时我分别用了三脚架和其他模式拍摄进行比较。同时也拍摄了一些不同光

线程度的夜景,总体表现令人满意。 在“手持夜景”模式下,索尼HX1可 调节

的参数不多,光圈、快门、IS0等都不能进行调整。实际上,在此模式下拍摄时索尼HX1基本会

默认使用较高的ISO,这样再加上它的多帧融合技术,就能实现高清晰度、低噪点的效果。在连续

拍摄六帧后,索尼HX1要经过数秒钟的机内处理进行叠加,最终得到一张手持夜景模式下的照片。

与使用三脚架相比,索尼HX1的手持夜景功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经比普通模式下手持拍摄

清晰了很多,噪点控制也相当不错。 总结 总的看来,手持夜景功能无论是必要一性和实

际效果上都很不错,它给我们夜晚的拍摄增添了很大信心。如果不是特别严谨的摄影者,利用此功

能完全可以放下沉重不便的三脚架轻松上阵了。 硬项升级 相比起那些眩目的

特色技术,相机本身素质的提高听起来更加实在些,往往消费者也更信服数据。而随着DC像素的

彪升,小型数码相机似乎已经遇到瓶颈,而消费者也渐渐意识到像素并不能决定一切。我们可能回

过头来更加关心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镜头参数等从根本上影响成像质量的数据。 1,

亮点功能大广角 拥有此技术的Dc各大品牌均有 功能简述 相机的成像质量一

方面由感光元件决定,另一方面则由镜头决定。而镜头还不仅仅影响画质,更重要的是它的焦段一

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所能拍摄的范围。一个带有广角的镜头是大多数消费者所需要的,这意味着你

能拍出更加宽阔的大视角照片。对于不能更换镜头的DC而言,24mm是目前“最广”标准(这是转

换成35mm相机后的镜头焦距),确实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实际体验 目前市场上拥

有24mm广角的相机已经很多了,价格也不像前两年那样高高在上,大有普及的趋势。在没有使

用过DC的24mm之前,我总觉得它的表现会和全画幅单反相机的24ram差距很大。但三星

WB1000的表现让我很满意。虽然层次感比起全幅数码相机有些差距,24ram稍稍有些水分,但

畸变控制得还算不错,广角端的表现力非常好。 总结 小DC拥有大广角是今后发展的必

然趋势,目前各大品牌几乎都有24mm或28mm的广角机型,在许多高端产品(例如松下LX3GK,

参考价格:3900元)上更成为了标配。更广阔的视野、高解析度成像和良好的畸变控制将是今后小

DC广角发展的趋势。 2,亮点功能 10倍光变卡片机 拥有此技术的Dc各大

品牌均有 功能简述 在便携式数码相机市场上,以小型、轻薄为主流,但由于体积

比较小,往往镜头的焦变就比较小,而现在的小DC已突破瓶颈,许多都能够达到10倍变焦。尤

其像三星WB550,拥有24mm广角的同时还具有10倍变焦,可谓是难能可贵了。 不过,

无论是什么镜头,大焦变带来的画质影响都不可忽视,对于小小的卡片机来说,拥有如此大的变焦

确实很叫人担心。 实际体验 把三星WB550拿在手里,真的很难想象它比有些佳能的大

个白色镜头拍的还远。如果它的素质能达到让人接受的水平,出去玩拿着就太方便了。可是这次测

试还得拿上我的大相机做对比,光是看体积就相差悬殊,而从成像品质来看,三星WB550的表现

却非常出色,100%放大原图分辨很高。细节表现比起单反相机肯定有所差距,但在完全可以接受

的范围。不过WB550在长焦端对焦有点困难,尤其在前后景物杂乱时,就不太容易把焦点对在理

想的位置上,这是目前大多数DC都有的问题,并不只在大变焦卡片机上存在。 总结 轻

便的高素质相机是我们出行的好伴侣,而10倍光变的卡片机无疑是最佳选择。以目前来看,大焦

变卡片机有些已经有很高的素质表现,而长焦端的可用性才是这类机型的关键,这里包括长焦端的

画质和对焦速度及准确率。 3,亮点功能 大感光元件、可更换镜头 拥有此技

术的DC奥林巴斯E-P1、松下GF1、松下G1 功能简述 对于小DC来说,就算是

1门,7英寸或2/3英寸这些目前量产型消费相机上使用的最大尺寸的传感器,比起单反相机上

至少4/3英寸的传感器尺寸还是微不足道的,再加上镜头优势,所以成像质量和性能不如单反相

机是必然的。然而去年适马推出了APS―C画幅的便携式相机DPI,随后松下推出可更换镜头的4

/3英寸传感器的G1。这些征兆似乎预示着今后数码相机的必然趋势――小DC的体积,单反相机

的性能。终于,2009年先后有了4/3英寸传感器的奥林巴斯EP-1和松下GF1,他们的体积比之

前松下G1更小,却依然可以更换镜头,全部Micro 4/3规格镜头都可以用在它们身上,并且能

通过转接环安装4/3系统的庞大镜头群。 实际体验 拿到奥林巴斯E-P1比想像的要重

一些,但加上17mm/2.8的“饼干头”装在衣兜里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在逛街或旅行时拍起照来

就方便许多,而且不会引人注意。E-P1本身没有取景器,需要的话得单配,而用LCD取景也很方

便。E-P1配合套头对焦速度堪比单反,操作性上也非常不错,当然我最关心的还是它的成像。由

于只有一个17mm定焦头,我拍摄了一些街景,与单反相机进行了对比,从得出的照片来看,无

论从色彩、层次还是细节表现,E-P1都具有了单反相机+高质量镜头的画质表现。不过到了晚上

拍摄人像时,E-P1在应对复杂且恶劣的光线环境时,色彩还原力和噪点控制还是与5D Markll这

样的全幅单反相机存在一定差距的。 总结 拥有大面积感光元件且可以更换镜头的便携数

码相机在成像上已经大大超过了目前的主流小Dc,堪比单反,但高高在上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

买它的主要因素。这类机型似乎处于异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来说,它比卡片机成像好,比单反体

积小。而另一方面来说,它又比卡片机体积大,比高端单反性能差,而价格比入门级单反贵不少。

看来此类相机要想成为主流还需要一段时间。 拍摄功能 如果把相机的传感器

比做人的心脏,镜头比做眼睛,那么实现你拍摄出照片的种种操作就好比动手能力。相机的性能往

往也体现在捕捉画面的可靠性上。想得到一幅好的照片,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只凭借某个数据就

能办到的。就像我们做事一样,相机也需要许多元素的密切配合完成拍照。 双重防抖

亮点功能 拥有此技术的DC 各大品牌均有 功能简述 在光线不足的条件

下,我们手持拍摄很容易把照片拍“糊”,由此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防抖技术,随着数码相机的不

断发展,目前这项技术几乎已经应用到每一台DC身上,虽然各大品牌的防抖方式不尽相同,但大

致上都可以归为“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简单来说,“光学防抖”是指相机镜头本身具有防

抖设计,从根本上实现防抖效果,而“电子防 抖”是通过一些智能手段比如自动提高

感光度等来间接实现防抖。现在许多相机把这两种技术结合到一起,就成了所谓的“双重防抖”。

实际上,无论什么防抖都是有限的,在光线暗到一定程度下就会失去效果。但反过来讲,无论光线

多么好,防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严谨的风光摄影师在阳光明媚的情况

下也会使用三脚架拍摄的原因。 实际体验 索尼T900是众多拥有双重防抖功能的

相机之一,轻巧的机身携带起来确实便捷,但为了测试它的防抖能力,我还是带上了一支三脚架。

在拍摄光线较暗的环境时(快门速度1/4s),防抖功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与关闭防抖功能和使用三

脚架相比,开启防抖功能手持拍摄的效果明显好于没有启用防抖,更接近三脚架拍摄的水平。而当

环境更加恶劣时(需要快门1/2s以下),防抖功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此时效果和三脚架就有了差

距。 面部识别 亮点功能 拥有此技术的DC各大品牌均有 功

能简述 面部识别功能实际上就是相机检测人的面部并进行对焦,相机基于对人的眼睛和鼻子

所进行的三角测量并结合内置的面部特征库进行比较从而识别出人脸,这样拍摄人像照片时就能方

便的构图,而不用考虑对焦问题了。然而早期的面部识别功能在拍摄侧面人像时的表现并不是很精

准,当我们侧过脸,眼睛或鼻子的距离会明显改变,相机就会无法准确识别。而现在数码相机的面

部识别技术有了很大提升,就算是侧着的脸也能轻松识别并进行对焦,使我们拍出一张焦点精准的

人像照片。 实际体验 我在试用佳能IXUS990IS时,它的面部识别很出色,同时识

别多个脸也没有任何问题。然而要想此功能真正发挥作用,要在某些条件下才行,例如使用大光圈,

离被摄者比较近却又不合适用中心点对焦时可能相机的脸部识别功能才会真正派上用场。因为小

DC的景深本来就很大,当我们用小DC拍远处的人时,即使焦点对到了人后面的景物上,看起来

人物还是很清晰,这也是为什么用惯卡片机的人突然用单反相机拍照会发现很容易跑焦的缘故。如

果拍摄多人合影,就更没有必要让相机把每个脸都识别出来,因为小DC根本体现不出每个人前后

的那一点点距离所造成的“跑焦”,大部分合影会出现的情况是,人物和背景环境都一样清晰,这

时我们又何必在意焦点在谁的脸上呢?退一步讲,即使画面里几个人的位置前后很远,但焦平面只

有一个,就算识别出来多个面部,也无法把所有人都照顾上。 虽然有些情况下面部识别的必

要性不大,但它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却不可否认。例如我们抓拍时,可能就不会有时间考虑光圈和对

焦点,这时你举起相机就按快门的话,焦点能准确的落在脸上确实很有必要。 智能场景

亮点功能 功能简述 随着数码相机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许多相机都有了智能场

景功能,这个比傻瓜相机还傻瓜的功能基本上不用你动手操作就可以判别出你打算拍摄何种题材,

从而自动选择最搭配的场景模式,这样我们就不用费心去设置,只需要轻轻按下快门,就可以拍出

想要的照片。 另一方面,对于所谓的智能其实是相对的,本来各种场景模式本身已经很“傻

瓜”了,而智能场景模式是再让机器去判断用哪种“傻瓜”模式去拍摄,从逻辑上讲,这样的功能

误差率就肯定会更高。 实际体验 现在许多数码相机都有智能场景模式,我所试用

的三星WB550就是其中之一。我在白天和傍晚分别考验了一下此机的智能场景模式,但结果并不

理想。在拍摄白天建筑、风景、以及花草等照片时,利用智能场景模式与用全自动模式没什么差别。

不过有一种情况智能场景模式起到了作用,当逆光等大光比条件下,智能场景模式拍出的照片相比

全自动档暗部细节好一些。 到了傍晚,我用三星WB550的智能场景模式拍摄人像照片,自

动开启了闪光灯,而我另一张则用夜景模式拍摄,没有开启闪光灯,其效果明显好于前者。

相机处理 以往我们的相机只是用来拍照,如果要修饰这些数码照片,或者做出特殊效果,

就必须得到电脑上用图像处理软件来完成。而如今许多数码相机变得越来越强大,自身有了各种各

样的修饰、处理功能,尤其对不太熟悉后期处理软件的朋友尤为方便。 全景摄影

亮点功能 功能简述 全景照片(panorama Pictures)泛指所有大视角的照片。而我们

所讲的全景照片通常不是指超广角的那种大视野图片,而是通过多幅单片衔接而成的宽角度照片。

比之超广角拍摄,全景图片没有严重的畸变,却拥有更宽广的视野。随着数码相机功能的丰富,许

多DC都拥有全景拍摄功能。使用此功能需要用三脚架把相机支稳,调平角度环绕拍摄,之后通过

相机处理得出一张超宽画幅的全景照片。而在此之前,我们要想拍摄此类照片却很麻烦,拍摄者需

利用三脚架旋转角度拍摄多幅照片,再到电脑上后期合成。相比起DC的全景拼接肯定要多花很多

时间,但好处是合成后的相片尺寸更大。 实际体验 在试用索尼HX1之前我从未体

验过相机的全景拼接功能,当我把相机在三脚架上架好,调节索尼HX1至“全景摄影”档后,我

便设置拍摄参数。HX1的“全景摄影”模式下可以选择标准尺寸拍摄和宽尺寸拍摄,之后还需要

设置拍摄方向,不但可以横拍,而且还可以上下旋转拍摄竖幅照片。除此之外在“全景摄影”模式

下HX1还可以调节白平衡和测光模式等参数,而且有个滤镜效果可供选择,后来我用红色滤镜拍

摄后的全景照片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不过索尼HX1在“全景摄影”模式下可以设置的也只有这么

多,至于影像尺寸等其他很多参数是不能调节的。 设置完毕,我便按下快门开始拍摄,此时

LCD屏幕上会出现“前住箭头方向移动”,只要平顺移动相机就可以了。开始的几次我没有掌握

要领,移动过慢而出错。其实只要正常速度在三脚架上平滑转动相机即可,成功率非常高。因为之

前很少拍摄全景照片,当看到如此大视角的宽幅照片后确实被震撼了一把,而利用全景摄影功能很

轻易就能获得。 魔术滤镜 亮点功能 拥有此技术的DC 奥林

巴斯众多机型 功能简述 所谓魔术滤镜实际就是一些特殊效果的拍摄。这些效果以

往需要电脑的后期制作才能达到,如今却可以通过带有数码滤镜技术的相机直接呈现。奥林巴斯众

多机型都搭载了这项功能,模拟了例如针孔相机、鱼眼镜头、海报、素描、婚礼等许多效果,使我

们能够用多样化的形式去表现看到的场景。 实际体验 与许多此类功能不同的是,

奥林巴斯FE-4000的魔术滤镜是拍摄前就设定好的,当我们在主菜单内选择魔术滤 镜

时,会出现许多滤镜效果,选取其中一种,在拍摄时相机的LCD上就会出现效果预览,这样一来

就可以在拍摄前看到效果,方便了许多。 不过与电脑后期软件处理相比,魔术滤镜出来的效

果还是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有时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在拍摄之前要先调整好效果,虽然有了可

以预览的优势,但来回调节也确实够麻烦的。顺便提一下我试用的奥林巴斯FE-4000,机身非常轻

巧,但由于感光元件比较小,成像并不令人满意,而且在拍摄过程中相机的处理速度比较慢。不过

考虑到它的售价情有可原,毕竟才一千出头。 美颜功能 亮点功能 拥有

此技术的DC各大品牌均有 功能简述 美颜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爱美之心,尤其

受广大mm欢迎。和其他相机后期的功能一样,它省去了我们拿到电脑上处理的过程,直接在机

器上做了皮肤的柔化,使面部看起来更柔润细腻。虽然比较“傻瓜”,但对于不太会使用

Dhotoshop等后期处理软件的朋友还是挺方便的。 实际体验 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的

便携式数码相机都有了美颜功能,虽然叫法不一,但效果都差不多。我试用的三星WB1000这功

能叫做“脸部润饰”,拍完一幅人像照片后,就可以在相机上主菜单的编辑项里选择处理了。由于

大部分人的皮肤不是完美的(尤其在没有化妆时),所以拍出来的人脸确实会出现很多瑕疵,用这项

功能却能很方便的把皮肤柔化,在处理前还可以选择柔化程度,确实很不错。不过如果脸上有比较

大的疙瘩,此项功能就无能为力了,还得需要去电脑上进行处理。 创意灯光效果

亮点功能 功能简述 在夜晚拍照时,创意灯光效果可以把焦点外的灯光虚化成特殊

的形状,比如星状、心状等等,属于比较有意思,偶尔可以一试的功能。 实际体验 要

实现创意灯光效果,首先要满足背景有灯光的前提,所以此项功能在晚上利用的机会多一些。在佳

能IXUS990IS上选择“创意灯光效果”模式,按相机的“DISP”键可以选择星型、心型等6种不

同的虚化形状。设置好后就可以找一个背景是灯光的地方拍摄了。当然,在拍摄时一定要使背景灯

光处于焦点之外,灯光虚化越厉害,特殊形状的效果越显著。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